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单元(通用19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单元(通用19篇)

作者:XY字客

优秀作文要有深度,要有独特的观点,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并且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五年级第七单元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龙井路1号,杭州市区西部,西湖景区总面积49平方千米,汇水面积为21。22平方千米。西湖是我国5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西湖景区有名的景点有很多,在这里我主要介绍西湖、雷峰塔和万松书院。

西湖南、西、北三面环山,湖中白堤、苏堤、杨公堤、赵公堤将湖面分割成若干水面。湖体轮廓呈近椭圆形,湖面面积为6。38平方千米,湖底部较为平坦,平均水深2。27米,最深约5米,最浅不到1米。西湖天然地表水源是金沙涧、龙泓涧、赤山涧和长桥溪四条溪流。

关于西湖,也有不少和西湖有关的古诗,如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还有苏轼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等。

雷峰塔主体为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各层盖铜瓦,转角处设铜斗拱,飞檐翘角,总高71。679米,总占地面积313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6089平方米;塔身对径28米,边长11米,周长88米,塔底为原雷峰塔遗址。

关于雷峰塔,绝对会有人想到白蛇传的故事:白素贞因为喝下雄黄酒,显出了原形,就把许仙吓死了。于是白素贞上天庭盗取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后来法海将许仙骗到金山寺并软禁了他,白素贞知道后就同小青一起与法海战斗,白素贞因为身体原因,在生下孩子后就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了。

在万松书院中,有很多文物,而我要介绍的是万松书院主入口的浮雕。正面展现了梁祝同窗三载的场景,左边“拜师”体现了尊师重教的中国传统美德,右边“日课”是教者诲人不倦、学者孜孜以求的写照。

说到“梁祝”,大家不禁会想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说的是诗浙江上虚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女扮男装到杭州读书。途中偶遇书生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于是就在柳荫下义结金兰,而后又同在杭州万松书院同窗共读三年有余。求学期间,两人在学业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相互照应,结下了很深的情谊。

杭州的西湖景区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而且处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有机会你一定要亲自去看一看啊!

部编版五年级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反思

“吱”的一声,大巴停在了校园的门口,我兴奋不已地上了车,去春游啦!我一路上哼着小调,欣赏着窗外的美景。经过一路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有着七千多年文明的河姆渡遗址。

下了车我看到了名扬四海的河姆渡遗址,也让我开始追寻河姆渡人,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到了河姆渡博物馆让我大开眼界、大长见识。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个温暖而又潮湿的沼泽地带,那里有许多的野生动物。如犀牛、鹿、羊……他们用骨弹、骨标来捕捉动物。

让我不可思议的是,本以为祖先靠肉食为生,但考古学家发现的稻谷、米让我们大吃一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先人已经在那时种植水稻了。据讲解员阿姨说刚出土的的水稻还是金黄色的呢!现在因为年代久远了都碳化了,所以才变成黑色了。更了不起的是先人居住的房子有两层,就像现在的傣族竹楼,上层住人下层防蛇、防水。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在那时已经有了种植稻谷先例和建造房子的工艺。

那时的河姆渡人还有对美的追求。用骨箫当乐器,用泥烧制泥猪、泥碗、泥盘周围还有很精致的花纹盘着。

我为河姆渡先人而感到骄傲,也让自己作为河姆渡的后人而感到自豪!

五年级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单元作文

长城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后开始修建。汉明两代曾大规模修建长城,主要是用来抵抗外敌。长城总长度21196。18千米,根据不同时代防御对象,可分为南长城和北长城。

北长城:北方的游牧民族特别是匈奴逐渐强大起来,不断侵犯秦、赵、燕的北部边境,于是三国便先后在北部修长城以抵抗善于骑马射箭的匈奴。

南长城:南长城的作用与北长城不同,南长城的防御对象为其它诸侯国,修建南长城的主要有:楚、齐、魏、韩、中山国。

始建长城:秦始皇为了抵御北方匈奴来犯,开始大规模修建长城,动用了全国1/20的人力来修建长城。

长城结构:长城不止是一道单独的墙,它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等所构成的防御系统。墙身平均高度为7。8米,有些地方高达14米。还有外檐墙和内檐墙。

