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汇总17篇)

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汇总17篇)

作者:碧墨

四年级教案需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科知识点,设计出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接下来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们总结的几份四年级教案,值得我们仔细学习和研究。

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第91~9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师生都准备圆片一张,相同大小的正方形纸若干张。

教学过程:

动态演示关于主题图内容多媒体课件,接着出示含有4块月饼的图片。

1.把这4块月饼分给小强和小芳,可以怎样分?如果分得比较公平,每人分几块?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2.把2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板书:1。

3.把1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几块?让学生想一想、猜一猜,也可用圆形纸片代替月饼进行对折、重合等操作。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

1.多媒体课件演示例1分月饼的情境图。指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一半,也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2.指导学生读、写1/2。

3.学生活动:用图片折出它的1/2,并写上1/2。

4.实物投影出示判断题。

下面哪些图形的阴影部分是原图的1/2?哪些不是?说出理由。

1.要得到一块月饼的1/4应该怎样分?这个1/4怎么表示出来?怎么写?

(1)组织学生活动。拿出图片通过折、涂、看、说等活动感知1/4。

(2)电脑课件动态演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块,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

(3)小结:像1/2、1/4这样的数都是分数。

2.教学例2。

(1)想一想:如何折出一个正方形的1/4?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独立折纸,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3)全班集中汇报。学生自愿将小组成果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上(或贴在黑板上),说一说各自的折法。

3.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1题。

1.出示例1第一组图1/2和1/4。

(1)猜想:哪个分数大一些?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讨论信息。

(3)电脑课件演示1/2和1/4比较重叠过程、闪现,让学生直观感受。

3.让学生讨论合作。通过上面两组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小结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基本方法。

4.完成第93页“做一做”第2题。

完成练习二十二的第1~3题。

三角形的认识二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准备:

课件、磁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课前谈话引入:

板书:认识三角形。

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你能从中找出三角形吗?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二)探究。

1.学生动手操作、老师黑板摆三角形。

(1)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三角形,你能动手画一个吗?

师:这里有同学们画的一些三角形,老师在黑板上也创作了一个三角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有共同的特点吗?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你能找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个角、3条边分别在哪里?跟同桌说一说。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并板书)。

2.

试一试:

刚才同学们都很厉害,你会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吗?先让学生说一说任选三个点是什么意思,再按要求画一画。尽可能多画几个。

思考: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

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同学们非常了不起)。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量的是哪一条线段,和下面的横梁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3)测量人字梁的高。学生在书上独立测量人字梁的高,交流测量方法及高是多少。

(4)画三角形的高。

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就可以这样表示出它的高和底。(课件出示三角形的高的变化动画,让学生说一说高是如何变化的)。

怎样利用工具规范的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呢,请看屏幕演示。(课件)看清楚了吗?

5.

学生做作业纸,不同的边做为底作高,得出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展台展示学生作业,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三条底对应三条高)。

(三)巩固。

1.

填空。

2.

判断。

3.

书本量高。

4.

书本作高。

(四)总结延伸。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

好,同学们请看,老师将三角形的一条边变化一下,还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3条边。

(底)。

3个顶点。

3个角。

认识几分之几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整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优美。

3、让学生更加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算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

利用分数的意义,正确求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经验: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现实问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与前面的认识认识几分之一类似。本节课是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由于有一定的'思考难度,所以教材在安排这类问题时,都注意让操作和直观作为学生思考的依托。想想做做的安排,也主要是先让学生利用直观和动手操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12个圆片、挂图。

预习设计:

1、认真阅读书本p71~72页的内容,写出你的收获与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分钟)。

1.组交流预习作业;

2.确本课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3分钟)。

1.照学习菜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小组交流。

(1)求这些蘑菇的3/4是多少,也就是求12的()是多少。

(2)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

小组交流要求。

按次序说,有不同方法及时补充。

2.全班交流,

追问1:如果兔妈妈采了16个蘑菇呢?20个、100个、1000个呢?

小组探索、交流,得出算式计算。

追问2:124算到的是什么?

33得到的又是什么?

3.谁来说说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要怎么算?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5分钟)。

1.基本题。

完成p71想想做做第1题。

(1)先分一分,再说一说可以怎样算?

