首页>合同范本>精选四年级认识三角形教案人教版范文(15篇)

精选四年级认识三角形教案人教版范文(15篇)

作者:文锋 精选四年级认识三角形教案人教版范文(15篇)

教案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和理解,能够更加自信地开展教学工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教案范文,希望对您编写教案有所帮助。

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1、涂色部分为什么可以用1/3表示?

2、你知道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3、分母3表示什么,分子1表示什么?

4、你知道空白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吗?

二、出示例一:同样大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分呢?(平均分)。

请大家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一位涂1/4的学生到前面展示。

问:你涂了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这一份为什么可以用1/4表示?(强调: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占其中的1份)。

3、拿出一份涂3/4的'正方形纸,

问: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尝试回答)。

为什么可以用3/4表示?

讲述: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个1/4,可以用3/4表示。(板书:3/43个1/4)。

请多位同学说,同桌互说。

那3/4怎么写呢?自己写在草稿本上,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

分母4表示什么?分子3表示什么?

展示不同的3/4,说说为什么都可以用3/4表示?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涂了4份中的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用分数表示。

6、教师选择部分学生作品展示、比较。

展示不同的3/4,说说为什么都可以用3/4表示?

问:这几位同学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3/4表示呢?

二、试一试。

1、学习“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说说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先由学生自己观察、判断,再和同桌说说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然后填在书上。

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2。

学生自己在书上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你涂了几份?你是怎样想的?(5/6是5个1/6,所以要涂5份!)。

三、比一比。

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好。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不同方法的学生展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我们可以借助直观来比较他们的大小,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折一折,比一比。你知道为什么要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吗?(比的标准要相同)。

那3/5可以怎样表示?2/5呢?

四、做一做。

1、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做题,在书上填写,全班共同订正。

2、想想做做1、5。

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理由。

你是怎样想的?

3、你还能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几吗?自己表示。

五、读一读。

谈话:分数是谁发明的呢?自由阅读p104“你知道吗?”

六、全课总结。

三角形认识教案四年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概念,知道它各部分的名称,了解它的特性,掌握它的分类。

2.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等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生活引入,直入主题。

学生回答:塔吊上有许多三角形。

谈话:为什么饱经风雨的宏伟建筑和结实的塔吊最基本的构造都是三角形呢?

学生回答:具稳定性、牢固。

谈话:三角形到底有什么魅力,使人们在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三角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从生活中寻找形似三角形的物体,使学生感受到三角形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提出“为什么要设计成三角形?”这样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思考三角形有何种特性。

二、活动二:深入生活,感知特性。

引导学生观察边和角的数量。

分别拉一拉,比比看,两个框架有什么变化。

学生操作实验并回答发现:三角形框架形状没有发生改变,多边形形状变了。

谈话: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可能回答:三角形有三条边把它的形状固定住了,所以怎么拉它也不会变形,而四边形不具稳定性,轻轻一拉就变形了。

学生回答:加斜杠,只有构成三角形,凳子才不摇,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谈话:看这两幅图中,哪里用到了三角形的稳定性?(课件出示这些物体的图片)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学生举例)。

谈话: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体现无处不在,请看(电脑出示)建筑上的斜拉桥、铁塔、自行车架、照相机三角支架、电线杆、房屋的金字架、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吊车的长臂、埃及金字塔、香港中银大厦、晒衣架,太阳能架、大广告牌后面三角支架,相框后三角支架,固定小树用三角形,铁栏杆里外每隔一段有一支斜的铁杆,构成三角形。细心观察你还会发现更多呢!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验证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点,并能有条理地把操作过程及呈现结果进行简单的表述。结合生活中物体的直观形象,体会三角形的稳定性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好处。

三、活动三:自制图形,引导归纳。

学生观察讨论:由三条边按顺序围起来(强调解释重点字眼:围成)。

谈话:谁能来试着总结一下什么叫三角形?

