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四年级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通用7篇)

四年级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通用7篇)

作者:书香墨 四年级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通用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四年级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篇一

一、知识与妙技:

进行口语社交;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累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现作品

二、进程与法子:

(一)在口语社交中磨炼流利说话,学会写作。

(二)在发现、钻研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三)在背诵中累积。

(四)在展现中扩展见识。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练习说话本领。

重难点、要害:一、进行口语社交。二、完成习作。三、背诵古诗。

课时支配: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进行口语社交。

1、导入

出示展现课余生存的照片

2、交换看相片的感受。

3、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存

一、交换自己做了什么事

二、交换自己有甚么劳绩。

三、交换有甚么感受。

四、讲讲往后的计划。

4、请讲得好的同砚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存。

一、生讲,师略记层次。

二、予以解说、梳理。

5、评选。

一、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二、评选谁讲得好。

6、功课: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带上各人与课余生存有关的用具

教学进程:

1、豪情导入

一、出示几个同砚课余生存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二、让门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存。

2、引诱写作

一、请几个同砚上台讲述。

二、教师点评。

3、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一、掌握多音字。

二、背诵古诗。

三、从生字中学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进程:

1、认读生字、区分、组词、掌握多音字

2、古诗

一、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二、师范读,门生跟读

三、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垂钓,他歪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材。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表示不让问路人凑近,惟恐发出响声把要中计的鱼儿吓跑了。

3、学习新生字。

4、功课:背诵古诗

四年级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篇二

1.学会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

2.认识6个生字,并能用生字组成的词语描述画面。

3.初步学习并掌握多义词的特点,并学会灵活运用。

4.能够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

5.阅读四句有关“改过”的名言,懂得其中的意义,感受古人的智慧。

教学重点

1.学会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

2.认识6个生字,并能用生字组成的词语描述画面。

3.初步学习并掌握多义词的特点,并学会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1.能够围绕一个中心意思表述。

2.阅读四则有关“改过”的名言,懂得其中的意义,感受古人的智慧。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1.学生阅读教材上出示的四个对话框,明白活动要求。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教材上讲了几种理解文中难懂句子的方法。

点拨:理解难懂的句子和理解难懂的词语,方法近似。比如,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如理解《剃头大师》里“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这句话,因为我们在理发的时候可能也会有这种感受。再如,可以联系上下文,如理解儿童诗《林中》“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斗笠戴在孩子们头上,“像蘑菇的斗笠”其实是在写孩子们的样子。另外,我们还可以翻书、上网查查资料,或者向家长或者有经验的人请教。

二、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6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教师教读,学生跟读,教师纠正发音。

2.课件出示8个词语,教师教读并逐一讲解。

词语释义:

旭日:刚升起的太阳。

岛屿:海洋里被水环绕、面积比大陆小的陆地。

海滨:海边;沿海地带。

沙滩:水中或水边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瞭望:登高远望。

巡航:巡逻航行。

缆绳:许多股棕、麻、金属丝等拧成的粗绳。

铁锚:船停泊时所用的器具,用铁制成。一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带倒钩的瓜儿,另一端用铁链连在船上,抛到水底或岸边,用来稳定船舶。

3.安排学生用两分钟时间仔细观察教材上的图画,在图中找出与8个词语相对应的事物或景象。

4.指名让学生用学会的词语自由、完整地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教师指导、点评。

三、词句段运用

1.读一读,体会加点词语意思的不同。

(1)安排学生自读两组句子,用自己的话试着说说两组加点词语的不同意思。

词语释义:“果园里的梨熟了”,“熟”在这句话里的意思是“植物的果实完全长成,跟‘生’相对”。“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熟”在这句话里的意思是“因平时常见或常用而知道得清楚”。“我很喜欢苹果的味道”,“味道”在这句话里的意思是“物质所具有的能使舌头得到某种味觉的特性”。“这本书越看越有味道”,“味道”在这句话里的意思是“趣味,情趣”。

