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最新国企质量提升工作总结汇报(通用5篇)

最新国企质量提升工作总结汇报(通用5篇)

作者:FS文字使者 最新国企质量提升工作总结汇报(通用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总结书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国企质量提升工作总结汇报篇一

为贯彻落实市局《关于开展关于开展统计联网直报平台数据与税务增值税纳税平台数据比对工作的通知》文件有关工作要求,进一步提升统计数据质量,县局多措并举,迅速开展有关工作。

一、加强沟通,调取税务部门数据

县局在接到文件通知后,第一时间与税务部门取得联系,调取全县“四上”企业及房地产企业的税务增值税纳税申报平台上的相关指标数据,为“双比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实际,开展“双比对”工作

一是采取实地核查及电子材料核查两种方式开展“双比对”工作。

考虑到疫情尚未结束,针对企业地点较近、便于核查的企业,县局采取实地核查的方式,现场核查企业2019年财务决算及纳税申报平台上的相关指标数据,并签订《市“一套表”单位据实填报承诺书》。针对企业地点较远、实地核查存在风险的企业,县局采取电子材料核查的方式,通知企业上报有关电子材料,在局内进行有关数据的比对工作。同时要求企业在近期将签字、盖章后的承诺书送至局内。

二是同时开展2020年1-3月份统计数据核查与指导工作。

为提升工作效率,确保2020年统计数据真实可靠,县局同时开展2020年1-3月份统计数据核查与指导工作。同时向企业发放依据市局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工作规范有关内容印制的统计工作指导手册,帮助企业深入了解、熟知统计数据质量检查相关内容,明确主要检查指标及佐证材料,进一步规范统计基础工作,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三、普法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在开展比对、核查工作的同时,向企业发放《统计法实施条例》和《统计调查对象法律法规告知书》等普法宣传资料,明确统计调查对象的义务、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规范统计调查对象的统计工作行为。

国企质量提升工作总结汇报篇二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有寻找学习和工作中的规律,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肉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此次行动主要以原料肉追溯管理和生产加工过程为重点,以提升自查效果为抓手,以全面覆盖、严肃查处为手段,以促进行业管理、强化行业自律为目的,严格规范肉制品生产单位生产流程。本次监督检查共出动我局执法人员16人次,检查肉制品生产企业4家,发现问题6个,责令整改2家。

要求肉制品生产单位对照《自查表》进行自查,重点自查资质情况、生产环境条件、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贮存与交付控制、从业人员管理等情况,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隐患并如实记录。同时要求企业食安员参加考核,以考促学,提升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参考人员考试合格率100%。

我局执法人员重点针对原辅料采购把关制度、原料贮存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使用制度、清洁消毒制度、人员健康管理制度等各项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情况、生产加工车间的卫生条件、产品包装控制、产品标识标注情况、销售记录情况等内容进行全面排查,认真记录检查发现的问题,发现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到位,对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的原料肉、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开展抽样检验。

督促肉制品生产者针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逐项进行整改,提交整改报告及佐证材料后,我局执法人员对整改完成情况进行跟踪验证,确保整改到位。

各分局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加大对肉制品小作坊监管力度,重点检查食品小作坊的原料、食品添加剂采购,确保原辅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要求。同时对车间布局、生产流程进行了核对,保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辖区内企业规模较小,经济效益差,无法建立“养殖基地+屠宰场+生产企业”的完整产业链控制模式,企业创新研发水平低,品牌建设难度大,不利于本地肉制品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国企质量提升工作总结汇报篇三