学生总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板书)。

谈话:三角形除了有三条边,还有什么?你能再试着找找吗?(教学三个角、三个顶点)。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操作,了解三根小棒是一根接着一根连在一起的,明白围成的含义,并能总结出三角形的概念,结合自己摆出的三角形进一步观察了解三角形的各组成部分。

四、活动四:观察分析,按角分类。

1.新授。

谈话:每个小组的学具袋里都放着许多三角形,这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看起来好象各不相同,可细心的人发现有一些三角形放在一起还有不少共同点呢。请大家仔细观察三角形中各角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将学具袋里的三角形分分类,抓住主要特征为这类三角形起个名字。

(学生操作)。

谈话:谁来把你们组的分类结果展示给同学们看看?

(学生分类)。

谈话:能给你们分的这几类三角形分别起个名字吗?

学生:三个都是锐角,叫锐角三角形。

一个直角,两个锐角,叫直角三角形教师板书。

一个钝角,两个锐角,叫钝角三角形。

2.巩固。

谈话:认识三种三角形,你能根据各自的特征把他们画下来吗?打开书第44页,完成自主练习3.(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各种三角形的特点并加以分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图形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五、活动五:观察三边,按边分类。

谈话:我了解了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三类,其实它们的边也可作为分类的依据。(出示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小组讨论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可以怎样分类。(引导学生用量,对折……的方法验证一下)。

(学生讨论)边分类边回答。

学生:三条边都不相等:不等边三角形。

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有时我们把等边三角形看成是等腰三角形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谈话: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也有名称,请打开书第42页自学。

(学生自读了解)。

请同学介绍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小结:我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了解到三角形如果按角分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还有两边相等的等腰三角形和三边相等的等边三角形。

老师这里有许多三角形,你能试着给它们找找家吗?请打开书44页,完成自主练习的第2题。

(反馈、订正)。

【设计意图】知道按边分,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类,丰富三角形分类的知识。了解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及特点,以结合名称特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两个特殊三角形。

六、活动六:结合已知,教学底、高。

(学生板书)。

【设计意图】以旧知带新知,既复习巩固,又使得新知的出现没那么突然,学生自然轻松地掌握,记忆深刻。

四年级数学教案《三角形的认识》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广泛的应用。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高的画法。

一、联系生活。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三、师生互动引导探索。

(一)三角形的意义:

1、活动。

要求:(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1)三角形的边、角、顶点。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二)三角形的特性: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三)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2)5,4,9;(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四、反思回顾。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角形的认识二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准备:

课件、磁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课前谈话引入:

板书:认识三角形。

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你能从中找出三角形吗?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二)探究。

1.学生动手操作、老师黑板摆三角形。

(1)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三角形,你能动手画一个吗?

师:这里有同学们画的一些三角形,老师在黑板上也创作了一个三角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有共同的特点吗?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你能找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个角、3条边分别在哪里?跟同桌说一说。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并板书)。

2.

试一试:

刚才同学们都很厉害,你会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吗?先让学生说一说任选三个点是什么意思,再按要求画一画。尽可能多画几个。

思考: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

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同学们非常了不起)。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量的是哪一条线段,和下面的横梁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3)测量人字梁的高。学生在书上独立测量人字梁的高,交流测量方法及高是多少。

(4)画三角形的高。

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就可以这样表示出它的高和底。(课件出示三角形的高的变化动画,让学生说一说高是如何变化的)。

怎样利用工具规范的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呢,请看屏幕演示。(课件)看清楚了吗?

5.

学生做作业纸,不同的边做为底作高,得出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展台展示学生作业,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三条底对应三条高)。

(三)巩固。

1.

填空。

2.

判断。

3.

书本量高。

4.

书本作高。

(四)总结延伸。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

好,同学们请看,老师将三角形的一条边变化一下,还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3条边。

(底)。

3个顶点。

3个角。

四年级数学教案:认识三角形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的内容。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等活动中,经历认识三角形的过程。

2、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会画三角形的高,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特征。

3、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几何图形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在三角形内画高。

理解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多媒体、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学具、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一、联系实际,引出课题感知三角形

1、谈话导入。

2、学生汇报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三角形信息。

3、教师展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谈话引出课题:“你想学习有关三角形的什么知识呢?(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动手制作三角形,概括三角形定义。

(1)学生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动手操作,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三角形。(制作材料:小棒、钉子板、直尺、三角板。)

(2)学生展示交流制作的三角形,并说说自己是怎么做的。

(3)观察思考:这些三角形有什么相同地方?

