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中职语文论文(实用20篇)

中职语文论文(实用20篇)

作者:字海

范文范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范本中的总结展示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语文教学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特别是针对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应该具备一定的专业特点和适应性,涉及到许多实际应用的内容和领域,这就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知识功底之外,还要具有灵活的思维和应用能力。而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教师的综合能力普遍不强,教学的组织和安排缺乏特色,教学内容的设置也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教师的教学技能、课堂主导能力以及学科实践应用水平都亟待提高。教师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欠缺,必然会严重阻碍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1.提高学习的语文关注度。

要想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关注度,就要从兴趣的培养着手。其实,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语文学科,还是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兴趣的。中国的文学与文化源远流长,热爱文学的学生也不占少数,教师可以通过对一些优秀作品的品鉴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文学的力量和魅力,引导学生进入文学的殿堂,让学生养成乐于阅读、勤于思考的习惯,这也是为他们打开兴趣之门的第一步。另外,教师的人格魅力也是十分重要的,要“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言传身教,让学生对语文学科产生热爱之情,乐于同教师进行探讨和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对语文学科爱好和重视起来。

2.确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内容。

中职语文教学的内容要有所侧重,不能等同于一般高中的语文教学。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将课本内容同学生的专业学习内容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在相关领域内的语文应用能力。比如,写作教学就要更偏重于应用文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文阅读和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这对他们将来的就业都是很有帮助的。现在网络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入一些网络上的热点内容,或者选取一些和学生专业学习相关的内容,进行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善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关心时政的习惯。只有建立起以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为导向的语文教学体系,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才能更加充满生命力,达到技能培养与教育育人的目的。

3.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中职语文教师的自身能力提升,也是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点。学校应该重视中职语文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在引进一些专业素养较好的教师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在职教师的培训,经常组织集体备课,让有经验的教师介绍教学经验,传授教学方法。同时,学校要积极鼓励教师革新教学方法,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和新课件的应用,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理论的研究和调研活动,对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改革提供支持和资助。只有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升了,教学内容和模式的改革,才有可能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三、结论。

中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教学模式的改革与转变也势在必行。在职业化教育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积极转变观念,革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将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一线教师,更应该对教学现状进行认真总结和探讨,拓展思路,为中职语文教育的发展开辟崭新的空间。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论文参考

从历史来看,每当教学内容发生大变化时,人们对教育的批判,往往是从价值批判始,从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和目的始,并且以此为依据和出发点,再对现实的教育活动做出更具体的评析,提出新的原则、方案乃至方式方法。在新课标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不仅要重新认识其价值与目的,还要重建其价值观。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应以育人为目的,在培养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生命世界。

然而,在《语文课程标准》已颁布多年的今天,大部分中职语文教师对教学价值的选择仍停留在输送知识上,教师和家长急于让学生学好教材内容,期盼他们考上大学或学出特长,出点名堂。应该说,这种尊重知识、重视智育的做法并不错,然而教师和家长只是一味地重视语文知识而不顾其他,却忽视了对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培养,甚至有一些教师连学生技能、技巧甚至能力和智力的发展都很少关注,至于课本范围以外的教学目标则更少涉及。这种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是:在备课本上,教学目标被规定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几乎全部是本节课教学的知识“重点”与“难点”,需要掌握的“技能”和“技巧”,一篇文质兼美的作品,被这些没有灵性的“知识点”肢解得面目全非,毫无神韵可言;在课堂教学上,教师的大部分精力花在讲清知识,落实练习,使学生能牢固掌握知识,考试时不至出错这种最低端的教学行为上,即使语文教师中上课时讲得生动形象,但在学生的眼中,文学作品已无一点美感。

出现这样的`情形,核心原因是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出了问题,主要是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没有更新,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此,我们需要对教学实践做批判性的反思,找出教学行为、语言背后深藏的教学价值观,认识这种价值观的问题所在。(本网网)我们需要探讨新的课堂教学价值观的依据及合理性,进而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持久地去实践。因此,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语文教育的培养方向和目标。

长期以来,人们对语文是什么争论不断,莫衷一是,有不同的解释,导致语文教育的目标和方向经常摇摆,这影响了语文教材的编写和语文教学大纲的贯彻。如果语文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方向经常摇摆之后逐渐正确定位,并能把人文性和时代性突出出来,那将是中职语文教学的幸事。

现在很多学生,包括有些语文教师,认为语文课上不上没关系,语文学不学不要紧。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没有把语文内容的阶段性和内容分工加以科学确定。怎样把握语文教学的规律,使语文知识学起来不生硬,考起来能体现能力和水平无疑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艰巨任务。

三、改变“分数第一”的传统观念。

目前存在着一种很不好的风气,社会以分衡校,学校以分衡教,教师以分衡学,这种过分地依赖分数来衡量教学实践的陋习始终阴魂不散,因此,在一些学校和单位形式主义之风盛行,通过教育培养人才的初衷被赤裸裸的个人眼前名利所改变。长此以往,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四、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

1.变全力讲解为灵魂塑造。

长期以来,语文的育人价值被局限在掌握知识上。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重建的策略应是把价值建在科学育人上,拓展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那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认真地分析课文对于学生独特的发展价值,而不是这篇课文有几段,分几个部分,哪里是重点,哪里又是难点,要通过课堂的讲授,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改变这个生活在其中并与其不断互动着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形成、实现自己的意愿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及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一课堂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升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只有这样,学生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才能从不同的课文教学中获得多方面的滋养,在发展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验、认识、欣赏、改变、创造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体验丰富的学习人生,满足生命的成长需要。

2.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教材编写始终受着教育思想、理念的制约,中外教材编写史已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尽管审查委员会一再呼吁教材要“简化头绪、轻装上阵”,但显然未达目的。要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实现育人价值,还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重组与加工。

以实验教科书的范文系统为例,从主题思想看,有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也有关注科学自然的;从选材范围看,每册书24―26篇课文涉及中外古今,推荐诵读欣赏古诗文全是名家名篇;从课文体载式样看,有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也有实用文:从作品风格、类型看,既有高雅的精品佳作,又有反映民俗风情的通俗而富有理趣的小品;从作者看,90%为名家,也有杰出的教师,出类拔萃的学生。综观它的编排,是把学科的基本知识按其内在的逻辑组成由简单到复杂的结构链,基本上以结构为大单元进行教学内容的组织,贯穿教学始终的认知主线是结构的逐步复杂化。教师将书本的知识结构化后,要有所取舍,以结构化了的书本知识为载体,实现对学生的“激活”。教师应当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进行重组与加工,力求实现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学生体验世界、成长需要的沟通;书本知识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的沟通。教师要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教师要淡化讲解,提倡独立阅读、自由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由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让学生在张扬个性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语文的欢乐,使每节课都成为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综合生成的生命活动过程。

总之,重建新课标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观的核心就是要更新观念,贵在落实,贵在创新。我们要不断学习、反思、实践,相信中职语文教学一定能够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从而迈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

作者单位: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职教中心(112700)。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论文参考

一、坚持以英语课堂为“主阵地”,有效运用英语“游戏教学法”

在中职英语运用游戏教学法的过程中,一方面,英语游戏教学可以熏陶学生们的英语素养,大幅度提升学生的整体英语素质;另一方面,英语课堂的游戏教学可以塑造、调节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积极性。英语是现代社会交流的重要形式,却也是中职教育的重要载体,而游戏则可以成为中职英语教学的载体,必须在中职教学工作中推崇游戏教学,真正发挥出游戏教学的能量,让原本干燥无味的英语知识“乘着游戏的翅膀飞翔”,不断展现出中职英语的魅力。

二、以“课堂教学任务”为抓手,切实提升中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中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应用性”,即教学要带着实践和应用的要求开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上述理念开展“任务教学”,以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来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培养学生英语思维与应用能力。在应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千方百计的调节好课堂的气氛,让课堂氛围处于“欣欣向荣”的局面,尽量避免课堂陷入到“一潭死水”的单调讲述中,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取得进展。其中,“任务教学”模式是很不错的策略,值得一试。所谓的“任务教学”,其实也可以称之为“课堂任务教学”方法,即通过布置和设计一个或多个任务的办法来激发课堂气氛,引领学生学习中职英语知识,掌握相关知识点及重难点内容。例如,中职英语教师在课堂授课开始之前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给学生们,比如“本堂课的核心知识点是什么”“本堂课用哪些单词和句式”等。学生带着这些任务和问题进入到课堂学习,一方面可以更加有的放矢的听讲,另一方面则可以提升教师课堂授课的针对性。教师针对核心的知识点和内容开展课堂教学,通过学生解答任务和问题的流程调节课堂气氛,让课堂氛围更加火热、有趣,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得到增长。所以,大凡此类的方法都是预先布设任务和问题对学生进行牵引、引导的办法,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屡见不鲜,而且“屡试不爽”。坚持类似的策略和方法,中职英语课堂教学就能收到实效。

