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最新告别拖延演讲稿(通用9篇)

最新告别拖延演讲稿(通用9篇)

作者:储xy 最新告别拖延演讲稿(通用9篇)

演讲作为人类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演讲者、听众、沟通二者的媒介以及时间、环境。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演讲稿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演讲稿模板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告别拖延演讲稿篇一

开场:同学们好,老师好。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新名词——拖延症。顾名思义,所谓拖延症,就是指事事都会无意识的拖延。也许本来做好了详细的计划,一到实行的时候,就想着,再等一会,等一小会。等着等着,这件事就那么过去了。

曾经有一位叫做钱鹤滩的学者写过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从某一方面来看,拖延症无疑压制了一个人的执行力。本来无关紧要的事,日积月累下来就做不完了。说到这里,我想做个小调查。各位同学认为自己有拖延症的,请举一下手。那请问,这些举手的同学,你们是否认为拖延症阻碍了你们的计划,压制了你们的执行力。

其实,根据调查发现。拖延症大多来自一定的时间限制。假如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给你10天去完成,几乎绝大多数人都会无意识选择拖延,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件事既然无足轻重,一定很容易就办到,等期限快到的时候再去做也不迟。结果到了第八天,第九天甚至第十天你才去做这件事,本来慢慢做可以非常漂亮并且轻松的完成任务,却因为拖沓导致任务完成仓促,虎头蛇尾。甚至需要外力的帮助去草草解决。

我自己本身是一个拖延症十分严重的人。我相信班里有很多同学都和我有着相同的困扰。一到放假的时候,之前明明做好了许多的计划,计划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在这个时间段做什么,我要几点起床之类的杂事。可一到实行的时候,就变成了:现在才几点几点,我还可以再多睡一会。今天是放假第一天,要不就给自己放松一天吧。这个时间段应该用来休息啊,还是待会再做吧。这样的情况下,结果往往是,哪怕坐在地上发呆一整天,也不愿意去执行原本的计划。更多的情况是,假如今晚数理化政史地六科作业,肯定有一部分同学这么想:政史地可以直接抄答案,我先写这些吧,数理化我要留着好好做。可实际的情景是,我抄完了政史地作业,看向钟的时候发现,啊,都这么晚了,算了,数理化明天再做吧。到了第二天早上,原本计划好哪怕作业不交也要认真写完,可实际上,在仓促的交作业热潮中,不听话的手还是伸向了答案,抄完之后,陷入了深深地自我谴责中。

所以,综上所述,拖延症带来的负面作用更多的表现在给自己带来压力,负罪感,效率低下,还有人们对你不能完成任务的不良评价。而且,在这样的负面作用下,往往会产生恶性循环,导致进一步的拖延行为。

通常情况下,人做选择依循两个原则:或者是追求快乐,或者是逃避痛苦。你觉得上学无趣,所以会迟到,但是你跟喜欢的人约会就不迟到;老师来检查,你就不会迟到,老师一不来,你就昨天晚上忘了订闹铃,或者闹钟没有响。对于你不想做的事情,你有排山倒海的理由拖延它;对于你事关重大的事情,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你也在所不辞。

当然,有时拖延症也有积极地一面。一件事情拖着拖着,我们干脆就不做了。这也是拖延症的价值:通过它,来区别事情的重要性。我常常觉得,有的时候我们是自动选择了“拖延”这样一个方式,以来激活自己的创造力。我现在就制定好复习计划,可实际上,我到了考试前一天才开始背书。但往往这种抱佛脚的行为却出奇的有效,所以我认为,我不怎么努力不怎么拼命也可以做的和那些努力的人差不多。虽然知道这种想法不正确,我的知识也没有努力的人巩固,可我还是忠于这种想法,这就是拖延症。

对于拖延症来说,最糟糕的,是在拖延的时候,憧憬忙碌的状态,在忙碌的时候,去悔恨当初自己的拖延。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皮尔斯·斯蒂尔教授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拖延公式“u=ev/id,战拖=信心*价值/冲动*回报延迟。

是否拖延,其实本质上来讲,就是你愿意付出的代价,和你的获得之间,你做一个选择。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告别拖延演讲稿篇二

