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小学德育工作论文小学德育工作论文题目(精选17篇)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小学德育工作论文题目(精选17篇)

作者:梦幻泡

范文范本的存在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促使我们有更多的创作思路。通过阅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不同文体和题材的特点和要求。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建

一、评价机制重“智”轻“德”

现在学校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现象,只有在评价机制中加入德育的成分,才是合理的评价。这就意味着学校培养出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才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才是我校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家校教育不能协调一致,甚至相互抵触。

目前农村的情况是: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孩子或由爷爷、奶奶看管或寄养亲戚家等情况较为普遍,家校联系、家庭教育这一块相当薄弱。一些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德育工作的开展,是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的,虽然说绝大部分家长是配合的,但这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行动上他们实际上是力不从心的,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没有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对孩子终生起作用的德育教育就是一片空白。于是,有人形象地得出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一条奇怪的“等式”:5+2=0,即五天的学校教育与双休日两天的家庭教育相互抵消,效果等于零,这是学校德育工作步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日趋复杂化,价值观趋向多元化,而现代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上又达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因此,许多价值观都为自己找到合理存在的理论或事实根据。价值观多元化,对于判断是非能力较弱的农村中小学生影响是多样的,我们尤其要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譬如:权位、财位、拜金、迷恋网络等,都使青少年对学校教育产生怀疑和迷茫,很多孩子已经把金钱看得比自己的学习重要。举个例子说:有同一所农村学校的两个老师同时另一所农村学校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优质课竞赛活动,他们的情况是其中一个老师的课,平时深受学生欢迎和同行的好评,另一个老师平时好投机取巧,不大钻研自己的业务,自然他的课就上不好,别说学生喜欢。但是这两个老师竞赛的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前者什么也没拿到,而后者得到的是“全县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荣誉证书。据后者自己介绍,他在竞赛前不但找相关的领导送红包、吃饭,还通过班主任给他授课班级的班长送红包,目的是让班长发动全班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他。从这个事例可见,“权”、“钱”交易已进入青少年行列。这些不良社会现象使中小学生在确立学习目标时产生了怀疑和迷茫。迷恋网络是青少年受到不良诱惑,思想混乱的原因。学生经常有些标新立异、轻知识淡学问的网络语言挂在嘴边,许多人认为这只是小孩的信口开河,不当回事,但正是这种掉以轻心的思想使许多孩子在不经意中形成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正是因为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面对学生思想中既有多种价值观又有很多不稳定趋向,尤其是一些与工作方向相背离的趋向,这些使我们的工作一开展就面临重重困难。

四、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削弱教师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影响。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拉大了收入的差距。有的行业、有的人下海经商,搞第二、第三产业,或利用职务便利搞权钱交易。在人们的价值观逐渐物质化的今天,仅仅依靠工资维持自己及家人生活的`农村教师,其经济收入相对低下。他们工作勤奋、生活简朴,社会地位也随之大幅降低。当教师光荣,已经变成当教师无能,师道不再尊严。目前的中小学在校生,主要是所谓的“90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心目中,收入是衡量一个人地位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收入较低的教师无疑是没有地位的,是无能的,是不值得信任的,是不必听他们教导的,甚至是可以随意侮辱的,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这一传统的重要的教育方法,无法施展,这给教育带来的麻烦是无法估量的。

五、城镇化发展,使农村学校形不成规模化教学,也影响着德育教育。

近几年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同时有大批农村孩子涌入城市读书,农村在校生人数骤减。有的教学点只有一两个学生,由一个教师任教。该开的课程开不起来,该搞的活动无法开展,同样也使德育工作无法较好地进行。

六、“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又有了新市场近几年部分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有的人被这种片面的现象迷惑。

特别是农村很多家长本身就没什么文化,就根据这一点,片面地认为现在孩子读书没前途。如有一个老师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谁知那家长直接当着老师和学生的面说:“让娃混着去,混着初中毕业,有力气了我领着去打工。大学念出来还是一样打工的,何必花那么多的钱去读大学?”殊不知,大学生打工和初中生打工是不一样的。但家长的错误观点影响了孩子,使孩子在校学习不认真,纪律不遵守,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就很难。农村学校德育工作要面对的困难是层出不穷的,但路总归是人走出来的,困难越多的工作就越富有挑战性,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作为农村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勇敢地担负起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博大的爱心和宽容心,面对农村、面对农民、面对农村的孩子,面对困难,给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浅谈小学教育德育工作论文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德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德育工作大而化一、脱离实际、缺乏实效性。其危害性、严重性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探讨当前中小学德育问题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健康发展,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

一、当前中小学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小学德育教学目标的滞后性。

现行的学校德育,教材形式单调,呈现方式简单、德育课程讲的都是好人好事,宣传的都是真、善、美,回避了生活世界中的矛盾与丑恶现象,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无条件接受某种固定的价值、标准或具体的道德规则和纪律条文,而始终没有从人的存在、人与道德的本性关联的角度来认识德育,学生的德育现实多半是“例行公事”。德育目标大而化一,缺乏针对性;教育交流主体单一,缺乏协作力;情感体验荒芜,道德实践匮乏。

(一)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针对性较弱。

道德认知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无律到他律、自律阶段的发展历程。人的思想道德的提升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觉悟的过程,所以即使同样是中小学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年级的学生、六年级的学生、九年级的学生所能理解所能达到的道德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德育追求又存在很大区别,学校德育的目标却没有形成一个较细致的层次性序列,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没有区分不同的道德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过程,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又盲目追求“高大”的目标,教师对学生道德要求大多脱离现实,虚且空,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教育和引导。大而划一的德育目标和没有层次的德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当今我们的中小学生会说不会做,应试高分品德低下,知行脱离的尴尬境地。

(二)德育目标主体单一,学校、家庭、社区缺乏协作。

不可否认,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定,教育部门响应积极并贯彻落实,学校同样把德育工作视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一些家长根本不懂得“成才先成人”的道理,从小学开始,只知道要求孩子把成绩考好。在他们眼里,“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好,孩子将来肯定会有出息”,平时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品德不闻不问,而家教也只是看着是文化课的补习,忽视德育教育的成分。凭心而论,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职责,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育工作想要取得成效,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同步进行。现实中,基于各种原因我们所谓的德育仅仅只是针对学生群体,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不紧密,配合不默契。学校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根本没有这种意识,致使家庭教育滞后,家长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没有承担起培训家长、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和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能力的责任——很少有学校给家长提供书面德育资料加以具体指导,开办家长学校进行系统引导,建立家校联系簿用于交流沟通,通过家访加深对家庭德育的了解,举办家长经验交流会和咨询会以探讨德育问题等。

(三)德育目标不重视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道德在本质上是人对自身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的结果,它主要用情感满足与否及用什么方式满足和表达来表征自身的精神需求,德育的基础和深层核心在于人的情感。而长期以来,中小学道德教育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这种道德教育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形成道德认知,但对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形成的影响十分有限。造成了学生们说起来一套一套,做起来一概不知道的窘态。“道德是为人而设的,应当顾及大众的需求与实践的意愿,这样才能有恰当的可行性。中小学德育内容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在德育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道德价值应当是有用的,与他们的生活有关并能指导他们生活的,有助于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道德问题的;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就是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意识,而德育方式方法必须是理性的.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对学习者自由、自治的尊重,体现自律道德教育精神。

二、中小学德育教育形式的滞后性。

从道德的组成因素看,道德主要由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多方面构成,学校德育教育形式上只是注重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的灌输,而往往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影响。德育教育模式陈旧、僵化生硬灌输式的“口头德育说教”;大而化一固定式成人化的教育。笼统、含糊、超现实的德育要求;德育目标脱离现实理想化,过于抽象化现象,片面强调政治性,缺乏层次性、忽视德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这些使得我们的德育倍受冷遇,造成了当今中小学生道德思想中长期存在的“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言”与“行”的矛盾现象。

(一)“知”与“不知”