三、构建和谐、积极的师生关系,促进英语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

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核心要素其实就是“教师与学生”,这也是决定中职英语教学发展走向与成败的最关键要素。基于此,必须千方百计的.做好师生的工作,即教师作为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导者更好发挥示范作用,要努力的与学生们开展沟通、交流和互动,形成师生和谐相处的局面,让师生之间不再有隔阂。当师生关系和谐发展的时候,课堂气氛可以自然而然的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学生对老师的好感也自然可以转移到英语课上,课堂教学的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例如,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与学生们积极互动,发挥“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责,也应该在课堂休息的间隙与学生们加强互动、沟通。教师可以就课堂授课过程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语法难点、单词疑点等与学生们进行广泛的讨论,并逐步帮助学生们掌握疑难知识点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总之,类似的方法其实都可以在潜移默化间拉近师生距离,培育良好的师生情感,而这往往就是中职英语课堂的坚实基础。只要长久坚持类似的策略和方法,师生关系会越来越近,教学工作也可以取得长久的发展,中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未来更加充满希望。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摘要]高等教育是一种多元化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教育。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钢琴教学与其他学科教育融合有助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主要从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思考、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具体方法进行阐述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希望为研究钢琴教学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钢琴教学;创新模式构建;研究。

一、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高校现在非常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钢琴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部分,钢琴的演奏是一项技术,同一首曲谱、同一个钢琴,不同的人去演奏有不同的效果,即使一个人在不同环境下演奏也有不同效果,因此钢琴演奏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钢琴教学教师需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钢琴教学不仅是专业学生学习,其他专业的学生也可以学习,对提高学生艺术技能、陶冶情操都有一定效果,主要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对提高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起到重要保障作用。

二、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思考。

(一)明确钢琴教学的目标。目标是前进的方向,钢琴教学必须明确培养学生的目标,学生通过钢琴教学能达到的能力,最后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钢琴教学主要需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考试评价可以根据钢琴过级情况,若学生达到一定标准可以期末免除考试等优惠政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钢琴过级考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主,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教学目标必须明确,有助于进行有效的学生成果检验。(二)将钢琴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学科之间有一定的融合性,将钢琴教学与艺术理论等学科结合起来,有助于构建钢琴教学的创新模式,钢琴教学的知识拓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融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科之间有效融合,为构建创新型钢琴教学模式提供可能,主要是能解决学生知识融合、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等问题,符合现代大学生发展需要。(三)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传统钢琴教学方式不适合现代钢琴教学发展需要,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必须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角,教师以指导和服务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通过学生自己演奏钢琴,让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法,必要时教师示范,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一)将创新活动引入钢琴教学。钢琴教学是一项实践为主的教学,要营造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演奏,减轻学生的紧张心理,有助于提高学生演奏效果。紧张氛围往往导致个体感到局促不安,增强其自卑心理,限制其进行活动的自主性,不利于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自然轻松的环境可消除人的紧张心理,增强个体的自信心与自主性,对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充分发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具有灵活、轻松、愉悦的特点。钢琴在教学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在注重实践技能的基础上,让其理解理论知识,有效地培养学生灵感,激发学习潜能,提高创造能力。创新活动引入钢琴教学,是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基本活动,也是保障钢琴教学模式形成的基本保障。(二)将引导式、启发式钢琴教学模式与传授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方法是一种多元化方法,教师需要根据课程的不同,同一门课程不同内容选择不同教学方法,多数时候是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灵活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钢琴教学最重要的是多练习,在练习的基础上必须经过科学指导,用正确方式去练习;若练习方式不对,可能练习时间越长,错误就更不容易纠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主,增加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能力。(三)探索式钢琴教学模式。钢琴的教学模式是多元化的发展,探索式钢琴教学模式是其中的一种,探索式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潜能,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探索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创造能力。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自我解决问题,可以对作品进行评鉴,提高自身能力,钢琴是一项实践强的教学,必须提高其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实际的应用性能,探索式钢琴教学模式是符合钢琴教学需要的。

参考文献:

[1]赵云艺.论钢琴演奏素质的培养[j].民族音乐,(6).

[2]张欣欣.关于少数民族地区高校钢琴教育民族化问题探究[j].音乐时空,(23).

[3]韩暄.论钢琴教育活动与学生情感发展的内在机制[j].科技展望,2016(4).

[4]郭瑞.新时代下的钢琴教育改革问题探讨[j].音乐时空,2016(5).

[5]徐静竹.浅论钢琴教育中国化的对策研究[j].黄河之声,(19).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现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现代社会极大地提高了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但是当下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计算机的人才培养相对比较缺少,致使现代社会的人才需求很难满足。为此,中职学校在进行计算机专业教学时,需要在就业的导向下,科学的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1.教学与就业目标脱节。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中职学校在计算机教学培训中,由于不能有效地结合社会,导致教学内容严重脱离岗位实际需求,使学生缺乏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进入岗位后很难满足岗位需求,从而严重阻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课程设置与就业导向脱节。

中职计算机专业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多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且学生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掌握,实际应用能力严重不足,其具体表现为课程设计单一且没有将就业导向的需求凸显出来,没有量化整个教学系统,未能针对专业实践性教学实施综合性管理。与此同时,当前的中职计算机实践技能培训与市场工作需求发生了断裂,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很难满足就业发展的需要。由此致使在整个社会市场运作知识体系中,学生很难适应就业单位的需要。

1.就业导向的分析。

根据中职计算机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就业性质,就业指导方向鲜明,采用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教学现状将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性全面凸显出来,从而有助于就业需求和实际教学之间矛盾的更好解决。“就业导向”旨在帮助中职学生毕业生更好地获取就业岗位,在实际培养中立足于满足社会需求,然后依据岗位需求来构建相应的教育模式,并更好地应用各方面的细节,如培养目标、办学理念、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就业指导及办学质量评价等,从而能够更好地实现整体教学目标。

2.转变教学理念,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一直以来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严重阻碍了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教师的教学重点侧重于教材内容方面,认为学生只需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便足以应付考试,如此一来尽管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牢固,但是实际操作能力严重不足。为此,在就业导向下,教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对市场上的人才需求进行积极的探索,并通过对教学模式的不断整合与优化,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教育的发展。同时,教师需要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指导学生充分掌握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实际需求,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把握就业导向,推行目标培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职教学模式会极大地改变。在教学理念上,通过就业导向教学方式的构建,可以在各个方面强化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就业服务和适应市场需求能力的培养,如内容和专业设置、课程辅导、技能训练、教学方式等,然后依据企业组织、社会市场和具体就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来重建人才培养方案、辅助学生制定最佳学习方法、明确技能训练目标。在分析计算机教学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实现对市场动态的高度关注,如网络调查、实地走访和市场调研等,这样能够辅助学生全面了解就业单位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认知自身的知识漏洞与技能缺陷,清晰地指出社会市场对毕业生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制订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先进的教学计划,满足当代社会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要求。

4.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该就业导向教学模式在于学生综合技能的发展与培养,确保学生在认真学习综合技能的过程中强化训练技能,充分借助信息技术,采用现代化教学模式,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意识,使学生在参与实践训练的同时能够促进整体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的过程中紧密融合创新实训模式,协助学生构建以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教学的开展促进教学针对性、工艺性与设计性的显著增强,如实验教学、模拟教学、演示教学等,强化实习基地和企业之间的连接,确保学生在企业实践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此有助于促进企业有效管理模式的形成,最大限度地共享教学资源。此外,中职计算机教学要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使本校培养出的计算机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检测。一方面,教师要利用日常教学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定期测试。例如,在完成“excel函数”这一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针对这一内容的重、难点设计与之有关的操作题目,让学生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这一题目。通过定期测试,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对相关技术的掌握情况,进而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完善。另一方面,教师要协同本校采用与企业联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在此过程中,可以融合“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以实际的工作内容来深入检验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掌握程度,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为后续的人才培养做好铺垫。

5.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

教师的总体素养和职业技能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为此需要提高其整体素质,而且这与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学手段、市场化知识的构成密不可分。为此,在教师的引进程序上,需要将其本身所具备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着重凸显出来,为更好地吸引人才,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招聘方式,如公开招聘等。同时,推行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方式,帮助教师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技能的需要,然后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围绕学生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教学设计,如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家庭情况、心理需求等,全面地传授知识,实现对学生学习模式的创新,并形成一定的应用能力。