点拨:这两个词都是多义词。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的词就叫多义词。多义词是一词多义,几个意义之间往往互相关联,这些意义是同属一个本义(基本意义)的转义,包括引申、派生或衍生意义。人们在社会生产发展中要反映日趋复杂的客观现象,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原有的词来表示相关的其他事物,渐渐地形成新旧词义并存的现象。多义词大多是一些和生活关系密切的常用词,以动词与形容词居多。

(3)拓展延伸:课件出示由例字“熟”的其他义项写的句子,引导学生翻查字典,通过对比义项,选择正确的词语意思。

示例:

你去厨房看看饭煮熟了吗?(词义:食物烧煮到可以食用的程度)

这口锅是用熟铁打造的。(词义:加工制造或锻炼过的)

他是个熟手,你就放心把任务交给他吧。(词义:熟练)

爷爷睡熟了,你别打扰他。(词义:程度深)

(4)让学生从本单元课文中再找出几个多义词,先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词语有哪些不同的意思,然后分别造句。

2.围绕一个意思写句子。

(1)安排学生自读两个句子,说说两个句子是分别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

点拨:“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这句话的中心是“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句子围绕这个中心,从“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四个方面来表现了表弟小沙“天生胆小”的特点。“他们高兴极了,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这句话的中心是“他们高兴极了”,然后用“唱了一首又一首的歌,还围在一起跳舞”来具体地展现了他们是如何“高兴极了”。可见,我们只有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句子,表达的内容才能更加集中、明白。

(2)课件出示教材给出的两个开头,让学生各选其一,思考并照样子写一写。

示例一:小丽多才多艺,既会弹钢琴,也会拉小提琴,还会跳芭蕾舞呢。 小丽多才多艺,会讲故事、打快板,还能唱几段京剧。(“多才多艺”是个成语,指具有多种才能和技艺;补充的句子内容要表现出“多才多艺”这个中心)

示例二:雨下得真大,豆粒大的雨点密集地倾洒而下,砸在路旁的柳树上,砸在屋顶的铁皮上,砸在窗户的玻璃上,噼里啪啦的,在耳边响成一片。 雨下得真大,雨水倾泻在屋顶上,飞溅在树丛间,跌落在行人撑起的伞面上,紧接着又汇集于路面,变成了一条小河。(补充的句子内容要表现出“雨下得真大”这个中心)

四、日积月累

1.安排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四则名言,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大意。

2.课件出示四则名言,教师依次讲解。

句意解释:

(1)“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出自《周易》。意思是:见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照着去学习,有了错误就马上改正。这句话说明了人不可能不犯错误,重要的是能够及时改正。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出自《论语》。意思是:犯了错误而不加以改正,这才是真正有过错了。这句话说明了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

(3)“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左传》。意思是:谁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而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了。这两句话说明了犯错之后,只要能够认识并改正错误,就能从中收获教益。

(4)“改过不吝,从善如流”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上皇帝书》。吝:吝惜。从善:指听从别人的好意见。如流:像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一样,比喻迅速而自然。这句话的意思是:改正错误时态度坚决,毫不犹豫;听取正确的意见或接受善意的规劝,就像水流向低处一样迅速而自然。

3.引导学生思考:这四则名言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点拨:这四则名言都告诉我们,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知错能改,才会有进步。

4.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改过”的古代名言?

示例: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明)王守仁

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南宋)陆九渊

夜觉晓非,今悔昨失。--《颜氏家训》

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论语》

四年级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篇三

语文园地八有五项练习,分别是“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内容。这些内容着眼于学生识字能力,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培养良好书写习惯、阅读习惯,学会收集词语,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

1.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田字格贴片。(教师)

2.生字卡片,制作贺卡材料和工具。(学生)

2课时

1.认识新字,巩固识字写字。

2.积累词语,向父母表达新年的祝福。

1.巩固识字、写字,积累词语。

2.学会写祝福的话语。

1.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贴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爱我吗?我是一位老师。我是学校的一位老师。

二、讲授新课。

1.师出示生词卡片:学校、老师。

2.谁会大声地读给全班同学听。

3.指名读,开火车读,抽读。

4.同学们,你们爱妈妈吗?妈妈是干什么的?