(4)认识三角形组成,初步概括三角形定义。

(5)教师出示有关图形,引起学生质疑,通过学生思考讨论,正确概括出三角形定义。

(6)判断练习。

2、理解三角形的底和高。

(1)情境创设。

“美丽的南宁邕江上有一座白沙大桥,从侧面看大桥的框架就是一个三角形,工程师想测量大桥从桥顶到桥面的距离,你认为怎样去测量?”

(2)出示白沙大桥实物图和平面图。

(3)学生在平面图上试画出测量方法。

(4)学生展示并汇报自己的测量方法。

(5)学生阅读课本自学三角形底和高的有关内容。

(6)师生共同学习三角形高的画法。

(7)学生练习画高。

3、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

(1)联系实际生活,为学生初步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做准备。

(2)动手操作学具,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3)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4)学生联系实际,找出三角形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5)欣赏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总结本课内容

1、学生说说本节课收获。

2、教师总结。

四年级数学二《认识三角形》教案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将三角形进行组合。

3.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知识点:进行移动、翻转、拼接。

教具准备—视频《三角形的旗子》、课件《三角形变魔术》、直角三角形卡片;

学具准备—直角三角形卡片组。

一、情景“三角形的旗子”导入,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一天,海里的小动物在一起聚会。突然,他们发现了挂着很多三角形旗子的沉船,他们会用这些三角形的旗子做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知道直角三角形可以组合成其他图形,了解三角形之间的组合与变化。

1.欣赏课件《三角形的旗子》,观察三角形与三角形之间的组合变化。

小海马用两个三角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长方形)。

2.尝试用直角三角形进行两两构图。(重点讲组合的方法)。

小朋友们能用两个三角形拼成长方形吗?试一试。(幼儿尝试品长方形)。

两面三角形的旗子还能拼出其它图形吗?请小朋友们试一试。(幼儿尝试用两面三角形拼其他图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

你用两面三角形拼出了什么图形?(个别介绍)。

3.欣赏课件“三角形变魔术”,尝试用四个三角形进行构图。(在两个的基础上直接变化)。

如果用四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请你试一试。(幼儿尝试)。

我们看一看小朋友们都用四个三角形拼出了什么形状?

用四个三角形还可以拼出哪些形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你能用四个三角形变出这些形状吗,试一试。(调整结果)。

你用四个三角形变出了什么图形?(个别介绍)。

4.欣赏课件“三角形变魔术”,尝试用六个三角形进行构图。

用六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什么图形,请你试一试。(幼儿尝试)。

我们看一看小朋友们都用六个三角形拼出了什么形状?

用六个三角形还可以拼出哪些形状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播放课件)。

你能用六个三角形变出这些形状吗,试一试。(调整结果)。

你用六个三角形变出了什么图形?(个别介绍)。

三、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将三角形进行组合。(组合情景:船、房子、树)。

除了我们刚才学过的构图方法,你还想用几个三角形拼成什么图形,请你试一试。(分组自由尝试)。

你用几个三角形组合成了什么图形?

如果用所有的三角形一起组合能组合成什么图形,请你试一试。

观察生活中的物品,看看哪些物品是有三角形组成的,比一比谁找得多。

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整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优美。

3、让学生更加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算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

利用分数的意义,正确求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经验: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现实问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与前面的认识认识几分之一类似。本节课是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由于有一定的'思考难度,所以教材在安排这类问题时,都注意让操作和直观作为学生思考的依托。想想做做的安排,也主要是先让学生利用直观和动手操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12个圆片、挂图。

预习设计:

1、认真阅读书本p71~72页的内容,写出你的收获与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分钟)。

1.组交流预习作业;

2.确本课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3分钟)。

1.照学习菜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小组交流。

(1)求这些蘑菇的3/4是多少,也就是求12的()是多少。

(2)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

小组交流要求。

按次序说,有不同方法及时补充。

2.全班交流,

追问1:如果兔妈妈采了16个蘑菇呢?20个、100个、1000个呢?