(2)注意:分的时候强调用虚线,取的份数可用打来表示。

2.专项题。

完成p7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每次拿出多少个,再列式计算。

完成p7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在钟面上分一分、涂一涂,再回答。

(2)通过涂色,使学生认识到钟面的特殊地方:1时的1/2是30分,1时3/4的是45分。

3.整合题。

完成p72想想做做第4题。

(1)理解单位1,这里都是把这根绸带的长度看作单位1。

(2)3/5是指100厘米的3/5,2/5是指100厘米的2/5。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小学数学《认识几分之一》的教案设计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能结合具体图形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写几分之一。

2、过程与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几分之一的产生过程,获得数学学习的`活动经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到数由整数向分数的扩展,体验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把4个苹果、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多少?

结合学生的交流,揭示:每份分得同样多,数学上叫做“平均分”。

2、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

学生交流,自然引出“一半”。

3、如何用数来表示“一半”?

(一)直观感知,初步认识。

1、课件演示:“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

谈话:这一半月饼是整个月饼的1/2,那么,另一半月饼又是这个月饼的几分之几呢?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2、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1/2。

(二)到手操作,深化认识。

1、请同学们拿出桌上的图形,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2、谁能用折一折的方法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

3、把桌上的图形平均分成2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交流、展示各种不同的折法。

5、讨论: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三)引导学生认识1/2的读、写方法,教师板书。

(四)观察判断,拓展认识。

下面图形中,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可以用1/2表示。

1、认识1/4。

大家推想一下,如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2、小组合作,创造1/4。

3、各小组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折出它的1/4,并涂上喜欢的颜色,看哪组的折法多。

4、展示学生成果。

5、探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1/4表示?

6、教师小结:虽然折法不同,涂色部分的形状也不同,但它们都是把这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了4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4。

四、尝试迁移,创造其它分数。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1/4这样的分数,推想一下,还可能会有哪些分数?

2、的确有这些分数,请同学们来看一看吧。

五、巩固练习,生活应用。

六、课堂小结。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

探索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教师出示课件)。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是一类,圆是一类。

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都有角,圆没有角。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生: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桌子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

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第75页上的例1―例5,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二十一1―5题。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的含义;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使学生知道分数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会读、写简单的分数。

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1、重点: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的含义。

2、难点: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多媒体,长方形纸条、圆形纸片若干张。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分过东西吗?分过什么?

老师这里有6个饼,要分给2位同学,你想怎样分?

(学生说出想法后,板书33)

有4个饼,分给2位同学,你想怎样分?(板书:22)

有2个饼,分给2位同学,你又想怎样分?(板书:11)

同学们在分得时候,注意到了要公平,这种分东西的方法,我们就叫做怎样分?(板书:平均分)

谁愿来说说,你怎样理解“平均分”?

现在只有一个饼,平均分给两位同学,你们会分呢?

假设这个圆形纸片就是一个饼,同位合作试一试?(学生操作)

举起来,互相看看是怎样分的?

同学们,我们怎样证明这样分就是平均分?

二、动手操作,获取新知

(一)认识二分之一

1、引入二分之一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这样的一份,能不能想个办法来表示一下?

还有其它表示方法吗?

二分之一,在数学上叫分数。

2、指导读、写二分之一

二分之一,怎么写呢?

(老师板书)看黑板,一起拿出手写一写。

3、认识二分之一

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用二分之一来表示。另一份呢?

师: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的二分之一。

谁愿来说说,什么是这个饼的二分之一?

下面,同学们指着刚才分的圆形纸片说说,什么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同位互说)

谁想再来说说,什么是这张圆形纸的二分之一?

4、涂一涂

同学们,给你一张纸片,你能表示出它的二分之一吗?

拿出你的纸片,先折一折,再涂上颜色。(学生操作)

谁愿把你涂的展示给大家?

正方形还有不同涂法吗?

观察,这几张正方形纸,涂色部分都能用哪个分数来表示?

师:对,虽然涂法不同,但都是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表示这张纸的二分之一。

还有涂其它图形的吗?

5、小练习

同学们,把刚才分圆形纸片,再对折一次,你发现了什么?谁是谁的四分之一?

这一份呢?

每份都是这张圆形纸的四分之一。

谁来说说,四分之一表示什么?

(三)认识三分之一

这张纸片,阴影部分能用分数来表示?

你怎么知道能用三分之一来表示?

怎么证明这样分是平均分?(剪开)

大家的眼真锐利。

能说说,什么是三分之一?

(四)认识几分之一

1、独立探索

同位合作,利用手中的学具,折一折,涂一涂,看看谁创造的分数最好?