万里长城凝结着古人的智慧,是中国规模最宏伟的建筑!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第七单元作文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了黄山,下山时已经四点了,于是我们临时决定来到“水墨画”村——宏村。这个村也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占地面积约189平方千米。村子依山傍水,白墙黛瓦,到处都是最有徽派建筑特色的马头墙。俯视整个宏村,布局好似一头牛:雷岗山是牛的“头”,村口的古树是“角”,村中那些排列整齐、井然有序的建筑为“牛身”,村西的四座桥则为牛“腿”。

宏村迄今为止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了,据导游说,宏村原名弘村,因清朝乾隆年间避“弘历”讳,所以改成了宏村。

一进村,映入眼帘的便是人工湖南湖,在这里有两条路供游人选择——一条是临湖的大路,一条是湖中央的小路。走临湖的大路,会看见许多学生在湖边写生,只见他们一手拿颜料盘,一手拿画笔,在纸上悠然摆来、悠然摆去。他们有画房屋的,有画湖面的……我看向一个人的画:哇!马头墙画的一丝不苟,水中的倒影若隐若现,远处的青山与村落相映成趣,再加上夕阳的余晖胜似仙境。走湖中央的小路则可以走拱桥、玩水,如果是夏季还可以近距离的拍荷花呢!

过了南湖就可以进入到古朴的小巷,古老的巷子中又有着现代的感觉:民宿、小吃店、咖啡店……这些巷子里还有一种“古老”的动物——驴,这驴可以供住在这的人骑。

宏村让我体会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的创造力,它是中国人的骄傲!

部编版五年级第七单元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学反思

回顾一学期的教学工作,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好多缺乏之处。为了搞好今后的工作,现将一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简单分析如下。

一、胜利之处。

1、学中,充沛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发明性性,使语文教学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激发了同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同学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同学发明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2、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进行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把培养同学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当作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去。

5、在教学中,遵循了同学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适当选择教学战略,促进了同学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还需在发展同学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发明能力上下功夫,使同学尽早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2、进一步引导同学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语文。

3、同学的学习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4、还需进一步扩展同学的阅读面,借以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丰富同学的精神世界。

5、同学的综合性学习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能使同学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身的意见。

6、加强写作训练,提高作文水平。

五年级第七单元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土楼,是我们中国现已有56处世界遗产中的一个。这些土楼主要分布在漳州市、龙岩市、泉州市境内。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被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居民建筑。”

福建土楼出现于宋朝,建筑工艺成熟于明末。它是以土、木、石、竹等作为主要材料,并利用未被烧熟的土和按比例混合的沙质黏土和黏质沙土拌和,再用夹墙板夯筑而成的。这样的墙十分坚固,连刀片都插不进去,经数百年风雨还完整无缺。

福建土楼的形状多种多样,有圆形的,有方形的,还有半月形的,其中以圆形居多。

在福建土楼里,每一幢楼就像一个小村庄,里面少则有几十人,多则有几百人。在土楼里,中心点通常设有一水井和寺庙。在土楼底层,有些原住民还会在那里养动物。土楼的上部则是起居室。大部分土楼都是建在山清水秀的地方。远看就像是点缀在大地上的朵朵梅花。

福建土楼不仅功能多,还很安全。

福建土楼最能体现客家人智慧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安全。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就举件事例来说明吧。1931年,土楼里边驻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户组织,遭到了国民党的围攻,那时敌众我寡,根本不能硬刚。于是他们就把大门一关,等着国民党军队走。土楼里有水有粮吃喝不愁。而国民党试图撞门,可那木门不知有多厚,杆不知有多粗。于是,他们就开始架梯子往窗户上爬,可敌人还没爬到一半,我方就从上方扔下了石头和箭,爬梯子的人伤的伤、死的死了。这时你可能又要问:”那门不是木头做的吗?用火烧不就行了。”你不知道的是,在门的上方,有几个小洞,你一烧,里面的人就会从井里舀水泼下来,把火浇灭,这样就算你再能烧,也几乎不可能烧掉大木门。而且就算你能攻进土楼,里面的人也可以通过秘密通道跑掉。

下面再说件和土楼有关的趣事吧。在20世纪60年代,土楼因为独特的外形被误以为核弹发射井。20年内被无数间谍卫星偷拍,虽然拍了这么久,但敌人还是没搞明白这1500座“核弹发射井”中的机密。直到20世纪80年代,外国人才证实“核弹发射井”其实就是土楼。