小组探索、交流,得出算式计算。

追问2:124算到的是什么?

33得到的又是什么?

3.谁来说说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要怎么算?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5分钟)。

1.基本题。

完成p71想想做做第1题。

(1)先分一分,再说一说可以怎样算?

(2)注意:分的时候强调用虚线,取的份数可用打来表示。

2.专项题。

完成p7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每次拿出多少个,再列式计算。

完成p7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在钟面上分一分、涂一涂,再回答。

(2)通过涂色,使学生认识到钟面的特殊地方:1时的1/2是30分,1时3/4的是45分。

3.整合题。

完成p72想想做做第4题。

(1)理解单位1,这里都是把这根绸带的长度看作单位1。

(2)3/5是指100厘米的3/5,2/5是指100厘米的2/5。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出示下图:

引导讨论: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后,在图中的阴影上面写上“”。

(2)(教师在图上再画一份阴影)两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生:四分之二。)。

教师示范“”的写法。

(3)你知道这个分数为什么分母写“4”,分子写“2”吗?

教师归纳,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二,写作。

(4)从图上看,里面有几个呢?(生:里面有2个。)。

(5)如果要表示,图中应画这样的几份?也就是说是3个。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

探索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教师出示课件)。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是一类,圆是一类。

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都有角,圆没有角。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生: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桌子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亿以内数的认识》教案

亿以内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感觉孩子应该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出现了很多问题,虽然自己也提前意识到了,可这些问题却让学生一时消化不好。

这部分内容方法掌握不好的话,特别容易出错。由于这个单元的内容涉及到的数字大,再加上刚开学,孩子们的心思还没能真正地回到课堂,所以这些都是难免的。

主要存在的问题:

1、不分级。

由于都是大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分级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更清晰的读数写数。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明白分级的好处,采取分级和不分级的方法,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分级的好处。虽然学生知道分级的好处,在教学中,我也时刻提醒学生要先分级,可是在课堂上做作业和课后作业中,仍然有学生不分级就读数,有人出错有人不出错,课后了解到,有的学生对这些大数早已会读会认,已经熟悉,习惯了。而有的学生是因为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根本就没考虑过,只是为了做作业而做作业。

2、大小写混淆。

学生做题时的心不在焉,没有良好的做作业习惯,总是在读数的时候把大小写混写。

3、有0的写数。

读数对于学生来说,掌握的还不错。但是写数的时候,出现的问题很多。除了不分级,还有一个原因,不使用数位顺序表。但每一级中间出现零和末尾出现零时,学生写数的时候,总是丢掉零,或者添上零。

尤其是“写出由下列各数组成的数”这种类型的题目,学生做容易对0。

4、数位与计数单位的混淆。

学生在数位和计数单位这两个概念上总是犯糊涂了。课堂上反应的很好,可在做作业的时候,个别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数位什么是计数单位,全混在了一起。

针对这些情况,我的解决办法是:

1、在课堂上不断地提醒学生要分级,把没有分级习惯的学生留下来单独辅导。

2、其次严格要求学生的做作业习惯。我发现个别孩子的作业不仅不按时交,更重要的是作业的整洁度。很多孩子的作业本刚做了两天,就脏的不得了,书写不认真,错了的地方居然用笔划掉,虽然我在开学前已经强调。所以要严查作业的整洁度,把漂亮的作业进行展示,让那些没有养成良好的做作业习惯的学生,去欣赏一下别人的作业。

3、多练习,及时反馈。因为第一单元知识点多,再加上不能得到更多的练习,所以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因此,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在备课时要精备,课堂上精讲,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练习。当然是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去练习,并非是盲目的多做作业。

通过这一个阶段的教学,学生出现的问题诸多。当然也就看出我在备课和教学中没有更多的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学习习惯。在心里还是把新生跟老生看成一致的标准来要求了,所以说,下个阶段的重点不光是课堂教学,更要狠抓学生的学习习惯。

