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新高考政策解读心得体会(热门13篇)

新高考政策解读心得体会(热门13篇)

作者:温柔雨

通过总结心得,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写出优秀的心得体会。

高考政策解读培训心得体会

高考是每一位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节点,而高考政策更是决定他们未来的一个关键因素。由此,我对高考政策解读培训充满了期待。在培训开始之前,我对于自己以及同学们所面临的困惑抱有很大的期待,希望能够在这次培训中,了解更多具体的政策信息,从而更好地为高考做准备。

第二段:培训中的收获。

培训中,主讲老师对高考政策进行了详细而全面的解读。其中,对于一些热门话题,例如志愿填报、分数线等,老师给出了很多实用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听讲座和领取相关资料,不仅让我对高考政策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为我未来的高考备考和志愿填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第三段:政策解读的意义。

通过这次高考政策解读的培训,我深刻意识到准确了解高考政策对于每位考生来说是多么重要。政策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每一位考生的高考选择和志愿填报。只有熟练掌握高考政策,才能更好地为自己规划未来,并做出最合适的选择。这次培训不仅使我对高考政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指导和方向。

第四段:体会与感悟。

通过这次高考政策解读的培训,我还学到了很多重要的个人发展的理念。在政策的解读过程中,主讲老师多次强调了“因人而异”和“合理选择”的重要性。他们提醒我们不能盲目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要根据自身的兴趣和能力,做出更符合自己特长和发展的职业选择。这些理念的灌输,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选择方向,并坚定了未来高考和志愿填报的决心。

第五段:对未来的展望。

通过这次高考政策解读的培训,我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信心。我明白了只有通过不断了解和学习,才能更好地为自己制定未来的规划。我还明白了只有在对自己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做出最正确的选择。未来的路还很长,但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对高考政策的不断研究,一定能够找到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总结:通过这次高考政策解读的培训,我更了解了高考政策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培训不仅为我提供了详细的政策解析,也为我未来的高考和志愿填报提供了指导和建议。我也意识到了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对政策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新高考心得体会怎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高考制度也在不断改革创新。新高考制度的推行,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高考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参与新高考,我深刻体会到了新高考的优势和挑战。下面,我将从认知新高考、备考经验、应对压力、自我提升和对未来的展望五个方面,分享一些新高考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新高考与传统高考的不同之处。新高考采取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潜力。我们不能再局限于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而是要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实际能力。在学习上,我们要注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素质。在生活上,我们要多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对新高考的深入了解和适应,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第二,备考经验是我们在新高考中的宝贵财富。备考期间,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掌握好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天保持较高的学习效率,不浪费时间,不拖延学习。同时,我们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合理运用。多做真题,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要求。背诵经典资料,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与此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也是备考中的重要方面。要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相信自己的能力,坚持到最后。

面对高考的压力,我们要学会应对。新高考的改革让考试内容更加宽泛,挑战性更大,很容易让我们感到压力山大。但我们要明白,压力是正常的,只有通过积极应对才能变压力为动力。首先,要制定实际可行的目标,不盲目追求完美,因为过度的追求完美只会增加压力。其次,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信自己的能力。最后,要有适当的放松和调整,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调整策略和备考计划,让自己能够更好地应对考试。

新高考的改革不仅是对考生的一种考验,更是对我们自身的一种提升和锻炼的机会。通过参与新高考,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积极改进。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够全面提升自己,为将来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对于新高考,我们充满了希望和期待。新高考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以卷代练的现象,注重考查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使得我们的努力能够得到更好的回报。同时,新高考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我们希望通过新高考的改革,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华。

总之,新高考的推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大门。通过参与新高考,我们不仅能够获得更全面的素养和能力,更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只有不断适应,积极备考,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我们才能在新高考的改革中迎接未来的挑战。相信只要我们付出努力,一定能够在新高考中取得优秀的成绩,为我们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新高考政策解读心得体会

2014年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拉开了中国高考招生改革的序幕。2014至2021年,先后有21个省份已启动新高考改革。陕西省新高考综合改革将于2022年秋季启动,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将于2025年参加新高考。神木中学积极响应新高考政策,迅速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新高考实施领导小组,出台了《神木中学关于进一步加强高考综合改革基础保障条件的实施方案》,同时组织教师进行多轮新高考培训,充分理解新高考政策及选课走班的教学形式,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整理与新高考相关的内容为广大师生及家长提供参考。

1、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高考综合改革是对高考招生制度的整体设计,是一次综合、系统、全面的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深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坚持基础性,突出选择性,主要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组织、考试对象、考试安排、成绩呈现等。二是深化全国统一高考改革,主要包括考试科目、高考成绩构成、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改进招生录取方式等。三是深化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改革,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职业教育春季高考。四是深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陕西省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启动,2025年正式实施新的考试招生制度。从2025年开始,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将建立依据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机制,简称“两依据、一参考”。

2、陕西省将采取哪种选课模式?

陕西省将采用“3+1+2”的选课模式,即:3(语文、数学、外语必选)+1(物理、历史选其中1科)+2(化学、生物、思治、地理选其中2科)。科目选择理论上有12种组合,考生须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选择。

3、普通高考实施“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

“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学1种固定组合。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1+2”的模式,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4、为什么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在其余4门中选2门?