我是个有拖延症的人吧。

每次deadline的日子渐近,我都会如临大敌。紧张、恐慌、手心发汗……望着堆积如山的任务,我感觉生命的尽头莫不过如此。事情在我身上,总是做得如此匆忙,那些名人雅士做事情的从容不迫,干净利落,似乎从来都没有在我身上上演过。我大概真的有拖延症吧,不然为什么会在百忙的期末复习中居然还抽出时间,默默在万马奔腾的图片中数着到底有多少只马,这种无意义而又浪费时间的事情究竟荒废了我多少生命?我其实是认真的,每件事情的开始的时候,我都严阵以待,并且积极做计划,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是那种看着计划一点点完成,产生的那种奇大无比的充实感是让人兴奋的。有时候,累了一天,真的很辛苦,“反正已经完成这么多了,为什么不放松一下自己呢?剩下的那点晚点再做也不迟啊!”这类念头会一点点吞噬我全部的意志。然后居然就可以开始肆无忌惮,无忧无虑的玩耍!好吧,我真的有拖延症。正如我现在这样,在截稿日期的压力下,依然在找着各种各样的借口去回避。到头来却又是顶着压力在期限之内疯狂的压榨自己。如此循环往复,这不就是玩也没玩好,学又没学成么?在关键时刻将自己的时间精确到秒,就为了挤出那么一点时间去逃避那些真正需要被完成的事;原定12:35分开始复习,抬头一看表,12:36了,那要不就等到12:40这个整数再开始吧!于是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流逝了,这难道还不是拖延症么!

我是个有拖延症的人啊!

无数次的经历都已经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痛苦和懊悔。回忆一下以往的经历吧,多少次的辗转反侧,多少次的夜不能寐,所有的根源都是拖延症。这种感觉就好比我的脑子里住着一个思考者,他知道真正重要的事情有什么。还有一只喜欢享乐的猴子!他喜欢做一切放松的事情,哪怕这些事情没有任何意义也并不是我真心想做的事情,只要能够减轻我的焦虑,它就是值得猴子去做的事情。这些逃避的事情,为的都只有一个目的,降低我自己对拖延本身的罪恶感,从而也会放大那些已完成部分的成就感,然后就越拖越多,最终就陷入了拖延的怪圈,将大堆的事情留给了理性的思考者默默苦恼。过往的曾经留给我的只有虚无的傲慢。我堆积了狂妄,以为一切都可以在最后的一刻搞定;我堆积了无知,在自我的满足里做了井底之蛙;我堆积了愚昧,在时光的空白里迷失了自我与方向。

拖延症,这一次,我想真正和你说再见,不,永别!

告别拖延演讲稿篇三

大家好,我们是“拖延症”病毒。

我们专门“攻击”未成年的小朋友。看,我们的情报员又发现了一个目标——一个名叫吴嘉诚的男孩。

周一:老师布置完作业,吴嘉诚看也不看,因为我们向他发出暗示:没事的,睡觉前也能做,于是他就在睡觉前才勉强写完。

周三:我们让他早点去学校做……

周四:……

……

哈哈哈,吴嘉诚你这个大傻瓜,只要你有坚强的意志,就能消灭我们啦!哈哈哈!不好,一不小心,刚才的话好像被他听见了,哦不!完了!

果不出我所料,第二天,我们就被源源不断的白细胞给包围消灭了!

告别拖延演讲稿篇四

大家好!

我是来自六年级四班的xxx,我演讲的题目是《告别了,母校》

又是一年桃李芬芳时,又是一年栀子花开时,阳光明媚的春天里,我们的心里却飘起蒙蒙细雨。因为我们将要向相伴六年的老师们道别,向朝夕相处的同窗们道别,也向我们美丽的母校道别!