6.校企联合办学。

相比较于重点本科院校,中职院校与其存在的差距很大,具体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国家资金的支持。中职院校是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重要阵地,为实现对教学实践场地的建设和相应实践设备的购置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中职院校需要较大的资金支持。然而,中职院校当下资金渠道狭窄,由于缺失资金需要停止对实践教学场地与设备的完善。基于此,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与相关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实践场地的建设可以由企业出资,以此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场所并提高实践能力。同时,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院校要客观分析当前就业单位对计算机岗位工作人员的要求,听取企业工作人员的建议,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与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天赋,删改陈旧的'教学内容,优化知识结构,合理安排实践与理论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如在开展coreldrawx4课程中的椭圆形工具组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绘制需求,在用于绘制椭圆和正圆、选中椭圆、属性栏上将其相应的设置选项显示出来,以此对椭圆进行调整,如大小、类型、文字环绕、轮廓宽度与旋转角度等,确保学生可以在教师的讲解演示下同步独立地进行操作,学习矩形和椭圆工具组,并完成相关实例的制作。另外,教师通过实例中其他操作工具的讲解,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更加熟练地掌握操作技能。

7.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

在开展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认真研究当代教学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在优化课程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根据市场需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科学地培养学生并帮助其顺利就业。因此,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开设选修课程,通过技能训练内容的增加,保证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参与实践,使其在实践中极大地提高自身的职场竞争力。8.实施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中职院校为保持教学与就业导向一致,便可以进行项目化教学。此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对象,教师在分解教学项目时采用示范的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然后学生需要动手实践来探索项目,最后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确保能够及时找出教学中的不足与缺陷。项目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实践机会,可以在就业导向的计算机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来独立地设计一款简单的小游戏,过程中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并在小组成员的全力合作下顺利地完成该项任务。

三、小结。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中职院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并提高实践能力,从而提升专业技能与知识体系,提高教学效率,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谢喜学.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8).

[2]吴丽云.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策略研究[j].软件导刊,(6).

[3]王俊杰.以就业为导向推进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2013(3).

[4]张海芳.浅析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j].速读,(5).

[5]史东蕾.浅谈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j].职业,(8).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电子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传统的中职学校单纯的电工电子专业教育模式不能满足汽车电工电子的发展要求,这就需要不断创新汽车电工电子教学模式。

本文针对传统教育体系的不足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对新形势下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模式创新进行了探讨。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1.教师示范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教师示范在技能实训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标准的示范有利于学生不断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性映像,进而在实际操作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

教师的详细解说,肢体移动,一招一式都必须标准、规范,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

学生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练习活动,从而加深对技能训练内容的理解,准确掌握汽车电工电子技能操作。

2.教师启发与学生探索相结合。

技能的形成都要经过掌握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自我探索,然后通过局部动作阶段、动作交替阶段、动作协调阶段和动作完善阶段等过程来完成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启发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由慢速到快速地进行,使学生便于理解和记忆。

学生应敢于探索,勤于动手,逐步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基本操作技能。

3.教师评价与学生整改相结合。

教师正确评价学生的技能实训成绩,不仅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还可以激发学生热情、调动学生积极性。

同时,通过教师的评价发现学生操作问题后,及时反馈给学生进行整改,学生在反复的操作训练中,改正了错误操作,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一、前言。

为了提高中职教学水平,中职院校将学分制引入中职教学管理模式中,通过研究学分制的特征并结合自身情况,创新出一套适应中职教学的学分制教育管理模式,以此推进学分制在中职教育中的有效利用,提高中职教学管理水平,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文将具体分析学分制下中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路。

首先,中职教学学分制的引入是国家教育改革的项目之一,中职教育的提高有助于为我国提供有用的人才。我国早在二十世纪末就提出改革高等学校和中职院校关于学习制度以及学生入学、完成学业等制度,以此促进高等教学和中职教学的发展。我国在二十一世纪初再次提出了根据学生所学专业实行不同的学分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学分制度灵活化,使学生能自行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和社会实践时间,为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提供可能。

因此,中职教育实行学分制有助于学生合理地完成学业,有利于国家政策的实施。其次,中职教育实行学分制方便学校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国通常采用应试教育考核学生,但是这种方式使学生疲于应付,长此以往,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学分制能使学生摆脱依靠考试取得成绩的情况,使其更加注重平时的学习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师来说,仅靠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成绩存在不合理性,学分制能帮助教师更好地管理学生,督促学生学习。

三、中职教学中实行学分制的策略建议。

中职教学与高等教育教学存在差异,将高等教育中的学分制引入中职教育难免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对此,我们要认真分析中职教育特点,修改高等教学中的学分制,使之更加适应中职教育要求,使中职教学管理模式更新颖科学,使学生获得更自由的学习条件。

1、中职院校领导要加强对于学分制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

好的教学管理制度需要合理实施才能起到最大、最好的作用。学分制是一种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方式,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对于中职教学来说,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学校应该严格执行并且合理安排学分制度,争取在短暂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其在今后的发展中拥有良好的知识素养和学习能力。对此,我们建议中职院校领导应成立学校学分制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其管理的重点所在,分析学校近年教育情况和教育制度,制定一套科学的学分管理制度,设立试点,通过分析试点情况确定该制度的有效性及科学性。

2、学分制在中职院校的实施需要加大宣传与管理。

中职院校一直沿用以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教育管理制度,学生很少接触学分制的考核制度,对其了解更是少之又少,很难引起学生重视。而学分制实施的`主体是学生,为了使学分制在中职院校中的实施更有效,学校有必要加强宣传力度,让学生认识到学分制考核的重点,使其提高对该制度的重视程度,积极获得学分。此外,明确学分制的管理责任是极为重要的,学校要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学生的学分记录和管理。明确记载学生假期实习和社会实践,严格按照学分制度规定给予学分。

3、贯彻实施绩点学分制度和加权学分制度。

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方式,除了利用学分式笼统性的制度之外,每门课程具体的学分评价方式也要进行具体规定。对于中职院校来说,可以对相同专业课程设定全校统一的评价标准,对于期末成绩的计算可以采取加权学分制度,明确具体课程的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以及期末试卷成绩所占比例。例如,对于英语课程来说,学校可以将平时成绩设定为30%,期末卷面成绩设定为70%,以此确定学生的最终成绩。此外,绩点学分制是学校规定学生毕业时的课程绩点最低线,督促学生积极学习。

四、结束语。

学分制下的中职教学管理模式创新应用不仅是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也是中职院校在提高教学水平而借鉴的先进管理模式。高等院校多年来适用的教学管理模式不论从经验来说还是教学效果来说都具有学习价值,中职学院可以适当调整,使学分制能更好地应用于中职教学中。

参考文献:

小析中职语文教学门径论文

做好中职语文教材编写工作,一定要放长远眼光。中国已经与世界接轨,我们的选文中要有世界经典,使中职学生能开阔视野,对事物有见地。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职语文教材的选文应该侧重实用性、应用性,体现出时代性。只有选取能反映当代文化的内容,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这样的教材才会有生命力。

1、增加有关职场道德、做人道理的人文性文章。

职场上需要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需要敏捷的思维,清醒的头脑,需要勤劳能干,需要付出、需要探索精神。语文教材的编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从业特点,选取古今中外优秀人物,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渗透。在“诚信·就业””单元有的课文选得非常好,如《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为你配副好眼镜》、《关于〈把信送给加西亚〉》。还应该加上几篇教学生如何做人的文章,如陈大超的《敬业能救命》。

2、增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文章。

语文教材的编写应该把社会反响较大的网络文学、影视文学等纳入编写内容。我们的教材要接地气,一定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网络文学受到学生热捧,完全可以引入网络上比较热门的写手如安妮宝贝、流潋紫、唐七公子等人写的贴近生活实际的作品。

3、增加趣味性文章。

语文教材是给学生用的,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喜欢。加进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让学生没事时能想起看看语文书,不会出现书刚发下来学生就撇一边的现象,尽量改变语文在学生心目中的边缘地位。否则别人再如何说这教材之好,学生不买帐,也是惘然。

二、增强说写能力。

培养学语文,说到底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对中职学生的就业而言,说和写的能力尤其重要。

1、注重口语训练。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会和人的沟通是生存的一大法宝。现在的社会早已进入网络时代,人与人交流可以通过qq、微信、短信等工具,方便快捷,但同时造成一些人不愿和人说话沟通,口语交流的机会少了,口语表达能力不够。而现在的学生就业实行“双选”,面试是学生必须过的一关,很多人是因为口语表达好而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我们为此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首先说说普通话。我们学校在沈阳,学生大多是辽宁省内的,很多学生的普通话不标准,语音带有明显的东北方言。所以,编写教材时应适当加入一些普通话训练内容,比如绕口令,可以纠正学生的读音,强化平翘舌。其次,加强口头作文训练,可以在每课课后加一个口头作文,当然选题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方便表达的。比如《我的升学经历》、《我的初中同桌》、《难忘那一天》、《自我介绍》等。

2、大力提倡应用文写作,培养学生从业技能。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集知识理论和实践技术于一体的实用性学科,它具有综合性高,抽象性深、专业性强的特点。

