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最新论文假设例子(优秀5篇)

最新论文假设例子(优秀5篇)

作者:书香墨 最新论文假设例子(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论文假设例子篇一

目前居于主流地位的西方现代经济学又被称为传统经济学,它以需求无限和资源无限虽然认识到特定资源的稀缺,但声称任何资源都可采用技术或其他资源替代,因而事实上认为资源最终是无限的)为两个“规范的假定”,追求经济永远增长的目标,这在人类自身规模较小,还处于相对“空”的自然世界时,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当经济系统的规模越来越庞大,人类面临一个“满”的世界时,就带来了很多严重的后果、。事实表明,1980年以来中国的gdi以平均93%的高速度增长,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和社会代价、。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已不再是生产资本的缺乏,而是生态环境资源稀缺。

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反思传统经济学的局限性,更科学地处理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的关系。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从最广泛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在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6。围绕分析人地系统耦合的3种主要媒介物质、能量和信息,生态经济学运用生态足迹18~101-虚拟水111121、能值熵分析113141和上升性公式115161的方法,取得了重要的理论进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随着经济系统的日渐庞大,人类更应该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的改善、结构的改进或系统的演化,提高物品和服务的质量最终达到提高人类福利的目标,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数量或规模上的增长1171。生态经济学从热力学视角出发,将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完全更新了传统经济学关于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这人地系统中两大结构性成分之间的平行关系。由于这一根本愿景的差异,它与传统经济学还存在很多基本的分歧1181,全面辨明它们之间的差异,有利于学科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反思和改进人类当前的发展模式。

1.愿景的差异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在分析工作开始之前需要有一个分析前的认知行为过程,它可以为分析工作提供素材,分析前的认知行为过程称为“愿景,,’在分析前的愿景中所忽略的东西,在后续的分析中不可能再获得。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根本差异在于分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关系前的愿景不同。

1.1整体与部分

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系统视为包含森林、矿业、草地等自然或环境组成部分或部门的整体。但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只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生态系统才是包含内容更多、承受能力更强的整体。

假若经济系统是一个整体那么它就可以无限增长,因为它进行物质扩张没有替换任何东西,也不会产生机会成本,所以传统经济学指导下的发展无不追求无限增长的目标。但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只是部分,它的物质扩张会替换整个系统的其他部分,产生机会成本。因经济扩张而失去的最重要的自然空间或功能就是扩张经济系统的机会成本,即增长是有成本的。当经济系统进一步增长的成本高于其产生的价值,此时的增长称为不经济的增长。

采用生态经济学的基本愿景,将经济系统视为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只要经济子系统的规模非常小,就不需要停止增长。因为在“空的世界”中,环境不是稀缺的,经济扩张的机会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很明显,在有限而非增长的生态系统中经济的继续增长最终会导致“满的世界”其增长的机会成本将非常显著。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数据表明:在过去的30年中,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下降了33%(生命行星指数),同期内人类对地球的生态足迹增加了50%,已经超过了生物圈的再生速率。人类显然已经处于一个满的世界,应该改变追求数量上或规模上的增长,而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结构的改进提高人类的福利。

1.2熵流和价值流

传统经济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一个循环(如图1a)图中的经济系统有两个组成部分:生产单元(厂商)和消费单元(家庭)。厂商生产商品和服务并供给家庭,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同时,厂商需要家庭提供的生产要素。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的价格由要素市场的供需关系决定。图1a上部和下部的循环流量相等,二者一起构成了交换价值的循环流动,这是大多数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geogesuroegof1指出传统经济学认为所研究的循环过程是可逆的,循环流也不存在质量上的差别。

生态经济学认为,人类所有的生产最终都必须以自然提供的资源为基础。这些资源通过生产过程转化为人类可以利用的产品,经济产生的废弃物不会轻易消失,它是生产过程必要的组成部分。无论什么资源最终都会分解、腐朽、崩溃或者分散成某种无用的东西,以废弃物的形式返回提供这些资源的支撑系统。因此,经济是一个将低熵原材料和能量转变为高熵废弃物和不可利用能量的有序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给人类提供满意度的“精神通量”最重要的是,经济系统的有序性,它生产和提供满意度的能力,只能通过稳定的低熵物质一能量流才能维持,而这部分高质量的、有用的物质/能量仅仅是地球总物质/能量很小的一部分。

熵是有用的资源和无用的废料在质量上差别的尺度,低熵表示质量或有序度更高。生态经济学观点如图1b所示,按照熵定律,熵流即物品质量上的变化,是单向而不可逆的。所消耗掉的低熵流,是维护经济过程的需要,也是该过程在依赖的环境中引起质变的补偿。取自于环境的原料(资源)经过各种企业分配到消费者,使用后变成废品,再回到环境中去。返回环境的东西,与当初取之于环境的东西在质量上有着极大的差别,而不是输入与输出相等。与之相比,传统经济模型忽略了经济生活中最基本的事实。