为认真贯彻国家质检总局和省局开展质量提升的精神要求,根据市局质量提升方案的统一部署,我局在认真分析全市产品质量状况的基础上,围绕“提升质量安全水平、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主线,坚持并不断完善“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夯实质量基础,强化安全监管,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大质量工作机制和大质监文化建设,确保了质量提升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市局产品质量提升下发后,我局迅速召开局党组会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并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陈龙为组长,各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质量科,具体负责质量提升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日常业务。同时,我们根据全市工作实际,研究制定并印发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活动》,对活动要求、工作重点、目标任务、时间步骤、工作措施等情况进行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将各项工作任务详细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同时,我们把该活动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党组定期召集相关负责人召开会议,听取工作进展情况,部署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并及时处理和解决质量提升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为保障质量提升各项工作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实施三大战略,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1、大力实施名牌推进战略。加大名牌培育力度。着力围绕我市特色产业聚集优势,重点加大眼镜、汽车灯具、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培育力度。对名牌的创建、申报工作,各部门一律实行一条龙服务,及时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在争创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为企业争创名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共申报镇江名牌30家,培育江苏名牌8家。为打造全国优质汽摩配件产品生产基地这一区域品牌,重点对新桥、界牌、访仙三镇所有汽配企业在质量水平、研发能力、安全生产、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调查建档工作,并梳理出无照无证、假冒伪劣和违反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行为的企业名单,为下一步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着力推进技术标准战略。上报市政府《关于加快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目前,该意见由市长常务会议讨论后将正式下发。上报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家(吟春碧芽茶标准化示范区)、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家(花王花卉标准化示范区),上报吟红红茶、吟红红茶生产技术规程、吟红红茶加工技术规程、北冬虫夏草栽培技术规程、瓶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5个省级地方标准。上报国家级服务标准化示范点单位1家(沃得农机售后服务)。上报循环经济试点企业1家(大亚集团)。积极帮助全市汽车灯具企业统一制定了《汽车照明装置和信号装置》企业标准。

3、全力促进科技兴检战略。完成了对检验机构管理模式改革,将江苏省车用灯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划出原有管理体制,实行单独管理,有效地提升了检验机构运作效率和实现了业务量快速增长,一季度车灯中心检验收入近200万元。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含质检所)一季度收入93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43万元。认真做好筹建省级五金工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作,目前,各项标准收集、设备选型、人才引进等筹建工作正在顺利进行之中。与江苏堂皇集团共建“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丹阳实验室”于3月11日正式被江苏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授牌。质检所主要负责指导丹阳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和开展检测业务工作,以及检验技术培训、检验人员上岗发证等工作。5月份,国家眼镜检验中心眼镜镜片膜层耐久性试验设备被丹阳市人民政府评为丹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全面提升眼镜行业整体质量水平,5月20日,眼镜检验中心与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社联合筹备举办中国首届眼镜质量大赛,大赛通过产品质量检测、用户满意度调查、专家组现场评审的办法,对国内市场生产或销售的镜片、镜架、太阳镜、机动车驾驶员专用眼镜、配装眼镜(批量生产)等五个类别产品进行评比。大赛为公益性性质,不收取报名费、评审费和接受企业赞助。同时,国家眼镜检验中心积极开拓广东横岗眼镜检测市场。

二是加强日常监管,强化诚信体系建设

1、加强宏观质量监管。3月份顺利通过了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省级核查验收回头看。稽查大队认真抓好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农资、建材专项整治,2月份,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单位专项整治行动。共出动人员90人次,对全市2家乳制品及含乳食品生产单位和207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含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监督检查,未发现使用问题奶粉和问题奶粉重新流入市场的现象。按照生产许可的有关规定对丹阳区域内农药、化肥获证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并抽样检验。参加由农林局牵头,质监、工商、供销社参加的农资打假集中宣传周。开展了液化石油气掺杂使假(二甲醚)执法打假活动。今年以来,共查办案件63起,其中食品案件5起,特种设备案件11起,无证生产和生产假冒眼镜案件16起,汽配案件16起,其他案件15起。