然而,目前中职学校在本专业教学模式上存在一些弊端,制约了专业发展。

一、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模式的特点及不足。

1.教学体系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传统教学体系的基本教学理念是重视“知识型”人才的培养,注重书本的文字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要素的培养。

中职生的知识基础普遍薄弱,且由于汽车电工电子课程知识枯燥、深奥,这样学生会很容易出现厌学、畏难,甚至中途退学等现象。

2.教学计划没有针对性。

教学计划是学校培养学生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很多学校还是采用原有的电工电子的教学计划来培养学生。

这样的教学计划没有针对性,在教学实践中不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由于汽车电工电子属于汽车类和电子类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同时具备擅长两个专业技术的教师严重缺乏,很多学校只是让电工电子的教师去担任汽车电工电子的教学,这样涉及到汽车专业的内容,一般电工教师就束手无策,严重制约了教学计划的实施。

4.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

教学方法单一,体现在多数教师主要还采取“一支粉笔+一本教案”的传统教学手段,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模式应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为基本方针,从实施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探讨。

1.制定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模式。

应摆脱传统教育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重点要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应多安排汽车电工电子实验,让学生真正能亲手去接触汽车电子系统,在每次的拆装电子线路后,能真正掌握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2.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应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大胆尝试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1)电化教学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演示课件和仿真软件讲授专业知识,应用播放实况视频,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

(2)实物演示法:通过教师亲手做实物演示,提高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和可理解性。

(3)模拟实验法:它是一种在校内实验室内进行的模拟实验教学,以验证某一定理或检测某一电路性能或参数为内容,达到学生理解书本理论知识的目的。

(4)现场拆装法:对汽车内的实际电器和电路的拆卸和组装,让学生真正掌握汽车的电子电路分析,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5)校外实习法:采用这种方式关键是实习基地的建设和学生校外实习的监控,它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校外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掌握汽车电工电子维修的技能。

3.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除了要求改进教学模式和改善教学方法外,还要求学校不断加强师资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1)教师要具有新课程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能力。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他要求教师在具备电工电子技术专业知识外,还要对汽车电子的发展要有所了解,掌握汽车电子线路的分析能力。

(2)教师要根据现实需要学习和引进新技术。

教师必须主动适应市场要求,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摒弃无用陈旧的教学内容,学习和引进新知识、新技术。

(3)教师要努力向“双师型”教师转变。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善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结构,是全面落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基本保证。

三、注重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教学是提高学生操作技能的主要手段,其技能实训的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形成。

在汽车电工电子实践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三个结合”来提高训练效果。

中职烹饪专业语文教学论文

近年来,中职教育蓬勃发展,社会对中职教育认可度也逐渐提高,中职教育为社会输送了众多的技能型劳动者,不少行业已经成为中职毕业生施展才能的大舞台,如餐饮行业,中职烹饪专业的学生已挑起行业的大梁,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不少中职语文教师却越来越困惑,学生对专业课学习有浓厚兴趣,但缺乏语文学习的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培养烹饪专业学生听的本领、说的功夫、读的兴趣和写的能力四个方面,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进行专业学习。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针对“听”的专题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听清要点、听懂言下之意等,能够通过复述实现教学目标。但由于语文教材中所举例子一般与学生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并不易掌握,往往敷衍了事,实际训练效果不佳。为此,对于烹饪专业学生,教师应要求他们认真“听”一节专业课,认真记录该节课学到的一道中式烹饪家常菜的制作流程,并在语文课上对所记录内容进行复述,由教师检验“听”的成果,比一比哪位同学“听”得最认真、复述最清楚,评判专业课教师对烹制中的细节介绍是否到位。要求学生在专业课上做好内容记录,一是内容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学生往往能积极对待;二是他们为专业课的内容复述作准备,这就促使他们课前预习,在专业课上“听”得认真,记住重点,关注细节,到了语文课的内容复述时才能表述流利、讨论热烈,从而实现了语文课与烹饪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课基础能力,也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了每道菜的烹制流程。

二、培养烹饪专业学生说的功夫――介绍菜。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烹饪专业的学生往往不愿意在课堂上多“说”,不喜欢朗读课文、发言不积极,不注重口语训练。过去,在语文课口语考试中,烹饪专业的学生得分往往比其他专业的学生低,他们认为今后的工作环境是在厨房认真做菜,不需要与他人有太多的言语交流,对自己“说”的能力并不重视。对于语文教材上的口语训练内容如自我介绍、模拟求职面试,对他们来说太大众化,缺乏实际意义。笔者结合烹饪专业学生的特点,从当今社会对厨师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一名优秀的厨师不仅要能烹制一道好菜,还应该能将一道佳肴的妙处介绍出来,为食客带来听觉的享受,并提高各种菜系的文化听品味。例如,教师与学生一起观看《舌尖上的中国》,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对会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让学生明白:好菜也是需要包装的,能用美丽的词汇介绍美食的妙处才能吸引更多的食客。()此时,笔者适时提出要求,好厨师不仅要会做,还要会说。由此一来,就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上介绍烹饪流程的兴趣了,学生往往会在课前精心准备,学会介绍不同菜系的烹制方法,或介绍不同美食的文化背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从不愿说、不屑说,到大声说、抢着说,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大多数中职学生对读书缺乏兴趣,烹饪专业的学生更是如此,很难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去阅读,那就要找到他们的兴趣点。笔者在引导烹饪专业学生进行阅读时,仍然是将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对现有的`一些通用菜名加以改革,取一个新菜名,新菜名或要有文化底蕴,或有时代特点,或有诗情画意。刚开始,学生觉得很难,但慢慢就在课文中找到灵感,取出一些较有创意的菜名,如将普通野菜汤重新命名为“我愿意是激流”、扣肉双吃命名为“将相和”、杂粮包命名为“那些年”等,在取菜名的环节上,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在天马行空的取菜名时,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意,而创新和创意的源泉就在于多学习、多阅读,古人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不断地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多一些知识的积淀对专业学习是极其重要的。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多读一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文化以及地方文化的书籍,增强自己的文化底蕴。

四、培养烹饪专业学生写的能力――列写菜谱。

中职语文考试的作文部分,学生大多都是写得很少,甚至空白。用学生的说法就是“语文课最不愿意写作文”,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对烹饪专业的学生采用练习写菜谱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刚开始,学生认为列菜谱很简单,但真正动笔后才发现要写好一个详细的菜谱也不容易,因为菜谱的菜名、原料、烹制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要一一写清楚就有点难度,因此,教师要强调学生在列菜谱的练习中不断地增加词汇量,提高其文字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把菜谱写好,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总之,在语文课进行专业学习,要将培养烹饪专业学生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这样的语文课才会更加精彩,才能提高烹饪专业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专业水平,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潜能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储德发。试论职业学校语文课的专业渗透――以烹饪专业语文教学为例[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5)。

[2]杨峰明。浅谈烹饪专业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地方文化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10)。

【作者简介】秦海宁(1978-),男,广西灵川人,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政教处副主任,讲师。

中职语文审美教育探讨论文

所谓审美教育指的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借助艺术、文学等相关意识形态来加强对学生的美学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学识内涵的同时,将学生培养成拥有一定审美、鉴赏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审美教育,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心灵的净化有很大的益处,而且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健康成长,并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诸多课程之中,语文学科所蕴含的美育因素可谓是最多的,将社会美、哲理美、自然美、生命美等集于一身。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文学作品也都是古今中外文采词丰、古色质美、脍炙人口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借助文字来展现美,更讴歌了美的情感,其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大有裨益,不仅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较之其他学科,语文学科中所体现出来的别具一格的审美价值是值得深究的。例如,文学作品中的哲理美,《赤壁赋》能够让学生感悟人生,体悟即使历经坎坷,惨遭现实的打击,但也应积极调整自我,勇敢面对苦难,方可让短暂的生命彰显出独特的、永恒的价值及人生哲理。又如,文学作品所描绘的自然之美,有利于学生感受自然美,提高学生对自然景物的审美情趣。此外,教材中及关于人物描写、事件记叙的文章,皆都包含着相应的生活社会美的教育价值。借助这些文学,学生能够从中品味人生,感受人物事件给自己内心所带来的冲击,继而启迪心灵,陶冶品格,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同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建筑美、音乐美和语言美等艺术之美,亦是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重点。所以,高校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相互融合,显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引导学生感受课内外教材的文学作品之美。