循环流动图使人错以为经济系统中的循环流能够直接再利用。这其实是把经济系统当成了永动机,忽视了补给的重要性。毫无疑问,理解它关键是需要认识到补给必须来自经济系统的外部,传统经济学家经常忽视这一点。

从交换价值流研究出发,传统经济学配置效率是在用稀缺资源产生最大的货币价值(对效用的衡量)实现的。这种配置效率往往只关注货币价值而忽略非市场物品和服务。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的最终目的不是最大化生产,而是提供最大化服务即最大化人类精神流量的满意度,它不仅来自于人造资本,还来自于自然资本直接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人造资本的创造是通过自然资本转化而来,因此,人造资本服务的生产需要牺牲自然资本的服务,这与生态经济学熵流的观点一致。

1.3三个关键问题

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开放子系统,生态系统具有有限性、非增长性及物质封闭性。生态经济学的这一愿景立即引出了3个关键问题:资源配置的效率、收入分配的公平和经济系统的规模总量。

传统经济学中经常出现配置和分配的概念,不同的收入分配存在不同的最优资源配置方案及与之对应的优化价格集。传统经济学主要讨论配置问题,其次才是分配问题。原因在于给定的分配是定的物质规模相对于包含它的生态系统大小,事实上传统经济学并不考虑这个问题,这也是区别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关键点。

从经济增长的实践来看,最优的配置价格不能保证规模就是可持续的,也不能保证收入的公平分配。达到可持续规模、公平分配和高效配置是3个不同的问题。当然这3个问题不是孤立的,但解决其中一个问题并不能同时解决其他的问题。一般来说,实现3个不同的目标需要3种不同的政策手段1171。以生态经济学家推崇的配额和交易体系为例,可以阐明需要3种政策并且顺序合理的行动才能解决3个问题。第一,设置可持续规模的数量限制,即将以前无限制或免费的物品看作是稀缺性物品,并且其使用规模也是有限制的;第二,新的稀缺性物品或权利是一种有价值的资产,确定谁拥有它是一个公平分配问题;第三,在政治上做出规模和分配决策后,就可以通过自由交易实现有效的市场配置。

传统经济学信奉增长优先,相信大馅饼总比小馅饼更容易分配|231,却完全忽视了馅饼的规模不能超过自然可持续的范围内,忽视了馅饼的分配是否公平,而单纯追求资源配置的高效。

2.微观经济学方面的差异

传统经济学的微观经济理论,说明了无数理性的、非协作的个体行为如何自发形成秩序。然后描述了这个自发的秩序如何引导生产者有效地分配原材料、劳动和资本而实现利润最大化,如何引导消费者有效地分配自己的资源消费而实现福利最大化。当增长将空的世界变为满的世界,自然资本正日益成为生产的限制因素,而非人造资本。如今天的捕鱼业已经不受渔船等人造资本的限制,而受自然资本一--鱼类的数量限制。

但在满的世界里经济规律仍然一样,限制因素需要有效地利用和投资。限制因素从人造资本变为剩余的自然资本有效利用的方式和政策也必须相应地改变。传统经济学认为市场是确定经济最优性的主要工具,但生态经济学认为市场只对具有特定属性的物品和服务有效,所以从存量疏量和资本/服务的维度研究自然资本的属性(竞争性还是非竞争性,排他性还是非排他性)就十分重要。

2.1存量/流量资源和资本/服务资源

传统经济学家常忽视不同类型的稀缺资源即资源与资本服务资源有重要的区别。几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就讨论了这个重要的区别,将原因要素)划分为“物质原因”(被转变的要素)和“效率原因”(p引起转变但自身在转变过程中并不发生转变的要素)。以制作食物为例,原料是物质原因,厨具和厨房是效率原因。

georgesa-roegerk22'用“存量,,和“资本,,来区别这些根本上属于不同类型的资源。存量疏量资源在物质上转化为生产的产品。存量可以提供物质流量,实际上流量的大小是任意的,即可以以任何速率使用存量资源。时间对该生产没有影响,因此可采用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数量来测量存量疏量资源的产量,而且流量可以储存以供将来利用。需要注意的是,通常“物质原因,是存量疏量的特性,而“效率原因”是资本服务的特性。

传统经济学中并没有体现不同类型资源的重要差异,分析两者生产函数的差异,能更深刻理解这一点。

2.2生产函数差异

在传统经济学中,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如下:

产出流只是被视为资本与劳动力这两种不能用尽的资本域存量)的函数。显然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模式中忽略了自然资源在生产中的必要作用。虽然传统经济学以“资源稀缺,为最基本的假定,主张对经济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但是传统经济学所主张的“资源稀缺”只是“特定资源的稀缺”特定资源的稀缺是可以靠技术或其他资源替代的,因而经济增长前提是资源无限这一假定。而并未认识到在有限资源的地球生态系统之“宇宙飞船,上|261,所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它把自然资源等非经济因素只看作是不变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乃至看作是不起任何作用的经济系统外部存在因素,而无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整体性、有机联系性以及自组织、自演化和生态平衡与生态阈限等生态原理和规律,也无视自然生态系统内在的价值。

而生态经济学生产函数中嵌入了自然资源,并区分了自然资本一流量的关系:q=f(nklrk和1表示资本和劳动资本表示自然资源流量。资本与流量之间基本上是一种互补关系,不同类型资源之间通常不能替代。n表示的是自然资本它既可以以提供资源流量的存量形式存在(如提供木材的森林)也可以以资本(如提供流域保护和野生动物栖息等服务的森林)的形式存在。由于已经包含了提供资源流量的存量功能,所以这里n只代表提供促进1转化为q的间接服务(资本功能)与k和1提供直接服务一样。如灌溉农业中利用的森林植被涵养水源、重新补充蓄水层的功能与灌溉管道和喷灌装置等资本给农业提供的资本一服务一样。

基于后面这种思考,一些新古典经济学家将r纳入到他们的生产函数中,但采用的形式并不能解决问题。大多数生产函数都是采用乘积的形式(如cobdougla生产函数)这种生产函数的数学形式意味着,从一开始就考虑了替代性,包括与琢r和l之间的替代性(资本与流量之间的替代)乘法形式的生产函数隐含这样的事实:即使一种生产要素无限少,只要其他要素足够多,也可以维持总产出不变。这里唯一的限制就是任何要素不能为零,但却可以接近零,这完全忽视了物质和能量守恒定律。

传统经济学生产函数关注生产要素间的替代性,视所有的投入一劳动、资本和资源等同并可替代。而生态经济更强调互补性,认为各生产要素性为产出流的资本,它们自身并不以物质的形式进入到产品中去。劳动和资本是转化的媒介(效率原因)而资源是转化的内容(物质原因)。传统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忽视了效率原因和物质原因的差异。很明显,通常各物质原因(资源)之间、各效率原因(劳动、资本)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但效率原因和物质原因之间,即转化媒介和被转化的物质之间,主要是一种互补关系。

3宏观经济学方面的差异

人类经济系统的最终目的是将自然中的低熵物质和能量转化为提高人类福利的形式。不同的是传统经济学单纯强调用更优的资源配置获得更多的产出,追求数量和规模上的增长,而生态经济学强调在控制规模的基础上通过质量的改善、结构的改进或系统的演化,提高人类的福利,追求发展而不是数量上或规模上的增长。

3.1增长与发展

传统经济学追求的增长是规模数量或吞吐量的增加,它是经济系统产出物质规模数量上的增加。由于地球和地球上的资源都是有限的,这种增长无法无限地继续下去。增长必然会停止,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展也会停止。生态经济学强调的发展是在一定的吞吐量下物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质量是指改善人类福利的能力。发展意味着质量的完善,潜力的实现,向改进(但数量规模不扩大)的结构或系统的演化在吞吐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物品和服务的质量(根据增加人类福利的能力来衡量质量)比如大多数成年人已经停止了身体的生长,但仍然可以通过学习、锻炼提高自己的素质。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吞吐量的数量增加不超出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满足人类需求(需要和愿望)的能力得到质的改进。尽管增长和发展有显著的区别,但要转变人们对增长的狂热追求则需要整个社会对发展的各个目标及其次序的认识有一个革命性的改变,这是一个困难的过程。

3.2规模约束对经济均衡的影响

强调规模约束对经济均衡的影响,最容易想到的建议就是给经济模型加上一个外部约束,反映生态系统的生物物理限制。以传统经济学中的isim模型中均衡状态为例,可以假设存在一个固定的吞吐量强度,给定的y(卩gnp)对应一定的物质吞吐量(如图2所示)。接下来可以估算最大的生态可持续吞吐量,然后将其转换为等价的丫并将其作为模型的外部约束。用经过y点的垂线表示最大可持续吞吐量,它不受利率的影响。这条垂线ec称为“生态承载力”它反映的是生物物理均衡,而不是经济均衡。