此时此刻,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即有毕业的喜悦,也有掩不住无限的回忆与留恋。还记得我刚走进你的怀抱时,我还是一个年幼、不懂世事的儿童,可当我要走出你的怀抱时,已经是一位满腹文墨的少年,是你抚育我成长。六年的学习时光,弹指一挥间,记忆将是生命中最为珍重的收藏。还记得刚入校时你我所立的雄心壮志,还记得在教室、图书馆和实验室中你我孜孜不倦学习的身影,还记得老师的谆谆教诲时你我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还记得在运动场上你我生龙活虎的锻炼场景,太多太多的情景值得去回忆。这六年的路,走的辛苦而快乐,六年的小学生活,过的充实而美丽,流过眼泪,却伴着欢笑,踏着荆棘,却是万里花香。

毕业之际,我要感谢美丽的母校,给了我知识的根源、智慧的力量和做人的道理;还要感谢亲爱的同学们,感谢他们在这个学校陪我走过每一个日日夜夜,一起悲一起喜,更让我学会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更要感谢敬爱的老师们那淳淳教诲和无私的关爱,您对我的恩情比山还高,比海还深。

小学毕业是对昨天的总结,更是对明天的呼唤。以后将要去初中去读书,还要去高中学习,更要去大学深造。有的毕业后会扛枪保卫祖国的边际,会上山去找矿,会进工厂去做工,会到广漠的原野上去耕耘。还会奔向世界各地,去纽约、巴黎、伦敦工作。但是我们无论在什么地方,永远和这里心连心。老师们,请相信,在新的地方我们会发扬铁小的优良传统,去拼搏、去奋斗,绝不会辜负你们的信任!

母校是一处温馨的港湾,我们是她怀中驶出的一只只小船,无论我们泊在哪个码头,都闪烁着她的一盏航灯。老师是一支永远的歌曲,我们是她放飞的一个个音符,无论我们汇入哪一首歌,都跳动着她的音符。岁月无声,友谊无限,同学们,让我们留下回忆,带着梦想出发吧。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

告别拖延演讲稿篇五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那就是世界上最苦的'水果是什么?答案是“当初如果”。虽然这只是一个脑筋急转弯,但这是一个大家都感同身受的问题,因为几乎每个人都不同程度患有一种病,叫做拖延症。拖延症的定义自然不用多说,大家患病那么久,应该接触过各种不同的病发症状。

但是也不要因为拖延症而对生活失去信心,因为每个人都是在有选择地拖延。比如你会在一个无聊的会议上迟到,却不会在跟男神女神的约会上迟到;对于你不想做的事情,你有排山倒海的理由拖延它,事关重要的事情,刻意创造困难你也在所不辞。还有的时候一件事情拖着拖着,我们就干脆不做了。其实这也不错,你能够通过它,来区别事情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我自己本身是一个拖延症十分严重的人。我相信班里有很多同学都和我有着相同的困扰。一到放假的时候,之前明明做好了许多的计划,计划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在这个时间段做什么,我要几点起床之类的杂事。可一到实行的时候,就变成了:现在才几点几点,我还可以再多睡一会。今天是放假第一天,要不就给自己放松一天吧。这个时间段应该用来休息啊,还是待会再做吧。这样的情况下,结果往往是,哪怕坐在地上发呆一整天,也不愿意去执行原本的计划。

在表面上看来,拖延的时候我们完全没有做和任务相关的事情,我们刷朋友圈吃零食聊天,忙里偷闲中,潜意识里必定会不时地想起还没完成的事情,这种焦虑感会让我们慢慢开始计划起来,哪怕只是不靠谱的一些设想,也是行动前的蓄力过程,至少在你开始做的时候不会毫无头绪。

更令人开心的是,拖延有时候会带来价值。

而且,拖延还能带来创造力!很多作家会常常拖了一周没有写稿,却在最后期限突然引发头脑风暴或是灵感爆棚。广告圈里面也有句话说,牛逼的创意,都在最后一秒出现的。

听到这里,大家大概已经开始原谅自己的拖延症了,那么,我只能说你们真的是资深拖延症爱好者。如果没有强大的头脑风暴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那还是着手开始治疗吧。

毕竟很多人都爱说,当初如果早点准备,我一定能做的更好。其实你已经尽了你所有的努力,你耗费了大量精力在逃避和焦虑上面,也花费了大量精力在截止前不久的行动力爆棚。无论怎样,是你自己选择,要现在的结果。

