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护理教育中双轨教学实践论文(专业12篇)

护理教育中双轨教学实践论文(专业12篇)

作者:XY字客

护理职业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同理心,以及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护理是指对患者进行照顾、关怀和治疗的一项专业工作,它关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学习和积累经验。以下是一些护士在实际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示和思路。

医院护理行政管理在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循证护理在儿科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本文回顾和分析了从12月至3月入住我市某医院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来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方式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对照组中(n=34),护理纠纷率为10(29.4%),护理差错率为11(32.35%),积极行为参与率为22(64.7%),家属的满意率为23(67.65%);而在实验组中,护理纠纷率为3(8.8%),护理差错率为1(2.94%),积极行为参与率为31(91.18%),家属的满意率为30(88.23%);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在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积极行为参与率以及家属的满意率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循证护理能够减少护理的出错情况,降低医护人员与家属之间的纠纷,提高患儿的参与率,让患儿的家属对治疗的结果更加的满意。

关键词:循证护理;儿科护理;护理实践。

循证护理是最近几年逐渐的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护理理念,主要表现在明确客观的概念上来完成工作。现在,循证护理咋我国正得到了越来越为广泛的应用,在儿科治疗领域应用更为广泛。所以分析循证护理在儿科临床中的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和分析了我市某医院收治的68例儿科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循证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分析结果归纳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和分析了从月至203月入住我市某医院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29例,幼儿的`年龄范围为0.5岁至5.5岁之间;有26例患者腹泻,有27例患者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口炎患者5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5例,肺炎患者有3例,有2例患者为泌尿系统感染。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者类型等方面均不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在临床中具有统计和分析的意义。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来进行护理,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的护理方式基础上,增加应用循证护理的方式来进行护理。实验组患儿的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所示:

(1)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培训。护理人员要增强自身的医护素质,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会直接的影响到患儿的身体康复,所以要加强对医护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医护人员要能够结合自身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善于总结护理时的经验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要针对每个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方法。

(2)缓解患儿焦虑情绪。患儿在进行治疗时,常常会出现焦虑的现象,医护人员要协助患儿消除焦虑的情绪。医护人员要鼓励患儿家长在其身边陪伴治疗,家长本身也可以给患儿提供一些连续、固定的护理,例如可以给患儿提供一些玩具、物品、实物等感官护理。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轻抚、拥抱等来表达自己的善意。这些都有助于患者内心焦虑情绪的消除。

(3)患儿疼痛护理。患儿往往对疼痛都会有着过激的反应,尤其是侵入性治疗前,要采取一定的方法来缓解患儿内心的焦虑情绪。在患儿治疗过程中,通过鼓励、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来分散患儿内心焦虑的内心,缓解侵入性治疗给患儿带来的疼痛感,对于许多不愿意配合治疗的患儿,医护人员要与其进行沟通以及心理疏导,增强患儿接受治疗的配合度。

1.3观察指标分析。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家属的满意率以及积极行为的参与几率。

2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表1可知,在对照组中(n=34),护理纠纷率为10(29.4%),护理差错率为11(32.35%),积极行为参与率为22(64.7%),家属的满意率为23(67.65%);而在实验组中,护理纠纷率为3(8.8%),护理差错率为1(2.94%),积极行为参与率为31(91.18%),家属的满意率为30(88.23%);对照组患者与实验组患者在护理纠纷率、护理差错率、积极行为参与率以及家属的满意率等方面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患儿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反抗的现象比较常见,患儿在接受治疗时往往会出现抑郁、怀疑的心里,另外患儿的家长也比较容易出现焦虑、紧张的现象,这不利于患儿疾病的康复,所以对患儿的及时治疗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循证护理有助于患者情绪调控,另外还能够帮助提高患儿的质量质量,这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儿科护理实践中,循证护理能够减少护理的出错情况,降低医护人员与家属之间的纠纷,提高患儿的参与率,让患儿的家属对治疗的结果更加的满意。

参考文献:。

[3]王佳音.心理护理在儿科治疗及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4,11(06):301.

护理教育中双轨教学实践论文

1.1.1强化临床专业知识与能力。

理论课教师同时教授相关临床课程是对课堂和临床学习最好的结合方式。理论教师通过定期的教授临床或实验课程、参与临床进修学习来加强临床专业知识与能力。比如参加医院在职的、普遍的基本技能或者实践等相关的继续教育培训,如临床护理核心课程、高级心脏生命支持等,能够保证教师掌握临床当前的标准、政策和程序。教师通过对学校和医院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链接。

1.1.2积累临床教学经验。

理论课教师需要阅读临床书籍,观看指定的临床技术视频,能够更好的将实践内容和理论知识、案例研究融合在一起。技能教科书通过提供具体步骤、应用实例和循证实践来说明理论概念。例如:当教授病人出院的相关内容时,技能教科书通常包含了出院计划、健康教育和家庭护理等。同样,理论教师可以通过提供课堂讲稿、课程材料和当前研究的文献来支持帮助临床教师。这样能保证临床教师收集与当前理论相对应的适合病情的护理经验和计划。

1.1.3掌握课堂授课技术,融入游戏和艺术理念。

对理论教师来说课堂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手段。能够鼓励学生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提高实践能力。例如:应用观众响应技术如互动课堂反应系统(iclicker),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益处。教师可以选择或设立问题,促进复杂概念的合成和应用,这有助于学生发展先进的推理能力。使用这种技术,教师可以立即澄清错误的理解,增强学生理解力。描述理论概念可以用视频和照片,例如:术后护理的授课中,放映一个关于病人自控镇痛设备的简短视频可以提供概念性知识、临床技能和床旁技术之间的相关联系。另一个课堂策略是使用电子病例系统来突出实践相关的特定主题,如记录评估数据,分析生命迹象的趋势,或检查医嘱用药等。