现在考虑图2中描述的生物物理均衡相对于经济均衡的3种可能位置。第一种情况反映的是“空的世界”情景,生物物理的限制并没有产生约束。y*c可以看作是剩余的承载力。如果确实考虑了ec那么大多数宏观经济学家使用经济均衡模型时采用的是这种情景。如果yc足够大,那么对短期政策的实际应用目的来说,构思和画出ec点没有什么意义。经济均衡点超过了生物物理均衡点。对这个超额的cy可以给出2种解释,但都不能反映真实收入。第一种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即通货膨胀。实体部门在到达ec之后,就停止了增长。即使货币部门继续影响,它只是引起的同样的真实收入c的价格增加。另一解释假设实体部门通过不可持续地消耗自然资本继续进行生产。因此,cy反映了计为收入的自然资本消耗。随着更一步消耗自然资本,ec还认为第二种情况准确地描述了目前世界面临的现实状态。大部分传统经济学家不担心长期资本消耗和ec进一步向左移动,因为他们相信知识正在驱使ec向右移动,并因此恢复到空的世界的状况。

第三种情形表示在假设条件下出现的完全巧合。要使生物物理均衡与经济均衡一致,要么是有特别好的运气,要么有目的地进行协调和规划。

假设y的吞吐量强度恒定也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尽管不随资本储备(提供吞吐量流量的)的要素替代而变化,y的吞吐量强度也随技术、y的组成成分的变化而变化。关于y的吞吐量强度的不同假设至少可以由垂线ec的移动反映出来。然而就实际政策建议而言,最好的方法也许是简单把生态约束用来限制吞吐量。在任何给定的技术条件下,限制吞吐量也会限制y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以及物品和服务的不同组合可以使y在不增加吞吐量的情况下增加,从而可以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撑功能的威胁。

4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总结了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差异,试图为学科发展和反思和改进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生态经济学从最广泛的角度研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之间关系,提出了很多创见。它与传统经济学在基本愿景上的差异是二者根本的差异。传统经济学将经济系统视为包含自然环境这个组成部分的整体。生态经济学认为经济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生态经济学的物质/能量熵流的研究视角比传统经济学交换价值循环流更基本,并分析了二者在可持续规模、公平分配和高效配置3个关键问题的差异。

(2)在微观经济学方面,在介绍了生态经济学关于资源类型的划分后,分析了生态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生产函数的差异,指出要在生产函数中考虑不同资源类型的替代性和互补性。

(3)从宏观经济学方面,本文分析了传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对增长和发展两个概念的不同认识,生态经济学认为发展是在一定的吞吐量下物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向改进(但数量规模不扩大)的结构或系统的演化,在吞吐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物品和服务的质量。最后介绍了生态经济学考虑规模约束对经济均衡的影响,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考虑经济系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规模约束。

论文假设例子篇二

摘要:记得伟大的思想家毛姆先生曾经说过:“人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然而,我们的人类社会又是主要研究生产力跟生产关系之间的基本矛盾。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经典阐述过这样的一句话———“任何时候我们的经济基础都决定了上层建筑。”他们二者是相互辩证统一的关系,我们纵观二战以后的西方殖民地经济与人口迁移的发展关系,不难看出在整个冗长而又跌宕的西方经济社会发展史中,他们的各种积极的经济学理论都可以“西学东渐”的拿来给我们的发展中国家予以恰当的运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劳动力迁移理论

本文中我们可以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发展史进行科学并且客观的讨论,充分研究他们在现代市场经济运动中,是如何开展劳动力迁移的这一思想的,在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两套理论的指导下,努力去探索适合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发展途径。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下的理论基础

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我国,一定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强有力的指导,并且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发展史的改革与创新,特别是在实现众多劳动力大迁移的过程中,是如何完善并丰盈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态的,怎样去遏制劳动力的收入分配不公,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等各种社会发展中的遗留问题,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充分领悟并依托充满光辉照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的理论知识进行一一改良它们。首先来说,它是努力研究社会经济现象跟经济过程,然后逐步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的真实样貌来一点点把握其蕴含的规律。就其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价值取向,一般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众多领域的知识,通常是通过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史的趋势进行有效提炼,上升到经济哲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经济危机理论以及资本矛盾理论的讨论与研究。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又建立了众多学者创立的“刘易斯模型”、“拉尼斯———费景汉模型”、“乔根森模型”、“托达罗模型”《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迁移和生产发展模型》一书等等非常有趣的各种经济现象,他们渐渐把晦涩、抽象的经济学理论逐一进行形象化,让更多经济参与者们可以深入浅出地将人口迁移理论渐渐融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畴里面,让他们可以有效支持各个时代各个地域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其中,在著名的“刘易斯模型”中,也就是刘易斯先生所说的“二元经济论”与“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并驾齐驱共同的作用。在西方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史中,是二战后的动荡不安的年代,也是各社会出现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大背景,各种工业与农业进行“工农联盟”,为了努力提高农业的生产率问题,人们实行了工业对农业的“反哺”计划,政府鼓励各地的大量劳动力进行前往城市的迁移运动,从而提升城市中工业化手工作坊的劳动者愈来愈多的状况,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属地”,他们就是非常欢迎来自爱尔兰岛屿的人们进行大规模的迁移运动,从而支持了英国当地的工业跟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政府不再驱赶来自异族的人口,而是友好的敞开大门,为他们的殖民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的保障。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整个英伦三岛都是这样一步步殖民化的,来自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乡民们都渴望来到大不列颠岛上进行科学、友好的劳作,他们的勤恳工作为当地本民族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的`巨大支持,日积月累又完成了本民族的殖民化进程,城镇化的道路也因此而顺风顺水。