谁愿把你创造的分数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可能出现几分之几的分数,不要回避,让学生说说怎么想的。)

老师刚才搜集了一些同学们创作的分数,一起来判断一下?

同学们,真聪明,创造了那么多分数,你还能说出其它分数来吗?

能不能都写出来?

分数有多少个?

观察一下,这些分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像这样的分数,叫几分之一。(板书:几分之一)

2、学习分数各部分名称

今天,学习内容在课本75―76页,请同学们看书。

通过看书,你还知道了什么?

同位两个,举个分数,互相说说,分数各部分名称。

3、小资料

一起来看个小资料,自己读一读。

你有什么感想?

三、练习应用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上课都积极努力,下面,考考大家。

78页1、2、3

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一道较灵活的题目,看谁能想出来?

咱们班同学真聪明,这节课上到这里。

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1、了解分数的产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操作、比较、推理、交流等活动,利用类推与迁移的教学方法自主探索知识,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抽象概况能力

4、体会到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运用分数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平均分,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准备:各种图形纸,直尺,水彩笔

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现在我们就来玩一个“拍手游戏”。伸出小手,注意听要求:根据得数拍手,不用嘴巴回答。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游戏开始。

1、把个糖果分给2名同学,要分得同样多,每名同学分几个?(生拍4下手)

2、把4糖果分给2名同学,要分得同样多,每名同学分几个?(生拍2下手)

3、把2糖果分给2名同学,要分得同样多,每名同学分几个?(生拍1下手)

(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了4,2,1这几个数)

分得同样多,就是怎样分?(平均分)(老师板书:平均分)

(继续玩拍手游戏)

把一糖果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几个?(学生不拍手)为什么不拍手啊!(生答:半个不够拍一次)

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认识数的家族中的一位新成员――分数,学习了它之后,我们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分数)

1、认识1/2

拿出一张圆片

现在,谁能把这张圆片平均分成2份呢?(指名到讲台前)

(先将圆片对折,使两部分完全重合。打开以后,有一道折痕,折痕的左右两部分分别是这张圆片的一半。)

(老师把这张圆片粘贴在黑板上)

观察:老师就来写一写这个二分之一。

(板书:1/2)

谁来说一说,老师是怎样写的?

(先画一条横线,在横线下面写2,在横线上面写1)

我们由下往上读:二分之一。

谁能结合圆片说一说:1/2表示什么意思?

(生汇报)

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

分数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表示平均分,叫分数线;“2”表示平均分成的总份数,叫分母;“1”表示其中的一份,也是分母的一部分,叫分子。(板书:分数线、分子、分母)

刚刚我们折出了圆片的1/2,那么,你能折出其他图形的1/2吗?(拿出学具,独立完成)

你发现了什么?

(所有图形的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来表示,因为不论图形的形状、大小如何,它们都被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1份就是它们的1/2;整个图形大,它的1/2就大,整个图形小,它的1/2就小。)

2、认识 1/4

如果把这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猜想:其中的一份是它的多少呢?(1/4)

(板书:1/4)

小组合作:折出圆片的1/4,看哪个小组的折法多。

(汇报,粘贴图形。)

以上我们认识了1/2,1/4,你还想认识哪些几分之一的分数呢?

(学生列举,老师板书)

1、用几分之一写出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

(图略)

2、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都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吗?(判断并说明理由)

(图略)

3、动脑思考:在这张长方形纸中,每种颜色各占这张纸的几分之一?

(图略)

四、 总结收获

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3、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4、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体味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

一、自主学习

1、分饼干:

把()盒饼干平均分成()份;每个小熊分得()盒饼干;

2、分苹果:

把()个苹果平均分成()份;每个小熊分得()个苹果;

3、分蛋糕:

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每只小熊分得其中的()。

二、合作探究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分之一。写作:()

2、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我分到它的()分之一,写作:()。

三、及时训练

1、口答题:判断对错,这些分数能表示图中的红色部分吗?为什么?

2、完成教科书93页“做一做第1题”;

3、观看主题图:有哪些数学信息可以用分数表示?

()被平均分成()分,每一份叫做它的()分之一,写作()

四、归纳总结

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

三年级数学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1、小朋友,你们参加过秋游活动吗?觉得好玩吗?小明和小芳也参加了秋游活动。

[课件出示两人参加秋游分东西的场景:4个苹果、2瓶矿泉水、1个蛋糕]

他们俩带了4个苹果、2瓶矿泉水和1个蛋糕,该怎么分呢?你能帮帮他们吗?