1.1.4虚拟仿真教学,引发学生反思和反馈burns。

发现理论授课中应用仿真模拟可以显著提高学习能力。理论教师进行模拟教学呈现课堂和临床之间连接。同样,模拟教学的经验教训可以反馈回课堂,包括模拟设计,实施和汇报会议。反思和反馈对学生理解能力是重要的,虽然理论课程内容紧凑,可能会限制学生反思的时间,教师可以应用网站的剪辑视频帮助学生思考全面的护理干预过程。教师应该与临床教师共享相关的网站,在与学生的临床讨论中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反馈。

1.1.5编排临床故事引入课堂,设立虚拟问题和情景。

邀请临床教师在课堂上分享他们的临床故事与经验教学,或通过电子通信,使学生能够在多种经验和观点中有所收获。在教室里使用案例研究也能提供现实问题来促进批判性思维和临床推理能力。让学生完成一个场景或在线案例研究可以让学生把课堂的概念运用到实践中。临床教师分享这些案例可以帮助将学生的思路引入临床情景中。

1.2临床教师的策略。

1.2.1加强理论教学指导。

临床教师必须不断的努力,在复杂混乱的环境下,提供以病人为中心的安全、高质量的护理时尽量多给以机会并平衡学生的多重学习需求。尽管许多临床教师都是投身于教学的医院护士,他们可能还没有对转变成教育者角色做好准备,需要理解怎样将实践经验与当前的理论课程相结合。应该给他们理论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请他们来听课,亲自了解主要的教学理念,观察一节课是如何进行的,并领悟学生的课堂管理。

1.2.2开展临床会议和讨论。

临床教师,尤其是新角色或兼职教师,经常需要参加备课前、后的临床会议。这些临床会议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交流话题和反思性学习的机会,来促进理论概念与实践的连接。

1.3课程协调员的重要性。

1.3.1促进理论教师和临床教师间的有效沟通。

安排学校实训部一个教师作为学校和临床教师的协调员,协调员首要任务是促进理论教师和临床教师间的有效沟通。兼职教师刚开始接触教学,需要了解与护理教育相关信息,如教学程序、考试安排,教育技术。协调员为新任职的临床教师提供课程标准,包括评估工具和课程资源,如教学大纲、教科书和在线视频等。网络课程资源共享是新任职临床教师掌握教学技术和适应教师角色的有效途径。使用整合的网络共享资源,包括临床表格、任务、模拟材料、护理计划,讨论等,确保临床教师和学生有同等机会获得资源。由于网络资源管理专业技能可能花费很多时间,协调员负责承担这些网络资源的管理工作。

1.3.2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进度协调员需要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进度。另外,协调员负责提交实验室使用申请、设备/仪器申请。同时,协调员与其他实训工作人员一起协助新任职教师进行角色的适应和定位,对其进行虚拟仿真教学和给予任务报告指导。

1.3.3组织和安排团队会议。

协调员需要组织和安排团队会议(理论教师与临床教师组成)。每学期会议开始,协调员需要将新入职临床教师和有经验的导师相匹配,对临床课程设置提供建议与指导。临床会议前后预留一些时间进行头脑风暴讨论,鼓励临床教师带来新的想法和素材。会议结束时,分享学生课程评估的结果(理论和实践),并决定对该课程进行维护还是修订。整个学期,协调员负责与临床教师随时保持联系,确保解决特定问题。

2.总结。

大部分国家的护理教育面临着类似的理论与临床实践脱节问题,不能将理论和临床有机结合容易造成学生的学习片段化。成功的将理论和临床衔接可能会对未来临床护理具有潜在的积极作用。

医院护理行政管理在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摘要:本文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中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的应用和重要性。通过以下五个方面,将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更深入化、具体化。我科以人性化护理方法实施三年,缓解患者手术前焦虑和恐慌情绪,手术中能使患者顺利坦然接受手术,手术后能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得到最快恢复。手术前后通过人性化护理使得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手术室患者满意度。

人性化护理(serve法)即:微笑(smile)、评估(evaluate)、准备(ready)、看待(view)、出色(excellent)五个方面的英文缩写,是一种整体的、知性化的有效的护理模式,首先是对患者的尊重,用充满人情味的就诊环境和服务举措,以人为本,全心全意给患者以人文关怀,有效的提高患者以及家属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从而增加患者的信心,使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极大程度缩短和消除患者的恐惧、不愉快心理,进一步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护理模式的变化和发展,服务品质的提升已成为竞争的焦点,也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做好人性化服务可以帮医院赢得市场,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因此,提高医疗护理的服务质量,已是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与精神。手术室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科室,人性化服务在此更具有其重要意义。三年来,我科实施了人性化护理服务,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获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1微笑。

微笑在人性化护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人性化服务的基础,贯穿着整个服务过程。医务人员需做到沟通规范,礼仪标准,服务温馨,每天的工作都是从微笑开始。微笑能消除患者对护理人员的陌生感,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微笑可以预防医患纠纷的有效措施,融洽医患关系的良药,也是取得患者信任,配合医务人员治疗和护理的前提。运用好微笑可以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造就融洽亲切的氛围,给患者带来舒适的心情,燃起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对于手术患者来说,由于患者对医疗知识的不了解,术前医生间的谈话,往往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很大的心理担忧,担心手术出现意外而恐惧不安。因此,手术室护理人员在接待、交流、介绍、护理的整个过程中,要面带微笑、做到专心、耐心、热心,细心了解患者的心理和感受,使患者有亲切感,信任感,更好地消除患者的不安情绪,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的勇气,解除思想负担。

2评估。

人性化服务应用于护理工作中,不但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服务质量。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其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手术室护理人员有责任对患者病情和全身机能状况要详细的了解和关注,作为护理人员要辅助和监督整个手术过程的完成。手术前一天应去病房核对医嘱、手术通知单、患者姓名及床号、手术部位;了解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别及现在的病情、意识、生命体征、沟通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及各种化验结果、既往史、现病史、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及有关的习惯;局部情况如手术部皮肤的清洁度、完整性、及有无感觉不适;患者心理情况:对此次手术是否有焦虑、恐惧及对手术的了解与认知度及社会经济状况;手术前一天应检查手术需要的器械与敷料是否备齐,用物是否排列有序、各种仪器状态是否完好;手术护士对手术步骤是否熟悉、是否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3准备。