土楼是福建的骄傲,也是客家人的骄傲,更是中国的骄傲。

五年级第七单元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人们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内外皆故乡”,“不到九门口,枉来长城走”……长城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它是我们中国古代的人民的汗水与智慧,更是一个奇迹。

长城是谁建的?又是建来干什么的?让我慢慢说。长城又名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劳动成果。长城的建造可追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的烽火戏诸候就在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建筑进入了高潮,各国都在建长城只是长度并不长。后来秦始皇统一后,将长城连接和修缮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修长城的,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明长城。

长城在古代还是防御工程,它高大又坚固可以用来防御敌人。长城并不是一个孤独的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将大量城、隐、亭、标相结合的防御系。说到这,我觉得中国古代人民可真是聪明。

长城还有一个有名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相传,孟姜女的丈夫范喜良被抓去修长城,就这样,孟姜女等了很久,都没等到丈夫,便去寻找丈夫,最终得知,自己丈夫范喜良在修长城时逝去。孟姜女十分悲痛,哭了三天三夜,把长城哭倒了。

长城是我国伟大工程之一,更是人民的毅力与劳动的结晶。如今,长城被破坏,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是游客乱扔垃圾,乱涂乱画等。自然因素是每天的风吹日晒。

长城是我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长城对我国很重要。所以,让我们一起携手呵护长城吧!

五年级第七单元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中国古建筑中的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三大殿。三大殿是指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

太和殿是三大殿之首,也是宫殿中建筑最大的建筑。太和殿的屋顶是用黄色的琉璃瓦建成,每个屋顶屋脊上还有十个琉璃小兽,叫做脊兽。大殿中2米高的台子上是金漆雕龙宝座,大殿内外饰有成千上万只金龙纹,梁和枋上画的都是和玺彩画,要知道只有重要的宫殿上才能画和玺彩画。明清两代的皇帝继位、诞辰及春节、冬至等庆典都要在这里举行。

中和殿也是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之后。中和殿是一座单檐尖顶的方形殿,金色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空顶,屋脊上有七个脊兽。当皇帝有事去太和殿时,就要先在此小憩。接受内阁礼部及侍卫等朝拜,每逢各种大礼的前一天,皇帝也在此批阅奏章和祝词。

保和殿也是三大殿之一,位于中和殿之后。保和殿的屋顶为重檐歇山顶,上覆黄色琉璃瓦,每个屋脊还有九个脊兽。清代每年除夕和元宵时,皇帝都在此宴请王公贵族和文武大臣。到乾隆年间把三年一次的殿试,由太和殿移到保和殿。

故宫中还有一百三十余件珍贵的文物,上至石器时代,下至清朝,每一件都体现了中国上下5000年的辉煌历史。

五年级下第七单元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24位皇帝生活起居、怡情养性、上朝揽政的宝地。它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故宫整体气势庄严绚丽。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故宫,始建于1406年,历经十四年才建成。它占地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

故宫,被一条中轴线贯通。这条中轴线同时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中轴线上最出名的就是外廷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其中最富丽堂皇的则是太和殿了。听说,太和殿的地板都是无价之宝。太和殿是明清时期举行大典的场所,皇帝登基、大婚、生辰、册封皇后和每年的春节、冬至都会在此举行盛大的典礼。每逢大典之日,皇帝出宫御太和殿,午门钟鼓齐鸣,朝廷乐队相继演奏,殿内、外香烟缭绕,气氛庄严肃穆,以显示封建帝王的尊贵与威严。中和殿位于三大殿的正中间,是皇帝去太和殿参加庆典之前休息和接受朝拜的地方。保和殿则是除夕当日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地方,也是科举殿试之地。

不同于外廷的雄伟、庄严,故宫的内廷建筑多自成院落,还有花园、亭阁、书斋、山石等,富有生活气息。如:养心殿、乾清宫、坤宁宫、长春宫、延禧宫,是古时候皇帝居住、办公及后宫嫔妃生活的地方。坤宁宫后方的御花园,园中有花草珍贵,高大的松柏与假山石林交相辉映,成为一道美丽的园林风景。

故宫建筑令人惊叹,而它的文物同样让人大开眼界。据统计,故宫博物院中共藏有1052653件文物,占中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许多是绝无仅有的稀世珍宝。古代战袍、各种兵器、文房四宝、书法诗作、钟表玩物等全部可以在这里找到。其中国宝象牙球也在其中,它虽只有小小一颗,但那精巧玲珑的造型着实令人称赞,球面到处是锦绣图章,玉龙金凤相依相伴,翩翩起舞,并且它是一层裹一层的,仿佛镂空一般。恐怕连现代仪器也不见得能做得如此精美吧!