2、指名一位学生分苹果。(如果学生分成1个和3个,问:如果分得公平些,该怎么分?如果学生分成每人2个,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课件演示:4个苹果每人分到2个]

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板书:平均分)

3、指名一位学生分矿泉水。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人,该怎么分?

[课件演示:2瓶水每人分到1瓶]

4、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怎样分?

[课件演示:不平均分蛋糕](学生否定)

那该怎么分?用这张圆形纸代替蛋糕,谁能上来分给大家看看?(指名折纸)

这位小朋友是怎么分的?每人分到了多少?(引导学生说出半个)

半个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

(一)感知1/2

1、教师提出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半个,如果学生能说出用1/2表示,教师加以表扬。[课件:1/2]那另一份呢?(1/2)

[课件: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

2、它指的是谁?

3、你能说说刚才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1/2的吗?

4、揭题:像1/2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板书:分数)

(二)折1/2

1、想不想自己来创造一个1/2呢?拿出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巡视同时把学生不同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2、反馈交流。

问:这三种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小结:无论是一个蛋糕,还是一个平面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三)认识更多的几分之一

1、刚才我们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

生:1/4、1/8、1/3、1/6(师板书)

2、拿圆、长方形、正方形其中一张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教师巡视)

汇报: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汇报时,把同是1/4而折法不同或者形状不同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3、小组同学之间说说你折的分数。

4、问:这几个图形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5、教师小结:不同的图形,只要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就能用相同的分数来表示。

6、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

[课件:]

涂色部分是?(1/2、1/4)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1/2和1/4。

(四)比较分数的大小

2、用完全相同的圆,表示出它的1/8,和1/2、1/4比,想象一下怎么样?(小)

[出示],1/8和1/2、1/4比,结果怎么样?[课件:涂色部分叠在一起]

3、比较刚才折的分数。

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老师给每组中发的图形大小相同,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组内比较。

(五)写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1、刚才我们认识了那么多分数,那你会写分数吗?(学生如果会,让他先到黑板上写一写,如果写对了,让他当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写;如果学生写错了,纠正,教师范写,学生跟写。)

在写分数的同时教师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中间短横,是?(分数线板书)表示平均分

2是?(分母)分母是2表示平均分成?(2份)

1是?(分子)分子是1表示其中的一份。

2、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草稿纸上写。)

反馈。

1、先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分数。(课件)

长方形1

1/2

用什么表示?

1/3

先猜一猜,用什么表示?课件移动1/3,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

1/6

先猜,课件移动1/6,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6份

师:你怎么一下子就猜对了呢?有什么小窍门?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借助观察比较估计,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

师:今天所学的分数和以前学习的1之间有联系吗?

再往下分,可能出现几分之一?

教师小结: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时候,每一份的大小会越来越(小)

2、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图:法国国旗(1/3)每一部分都是这个图形的1/3

五角星(1/5)

巧克力(1/8)

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

还能联想到几分之一?

生:1/2师: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

生:1/4师: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

[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1/2、1/4和1/8]

师:同样一块巧克力,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分数也就不同。

3、三年级教室里有一块黑板报。

师:这三个栏目分别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

(学生回答《艺术园地》占黑板报版面的1/4,教师问:这块版面不是分成了三份吗?为什么不是1/3?)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小学数学认识几分之几教案设计

教材简析:。

1、教学内容:《认识几分之几》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p95-96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的编排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实践检验理论,指导学生认识几分之几,从而认识分数。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之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是意义上、读写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很大的差异。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简单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可为今后的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分数的含义是分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也是以后认识小数的基础,所以认识分数是本单元的重点。由于学生在生活中一般没有接触过分数,没有“分数”的概念,因此认识分数是教学的难点。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物、图形和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知道几分之一这样的数是分数,能正确的读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认识分数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在借助图形的情况下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并且学会与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听取他人的长处的过程和结果。通过分一分、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几并体会。

情感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一定兴趣,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

3、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根据实物来认识几分之一,从而感受到什么是分数。

教学难点:认识分数。

教法与学法:

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中力求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理念:从生活中出发,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始,运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新颖性,引导学生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生活中让学生感受数学,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交流的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体验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本课运用电教手段,重点采用……来组织教学。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但是阿姨只买到了20个,40个小朋友怎么分呢?请同学慢来帮帮这未阿姨,

该怎么分呢?谁能够帮助这位阿姨?