传统的德育以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为主,更多的是政治理论、德育知识的灌输,就其过程而言,莫过于口头上渲染美化的空洞说教,成人化、抽象化、划一式、灌输式、强制性、片面性的教学形式,从根本上遏制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参与性,成人化:即德育以成人的观念、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中小学生,使德育不切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既空且虚。抽象化:即德育只存在于书本神话般和教师虚拟化的讲述中。划一性:即按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内容、同一方式来要求、教育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接受能力的多样性、层次性。片面性:即德育要求单一化,注意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机械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意志磨练和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的引导。强制性:即无视学生的兴趣、愿望和需要,一味想当然地从主观愿望出发,通过肯定某些道德价值或否定某些道德价值来规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德育课程中一味凭主观意志施以德育教学而很少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判断和选择,完全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在被迫地接受教师传教士般的.布道,缺乏切实的亲身体验与感悟。那么无论是出于多么美好的愿望,也无论传授的是多么高尚的思想观念,都将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信”与“不信”

无论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还是从人的完善发展的需要出发,道德教育都应该注重道德引导的一致性,重视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选择性、能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审辨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可谓“亲其师,信其道”。而在中小学德育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个体矛盾性。如某一天,某学生忘记做值日,第二天,班主任给他的处分是罚他做一个星期的值日以让他长记性。而我们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受到了“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等道德教育,但是此时,学生体会最深的恐怕是像值日这样的劳动成了一种惩罚手段,从客观上说学生的思想中一定会出现道德信任的疑滤,类似这样的事件在中小学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再如学校德育宣传集体主义,家庭、社会却存在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思想。尽管至今为止,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观念仍然坚持学校教育是学生道德发展的“主渠道”,但这样的观念在事实面前却越来越多地受到挑战,尤其对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中小学生影响颇大。

(三)“言”与“行”

众所周知教育以德为首,而在现行教育中实际上却存在许多差异性,教育的地域差异、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师资队伍水平的差异、教育思想实施的差异等等。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德育实施也是力不从心。教育中经常出现“理通情不通、情通理不通、情理都不通”等现象,学校德育很难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此外,学校德育存在家校不同步的问题。虽然我们反对那些书本上的抽象的、远离生活的僵化的道德教条,但又不能排斥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和改造的直接道德经验和知识。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道德规范准则出现模糊,甚至多元化现象,统一、明确、公认的标准道德评价进一步流失,的道德评变得模棱两可,价值取向出现混乱。道德思维由一元趋于多元,道德接受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对常规的道德控制的反应也相对疲弱,言行不一、知行相悖已是常态。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大众媒体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活动,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社会多元价值观特别是功利型的价值观和学校的道义型价值观的突出矛盾的出现往往使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学生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学校德育也因此失去原有的价值而流于形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行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只满足于大方向的说教,而忽视细微之处的培养,满足于外部行为的塑造,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内化。不太关注学生的道德需要状况,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既不是出于学生的德性需求,也不适合学生的德性层次、与学生的生命缺乏深刻的联系,而学生只是采取应付、表演的态度,不能真心实意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中。学生的需要与他的生活之间被人为地造成错位,德育,教育的百年大计是年年提,年年搞,但收效甚微也就可想而知了。

[参考文献]。

[1]王晓春.《今天怎样做教师》(中学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2]王晓春.《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小学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版.

[3]范梅南·马克斯.《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4]陈成国.《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德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浅谈小学教育德育工作论文

【论文摘要】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采取渗透式教育的模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还是应该落在课堂上。

德育教育担负着促进少年儿童品德发展的重要任务。一般来说,小学阶段德育教育的范围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文明行为习惯教育等。做好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应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原则,结合学生年龄特点,遵循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课内课外等多种形式,进行渗透式教育。只有这样,德育才不会被受教育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才能真正成为一种解放的力量和创造的力量。本文浅析了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指出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一、小学德育的一些基本认识。

小学阶段正处于儿童思想教育的启蒙时期,因此我们可以说,小学德育是一项奠基性的工程。从根本上讲,小学德育教育必须坚持“回归儿童主体,回归儿童生活”的基本原则,才能实现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众所周知,德育的本质意义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因此,只要我们遵循了儿童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就可以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取得实效。

从内容上说,小学德育涉及的面非常广,而且十分抽象,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做起,化抽象为具体,把虚的工作办实。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爱家乡、爱学校做起,从热爱身边的一草一木做起,把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到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中。

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抓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德育,也可以通过抓好各科教学,促使德智体美劳有机渗透,还可以搞好课外校外活动,利用寓教于乐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另外,通过集会、班会、少先队主题队会、社会实践等形式,也都可以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它们都是开展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德育的主阵地是课堂。

小学德育的形式和渠道很多,但主阵地仍然还是在课堂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在课堂中,德育由于结合了学科教学内容,采用的是潜移默化、熏陶感染、点滴浸润的方式,“润物细无声”,学生可以很方便地接受、领悟和内化,并逐渐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具体到课堂中,为了增强德育教育的实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德育内容,高度重视课堂随机教育。

在小学课本中,并没有明显的德育教材,但是大量的内容却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他们均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教师在备课时,应主要把这些蕴含在科学知识中的德育因素挖掘出来,寓德于教,把德育内容科学地、灵活生动地融汇于教学过程中。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课堂上,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德育教育的契机,教师要善于学会抓住这些契机,及时向学生开展德育教育。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必须做有心人之外,还必须要有教育的热情、广博的知识与高超的艺术。这即是我们常说的课堂上的随机教育,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2、合理选择恰当教学方法,切实增强德育实际效果。

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对于增强德育教育的效果,影响是十分明显的。例如,语文课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面广,德育教育贯穿于文章的始终,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于那些语句含义深刻,思想性强,又比较含蓄,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课文,我们应采取辅导理解法,不但要让学生收集有关资料,还要对学生作适当的讲解,帮助他们领悟其中的思想、道理。另外,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阅读思考法、讨论吸收法加强德育教育。总之,我们就是要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中感受到美好,领悟到含蓄,受到德育的教育,形成健康全面的人格,增强德育教育实效。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受到情感感染。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电教设备,从音、像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受到环境氛围的感染和熏陶,以实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专家认为,道德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也可以通过学习加以改变,其中影响道德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环境。可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德育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德育教育中,通过课堂渗透德育,以课堂知识为基础,做到以文传道,以情入理,文道结合,情理交融。这样,学生在“随风潜入夜”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受到思想品德的熏陶,提高对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4、创新德育教育载体,丰富德育教育活动。

社会的不断变革和发展,促使我们在传统德育的基础上,必须寻找多样化的、富有新意的德育载体。针对少年儿童对网络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远程教育设备等现代化设施,建设专门的德育网站,用于学生浏览学习、互动交流、收看音像资料、参与各种德育活动,通过网站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多姿多彩的资源特色,打开网络绿色通道,使学生在充满趣味的网络浏览过程中,陶冶情操,健康成长。另外,还可以以活动为载体,融德育教育于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活动,这不仅能使学生通过活动展示才艺,还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感悟道德,形成道德意识。

三、小结。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经过上述一系列的德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可以使得学生在做人、做事、学习方面都养成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思想品德和个人修养等方面都养成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总之,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只要我们把握住了德育的特征,注意充分挖掘德育教育因素,抓住了小学德育教育的主环节课堂,用高尚健康的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渗透学生的心灵,就能够实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汉斌.小学品德课堂活动教学的课型与策略研究[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12(2).

[2]郭学府.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与途径[j].教育科研论坛,2010,(10).