高校语文教材中包含着大量的古典诗词、小说、散文及现代文学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时,不仅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学习,发现文本中的文学之美,更要引入优秀的课外文学来启发学生,丰富和开拓学生的知识层面,让学生在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更深入地体悟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活情感。例如,古诗词之中有诸多关于爱情的作品,《诗经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柳永《凤栖梧》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苏轼《江城子》中的“十年生……不思量,自难忘……”教师教学过程中可向学生介绍相关的创作背景,以便学生在品读时能够更好地感悟词里行间所体现的古典语言之美、诗词音韵之美,以及诗词所寄托的情感。无论是古典文学或是现代文学,皆有其独特的审美教育价值,高校语文教学应不断挖掘课内外教材中蕴含的具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以强化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例如,在沈从文的文学作品中时常能品味到宁静纯朴的美好人情,人与人之间并非只存在尔虞我诈,情感亦有其简单纯粹,教师可从此入手带领学生走进这独特的情感世界,引起学生的审美情感共鸣。又如,《聊斋志异》《西厢记》等古典文学,亦可看到古人追求真善美,崇尚爱情、友情的美好愿望。而在当今信息科技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正在多元化的环境之下遭受着冲击,高校更应当加强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二)指导学生鉴赏作品之美。

高校语文教学在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朗读和初步感受文学作品之美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相关作品的解读与赏析,并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层次地把握好作者对语言文字处理的技巧,以及独特的创作手法。高校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皆是在相关专家的仔细专研和精挑细选下所编排出来的,这些作品必然有其可读性和价值,不仅仅是作为学生的学习文本,教师要先于学生去研读并熟悉教材中的作品内容,在保障自身理解透彻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语文教学活动。所以,教师展开教学活动过程中应积极指导学生整体把握相关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音律美等。例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作者围绕春、江、花、月、夜展开诗意抒写,辅之以琵琶奏曲和自身的视觉感受与美学经验,谱奏出一曲古雅清越、旋律优美的文曲,更描绘出了一副“春江潮水微动,江中花影摇曳,夜下月影婆娑”的美景。教师讲解其内容时,便可让学生先感受这些场景的不同美,并指导学生将作品中所彰显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讲解出来,运用对比的方式来赏析这首诗。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普及开来。多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对于青少年的文字阅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若是运用不当只会阻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来进行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许多学生对于武侠小说和现实小说都很感兴趣,如《武林外传》《绝代双骄》等;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笑傲江湖》等;张爱玲小说《半生缘》《金锁记》等,教师可截取小说中的某些片段让学生进行阅读,并播放相应的视频短片,让学生讨论一下短片中所改编的情节较之小说的优劣所在,若是觉得电视剧、电影改编得不好,亦可让学生尝试自编剧本,演绎一番。如此,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独特魅力,还能活跃课堂氛围。

(四)诵读诗书,提高审美感知力。

诵读诗书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更能强化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从而缩短学生与文本的心理情感距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展开多元化的诵读方式,借助不同的训练,以激发学生的诵读热忱,让学生的阅读兴趣得以提升。而教师更要敢于范读,引导学生倾听并辨析与教师范读的得失之处,继而为下个环节的学习提供借鉴。通过对文本的反复诵读,学生语言涵养亦能得到提升,且能够细细品味语言文字的特殊美感,在初步感知语言魅力的基础上,深入体验文章的情感主旨。例如,学习李叔同《送别》时,通过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景物依旧,人却在别时的凄凉之景和对人生的无奈之感。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鉴赏此类文章时,可将情感教育和美学教育有机融合,让学生感受到诗歌中所传达的语言文字之美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引发学生对于生命的思索,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在心灵和精神上与作者产生共鸣。情感、美学与教学相合,定会在学生心灵深处播下追求真实善美的种子。

三、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高校语文教学本身就蕴藏着丰富多彩的美学因素,语言和美育相互融合、不可分。语文教学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创设生动灵活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和表达美,使审美教育真正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让高校语文课堂不再是被动的、教师自导自演的课堂,而是富有生趣、美韵十足的优质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符欲静.高校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知识经济,(8):66.

[4]王艳杰.高校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分析[j].才智,(2):40.

小析中职语文教学门径论文

数字化的网络世界需要教育要紧跟时代,才能保障学生的未来。社会结构的变化要求人才素质的结构也要变化,高阶能力就是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祝智庭认为,高阶能力包括创新、决策、问题求解、批判性思维、信息素养、团队协作、兼容、获取隐形知识、自我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十大能力。因而,在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中,语文教师就应该依托课堂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努力培养学生掌握社会所需的技能。

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成绩不高,对学习缺乏主动性。他们在课堂上不爱听讲,不愿意主动参与课堂,甚至无视纪律、抵触老师。在语文学习方面,他们表现为不想听、不敢说、不愿读、不会写,语文能力相对较弱。《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要以就业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要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体现了对学生的主体性及其个体发展的人文关怀。信息化教学“不是从外部把知识装进学生的大脑中,而是要调动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主动生成、意义建构,借此去‘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人生智慧来”。信息化教学能体现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特点恰好适应了“大纲”的要求,也符合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相对于传统教育,信息化教学依托课堂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注入新鲜活力,开拓崭新的视角。

(一)课堂教学冲破围栏。

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就是合理的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教育、深化教学。现代信息手段的应用使得大量外围资源涌入课堂,丰富了课堂文化。课堂教学不在是简单的资源再现,而是实时性的互补、反馈、生成。在这里,师生的角色不再是我教你学,而是学有所长教学相长的互动转换。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三个要素是教师、教材和学生。在信息化教学的课堂上,教材成为课堂上重要但不是唯一的资源。教师要依托文本,带领学生深入挖掘隐藏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开拓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冲破了原有的局限,多媒体网络技术下的语文教学模式不单能够开拓学生视野,还能够发散思维、让学生们灵活运用语文知识。

(二)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在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是依赖学生已有的认知模式,重建学生的知识结构,重视对文化精神的解读和对文学内涵的感悟。这种教学模式就决定课堂教学要通过不同视角挖掘潜在的知识内容,引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自我知识体系,形成深度学习。信息化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样的互动体验,实现深层互动,实现探究性学习。我国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周一贯先生说:“所谓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助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网络信息的普及,为学生们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平台,学生有较为庞大的空间和较为自由的时间去探究性学习,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我实践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养成和发展。在语文信息化课堂上,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我发展的需要去寻找自身发展路径,课堂不在是统一化的考核体系,而是师生应用互动、情感体验探究、知识理解迁移的场所。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就形成了追求共性和发展个性的互动大平台。丰富的资源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权利,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和已有的认知基础,选择自我需求。这就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个性化的成长。例如《士兵突击》这一课,教师在教学平台上发布教学资源,提供作者信息、时代背景、章节选读、艺术特色等。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热情,也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在探讨小说人物形象时,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分析,有的同学喜欢许三多“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对他的执着赞叹不已,并由此反思自身。有的同学喜欢成才的聪明灵活,有的同学喜欢伍六一的正直刚毅。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学生对同一个角色也有不同见解。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询资料,完善人物性格,并对演员的.表演进行分析。这样学生能深入思考人物性格,同时养成搜集资料的习惯,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筛选。这样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就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知识体系,进行自我升华。

(三)师生互评多维互动。

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可以利用网络已有平台进行师生互动,微信、微博、qq、贴吧等信息传播手段,可以有效的帮助师生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师生双方互评互助。新课程改革强调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语文信息化教学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实时在线评价,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的分析。有效又真实的反应了学生在某一阶段的学习状况,过程性评价得以实现。每一次评价的结果都有所保留,可以为下一次的分析评价做出科学有效的对比,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反馈,如此反复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学习状态都可以进行有效的调整。

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际,我将从以下及格方面来阐述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教学内容设计。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强调中职语文教学要强调学生的职业教育,凸显学生“在做中学”。这就要就教师在探究信息化教学策略时,必须遵循文本,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一理论强调要引领学生由“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建构”。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初应为学生准备丰富的学习资源。中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他们对文学特征和艺术特色不感兴趣。此外,中职学校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术工人,与其强迫他们分析写作技巧等,不如引导学生去关注社会,认识人生。结合这一特点,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借助一个个虚幻的艺术世界,去感受现实社会的林林总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去感受作品中鲜活的人物和命运。

借助作品的赏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辨别,从而学会做人做事。信息化教学就可以借助音像、视频、动画等技术手段,帮助学生构建情景,从形象性入手,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相机等设备,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借助视频制作软件,制作成短片,课堂上播放,供师生探讨交流。学生有了真是的情感体验后,才能从教学中获得感悟,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挖掘资源、深化理解知识、拓宽视野,实现知识迁移的作用。学生可以整合已有认知,更好的深化知识并解决问题,促进知识的迁移,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个人见解,进行再创造。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区别以往传统教学的重要特征。因此,教学平台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利用教学平台,教师可以随时发布学习任务、进行学习指导等活动,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对教师发布的教学资源进行筛选整合,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