并用电脑演示怎么平均分二分之一。

板书1/2读数。

把学生带进这样的情景和氛围中,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和学习新知的动机,从而引出“两个人要平均分一个,结果应该如何表示”,在问题的召唤下,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被升。从而在生动的具体的情景中体会二分之一。

电脑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分,一份是其中的三分之一。

板书1/3读数。

使学生认识三分之一,并使学生了解要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是三分之一。

电脑演示把一张纸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一份是五分之一。

板书1/5读数。

使学生认识五分之一,使学生了解和体会平均分。

4、手工上还需要绳子,每一根绳子需要分给10分小朋友,又应该怎么分?

电脑演示把一根绳子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一份是10分之1。

板书1/10读数。

既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又为接下去的新知作铺垫。

二、观察总结,动脑动口。

请学生观察板书,问他们什么样的数叫做分数呢?分析,概括,总结。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总结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讲解分子,分数线,分母的名称和意义。

结合板书请学生来讲一讲。

三、注重合作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1、拿三张完全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折出它的1/2,1/4,1/8,并分别涂上颜色。

老师说出几分之几,他们就把知好展示出来。

2、小组合作,制造分数。

利用准备好的材料来制造分数(如线,纸等)。

1/2,1/4,1/8,1/10。

交流怎么制造出这样的分数的,你是怎么想的?

在这个环节中,尽量是学生多做多说做看多交流,老师放手使学生在动手中深刻的体会到要“平均分”,并且验证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与合作,得出结论,不仅达到了强调“平均分”的目的,而且思考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教会了学生通过实践寻找例证的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操作,思维,语言相结合,深刻的体会分数的含义,这样的设计还有利于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概括等能力得到锻炼,也使学生去体会与他人合作的力量和提取别人的长处。

四、联系生活实际,促进认识的发展和评比。

小学数学《认识几分之一》的教案设计

1、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2、会借助实物或图形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概念。

4、培养学生探索、创新意识,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一、体验分数的产生过程。

1、谈话:同学们,在家里或在学校你们有没有分过东西呀?(请学生说说分东西的情况,进行适当的思考教育,并导出平均分)。

2、出示例1图(先不出示蛋糕)。问:图上两人在分什么呀?谁来帮他们平均分这东西呢?(根据学生说的结果,板书:2个、1瓶)。

3、出示蛋糕,问: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同桌说说看,你打算怎样分呢?(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分的过程。)。

4、问:每人得几个呢?(板书:半个。)。

5、师:刚才我们平均分了三样物体,得到了三个结果,你觉得哪个结果比较特别呀?(体会半个这个结果的特别之处:〈1、是汉字。)。

6、你能创造一个数或者符号来表示半个吗?(学生独立创造,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7、你想知道现在人们用哪个数来表示一半吗?(板书)介绍这个数的来历。问:人们为什么用这个数来表示一半呢?(同桌议一议,初步体会各部分的含义)。

8、师:这个数就读作二分之一,其实,半个就是二分之一个。像这样的数,我们称之为分数。(板书分数)。

9、下面谁来说说看,我们刚才是怎样得到一个蛋糕的的?

二、联系生活,多重感知,理解的意义。

1、师:吃完了蛋糕,他们又玩起了折飞机,可是纸只有一张三角形的纸,怎么办呢?(让学生说说怎样平均分?多媒体演示分法)。

2、师这样平均分成2份以后,每一份都是原来这张纸的。

3、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的。你还会找出其它图形的吗?(学生动手折)。

4、学生交流。

找长方形的时,请几位同学分别演示,多媒体演示并比较几种分法。

问:为什么折法不一,形状也不一样,却都是这张长方形的呢?

三、尝试迁移,设疑激趣。

1、有人也找出了几个图形的,(出示图)你认为对不对?同桌讨论一下。

2、那你认为图3的涂色部分该用什么数表示呢?

你是怎样想的?(同桌说一说)。

3、问:除了红色部分可以用表示外,还有哪部分也可以用表示?

[评:从到的教学,过渡自然,学生通过迁移、比较、讨论,很好地理解了的含义。]。

四、大胆猜想,自主探索,认识其它分数。

1、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猜猜看,你觉得还可能会有其它分数吗?能把它们写下来吗?

2、学生汇报,师示范写。

(选择其中的一个分数,请学生用圆纸片折一折,说一说。)。

3、师:有没有?呢?(师生一起写)。

师:其实分数各部分都有它的名称。请自学教材p100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4、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涂色部分吗?