[3]景慎钊.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10).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建

据悉,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都只停留在口号上,如何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呢?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学校要将德育工作放到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

合理构建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德育工作网络模式,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学生德育教育序列化实施方案,把德育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日程上来,通过合理安排德育和智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德育合力网络,优化学校德育环境,注重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德育教育信息。只有通过领导重视,才能保障学校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和多渠道途径的实施,才能体现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

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必须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尤其是注重师德师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并把它放在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当作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点来抓实抓好,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建立一支具有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加强政治学习,通过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大德育观念意识。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教师的育人水平、以及师德行为作为评价教师绩效工资的一部分,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果,而不是单一的以学生成绩评定教师的优劣。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提倡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树立教师中的典型形象,并以此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典范,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

三、学校要积极发挥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充分利用校会、班队会和品德课,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课外实践和教育活动,使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两条渠道得以拓宽,德育工作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针对学校不同阶段的不同实际情况,经常性的开展主题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这是帮助学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掌握技能、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要充分利用烈士陵园、文化古迹等爱国教育阵地,引导学生缅怀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学习先辈们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增强爱国情感;要以育残院、敬老院、孤儿院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基地,引导学生开展助孤寡,送温暖的活动,培养尊老爱幼意识。使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在学生身上扎下根来,成为他们自觉和内在的要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把德育教育渗透于各种教学活动中。

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把学习各学科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使二者相互促进,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我们在谈及加强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时,不仅要重视德育,也要重视美育。因为各科中的思想教育不是干巴巴的空洞说教,它是建立在形象、情感基础上的渗透感染。只有重视审美教育才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对美的爱好,养成爱美的习惯,培养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使其与社会达到和谐的统一,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重视搞好班风、学风、校风建设,创建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

优良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可以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对集体充满信心,增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做好优良班风、学风、校风的建设工作,努力创建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一要认真执行和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强化到班组织管理的功能,抓好学生日常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二要建全学生德育考核制度和学生奖惩制度,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活动,定期评选,表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营造一个催人上进的氛围;三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通过定期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活动抵制低级文化趣味的影响,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要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设置学习园地及文化走廊,定期出版板报等,保证学生学得舒心,学有所获。

六、学校和家庭及时沟通,发挥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要指导家长正确教育下一代,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抓好家长学校建设,做好学校与家长的协调沟通工作。通过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互相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家庭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实施德育的针对性教育,也有利于家庭针对学生出现的特定情况进行专门的教育与沟通,从而促使学生改正错误。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来,是德育工作实效性得以保障的基础。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就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来,协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家访,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也使学校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等。通过学校、教师、家长的督促,促进了学生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总之,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还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和育人理念,不断开拓创新,讲究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晓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爱因斯坦.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中学语文..02期.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建

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们为人处世的价值观主要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要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开展积极有效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们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但就目前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小学德育工作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育功利化、德育发展滞后等。要想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发挥小学班主任的关键作用,使德育工作可以更加合理有序的开展,最终实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下文中,笔者将对目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些问题谈一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1.教育功利化。

目前,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功利化,在升学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之下,家长与学校对学生们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道德品质的关注度反而降低了。比如,我之前教过的一个姓王的学生,学习成绩很不错,但就是为人比较刻薄、锱铢必较,凡事都不能吃亏,和同学之间也经常闹矛盾,甚至发生过在课堂上直接摔文具盒的状况,而起因仅仅是因为同学不小心碰到了正在写字的他,而导致他在作业本上画了一道。后来经过家访发现,原来这位同学出生在双独家庭,家里六个大人全部围着他转,从而养成了他自私的性格。另外,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不好了,家里人会很紧张,但是和同学闹矛盾的事情家里人则不太在意,只是一味的偏袒自己的孩子。而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之前教过的班级里还有很多。面对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道德养成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双保险。

2.德育方式单一化。

小学德育工作当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德育方式的单一化,许多学校所谓的德育工作仅仅就是指思想品德教育课或者是学校偶尔召开的德育大会。这些单一死板的德育工作难以让学生们真正的理解到思想品德教育内涵与意义。在学校召开的这些德育会议之上,其所宣传教育的德育目标大都是一些类似于“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我的理想”这类的大而空的目标,难以真正的触动到学生的心灵,达不到激发学生们积极努力的去做一个思想品德健全的人的目的。另外在德育工作的正式开展上,学校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沟通的缺乏使得一些家长难以理解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在学校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时参加的热情不高,影响了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

班主任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要做好相关的`德育工作,必须要以班主任的工作为核心。下文中,笔者将结合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以及笔者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小学班主任应当如何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

1.转变教学观念。

要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首先需要班主任转变以往过于功利化的教学观念,将素质教育贯彻到实际行动当中去,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们养成健全的人格。比如,可以在班级设立好人好事榜、道德标兵等荣誉头衔,激励学生们去做好事,并给做好事的学生一定的精神鼓励。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家长理解德育工作的意义,让家长多支持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从而实现家长、学生、学校三位一体,互相交流,共同促进学生们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

一方面,通过丰富德育工作的开展渠道,可以激发学生们参与德育工作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们对德育教学工作的理解,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品德素质”。

具体实施起来班主任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并让同学们谈一谈看完这些影片的感受,说说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应当如何践行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除播放德育影片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举办小型辩论会的方式,让同学的讨论一下美好的品德在现实生活当中的重要性。这样,在多渠道的德育教育方式之下,既激发了学生们参与德育教学的热情,也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德育工作的内涵,更好的去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培养班干,协调工作。

仅仅凭借班主任一个人的工作是无法照顾到班里的每一位同学的,因此班主任还应当学会放权,培养一些能干的班干部,帮助老师处理一些相关的工作。比如,可以成立美德互助小组,任命小组长,让各小组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竞争,比赛谁做的好事多。同时班主任也要加强与各小组长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并且要对学生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反应,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2]林娟.小学班主任德育之我见[j].新课程,2015,(04):16-17.。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小学德育工作论文题目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教育问题的关注度在逐年提高。现在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学早已不满足仅仅是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现今的教育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家长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在提高。现在德育已成为小学教学的中心,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中,对于德育工作更加重视。德育要求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可以说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德育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在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并非易事,学校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才能够总结出最适合该学校的德育方法。就现今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研究探讨。

在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下一代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众所周知,祖国未来的希望属于下一代,而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属于下一代的,只有将下一代教育好了,这个家庭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这个国家才能够更有希望。随着人们对学生教育关注的提高,现在的教育体系也在逐渐改变,而且随着人们对于教学的研究,现在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对于小学生而言,全面学习、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学生仅仅是在学习上优于他人早已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做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而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地基打得好,才能够盖好楼房,对于孩子同样适用,因此就要求小学的负责人员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虽然德育的理论实行至今,但在一部分农村小学中尚未得到重视,因此小学的负责人员正确地认识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在学校中进行德育工作。学校的领导对德育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可以通过许多的方式对该学校的工作人员普及德育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发宣传手册,开会或是先进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的方式来让更多的职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教师的德育素养。

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而儿童爱好模仿,喜欢向亲近的父母或是老师学习,而在小学期间,老师与学生会在较长时间内待在一起,因此加强教师的德育是很重要的。而现在,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落后,同时信息也不太发达,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农村一些小学中存在教师体罚学生,对学生不一致对待,不认真授课的情况,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就像对小学生的德育一样,教师的道德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道德素质是需要经过长久的教育才能够形成的。同时,社会的所有行业都处于一种状态,那就是常常会出现新的员工,所以对教师进行长久的教育,包括新老教师一起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并且,随着现今社会的进步,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愈加提高。当教师具备合格素质时,学生会自主地向教师学习,同时教师在平时授课的时候,融入德育,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教书育人”一词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还包括育人。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是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应把德育工作融于平时的授课中,当然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教师对自身所传授的知识一定要相当的了解,同时教师本身的素质一定要好,并对德育工作有一定了解。在语文教学中,语文中的课文都是较优秀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于文章中作者所想要赞扬与批判的进行思考,并发表学生自己的意见,同时鼓励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优秀品德来达到德育的目的。英语亦然。而数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知识背后的事情,了解数学家们的美好品德,并鼓励他们学习。当教师将德育工作融于自身的授课中时,德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同时一定会有很好的成效。

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仅仅通过学校是不够的,小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家中的,因此做好家庭中的德育工作,同时也很重要。学校应及时与小学生的父母沟通,并为他们普及德育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在德育中的重要性。无可厚非,父母在小学生的德育中起到领头人的作用,父母是小学生最亲近的人,同时也是他们最崇拜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会不自主地向父母学习。因此父母做好自身的德育工作很重要。

五、结束语。

总之,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进行是困难的,同时也是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在小学做好德育工作是对孩子做得最负责任的事情之一。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在此期间树立良好的个性和性格是很重要的。当然,做好德育工作,不是简简单单的,需要学校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不断地思考与改进。当然,不能忽视小学生的家庭成员在儿童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总之,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覃春柳.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学园,2013(28).

[2]刘德义.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2).

[3]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

[4]王雅芝.运用学生思想矛盾斗争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s1).

[5]张海云.浅谈增强小学德育针对性的有效方法[j].科技信息,2009(24).