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此次三位一体的教学活动,我们团队教学内容为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节《三角形的认识》,经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较好的实现了课前的预设。现在由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反思。

一、教学效果预测及反思:

本节课大部分同学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全体同学都有自己动手实践的机会。同学们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牢固的掌握知识点,同时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在想象与猜想中发现解决问题,在悬念与比较观察中总结特征,在激励与创造中发展思维张扬个性,在评价与交流中学会学习的方法。这些都是本节课中的闪光之处,当然,课堂教学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不足和遗憾,学生的思维有时过于活跃,在创造和操作中耽误过多时间等。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有效的把握课堂教学时间,在有效的时间内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关注个性差异,感悟数学的课堂魅力。

二、教师的教学机智。

三、对本次三位一体活动的反思。

三位一体活动营建了一种和谐融洽的讨论氛围。大家有话可说,畅所欲言,在这种既宽松平等,又理性严谨的研究氛围中,大家各抒已见,发表自己的见地和心得,这样能更好的提高教师把握教材、把握课堂的能力,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互相交流、启发,讨论受益匪浅,同时获取了宝贵而实用的教学技巧。

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1.使学生认识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征和按角分类的方法,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2.能够识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关知道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

3.渗透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迁移推理等数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发现欣赏的意识,感受生活中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一、认识三角形。

1.摆三角形。

(1)(课件演示)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仔细观察:看看这些事物中都有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欣赏两遍)。

(三角形、圆形、梯形……)。

这节课我们来重点研究三角形。

(2)(准备小棒)现在想想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听要求:请用手中的小棒快速地摆一个三角形。(生动手摆三角形,同时老师在黑板上画三角形)。

2.三角形的特性。

(1)师拿出准备好的插接长方形,问:这是什么图形?

师拉动长方形,问: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变化了,说明它不稳定)。

(2)拉一拉刚才的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

(没有变化,说明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板书:稳定性。

1.什么是三角形。

刚才我们动手摆了三角形,还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你认识三角形了吗?

出示:

手势表示哪个是三角形?

根据刚才的学习谁能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什么是三角形?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围成”)。

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

猜测: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什么?(边)三角形一共有几条边?(3条边)。

每两条边线段的交点叫什么?(顶点)三角形一共有几个顶点?(3个顶点)。

仔细观察三角形除了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之外,还有什么?(3个角)。

谁能说说三角形有什么特征?(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

生回答师板书。

1.分类。

出示六种三角形。

看要求:(课件演示)给这些三角形分类:

要求:

(1)给每类三角形取个名字。

(2)小组说说为什么这样取名?

生运用学具小组合作,老师巡回指导。

生汇报,师总结板书:

锐角三角形1个?3个?

直角三角形1个。

钝角三角形1个。

3、小游戏:

猜角游戏师只露出一个角,生猜这是什么三角形?

说说什么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四、小结: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考考你:

选择:

(1)由三条()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a直线b射线c线段。

(2)()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a有一个角是锐角b有两个角是锐角c有三个角是锐角。

判断:

(1)有三条线段的图形一定是三角形。

(2)任何三角形里都有两个锐角。

(3)直角三角形中只有一个角是直角。

(4)有位同学看到三角形中有一个锐角,就说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三角形的特性》教案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三角形的定义、特性以及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水平方向底边上的高,认识三角形的三条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会应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并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并理解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教学难点。

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情境导入。

2.谁能说出生活还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3.引入课题:同学们,为什么三角形在我们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呢?它究竟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

二、实验操作,探索特性。

1.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重点理解“围成”:首尾顺次相接)。

2.请同学们画三角形,比一比,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要求: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

3.学生汇报(根据汇报板书):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4.同桌互说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并试着在刚才画好的三角形上标出来。

5.判断练习:下面图形中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为什么?(让学生说)。

(二)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1.打开课本60页,阅读三行文字。老师引导理解三角形的高和底。

2.学生讨论:怎样画三角形的高?

