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讲话稿>最新宗祠落成讲话稿(汇总5篇)

最新宗祠落成讲话稿(汇总5篇)

作者:纸韵 最新宗祠落成讲话稿(汇总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宗祠落成讲话稿篇一

大家好!

锣鼓喧天,鞭爆齐鸣。今天是2015年1月9日,是一年中较为寒冷的隆冬时节,但这里气氛却如同春风扑面,春意盎然。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相聚在大岭头村,隆重举行大岭头村利氏宗祠落成典礼,这是我村利氏子孙千载难逢、盼望已久的一件盛事!在此,我谨代表宗祠理事会全体成员向宗祠的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参加这次典礼的四方来宾、朋友和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宗祠建设工作的各位父老乡亲、各位宗亲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宗祠建设付出辛勤汗水的人们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大岭头村利氏宗祠重修工程,总耗资近百万元,从奠基到竣工历时不到一年,由理事会策划,村中父老、村两委会及村小组长配合,得于顺利完工,其周边环境也被修葺一新,古香古色和现代气息兼备,并赋予了祠堂文化新的内涵,形成了以之为凝聚力的村民文化中心和老人活动中心,成为缅怀祖德、追念宗功、传承文明、弘扬正气、构建和-谐社会、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阵地,顺乎民心,合乎民-意,善莫大焉!

饮水思源,我们修建宗祠就是为了寻根问祖,光前裕后。慎终追远,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资料表明:我们的祖先在北宋太平兴国年间,从南雄珠玑巷迁到东莞开基,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明朝初年,云野公从东莞大沥迁往博罗岑坑,看到此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块宝地,就扎根于此,也有近600年历史。明末清初,旭秀公从岑坑移居大岭头,并世代生息繁衍至今,历经近400年。没有先祖的睿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康,因此,我们不能忘记根本,不能忘记祖宗的恩德。

大岭头利氏宗祠的落成,不但长了我们利氏家族的志气,重振利家的雄风,让我们的后代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场所,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而且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聚族议事、宗伦叙亲、交流信息的平台,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重建宗祠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盛事之举。

各位来宾,各位宗亲,各位朋友,大岭头村利氏宗祠,是我们利氏家族的共同财富,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小家一样,爱护宗祠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让我们在祖宗恩泽的荫庇下,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愿我们利氏家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祝愿所有来宾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谢谢大家!

宗祠落成讲话稿篇二

宗祠是汉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宗祠以作为活动之用。小编在此献上祠堂竣工庆典致辞,希望大家喜欢。

各位长辈、各位宗亲、各位嘉宾:

在这阳光明媚、万物争辉、充满希望的季节里,我们满怀喜悦迎来了前池池氏大宗祠落成的隆重庆典活动。这是我们池氏宗族的一大喜事。我们身为池氏宗族的一员,无不欢欣鼓舞。在此,我谨代表大日建新村全体池氏宗亲,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对在建祠工作中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宗亲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此时此刻,我们自然要追根溯源,缅怀列祖列宗。我们池氏源于春秋时蠃姓,是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几千年来,池氏祖先筚路蓝缕,开基创业,在中华大地上谱写了一曲曲光辉灿烂的篇章,涌现出了一位位光耀四海的仁人志士、名流大家。我们身为池氏的后代,理应弘扬祖宗的良好品德,继承祖宗的未竟事业,发奋图强,光宗耀祖。

此时此刻,我们面对着气势恢弘,肃穆庄严,古朴典雅,工艺精湛的池氏大宗祠,心里充满了无比的兴奋和自豪。大宗祠的建成,预示着池氏宗族的兴旺发达,更是为地方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池氏大宗祠的落成,使我们感悟到了众志成城的古训,也感受到了合族团结的力量。

各位宗亲、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看我宗祠,气宇轩昂,巍峨屹立;想我池氏,瓜瓞绵延,英才辈出。让我们在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大好形势下,携手并肩,同舟共济,与时代同进步,与国运共昌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迎接池氏宗族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各位宗亲:

大家好!

很荣幸参加今天上洋萧氏宗祠修缮落成典礼,这是上洋村萧氏子孙后代共怀祖德、敬宗睦族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县萧氏子孙后代光宗耀族、振兴发展的一大盛事。在此,我谨代表尤溪萧氏宗亲联谊会对上洋萧氏宗祠的落成表示热烈的祝贺!