[6]赵正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建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德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德育工作大而化一、脱离实际、缺乏实效性。其危害性、严重性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探讨当前中小学德育问题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健康发展,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

1.中小学德育教学目标的滞后性。

现行的学校德育,教材形式单调,呈现方式简单、德育课程讲的都是好人好事,宣传的都是真、善、美,回避了生活世界中的矛盾与丑恶现象,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无条件接受某种固定的价值、标准或具体的道德规则和纪律条文,而始终没有从人的存在、人与道德的本性关联的角度来认识德育,学生的德育现实多半是“例行公事”。德育目标大而化一,缺乏针对性;教育交流主体单一,缺乏协作力;情感体验荒芜,道德实践匮乏。

(一)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针对性较弱。

道德认知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无律到他律、自律阶段的发展历程。人的思想道德的提升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觉悟的过程,所以即使同样是中小学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年级的学生、六年级的学生、九年级的学生所能理解所能达到的道德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德育追求又存在很大区别,学校德育的目标却没有形成一个较细致的层次性序列,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没有区分不同的道德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过程,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又盲目追求“高大”的目标,教师对学生道德要求大多脱离现实,虚且空,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教育和引导。大而划一的德育目标和没有层次的德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当今我们的中小学生会说不会做,应试高分品德低下,知行脱离的尴尬境地。

(二)德育目标主体单一,学校、家庭、社区缺乏协作。

不可否认,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定,教育部门响应积极并贯彻落实,学校同样把德育工作视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一些家长根本不懂得“成才先成人”的道理,从小学开始,只知道要求孩子把成绩考好。在他们眼里,“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好,孩子将来肯定会有出息”,平时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品德不闻不问,而家教也只是看着是文化课的补习,忽视德育教育的成分。凭心而论,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职责,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育工作想要取得成效,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同步进行。现实中,基于各种原因我们所谓的德育仅仅只是针对学生群体,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不紧密,配合不默契。学校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根本没有这种意识,致使家庭教育滞后,家长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没有承担起培训家长、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和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能力的责任——很少有学校给家长提供书面德育资料加以具体指导,开办家长学校进行系统引导,建立家校联系簿用于交流沟通,通过家访加深对家庭德育的了解,举办家长经验交流会和咨询会以探讨德育问题等。

(三)德育目标不重视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道德在本质上是人对自身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的结果,它主要用情感满足与否及用什么方式满足和表达来表征自身的精神需求,德育的基础和深层核心在于人的情感。而长期以来,中小学道德教育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这种道德教育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形成道德认知,但对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形成的影响十分有限。造成了学生们说起来一套一套,做起来一概不知道的窘态。“道德是为人而设的,应当顾及大众的需求与实践的意愿,这样才能有恰当的可行性。中小学德育内容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在德育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道德价值应当是有用的,与他们的生活有关并能指导他们生活的,有助于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道德问题的;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就是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意识,而德育方式方法必须是理性的.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对学习者自由、自治的尊重,体现自律道德教育精神。

二、中小学德育教育形式的滞后性。

从道德的组成因素看,道德主要由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多方面构成,学校德育教育形式上只是注重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的灌输,而往往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影响。德育教育模式陈旧、僵化生硬灌输式的“口头德育说教”;大而化一固定式成人化的教育。笼统、含糊、超现实的德育要求;德育目标脱离现实理想化,过于抽象化现象,片面强调政治性,缺乏层次性、忽视德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这些使得我们的德育倍受冷遇,造成了当今中小学生道德思想中长期存在的“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言”与“行”的矛盾现象。

(一)“知”与“不知”

传统的德育以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为主,更多的是政治理论、德育知识的灌输,就其过程而言,莫过于口头上渲染美化的空洞说教,成人化、抽象化、划一式、灌输式、强制性、片面性的教学形式,从根本上遏制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参与性,成人化:即德育以成人的观念、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中小学生,使德育不切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既空且虚。抽象化:即德育只存在于书本神话般和教师虚拟化的讲述中。划一性:即按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内容、同一方式来要求、教育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接受能力的多样性、层次性。片面性:即德育要求单一化,注意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机械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意志磨练和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的引导。强制性:即无视学生的兴趣、愿望和需要,一味想当然地从主观愿望出发,通过肯定某些道德价值或否定某些道德价值来规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德育课程中一味凭主观意志施以德育教学而很少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判断和选择,完全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在被迫地接受教师传教士般的.布道,缺乏切实的亲身体验与感悟。那么无论是出于多么美好的愿望,也无论传授的是多么高尚的思想观念,都将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信”与“不信”

无论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还是从人的完善发展的需要出发,道德教育都应该注重道德引导的一致性,重视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选择性、能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审辨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可谓“亲其师,信其道”。而在中小学德育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个体矛盾性。如某一天,某学生忘记做值日,第二天,班主任给他的处分是罚他做一个星期的值日以让他长记性。而我们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受到了“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等道德教育,但是此时,学生体会最深的恐怕是像值日这样的劳动成了一种惩罚手段,从客观上说学生的思想中一定会出现道德信任的疑滤,类似这样的事件在中小学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再如学校德育宣传集体主义,家庭、社会却存在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思想。尽管至今为止,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观念仍然坚持学校教育是学生道德发展的“主渠道”,但这样的观念在事实面前却越来越多地受到挑战,尤其对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中小学生影响颇大。

(三)“言”与“行”

众所周知教育以德为首,而在现行教育中实际上却存在许多差异性,教育的地域差异、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师资队伍水平的差异、教育思想实施的差异等等。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德育实施也是力不从心。教育中经常出现“理通情不通、情通理不通、情理都不通”等现象,学校德育很难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此外,学校德育存在家校不同步的问题。虽然我们反对那些书本上的抽象的、远离生活的僵化的道德教条,但又不能排斥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和改造的直接道德经验和知识。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道德规范准则出现模糊,甚至多元化现象,统一、明确、公认的标准道德评价进一步流失,的道德评变得模棱两可,价值取向出现混乱。道德思维由一元趋于多元,道德接受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对常规的道德控制的反应也相对疲弱,言行不一、知行相悖已是常态。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大众媒体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活动,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社会多元价值观特别是功利型的价值观和学校的道义型价值观的突出矛盾的出现往往使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学生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学校德育也因此失去原有的价值而流于形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行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只满足于大方向的说教,而忽视细微之处的培养,满足于外部行为的塑造,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内化。不太关注学生的道德需要状况,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既不是出于学生的德性需求,也不适合学生的德性层次、与学生的生命缺乏深刻的联系,而学生只是采取应付、表演的态度,不能真心实意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中。学生的需要与他的生活之间被人为地造成错位,德育,教育的百年大计是年年提,年年搞,但收效甚微也就可想而知了。

[参考文献]。

[1]王晓春.《今天怎样做教师》(中学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王晓春.《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小学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范梅南·马克斯.《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陈成国.《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德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小学德育工作论文题目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提出了“知行统一”的要求。此理论通过倡导推行生活教育运动,力图打破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界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已逐渐成为学校德育工作者的共识。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以生活为教材,把人类思想道德精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融入生活,从而让学生在生活中受到教育熏陶,获得体验感受,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一、创设生活环境,营造德育氛围。

学校作为学生道德成长的主场地,应着重强化德育环境的创设。然而,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利益至上、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不良风气的广为存在,让社会道德迷失、底线崩溃,对青少年的道德养成产生许多不利影响,也与学校的德育工作形成尖锐冲突。作为学校,应以提高学生基本道德素质为核心,以抓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养成为基本点,积极美化、净化育人环境,充分利用思品课、班会课、中队课、升旗仪式下的讲话进行广泛宣讲道德规范与要求,从而帮助学生养成做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行为和觉悟。以本校的具体做法为例,通过印发《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三字经”和“四字歌”的宣传材料,向学生提出“孝父母、尊师长、爱社会、规行为、养性情”15字德育基本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细化为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具体行为要求,便于学生接受。此外,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对话沟通生活,构建德育课堂。

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应当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社会环境中,使学生自主地从情境中和互动中去形成知识。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师生间应保持一种平等关系,应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发展权,使沟通情境和沟通关系如同社会生活交往过程一样,具有多样性、多层面、多维度,从而使学生获得平等与尊重、信任与友善、理解与关爱等积极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态度。对教者而言,具体要求:

1.可亲可近。师生对话时,教者应面带微笑,尽量与学生坐得近一点,可采用促膝交谈的方式,以此缩短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2.专心致志。与学生谈话时,要能认真倾听学生说的每一句话,要能接着学生的话头,用先扬后抑的方法,在肯定其合理成分的基础上,表明自己的观点。

3.以情感人。与犯错的学生谈话,在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运用具体的事例,和风细雨、情理兼顾地分析其错误的`危害性。

三、开展生活实践,促进德育延伸。

生活实践是德育的生命,是德育活动的根本特性。开展生活实践,能够弘扬人的主体性,挖掘和引发人的自觉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意志理想。为培养学生的勤劳品质,可组织开展“四个一”社会实践活动,即每天为家庭做一件实事,每周为班级做一件好事,每月参加一次社区服务,每学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可组织开展“让绿色洒满心灵”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听《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知识讲座;读《只有一个地球》等环保书籍;看《眼泪与水》环保宣传片;讲《地球村的故事》;诵“一字歌”节约童谣;唱《热爱地球妈妈》等环保歌曲;辩“只有一个地球”的意义;提“留住绿色”的具体措施;宣“绿色生活、消费、上网与使用绿色语言”的理念;做“植树造林”社会调查,队员们走村串户,上田头走沟坎,逐一登记农户植树的品种、棵树、位置,检查植树的质量。通过实践,促进了德育课堂的延伸,学生对道德要求的认识更为深化,将道德规范真正融到了心里,贯彻在了行动中。

四、注重生活评价,巩固德育发展。

新课程理念中对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技术、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角度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强化“生活化”德育工作的开展,要求评价功能应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应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性的分析;评价主体与方式从单一转向多元,采取开放式、多样化的方法;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我校的德育实践为例,根据学校的学情和德育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包含品德、操行两大类在内,涵盖思想政治状况、道德修养、学习表现、遵章守纪、环境卫生、社会实践、身心素质七大方面的《学校德育评价考核细则》。在具体操作中,坚持以重语言激励、重心理疏导、重行为指导的“三重”评价原则,以学生的参与度及在践行过程中道德、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作为评价指标,把道德践行作为综合素质学分制中的重要评价内容,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终评,为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品德成长的足迹。总之,德育是一项系统的集体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生活化”理念下的学校德育,必须把德育工作的范围扩展到家庭、社区,与社会实践充分结合,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此才能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纪增光.德育在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j].成功(教育),2012,(11).

[2]王宝林.德育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4,(19).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建

摘要:小学德育工作是校园教育的重要环节,承担着指导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重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小学德育工作在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内容、教学思路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整体而言,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既面临着机遇又存在着挑战。网络的发展对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丰富便捷的资源、快捷的教学方式、有力的多媒体辅助以及便捷的交流平台等,为德育工作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从另一个方面,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开放平台的无屏障性等都为德育工作产生了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利用网络工作,开拓网络教育新思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已经毋庸质疑的到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以思想品德教育为载体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当网络融入生活之后,人类接触网络世界的年龄也相应的提前了,然而对于热爱新鲜事物却尚未形成判断能力的小学阶段学生而言,网络世界带来的更多的是风险。小学德育工作主要有思想品德课程承担,要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文明礼貌、道德素质,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品德的教学,对于学生日后的过程具有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做出策略性思考,以期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做出有益启示。

农村小学德育工作建

为进一步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将德育工作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科学管理提升年”活动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导向和契机,狠抓落实,为改进我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1、实现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完善德育工作考评机制,开展系列德育教育活动,掀起“学规范守则,讲文明礼仪”高潮。

2、大力评选表彰“五好学生”。通过学校德育组和班级管理,评选出一批真正符合条件的“五好学生”。

3、通过加强德育常规管理,评选出一批班风好、学风正、行为习惯好的校级:“行为规范示范班”。

4、通过加强德育常规管理,使我校的校风在期末能有一个比校大的提高。

三、具体工作措施。

“加强德育常规管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系列德育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将此项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学校开好了专项研究会,对此项工作作了较为精细的安排,方案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一布置“学规范、争五好”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学校将此项活动立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新学期对全体教师进行活动精神的宣传,使每位教师了解县教育和我校对此项工作的要求。

在本期教育教学中,强化班级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班级规章制度,努力将自己的班级打造成一个班风好,学风正的优秀班集体,从而为争创县级“行为规范示范校”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规范德育常规管理制度,确保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

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我校将紧紧抓住“科学管理提升年”这一重要契机,强化管理、规范制度,加大检查,及时考评,努力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步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使我校“学规范、争五好”活动起到真正的教育功效。

1、制定班级卫生量化考核制度。

2、制定课间操、眼操量化考核制度。

3、制定课间文明礼仪量化考核制度。

4、制定集队、集会和路队量化考核制度。

通过上面的各项具体的量化制度,加大德育常规管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四)作好规划、一一落实。

我校将高度重视,改变观念,积极研究,努力实践,遵照“学规范、争五好、创示范”要求作如下布置:

1、一开学,学校将认真组织师生学习《守则》和《规范》,在学校掀起新一轮的学规范高潮,熟记“学规范、争五好、创示范”的内容。

2、及时印发“学规范、争五好、创示范”的宣传内容,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活动内容和要求。

3、充分利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三月文明月”、“公民道德宣传周”、“安全教育周”等,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4、加强对争创工作的考核、评比工作。我校将紧紧按照县教育局的精神,制定出切实可行、有效的评估标准,形成班级常规天天查,课间行为班班比,文明之星月月评。

5、学校将在学期末总结表彰“五好”学生,并在此基础出评选出“行为规范示范班”,推荐镇级,县级优秀学生、文明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

班主任要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把学生看成平等的、共同参与的、共同研究的伙伴,支持并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发展,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良好的氛围。当学生遇到问题或困难时,班主任应该积极地、想方设法为学生排忧解难。真正做到以上这几点并能持之以恒,需要班主任极大的耐心和智慧。

我班有个学生a。高一作为他的课任教师,对他有所了解:总是独来独往,我行我素,从小学开始就没做过作业,成绩年级400左右,从不跟我打招呼,但英语成绩不错……是班级、甚至年级里有名的“怪人”。高二伊始,文理分班,他被分到我班,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又发现他很幼稚,跟他交流像跟小学生交流,但有时他说出的话让人感觉没经过大脑,一时我都无法应答,常常让我非常尴尬和无奈。但我发现他虽然情商极低但智商非常高,他博览群书,知识面非常广。经过半个月的观察,我决定找他长谈一次。这是我们的部分对话:

师:你觉得一个人独来独往,是不是很孤独?

生:不。

师:如果有同学主动找你聊天,高兴吗?

生:不。

师:为什么?

生:与他们没有共同语言。

师:喜欢我这样跟你聊天吗?

生:不知道。你叫我来的,不是我自愿来的。

师:既然报了文科,有何打算?

生:没有。

师:我认为你能考北大等名牌学校,甚至可考虑港大或出国留学。

生:从没考虑过,也不敢想,也没经济实力。你凭什么说我能上这样的大学?

生:嗯嗯嗯……(并没有回答我)。

师:不喜欢你这样,痛快点儿!行不行?