按照“3+1+2”选考模式规定,考生在确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时,应在历史和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科。这样设置的主要考虑:一是体现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普通高中和学科专家普遍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首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二是符合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将物理和历史作为考生首选的科目之一,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三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学生可从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选择考,理论上有12种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

5、高考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

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中,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所选择的1门科目,以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所选择的2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转换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总成绩。

6、为什么物理和历史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在录取时选考物理的考生和选考历史的考生将分别排队录取。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将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7、为什么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考成绩要实行等级赋分?

首选科目相同的考生,可以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科目中,根据个人兴趣特长和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要求,选择不同选考科目计入高考成绩。由于再选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高考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转换后考生选考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8、全国统一高考和选择考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一是考试科目不同。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学科,不分文理科。选择考科目是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个学科。

二是命题主体不同。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选择考科目由我省组织命题。

三是考试时间不同。全国统一考试中的数学和外语科目考试时间是120分钟,语文科目考试时间是150分钟。选择考一般由本省组织,每科考试时间届时以本省发布的官方文件为准。

四是科目分值不同。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每科分值为150分。选择考科目每科分值为100分。

高考政策解读培训心得体会

近些年来,随着高考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变化,考生和家长们对高考政策的解读和理解变得越发重要。为了更好地了解最新的高考政策,我参加了一场高考政策解读培训。在此次培训中,我获得了很多有关高考政策的重要信息,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培训中,我了解到高考政策的变化和调整是为了更公平、公正地选拔优秀人才。例如,最新的政策调整提出了高水平艺术团综合素质选拔机制,优化了高校招生录取政策,进一步破除了“文理分科”的桎梏。这使得考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对口的高校,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和天赋。这种政策调整使得高考更加灵活多样,更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

其次,在培训中,我了解到高考政策的调整还注重了素质教育的培养。高考政策强调整体素质的评价和选拔,而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的考核。这一点使我深感鼓舞,因为我认为一个人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他的学术成绩,还需要综合素质的培养。政策调整充分激发了考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推动了学生在学术、技能和品德方面的全面发展。这将有助于培养出更具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第三,在培训中,我对高考加分政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分政策是高考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家长和学生们热议的焦点之一。通过培训,我了解到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是要更加公平合理地选拔人才,避免权力寻租或操纵分数的情况出现。我认为,高考加分政策的调整是必要的,并且应该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真正发挥加分政策的正面作用。只有这样,高考加分政策才能真正帮助那些有特长和潜力的学生,鼓励他们发展和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第四,在培训中,我意识到高考政策与个人努力并不矛盾,反而可以相辅相成。高考政策的调整并不意味着降低录取标准,而是更加重视考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过程中,不仅要抓紧时间进行学科知识的复习,还要注重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只有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高考政策的调整,并取得好的成绩。

最后,在培训中,我意识到高考政策的重要性,并深刻认识到了高考的责任与压力。高考政策不仅影响着我们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应该提高政策意识,积极了解和适应高考政策的变化。同时,高考是人生中的一场考验,它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付出,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只有明确了高考的重要性和自己的目标,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发挥自己的潜力和能力。

总之,参加高考政策解读培训给了我很多有益的启示和思考。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高考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并对高考政策的目的和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备考过程中认真对待,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就一定能够应对高考政策的变化,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新高考政策解读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的主要原则: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通过解决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给出在高考领域的答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深化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助推器,是提升高考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命题评价的准绳和量尺。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有助于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主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是素质教育的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

3、《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有何创新之处?

高考评价体系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教育功能上,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高考评价体系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出发,立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力求运用教育评价的新理念和新方法,在高考评价中创造性地完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机制性设计,以及与素质教育理念、目标和要求的体系性衔接。

二是在评价理念上,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高考评价体系在多年来高考内容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吸收中外教育发展和评价研究的新成果,结合国家课程标准修订的新要求,创造性地提出综合评价的新理念。

三是在评价模式上,实现了高考从主要基于“考查内容”的一维评价模式向“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评价模式的转变。高考评价体系基于素质教育理论和考试评价规律,创造性地将素质教育目标与考查内容对接,将素质教育评价维度与考查要求对接,创设出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考生素质的问题情境作为考查载体,从而形成“考查内容、考查要求、考查载体”三位一体的素质评价模式。

4、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如何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

一是明确高考的核心功能为“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以立德树人统领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更加强调招、考、教、学的有机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是为实现对核心素养的有效测量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将高中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理念和学业质量标准切实落实到高考当中,促进教考衔接、同向同行。

三是在考查要求上,高考评价体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促进高中教学方式改革,助力发展素质教育。例如,高考注重基础性,强调基础扎实,促进学生系统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从而促进教学回归课堂教材,夯实学生成长的基础。又如,高考通过开放性、探究性情境的设计,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培养,有助于高中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有助于高中积极开展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助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新高考政策解读

分压抑已久的改善性需求积极入市。在此支撑下,2012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

91705万平米,同比增长2.4%。数据来源:统计局。

8645。

2012年全国百城住宅成交均价:

8793。

2011年1月。

2011年2月。

2011年3月。

2011年4月。

2011年5月。

2011年6月。

2011年7月。

2011年8月。

2011年9月。

2011年10月。

2011年11月。

2011年12月。

8686873887738819885688748880887788568832。

8809。

-0.25%。

100。

8082777675665654404337。

018162221253344445857。

60。

2012年1月。

2012年2月。

2012年3月。

2012年4月。

2012年5月。

2012年6月。

2012年7月。

2012年8月。

2012年9月。

2012年10月。

2012年11月。

2012年12月。

8767874187118684868887178738875387688791。

9715。

-0.18%。

39。

10.51%。

27342926457063605660。

57。

60。

72667173553027384238。

43。

数据来源:中指数。

新高考政策解读

2023新高考政策解读你知道吗?高考,已不再是遥远的事情,不论你是否意识到,不论你在不在学习状态,高考都在悄悄地逼近你。一起来看看2023新高考政策解读,欢迎查阅!