红墙黄柱、琉璃金瓦,故宫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展现着古代皇宫的奢侈与辉煌,赞叹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它经历数百年的风雨,却依旧焕发着别样的风采!

五年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单元作文

故宫占地面积约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大小宫廷70余座,房屋900余件,是世界上现存规模、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故宫屋顶上为什么没有鸟?

因为故宫屋顶上的瓦采用的是琉璃瓦,瓦片光滑,鸟类无法停留。二是因为黄色琉璃瓦会在有阳光的天气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让在飞行的鸟儿不敢在上面停留。三是因为屋脊上有神兽雕像,会吓跑鸟儿。

故宫的历史。

建于明永乐5至18年(1407—1420),至2020年今,故宫已有600年的历史了。它于1914年设为古物陈列所,1925年改为故宫博物院,正式开放。

故宫建造的材料。

柱子用的木材多是来自川、粤、闽、浙的楠木,后因楠木稀少,改用东松木;石料也是来自中国各地,汉白玉来自北京房山区大石窝,五色虎皮石来自河北蓟县的盘山,花岗石来自河北曲阳县,太湖石产自太湖,城砖是山东临清的,金砖则是苏州烧制而成的。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部,是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有许多传说,我就先讲讲颐和园名字的由来吧,它原名是清漪园,公元1886年开始重建,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军军费,修复此园。

进入颐和园的大门,走一段路,就来到了十分有名的长廊。这条长廊可不一般,他被评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全长728米,分成了273间画廊,每幅画上画着人物、花草、风景,最震惊的是几千幅画,没有一幅是相同的。长廊的两旁栽满了花,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吹上来,让人感觉十分凉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从上向下看,颐和园的景色,尽收眼底。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了,湖光山色相映成趣,湖水碧绿,景致极佳,我们吹着春风坐在湖旁边,舒舒服服地观赏着周围的风景。在十七孔桥的旁边有一头用铜雕刻的牛,我非常好奇地摸了摸,它的表面十分光滑。湖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柱子上都刻着一只小狮子,没有一只是相同的,金色的阳光,撒在这些狮子身上,像是给了他们生命力。

昆明湖真清澈啊!清澈的像一面镜子,湖面上有许多小船,仔细听,还能听到船桨划过波浪涌动的声音。船划过水的声音,让我想到了一首首钢琴曲,回荡在我的耳边。

颐和园也有许多传说,比如“七孔桥头说铜牛”。颐和园昆明湖东堤岸边,十七孔桥桥头不远处,有一只神态生动、栩栩如生的镀金铜牛,昂首安卧于岸边。

颐和园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说也说不尽。

五年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你知道皇家园林博物馆吗?你知道你知道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吗?没错,就是美丽的颐和园。今天就让我做大家的导游,带领大家了解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部海淀区境内,旧称“清漪园”,它的规模宏大,内外华丽,是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也是世界文明化遗产。

公元1750年,乾隆在这里改建了清漪园,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0年重建,并改称颐和园。1900年,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1903年修复。后来在军阀、国民党统治时期,再一次遭了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不断的修缮,才得以让这座古老的园林焕发青春。这是经过了多少次的破坏呀!

颐和园的面积达290多公顷,其中水面面积就占了四分之三!根据不同的地点与地形,建造了不同风格的精致建筑。山脚下建了一条700多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虹色的项链把建筑、青山、绿水以及一切都连在了一起。这艺术真是巧妙,这就是罕见的园林杰作。

颐和园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万寿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阁等的千米长画廊和昆明湖中的17孔桥等都是游人必到的景点哦!