追寻历史,萧氏源远流长;寻根溯源,萧氏血脉高贵。泱泱中华,文明四海,我族风德,誉满全球。 一直以来,我们上洋的萧氏宗亲继承了兰陵世家的优良传统,历代宗亲谨尊祖训,以忠孝仁义为本,耕读传家,用勤劳的双手、聪慧的脑瓜,建设自己的家园。在外打拼的宗亲,有领导干部、有专家学者、有商界名流,还有更多的宗亲在默默地为各地经济社会建设积极奉献;在家的宗亲,精诚团结,和睦共处,勤俭持家,尤其是我们上洋的萧氏妇女,样样农活都能拿得起放得下,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给我们大家都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有你们这样美好的家风、优良的传统,一定会给我们广大萧氏家族带出好的榜样,也相信会给我们宗族事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上洋萧氏大宗祠有着悠久的历史,几百年来,从这里走出来的可谓能人辈出,人才济济,前几年,我们来这里开展90岁以上宗亲慰问,看到宗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大家都倍感痛惜。今天上洋萧氏宗亲,在萧宜星等宗长的带领下,以响应族众的意愿,组织族人翻修宗祠并在国庆节节举行祭祖大典。这项工作一定会增强上洋萧氏宗亲的凝聚力、向心力;今天的祭祀活动又是我族一次敦宗睦族,创建和谐社会的动员。同时,在举国同庆的国庆日举行这样的盛典,这也是人类文明不断推陈出新进步的标志,使这一古老的缅怀先人的礼仪,符合时代的气息,适应历史的进步。

在这喜逢盛世,国家强盛的大好环境下,我们萧氏宗亲要作到族内团结,邻里和睦,牢记“孝双亲、爱同胞、睦夫妇、亲宗族、广交友、勤学习、守法纪、重修身、善持家、讲公德”的萧氏家训,把我们这个宗族溶入到中华民族和谐的大家庭中,富国兴邦,再展宏图。要在族中大力倡导互谅互让,求同存异,孝敬尊长,爱护幼小,相帮相衬,共奔幸福康庄大道。在此我倡议,我们萧氏宗祠建成以后,要把她变为尊宗敬祖、慎怀追远的庄严场所,变为敦亲睦族、和群合众的和谐场所,变为教化子弟、培育精英的文化场所,这样才能体现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宗族特色,正真发挥宗祠精神激励、道德教化和文化教育的功能,这样,我们萧氏子孙在这里,才会念祖念宗念先贤、同脉同心同发奋,也以此来告慰祖先、垂范子孙!

祝愿上洋萧氏大宗祠修缮落成典礼圆满成功!祝大家幸福快乐!

祝各位宗亲身体健康、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乡亲们,大家好!

春和景明,生机盎然,我们村诸姓家族择良辰吉日在这里隆重举行“祠堂”落成典礼暨请祖祭祖仪式,在这里,我受族人的委托,谨代表全村各姓宗族,向前来参加祠堂落成庆典的各级领导、村里各姓的代表以及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特别感谢很多在外闯荡的各姓宗亲能在百忙之中专程赶回来参加这一盛会,更感谢各位父老乡亲对宗祠建设的大力支持。同时,还要向那些因路途遥远或公务繁忙无法赶到的族人真诚地说一声:家乡随时欢迎你们的到来!

俗语说: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追本溯源,乃为人本分。 古语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慎重保持晚节,时时缅怀先人,民风自会淳朴敦厚。 祠堂就是我们拜祭祖宗、追念先人的地方。这里可以安放我们先人的英灵,可以寄托我们对先人的哀思,同时也是联系我们宗族血缘的纽带,对我们民风的教化,宗族的团结有着积极的意义。筹建祠堂,是我们村各姓宗族盼望已久的心愿,今天终于实现了!