新高考政策“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不分文理科,使用全国卷;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每门满分100分,按等级分(即a、b、c、d四个等级,d等级为不合格)计入考生总成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3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及物理、化学、生物学3门科目的实验操作测试由各省统一制定标准,州、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采用“3+1+2”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统考科目,由全国统一命题。“1”为首选科目,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选择2科。

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由我省自主命题。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由统考科目成绩和选考科目成绩组成,满分750分。其中,3门统考科目每科满分150分,直接以卷面原始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考生选择的3门选考科目每科满分100分,首选科目直接以卷面原始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再选科目依据《关于做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计入高考录取总成绩工作的通知》(湘教发〔20__〕10号)规定,以转换后的分数计入高考总成绩。

高考改革后实施“3+3”高考新方案,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政治、物理、地理、生物、化学6门中任选3门(俗称6选3)。若是实施“3+1+2”方案,则是语数外,物理和历史必选一科,再在化学、生物、地理和政治中任选两科。

若按照以往统一行政班划分上课的话,不同选考科目的学生,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大大不同。不仅老师教学难度提升,还容易造成学生层次参差不齐,因此,走班制应运而生了。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课,学校将根据整体学生选科情况,按科目安排课室和任课老师。学生根据个人选考课程,进行流动听课。

新高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中阶段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新高考作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次考验,也是一次机遇。我作为一个即将参加新高考的高中生,在实践中体会到了许多,并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新高考改革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传统的高考制度只注重文理科的分科,而新高考则实行“3+X”选课模式,不仅考核文、理科,还有技术、艺术、体育等多个专业类别,大大增加了学生的选择空间。通过这种选课制度,我发现自己对艺术非常感兴趣,因此我可以选择修读艺术课程,并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这样的选择权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所长和兴趣,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理科分科,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新高考提倡全面发展。在过去的高考制度中,我们只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和考核,而新高考鼓励我们全面发展,注重素质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并通过参加各种社团和活动来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我在过去的学习中一直只注重文化知识的学习,对其他方面的知识了解很少。但是随着新高考制度的推行,我开始主动参加各种社团和活动,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丰富自己的经验。我发现,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不仅增加了我的技能,还培养了我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团队意识。

再次,新高考注重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传统的高考制度中,我们只需要注重掌握单一学科的知识,而在新高考中,我们需要全面掌握各学科的知识,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这对我的学习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我在过去的学习中往往只注重记忆知识,并且对不喜欢的学科并没有深入了解。然而,新高考的要求使我不得不面对这些学科的挑战,我开始注重了解和研究与自己擅长学科相关的其他学科,通过比较和联系来深入了解各学科知识的内涵和联系。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科成绩,也培养了我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最后,新高考的改革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升学机会。传统的高考制度中,只注重分数,学生们进入大学的门槛非常高。而新高考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通过综合评价来选拔学生。这样使得我们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展示自己,在评价中体现出自己的特长和潜力。这不仅提高了我们升学的机会,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选择的空间,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在新高考的挑战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分数的取得,更在于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我将坚持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未来的升学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新高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通过实践和体验,我深刻地体会到了这次学制改革的重要性。在新高考的道路上,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接受挑战,同时注重全面发展和学科能力培养。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在新高考的舞台上我们会取得更好的成绩,也会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高考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近年来,新高考作为一项全面改革性的教育制度改革,正逐渐取代了传统高考,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在经历了新高考后,对于这一改革有着深深的感悟和体会。本文将从改革的背景出发,探讨我对新高考的理解和感受。

首先,新高考的实施背景与目的决定了它的改革方向。传统高考的评价体系主要以课程的考试成绩为核心,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新高考则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加了体育、艺术等选考科目,并引入了综合素质评价。通过这一改革,新高考试图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需求。对于我而言,新高考的目标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让我们能够以更加全面的视野去面对未来的社会挑战。

其次,新高考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相对于传统高考所强调的标准答案和机械记忆,新高考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意识。它在考试形式和命题方式上进行了改革,强调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独特性和想象力,更加自由地发挥创造力。我记得,在一次英语口语考试中,我可以根据我的兴趣和经验进行自由发言,而不是死记硬背一篇模板。这样的变化让我感受到了新高考注重我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发挥自己的机会。

此外,新高考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传统高考的评价体系过分注重文科和理科的分科,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的价值。然而,新高考提倡“多选一”的理念,让我们有机会选择符合自己兴趣和擅长的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因为新高考的改革,我可以同时学习艺术和科学,开拓了我的知识领域。这样的选择权使我充满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也展现了每个人在不同领域的惊人潜力。

此外,新高考改革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时间管理和自我规划的能力。传统高考往往会让我们背负沉重的课业压力,而新高考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加自主的学习环境。基于全面认识我们的优势和劣势,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学习的方式和时间,增强了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新高考还鼓励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培养了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们人生阅历,还让我们学会了管理时间和规划未来。

综上所述,新高考的实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体会。它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并培养了我们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新高考,我对于学习和未来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规划。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育改革,我们的未来将变得更加光明和多样化。