生:太难了。嗯嗯……。

师:就这么定了。第二:你英语要争取年级第一。(当时他排年级前二十)以后出国学习靠奖学金而不是你爸工资。要拿奖学金,必须英语好。

生:考第一名?不可能。

生:每道题答一句话。(还没等我回忆完,他就给出答案。记忆力好!)。

师:第四:走廊见到老师要打招呼,哪怕点点头。老师们对你都那么好。

生:嗯嗯嗯……(并没有回答我)。

师:至少我跟你打招呼时,不准不理睬我。

生:嗯嗯嗯……(又没有回答我)。

……。

我们的对话就这样一问一答,他每次的答语几乎不到十个字。但我了解到他不自信的一面,因此我第一步工作,使其树立自信。

(1)10月份推荐他参加北京电视台《sk状元榜》,希望借此机会,树立自信。他不负众望,获得周冠军。临行前,全班同学为他加油。比赛中,我和同学们不断给他发短信,鼓励他,支持他。回来后,他还给同学买糖吃。在准备过程中,我与他父亲联系,希望家长能给予关心和指导。(得知,在家里他几乎不与家长沟通)于是,我又要求a主动找父母帮忙,使他们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沟通。后来,家长说,a从北京回来后,第一次跟父母说谢谢,并第一次给爸爸泡一袋方便面。家长非常满足,觉得孩子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我想是这次活动给了他自信。

11月11日,在他父亲给我的一封信中写道:自今年九月以来,我的儿子在您的关爱下,有了长足的进步,学习和生活有了明显的目标,自信心得到了增强,在与他人交往中得到了快乐,生活中不时带有幽默和滑稽的成分……从他身上发生的可喜变化,我深感您是在用心和爱去培养学生,不愧为是深受学生及所有家长爱戴和信赖的老师。儿子能在您的教诲下成长,是他的福分和运气,也算命运对我在部队无怨无悔地工作二十余年的回报。我在军事院校从事管理教育工作,作风明显带有军事化的特征,特别是父子之间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两代人之间的鸿沟,使得我们之间和颜悦色交流少,激烈的争吵多,以致于儿子有时根本不同我交流……。儿子的未来不仅仅是社会的需要,同样是我全部的希望,面对此景,我常常陷入苦恼和无奈之中。如今,孩子能在您身旁生活并度过高中时代,我犹如久逢甘露、枯木发新芽。我深知孩子身上的缺点,但我相信有你独特的教育方法,孩子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一定会有更美好的未来。

看了家长的信后,一种责任感更是油然而生。

(2)从此,我就更加鼓励他,相信他,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尤其数学的学习,我要看他的书本,经常督促他做数学作业,科代表也对他格外严格,更应该感谢张丽新老师,并没有放弃他,反而不断地以各种方式鼓励他,让他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兴趣,数学成绩稳步提高。在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得了73分,年级97名。这对他来是已经是个飞跃了。高二期末考试英语130分,年级第一。在英语学习上,我又给他提出第二个目标,高中阶段,完成雅思考试。我特意给他买了雅思考试的词汇书送给他,也是对他前阶段的奖励。

(3)本学期开学初,他主动要找我谈谈,我颇有些受宠若惊。我们的谈话内容大概如下:

生:我想补高一数学,到高一听课,(利用历史课,因孙老师出差)行不行?

师:有想补课的想法很好,但不实际。原因1、2、3……。

生:有道理。

师:我建议,自己看书,尽量自己解决,然后找张老师答疑。在一个月内完成高一内容。

生:好吧。(第一次听到比较痛快的回答)。

师:相信自己,一切均有可能,只要你肯努力地去做。比方,英语,你终于考了年级第一。

生:我当时说不可能。(记性真好)。

师:数学现在有很大进步。其实你高二开始数学不是零起点,也是……。

生:0。5起点。(智商就是高,可教也!)。

师:怎么样?离名牌大学又走近一步了吧?

生:我不一定上北大。我或许上港大什么的……。

师:好呀!去港大要面试的,你说话不清楚,从现在开始,不许你哼哼呀呀的,好好说话。

生:嗯。

师:港大的分数很高,你知道吗?

生:知道。

师:要想得高分,除语、数、外,你现在还要注意史、地、政的答题技巧。我给你买本全国各省文科综合卷,研究一下答题思路。

生:你告诉我书名,我自己买。(有情商啦!值得庆贺!最后,我还是给他买了一本,他还说谢谢了,我已经很满足了。)。

……。

对他的工作,除了个别谈话,鼓励外,我经常让同学多接近他,帮助他。引导学生多看看他身上的优点,毕竟我们在他身上学到一些知识。人的性格不一,同学之间要学会包容。虽然他身上还有很多缺点,但在他身上发生的变化,有目共睹。这里,作为他的`班主任老师,特别要感谢我班的课任老师,a的幼稚曾“伤害”过一些老师的心,但老师们以宽大的胸怀包容他,且从未放弃对他的教导,使他对这个集体、对我们的老师有了一点点热爱。这多么不容易呀!

下面是本学期开学前,家长给我的信: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

我们班主任在工作中,要特别注意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青少年最大的行为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很容易接受教师的言行举止,这样就产生了“严师出高徒”的佳话。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高等学府都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修身养德,泽被后人”等等名言佳句来熏陶规范全校师生的原因。表现在家里也就有了所谓的“将门出虎子”、“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上梁不正下梁歪”等等说法。由此可见,我们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率先垂范,不论学识、气质、品质和职业道德,都要做学生的楷模;教育他们要学会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要严格要求自己,该做的必须去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

二、充分利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造就人。

不同的环境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若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若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若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若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若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要多注重给予赏识教育,要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去感化他们。当然要把溺爱与关爱区别开来,学生犯了错误总是要酌情处理和批评教育的。

三、要多倾听学生的声音,多关爱他们。

当同学们要托你办事,你一时又办不成,但能主动解释为什么帮不了忙时,他就会对你有好感。所以,经常帮助别人将能使别人懂得你的存在对他的价值,作为投桃报李的结果,必然是“爱人者人恒爱之”。

怎样才能使同学都喜欢你呢?

古语说:“世事通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为了能使你周围的同学都喜欢你,你必须要做到:1、服饰整洁美观;2、善于面含微笑。因为笑脸迎人,就会给人以一种温暖亲切之感。呆板的表情是人际交往中的障碍,它就象一块挂在路口的木牌,告诉人们此路不通。别人会有意回避你,有话少说,无话不说。可见,笑是一种交际手段。3.注意言谈,避免粗言秽语,跷二郎腿,过于倨傲、目中无人、唯我独尊,都会引起同学对你的反感。4.生活中需要幽默,严肃的课堂也需要幽默。一天上课,叫起一名学生回答问题,他回答后学生发出一阵笑声,为何?他上课没认真听,连讲到哪儿都不知道,当然牛头不对马嘴。我笑了,不过是微笑,并幽默地说:“你辛苦了,快洗个脸吧!”学生都笑了,那个同学也笑了,剩下的时间里,他听讲得很认真。

四.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

有位作家说得好:一个不能控制自己感情的人,必然是感情的奴隶!感情如洪水,若不修堤筑坝,就会泛滥成灾;感情如烈火,若不及时扑灭,就会烧毁一切。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被感情所左右,迁怒于学生,特别是对待“差生”,班主任应该经常调节自己的感情,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智,采取妥善的办法来处理问题,这样才不会使老师和学生“两败俱伤”。

总而言之,“教无定法”,“德教亦无定法”,能够德教成才的就算好法。然所有方法,其基本前提应该是建立在严谨、公平、厚爱、务德之上。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

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已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对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需要广大的教师,尤其是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付出更大的努力。本人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现从当前中学德育方面教育的现状及具体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确实想了很多办法,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效果还不尽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法制意识、集体观念等或多或少还存在偏差,有的甚至还有一些严重的缺点。

其原因在于:

一是认识不到位,重智育、轻德育,重学业、轻品德。家长、学生、社会受应试教育的“毒害”比较深,只要分数高,就可“一俊遮百丑”,往往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教育和发展,这带给德育工作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德育工作考核制度。现在智育评估体系非常具体,而德育工作的考评在条件、措施、制度等方面都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的量标,使得德育工作的考评基本上无章可循,应付了事。

三是对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有误解,认为德育工作重活动、轻效果、重课外、轻课内,思想教育是课外、业余的事,无关紧要,所以往往搞活动,也是应付差事,流于形式,至于学生受教育程度,教育效果如何,基本无人问津。

因此,在实际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班主任的重要作用,加强学校的德育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由于班主任对学生的全面成长负责,时刻关心学生,密切联系学生,所以学生对班主任有一种自然的依赖心理,这使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持久、深刻和全面。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将深远的影响着他们今后的`人生。班主任教育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正人,但前提必须是先正己。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必须先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班主任绝对不能做。正所谓“身教胜于言教”,所以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

二、以典型、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的德育发展。

道德行为和习惯的培养,不仅需要观念上澄清一些认识,而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付诸于行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在循序渐进中才能铸就稳定、良好的道德品质。

1.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思想认识是行为的先导,我们必须注意用先进的思想、高尚的道德武装学生,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当然理论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注意学习过程中的言行一致。班主任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不能“听其言信其行”,而要“听其言观其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论先后,知为先,行为重”的行动指南。