在宗祠的建设过程中,理事者不负众望,联络宗亲,制定方案,筹措资金,督促建造,心劳力;理财者凡事具细,精心打点,钱尽其用。智者尽其心,艺者尽其才,劳者尽其力,一砖一瓦都凝聚着各姓宗亲对先祖圣德的深情。 但这只是我们的初期工程,我们还有很多的建筑项目,还需要大家齐心协力,热诚奉献。为了我们先人的英灵,为了我们的宗亲的繁荣,恳请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几万、几千不嫌多,几百、几十不嫌少,各随心愿,各尽其能。更希望大家能出谋划策,共同参与,这本就是我们自家的事情。

第一,要把宗祠建成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的庄严场所。 祭拜先祖,是宗祠的基本用途;慎终追远,是指慎重地办理丧事,虔诚地祭祀祖先。

第二,要把宗祠建成孝亲敬亲、和睦乡邻的和谐场所。 就是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进而发展到宗族和睦,贫富相助、患难相帮、仇怨相忘、孝慈相仿,加强宗族凝聚力。

第三,要把宗祠建成教化子弟、培育美德的文化场所。 要体现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和宗族特色,充分发挥精神激励功能、道德教化功能和文化熏陶功能。要设立陈列馆,增强艺术性,还可以办书院,读祖训,采取这些办法,来感化族人、教育族人、引导族人,使我们全族奋发向上,自强不息! 各位乡亲、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愿我们各族宗亲人丁兴旺,英才辈出,念祖念宗念先贤,同脉同心同发奋,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上告慰先祖,下垂范子孙!

谢谢大家!

宗祠落成讲话稿篇三

大家好!

锣鼓喧天,鞭爆齐鸣。今天是20xx年的新年,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隆冬时节,这里气氛却如同春风扑面,春意盎然。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相聚在淮南轩岗村,隆重举行宗祠竣工典礼,这是我们子孙千载难逢、盼望已久的一件大喜事、大盛事。在此,我谨代表宗族理事会全体成员向宗祠的竣工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参加这次典礼的四方来宾、朋友和宗亲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关心、支持宗祠建设工作的各位父老乡亲、各氏宗亲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宗祠建设付出辛勤汗水的各们宗亲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宗祠建设总耗资二百多万元,从奠基到竣工历时不到一年,应该说工程建设非常顺利。能建成这样外观典雅,结构精巧,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施工精良,质量一流的家祠,是值得我们每一位参与建设者高兴和自豪的事,更是值得我们整个家族骄傲的事。

饮水思源,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修建家祠就是为了寻根问祖,光前裕后。慎终追远,知恩图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的身体是先人身体的延续,有先人的身体才有了我们自己今天的身体,一个社会一个家族就是这样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发展到今天的。长期以来,我氏子孙多迷茫自己姓氏由来及所属黄帝后裔的确切根据,外人也多有牵强附会之议论,由于历史原因,谱牒不可能提供详细依据,只能从历史资料里面加以佐证。资料表明:,复姓,为黄帝嫡孙,出自有熊氏,亦称为帝鸿氏。黄帝曾居于之丘,故而得号,黄帝的后代子孙遂称氏。我们是黄帝后裔,龙的传人。在明朝时期我们的先祖迁出老家河南睢县,历经千辛万苦一路南行,来到寿州之东,看到此处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块宝地,就扎根于此,并世代生息繁衍至今。没有先祖的睿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安康,因此,我们不能忘记根本,不能忘记祖宗的恩德。

我们修建家祠,还是为了长我们氏家族的志气,重振家的雄风,让我们的后代满怀信心地面向未来。我们氏家族得姓于始祖,是人才辈出的名门望族,声名显赫,文臣武将,代有人才出。轩秉彝明诰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轩和明永乐癸卯科经魁敕授江西瑞州府照磨厅暑知府事务加中宪大夫。轩贵诰封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刑部尚书。(秉彝之次子,第十八世)?轩輗字惟行号静斋永乐甲辰进士特授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刑部尚书谥介肃。特祀敕建祠堂在鹿邑县署东边。轩维明字克清,直隶广平府知府。入广平忠烈祠崇祀广平府勒受中宪大夫。在近现代更有很多氏名人名流活跃于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因此,我们应该为我们氏家族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应该继承祖先的遗风遗德,把我们氏家族发扬光大。

我们修建家祠,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缅怀先人祭祀祖先的场所,告慰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而且也为我们今人提供了一个聚族议事、宗伦叙亲、交流信息平台,同时,也是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份丰厚的遗产。它不仅是有形的家族资产,更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因而,重建家祠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盛事之举。