浙江新高考政策解读

2、浙江省统一高考招生报考科类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普通类考试科目为3门必考科目和3门选考科目。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除文化科目外,还须分别参加艺术类专业考试和体育术科考试。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按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考生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提供一次考试机会,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成绩2年有效,考生自主选用其中1次成绩。本次外语和选考科目考试取得的成绩只适用于2020年和2021年招生录取。

高考政策解读

自2021年起,高考考试科目设置为“3+1+2”组合方式,即由全国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1门首选科目+2门再选科目)组成,满分为750分。

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依据考生总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按照物理和历史分类编制计划、分类划定分数线、分类投档录取;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

新的高考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自己所想报考的专业来选择相应的学科,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避开自己的弱项,提升自己的升学率。

深化英语考试改革。增加一次英语考试机会,学生可以参加两次英语考试,将成绩最好的一次计入高考成绩中。两次时间,一次是六月份全国统一考试还有一次根据教育部的考试安排,平时多关注教育官网动态消息。

新高考“录取规则”有变化,高考分数不是唯一标准

使高考这一单一考试变为多元化考试

这个变化已经在实施改革的某些省份有所体现,也就是说现在一部分大学在一部分省份的考生录取不仅仅是依靠高考这一个考试单一的成绩,更重要的是还是要结合他考生平时参加考试的一些成绩。

比如说在高二期间参加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就是某些高校录取考生的'一个重要依据,另外随着试点省份的不断增多可能还会增加一项或者是两项的考试,所以以后的“高考”逐渐变得多元化。

推行职业院校单独招考政策

这个政策其实都一直存在,只是平时我们对这个考试的重视程度不高,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单招考试,就是一些大专院校提前的招生考试,不需要参加高考,只需要通过各个学校举办的招生考试,如果顺利通过的话就能够进入到这些学校来进行学习。

对于一些升学希望不太大、并且有意向从事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工作的同学来说参加职业院校单独招考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并且随着单独招考政策的不断改革以及国家的扶持,这个考试形式也逐渐会成为除参加高考之外的一个主流考试。

广东省新高考改革政策解读50问

总体情况。

国家实施高考综合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答:考试招生制度竖家基本教育制度。恢复高考4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高考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基本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选拔道路。这一制度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社会认可,但也存在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主要是唯分数论影响学生全面发展,一考定终身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等现象。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党中央确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和推动的重大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在学生选科方式、招生录取模式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扩大了学生的选择权,满足了学生的专业取向和兴趣爱好,有助于逐步打破单纯以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科学选拔人才、维护社会公平,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实施方案》是怎样出台的?

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年9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并确定上海市、浙江省为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年,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海南省启动第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国务院《实施意见》出台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促进教育公平、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进行全面部署。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教育厅组织专门力量,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实施意见》精神,积极借鉴第一、二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成功经验,充分考虑我省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等因素,因地制宜制定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研制,充分借鉴省外兄弟省市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深入省内各地市广泛调研,召开2次高考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充分论证,召开70多场由省直部门、高校、地市教育局和高中学校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分别参加的征求意见座谈会,发放1万多份调查问卷,历时2年多,数十易其稿,多次征求教育部意见后,形成《实施方案》,经省司法厅合法性审核通过,报省重大民生领域改革专项小组、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省政府常务会、省委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由省人民政府报教育部审核备案后,正式印发执行。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从哪一年开始实施?

答:根据教育部总体部署和安排,我省作为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8省份之一,从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此前,我省已经就相关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正在有序推进。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合理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教学、考试、招生和管理的综合改革,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全面发展的考试、综合考核的评价、更加公平的选拔,实现学生成长、国家选才和社会公平的有机统一,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选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到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初步构建起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人才成长“立交桥”,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管理体制机制。

我省高考综合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答:主要内容包括4个方面:一是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两种,坚持基础性,突出选择性,对两种考试的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组织、考试对象、考试安排、成绩呈现等作了清晰具体的明确。二是健全规范普通高中学生五大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三是将普通高考分为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两类,对两类高考的考试科目、考试安排、高考成绩构成、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招生录取方式等作了明确。四是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建立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规律和特点的人才选拔模式,促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高考综合改革后相比现行高考制度,有哪些变化?

答:一是考试科目组合有变化。现行高考的考试招生分为文、理科两大类,科目设置为“3+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3”为语文、数学、外语,数学分文、理科;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高考综合改革后,不分文理科,科目设置实行“3+1+2”的组合方式。其中:“3”为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且数学不分文、理,“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二是计分方式有变化。现行高考考生总成绩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各150分,“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各300分,均是直接采用卷面分。高考综合改革后,考生总成绩750分,语文、数学、外语3门各150分,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各100分,其中,物理、历史2门直接使用卷面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采用等级分。三是招生录取模式有变化。现行普通高考是由招生学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总成绩择优录取考生。高考综合改革后,即2021年起夏季高考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即由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四是投档录取模式有变化。现行高考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每所学校下可以填6个专业志愿和一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高考综合改革后,夏季高考招生按照“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一所院校有若干个院校专业组,每一个院校专业组由若干个专业组成,同一个院校专业组内的所有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志愿填报及投档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

02。

全国统一高考。

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有哪些?

答:自2021年起,6月份全国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个学科,不分文理科。全国统一考试科目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

统一高考什么时间进行?