(二)教学活动设计。

信息化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激发“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是他们在参与中掌握学习方法,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在语文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设计和安排语文教学活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完全可以实现“做中学”“乐中学”。央视节目《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听写大会》以及河北卫视的《中华好诗词》等综艺节目,具有很强的知识性、文学性和趣味性。这些形式都可以被效仿,教师结合学生实际,编造适合语文课堂的活动。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对自主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中职学生,教师在组织学习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如何安排活动流程,怎样突破重难点,活动难易程度和学生接受能力等等,只有切合中职学生的实际的学习活动才能真正实现活动的意义。比如,高教社出版的国家规划课程改革新教材基础模块上册第二单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我们热爱大自然”,结合本单元的主题,我将这次活动设计成“环保在行动”。学生们上交的作业形式多样,有制作了图文音画于一体的ppt,有的录制了生活中的环保小视频,有的同学利用相关软件对环境污染的概况做出数据分析,还有计算机能力较强的同学制作了flash的环保公益宣传片。在信息化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没有了时空限制,这样方便学生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自我知识结构。教师通过信息化活动的设计,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能不断的刺激学生思维再创造。“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是不够的。要想真正加强学生的学习,必须让学生亲手使用工具。使用信息技术的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获得自己的知识,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师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信息技术,能够敏感的捕捉信息,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方法比内容更重要。

(三)教学评价设计。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它的考核没有具体标准。信息化教学很好的解决了语文课堂评价的难题。信息化教学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反馈和自我评价提供有效便捷的平台,而且具有时效性。信息化课堂中的评价不是终极性评价,而是过程性评价。这就是说课堂评价不能只关注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习过程。这与《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强调的“语文教学评价应体现检查、诊断、反馈、激励、导向和发展的功能,尤其要重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相吻合。语文信息化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高阶能力,这就使得教师的评价目标变得更广泛。因此,信息化教学的每个环节的安排,每个学习活动的涉及,每个学习任务的实施,都应围绕评价目标。信息化语文课堂评价要合理的利用软件功能,关注不同同学、不同阶段、不同活动的表现,更真实的反应学生的实际。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它不但能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而且能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监督和评价,能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21实际课堂中的评价》提出,要明确评价时间线,这更有利于课堂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此外,多种评价方法并存也能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科学有效的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中职语文教学大纲》提出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自主学习、构建自我知识体系。中职学生成绩不高,但他们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语文教师可以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实时记录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也可以利用已有的评价平台和评价工具,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同时,评价平台是一个互动的交互模式,教师可以对学生评价,学生也能对教师评价。这种师生双方互评的模式,也有利于教师的自我反思,对教师有效指导教学有重大意义和推动作用。只有教师和学生都重视教学评价,才能真正的帮助师生共同进步,有效的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从中观层面即学校层面来说,对于以提供高质量高技术劳动者为目的的中职教育学校,“大语文教育观”的渗透和熏陶能够进一步完善中职学校教育,有助于提供专业且品德优良的劳动者。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也必然为中职的职业教育提供专业服务。“大语文教育观”理念是更贴近实际,需要重视中职生专业方面的学习情况,掌握各个学生在其专业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所任课班级各专业教师交流,深入把握所带班级中职生所学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力求找到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相契合的点,深挖中职生在其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对语文能力的需求,有目的地变更或增减语文实践教学内容,给予中职生专业学习更多更好的帮助,有的放矢,扎实有效,切实做到语文教育为职业教育服务的要求。

二、宏观层面,能够满足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中职教育目标是培养专业人才,为劳动力市场输送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中职语文教师不妨将一些用人单位文化纳入到实践教学内容之中,让语文教育和实际生活相结合,为全面提高中职生素质铺路。中职语文教学以“大语文教学观”理念为指导,以中职生今后职业需求为前提,努力开拓新颖的语文课程资源,提高中职生的交际能力。并且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培养,如诚信、负责任等品格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为社会输送的不仅是高技术的职业者而且是高品质的社会劳动精英。那么,“大语文教育观”该如何具体地指导中职语文教学?如何在实际的课堂中逐步渗透“大语文教育观”?笔者认为可以从中职语文课堂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三个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以“大语文教育观”树立中职语文课程目标。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课程目标的设立是首位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课程目标是引导语文课程进行的方向,如若方向都偏离了,那语文教育的作用无从谈起。“大语文教育观”下的中职语文课程目标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注重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为此要求教师每一节语文课都要根据特定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场地,且在此前提下依据课程配备教学参考书与教学大纲拟定课程的教学目标。要联系语文这门课程的特性去掌握课程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的呈现手段与具体内涵,把学科知识的积累学习、语文能力的提升、审美情趣与道德修养的提高等方面密切联系在一起。第二阶段,“大语文教育观”教学理念由始至终要贯穿课程内容。如今,很大一部分中职语文教师所选择的实践教学内容都是属于生硬、死板的内容,不重视选择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单单是为了达到课程教学目标而已。同时中职教师也很容易忽略学生的实际学情,用整齐划一的手段使用中职语文教材,导致中职语文实践教学内容不符合中职生实际学情。“大语文教育观”指出语文和其他课程不同,语文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还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开阔学生视野,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材料储备。第三阶段,“大语文教育观”多元化人性化的课程评价。“大语文教育观”不单单是一种语文教育理论,一种新式的语文教学方法,更关键的是“大语文教育观”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实施方案与教学模式都具有相当高的操作性。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开展多样化的课外实践活动,利用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多元化的渠道进行中职语文教学。这不仅让中职语文教学走出了课本、课堂,创建了新的课外活动、课堂教学的模式,将中职语文教学延伸到社会生活这广阔而丰富的大课堂中去。因此,它的课程评价不是一味的依靠期末考试的分数决定学生的优劣,而是更为多元化和人性化,从而提高了中职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让语文教育与生活关系联系更紧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语文教育观”对语文教育影响深远,坚持“大语文教育观”不仅是中职语文教育的必经之路,也是二十一世纪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语文改革的必然趋势,更是中职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对中职学生来讲,全方位的培养和锻炼,综合素质的提高,高尚人格的树立,才能在形势严峻的劳动力市场中具有更强的综合竞争力,为未来做好坚实的铺垫。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通常情况下,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可以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明确教学目的,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也就是在钢琴教学中,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立美、创美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以及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得学生能将创新意识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二,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要将钢琴表演教学、创新理念培养、艺术心理培养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观念,首先,教师要明确音乐表现力发展的本身,就是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艺术素养中的体现。其次,教师要明确激发学生在钢琴学习中的审美体验和创造喜悦,这是促进学生创新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从而增加对钢琴艺术的理解。教学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钢琴教学模式,要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在教学中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学生的感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当然,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也不容忽视,通过构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充当引导者和决策者。所以,作为一名当代的钢琴教师,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突破原有教学模式中遏制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因素,将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与教学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教师也应该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以自身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潜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二、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应用。

(一)传授、启发、引导型钢琴教学模式。

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钢琴知识以及钢琴表演技艺的传授,从而使得学生完成对钢琴艺术的传承与延续。通过对传统知识以及技艺的传授,为学生进行创新提供更多的资源。当然,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要运用适当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音乐艺术风格内涵以及表现方式,为学生在表演风格方面的创新提供参考。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发引导,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模仿和训练,充分吸收教师教授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知识迁移学会应用,通过积极的探索学会变通。教师要将钢琴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整合成专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促发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学习中不断提高技能,不断丰富知识,进而用独特的思维对教师未曾传授的音乐作品进行独立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钢琴教学效果。

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将课外活动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即兴演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即兴演奏也可以说是一种即兴创作,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一乐曲即兴配弹,可以让学生根据对某一乐曲的感受即兴演奏。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即兴演奏比赛。针对课外活动,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策划,组织自主创新音乐演奏会。在策划组织的过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要鼓励学生对音乐会的形式进行大胆创新,要鼓励学生尽可能表演自己设计的作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在广泛的交流中,大胆地发表创新型意见,在表演中,充分展示其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三、结语。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进行钢琴教学模式创新,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理念。我国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创新来支撑,教师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引导作用,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职语文论文

在以往传统的教学当中,通常都是教师占据着主导的地位,教师引导着学生去探索去学习,然而事实上笔者认为建立好正确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能够良好地接受中职语文知识的前提。在现如今的教学方式当中教师完全可以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也就是让学生占据主导的地位,将传统的教师课堂变为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

二、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当中,学生长期地接受一种教学方式,一般都会感到疲惫,产生审美疲劳,在此笔者建议教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是在疲惫的学习。随着信息化不断地发展,教师要学会恰当地运用多媒体以及大屏幕去向学生展示一些中职语文知识,以此来吸引学生的眼球。

(二)教学手段现代化。

教学手段现代化,主要讲的就是教师应当利用一些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信息系统来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采用的是“粉笔+板擦”的形式进行教学,而现如今,这种老套的传统教学模式终于可以得到了改进,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进行授课,学生接受起来也更加容易、有趣。

三、突出“实用性”,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注重语言表达教学是中职语文这一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现如今所有的事物已经越来越趋向复杂化、人际化。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所以对学生加强语文方面的培养是未来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中职学生教师可以模拟一些现场招聘或现场演讲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踊跃性。