手术患者一般准备通过和手术室护士的交谈来了解自己的实际病情及愈后情况,并且了解手术室先进的仪器及设备、了解主刀医生与麻醉师的精湛技术与手术的成功安全性,从而消除其紧张和害怕心理,护理人员应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更好地配合手术。手术室护士应认真查阅患者病历,全方位了解患者的病情,并能熟悉主刀医生和麻醉师的操作特点,才能在手术中做到配合默契、得心应手,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每个手术间的物品和仪器应摆放整齐、排列有序,并根据患者的习惯调整手术间的温度、湿度环境和外在环境,使患者感觉舒适、安静,从而增加安全心态。

4看待。

手术前一天,从接到手术通知单后,责任护士即到手术患者的病房,向其做自我介绍,预先介绍主治医生的情况、手术室的情况、麻醉的情况、术前注意事项、术中配合、术后恢复等整体情况,消除病人焦虑。术前晚上充足的睡眠是保证患者第2天手术顺利实施的关键。告诉手术期间有护士始终在他身旁,陪伴他度过整个手术过程并对其进行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手术室护士应像老朋友一样热情接待,以关切的话语询问患者术前休息情况和心理状况,扶着或推着患者进入手术间,亲切交谈打消患者对手术室的恐惧和神秘感。患有进入手术间内,护士应将患者扶到手术床上,轻柔并带有保护式地帮助医生摆好麻醉手术体位,并不要过多暴露非手术部位尊重患者的隐私。同时向患者介绍正确的体位对手术和麻醉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性,始终象对待亲人一样,使患者感觉舒适。

5出色、细心、专业。

手术室护士应将自己的'每一项服务都做得细心、出色、专业,做到这三点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在术前术中过程中巡回护士应始终坚守在手术台岗位,全神贯注地观察手术过程,及时补充手术中所需物品,一旦发现突发特殊情况,应及时报告麻醉师,并独立快速解决手术过程中发生的一切护理问题同时在护理记录表中填写。在坚守岗位的同时,保持温馨谨慎地服务于每一瞬间。术中应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伤口有无牵拉痛,许多意识清醒的患者术中都有紧张焦虑的心情,此时应适当抚摸患者的肌肤、轻握患者的双手可使其减轻焦虑。手术结束时应用温盐水擦净病人身上的消毒液及血迹,为患者穿好手术衣裤,盖好被单,注意保暖。如有引流袋应妥善固定,搬移患者时动作应轻柔以减轻因震动引起的疼痛和不适。巡回护士同麻醉师一起将患者送回病房或icu,将患者安置在床上后详细地向病房护士交班,并仔细告家属应注意体位、输液、保暖等注意事项,应鼓励患者配合护士战胜术后24h的疼痛,早日康复。术后2-4天,巡查的护士再次来到患者的病床前询问术后的经过,如:体温、排气、饮食、大小便、切口愈合情况,了解患者的术后感受,请患者给手术室护士的整体护理工作提出切身感受后的感想和建议。

总结。

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整体护理,使患者在接受手术时充满信心和力量,感受到舒适及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人性化护理的实施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增强了护士主动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意识,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不断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让患者舒心、放心、安心,这将为手术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获得最佳的治疗和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护理教育中双轨教学实践论文

1.1缺乏专业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区护理人员培养体系尚不够完善。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以高等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社区护理人才培养体系,社区护士的学历已经达到本科甚至硕士水平。而我国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仍然以岗位培训和社区护理专业自学考试为主,虽然一些院校开展了社区护理课程或护理专业(社区护理方向),但本质上缺乏系统的社区护理教育体系。

1.2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学校学习阶段授课教师缺乏社区实践的工作经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照本宣科的问题,不能将社区护理的理念、实质传授给学生。社区实践阶段由于部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不太健全,从而影响了护生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准确理解,很难达到在社区实习的预期目的。

1.3缺乏符合我国社区卫生工作特点的社区护理教材。

由于我国高素质社区护理人才的严重缺乏,目前从事社区护理的护士其社区护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积累均不够丰富,社区护理教材的编写主要借鉴国外、预防医学的教材,所学内容有许多与原有的其他护理教材重复,难以突出“社区”、“护理”的特点,以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内容枯燥,缺乏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1加强师资培训。

目前在一个以临床护理教学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下,临床带教老师自身观念的转变和社区护理教学水平的提高对促进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教学的发展尤为重要。带教老师应充分认识到社区护理工作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与社区护理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中涉及社区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社区保健内容及保健制度、社区健康与健康促进以及社区重点人群如老人、儿童、妇女、慢性病患者、残疾人的保健及护理知识等。

2.2利用多种途径开展社区实践教学。

以整合优化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为指导,着眼于护理岗位需求,从一年级开始到三年级,利用暑期个人实践、社团活动、家庭访视、社区见习、社区实习等,深入社区,早期接触社区护理工作,开展具体的社区护理实践活动,并要求在活动结束后要写出详细的体会,然后进行交流,共同讨论,不断升华,有效地提高了人际交流的能力,并且在实践中能够认真理解社区护理的真实含义,以利于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培养她们对社区护理工作的兴趣。

2.3加强学生的基本社区护理技能培养。

社区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理论知识,还应掌握社区护理的实际操作技能。临床护理教学过程中,在注重临床护理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特殊人群护理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实用型人才。

三、结语。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不断增多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发展社区卫生事业成为解决这一难题最切实有效的方式。积极开展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研究和探索,采取相应的策略,促进社区护理教学的深化改革,努力为社区培养更多具有扎实的护理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综合实践能力较强的实用型、技能型、全面高素质人才,是社区护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医院护理行政管理在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随着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人才的需求,许多高校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如何将这种综合性、应用性、职业性、技能性较强的软科学专业办得更有成效,各院校都做出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我们认为,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必须从这个专业的特殊性质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学以致用的原则落到实处,在坚持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的同时,加大并规范实践性教学的力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际体验。因此探索出一套高校行政管理本科实践课程教学的模式,对于贯彻教育部“关于开展教学质量工程活动”的精神,加强高校文科实践性教学的实效性,丰富高等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探索高校文科职业化、技能化教育的新途径,加强行政管理新专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一、实践教学的作用与必要性。