答:语文、数学、外语考试全国统一在每年6月份高考时进行。我省外语科目选考英语语种的,考试分听说考试和笔试2次进行,听说考试安排在高三第二学期开学后进行,考1次;笔试安排在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期间进行,考1次,与现行考试方式一致,但听说考试的分值从15分提高到20分。

普通高校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

答: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即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等级性考试,下同)科目成绩组成,满分为750分。其中,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卷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满分为100分,以卷面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考生确定选考科目时,为什么要在物理或历史中选1门,在其余4门中选2门?

答:《实施方案》规定,考生在确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择性考试科目时,应在物理和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这样设置的主要考虑:

一是体现高校人才培养需要。高校、普通高中和学科专家普遍认为,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高中阶段学习物理或历史科目是大学阶段学习自然科学类专业或人文社科类专业以及其他交叉学科专业的重要基础。因此,将这两个科目作为限选科目,有利于考生为进入大学开展专业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有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

二是符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实际。我省各地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存在一定差异,将物理和历史作为考生限选的科目之一,可以与现有师资、教室等条件有效衔接,引导不同地区、中学的学生合理选择学习科目,科学规划学业生涯,为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三是有利于学生多样化成长发展。学生可从4门科目中选择2门参加选择考,理论上有12种组合。相比改革前文理分科的两种学科组合方式,不仅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而且促进了文理交融,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学其所好、考其所长的原则,更加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同时,为了便于投档录取,高校在安排招生计划时,将分物理和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在录取时,也将按照选物理的考生和选历史的考生按两个序列分别排队录取。也就是说,同一名考生无法同时在物理和历史两个队列中排队录取,因此考生只能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1门参加选择考。

普通高考实施“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何区别?

答:“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一是目标导向不同。“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1种固定组合。三是考试内容不同。“3+1+2”的模式中,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

03。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什么?

答: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是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制度。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简称合格考)和选择性考试(简称选择考)。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是高职院校春季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选择考成绩计入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的考生总成绩(简称考生总成绩)。

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答: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每一门课程,避免严重偏科现象,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计入考生总成绩的选择考科目,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扬长避短选择。三是促进高中教育质量提升。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引导高中落实课程方案,加强课程实施,提高办学质量。四是促进高校科学选才。高校可以针对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合理设置招生录取科目要求,提高选拔人才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合格考和选择考的区别是什么?

答:合格考和选择考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考试目的不同。合格考是为了检验学生是否达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基本学业要求的水平考试,主要侧重于“达标”,不强调区分功能;选择考是在“强化基础”的前提下,具有较好区分功能的水平考试。

二是考试科目不同。合格考覆跟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选择考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

三是考试内容不同。考试内容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合格考范围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2018、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的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限定性选修内容。

四是考试时间和考试次数不同。语文、数学、英语3门合格考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1月开考;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合格考科目每年考2次,分别安排在1月和6月开考。选择考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6月统一高考科目考试结束后开考。

五是考试成绩呈现方式和使用不同。合格考科目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分数)呈现。合格考成绩不仅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还作为我省春季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选择考成绩是夏季高考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其中,物理、历史直接使用卷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合格考包括哪些科目?内容范围是什么?

答:合格考覆跟家规定的所有学习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合格考内容范围为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内容。

合格考与选择考的考试对象有什么不同?

答:合格考:普通高中在校生均须参加,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考:如学生报名参加夏季高考,则必须按要求参加3门选择考科目考试。

合格考与选择考如何组织?时间如何安排?

答: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9门合格考科目,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其中,语文、数学、英语3门合格考科目每年考1次,安排在1月开考;参加统一高考考生,可用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英语替代相应科目的合格考;非英语语种的外语科目合格考成绩可使用高考时对应语种的科目考试成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合格考科目每年考2次,安排在1月和6月开考。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合格考科目由地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选择考由省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统一公布成绩。选择考从2021年开始实施,每年组织1次,时间安排在当年6月份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考试结束后进行。

合格考成绩如何呈现和运用?

答:合格考成绩主要以“合格/不合格”和等级(分数)的方式呈现。合格考成绩是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也是高职院校春季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依据之一。

选择考科目包括哪些?范围是什么?

答:选择考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学6门科目。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2018、2019年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的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限定性选修内容。

选择考科目组合有哪些?

答:选择考科目理论上有12种组合,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选择,具体组合如下:

考生如何确定选择考科目?

答:科学合理确定选择考科目主要是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优势、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行选择。一是考生可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按照对各科的喜好程度进行选择。二是考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三是考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选择考科目什么时候确定?

答:选择考科目由学生在高考报名时最终确定。高考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择的科目,高考报名结束后不可以更改。但在实际操作时,建议慎重考虑。因为无论哪一学科的学习,随着内容难度的增加,都可能会遇到困难,这属于正常现象,关键是考生要结合自身的优势综合考虑,尽早确定,尽量避免更换学科。

选择考科目的成绩如何呈现和运用?

答:选择考科目中的物理、历史以卷面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择考科目成绩当年有效。

为什么物理和历史按卷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答:《实施方案》规定,夏季高考按照物理、历史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因此,选择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将使用同一物理(或历史)试卷、考试群体相同,成绩具有可比性,可以使用卷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为什么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择考科目的考试成绩要实行等级赋分?

答:由于考生选择了不同的科目,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选考科目的卷面分不具有可比性。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卷面分按照等级赋分方法换算为等级分(转换后考生在选考科目中成绩排序不变),以解决选考科目的卷面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等级赋分的规则及优点分别是什么?