问:为什么这些分数的分母都不一样呢?为什么它们的分子都是1呢?

五、学习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1、师:你会折出一个圆纸片的几分之一吗?(学生自由折,上来演示,并将学生折的圆纸片在黑板上。)。

2、出示两个分数之后,请学生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

问:你认为哪个分数大呢?你是怎样比的?

3、再请学生展示折出的分数,并与前面的分数进行比较。

4、师:老师折出了这张纸的,你认为这个应该排出哪里呀?

5、师:如果折出圆纸片的,应该排在哪里?为什么?(让学生体会:分得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少)那我们一开始折出的,又该排在哪里呢?为什么?(分的份数越少,每一份就越多)。

六、生活中的分数。

2、师:你能举些生活中分数的例子吗?(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引导补充)。

[评: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

3、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事物,这样我们学的数学才是有用的数学。

七、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分数,你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总评]这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集中而又不单一,教者紧紧围绕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例中先获得感性认识,又通过观察、折纸等实际操作,把图和数有机结合,在读者讨论、交流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大胆猜想、自主探索,并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而且使学生获得了积极的数学情感。

三年级下《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4~65页。

1.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在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经历与他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一、唤醒经验,引入新课。

1.回想已经认识的数。

提问: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

再问:你对分数有哪些了解?你能举例说明已经认识的分数吗?

2.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物体(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几份就是几分之几。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分数呢?从今天起,我们就来继续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课件出示第64页的例题。

提问:看到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再问:把4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你会分吗?分得的结果怎样?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把4个桃圈起来,用虚线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

讨论:你认为可以怎样用数来表示每只小猴分得的桃呢?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学生讨论后,组织交流,并引导学生用1/4表示其中的一份。

提问:这里的1/4是怎样得到的?它表示什么意思?(课件再次演示:把4个桃先圈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突出其中的1份)。

通过交流明确:把4个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1个桃,这1个桃是4个桃的1/4。

小结: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1/4。

(板书:4个桃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是1/4)。

2.教学“想一想”。

谈话:如果把4个桃平均分给2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呢?请同学们独立思考。如果有困难,可以用学具摆一摆,并将结果填在答题纸上。

全班交流,汇报结果。(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

小结: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2个桃)是这个整体(4个桃)的1/2。

(板书:4个桃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1/2)。

3.总结:我们把4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如果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4;如果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1/2。也就是说,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课件出示:分步出示第一行和第二行的问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的?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了几份,怎样表示其中的一份?再填一填。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弄清题目后,独立完成,再交流各自的思考。

3.“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根据分数的含义分一分,然后把每份涂上颜色,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1)电脑出示12根小棒。

反馈:怎样分别拿出12根小棒的1/2和1/3?(学生演示并交流拿小棒的过程)。

再问: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一?

5.谈话:你能用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来描述我们班级学生的人数吗?如:把我们班的同学平均分成8组,每个小组的人数就是全班人数的1/8。

提问:你能再说一个几分之一的分数吗?

四、谈话总结,沟通联系。

总结:我们以前认识的分数,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今天认识的几分之一,是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年级下《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设计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读出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并且能掌握分数各部分之间的名称。

2、通过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4、根据主题图对学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法制教育,教育学生学会爱护保护环境。

课件,圆形纸片、长方形、正方形纸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关于主题图内容课件。让学生观察同学们在做什么?指名几名学生说说自己得到的信息。

教师总结得出:同学们在野外进行野炊活动。

渗透环境保护法:

学生:丢放在垃圾桶或垃圾箱里。

同学们说得真好。如果乱丢,就会影响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就有明确的规定:

第一章第六条第一款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第二款也规定: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

因此,我们再除外野游时,如果随手随意乱扔垃圾,对环境造成污染,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同学们,我们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小公民,我们从小就要养成爱护、保护环境的好习惯,做一个懂得爱护和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合格的小学生。同学们,一起努力吧!

学生说出想法后,教师板书:平均分。

分得几块?你会表示吗?

学生回答。

师:好的,那接下来的15分钟的时间就交给同学们了。

要求:小组合作完成教材第93页的内容。用手中的图形来折一折,帮助理解。

二、汇报交流、学习新知。

1、师生共同交流学习。

师:同学们学习得怎么样呢?现在来一起解决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好吗?

