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最新苏轼演讲稿(模板7篇)

最新苏轼演讲稿(模板7篇)

作者:字海 最新苏轼演讲稿(模板7篇)

演讲稿首先必须开头要开门见山,既要一下子抓住听众又要提出你的观点,中间要用各种方法和所准备的材料说明、支持你的论点,感染听众,然后在结尾加强说明论点或得出结论,结束演讲。那么演讲稿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苏轼演讲稿篇一

苏轼是北宋最具才华的词人,他的人生经历较为起伏,但一直保持着豁达的心态,和豪放的性情,他在词一方面的艺术极高,堪称中国古代词界巅峰级人物。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宋仁宗年号,1056~1063)进士”。其文汪洋姿势,豪迈奔放,与韩愈并称“韩潮苏海”。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必有坚忍不拨之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江山如画,一时多豪杰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末不可以强于本,指不可以大于臂

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爱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至言不繁

退一步安乐法,说三个好喜欢缘

笔所未到气已吞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

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夕阳无语燕归愁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药中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新月如佳人,出海初弄色

一片西风作楚声,卧闻落叶打窗鸣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也知物有深意,故遣幽人在空谷

君子不重则不威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有酒膛肉多弟兄,急难何见一人

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浮云时事改,孤月此心明

天下大治,千载一时

江山如画,一时多豪杰

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

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纪纲一废,何事不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小恶不容于乡,大恶不容于国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

成书在理不在势,服人以诚不以言

孰知鹰的特性,才能让鹰抓住猎物

笔秃千管,墨磨万锭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陂塘水落荷将尽,城市人归虎欲行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苏轼演讲稿篇二

1、小诗有味似连珠。

2、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6、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7、少年辛苦真食蓼,老景清闲如啖蔗。

8、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9、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10、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1、人间有味是清欢。

1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3、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14、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5、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

16、人生看得几清明。

17、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18、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19、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2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1、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2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3、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24、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

25、人生识字忧患始。

26、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

27、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8、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9、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

30、得人之道,在于知人;知人之法,在于责实。

31、论必作,作必成。

3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3、忍小忿而就大谋。

34、临利害之际而不失故常。

3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36、与君暂别不须嗟,俯仰归来鬓未华。

37、谷太贱则伤农,太贵是伤末。

38、其始不立,其卒不成。

39、欲立非常之功者,必有知人之明。

40、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

41、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42、志虽大而才不副。

43、圣人视天下之不治,如赤子之在水火也。

44、伤生之事非一,而好色者必死。

45、有所取必有所舍,有所禁必有所宽。

46、守道而忘势,行义而忘利,修德而忘名。

47、成事在理不在势。

48、文章以华采为末,而以体用为本。

49、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

50、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51、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52、智出天下,而听于至愚。威加四海,而屈于匹夫。

53、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54、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55、情发于中,言无所择。

56、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苏轼演讲稿篇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演讲稿篇四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9、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0、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苏轼演讲稿篇五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

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

歌舞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逄逄。

苏轼演讲稿篇六

民间故事不仅是一个国家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人民群众智慧的果实。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苏轼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杰出文学家。他少年得志,不免有些飘飘然。曾书一联贴于门上: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正当他洋洋得意时,被路经此地的某翁难住,顿时满面通红,羞愧万分,忙施礼认错,并立即将原联上下句前各加两字变作: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苏轼在杭州做了三年知府,政绩显著,奉旨回京供职。恰逢辽邦所派使臣出句要宋人答对,上联是:三光日月星;此联看似简单,实不易对。出句的数字恰与后面的事物相符,而对句所选数字对应事物都会多于三或少于三。还是苏轼有办法,巧妙对上:四诗风雅颂。

对联妙在“四诗”只有“风雅颂”三个名称,因为《诗经》中有“大雅”、“小雅”,合称为“雅”。加之“国风”、“颂诗”共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对句妙语天成,辽使佩服至极。

苏轼与小妹、黄庭坚一日赏画,见上面题联有趣:轻风 细柳, 淡月 梅花。看是四字联,中间却空一字,小妹建议为中间加字作“腰”,成为五言联句。苏轼文思最快,立即响应,填字使之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黄庭坚接对:轻风舞细柳 ,淡月隐梅花。小妹则填: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纵观三人对联,小妹最妙:“扶”字不仅写出风的轻柔和柳的纤弱,而且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之态,因而更形象生动;“失”字也较“隐”字贴切,既强调了月光的皎,又兼顾梅花的洁,突出了两者融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贴切。

佛印与苏轼听了,表示赞同,以“水”对“山”,好在对仗更加工稳。不过,出对句都有些偏执。

相传苏轼与其父苏洵及小妹,就有过一次:“深浅随所得”的撰联比赛。这日,他们来到五云山之西的云栖。此地因五彩云霞飞集停伫而名,向以清凉幽静、花香醉人著称。“云栖竹径”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苏洵见此美景,要大家各作一联,并限定收尾之字为“冷”和“香”。苏轼思维敏捷,当下说道:拂石生来夜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苏小妹也不甘示弱,说 :叫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苏洵听了,连连摇头说:句子都还不错,就是与此间景致离得太远了些。你们听我的——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苏轼和小妹不得不叹服,直夸此联是神来之笔。

苏轼演讲稿篇七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苏轼是其中之一,苏轼就是苏东坡,是我国宋代大文豪。说起苏轼大家并不陌生,都知道他才识渊博为人阔达。曾写下赤壁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名篇!

有个叫佛印的禅师,是苏轼的一个好友,他德高望重,佛学精湛。苏轼受他的影响也学了些禅道。

苏轼答曰:“我现在看你就像一坨牛粪!”

佛印不作声,问道:“那你可知现在我看你像什么?”

苏轼回答道:“不知道!”

佛印回答:“我看你现在像一尊佛!”

“今天我和佛印比试坐禅,我看到佛印的样子说他像一坨牛粪!结果佛印看到我的样子他说我像一尊佛!亏他还是佛学大师!哈哈哈…”苏轼说完仍是大笑。

“哥哥,亏你还笑得出来!你就是比不过人家!你输了!”苏小妹说道。

“我哪里输了?”苏轼不解的问道。

“你看人家像一坨牛粪,说明你当时的心里想的就是牛粪;而佛印说看你像一尊佛,说明他心中想的是佛!禅学高深你还差的远呢!”苏小妹说道。

苏轼听后想了想觉得有理,从此以后更加用心向佛印学习禅道。

善恶本事同根,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就是这个道理!

任何一门学问皆有他的道德高深之处,如果不明其理,只是妄加推断,凭一己之力实在太过于牵强。所悟出的道理也不过凡尘尔尔,实难端上大雅之堂。只有静心悟道,理会本意,从根本出发,方可体会出天地大道,禅道高深!

心静则宁!不受凡尘事物干扰,宁静以致远,才能打开心静,向更加广远的方向发展,拓展自己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