5.指名说,师贴卡片:医生。

6.生认读新词:医生,学生找到相应生字卡片:医生。

7.妈妈在哪个地方当医生?

8.师板书:医院,生找到相应生字卡:医院。

(练读以上生字,形式多样,人人过关为主)

9.同法学习生字词:工厂、工人、军队、军人。

三、指导书写生字“工”“厂”。

1.师范写,并指名说说书写规则。

2.生练写生字,先描后练,并积极展示。

四、师总结并拓展。

我们今天又学会了这么多新词,学会写2个生字,我们高兴吗?

一、谈话导入。

1.师出示课件:生字宝宝开花了,你们想看吗?

2.总结:生字宝宝真有趣,一个字可以组两个词。

3.谁会读:皮(果皮)(树皮)。

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读词,学会组两个词。

1.出示卡片“法”,分小组讨论组词。

2.比赛组词,看哪组又快又好,优胜者得一面红旗。

3.同法学其他生词:旁边、两边、许多、也许、到处、四处、学生、生气。

4.全班开展读词比赛。

三、拓展。

师出示其它生字,考察学生组词能力,组的词越多越好。

四、做一做。

1.出示课件,欣赏贺卡。

(2)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贺卡。

师:你觉得这些贺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的?

2.计划制作贺卡。

新年快到了,你想向谁赠送贺卡表示祝贺呢?你准备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你想对赠送的人说句什么祝福的话?(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对学生的祝福语句加以指导)

3.学生自制贺卡,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

(1)介绍材料,并提出制作时产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盘中,保持卫生。

(2)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装饰(3)在贺卡上写祝福的话。

4.做好的贺卡放在展示台上,交流贺卡的制作。

课堂教学中,要相信学生的能力,把问题直接交给学生,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有时教师的提示和诱导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组织学生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贺卡制作,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老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点拨,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刺激其思维的活跃性,培养了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

1.书写规范汉字,认识两种新笔顺规则。

2.能有节奏地朗诵古诗,了解古诗所表达的大意,激发对古诗的兴趣。

1.学习两种新笔顺规则: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

2.能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

1.多媒体课件。(教师)

2.生字卡片。(学生)

一、认识汉字“小、水、月、问”。

1.师出示第八单元会写字卡片,抽读汉字,重点抽查“小、水、月、问。”

2.课件演示“小、水、月、问”四个汉字笔顺。

3.说说上面四个汉字共有几画。

二、学习“小、水、月、问”的笔顺规则。

1.观察课件中“小、水”两个汉字的书写笔顺,先中间后两边。

2.按此规则,学生在书中田字格练习书写“小、水”。

3.同法指导学生“月、问”。强调笔顺规则:先外后内。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古诗,你们想听吗?

二、学习。

1.多媒体课件播放《风》,引导学生欣赏。

2.老师范读。

3.请学生认真观察图,互相说说图中画的是哪句诗的景物?

4.引导学生借助拼音,把诗读顺、读熟。

5.学生尝试说说诗的大致意思。

6.教师抽查。

7.教师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8.教师引导学生练习背诵。

三、作业。

1.将你今天的收获讲给你喜欢的人听。

2.课外阅读。和爸爸妈妈一起读《春节童谣》。

语文园地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夯实语言的基础,将学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系统化,强调“学以致用”,而更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时,我让学生进行小组间互相交流,展示识字成果,交流识字体会,体验识字的乐趣。这样,就能引导孩子们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主动运用语文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

四年级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篇四

1、 认识“退、危”等九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近、相反的词。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 能勇敢地承担口语交际中的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料的兴趣。

4、 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听说能力。

5、 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如,自学生字、唱歌、跳舞,请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收集的图片。

到了二上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近义词、反义词,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积累词语的兴趣。另外,学生已有了初步的课外阅读能力和收集相关资料的能力,在进行“口语交际”、“展示台”教学前,鼓励学生积极收集相关资料,做好交际、展示上课的准备。教学中创设情境,通过当“导游”、评选小能手等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1、 词语卡片、课件

2、 电脑

3、 收集介绍祖国各地风景名胜的图片、录音、宣传册或其他文字资料。

4、 布置学生阅读展示台要求,自主准备展示内容,提示可以展示其他内容。

“我的发现”

1、 导入: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汉字。今天大家再来学几个生字,比一比,谁学得最快最好!