这次修建家祠,得到了合族宗亲的积极响应和全力支持。为了办好这一盛事,我们成立了宗族理事会,由任荣誉理事长,我和轩传勇、轩传久分别任常务理事长和常务副理事长,轩传发等五十二人分别担任常务理事和执行理事。常务理事和执行理事根据需要不定期开会,研究、商讨、处理宗族事务,特别宗祠建设事务。理事会设立秘书处,协助开展各项工作。大家齐心协力,任劳任怨,本着为家族讲奉献讲牺牲,勤俭建祠的精神,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到今天终于不辱使命,使宗祠顺利竣工。当然,后面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们仍将继续努力,不负众望,让宗祠在宗族联谊和宗族发展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让宗祠真正成为我们每一位族人心中的圣地。在这里,我们不会忘记在信宗亲,是他卓有远见首先倡议,他也是我们重建家祠的总顾问,总监理,自始至终坚守施工工地;我们不会忘记传发,八十高龄了还不停地为建祠事无具细的奔波劳碌;不会忘记传玖、家全和传勇,他们资助了大量的资金,没有他们的资助,也就没有我们家祠的重建;不会忘记传阔的辛劳,他掌管着全部的建祠资金,精打细算,毫厘必争,每笔支出都严格把关,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宗祠建设上;不会忘记所有为修建家祠出钱出力出谋划策的父老乡亲们。在此,我再次代表宗族理事会向你们的真心付出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各位来宾,各位宗亲,宗祠,是我们氏家族的共同财富,我们要向爱护自己的小家一样,爱护家祠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让我们在祖宗恩泽的荫庇下,同心同德,再接再厉,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祝愿我们氏家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祝愿所有来宾身体健康,吉祥如意!

谢谢大家!

宗祠落成讲话稿篇四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嘎查文化活动中心、广场落成典礼,首先,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对文化活动中心的建成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莅临今天庆典的副旗长表示热烈地欢迎,向鼎力支持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届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嘎查文化活动中心、广场的落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嘎查无像样的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配套设施不全,办公条件落后,使得嘎查两委的工作及全村群众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受到较大制约,精神文化生活一直得不到很大的提高,嘎查的对外形象也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在各方支持下,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20__年,财政一事一议奖补项目投资120万修建了45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60平方米的澡堂、60平方米的草原书屋、5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及广场配套设施。如今不仅将大大改善哈日道卜嘎查的办公条件,而且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方便群众办事、培育新型农民、提升村民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希望嘎查两委以此为契机,团结和带领全村人民,勇于开拓、敢于尝试、奋勇争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以和谐新村建设为目标,大力发展经济,做到富民与富村相结合,充分发挥阵地作用,不断提升村级规范化管理,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使文化活动中心成为发展经济、传播文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平台,使活动广场成为发展嘎查文化娱乐、建设精神文明的娱乐平台,把村里各项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打造和谐、特色、朝气的哈日道卜做出积极的贡献,使嘎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亮点。

最后,祝愿哈日道卜嘎查的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的生活幸福安康!祝各位领导和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宗祠落成讲话稿篇五

辞旧别玉兔,迎新接金龙。

值此新年之际,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祭拜列祖列宗,并相互拜年——举目仰祖功宗德,俯首为子孝孙贤,皆大欢喜。藉此机会,向大家道一声:新年好!

龙年的春节,是我卢氏家族值得庆贺、值得骄傲的一个春节。因为在全体族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建成了自己的祠堂。就我支分四个村的卢氏家族而言,这是史无前例的。虎卧深山鱼得水,龙归大海鸟入林,各得其所。我们的列祖列宗终于有了享烟火、受祭礼之所。上可告慰先人,下可启迪后生。百年大计今日成,我们怎不感到欣慰和自豪呢!

自筹建祠堂至今,历时三个多月。在这期间,无论是按人口集资,还是主动捐款,大家都视为己任,以至高的姿态,纷纷慷慨解囊,促成了祠堂的落成。就此,向大家谨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同宗的敬礼!理事会成员奔前跑后,忙里忙外,不辞劳苦,毫无怨言,功不可没。让我们大家共同向理事会成员道一声——你们辛苦了!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理事会全体成员致以谢意和新春的祝福!

木本水源,追根溯远。

据谱记载:我卢氏宗支於明朝弘治二年(己酉 1489)由山西洪洞迁至开封潲街、圈头集并连岗居住。后黄河为患(水失潲街),我祖讳海(字宏波)公自开封迁至兹土,其祖辈、父辈留居开封地。海公乃我卢氏奠居兹土之始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