一块月饼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几块?(半块)。

师:这半块用一个数来表示,怎样表示呢?(1/2)。

举反例说明要平均分,教师演示,让学生判断。体会1/2是怎么得来的,又是怎么表示的。

引导学生:

2、学习怎样写1/2。

师:这个数怎么写呢?

让学生先说怎么写,教师再指导学生正确的写法。并指导写法:先写“—”表示平均分,再写“2”,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最后写“1”,表示其中的1份,课件出示:写作1/2。

3、学生汇报教材第90页的自主学到的1/3、1/5。

(1)、师:根据刚才的学习,如果把月饼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块饼的几分之几呢?

(2)、让学生说说教材上平均分成5份的长方形,要表示它的五分之一,应该把几份涂上颜色。(学生回答:1份)。

三、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认识1/4。

(一)、交流所得。

师:同学们刚才也学习了,再来说说:

如果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四份,每块是它的几分之一?(学生回答: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如果不是平均分,每块是月饼的1/4吗?(课件出示)。

强调:只有平均分,每块才是月饼的1/4。1/4怎么写?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订正。

(二)、体验1/4。

1、师:你是怎么得到1/4的?说一说1/4表示什么?

2、学生回答:不论一个图形的形状、大小怎样,只要把它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4。

3、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分数?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小结:像1/2、1/3、1/4、1/5......这样的数,都是分数。(课件出示)。

(三)、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及读写:

师引导学生总结汇报: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引导学生学会写分数。

和读写分数。

教师用课件出示分数的读法:先读分母,加“之”字后再读分子。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老师再举一些例子让学生深入体会分数的读写:例如:二十分之。

一、三十五分之一等。

(四)、学习例2。

汇报怎样折的。(选择学生作品展示,指名说一说各自的折法,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四、现学现用。

课件出示练习题,先让学生判断,然后师生共同完成,并引导学生说说原因。(题目:见课件)。

五、课后练习。

1、教材第91页“做一做”第1题。

2、练习二十第1题。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今天有什么收获?谈一谈。

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第91~93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使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教具钟、钟面;学生每人一个钟面、一张乐乐的作息时间表。

一、问题导入。

1、星期六,豆豆对妈妈说:“妈妈,5点钟有好看的动画片,我要看。”妈妈说:“豆豆,妈妈有点事要出去,5点钟的时候你自己打开电视看吧。”豆豆可高兴了,心想:现在时间还早,我先玩一会儿。于是他拿出好多的玩具高高兴兴地玩了起来。妈妈下班回来看见豆豆两眼泪汪汪的,就问:“豆豆,看什么动画片把你感动成这样了?”豆豆委屈地说:“我不会看时间,等我打开电视的时候,动画片都已经放完了。”

2、师:哦,原来是这样啊。小朋友,你们会看时间吗?今天咱们就和豆豆一起来认识钟表吧!(板书课题)。

二、认识整时。

(一)认识钟面。

小朋友们仔细看这个钟面,你有什么发现?(引出时针、分针,12个数,时针和分针的走向)。

1、时针和分针(电脑闪烁,并移出)。指出老师教具钟上的时针和分针。告诉同桌好朋友你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2、12个数(电脑闪烁)。你们的钟面上有没有12个数,一起来数数看。

3、时针和分针的走向。

(二)分类。

1、说一个你最喜欢的时间。

2、同桌小朋友说一说,并把你喜欢的这个时刻拨在钟面上。

3、(师收集3个整时的钟面和3个半时的钟面,分开贴在黑板上)。

提问:你能将这6个钟面分成两组吗?为什么这么分?

(二)教学整时。

1、(第一个钟面)××,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拨的?(电脑演示)怎么读?(板书)。

2、(第二个钟面)××,你又是怎么拨的呀?怎么读?(板书)。

3、(第三个钟面)××,你拨的是什么时刻?(板书)。

4、把三个钟面上的时刻连起来读一读。

5、师拨3个,生读。你们怎么能那么快就读出来了呀?(得出结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板书:几时)。

6、现在大家都会拨几时整了吧?请你拨拨看。(2时和7时)。

(三)认识几时半。

2、(第一个)××,请问你拨的时刻是多少?你是怎么拨的?(生说,电脑演示)。

4、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5、这三个时刻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钟面上有什么特点?(得出结论: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了几就是几时半,并板书:几时半)。

6、师再拨12时半、5时半、11时半让学生认。

7、你会拨吗?拨出4时半,7时半。

8、刚才小朋友们在拨几时半的时候都是怎么拨的呀?