行政管理实践教学是该专?业学生在学习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模拟性教学环节。它对于学生更好地消化和理解专业知识,增强就业、创业和岗位竞争能力、适应能力都有着启发作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为做好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人门的钥匙。特别是学生在面对为了行政工作岗位则更需要某些专长和能力,否则就难以应对复杂多变且带有不确定性、非程序化的社会问题。用于职场的复合性知识是指从学得的相关知识体系中有选择地抽取解决特定问题所必需的那些知识和技巧,根本在于用相应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特定背景下选择好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最为实用的。

二、实践教学的现状及趋势。

1.国内外实践教学的基本状况。

(1)国内现状。在国内,这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虽然已有一些,但多处于理论上提高和统一认识的阶段。胡毓智先生曾发文强调“专业内涵的创新开拓是应用创新型专业建设的.侧重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应着眼于学科背景的复合”等。而陈文江先生更是认为,实践教学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实践教学虽然经历了不同阶段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定位不够明确、目标不够清晰和缺乏有效的操作化标准的问题。高校必须面向21世纪、面向国际竞争、面向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之真正成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人才的熔炉。在此基础上,许多学校提出了包括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组织实施与管理、教学内容要求、考核要求在内的面向新世纪的高校文科实践教学改革方面的原则性设想。这些认识和原则性设想,反映出在我国高校文科实践教学改革方面仍有较大的探索空间,特别是在应用性文科实践教学的系统操作模式方面必须加大开发的力度。

(2)国外现状。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及成果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如美国学者所着的《教学模式》《50种教与学的总结技巧》《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指南》《情境中的课程——课程与教学设计》等,把美国高校应用性文科教学、教法总结和描绘得有理有据,给人以启示。然而,它与我国的国情以及学生的文化和教育背景,特别是与我国行政管理的体制、机制又有着较大的差异。

2.研究趋势。

(1)将行政管理专业基本理论和知识教学与实践模拟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课堂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的有机结合点进行研究,将课堂教学与体验式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本科学生从课堂走向工作岗位的角色适应性和把专业知识转化为行政工作能力的方式方法进行研究。

(2)将个人感悟与经验共享有机地结合起来。对适应学生习惯和掌握行政管理规律的个人感悟式学习方式与增强团队学习效果的经验共享式学习方式各自的特点及其结合点进行研究,将教师当主持与以学生为主体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师主持、辅助的具体方式方法与学生自我管理、激励的体制机制进行研究。

(3)将专业理论知识要点与能力测评要素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行政管理专业核心理论知识和所需要的基本能力与各个单元模拟训练测评要素的对应性、一致性进行研究。

(4)将学生讨论与教师点评、综合成绩评定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生讨论问题客观上的开放性与教师点评主观上的收敛性,以及使各方面都能认可的成绩综合评定系统进行研究;将课堂讲解与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能力拓展、经验介绍和实际体验等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上述教学环节和实践形式的合理结构进行研究。

(5)将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及其成果与我国的茵情以及学'生的文化和教育背景,特别是与我国行政管理的体制、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其中适合于我国国情和行政管理文化以及学生教育背景特点的先进理念、方式、方法进行研究。

这些研究趋势,就是要努力探索出一套适合高校本科行政管理专业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原则,将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毕业实习、就业上岗进行有效的衔接,提高学生职业索养和工作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三、实践教学模式需要的基础条件。

1.建设好课程开发的团队。

建立一支年龄、知识、经验和专长结构都较为合理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团队,一方面了解学生的知识程度、思维状态和文化背景,另一方面对于该课程的开发、建设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他们要了解该课程建设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同时具有将行政管理学科各个知识领域中的难点、重点提炼的能力,这对于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转化为能力有着根本的保障作用。同时,还应当在这支团队中吸收部分具有一定行政管理工作经验的教师。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背景在建设和开发本课程的过程中,会起到整合各个知识领域、整合知识与实践、整合知识与能力的独特作用。

2.采取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行政管理实践教学的开发和建设更离不开资金和设备、场地等方面的支持与扶植。因此,首先,应当争取学校立项,给予资金方面的资助和场地方面的支持;其次,要有一部分经费支持调查研究和学习考察,以确保所开发出的实践课程能够反映出国内行政管理的一般规律和前沿问题;再次,要用一部分经费建立奖惩机制,分阶段激励和推进课程建设;最后,逐步建设好“行政实务模拟”教室,营造一种有利于模拟教学并使人身临其境、敬业奉献、积极奋进、充满激情的职场情境。

3.实践课素材库建设。

首先,要编制背景性资料集。其中要有与各个实践单元相对应的、比较新鲜的真实案例、模拟情景、问题背景、角色要求等。其次,要编制《行政管理实践教学手册》。作为类似于“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工具书,要使学生明确怎样准备、怎样上课、怎样适应能力测评的方式等。为此,一要明示各个单元的主题,即每一个单元模拟的行政管理问题要让学生预先知晓,以便于学生在思维状态上有所准备;二要预告各个单元运用的知识,即指明每一个单元需要的主要理论和专业知识,以便于学生事先预习,在知识方面做好准备;三要明确各个单元的教学方式,这是行政管理卖务模拟教学组织实施的基本途径;四要指定各个单元的背景材料,卜以便于学生预习;五要确定各个单元的测评要素,即将要训练哪些方面的基本能力;六要公示各个单元成绩评定方法。