答: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每科卷面分为100分。等级分计算以30分作为等级分的赋分起点,满分值为100分,1分1档。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每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的卷面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的人数比例分别约为17%、33%、33%、15%和2%。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卷面成绩,依照等比例法则,分别换算到100~83、82~71、70~59、58~41和40~30五个分数区间,得到每个考生的等级分。等级赋分的优点是:一是能够较好解决选择性考试科目之间分数不可比、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二是各等级的人数比例依据我省往届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符合广东省情;三是能够确保考生每门选考科目成绩排位顺序不变;四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具有良好的区分度,满足高校人才选拔需要。

2018、2019级与级高一年级学生的合格考与选择考的考试内容有什么不同?

答:考试内容以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17—为依据。2018、2019级与2020级高一年级学生的合格考范围均为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2018、2019级高一年级学生的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和限定性选修内容。2020级高一年级学生的选择考范围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确定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

04。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

为什么要健全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答: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观察、记录、分析,是发现和培育学生良好个性的重要手段,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制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促进学校和教师把握学生成长规律,确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发展观和评价观,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促进评价方式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为高校科学选才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规划人生,积极主动地多样化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和家庭形成正确的育人观,为基础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分为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主要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注重考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

通过哪些方式记录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情况?

答: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主要采取写实记录、自我陈述和教师评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统一管理的省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如实客观记录。评价程序为:普通高中学校成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委员会,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师生客观记录成长过程,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并对整理遴选出的资料在校内进行公示,经公示确认无异议的统一导入省的信息管理平台,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如何应用?

答:一是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引。高中学校利用综合素质档案材料,分析把握学生成长过程,全面优化课程建设,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做好自我成长规划,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二是作为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高校按照教育部规定,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使用办法,把评价结果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三是作为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各级教育部门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重要参考。

如何确保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材料真实可信?

答:一是强化管理。建立健全材料公示制度、抽查制度、申诉与复议制度、诚信责任追究制度,对弄虚作假者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确保综合素质材料真实可靠。二是客观记录。综合素质评价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典型事实的真实记录,以事实材料为佐证,有据可查。三诗开透明。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必须进行公示,经公示无异议后统一导入信息管理平台。

05。

普通高校统一招生录取(夏季高考)。

录取方式有什么变化?

答:从2021年起,普通本科高校招生主要安排在夏季进行,夏季高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以“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即按照物理、历史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分开划线、分开投档、分开录取。

招生录取志愿设置有什么变化?

答:高考综合改革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将主要采用“院校专业组”的组合方式,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具体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模式于2021年公布。

什么是“院校专业组”的志愿组合方式?

答:院校专业组就是将一所院校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若干个专业合成一个组,每个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一所院校可设置多个“院校专业组”,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投档录取。以a大学为例,有20个招生专业,现行高考只有1个院校代码,只是文、理科分开。按新高考方案a大学首先是按照物理—20—和历史分开,假如要求选考历史的有8个专业,选考物理的有12个专业,分开之后,再根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考科目要求来组合,选考科目要求相同的为1个组。如8个历史专业中有3个专业要求选考科目为历史+政治,另外5个专业要求选考科目为历史+地理,那么8个选考历史的专业就有2个院校专业组,以此类推,假如12个选考物理的专业分成3个院校专业组,那么a大学20个招生专业就一共分成5个院校专业组,就是等于a大学是有5个院校志愿单位,提供5个院校代码供考生选择填报。

“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有何优势?

答:自2021年起,夏季高考采用“院校专业组”的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方式,与现在有所不同。以a大学为例,假设有20个招生专业,现在的高考模式录取方式是a大学就是1个院校志愿单位,提供1个院校代码,当你填报了a大学且达到了分数线,你就可以进入到a大学,在a大学里面你还可以填6个专业及1个是否服从专业调剂选项。改革后,实行院校专业组,如果a大学20个招生专业分成了5个院校专业组,就是有5个院校志愿单位,有5个代码供考生填报,录取时,a大学就有5个分数线,不像现在1个院校只有1个分数线。由上可知,“院校专业组”意味着考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先从专业角度选择高校并填报志愿。与现在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相比,主要优势是扩大学生选择权,提高志愿满意度和满足率。

高校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有何要求?

答:在广东招生的普通本科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分专业组在物理、历史2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提出1门科目要求,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再提出不超过2门科目要求,提前向社会公布。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拟报考院校专业组对应的科目要求。如某高校的某专业在物理、历史2门中要求为“物理”,另外2门科目不限,则表示考生在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只要选考物理、其他2门任选都可报考该专业。省招生办将汇总各招生高校提供的选考科目要求后,及时发布,供考生参考。

高校招生计划如何编制?

答:高校按照教育部选考科目要求指引公布本校招生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编制计划时,按照物理、历史科目,分别编制专业招生计划,对选考科目的要求将明确到每一个招生专业中。如果某一专业既可按物理,也可按历史招生,那么也须分开编制招生计划。

06。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春季高考)。

为何实施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

答: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不同的类型教育。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我省实施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将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整合、—22—完善我省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的考试招生办法,逐步建立多元评价、多元录取的综合评价体系,增强高职院校和学生相互选择的多样性,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更多高水平技能型人才。

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如何实施?