2.以表扬、激发为主,坚持正面教育。中学生积极向上,有自尊心、荣誉感,但是往往有孩子气,幼稚不懂事,不能正确认识社会问题和人生问题。班主任应给予适当的启示、指点,使他们放眼社会,明辨是非,从幼稚中醒悟,关心他人、祖国和世界,树立远大的理想。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要坚持正面教育,对他们所表现的微小进步都要注意肯定、多加赞许、表扬和鼓励,引导他们步步向前,以培养他们的优良品德。

3.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人人都有主观能动性、自尊心和荣誉感,只有受到尊重和信赖,他们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中学生尤其是这样,他们热情单纯、积极向上,如果得到师长的尊重、信赖和鼓励,他们将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努力提高个人的品德,这样对他们的德育发展就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学生的进步固然需要班主任和其他教师发挥引导作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积极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然而中学生不易正确评价自己,或评价过高、骄傲自满、阻碍进步;或评价过低、自卑不已、无法振作。所以班主任应教育学生虚心听取父母、老师、同学的意见,做到正确评价自己,自觉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

总之,中学生的品德培养,不是个别方法所能解决的,必须综合运用各种道德教育方法。所以,班主任必须善于了解学生,全面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又要率先垂范,创造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小学论文小学教育论文题目

信息化时代的主要标志之一是信息技术,其可推动教学改革的进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及工具性充分凸显出来,活跃语文课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投入学习。同时,信息技术既能带领学生融入文本,深入理解文本,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果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那么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强制性劳作,不能将学生自身的热情激发出来,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也无法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使其反感语文学习。

所以,教学的关键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对小学生而言,现代信息技术非常新鲜,且多媒体教学逼真的视频情景可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逐步引导学生融入教学并主动探究。例如,教师在讲授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的课文《大自然的秘密》时,若一味照本宣科,教学就会枯燥,不能将学生阅读课文的积极性激发出来。

这时,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演示功能,如课前从网上收集一些小海龟的图片,并将其制作成精美的教学短片,表现小海龟群离巢及入海过程中被出没的肉食鸟啄食的情形,配上背景音乐,用精美的图片及富有感情的.音乐同时吸引学生,使学生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潜移默化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特定情境,使学生迅速融入情境、产生学习意愿。

二、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想要学习语文,首先应该识字。我国传统的语文识字教学一般是利用反复读写的手段来帮助小学生正确识字。然而,这种识字教学手段非常枯燥乏味,学生无法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1]。尤其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因为他们的年龄比较特殊,注意力持续集中时间通常是20~30分钟,所以,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

可想而知,缺乏趣味性的识字教学会显着降低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可将现代信息技术当做识字教学的辅助工具。比如,语文教师在讲解生字笔顺的过程中,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示生字的动态笔画顺序,加深小学生对生字笔画顺序的印象。同时,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可辅以多媒体动画或图片,创造轻松愉悦的识字教学环境,培养小学生自身识字能力的同时改善教学氛围。

三、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帮助小学生深入思考课文内容,并充分理解作者在文中融入的思想感情[2]。

然而,根据小学生认知发展的实际情况可知,学生如果仅凭自己主观的认识去阅读文章,就无法深入理解文章。

所以,语文教师应在适当的时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文阅读教学,使学生全面理解文章内容。

比如,教师在讲授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的课文《东施效颦》时,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相关影片,以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图画反映文字内容,促使学生深切体会东施效颦的寓意,并对其产生深刻的印象。

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语文教师应依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提高学生作文写作水平。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十分有限。因此,语文教学难点之一是作文。我国传统作文教学主要是语文教师利用范文对学生的写作予以指导,教学手段十分单调,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潜力,使学生只能机械地依据范文来写作,降低了文章应有的创新性。

同时,小学六年级学生虽然有了一定的作文能力,但还十分有限,部分学生甚至无法确切表达内心所想。因此,语文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作文教学方法,采取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将学生的创造力有效激发出来[3]。比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命题作文《春天来了》时,可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涉及春天风景的视频,让学生观察春季大自然的景色如何变化,然后播放一首韵律比较舒缓的轻音乐,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或用心感受、用眼睛看、用耳朵倾听春季的美好,然后让学生将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五、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既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又能通过声音、视频或图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改善学生的听课状态,使学生依据自身的学习基础及兴趣逐渐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

[1]苏湘伟.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24(10):164.

[2]钱爱东.让多媒体为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精彩[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5(18):184.

[3]杨昌会.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探究[j].中外交流,2016,8(24):221.

小学德育工作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学生教育问题的关注度在逐年提高。现在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学早已不满足仅仅是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主科,现今的教育要求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家长对于学生的要求也在提高。现在德育已成为小学教学的中心,尤其是在农村小学中,对于德育工作更加重视。德育要求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可以说在教育未成年人方面,德育是比较成熟的。但是,在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并非易事,学校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才能够总结出最适合该学校的德育方法。就现今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进行研究探讨。

在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于下一代的关注度越来越大。众所周知,祖国未来的希望属于下一代,而一个家庭的未来也是属于下一代的,只有将下一代教育好了,这个家庭才能够更好地发展,这个国家才能够更有希望。随着人们对学生教育关注的提高,现在的教育体系也在逐渐改变,而且随着人们对于教学的研究,现在教学体系越来越完善。对于小学生而言,全面学习、全面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今学生仅仅是在学习上优于他人早已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了,做到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才有利于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而小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只有地基打得好,才能够盖好楼房,对于孩子同样适用,因此就要求小学的负责人员重视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虽然德育的理论实行至今,但在一部分农村小学中尚未得到重视,因此小学的负责人员正确地认识德育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正确认识,才能够更加顺利地在学校中进行德育工作。学校的领导对德育工作有了正确的'认识之后,可以通过许多的方式对该学校的工作人员普及德育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发宣传手册,开会或是先进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的方式来让更多的职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

二、加强教师的德育素养。

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而儿童爱好模仿,喜欢向亲近的父母或是老师学习,而在小学期间,老师与学生会在较长时间内待在一起,因此加强教师的德育是很重要的。而现在,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落后,同时信息也不太发达,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在农村一些小学中存在教师体罚学生,对学生不一致对待,不认真授课的情况,因此加强教师自身的道德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就像对小学生的德育一样,教师的道德教育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道德素质是需要经过长久的教育才能够形成的。同时,社会的所有行业都处于一种状态,那就是常常会出现新的员工,所以对教师进行长久的教育,包括新老教师一起的教育是很重要的。并且,随着现今社会的进步,对于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愈加提高。当教师具备合格素质时,学生会自主地向教师学习,同时教师在平时授课的时候,融入德育,也可以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教书育人”一词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书,还包括育人。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是教授学生书本上的知识,还应把德育工作融于平时的授课中,当然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考验,教师对自身所传授的知识一定要相当的了解,同时教师本身的素质一定要好,并对德育工作有一定了解。在语文教学中,语文中的课文都是较优秀的文章,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于文章中作者所想要赞扬与批判的进行思考,并发表学生自己的意见,同时鼓励学生学习文章中的优秀品德来达到德育的目的。英语亦然。而数学,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知识背后的事情,了解数学家们的美好品德,并鼓励他们学习。当教师将德育工作融于自身的授课中时,德育的目的就达到了,同时一定会有很好的成效。

要想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仅仅通过学校是不够的,小学生每天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待在家中的,因此做好家庭中的德育工作,同时也很重要。学校应及时与小学生的父母沟通,并为他们普及德育的重要性,以及父母在德育中的重要性。无可厚非,父母在小学生的德育中起到领头人的作用,父母是小学生最亲近的人,同时也是他们最崇拜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会不自主地向父母学习。因此父母做好自身的德育工作很重要。

五、结束语。

总之,在农村小学,德育工作的进行是困难的,同时也是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在小学做好德育工作是对孩子做得最负责任的事情之一。学生的个性和性格在小学期间并未完全成型,在此期间树立良好的个性和性格是很重要的。当然,做好德育工作,不是简简单单的,需要学校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不断地思考与改进。当然,不能忽视小学生的家庭成员在儿童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总之,需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做好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覃春柳。优化班级管理主导德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初探[j].学园,(28).