二、西方经济学下的劳动力迁移理论在西方殖民地经济中的运用

通过以上的实例不难发现,众多的农村人口大量进行城市里面迁移,从而促成了这一城市化建设与工业化进程的日臻完善,政府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的“二元经济论”更是大开生产力不受制约的大门,当任何一个地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充满协调而又统一的发展时,我们的社会会出现一种欣欣向荣的发展状态,农业中的“农民人口”大量外迁至城市,然后使得农业与工业的二者联盟,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了城市中小型工业化的集约性发展,有效的社会分工又是城市中工业发展的“助力器”,这时的“劳动价值”在城市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而且大量劳动力的“剩余价值”也进行了科学有序的分散,在二者有力结合中,城市里面实现了农村人口的“资本矛盾”的互相转化。马克思相对于西方社会出现的大量劳动力进行向城市迁移的分析,按照劳动价值论上面的经典调配哲学,他把地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有目的地向城市以及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手工业工厂里面进行迁移,使得当地各个领域的工业发展程度达到一个颇具规模的鼎盛时期,这样充分涵盖了剩余价值论在当时殖民地经济发展的浪潮中得以很好的体现与平息,那些原本在农场跟乡下无处释放自己的劳动力的人们纷纷响应政府跟政策的鼓励与调遣,从而让农业中大量的劳动力去支持城市里面工业化的各项生产活动。这一现象也是刘易斯模型中的“二元经济论”的现代化发展的产物,当工业化的劳动生产率充分提高了,工业化进程再出现一个良好的“反哺”形式,去救济各个地区的农场里面的农业经济活动,他们充分实现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的大融合,特别是在西方殖民地经济发展史中,这一经济现象更是一部发达地区的对各种廉价劳动力的掠夺与搜罗,然后汇集起来为他们本地区的经济工业化发展进行集约性的生产,从而在时间上与空间上进行推陈出新的经济结构的调整,整个社会的政治权利在于对本地区的经济的掌控与操纵。人口的大量迁移从生产活动与生产方式中来看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趋势,整个西方各国的经济发展更像是一种阶级与阶级之间进行劳动关系与资本矛盾之间的较量,他们在你来我往的地域性换位时,更是实现了阶段性的民族的大融合,从而刺激了生产率的提升。各种资本占有者更是拿着权杖进行调配着来自农场跟乡下的人们,让他们愉快的来到城市的土壤上进行自我价值的体现,甚至是资本的积累,这些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都得到充分的实践作用。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在人口迁移问题上的交融点

在以上各个点进行分析跟讨论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面对于相对较多的人口迁移下,他们把大量的富余在农场里面的劳动力有效引导过来,来到城市的大世界中进行重新的劳动生产活动,从而在政府跟政策的宽松环境下进行劳动价值的体现。这一现象是与西方经济学中的人口迁移理论相一致的,二者的思辨角度都是形而上的,是建立起良好的迁移跟扩张政策,来为地处城市中的工业化建设所服务的。相对而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的“刘易斯模型”所设计出来的“二元经济论”更能说明他们将“农业”与“工业”进行了非常温情的联姻,甚至说是一种“反哺”的态势。先有“农业”中大量的劳动力———也就是农场主们纷纷跑到附近毗邻的城市中去打工再劳动,让他们感到自我身份的重新被关注与提升了,来到城市里面快速融入城市里面的“工业化”生产活动中。哪怕是小作坊也会乐此不疲的夜以继日的工作着。因为这就是西方殖民地经济所带给他们来自个人身份的重定义、自我价值的再体现、新环境的滋养等等一切看起来非常美好的东西。都甜蜜的驻扎在他们的心田里,一种时代发展中带给他们的小小的优越感让每个人的心中感到资本价值矛盾的暂时缓和,阶级层面出现闻所未闻的融洽与友好状态。