答:我省将高职院校考试招生与普通本科高校考试招生相对分开,主要安排在春季进行,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

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成绩采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数学、英语科目成绩,逐步增加合格性考试科目要求,职业技能采用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报考高职院校除体育、艺术类专业外的其他专业,职业适应性测试采用高职院校自主命题测试或实行网上联合测试方式,安排在每年春季进行;报考高职院校体育类、艺术类专业,职业适应性测试成绩直接采用高三第一学期的专业术科全省统一考试成绩。

二是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参加文化基础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文化基础重点考查中职学校学生公共基础知识,安排在每年1月进行;职业技能包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基本技能,可由专业技能课程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体现,也可由学校组织测试,作为录取的资格或依据。我们将继续完善现行的“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统一考试考核办法,其中“3”为语文、数学、英语3个科目,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实施,同时,逐步增加“专业技能课程证书”测试种类,对应更多的招生录取专业。需要说明的是,目前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部分本科专业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也采用“3+专业技能课程证书”的考核评价方式。我们还将逐步建立健全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条件成熟后高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依据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职业技能测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录取。

三是初中毕业生报考高职院校。实施中高职贯通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招生,逐步采用“文化素质+职业素养”的办法。“文化素质”逐步采用由地市统一组织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职业素养”由高职院校根据考生报考专业的要求进行测试,其成绩作为录取的资格或依据,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

高职院校为什么要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

答:高职院校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更加突出了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中注重专业技能的导向。高职院校人才选拔模式有其自身特点,要求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作为重点进行考核评价,有利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选拔和培养,有利于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转变,形成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

07。

高中教育教学。

高考综合改革是否会增加学生负担?

答:高考综合改革后,总体上会有效减轻学生负担。一是改革后实行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且相对分离。春季高考以专科为主,本科为辅;夏季高考以本科为主,专科为辅,这样部分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报考,参加春季高考并被高职院校录取后可不参加夏季高考,从而减轻学生集中夏季高考备考的课业负担和考试压力。二是改革后计入高考录取的科目数量和考试次数没有增加,还是6门科目,一次考试。三是实行“3+1+2”选考组合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高校招生要求自主选择,赋予学生更大的选择权,学生可以扬长避短,减压聚力,减少被动学习。

为什么要实施选课走班?

答:实施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是普通高中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是适应高考综合改革的举措之一,是一项旨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学习需要的重要举措,是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改革。

如何开展选课走班教学?

答:一是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必修课程,创造条件开好选择性必修课程,积极开发精品选修课程,努力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学校不得为了增加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课时而挤占其他非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课时。二是着力加强队伍建设。通过“县管校聘”、教师区域走校、培养双学科复合型教师、购买服务、返聘优秀退休教师等多种措施,缓解教师结构性缺编压力。加强教师培训,加大对富余学科教师的转岗培训。三是着力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新改扩建部分高中、严格执行招生计划等措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加强智慧校园建设,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逐步实现选课、排课、管理、评价等管理活动智能化。四是着力加强选课指导。建立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指导学生合理选课,减少选课的盲目性和功利性。学校不得强制学生选课。五是着力完善管理制度。探索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行政班与教学班、班主任和导师制有机结合的班级管理制度。加强与选课走班教学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和质量监控,探索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的科学方法。

为什么要做好学生发展指导?

答:高中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也是学生选择未来人生发展方向的关键期。实施学生发展指导特别是生涯规划指导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生活和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正确认识自我,发现兴趣特长,更好地适应学习与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涯规划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新一轮高考综合改革,强化了选择性教育。实施选课走班教学,迫切需要加强学生发展指导,尤其要在学生自我认知、课程选修、生涯规划、专业报考等方面加强指导,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兴趣特长的发展方向。一是自我认知指导。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兴趣特长,认识优势和不足,积极看待自身的独特性和价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唤醒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准确定位自身角色,提升自主发展能力,形成和发展健全的人格。二是课程选修指导。指导学生了解普通高中课程设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要求,科学安排三年必修和选修课程的修习计划,明确个人学习目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挖掘学习潜能,发展学科特长,提升学业水平。三是生涯规划指导。指导学生理解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了解个人生涯发展历程;通过社会实践和职业体验等活动,切实体验不同的职业行业,了解不同职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工作内容和社会责任,了解自身职业倾向,培养职业兴趣,拓宽生涯发展视野,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形成初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四是专业报考指导。指导学生了解多元化大学入学途径、高等院校专业信息、就业前景以及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等;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兴趣特长与社会需要、家庭期望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选考科目和大学专业志愿,引导学生在学业规划与生涯选择方面作出合理的决策。

如何做好学生发展指导?

答:一是开好生涯教育课程。学校要按照《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教材〔2017〕4号)和《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做好普通高中课程教材实施工作的通知》(粤教基函〔2018〕213号)有关要求,开设普通高中学生生涯教育课程,对学生发展进行系统的规划指导。学生生涯教育课程,普通高中三年不少于3学分,其中专门教学课程不少于1学分,活动课程不少于2学分,课时由学校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中统筹安排。学校可因地制宜,采用课堂教学、讲座、职业体验活动等方式开展课程教学,构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二是创新生涯教育活动形式。各地各校要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涯教育活动,探索多途径开展学生生涯体验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利用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校园广播等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引导,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团活动,支持学生组建具有生涯体验性质的社团。各学校要积极拓展校外渠道,加强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社会组织联系协作,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样的职业体验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社会参与和过程指导,增强学生的职业认知,促进学生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三是推进协同育人形成合力。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高校共同参与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工作,营造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力推进家校共育,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接待日等各种家校沟通渠道,丰富学生发展指导服务内容。构建社会共育机制,加强与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家庭教育协会等部门(组织)沟通协调,建立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建共享,搭建学生发展社会共育平台,助力高中学生健康成长。深入推进与高校联合育人工作,通过高等学校和普通高中合作共建,包括高校专家学者到高中学校开设讲座、高中学生到高校参观交流并参与科研等方式,拓宽学生学习空间,培养高中学生的职业意识与专业兴趣等。四是科学测量评价。普通高中学校要科学合理使用相关心理测量,并结合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对学生发展潜能进行评估,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生涯发展倾向,为学生生涯发展提供参考。学校要安排专门场所作为学生发展指导中心,积极提供面向个体和团体的生涯规划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08。