2、 (出示课件)自由轻声读一读词语,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3、 读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自由发言,发现这几组词意思相反的特点)

4、 谁能演一演这些词语的意思?(进——退、快——慢、买——卖、正——反)

5、 认读九个生字卡片。

6、 (出示课件,巩固练习)连一连。

7、 你能学着说几个意思相反的词吗?

“日积月累”

(一) 选意思相近的词语

1、(出示课件:中心——中央)读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你能选出其他几个意思相近的词吗?(学生独立选词语再校对)

3、做游戏:鸡妈妈找小鸡

将六张词卡分别分给六个学生站成两排,第一排为鸡妈妈,第二排为小鸡,找对了,鸡妈妈就站在小鸡旁边,成了一对近义词。

5、 你还能说几个意思相近的词吗?

(二) 读读说说。

1、(出示课件)

自由读读例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一句为感叹句,一句为陈述句;前一句是后一句的前提、原因)

2、模仿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引导从不同角度、不同内容来说)

3、全班交流、订正。

4、有感情的读读三句话。

(三) 读诗歌《我爱祖国》

1、 自由轻声练习读诗歌。

2、 同桌互读互听互评。

3、 展示读(让尽可能多的学生读,朗读形式多样,可以是个人或同桌展示读,还可以加上动作表演读)

4、 全班同学齐读诗歌。

“口语交际”

(一) 情景谈话,引出话题

1、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看过故宫,爬过万里长城吗?你们游览过杭州西湖,爬过泰山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旅游,去领略祖国的壮丽山河,去欣赏各地的美丽风光。

2、 演示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课件。

3、 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到各地去旅游,说说你们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二) 进行口语交际

1、 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到的风景名胜图片或资料。

2、 学生自由组成“旅游团”,在小组里轮流当“导游”,向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游客”可随时向“导游”提问题,“导游”要耐心解答。

3、 以竞选“最佳小导游”的方式,各小组派代表介绍组内交流的风景名胜。由班长主持,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当评委(要求评委从选手的表达能力、表达内容等方面进行评分)各“旅游团”选派代表参加竞选活动。

(三) 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跟随“小导游”到了许多地方,饱览了祖国各地的风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我们可以到课外书中去畅游,可以到网上旅游,有机会的话,还可以亲身去领略山河的美丽,风景的迷人。还可以把更多的景色介绍给小伙伴。这样,你将成为一名快乐的旅行家。

“展示台”

1、 分组展示、交流学生自己课前准备的要展示的内容。

2、 每组选出一、二名代表在班上展示。

3、 根据展示内容评出“识字小能手”、“小舞蹈家”、“小歌唱家”、“小收藏家”等等。

4、 获评小能手交流心得。

四年级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篇五

1.知识目标: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2.能力目标:通过读、背积累知识,了解生活经验。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的兴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1.识读字词,并发现其特点;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正确表达。

2.激发学生主动识字、词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趣味识字。

1、学生自由读生字。(教师正音)

2、教师范读词语。你们发现什么了?(这些词语都是生活用品)

3、集体齐读词语。

二、我的发现。

1、学生读字词,教师正音。

2、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反犬旁的字都和动物有关,鸟字旁的字和鸟类有关,虫字旁的字都和虫子有关)。

3、学生分小组读字词。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且了解半包围结构的笔顺规则。通过读、背积累知识。

2、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字词句运用。

1、 学生读代表心情或情绪的词语。

2、 学生表演不同词语。

3、 集体读词语。

4、 读词语,用词语说句子。(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指导)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教师简介作者唐寅。

3、学生试说古诗含义。(教师提示、补充)

4、集体齐读,学生背诵。

三、布置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三只白鹅》。

四、课堂总结。

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附《三只白鹤》教案参考 :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题目是《三只白鹤》

板书课题;三只白鹤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本课生字新词。

3、思考:课文讲了三只白鹤的什么事?