有些人觉得,我没有拖延症啊,我一直都在做和工作相关的事情,这类人有一种情况也很可怕。他会先花十分钟挑一支最想用的笔,然后思考写在哪个位置比较好看,最后慢慢地把一天的计划列出清单,结果根本没有按清单去做,这种看似强迫症的行为就是标准的花式拖延时间。

拖延症是害怕完成一件事,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结束一件事,是不知道如何完成这件事。其实根本不需要考虑太多,我们熟知的电影《阿甘正传》中,阿甘看到一个目标就走过去了,别人却是看见目标先订一个作战计划,然后匍匐前进,往左闪,往右躲,再弄个掩体折腾了半天最后哪儿也没到达。对于拖延症来说,最糟糕的,是在拖延的时候,憧憬忙碌的状态,在忙碌的时候,去悔恨当初自己的拖延。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皮尔斯·斯蒂尔教授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拖延公式”是否拖延,其实本质上来讲,就是你愿意付出的代价,和你的获得之间,你做一个选择。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告别拖延演讲稿篇六

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自从电子游戏出现以来,“电子海洛因”这个不光彩的称号就一直伴随着它。网络游戏的出现令网吧获得了新的契机,随着它的兴旺发展,所有的指责也降临在它头上了。似乎所有不良现象都是由网吧引起的,网吧一时之间成了大家都厌恶的一个地方。

长期以来,违规网吧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一块“毒瘤”,学生家长痛恨,学校老师害怕。它让中小学生上瘾,然后渐渐堕落。

中小学生的心灵需要美好的东西去引导、规范,需要友好的集体带动和影响。但是,违规网吧完全是相反的东西。前者让学生体验到越界的快感,但却掏空了他们的心灵,逐渐让他们狂乱,从此,他们不再去追寻美和善的东西;后者让学生沉溺于个体自我的享受中,一心追求隐秘的体验,追求一种完全自我独享的东西,从此,他们失去了集体,他们也不再需要集体,不关心集体,结果是他们将没有责任感,没有集体感,等他们长大,他们将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人。

一句“珍惜年华,告别网吧”,一句“压减一批、处理一批、关闭一批”,这几句话让网吧老板的心头发慌,也让我们的心头发慌。远离网吧,就像要远离毒蛇猛兽一样远离网吧;消灭网吧,就像要消灭黑暗的堡垒一样消灭网吧。然而就在这样打击网吧的时候,我们看到国家正将电子游戏列入863计划,准备大力扶持游戏产业;而国内首次由政府发起主办的数字娱乐竞技大赛网游争霸赛的十个举办城市中,重庆也赫然名列其中。现在监管部门却不明白或者假装不明白,所谓的网吧问题,所谓的未成年人网吧问题,绝大多数的原因都是因为游戏,因为网络游戏而引发的。

努力让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不是一句口号,需要行动,特别细心的行动。我们的行动才是彻底清除、关闭违规网吧的封条。网吧,是摧毁我们理想、侵害我们身体的凶手!同学们,醒醒吧,让共同我们珍惜年华,远离网吧!

不过这次活动,得到了大家的响应。4月15日上午,重庆市云阳县200多名青少年在新县城群益广场举行宣誓仪式,在白色长幅上签字许下承诺。申明“珍惜年华,告别网吧”,40余名网吧业主同时签字承诺“守法经营,拒绝未成年人”。当地首座公益性的“少儿军校”也同期开学,80名参加了宣誓仪式的儿童首批入营军训。