4.确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

经过近年的调查研究、实际论证、典型试验,行政管理模拟教学的指导思想应当是在理论联系实际根本原则和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学以致用等基本教育原则指导下,将我国高校在应用性文科实践教学改革方面已有的理论成果与我国公务员实训方面积累的新鲜经验相结合,把国外在这方面的成功实践与我国国情以及学生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将应用性文科实践教学的一般理论和模式与行政管理专业的特殊性相结合,将行政知识掌握与实践模拟相结合,将课堂教学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将个人感悟与经验共享相结合,将以教师当主持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将理论知识要点与能力测评要素相结合,将学生点评与教师评定成绩相结合,将组织课堂与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经验介绍和体验式教学等环节相结合,探索出一套较为系统的、适合于我国高校本科行政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行政思维习惯,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手段使学生尽快增强角色转换意识,提高其职业素养和社会竞争、岗位适应、敬业创薪等方面的竞争力,达到促使学生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合格上岗的目的。

四、课程结构建设。

1.课程组织结构。

行政管理实践教学组织实施的结构有三个基本的环节。首先明示各个单元的主题,预告各个单元运用的知识,明确各个单元的教学方式,指定各个单元的背景材料,确定各个单元的测评要素’公示各个单元成绩评定方法。其次,在学生按照要求完成每一单元实践性演练之后,教师要从过程、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做出点评或总结,同时指导学生搞好该单元的小组测评。最后,布置下一单元的教学任务,讲明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做好准备、预读背景材料、思考问题。.

2.方式构成。

(1)案例分析。案例是行政管理实践课的基本材料,它对于搞好模拟训练至关重要。好的模拟教学案例必须是区别于寓言、传说、剧情的真实事例;必须是经过整理和制作,背景全面,既不断章取义又简单明了的事实;必须是既有典型意义,又有时事特点,还有启示作用的事件;必须是符合学生已有的理论和知识水平的事例。

(2)情景模拟。它以特定的案例为背景性材料,使参与者处于模拟的现实工作场景之中,让他们从实际问题出发,选择恰当的思路、方法和对策,尽可能好地解决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参与中相互取长补短,实现经验共享,提高综合运用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为进人工作岗位打好基础。这种方式与角色扮演结合运用效果更好。

(3)角色扮演。它是指从一定的教学目的出发,不仅让学生处于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而且要按照实际岗位应有的权责担当起相应的角色,模拟处理问题。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很快熟悉工作性质、了解基本业务、掌握工作技能、善于换位思考、增强互敬互助的合作精神,尽早适应工作需要。它区别于情景模拟之处主要在于更侧重权责与角色相匹配的演练。

(4)事务处理。它主要训练学生高效率处理文件和事务的能力,帮助学生经过思考,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注意沟通协调,妥善处理好繁杂事务。经过比较、点评,使学生得到启示、有所提高。

(5)交流讨论。它是通过专题性的集中讨论使人们交流信息、启发思维、了解动态、开阔视野、领悟技巧。这种方式一般分为几个小组,每组由不同特点的人组成。培训者只是起辅助、观察和最后点评的作用。

(6)体验式教学。它是指从某种教学目的出发,组织学生离开课堂,到实际工作岗位上做短期的工作体验,然后做出自我总结,集体交流心得的教学形式。它为学生从课堂向毕业实习进而走上工作岗位提供了一种过渡性、适应性的平台。

3.成绩测评。

成绩评定除了传统的课堂考核,还可根据不同教学方式灵活多变,制订相应的测评要素,根据学生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的表现综合评定。此外还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内容撰写学习报告与课程总结,对每个个体综合知识能力水平进行全面而公平的考核,在成绩评定时,应考虑平时成绩应占总成绩的多数,期末成绩宜占少数。

总之,美国芝加哥大学公共行政资深教授小劳伦斯?e?列恩认为,知识所具有的形式对于选择学习方法有重要的启示:对于一门综合性、实务性、艺术性的学科而言,与其让学生成为“被俘虏”的听众,还不如鼓励学生充当热情的“志愿者”参与到情境之中效果更好。实践教学模式就是要探索和鼓励这种全新而有效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

医院护理行政管理在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摘要:21世纪护理本科院校为达到教育目标,对护理学本科生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推行了新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护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理论和技能。护理文化作为长期在护理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稳定的价值观,及以其核心而进行的护理教学,其内容包含价值观、道德规范、精神、制度、行为准则及文化礼仪。

关键词:护理文化;护理美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前护理专业本科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多数还是医院的临床护理,为了未来能更好的适应临床护理工作。要适当地融合医院护理文化元素在护理本科中的教育,对学生实现主动学习、职业定向、人性化观念形成与行为规范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从护理文化概念、内容和功能及如何加强护理文化建设等方面来探究医院护理文化在护理本科的教育。

一、让学生了解护理文化概念、内容和功能。

1.护理文化是医院文化中的重要构成,其与医院文化为“母子关系”,所具有的特征也与医院文化具有异曲同工之处[1]。护理文化在社会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表现形式,其已经与社会文化融为一体。护理文化的产生并非简单形成的,其存在于护理人员长期实践之中,通过对自身道德素养的约束,通过对自身行为的规范,从而达到更好地文化的集成[2]。也就是说,护理文化其更多的是做为一种精神文明而存在的,其在促进人员素质提升方面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

2.护理文化建设内容。

(1)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将很多文化要素进行了集合,其成为非常重要的`社会外在形式表现,成为护理文化的“外衣”;诸如护士的仪容仪表、护士的言行举止、护士的工作环境等等都是其表现形式的一种,都成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也不仅反映了护士的精神面貌,更加反映了医院的精神建设,反映了医院的整体状态。(2)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在医院的护理文化中同样非常重要,其所蕴含的文化因子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诸如护理质量、护理理念、护理形式等等组成了重要的护理文化制度,也成为护理规章制度的构成基础。这些内容同样也是护理文化的重要核心内容。并且,其随着护理制度的规范和严格,越来越成为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对其有着一定的制约作业,逐渐推荐护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养成,让护理人员随着其要求形成程序化构成。(3)精神文化精神文化的核心是护理宗旨、护理理念、护理道德、护理精神和价值观,是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基础。

3.护理文化的功能。

护理文化的功能非常强大,其不经能够提高护士的职业素养能力,能够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而且能够在树立医院形象方面发挥重要功用,对于医院护理文化的构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并且,因为护理文化的应用,医院可以构成强大的向心力,让所有员工可以向着一个方向迈进,可以让护士感受到集体的荣誉感,并在集体环境中被认同,感受到自己以及所在集体的使命感和自豪感。