1.讲解例2。

a.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能摆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

b.让学生摆一摆。

c.相同长度的小棒,四边形可以摆许多个,三角形只能摆一个。

2.课件出示如下情境图片:

先让学生找出上面的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猜一猜它们有什么作用?

3.让学生汇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板书)。

4.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6.出示例3。

我上学走中间这条路最近,为什么呢?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7.出示教学例4。

a.学生小组合作:哪组纸条可以摆成三角形?

b.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1.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课本练习十五第3题)。

2.下面每组图形中,哪个图形是三角形?

3.练习十五第七题。

课后小结。

小结: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1.由三条线段()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做三角形的(),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

2.三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

3.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和()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

4.用三根木条钉成一个三角形,用力拉,这个三角形不会变形,这是三角形的()性。

板书。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四年级三角形教案

1.理解三角形高的概念。知道三角形有三条高。

3.了解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三条高的画法及特征。

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研究三角形的高。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顶点、三个角,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三角形高的有关知识。

1.如果我们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这样看来,从c点到它的对边ab能作一条高,从b点到它的对边ac也能做一条高。一个三角形可以画出三条高,三角形的底和高是相互依存的。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相交于一点。

2.我们再来看直角三角形,以直角三角形一条直角边bc为底,作高时,要从a点向它的对边bc作一条垂线,发现高与另一条直角边ab重合;如果以直角边ab为底,作高时,要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发现高与另一直角边bc重合,也就是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如果一条是底,那么另一条直角边就是它的高。以斜边ac为底,作高时,要从顶点b向它的对边ac作垂直线,发现高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

3.我们再来看钝角三角形,从钝角三角形的b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高在三角形内;从a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bc延长,高在三角形外;从c点向它的对边作高,需要把对边ab延长,高也在三角形外。钝角三角形也有三条高,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任何三角形都有三条高,其中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在三角形内,并且相交于一点;直角三角形其中一条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与两直角边重合;而钝角三角形其中一条高在三角形内,另外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这节课我们就研究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四年级《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1、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

2、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理解三角形三边不等的关系。

3、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客观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懂得判断三角形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用于解决有关的问题;

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请收集和拍摄这类的图片。

1、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三角形的。展示学生收集的有关三角形的图片。

2、播放录像。

师:接下来来看老师收集的到的一组有关三角形的录像资料。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1、活动要求:

(1)每个小组利用教师事先为其准备的三根小棒,把小棒看成一条线段,利用这三条线段摆一个三角形。比一比,看哪一个小组做得最快!

(提供的小棒有一组摆不成的。)。

2、学生拼图时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请同学一起来观看做得有代表性和做得有特色的图案(展示学生所摆的图)。

师:那你认为怎么样的图形才是三角形?到底这几个图是不是三角形呢?同学们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请学生阅读课本的内容。

板书:三条线段围城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因此判断图案(2)(3)(4)不是三角形。

判断:下面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三角形?

3、教师问:

除了三角形概念,书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2)三角形表示法;

(3)三角形的高和底。

1、课件出示自行车、屋檐、吊架等三角形的图片,为什么这些部位要用三角形?

2、解决这个问题,下面我们先做个试验:

出示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教具,让学生试拉它们,并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试试看。

4、那些物体中用到三角形,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三角形的这种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今后学习数学的时候,我们应该多想想,怎样把数学中的有关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1、师:在我们围三角形的时候,有一组同学的三条线段围不成三角形,看来不是任意三个小棒就可以围成三角形,这里面也有奥秘。

2、学生小组活动:(时间约6分钟)。

下列每组数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学生每回答一题后就利用电脑动画进行演示:三条线段是否能组成三角形)。

(1)6,7,8;(2)5,4,9;(3)3,6,10;

你发现了什么?

3、学生探讨结束后让学生代表发言,总结归纳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学生代表可结合教具演示。

教师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大小关系来检验)。

4、得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电脑显示)。

教师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那么,三角形的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何关系呢?

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下课继续研究。

6、(1)有人说自己步子大,一步能走两米多,你相信吗?为什么?

(由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然后电脑演示篮球明星姚明的身高及腿长,以此来判断步幅应有多大?)。

7、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在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特性:稳定性。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