告别拖延演讲稿篇七

我是个有拖延症的人吧。

每次deadline的日子渐近,我都会如临大敌。紧张、恐慌、手心发汗……望着堆积如山的任务,我感觉生命的尽头莫不过如此。事情在我身上,总是做得如此匆忙,那些名人雅士做事情的从容不迫,干净利落,似乎从来都没有在我身上上演过。我大概真的有拖延症吧,不然为什么会在百忙的期末复习中居然还抽出时间,默默在万马奔腾的图片中数着到底有多少只马,这种无意义而又浪费时间的事情究竟荒废了我多少生命?我其实是认真的,每件事情的开始的时候,我都严阵以待,并且积极做计划,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是那种看着计划一点点完成,产生的那种奇大无比的充实感是让人兴奋的。有时候,累了一天,真的很辛苦,“反正已经完成这么多了,为什么不放松一下自己呢?剩下的那点晚点再做也不迟啊!”这类念头会一点点吞噬我全部的意志。然后居然就可以开始肆无忌惮,无忧无虑的玩耍!好吧,我真的有拖延症。正如我现在这样,在截稿日期的压力下,依然在找着各种各样的借口去回避。到头来却又是顶着压力在期限之内疯狂的压榨自己。如此循环往复,这不就是玩也没玩好,学又没学成么?在关键时刻将自己的时间精确到秒,就为了挤出那么一点时间去逃避那些真正需要被完成的事;原定12:35分开始复习,抬头一看表,12:36了,那要不就等到12:40这个整数再开始吧!于是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流逝了,这难道还不是拖延症么!

我是个有拖延症的人啊!

无数次的经历都已经让我深深感受到了痛苦和懊悔。回忆一下以往的经历吧,多少次的辗转反侧,多少次的夜不能寐,所有的根源都是拖延症。这种感觉就好比我的脑子里住着一个思考者,他知道真正重要的事情有什么。还有一只喜欢享乐的猴子!他喜欢做一切放松的事情,哪怕这些事情没有任何意义也并不是我真心想做的事情,只要能够减轻我的焦虑,它就是值得猴子去做的事情。这些逃避的事情,为的都只有一个目的,降低我自己对拖延本身的罪恶感,从而也会放大那些已完成部分的成就感,然后就越拖越多,最终就陷入了拖延的怪圈,将大堆的事情留给了理性的思考者默默苦恼。过往的曾经留给我的只有虚无的傲慢。我堆积了狂妄,以为一切都可以在最后的一刻搞定;我堆积了无知,在自我的满足里做了井底之蛙;我堆积了愚昧,在时光的空白里迷失了自我与方向。

拖延症,这一次,我想真正和你说再见,不,永别!

告别拖延演讲稿篇八

开场:同学们好,老师好。相信绝大多数同学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新名词——拖延症。顾名思义,所谓拖延症,就是指事事都会无意识的拖延。也许本来做好了详细的计划,一到实行的时候,就想着,再等一会,等一小会。等着等着,这件事就那么过去了。

曾经有一位叫做钱鹤滩的学者写过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从某一方面来看,拖延症无疑压制了一个人的执行力。本来无关紧要的事,日积月累下来就做不完了。说到这里,我想做个小调查。各位同学认为自己有拖延症的,请举一下手。(——)那请问,这些举手的同学,你们是否认为拖延症阻碍了你们的计划,压制了你们的执行力。(——)

其实,根据调查发现。拖延症大多来自一定的时间限制。假如一件不大不小的事,给你10天去完成,几乎绝大多数人都会无意识选择拖延,因为大家都认为,这件事既然无足轻重,一定很容易就办到,等期限快到的时候再去做也不迟。结果到了第八天,第九天甚至第十天你才去做这件事,本来慢慢做可以非常漂亮并且轻松的完成任务,却因为拖沓导致任务完成仓促,虎头蛇尾。甚至需要外力的帮助去草草解决。

我自己本身是一个拖延症十分严重的人。我相信班里有很多同学都和我有着相同的困扰。一到放假的时候,之前明明做好了许多的计划,计划今天做什么,明天做什么,在这个时间段做什么,我要几点起床之类的杂事。可一到实行的时候,就变成了:现在才几点几点,我还可以再多睡一会。今天是放假第一天,要不就给自己放松一天吧。这个时间段应该用来休息啊,还是待会再做吧。这样的情况下,结果往往是,哪怕坐在地上发呆一整天,也不愿意去执行原本的计划。更多的情况是,假如今晚数理化政史地六科作业,肯定有一部分同学这么想:政史地可以直接抄答案,我先写这些吧,数理化我要留着好好做。可实际的情景是,我抄完了政史地作业,看向钟的时候发现,啊,都这么晚了,算了,数理化明天再做吧。到了第二天早上,原本计划好哪怕作业不交也要认真写完,可实际上,在仓促的交作业热潮中,不听话的手还是伸向了答案,抄完之后,陷入了深深地自我谴责中。