虽然说西方经济发展史有时候更像一部民族与民族之间被驱赶与统治的血泪史,但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他们是这个社会关系的总和,那种自我被社会所肯定与需要的认同感与价值感依旧是人们心中最为引以自豪的劳动价值体现。从小里面去看个人的问题,他们所代表的是关于生产活动要素中的“劳动者”,他们是这个时代乃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下的最为鲜活的阶级代表,他们拥有知识与专业技能,并且拥有一颗勤奋不懈的心,如何在充满动荡与不安的社会里面很好生存与生活下来,一直都是他们所思考的问题。由于更加发达的城市里面大量需要人口的迁移与稳定的工作,使得他们获得更加优越的生产生活环境,于是乎,他们勤勤恳恳,宛如在家乡耕作那样卖力做事,以博得雇主们的青睐。纵观这一现象,他们所代表的又是“农业”中突飞猛进的农业生产率,当他们的工作环境与工作性质发生微妙的改变时,这是“农业”在让位于“工业”的发展,政府跟大雇主们要求先发展城市化的经济状态,随着工业化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的大背景渲染,众多舍弃家园的劳动力愿意跟随社会发展的需要进行自我生存价值的调整,他们把自己看做是剩余的价值,需要在新的场所进行开拓自己,并且在新环境下进行不断成就自己。

在整个西方殖民地经济发展史中,大量劳动力进行城市迁移的社会经济发展走向一个新的高潮,城市放弃“农业”的发展,而是大力开拓“工业化”的道路跟舞台,让众多的、一批又一批的农场里面的闲置人口进行城市迁移。他们臣服于殖民地的管辖与恩宠,充分发挥自我的价值进行集约化的工业生产生活,最终是用“工业”的社会意识形态去体现自我的价值,从而放弃了“农业”的标签,或是说发展二者的联盟产业。运用合理科学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来依附于城市的大场所里面,为后面几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大量劳动力的生产要素的基础。人们正在孜孜不倦地投入到这个正在进行经济改革着的社会中去,故而说人口迁移理论也符合近几百年来的西方经济学发展的理论。结语综上所述,关于人口迁移理论的经济发展模式非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代表新的一代剩余劳动力群体。特别是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各个殖民地经济发展史的不断更迭、二战后日渐平息的人民劳作,使得各种以手工作坊为基础的小型工业化生产开始初具规模。人们又运用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进行有效指导,使得“工业”与“农业”二元经济论体现得惟妙惟肖,为顺应整个西方经济几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参考文献:

[3]原新.二元经济论与劳动力转移理论———兼论中国劳动力转移[j].人口与经济,,(2).

[4]张德化.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比较[j].探索,2013,(6).

论文假设例子篇三

提出的标记差异假设把学习的`困难程度和领域与语言间的差异和标记程度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解释了二语习得中的迁移现象.本文通过标记理论在综合英语中的应用总结分析出学生在语音.词汇和句法层面容易出现的错误.加以解释并提出对策.

作者:王瑜张军燕作者单位: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烟台,264005刊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zhoukan年,卷(期):2008“”(26)分类号:h3关键词:标记性标记理论标记差异假设语言迁移

论文假设例子篇四

管理会计理念于20世纪70年代被提出,该理念的提出促进了会计行业的发展,并且使管理会计的研究更加深入,管理会计的内容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很多研究者对管理会计的假设前提进行了探讨,管理会计假设前提所指的就是会计人员在不能够对会计事项、经济事务做出正面论证的情况下,以客观发展趋势为依据,做出相应的解释与判断,这一判断必须合乎情理,不可随意下结论。管理会计假设前提在会计理论体系中有着重要功能,它是达到管理会计目标的前提条件,能够指导会计理论实践,明确管理会计的范畴。管理会计假设前提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例如会计的分期假设、实体假设、成本性态可分假设、持续运作的假设等。企业在建立管理会计制度后,可确保其顺利发展,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

一、管理会计假设前提包含的内容

管理会计假设前提在会计管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可分为隐性假设与显性假设两种类型,显性假设也可被称为浅层假设,人们对这类假设有明显的感受,包括自主经营假设、持续经营假设、灵活分期假设、会计主体多元化假设等。隐性假设也可以被称作深层假设。管理会计假设包含的内容较多,明确其各项内容,有利于确保管理会计内容实施的合理化与规范化。

(1)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所指的就是被管理会计人员操作时间受到限制,在这一时期,企业的集资活动、融资活动、运行项目均受到限制,便于随时明确企业管理信息,以企业需求、运行情况为依据,对分期时间进行更新,便于在短期内将内部报告拟出,审核、管理、监控企业的经济流程。