二、如何加强护理本科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1.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公民思想的道德建设的核心。在护理学专业的培养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树立主人翁精神,从而发挥团队积极主动性、创造性,在未来的工作中推动医院护理事业发展。

2.以人为本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作为未来护理文化建设的主体,以人为本高度重视观念与情感因素。“以患者为中心”让人的智慧、思想、技术及价值追求在未来工作中的主导地位得到全面的突出,在进行护理发展的方向的制定时,要对护理人员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激励作用进行全面考虑,为其搭建有利于全面发展的平台,储备人才,让每位护理人员都能获得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机会。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护理工作。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来开展护理工作的新模式,求新、求变和追求卓越,以创新来增强护理的竞争力。

3.应用护理美学加强学生的护理文化建设。

护理美学是研究护理领域中美的现象和审美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包含着哲学理论和美学的基本原理及多学科的成果和方法,是护理领域的人文科学。护理学本科生应加强美学知识及人文知识的培训、提高审美创造和审美感受、塑造职业仪表美、规范职业语言美、展示得体举止美。将美学概念在护理文化中加以应用和推广,在文化建设中体现出美学的价值和魅力,让学生形成共同的服务理念和价值观,使团队的美得以充分展示,以此来激发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团队的竞争力和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结语。

通过学校的培养和教育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护理文化的概念,护理文化的内容和护理文化的功能。让医院的护理文化与护理本科院校的校园文化有效的对接和融合,以满足医院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2]赵晶.加强护理文化建设推进优质护理服务[a]//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交流会议暨全国社区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2:389-391.

医院护理行政管理在教学中的实践论文

基于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与人们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维权观念越来越强。为此,患者在接受医疗护理与治疗过程中往往有比较高的要求,像是之前的一些合理的护理现象,而在当今看来,患者会感觉其属于侵权的情况。再者,在新时期医疗改革的影响下,医疗行业有着医疗结果难以预见、治疗风险大、技术含量高的特点,这造成了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难以实现患者及其家属的需要,常常由于一个行为或者是一些言语就会造成紧张护患关系的形成。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护理工作者的技术操作能力与服务水平等也直接影响到护理危机出现的概率,像是经常地更换护理工作者以及新护士违规操作、对患者态度差、缺少熟练的操作技术、语气不委婉等都会导致医疗纠纷的出现[3]。

危机管理的特点有3个,即应急性、预防性、不确定性[4]。因为在护理管理的整个过程中都可能面临危机要素,随时都会出现一些突发的情况,这意味着危机管理具备不确定性的特点;危机管理的主导是预防,在萌芽时期就扼杀突发情况,从而降低突发情况导致的不可见的形象损失以及可见的经济损失,这意味着危机管理具备预防性的特点;出现危机的过程是4个时期,即前兆、发生、持续、恢复,而危机管理模式可以有效地处理这几个时期的情况,这意味着危机管理具备应急性的特点,从而能够有效地化解危机,大大地降低对院方形成的不利影响。

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实践论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儿童面临的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为激烈、人际关系更趋多元化的社会。我园从实际出发,结合健康教育特色,在晨间活动、区域活动和体育游戏等,尝试开展了有特色的混龄教学。在这些活动中,不同年龄间的孩子学会了相处,学会了与人分享,助人为乐的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教育资源;互动模式;快乐互动。

现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教育系统的开放性和教育资源的整合性。近年来,我园坚持“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树立大教育观,努力抢占幼儿发展的“多通道”,即打开视野并主动融入社会,从封闭型转向开发型,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对幼儿园、家庭、社会三大环境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尽最大的努力优化幼儿教育实践。在实践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探索:

(一)多通道的信息互动模式。

1.幼儿园与家庭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是指幼儿园教师要与家长建立一种新型的家园合作关系。实践中我们是这样做的,如:在家园联系中增设“您来谈谈”栏目、组织家长参与育儿知识经验交流的讲座等系列活动。

2.幼儿园与社会的互动模式。作为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幼儿园应实行门户开放政策,发挥正规教育的主导作用,大力向全社会宣传幼儿教育。如:通过我们的园报《杜鹃小世界》向整个社会宣传我们幼儿园;组织幼儿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二)全方位的资源共享模式。

1.社区显性资源的有效利用。社区的自然环境是幼儿的活教材,它向孩子们展示了具体生动的学习内容,为幼儿提供了丰富多彩和趣味的活动场所。

2.社区潜在教育资源的充分挖掘。社区的人文资源、环境资源等具有很大的可挖掘性,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组织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从而深入地挖掘其潜在的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

3.家庭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现在的家长都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成功的育儿经验,这也应该是我们幼儿园有效的教育经验来源和开发的对象。

丰富园内活动环境。我园以体育活动为发展特色,因而首先我们在挖掘和开发园内环境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突破。为了让园内的所有建筑和区域都发挥出体育特色,实现“物尽其用”的最佳效果,我们让孩子在沙池边的轮胎上和花坛边的小台阶上练习平衡,小朋友亲切的称它们为“飞机游乐场”。而小石桥和桥洞则成了孩子们“奥特曼大战怪兽”的战场。

通过对园内环境进行区域划分和科学整合,现在我园的体育活动环境呈现了层次性和立体性,更突出了教育性。

拓展园外活动空间。我园地处小区,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于是我们将教育的目光向小区拓展,让小区资源为我们服务。如:利用园所周边的铁栅栏开展“小勇士攀爬大赛”,不仅挑战了幼儿的体能,更磨练了幼儿的意志;在小区休闲长廊中开展的“小战士大练兵”活动,将长廊下的“长凳”变“活”了,甚至还有往大树上“摘金夺银”的游戏,都让孩子们留恋忘返。

在实践中,我们还努力尝试着向更广阔的社会大环境迈进。由于场地的限制,很多幼儿园的大型活动都无法开展,于是我们变将大班亲子活动“超级野战军”的活动场地移到了比较近的泗洲公园。希望将公园里变化的地理环境以闯关的形式加以合理应用。