2、强化计量基础工作。认真做好元旦、春节期间民生计量工作,共检查各类商场、超市、金店、集贸市场在用计量器具135台件。重点对定量包装、加油机、水表,以及农副产品贸易批发市场、农资和农产品销售的计量监管工作。制定完成全年“两免费”检定计划,确保惠民工程实施到位。继续宣贯gb/17167—xx《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江苏省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工作条例》,确定全市树立丹毛集团等3家标杆企业,在全市重点耗能企业进行推广,帮助企业实实在在实现节能降耗。进一步完善计量所内部管理体系,力争达到国家实验室认可标准。加快了对钢卷尺、扭力扳手、可燃气体报警仪的建标工作。

4、强化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上报市政府出台了《丹阳市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丹政发〔xx〕18号),继续做好特种设备监察网数据库的清理工作,对特种设备的数据库实现动态、有效和长效监管。全力推进特种设备标准化管理工作。共发放《关于举办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培训班预备通知》1500份,联合相关重点乡镇开展集中培训,确保全年40%的特种设备使用企业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组织开展了气瓶专项整治工作,组织全市30家气瓶充装单位和2家检验单位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学习《江苏省气瓶充装许可管理办法》和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 r4001-xx),加强对气瓶检验检测单位的监督检查,确保保证气瓶的安全使用。组织电梯安装维修保养单位负责人和使用单位负责人,认真宣贯了tsg t5001-xx《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和tsg t7001-xx《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确保电梯安全使用。

为配合质量提升治行动的开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我们结合争创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活动,我局多次召开有关企业负责人会议,印发文件传达学习国家质检总局及省局关于开展质量工作的具体内容,为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合格率,召开了监督检查企业厂长,经理分期法律法规培训班;邀请江苏科技大学顾平教授,积极推广《卓越绩效评价准则》等先进管理方法,组织企业参加市局组织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培训班。同时,我们建立了信息报送制度,安排专职人员负责信息采编、报送,并主动与全市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贯此次专项行动的意义、目的和整治成果,及时揭露和曝光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了生产安全产品、销售安全产品、使用安全产品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我们还要求各部门定期将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情况向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汇报,并在我局《质监信息》简报中开辟“质量提升”专栏,详细介绍各项工作进展。在全社会营造了“政府高度重视,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广泛关注”的良好氛围。

质量提升是全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做好新形势下的质量提升工作,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局将此次质量提升行动工作为契机,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把丹阳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国企质量提升工作总结汇报篇四

一、在学校层面,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要质量。

1、守住“五认真”不放松。教研组每周检查一次教案;教导处每两周检查一次教案作业;学区每月检查一次教案作业。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看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4、守住领导带头,树立榜样不放松。校长树立榜样,带头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中心工作,查摆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使自己成为教学质量提升的坚强鼓动者;中层干部反思自己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使自己成为本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促进者;组长主动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积极在本组营造人人讲质量、事事讲质量的氛围,使自己成为本组教学质量提升的坚定执行者。通过班子成员的表率作用,在广大教师中营造起“摆问题、找原因、订措施”的良好氛围。

二、在教师层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向高效课堂要质量。

1、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导处的做法是:(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2)组织中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第四,把心思花在选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2、实行“教师解题训练”制度。通过解题训练明确考试导向,了解学生解题难点,做好备考工作。

3、开展“比师德 正师风 铸师魂”教师演讲活动,端正教师教育态度。

4、开展“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5、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

6、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竞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能力。

7、组织教师观看优级质课教学录像,学习借鉴名师教学方法。

8、积极和学区协调,调入两名在低年级上课上有经验的教师,提升我校低年级的教学水平。

9、加大绩效考核力度,提高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对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嘉奖。学区组织的统考中,第一名奖励200元,第二名奖励100元,每上升一个名次奖励100元,可累加。全勤奖励50元。发表论文、科研成果、获得荣誉等,分别按国家、省、市、区级奖励200元、150元、100元、50元。