[2]刘德义。小学德育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02).

[3]高双。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04).

[4]王雅芝。运用学生思想矛盾斗争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s1).

[5]张海云。浅谈增强小学德育针对性的有效方法[j].科技信息,2009(24).

[6]赵正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4).

网络时代小学德育工作探讨论文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管理者和引导者,是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本学期我担任四(3)班的教育教学工作。我认为一个人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品德,关键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作为众多班主任中的一员,既感到荣幸又深感任务的艰巨。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我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抓好规范教育,培养各种能力。

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和训练,严格要求,一抓到底。长期以来,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利用一切有利时间加强了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培养。首先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每天提醒他们注意习惯的培养。读书时要求全班同学都拿起书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看书时要做到“三个一”,只要做作业,就不停地提醒纠正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则要求他们站端正,两眼平视前好的生活习惯。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听清楚说话的内容,记在心中,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听的习惯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逐步养成,增强了自控能力,课堂秩序有明显好转。课间指导学生正当活动,行走文明,上下楼梯靠右行,本期我班学生基本上形成了较好的习惯。

二、进行耐心教育,多表扬少批评。

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例如:上课了,大部分同学在吵嚷,没有做好上课准备,如果泛泛批评,收效甚微,如果点名批评,别人往往幸灾乐祸;倘若从乱哄哄中找个坐得好,不说话,书本都准备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其他学生便会仿效,秩序井然。人都有自尊心,表扬有批评的作用,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我常用表扬学生道德品质、思想行为上的积极因素去影响和克服后进学生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寓批评于表扬之中。我班在教室墙壁上张贴“我最棒”,用来评比各方面优秀的孩子:如学习方面、劳动方面、行为习惯方面守纪律等方面都树立榜样,让全班孩子在各方面得到表扬,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三、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班主任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对创设良好的班集体,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在学校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时间最长,开展的教育活动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大,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在教育工作中,真正做到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首先带头做到;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我首先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人格,从不挖苦讽刺他们;教育他们热爱劳动,我每天早上和学生一块打扫环境卫生和教室清洁卫生,每次打扫落叶都是我扫好了,才叫学生来帮助,凡是脏话、难活都是我去做,我班清洁区是厕所及周围卫生,一次,一个一年级小学生拉肚子,把大便拉了一地看了让人作呕,学生不愿去扫,我当时毫不犹豫撮来灰反复扫又用水冲洗,才弄干净了,当时有很多人看到都捂着鼻子跑开了;教室不干净我亲自打扫,地上有垃圾自己去捡,墙壁有灰尘亲自去擦;教育学生搞好团结,我首先做到和各位教师搞好团结;和学生交知心朋友;在学习上,要求学生书写认真工整,我在板书时首先做到书写规范认真。这样自己的一言一行已经成了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教师更应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风范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健康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四、培养正确舆论,形成良好班风。

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激励的作用。在扶正压邪,奖善恶的过程中,舆论具有行政命令和规章制度所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因此,班内要注意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善于引导学生对班级生活中一些现象进行议论、评价,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现象有人抓”的风气。有的学生不注重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不屑于做小事。如: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白天六个管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随手丢垃圾、踩草坪、折树枝摘花而不知道污染环境、破坏环境;上下楼梯没秩序乱跑、在楼梯上滑、寝室里在上铺行走、打闹,在教室里追赶、做游戏爬树摘桑叶……却不知道是安全隐患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分别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爱护花草保护环境》、《安全无小事》等的班会,会上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害,最后得出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生命最宝贵,安全时时须牢记”。实践证明:有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就会无形的支配集体成员的行为和集体生活,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

五、多关爱多帮助,做好后进生工作。

我们这个班,后进生的人数挺多。因此,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我认为对后进生要给予特别的关爱。要做到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倦,态度上不粗暴。要用自己对差生的一片真诚的爱心,去叩响他们的心灵之门。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比如:在课堂上不要紧紧盯着优等生,应多给后进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举手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奖励,使他们也能自信地面对学习。课外积极辅导,多与家长联系,争取家校联合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促进班级的整体发展。

作为一名班主任,虽然很辛苦,虽然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但我忙得高兴,忙得开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工作,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让孩子们能在班主任温暖的港湾里愉快学习、生活,让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论文

中专班主任在渗透对于学生的德育时一定要找准目标和方法,要采取更加灵活的方法,将德育渗透到学生平时学习生活的点滴中。这样学生在接受班主任的这些教导时才会更容易,德育所能够发挥的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1.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德育工作很有必要,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最典型的一个方面就是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生来到中专并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技能,学生也是来受教育,形成更好的性格,掌握更多正确的为人处世的方式的过程,并且要能够慢慢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事物的判断与评价标准。这些往往都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教学时所能够达到的目标,只有依靠教师灵活的渗透德育,对于学生展开有效引导,才能够让学生成长为更加积极健康的个体,并且提升个人的综合素养。

2.营造融洽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德育氛围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需要教师、学生、家庭等团体的共同建设。开展德育活动是学校努力营造和谐融洽校园环境的证明。在这一过程中,作为领路人的教师,需要时刻关注自身的礼仪规范,言行合一,才能以自身言行传递美德的力量。美德具有惊人的力量,当学生看到美德,便会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同时,美德具有动人心魄的魅力,美丽的言行品德能感染学生,让学生以拥有美德为美,努力成为一个拥有美德的人。长此发展,学生将真正拥有美丽的情操,不断磨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端正行事态度,渐渐学会良好的为人处世的方法。这种态度能被人感知,感染更多的人。

3.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注重德育工作,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技术能力良好但思想消极的人才,常常没有前进的动力,难以将自身能力全部展现出来。技术水平高但价值取向与大众违背的人才,容易懈怠,不愿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甚至延缓社会发展进程。培养出品行与能力皆优的学生,能有效提升社会发展的速度,增加人才资源的利用率。

1.教师应提升自身素养。

德育的有效展开,首先需要教师自身具备较好的个人品行,教师要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形成更好的榜样,教师的教导内容学生也更容易接受。首先,班主任在平时和学生的交往与沟通中一定要注意方法,要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同时,要多聆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且辅助他们有效处理。班主任的亲和与平易近人,以及班主任和他人沟通交流的良好方式,这些都会潜移默化的带给学生引导,会体现在学生的行为模式中。另一方面,班主任要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可以多接触当前的时事政治内容,在和学生平时的交流中可以将这些热点引入进来,以这些事件来锻炼学生对于世界的理解与认识,拓宽学生的眼界,这会避免学生对于很多问题认识上的狭隘,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构成。

2.掌握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

德育在渗透时掌握正确的方法非常重要,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德育的实施一定不能一味地灌输或者是提要求,教师要多留意学生平时的日常行为,看到学生身上欠缺的部分,再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比如,有的学生不懂得分享,也不懂得和他人合作交流,尤其是在完成教师布置的合作学习任务时,完全无法有效和他人进行沟通合作。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身上存在的这个问题,给予学生技巧性的指导。在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这个问题的基础上,让学生确立改善的决心,这才是德育需要发挥的积极效果。

3.构建人性化的教育评价体系。

班主任很有必要对于学生构建人性化的教育评价体系,这可以为德育的展开提供非常好的辅助效果。对于学生的评价并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也要看到学生平时的生活表现,尤其是学生平时和他人的相处与沟通的方式,以及学生性格上的一些特点或问题。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采取更加人性化的方法,学生的优点要充分指出来,学生的不足则应当技巧性的提出,在照顾到学生的自尊心的同时也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问题所在。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并且体现出德育对于学生的塑造效果。

三、班主任应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

班主任在展开对于学生的德育工作时一定要做到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德育实践的原则。德育其实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涉及的内容也较为琐碎。教师在展开这项工作时需要细致的观察学生日常的生活,留意学生的言行,熟悉学生的性格特点。同时,学生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和摩擦都是德育的素材或者背景,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灵活有效的处理这些问题,在过程中渗透对于学生的积极引导,让学生明白和他人沟通相处的技巧,懂得如何成为更好的个体。教师只有从这些琐碎的小事做起,才能够更充分地体现出德育对于学生的引导,进而真正发挥出德育在塑造学生性格和人格上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