(二)丰富幼儿教育活动。

1.丰富日常教学活动,形成同伴间的快乐互动。

混龄段的快乐互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儿童面临的将是一个更加开放、竞争更为激烈、人际关系更趋多元化的社会。我园从实际出发,结合健康教育特色,在晨间活动、区域活动和体育游戏等,尝试开展了有特色的混龄教学。在这些活动中,不同年龄间的孩子学会了相处,学会了与人分享,助人为乐的意识也得到了提升。

城乡同伴间的快乐互动。城乡之间有着太多的不同,为了促进城乡互动,进一步激发我园孩子与乡镇孩子交往的热情,培养良好的社会情感,同时也更好地让孩子们了解农村资源,我园特别和姚庄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城乡娃娃手拉手”的一系列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接触到了很多农村的劳动工具,如:草席、箩筐,扁担,亲眼目睹了蘑菇的种植过程,还和农村的孩子们一起在桃园中玩耍,感受农村的丰收景象,与乡村的孩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

我园经常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使家委会成员明确我园发展现状与规划,并商讨设计幼儿园大活动的组织与落实。在几年的工作中,家长委员会的家长利用各自的有利条件,为幼儿园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提供各种资源。如:我园的“幸福童年委员会”、“安全教育宣传周”、“卫生保健讲座”上都有我们家委会成员的身影。

在开展大班主题《各种各样的树》中,由于园内缺少足够的教学资源,通过家园互动,一位爷爷便主动邀请我们的孩子来到了他家的大园子,欣赏各种各样的树,另一位爷爷还借助多媒体给孩子们介绍了树的种类,上了直观又生动的一课,达到了教学目的。还有我们的武术教练爷爷也来到了我们幼儿园,他利用业余时间教孩子们学起了武术,现在有了爷爷老师,孩子们练武的兴趣特高。

通过系列活动,家长彼此之间更为熟悉与了解,相处更为融洽了,参与幼儿园活动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童谣教学在幼儿教育活动中的实践论文

童谣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我国劳动人民生活作息的体现,也是智慧的结晶。因此童谣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童谣带有独特的韵律和韵味,浑然天成,朗朗上口,为人们所熟记和流传。与此同时,那些浅显易懂,贴近幼儿实际生活的童谣,调动了幼儿对学习童谣的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传唱过程中感受童谣所带来的教育意义,寓教于乐,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幼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中国传统文化渐渐消失,童谣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冲击和影响,直接体现在幼儿的童谣教学过程中,具体表现如下:

1.幼儿缺少对童谣的兴趣和积极性。网络和电子产品的发展,使得幼儿的兴趣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从传统的互动游戏转化为对虚拟游戏的热衷,而对于童谣这种相对传统的教学活动渐渐失去了积极性。

2.幼儿缺少对童谣的识忆和运用。幼儿只有对童谣进行识忆,才能进行传唱或者游戏中进行运用。许多童谣虽然韵律感强,但语句长,又难以贴近实际生活,对于幼儿来说,难以理解,因此很难进行识忆。

3.幼儿缺少对童谣内涵的思考。幼儿由于受到阅历的限制以及文学积淀的制约,接受和理解童谣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很难去思考童谣所蕴含的意义及内涵,并如何对自身习惯素质的培养。

二、教改后的童谣教学。

以大丰区实验幼儿园为例,在起初的童谣教学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的问题,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情况进行反思调整,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出了比较适合当代幼儿的'童谣教学方案:

1.将童谣与游戏融合:单纯的童谣不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而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项目,让童谣和游戏相结合。如:童谣《两只小猫》中,通过播放flash动画让幼儿对童谣产生兴趣,在吟诵基础上进行角色扮演,让师幼、同伴之间产生互动交流。游戏情境始终贯穿童谣教学中,幼儿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强化幼儿的识记。

2.因材施教,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年龄段采用不同内容和形式的童谣。如小班幼儿,年龄较小,记忆力有限,尽可能的选取简单、韵律感强,通俗易懂的童谣。比如《风来了》这类童谣语句短,贴近生活。并结合地方语言特色,采用淳朴的大丰话幼儿能够有效生动的进行记忆和运用。

3.创设情景,引导思考:合理利用园内资源,结合本园亲近母语特色营造温馨和适宜的文化环境潜移默化的熏陶幼儿。在进行童谣教学时,教师应该适当引导,使幼儿产生思考,理解童谣的内涵,当发现幼儿进行创新性思考及活动时,应该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与此同时,利用平日的非集体教学时间进行随机教育,将特色童谣学习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示范、感知。

通过观察幼儿在童谣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幼儿的积极性和行为习惯都得到了明显改善,整个学习氛围也变得活泼热闹。

1.有利于提高幼儿对语言的感悟能力。童谣内容丰富有趣,生动活泼的语言形式不仅给幼儿带来了快乐,也激发了他们对语言学习的激情,语句结构的简单和极强的韵律感,使得幼儿容易理解和记忆。在熟练吟唱的同时,也提升了幼儿语言的组织表达和感悟能力。在此基础上,如果幼儿和同伴在玩耍或者互动时,能够较好的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使整个交流过程顺畅,改善幼儿之间的关系,让大家能够很好的融入到集体行为活动中。

2.有利于提高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幼儿时期,是大脑逻辑思维能力高速发展的阶段,通过童谣教学对幼儿智力进行开发,能够很好的帮助幼儿丰富自己的知识内涵,例如童谣《高高山上一头牛》:“高高山上一头牛,两个犄角一个头,四个蹄子分八瓣,尾巴长在身后头。”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轻松掌握简单的数字变化,以及数量逻辑。教师举一反三,幼儿能够融会贯通,思考其他动物关于数字的逻辑。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又掌握了不少常识。

3.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童谣的一大基本特点是贴近生活,来源生活。这一特点决定了许多童谣蕴含着基本的行为习惯,如《保护环境》,通过教师的教学和幼儿的传唱,使幼儿牢记于心,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在实践生活中去践行,去约束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幼儿的可塑性强,以童谣的形式对幼儿的行为习惯进行引导,是幼儿乐于接受的,同时也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四、实践探索的总结童谣教学作为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通过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幼儿对童谣的兴趣,提升个人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幼儿美好心灵,使幼儿积极健康向上。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发现教学中的不足,进行思考调整,有助于提升自身教学素质,更好的为以后的教学服务,与幼儿同发展,共进步。

参考文献:

[1]孙红燕.谈童谣教学[j].教育管理研究,,(53).