(二)注重应用文教学,提高文书写作能力。

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的就是联系工作,商务洽谈等业务,这些业务最离不开的就是语文方面的功底,没有好的语文功底,不会有任何一个企业愿意聘用,语文是人与人交往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之一。在步入工作岗位之后经常会写一些文案或是策划,这些所用的知识都包含语文,由此可见语文的重要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笔者对中职语文教育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建议的提出,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当中,定会有着更多的创新和更多的突破,然而对语文这门学科,笔者相信也会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只有创新的教学方法,突出职业的特色,才能使得中职教育拥有美好的明天。

中职语文礼仪教育论文

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生源不容乐观。一般来说,初中毕业生会依据成绩进行分流,只有成绩较差的才会进职业学校的大门。这些学生往往会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因此,有相当一部分中职生不懂礼貌和规矩、无视校纪校规,存在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仅仅是学习成绩上,更多还会体现在其它各方面。例如,有的中职生打扮不符合学生身份,奇装异服;有的中职生缺乏修养,随便出口就是粗话,甚至是脏话;还有的对管教严格的老师抱有排斥态度,有时候会故意在课堂做恶作剧;有的不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随意花钱或是挥霍;等等。可见,面对这样一个群体,中职学校老师的教学难度和教育管理难度很大,因此,加强中职学校礼仪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和很大的必要性。

一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可知,中职学校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中有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这就从理论上给中职学校礼仪教育提供了依据。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就需要加强其知识水平、道德修养以及各种能力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它是社会发展和谐发展和必然趋势的'重要保障。而礼仪教育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并不是几项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掌握学科知识的的基础上进行社会化运用与自身素质的提升。可以说,在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是与时俱进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适应时代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因此,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另一方面,中职学校礼仪教育是中职生今后求职以及工作的需要,这就从实践上为中职学校礼仪教育提供了依据。人是生活在一个社会群体中的,而礼仪教育可以使得学习者在今后的社会化生活和工作中得以被接受和被融入,即:使得受教育者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成为成熟而又得体的人。针对中职学校学生来说,他们的被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为它们会在毕业后马上接受企业的挑选,而面试则是他们进入企业必须经过的环节,这就使得其自身的个人素质立马得以显现。一般来说,面试主要是测试被面试者的人文素养,而在这其中,礼仪常识基本上运用占了很大比例。例如:站坐姿、接待礼仪、餐饮礼仪等,可以说,这些细节直接反映出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并且,绝大一部分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会在服务行业工作,这些行业对礼仪的要求较高,如果在平时的在校学习中没有得以体现和落实就会削弱他们的竞争实力。因此,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具有极大的必要性。此外,中职学校礼仪教育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众多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礼仪教育都一直在我国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代社会,“八荣八耻”也直接反映出了我们现代人的荣辱观,“懂礼、习礼、用礼、重礼”增强了个人的道德准则和事非观念,这就从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受教育者今后在处理包括同学关系、同事关系、邻里关系灯各种关系的融洽性,给社会和谐和安定提供重要基础。可以说,作为现代公民,人人都应该懂礼、习礼、用礼、重礼,中职学校应担此重任。因此,中职学校开展礼仪教育具有极大的必要性。

第一,中职学校礼仪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尤其对于中职学生来说,教会他们“为什么做”还不够,更需要教会他们“怎么做”,因此,在中职学校的礼仪教育中可以进行任务教学法的应用。教师可以在礼仪教育中将现代礼仪课程教学以任务为中心,通过围绕某一任务的完成为途径,结合竞赛形式进行实际的教学,这样有利于这门课程实现教行合一的有效性。例如,可以在中职学校礼仪学习过程中,以每学期为一个周期来举办一次技能节大赛,各个专业的学生都可参加,通过设定同一竞赛项目(如“会议服务接待礼仪”)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测试,这就使得教师可以在有明确明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上更具精准的把握性,提高了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还可以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礼仪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可谓是,寓教于乐中轻松掌握知识。第二,中职学校礼仪课程应该突出其教学内容的专业化特点。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礼仪课程会由于其专业的差异性而显现出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的不同性。这就需要中职学校礼仪课程要根据不同专业制定相应的课程纲要和具体落实措施,以满足不同的需求。例如,餐饮服务专业的教学重点就应当是有关站姿、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等;而房地产服务管理专业就需要在处理能力、个人业务等方面的礼仪内容进行着重加强。可以说,这种突出其教学内容的专业化特点的教学模式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第三,中职学校礼仪课程在教学形式多元化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实践性教学。礼仪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性的课程,因此,必要的课堂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强化实践性训练环节,并注重多种形式教学的融入,尽量将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实践性学习与练习中,以便让学生们可以在亲身的实践中得以感受、体会和领悟,从而掌握获得更加实用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该融入包括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案例分析、教学演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的使用和结合,并不断加强实践性教学的比例,通过组织第二课堂、参观社会企业、参加社会服务等方式来进行中职学校的礼仪教育。其目的就是要使得礼仪课程在紧密联系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得到不断地延伸好和拓展。

作者:刘婵婵单位: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

中职语文导学法艺术谈论文

摘要:语文导学法是通过创设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面临的学习问题中,主动获取和运用知识、技能,发展其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课堂方式。这是目前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本文的一些尝试,为中职语文教学提供了一片新的天地。

教法的本质就是学法,教是为学引路、架桥、导航。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他们树立自主意识,根据自身特点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竭力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中职语文导学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不同教学内容导学的.方法就会有所不同。

一、问题导学法,变烦琐为简易。

在教学中,可精心设计出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也可称作教学内容的聚焦点或主问题),以此带动全文,简洁地处理教材,引导学生提纲挈领地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如鲁迅的《祝福》,篇幅较长,教学点也较多,很容易让教学繁杂化。假若抓住祥林嫂这一悲剧人物的命运设计问题,就会让教学轻松有序而高效。通过研习课文,你会发现,鲁迅先生将主人公的不幸总是设置在一个特殊的季节――春天。“祥林嫂――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一话题会让学生饶有兴趣地研习课文,情不自禁地陷入沉思,争先恐后地发表见解。春天,她失去丈夫;春天,她被迫改嫁;春天,她痛失爱子;迎春,她悲惨死去……人物的形象,作品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技法,都可以一并带出,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活动充分,积累丰富。

二、情感导学法,变苦学为乐学。

语文教育家于漪曾说:“教语文,要紧的是把学生的心抓住,使学生产生一种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

1、挖掘教材以冶情。如《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绪,《沁园春・长沙》意气风发的革命豪情……教师若能把握住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合理地渗透到教学活动中去,引导学生体会、领悟、反思,学生的心灵必将随之震动,情感必将随之勃发,真情、真诚、真感必将随之油然而生。

2、先声夺人以激情。教学实践证明,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开场白是重要的一环。如教学《季氏将伐颛臾》,笔者运用了这样一段导语:“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研究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而不朽。

无独有偶,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去沐浴他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话语一出,如投石击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了解孔子、热爱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感情和兴趣。

3、声情并茂以诱情。在课堂教学中,要以文为依托,以读为媒介,以情感染人、影响人、熏陶人。教师要声情并茂地朗读,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深沉处还它个深沉,欢悦处还它个欢悦,如涓涓泉水,像幽幽琴声,若融融春光,把书面的无声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艺术。

迁移导学法,变学会为会学。

迁移导学,是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去学习、分析、理解,掌握新知识,产生新技能,变学会为会学。我们教材的教读课文与自读课文就有这么一种关系,如教读了《祝福》,学生掌握了综合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等塑造人物的方法,理解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就可适当放开手脚,让学生自读《边城》、《荷花淀》,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环境描写的作用。有时同一篇课文,也不见得每一部分都条分缕析、面面俱到,也许教师只需教读其中一点,让学生利用这一点迁移训练,就可各个击破、全面掌握。

四、分层导学法,变难学为易学。

学生的差异是必然的、多方面的,教师应依据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意志品质、行为习惯、智力水平、知识结构、潜在能力等因素实施课堂分层教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能学习和解决问题,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如《拿来主义》一文,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可以采用教师介绍背景、学生课前预习、课上提问的方式来逐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内容;对中等程度的学生,不妨引导他们比较课文中的几个重要环节,通过师生商讨的方法并运用自学辅导法、谈话法展开教学;对语文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采用研究性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评点课文,写出读书笔记或。

五、拓展导学法,变定势为创造。

中学语文课本中不少是中外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应当充分利用这些作品本身所具有的想象丰富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如学习了莫泊桑的《项链》,让学生对课文的结尾进行续写,让学生展开想象,对主人公的十年辛劳进行补写;学习了《致橡树》,让学生运用课文的手法创作诗歌……这种拓宽练习,帮助学生由再造想象过渡到创造想象,打破了思维定势,有效地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龚肇兰语文教学改革初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