(2)会计实体假设。会计实体假设使被管理人员操作空间受到限定,同时限定了各项目的活动立场,在管理会计中,主导方向具备层次分明的特征。

(3)会计持续运作假设。会计持续运作假设使人员操作基本方法受到限定,企业的集资活动、融资活动、运行项目可以无线延续。

(4)成本形态可分假设。成本形态假设主要以形态为依据,对固定成本、变动成份进行划分,要想确保该假设成立,必须要设置一定的业务量范围与一定时间段,如果超过该限制,固定成本便会发生变化。

(5)计量单位假设。所谓计量单位假设,就是指在规划、决策、指导管理会计活动过程中,计量方法不仅需要采用货币计量,而且还需采用非货币计量手段,例如相对数、时间量、实物量等。

(6)目标利润最大化假设。企业经营管理主要以获取利润为目的,在制定管理会计方案时,必须要确保该方案能够获得最大目标利润,不过并不能够将现实利润与目标利润等同,因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与约束。

管理会计理论内容较多,且其中还存在部分缺陷。首先,管理会计的实践与理论不符,两者还未完全彼此融合与适应;其次,在基础理论方面,例如管理会计原则、管理会计假设等均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组织并不系统;最后,很多相关内容被引人,管理会计范围也因此产生了变化,逐渐得以扩展,部分不合理假设也存在其中,导致管理会计假设中存在不合理内容。

二、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

管理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存在差异,现阶段并未完全达成共识,不过就人们的实践而言,在管理会计活动中,也遵循了一些基本原则。目前,管理会计理念逐渐被扩展,战略管理会计就是该理论扩展的结果,企业领导者必须要遵循相应原则,用于对管理会计行为进行约束与管理。虽然管理会计原则并没有法律属性,但是在管理会计实践活动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应用价值非常高。

(1)灵活应变原则。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复杂的环境,因此,管理人员要将随机应变策略纳入管理理念中,随着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管理会计工作也需要给予相应的调整,在企业动态发展、进步过程中,逐渐找出最佳平衡点,这就要求管理会计遵循灵活应变原则。实际上,该原则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为管理会计要以企业发展情况为依据,适度进行调整其中包括生产结构(产品)、产品开发、投资力度、投资方向,其二为管理会计在评价指标、技术方法上要变得灵活多样,不能过度死板。在经营管理中,要坚持以顾客、市场为导向,做好战略管理工作。

(2)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对管理会计者思维方式进行约束、指导,该原则有着重要作用,所指的就是:在管理会计实践过程中,要将企业看成整体‘不可从局部看问题,必须坚持从企业整体出发,分析管理会计活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片面、孤立看问题的观念彻底摒弃。在追求企业发展目标时,管理者要树立整体目标理念,在管理对策、资源利用等方面也同样如此,不可孤立的看待问题。

(3)战略相关性原则。战略相关性原则有利于及时评判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该原则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就是管理会计信息需同企业发展相结合,两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例如就产品市场占有率而言,这一指标不仅可以体现出企业发展的综合实力,而且与企业获取的利润、支出的成本存在较大关联,能够将企业现金流入量反映出来,了解企业所处的地位,便于管理者对自身企业发展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相对市场占有率还能够将竞争对手实力揭示出来,有利于领导者及时作出正确的决策,自身企业、竞争对手、顾客三者之间会形成战略三角关系,通过对战略信息进行分析、加工、整理与收集,有利于确保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增强企业实力与竞争力。

(4)适时报告原则。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知识型企业已经具备新的特征,例如灵活、多变、快等均属于这类企业新的特征,这就要求企业遵循适时报告原则,当企业内部、外部环境出现变化后,高层管理者要迅速对其作出反应,管理会计人员需对战略决策信息进行收集与整理,并报告出来,便于领导人员做出正确决策,防止耽误时间,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企业都已经建立了相应的信息系统,各类数据的收集、保存均可通过这一系统完成,操作简单且方便,还可以降低错误率,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当管理会计出现异常后,当天便能够通过电子系统将会计信息发布出来,提高工作效率。

(5)长期性原则。管理会计要遵循长期性原则,便于了解企业的多期竞争地位,明确企业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其制定长远的发展计划,保持竞争优势。每个环节都需遵循该原则,其中包括决策、预测、评价、控制等多个环节。管理者要站在长远角度看待问题,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制定发展计划,必要情况下,可放弃短期利益。