(三)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幻灯片)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三只白鹤的什么事?

(四)理解课文内容。

1、仔细读课文思考:三只白鹤为什么埋鱼?怎么找鱼的?

2、结合图理解埋鱼的位置。

(1)指导看图。

注意白鹤的头朝向什么地方。

两只抬头看,一只看太阳,一只看白云,还有一只看河边的大柳树。

(2)指名三个同学分别读一句话,即每只白鹤以什么做标志,板书:太阳底下,白云下面,柳树旁边。

“底下”“下面”“旁边”都是表示什么的词?(方位词。)

(3)三只白鹤,都记住了埋鱼的地方,记得方位是不是一样?(不一样。)

哪只记忆办法最好,能够准确地找到鱼?

3、图文结合,理解找鱼的过程。

(l)指导看图2

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在干什么?

它们怎么找的?

第一、二只白鹤的翅膀和脚正在展翅飞向太阳、白云。

第三只白鹤的翅膀收拢,脚也缩起来,落下来了,落在河边柳树旁。

(2)读第三段。

三只白鹤怎样找鱼的?

第一只为什么朝太阳飞去?(记住大鱼埋在太阳底下。)

第二只为什么朝白云飞去?(记住大鱼埋在白云下面。)

第三只为什么飞到河边柳树下?(记住大鱼埋在柳树旁。)

三只白鹤都是按照自己所记住的标志去找的,标志不同,找的方位也不同,结果如何呢?

(3)读第四段。

哪只白鹤能找到理在地里的大鱼呢?(第三只。)

另外两只呢?(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呢?(因为地球围着太阳转,所以太阳的位置是在不停移动的,从东方升,在西边落。第一只白鹤记得是太阳底下,这不是一个确定的位置,所以找不到鱼。

第二只白鹤向白云飞去找得到吗?为什么?

(因为白云不停地飘动,位置在移动,所以找不到鱼。)

小结:因为太阳、白云的位置在不停地移动,所以用太阳和白云做标志是找不到鱼的。

第三只白鹤为什么能找到鱼?

(“河边柳树”这个位置是不动的,所以按这个标志能找到鱼。)

4、深化总结。

(l)三只白鹤谁最聪明,为什么?

(2)学习了本课,你懂了什么道理?

(做事要动脑筋,才能把事情做好。)

(3)说说你知道的寓言故事。

(五)朗读全文。

四年级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篇六

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

2、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并选词演一演;能发现“教诲、寻找”这类词语的特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4、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

5、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能联系生活经历,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1、了解厂字头、穴宝盖所代表的意义,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

2、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3、能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识字加油站

1、出示生字卡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正音。

3、分两组出示生字卡片,请同学们找找这些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相同的偏旁“厂”和“穴”)

4、课件出示古代汉字及相应图片,教师讲解“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以及部首名称。(“厂”表示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人可居住。“宀”表示洞上面盖着的东西,一撇一捺表示洞口,引导学生感悟“穴”字象形的特点。带穴宝盖的字多与洞穴有关。)

二、词语积累

(一)笑得不一样

1、(播放剪辑视频)这些都是不同的笑,场合不同时笑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样。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笑都叫什么名字吧!