三、在学生层面,加强学习习惯培养,向培优补差要质量

1、深入开展“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狠抓预习、上课、复习、作业常规,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抓好“兴趣特长”培养,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成立“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微机、读书”六个兴趣活动小组,为学生创设展示平台,扩大参与面,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素质的全面提高。

3、组织开展学科竞赛活动,学生作业展评活动。

4、加大培优补差力度,提高学生整体成绩。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培优级补差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六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

5、学校每周公布远程教育“空中课堂”节目,教师组织学生听名师的课,享受优质的教学资源。

存在的问题

1、常规管理缺乏精细化,致使常规管理效能不高。

2、学校转型后,虽说进行了大量的教师培训,但由于实践经验不足,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还不能适应小学教育。

3、校园文化建设未形成体系,无特色。

4、学生小,上学远,学校还不能满足学生住宿的要求,制约着学校布局调整工作。

国企质量提升工作总结汇报篇五

1、为加强对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工作的领导,医院领导班子认真组织学习县卫计委关于开展“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指示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分析了我院在医疗质量工作中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活动的方法、步骤。

2、成立“医疗质量提升行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由院办领导和医药护技等科室主要负责人组成,以院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本单位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制定详细行动计划明确工作责任,定期不定期对“医疗质量提升行动”开展监督检查,落实各项措施。

3、明确分工,实行责任追究制。为扎实推进“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活动的开展,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院班子成员进行明确分工,对科室实行目标责任制,建立起逐级责任追究制,做到了全院行动一致,目标清晰,责任明确。

在“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活动中,我院始终把医务人员的培训放在重要位置,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业务技术人员培训,努力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技术能力和医疗安全意识。

1、召开了院班子会、科组长会、职工会,认真学习“医疗质量提升行动”活动方案,使全体工作人员了解、掌握活动内容,并认真贯彻实施。每月进行一次检查,由领导小组对各科室落实情况进行督导评价,下达评价结果与整改通知。

2、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强化医疗安全教育培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着力増强全院职工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组织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的学习,我们先后开展了《执业医师法》、《护士条例》、《传染病防治法》等卫生法律法规的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医务人员自学等形式,使医务人员了解掌握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规范,强化其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依法执业的自觉性。科室形成医疗不良事件定期分析和通报机制,开展典型案例分祈,营造人人重视医疗安全、人人落实医疗安全的良好工作氛围。

医疗质量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我院围绕医疗质量工作,召开全体医、药、护、技人员参加的“医疗安全工作会”,查找安全隐患,制订医疗安全措施。

1、加强医疗安全防控工作。进一步完善医疗安全的组织领导、管理机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标准,明确人员配置要求,措施落实到位;对于重点部位、重点科室采取特殊管理和措施,保证全院的各类设备、设施能够安全运转。

2、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要求,严格落实18项医质量安全核心制度,重点落实首诊负责、三级查房、值班、交接班和患者身份识别、手术安全核查及各项查对等核心制度。明确各位人员工作和范围,严格执业准入、资质准入,认真贯彻执行各种规范、指南、操作规程,加强监督,坚决杜绝违反医疗操作常规行为的发生。

3、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一是建立和完善医院药事管理组织,职责明确、制度健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二是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规定,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积极组织临床医师参加卫计委组织的合理用药培训及教育。

4、加强病历书写质量管理。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建立考核机制,每月对门诊处方、住院病历进行一次抽查,加强病历书写考核,开展医疗质量月通报及奖罚措施。

5、强化医院感染管理。首先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相关技术规范、行业标准,加强对手术室、产房、消毒供应室和检验科等感染管理重点部门的管理和监控。其次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和规章,加强对医疗废物的分类、暂存及处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杜绝感染事件发生。

1、由于临床专业技术人员缺编,部分科室超负荷工作,严重影响医疗工作质量,个别科室甚至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2、科室质量管理工作较薄弱,部分医务人员对医疗质量提升活动不够重视,核心制度落实、病历书写及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