论文假设例子篇五

一、引言

管理实践,是当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已经存在。人是管理的实施者,也是管理的逻辑起点,若想对管理有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对人的探究不可或缺。古今中外诸多学者曾从各个角度和领域对“人性”进行了研究,对管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重视研究管理应该是从步入工业时代开始的。18世纪60年代,英国掀起了一场巨大的变革,蒸汽机的问世使社会生产力中融入了工业元素,人类社会也开启了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工业时代。随着生产技术的大变革,社会生产更有效率,经济也得到了一定发展。此时,社会性质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人们的生活更加需要管理,于是开始了对管理的研究和探索。18世纪60年代以前,社会管理一直处于朦胧状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虽然对管理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概念,并提出了人性的基本观点,但是此时的管理不成体系,只是一些零散的初步概念,且东西方的管理学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别。

二、工业社会前期人性假设的演变蒸汽机问世后,人类进入了工业社会,在这一阶段,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发生了两次大的变革,尤其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经济危机的爆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使得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社会发展有了较大的变化。

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工业社会前期,在这10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管理的重视和研究为后来的人性研究和管理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西方对人性的认知不同于东方,其逻辑的起点是“事”。“经济人”假设是这一时期最早被提出的。1776年,正处于工厂制手工业和机械制大工业的过渡时期,率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人民认为:在新生的资本主义生产体系中,所有经济行为主体的利益追求都是一致的,行为动机是相似的,价值取向是统一的,通过自由竞争,完全可以达到“自然均衡”和实现“自然理性”。在此背景和基础上,亚当·斯密针对生产目的,对人的行为目的进行了研究,认为“自利心”是人们最佳的行为动机。在《国富论》中,亚当·斯密说到:“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对他们有好处。”后来,在斯密的理论基础之上,纳索·威廉·西尼尔定量地确定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而作为功利主义支持者的穆勒也赞成斯密的原始观点,将其引入经济学中,认为人们的行为是受利益驱使的,从而提出“经济人”假设的观点。

三、工业社会前期管理思想的演变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在原始社会时代的集群生活里就已经开始了管理实践。

但是长期以来,人们都一直把管理当做一种活动,从而有组织地来实现自身的需求,可以说这是一种零散的管理活动,管理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哈罗德·孔茨说过:“管理是一门科学,一种手段,还是一种艺术,是人们经常争论的问题。”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工厂的建立,让人们开始意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伴随着战争和国家的扩张,这一关注点延伸至整个西方社会。管理学成为了西方研究的中心,巴贝奇、杜宾、尤尔等人从组织和方法研究管理,还有欧文、普尔等学者从人的角度认识管理。追溯至农业社会,人们都是独立的生产、生活,自给自足。步入工业社会,生产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工厂的集体化生产,对人们以往的习惯形成了挑战,人们需要标准化、准确性和强制性的`纪律来规范行为,用恰当的方式来激励人们的工作,从而尽快适应工业化的进程。步入工业社会初期,重商主义学派的学者们提出了有关管理的想法,其认为“稀缺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勤奋”,收入和劳动力是呈负相关的,要想人们努力工作,就需要限制工人们的生活水平,从而使工人们为了获得更多的金钱而工作。亚当·斯密不认可这种以低工资确保劳动力积极性的做法,其认为“劳动力的工资是对勤奋的鼓励,而勤奋与其他各种人类品质相似,能够按比例地提高其所获得的鼓励……当工资较高时,我们将总会相应地发现工人们比工资较低时更加积极、更加勤劳和有效率……”人们会受到金钱的激励,更加努力地去获得更多的报酬,并不需要压抑工人们的基本生活。这也是所谓的“胡萝卜”式的工资激励。在早期工厂体制中,应用更多的是“大棒”式的消极制裁,其通过体罚等手段来控制工人。

直到20世纪,人们开始将重点转向“人”,从而通过创造新工厂精神来激励人们,实现道德层次的激励。但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前,这些都仅仅是一些管理实践和较为零散的管理思想,并没有形成理论,直到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管理学才正式形成。泰勒从效率的角度出发,系统地研究管理,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管理理论。他提出了完全分工理论,认为要从人的角度考虑,将工作定额,维持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关系,并且采用合适的激励手段,主要是靠金钱来促使工人积极工作,提高生产效率。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总结了早前的管理实践以及泰勒的基本观点,认为人是好逸恶劳的,并在《企业中的人性面》中提出了主张采取命令、强制管理的x理论。

四、结束语

人性是管理思想的基础,管理思想是管理实践的灵魂。通过对工业社会前期人性假设以及管理思想的梳理,并对主导人性假设和管理思想的形成分析,可以由点及面地推论出人性和管理思想演变的规律,发现不同经济水平决定了不同的利益选择,从而构成了不同的人性,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结论。在管理实践中,人们可以根据这一结论,通过分析新的社会环境中的经济水平,发现人们的利益追求,从而分析出人们的人性。根据人性,采用恰当的管理理论,达到更好的管理效用,促进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