三、认识时间的表示法。

1、示范时间的表示法。

其实7时还有一种简单的表示方法。7两个点。

三年级下《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设计

1、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会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渗透单位“1”的概念。

:课件、小黑板、双面胶。

(—)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郊游吗?这一天,兄弟俩去郊游,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零食外,还给他们共同准备了4个橘子,2瓶饮料。兄弟俩怎样分这些东西比较公平呢?(课件出示)。

(学生说出多种情况,着重强调“平均分”)。

师:妈妈还故意给他们准备了一个大苹果,兄弟俩该怎么“平均分”呢?

(大部分学生说是“一人一半”)。

师:“一半”是日常生活用语,用数学语言怎么表示?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数学王国里的一位新朋友——分数。

(二)探求新知。

〈1〉学生具体平均分一个苹果,深刻体会“平均分”;

指出:“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苹果的二分之一”

提问:另一块苹果呢?(也是它的二分之一),从而得到“每一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引导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互相合作,用学具创造出一个“二分之一”,(涂上你喜欢的颜色,并标出分数,用彩笔画出折痕)。

学生介绍自己创造的“二分之一”,并帖到黑板上。

学生自己总结“二分之一”的意义,并强调单位“1”

指出:像、、、……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学生小组合作,先选定一个分数,组员齐心协力用学具表示出这个分数,方法多的为优胜组(小组竞赛)。

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创造的分数,并帖到黑板上一张。

(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等有多种表示方法)。

3、总结分数各部分的意义。

学生观察、小组讨论,总结分数各部分表示的意义。(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其中的一份)。

观察这些分数的共同点,说说原因。(分子都是“1”,都是表示其中的一份)。

4比较大小。

学生猜测比较小黑板上分数的大小。

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总结规律并分析原因(把“同一个”整体平均分,分成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三)巩固练习。

(四)在生活中找分数。

(五)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做个评价。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子。

————…………分数线。

2…………分母。

教后反思:这节课通过让学生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操作活动,经历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获得对分数的主观经验,再探究其意义,从而体现了新课程关于“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与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最后在生活中找分数,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再由对自己的表现作个评价,让学生能够客观认识自我,培养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这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快乐,可爱的孩子们给了我无数的惊喜,所以我觉得这节课是成功的。

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例1、例2。

学习目标:1、在活动中感知平均分的含义,初步认识分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4、在活动中体验数学,体味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创设情境:帮小熊分礼物。

2、注意平均分,请完成自主学习1、2、3题。(板书:平均分)。

3、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学生点评。

4、新知设疑。

二、合作探究。

(一)、师生合作探究。

1、自学教材例一。

2、观看动画演示。

3、完成合作探究第1题,

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每份是这块月饼的一半,也就是它的()分之一。写作:()。(板书:几分之一)。

4、活动操作:自选学具,折出一个图形的二分之一。

5、揭示二分之一的意义。(板书: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6、学习二分之一的读法、写法。

7、找身边的二分之一。

(二)、小组合作探究。

1、小组活动:4人平均分月饼。

(1)、把自己分得的部分用数表示出来。

(2)、完成合作探究第2题。

2、小组汇报:小组成员依次说出自己分到多少月饼。

把这个月饼平均分成()份,我分到它的()分之一,写作:()。

3、折一个正方形的四分之一,有哪些不同的折法?

(1)学生汇报;

(2)教师点评,汇总不同折法。

4、学习分数概念:

三、及时训练。

1、口答题:判断对错,这些分数能表示图中的红色部分吗?为什么?

2、完成教科书93页“做一做第1题”。

3、观看主题图:有哪些数学信息可以用分数表示?

一、归纳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好,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呢?

认识几分之一教案

《山沟里的孩子》是北师大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用富有情感的语句,描述了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翻山越岭上学、放学的情景,就像流动的画面,生动而多彩,含蓄而深沉地表现了孩子们上学的艰辛,更表现出他们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

清新抒情对应的语言是本文的表达特色。文章虽美,但对城市的孩子来说,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生活阅历的有限,学习本文有一定的难度。基于此学情,在细致进行文本分析后,本节课的教学,我摒弃说教式的理性分析,在学生充分预学的基础上,以疑定教,以导促学,以训促用;给予学生充足读书的时空,引领他们亲历阅读实践,读中悟情,读中明理,读中明法,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