颐和园是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荣耀和骄傲!身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努力学习,成为中国的骄傲!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

庐山地处江西省北部,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盛誉,与河北北戴河,河南鸡公山,浙江莫干山并称“四大避暑胜地”。相传在周朝有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结庐为舍,由此而得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是庐山的一大奇观,庐山瀑布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瀑布和秀峰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匡庐瀑布,首推三叠”,三叠泉瀑布有“庐山第一奇观”的美称。这瀑布隐藏在深山中,就连多次驻留庐山的李白,朱熹等人都没能发现它,直到1191年才偶然被打柴的樵夫发现,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泉水由庐山五老峰北崖倾泻而下,分三叠跌下,其声万谷震响,其形似玉龙走潭,十分壮观。

庐山有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庐山有野生植物200多种,首次在庐山发现或以庐山命名的主要植物约40种。庐山还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和珍稀动物。至今尚知兽类有33种,鸟类171种。庐山之麓的鄱阳湖还有世界著名的候鸟保护区,珍稀动物金钱豹分布于山麓、山顶。庐山昆虫有余种,其中多是珍稀品种和新品种。

除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外,庐山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庐山文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据相关记载,有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胡适、郭沫若等1500余位文坛巨匠登临庐山,留下了4000余首诗词歌赋。

庐山风景优美、生物资源丰富、文化价值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真是当之无愧!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也是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颐和园游玩!

走进颐和园大门,来到万寿山脚下抬头看,万寿山就像一只巨大的蝙蝠。走到山顶,我们看见了小布达拉宫,它是那么美丽。导游说:“屋顶上金灿灿的黄色,代表皇权;屋檐下的`碧绿色,代表草民。”墙壁全部刷成了暗红色,听说古代只有皇帝才能用这富贵的红色。走进大殿只见里面有三个菩萨,他们双手合十面向我们,身上金碧辉煌。

走出殿外,我们看到了一座高高的宝塔,底座是用价值连城的汉白玉砌成的,墙壁上镶嵌着一千零一十个唐僧像。表情各不相同,栩栩如生,其中有两个头被割掉了,真可惜啊!我们下到半山腰看到了三个字“书画游”,是乾隆皇帝亲笔题写的,显得苍劲有力!环顾四周,亭台、楼阁、假山、花、草、树木,美不胜收,真像在画中游。站在平台上,远看昆明湖,只见整个湖都结了冰,成波浪状,静止不动,神奇极了!

走下山来,我们看到了一条七百多米的长廊,上面画满了图案,有花鸟虫鱼,有青山绿水,有人物故事。而我最喜欢的一幅图,画的是《西游记》中三打白骨精的故事。画上画着猪八戒和孙悟空在空中腾云驾雾,白骨精在陆地上慌忙逃跑。画得如此逼真,真了不起!

颐和园可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艺术宝库!它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文档为doc格式。

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圆明园是中国世界文化遗产,它曾经是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从17建造至1809年造了整整150年。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又称圆明三园。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搬得环绕在四周。美不胜收,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圆明园中许多景物更是巧夺天工。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也有许多景物是仿造各地名胜风景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等。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个种奇珍异宝,所以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可是这么美的景物,到最后却被毁了。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入圆明园把圆明园大闹一通,把拿的走的就拿,拿不走就摧毁。把圆明园灭的惨不忍睹。更加可恨的是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民侵略者奉命在院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同学们,我们一定要不忘国耻、振兴中华。把中国变得更加强大。使别的国家不敢侵犯我们!

五年级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地点位于北京城中心。开始42造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说的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的非常的富丽堂皇,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的古代木构架宫殿建筑群。最先的设计人是蔡信、阮安等,主持施工的人是蒯详、陆详等。

我们说完了北京故宫的历史和人物建造,现在该说说外观和排列顺序把!

这座城设四个门,南门正中面午门、北门是神武门、东为东华门,四门个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这座城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外面的墙有10米多高呢!还有护城河宽52米,够宽的吧!长3800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听完了一以那些,你应该对北京故宫有些了解了吧!可能你还不知道吧!连皇帝的住所都是那么井井有条!