[2]陈之忠语文教学的方法值得研究[j].安徽教育,,4。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创新论文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处境尴尬,改变教学的无效状态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问题。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今天谈语文教学改革,就是大幅度地提高效率”。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只有从转变教学观念着眼,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及内容上谋求突破。

一、优化人文教育环境。

教育管理者应树立“以人为主”观念,“人本主义又亦是以更看重人的自由、人格,以人的基本地位为前提来观察世界的思潮”。要加强以语文为主的人文素质教育,提高语文学科地位,切勿让民族浓厚的根基文化在经济时代的浪潮中被冲淡冲垮。在政策方面,确立中职学校发展和改革的人文目标,重视人文教育。中职学校不应削弱语文教育,而是要继续加强,增加课时量。21世纪是一个高度科技化、信息化、国际化和市场化的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接受新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价值观念、新的心理品质和新的知识体系。广博的基础文化、扎实的专业知识、必备的综合技能、健全的体格特征、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广泛适应性等,是任何一个想在社会中谋得良好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个体所必不可少的素质。这一些素质要求与个人的语文能力密不可分。因此,中职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亟待教育界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亟待共同为后来者创设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惟有使专业教育与语文教育融合,让中职生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人文素养,才能达到造就合格应用型人才的目的.。21世纪“语文的未来将是和谐的走势”。

二、提高语文教师素养。

学校一切教育活动都要由教师来执行,教师的素质决定教育的质量。21世纪的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较强的现代教学能力,要重视和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成为教材的开发者和终身学习者。

首先,中职语文教师要树立科学的教育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就是提高人的素质。从前人们对教育的价值过分强调为社会服务,而忽视了个人的发展。如今职业教育正在由能力本位教育向人本主义教育转变,即现在的教育价值观是既要为社会发展,又为个人的发展服务,“尊重个人需要与尊重社会需要具有高度的统一性、一致性”,是二者的有机结合。现在我国经济要快速腾飞,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的专业性、技能型的劳动者。要在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去关注教育价值观的转变。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思想,把单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升学就业的教育目标,变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培养学习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的教育目标。

其次,中职语文教师要建立新时代的教学观。我们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教育的对象归根结底是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与巨大发展的潜力的人,他们既具有同一年龄层次相同的心理特征,又因为家庭条件、社会现象、生活经历等的不同而具有独特的思维、情感和知识能力。学生的这种独立性是客观存在而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观察、分析、感知和思考,要想使用学生接受自己的指导,就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尊重学生的个体独立性,在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学生的个体需要,关注学生的能力水平,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好地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

最后,中职语文教师要具有现代教学能力。现代教学能力主要指要更新教育理念、课程意识,了解青少年身心的特点,善于将自己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的教学艺术,良好的教育机智和教学语言,营造富有生气的教学气氛的才能,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的能力,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发展的能力,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反思意识等。中职语文教师要学习先进、新鲜的教学法经验,从专业期刊及报纸、互联网上学习新知识,关注同行的研究,吸纳最新的研究成果,更要灵活地应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把语文教学建立在科学的教育理论基础上。教师要不断自我学习,熟练地操作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从而力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主观色彩的意向活动。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时候,他就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我们要创造条件为学生搭建平台,教师讲课时尽可能与学生生活相关,与他们的经验相整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风趣幽欲的语言,极具感染力的言词,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怀着期待迫切的心情渴望新课的到来。

只要努力优化中职学校的人文教育环境,重视提高语文教师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职语文教学就应该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让我们走出误区,立足本岗,正视现实,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为重点,潜心中职语文教学改革,这样就一定会迎来中职语文教学的春天!

【参考文献】。

[1]张志公。《张志公自选集》。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2]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版;

[3](意)亚米契斯著。夏d尊译。《爱的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版;

[4]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版;

[5]曹明海。《语文教育学》(修订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版。

中职德育语文教学论文

文学作品的描写不仅客观,还灌注着作家的主观理想和愿望。所以,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思想和精神面貌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陶冶情操,塑造高尚、完美的人格,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如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全篇文字平平实实,渗透着一种对父亲的深切怀念之情,十分感人,不仅给人以性情的陶冶,而且增进了人们对天下父母心的理解。学习老舍的《我的母亲》,这是对母亲崇高精神和母爱的伟大的颂扬,母亲不仅养育了“我”,还改变了“我”的习性,在精神上给予了“我”一生的支持,是我的精神支柱。学习《合欢树》,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深情,让学生学会爱、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习《边城》,从人物的情感故事中,寻觅人性美与人情美的踪迹。学习《书愤》,让学生感受到诗人抒发的报国壮志和忧国深思。学习《岳阳楼记》,让学生感受到范仲淹能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天下人谋福利,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学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引导学生学习保尔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而《水浒传》中,许多见义勇为、豪放英武的梁山好汉及见义忘利、阴险歹毒的反面人物也是体现美丑、善恶的例子。如鲁达同郑屠,林冲同高俅、陆谦等,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把英雄同恶霸,君子同小人的美丑、善恶刻画得栩栩如生。这就体现了文学作品审美意识的教育作用,能让中职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符合中职生的现状。

目前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不论是年龄上还是思想上,他们都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并且这些学生几乎都是“90后”,他们当中多数是独生子女,而且他们还正处在一个青春发育的高峰期,心理不够成熟。所有这些都给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增加了难度。与此同时,由于中职生一般都远离家庭住校,父母的管教相对少了,他们又处于半成人状态,易受一些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全面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的价值观呈多元化趋向,拜金主义、个人享乐主义等消极情绪时有存在。他们以自我为中心,集体主义观念淡泊,互助互爱意识不够,行为偏激,心理素质差;他们在社会活动和交往中不能谦让、帮助、团结、合作共享;他们知行不能统一,虽然明白尊师敬长,而行动上却很难做到;他们随意崇拜偶像,却对民族历史知之甚少,缺乏爱国热情。中职生的德育素质现状不容乐观,诸多因素造成的中职生的这种道德素质现状,使得道德教育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对中职生的心灵净化、情操的陶冶、是非的明辨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让学生知道,说话、做事是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必修课,有的人先说后做,有的人只说不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与常人相比有哪些不同?通过学习作品,明确了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着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生活在世上,要做一个生动的人、大写的人。而学习《致橡树》,理解的是作者的爱情观,并且要明白,爱,并不是狭隘的爱对方伟岸的身躯、容貌和才华,还要爱他的理想、他的追求,爱生活,爱祖国,这才是真正的爱情。这样,学生感悟的是诗人提倡的独立、平等的爱情观,能培养他们独立自尊的伟大人格及健康高尚的审美情操。总之,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对于完善中职学生高尚的人格、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三、规划中职生美好的人生。

现今社会,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计划和对人生的合理规划的话,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就会失去主动权。中职语文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对中职生的人生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很大的帮助。

1.培养学生面对困境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发现他们的亮点,树立起他们的职业理想。自信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是学习和事业成功的有利心理条件。每个人都是一座待开发的金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强势智能,都有未被挖掘的潜能,有自己的特有优势领域。在语文课上,教师可采用师生换位、辩论会、分角色表演等教学方式,给每个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我,找到改正不足的切入点,使学生在感受肯定中得到自信。如学习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两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介绍两位作者艰难的成长历程,启发学生“当上帝关闭你的一扇门时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鼓励学生不怕挫折,让他们认识到苦难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无论何时都要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又如学习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一文时,让学生明白,在选择职业之前要为自己定一个目标,选择职业时不仅需要一份对职业的热情,更需要有冷静的研究,进而认清该职业的分量,并了解它的难度,还要结合自身的体质,不能跨越自己的体质。从而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规划,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此外,作为教师可以大量搜集关于成功人士、优秀创业者的成长历程或先进材料在课堂上交流,培养学生的自信,使他们树立长远的职业理想。

2.把握课文精髓,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作为人们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在思想上必须遵守的准则和规范,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和行为方式。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当中,不应仅限于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培养,还应该注意挖掘课文的内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从而使学生走向积极、健康的就业之路。如《一张诊断书》这篇课文,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文中细节描写的关注和对关键语句的品读,让学生体会林巧稚大夫的敬业精神及人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敬业意识和坚持职业操守的重要性。又如《窗》这篇课文,除了学生按照教学目标理清文章线索、分析人物形象、提炼中心思想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专业谈谈这篇文章对自己的启发。同学们一致认为,做好服务业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和善良,要处处做到为被服务者着想,并认识到善良和真诚是世界上最宝贵的品质。这样,在这些作品的学习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上恰如其分地及时地进行职业道德渗透,就会使学生的思想得到熏陶,让他们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职业品格。中职生同样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好中职生的德育关系重大。面对新形式、新机遇,语文教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思想,利用学科特点,把人文素养、爱的品质教育、审美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引导中职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德育贴近现实,春风化雨显成效,促进他们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