2、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理解词意。理解每一种笑是什么样的。(播放视频,一边放一边讲解,一一对应)

4、读一读。教师读词语,全班学生来演一演,看谁反应最快,演得最像。

5、拓展: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笑”的词语。(苦笑、笑嘻嘻、笑盈盈)

(二)我的发现

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2、师:“寻找”这个词中的“寻”是找的意思,那么“寻”和“找”是同义词,它们组成的词“寻找”的意思和单个字的意思差不多。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指导:两个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词的意思也与单个字的意思差不多。)

3、举例,验证猜想。观察剩下的5个词语,验证这个规律。

4、师:你们还能说说结构类似的词语吗。(如叫喊、道路、跳跃、寒冷等)

5、小结:我们还学过很多这种类型的词语,两个字表示同一个意思,它们组成的词也和它们的意思差不多,掌握了这个规律,更加有利于我们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

三、句子朗读

1、出示3句带加点字的句子,指名读句子。

2、加点的部分,应该怎样读出相应的语气呢?

教师指导:“连蹦带跳”读出欢快、兴奋的感觉,声音洪亮,语速较快,带动作读;

“难为情”读出勉强、愧疚的感觉,声音低,语速慢;

“和颜悦色”读出和蔼、平易近人的感觉。

3、指导读句子。分小组比赛读,全班齐读。

4、教师小结:朗读人物说的话,可根据前面的提示语,读出恰当的语气。

教学过程

一、学习《弟子规》(节选)

1、播放《弟子规》朗读视频,初步感受《弟子规》(节选)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2、教师简单介绍《弟子规》,其中“弟子”是指学生。“规”是指行为准则。

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本第69页《弟子规》(节选),把不理解、不会读的地方画出来。

4、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分小组比赛朗读。

5、教师讲解《弟子规》(节选)的内容。

提示学生:前两行讲的是怎样穿戴和放置衣物。意思是:帽子要戴正,纽扣要扣好,袜子要穿好,鞋带要系紧;衣服、帽子、鞋袜等要放到固定的地方,不要随意乱放,以免弄脏、弄乱了。

后两行讲的是要注重德学才艺。意思是:如果发现自己在品德、学问、才能、技艺等方面不及别人,就要勉励自己,奋发图强;至于穿着打扮、饮食方面不如别人,则不要悲伤难过。

6、学生自由背诵。全班齐背。

二、我爱阅读

1、学生自由读故事,读完思考:这个短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读。

3、小组讨论这个短文的故事内容,主要人物、事件有哪些。

4、分角色朗读短文。分四个角色:老奶奶、大儿子、小儿子、老爷爷。

5、思考:老爷爷说的话有没有道理?(指名说)

这个故事说明事物的“好”和“坏”是相对的,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不一样,甚至相反。

在这节语文园地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学内容分为读读认认和阅读理解两个部分。难度遵循从易到难,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注重让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我从旁引导,给予学生正确的探究方向,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也充分地锻炼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弟子规》作为我国文化经典,从低年段的学生开始接触。这节课上,我主要让学生初步了解《弟子规》的部分内容,熟读并背诵《弟子规》,初步培养学生古文的朗读语感,感受古文的韵律。《弟子规》的内容对学生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让学生能进一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讲文明的学生。

四年级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篇七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1、进行口语交际。

2、完成习作。

3、积累语言。

4课时

1、教学挂图。

2、让几个学生排练一个小品:一学生在校园里乱扔纸屑,另两个学生据理劝导。

一、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1、刚才几位同学表演的小品,你看了后有什么话想说?

(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揭示“以诚待人”的交际主题)

2、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二、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

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三、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2、归纳过渡:

习作除了留心观察周围,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之外,还可以把自己心里想的事,或者想对别人说的话写下来。

二、明确本次习作要求,启发思路

1、阅读习作提示,让学生明确:

写的是自己想说的心里话,要真实,不说假话。

2、思考表达的内容:

3、学生酝酿交流、师生个别谈话:

根据习作要求,学生自行酝酿,指名个别交流,启发学生的习作思路。教师随机与个别学生轻声交谈。

4、学生动笔。

5、相互交流,修改。

一、词语盘点

1、学生自读。

2、同桌互查。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记记写写。

二、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三、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的意思,写一个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