文化殿,武英殿是面阔九间的但檐山顶建筑。文化殿是皇帝听大臣讲书的地方,武英殿是皇帝吃饭、居住和召见大臣的地方。后三宫、东西六宫和乾清宫和坤宁宫通直御花园。坤宁宫和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正寝,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场所,平均面积宽九间,为重檐庑殿顶。

前三殿是全宫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有达到8。5万平方米,是宫城的12%,后三供则为前三殿的25%,期于宫殿依次递减,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殿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己被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五年级作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到了西安,你会想到什么呢?biangbiang面、钟鼓楼、羊肉馍当然还有兵马俑啦!今天我就去了兵马俑博物馆。

兵马俑都是泥巴、陶片做的吗?当然不是!他们身上原本颜色艳丽,不过因为出土时技术不行,不到一分钟就氧化了,实在可惜!但二号坑出现了奇迹:在一只跪射将军俑背后留着淡淡的红色,保存很不易!

自从出土到今天,没有一个兵马俑神色一模一样,可谓古人的脑洞大开!

所有兵马俑的手都呈空心拳式,为什么会这样呢?考古学家推断,兵马俑的手里应该都拿有兵器,而这些兵器是木头做的,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全部腐化了,如果兵器还存在,我们还能一览秦王朝的兵器呢!

特别的还有兵马俑三号坑,因为这里的兵马俑手里拿着礼仪制度的兵器,所以考古学家推测这儿应该是指挥部。那儿特别小,只有五百二十平方米,在指挥部的.正前方还有指挥用的四马一车,给我们呈现了秦王朝完整的指挥部形象。

秦王朝时,兵马俑能做得这样活灵活现,可想当时的科技、艺术的发达。中国作为千年文明古国,当之无愧!我为我是中华子孙而骄傲!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坐落在甘肃省敦煌。

莫高窟历史悠久,规模宏大,上至十六国的前秦天王苻坚,下至今日,共经历了1646年。它有洞窟约735个,壁画约4.5万平方米,泥塑245尊。如此巨作,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它自身就建立在鸣沙山东麋上,形态非常特别。它拥有一个华丽的入口。正对着它看,入口并非一个洞,而是一座酷似古塔的建筑,红柱百瓦,由大到小共七层,与山崖一般高。它的左右有数不胜数的`石窟,蜂窝一样紧密又井井有条地镶嵌在上面。米白色的石崖前有着米白色的通道,像一条龙盘曲在石崖上。

此外,只是从洞外往里看,就能看到洞口各有一尊佛像。更别说洞内了,不计其数。然而不但有佛,还有成片成片五颜六色的绝美壁画。

那为什么洞不建在人流密集、气候适宜的风水宝地,而非要建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呢?

相传,在前秦宣昭帝苻坚的建元二年的一天夜晚,沙门乐尊云游时经过这里,突然间,光芒万丈,佛光笼罩了整座鸣沙上,成千上万尊金光闪耀的佛像若隐若现。他便认为此地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

总而言之,莫高窟凝聚了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佛像,更凝聚了华夏民族的智慧,彰显了我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

兵马俑是我国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陶土殉葬品,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虽然汉代被刘邦毁了不少,可经过考古人员的修复,现在的兵马俑照旧相当于一个岿然不动的浩大军队。

那年夏天,我来到西安。刚一进兵马俑地窖的洞门,一阵凉爽袭来,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在几千年前建筑如此多的雕像所耗费的钱财和劳力可想而知,沉静的地窖里传来一阵赞美。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兵马俑雕刻得极其传神。兵佣的`每一条手纹都了了可见,历历可数。每个兵佣神情各异。有些俑眼神生气,可能是被强行掳来当兵而敢怒不敢言;有些俑沧桑的脸颊上印满了忧愁,可能是可怕自己战死沙场再也照看不了妻儿老小吧;有些俑却神情坚决,像是在大喊:“今日就让我马革裹尸吧!”全部的俑都形神兼备,每一张脸都折射出他们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

导游又把我们带到另一边。那里全是战车和烈马,布满力气感。全部战马都仰头长嘶,像是在锣鼓喧天和刀光剑影的战场上与仆人冲锋陷阵,势如破竹。马群中有一辆最精致、最豪华的马车,车上雕满花纹、飞龙。导游介绍道:传奇这是为秦始皇的灵魂预备的,可以让他仙逝后飞往天宫。我突然感觉打搅了泱泱大国一代帝王的肃穆和庄重。

几千年前,人类就有如此成就让我叹为观止,我的心情久久无法将平复。至今,我还对那天的巡游刻骨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