所以,综上所述,拖延症带来的负面作用更多的表现在给自己带来压力,负罪感,效率低下,还有人们对你不能完成任务的不良评价。而且,在这样的负面作用下,往往会产生恶性循环,导致进一步的拖延行为。

通常情况下,人做选择依循两个原则:或者是追求快乐,或者是逃避痛苦。你觉得上学无趣,所以会迟到,但是你跟喜欢的人约会就不迟到;老师来检查,你就不会迟到,老师一不来,你就昨天晚上忘了订闹铃,或者闹钟没有响。对于你不想做的事情,你有排山倒海的理由拖延它;对于你事关重大的事情,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你也在所不辞。

当然,有时拖延症也有积极地一面。一件事情拖着拖着,我们干脆就不做了。这也是拖延症的价值:通过它,来区别事情的重要性。我常常觉得,有的时候我们是自动选择了“拖延”这样一个方式,以来激活自己的创造力。我现在就制定好复习计划,可实际上,我到了考试前一天才开始背书。但往往这种抱佛脚的行为却出奇的有效,所以我认为,我不怎么努力不怎么拼命也可以做的和那些努力的人差不多。虽然知道这种想法不正确,我的知识也没有努力的人巩固,可我还是忠于这种想法,这就是拖延症。

对于拖延症来说,最糟糕的,是在拖延的时候,憧憬忙碌的状态,在忙碌的时候,去悔恨当初自己的拖延。

u=ev/id 战拖=信心*价值/冲动*回报延迟

是否拖延,其实本质上来讲,就是你愿意付出的代价,和你的获得之间,你做一个选择。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告别拖延演讲稿篇九

昨天第一次把上次踩过泥坑的鞋子拿出来洗了。太穷了,活该。

明明已经不是七八岁的孩子了,却还是被粗心大意。现在一想起来就觉得很生气,所以回家的时候根本不想洗。当你在台风中外出时,买一把伞是没有用的。你回家后可以忘记,但你仍然离家不远。因为天黑了,你根本没注意,你很不幸地踏进了泥坑。谁都会觉得倒霉。那天回家后,我脱了衣服,洗了个热水澡,把白色运动鞋收了起来。当然那时候不是白球鞋,是泥球鞋。

所以从来没有拿出来洗。今天我在整理床铺的时候,突然想起来。却发现我已经忘记了这么久。然后,我终于把鞋子放进水里,拿起我的小鞋刷开始洗。和过去一样,这个过程费力不讨好,耗费大量时间。但是,因为每次洗鞋子都很烦,所以有一些习惯。自然,洗了也没有抱怨。

然而,没有放过我的是。我收拾鞋盒的时候,发现我的另一双白色运动鞋还没有洗。前几天出去的时候弄脏了,因为刚下过雨,所以地面是湿的。在外面和朋友说说笑笑,感觉明天回家就洗了。这样一来,自然是说一会儿又忘一会儿。所以,我不得不把这双鞋拿去洗了。因为我已经洗了一双,洗第二双让我觉得更不开心。还好是运动鞋,很容易洗。但是,如果我喜欢白色,我经常买白色的鞋子,我总是太在意污渍。然后,我使出浑身解数,完成了包装。还好洗完可以休息吃饭,不然不知道会抱怨多久。

但现在想来,并不是因为我太懒才会有这样的后果。明明开始的时候,我是先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然后再做其他的事情。因此,现在,它会越来越延迟。无论是玩手机还是做一些事情,我从来没有做过什么正经的事情。

有些事情拖延是可以解决的,但是有时候,一旦你有了这样的想法,你就会陷入困境。很久很久以前,我读到一句话,“如果你把今天的工作推迟到明天,你的余生就不够了”。古语有云:“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将为明天而活,一切都将付诸东流。”所以,不要给自己浪费时间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