考试招生管理。

我省如何保障普通高考综合改革顺利实施?

答:我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一是主要领导要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查,及时解决高考改革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总结经验,进行调整完善。二是各级政府要成立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加强统筹协调,完善招生考试领导体制和管理方式,落实主体责任,确保改革稳妥推进。三是各级政府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投入保障力度,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方式,建立师资补充机制,完善教师激励机制,确保适应高中课程改革和高考综合改革需要;同时,要大力加强各级考试招生机构能力建设,完善条件保障措施,确保各类考试招生组织平稳有序。四是各高等学校要创新招生管理模式,完善人才选拔机制,规范招生管理行为。

我省如何强化考试安全和诚信制度建设?

答:我省将加强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安全管理,进一步做好报名、考试、评卷和录取各项管理工作,完善公示公开、举报和申诉等各方面的制度,建立公平、有序、高效的考试招生秩序,努力构建科学、规范、严密的教育考试招生安全和诚信体系。一是加强对考生、教师及考试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教育和诚信教育,健全学校、个人考试诚信档案,积极营造诚信考试、公正选才的良好环境。二是加强对高中阶段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指导,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学校信誉制度及相应的奖惩机制。

高考综合改革后如何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行为,确保招生公平公正?

答:一是完善我省高校招生章程编制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高校招生章程制定、审核和发布工作。二是严格高校招生计划管理,严禁无计划或擅自突破计划招生。三是进一步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严格落实“十公开”“十严禁”“三十个不得”的要求,加大考试招生信息公开力度。四是加大招生监督检查力度,规范和制约权力运行,及时纠正违规行为。五是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严格追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新高考改革方案及政策解读云南省新高考改革方案

2021年,8省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实行“3+1+2”模式,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为750分。

“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汉语)、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其中,选择性考试科目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历史、地理6门科目,考生首先在历史、物理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然后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

据了解,统一高考科目试题由教育部命制,选择性考试科目试题由各省份自主命制。

此外,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均按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选择性考试科目每门满分100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计入考生高考文化总成绩。

八省新一轮高考将采用“3+1+2”模式,根据计划,八省新一轮高考将采用“3+1+2”模式。其中,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科目采用国家试卷,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7日至8日;物理、历史、化学、地理、思想政治、生物六门科目由各省组织,考试时间为2021年6月8日至9日。

高考将于6月7日开始,持续3天,8个省的高考将于2021年6月7日至9日持续3天。

其中,语文科目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数学和外语科目考试时间为120分钟,选修科目考试时间为75分钟。8省市公布2021高考改革实施方案据悉,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时间计划为语文9:00—11:30,数学6月7日15:00—17:00,外语6月8日15:00—17:00。选修科目考试时间为6月8日9:00-10:15物理/历史;6月9日8:30-9:45化学、11:00-12:15地理、14:30-15:45思想政治、17:00-18:15生物。

同时,各省提醒考生,统一高考科目考试时间以教育部公告为准。如有调整,省内选拔考试科目考试时间将相应调整。

自2021年起,广东省、福建省、江苏省等省高校将以“高校专业群”为志愿填报单位。一个学院将被分成几个学院专业组,一个学院专业组是一个志愿者。

据了解,“高校专业群”是高校招生专业的组合,是考生填报志愿、报考录取的基本单位。每个学院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学院专业组”,每个“学院专业组”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专业。同一高校专业群中各专业的选课必须相同,选课要求不同专业设置高校专业群。

此外,各省、自治区教育厅提醒考生,增加选课后,考生必须符合学校选课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填报。

新的高考秩序将从2021年1月到4月在部分省市顺利实施。具体测试时间为2021年1月23日至25日。演习将模拟从考试组织、阅卷到招生计划、志愿填报的全过程,帮助考生了解新高考的考试方式,熟悉新高考的录取规则。

新高考填报志愿需要注意的事项。

新高考录取模式下的平行志愿,新的录取投档模式还是遵循平行志愿,分数优先的原则,那么考生考了多少分,全省的排名就至关重要了。平行志愿的一个原则就是分数优先,按照分数高低,从高到低开始录取。

填报志愿的浙江模式-专业+院校模式,浙江模式的本质是选专业重过选学校,这种选择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高校的每个专业或专业组作为志愿,你可以选择不同院校的同一个专业,也可以选择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分别都是不同的志愿。

专业+院校模式的优缺点,优点是学生可以更加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比方我想学医学,可以选择临床+院校,这样就不会把你调剂到金融或其他专业了,缺点是部分名牌高校的冷门专业可能分数要低,不利于高校冷门专业招生。

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