[2]韩丽娟.浅议借助童谣培养幼儿审美能力[j].时代教育,,(9).

[3]刘传莉.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利用民间童谣的价值、原则和方式[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6).

就业导向下的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论文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开始对教育引起了高度重视,21世纪教育分三个内容,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现如今,我国已经重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在各高校开展宣传并且下发了相关政策文件。所以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高度重视得事情。

一、《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教育分析。

为了幼儿上课的积极性,我国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应该由创新精神,为幼儿制作安全性学习型玩具,使课堂更加丰富,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专注力力提高并且增强动手能力。但是这样对教师的能力有足够的能力来进行创意实施,有足够的能力才能支持幼儿的各种活动。

这门课程的理念是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显示自己的制作技巧与个人能力。教师应该可以独立完成创新,制作,并且在课堂中运用自如的,带给幼儿新的体会和感受。因为有教具的课堂会给学生带来新的体会,所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注重此课程的研究,在这些探究中我们也获取了更多的有益内容。

二、创新教具的新模式。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突破,但是,我们的教具研究也还是存在弊端,学生不爱动脑去思考去创新,而是一味地模仿教师,这样虽然会加强动手能力,但并不开发幼儿脑部智力,我们不仅关注如何开发创新型人才教师,更应该让教师去教会幼儿如何创新,如何去设计教具的能力,这是我们最终应该得到的结果,教师是带领幼儿成功的迈出第一步,余下的应该由幼儿开发开动自己的脑筋,在教师的引领下,抛弃旧式教学开始设计创新的人才培养。在创新课堂的过程中开启创业新思维,我们不光要学要深究更多的是要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与幼儿园体系密切结合。

用此课程来探索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制作创新的能力。生成新的方向、新的目标,在创新课堂的过程中开启创业新思维,我们不光要学要深究更多的是要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与幼儿园体系密切结合,做到各个领域相结合,培养设计创新能力在各领域中都可以发挥所长。通过这门课程,我們要求学生增强实践动手能力,以此门课程为引导,开创教育界历史性的突破。培养学生能力同时,这也是对教师能力的一种评估。

三、创新创业教育为向导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平台的建构。

在学期教育时期,是孩子最具有想象力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所以,一定要将孩子的想象力发掘出来,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同时为了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向导的教学模式能在实践教学上很好的体现出来,就必须要求学校机构进行一定的教学方式,应该建设实践教学的模式。

在校内,院校的领导就要建立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管理者按照建立的教育体系进行有效的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能更好的利用院校的有效资源。例如,很多院校利用大量的资源进行实验室的建设,对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进行大力的培养,这样就会有效的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向导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让校内以及课上的创新能力更好的发展,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以及创业意识。

除了对校内创新创业进行实施,还应该对校外实践应用平台进行实施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向导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要是得到想更好的发展,以学前教育专业《玩教具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除了对校内进行教学,还应该对校外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向导专业课程实践教学,还可以发展到幼儿园,教育机构等等……与校外的各项机构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简言说,采用项目的方法带动教学,使创新创业教育向导的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总之,现如今,教育作为中国重要的目标之一,更多的被政府人员引起重视,而学前教育是院校教育的开始,在一个孩子出生到长大,除了父母的教育,之后第一种教育就是学前教育,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需要对应时代的需要,学前教育包括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创新教育三个部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学前教育要求具有实践应用能力强、专业能力过硬的专业性人才,还应该要求教育人员具备创新能力以及创业意识。所以,在专业的课程中,以创新创业为主要向导去探索适合专业教育发展的教学模式,把创新创业的思维模式融入到教学当中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增强学生们对新玩具的设计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是现阶段学前教育最重要的事情。

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实践论文

幼儿教育一直是教师、家长和社会极度关注的问题。我认为幼儿教育要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要重视幼儿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并且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幼儿教育;兴趣培养;习惯。

幼儿教育一直是教师、家长和社会十分重视的问题。幼儿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成长、家庭的发展和国家的未来。本人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在此谈谈对幼儿教育的一些看法。

在幼儿的教育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教给幼儿的就是自我保护意识。现代社会危险无处不在,教师和家长又不能分分秒秒都在幼儿的身边,想要让幼儿能够平安顺利的学习和生活,就得在教学中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教会幼儿自我保护的方法。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这说明了教育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幼儿在一个亲切自然、富有情趣的环境中容易被激发出探索的兴趣,从而适应生活、获得经验,并在生活环境中发现新的问题。

例如,幼儿在角色游戏“过家家”中,他们分别扮作爸爸、妈妈。“爸爸”去劳动,“妈妈”去做饭,都忙得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学会了工具的使用、做饭的方法,并发现、解决自己不理解的洗菜择菜问题。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幼儿的生活经验得到了发展,并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这也变成了幼儿互相学习的平台。

幼儿对新鲜的环境总是特别有兴趣。我们可以为其创造出亲切、温馨如小家一般的氛围,使其在这里的生活、学习能从心里感到安逸舒适。幼儿在如自己小家般的环境里,可以安心专注地活动,快乐地成长。

幼儿教育较特殊的一面也体现在教师与幼儿类似于母子一样的情感交流上。孩子入园后,与教师交往的时间比同父母交往的时时还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对教师的情感依赖,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表扬的话都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很大的触动,所以我们对待孩子也应该像妈妈那样耐心、细致、关怀备致。

我带的班里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男孩叫亮亮,刚入院的第一天,他那两道像用眉笔勾画过的眉毛一下子就引起我的注意,我很好奇地用指甲轻轻地蹭了蹭,原来是一些附在眉毛里的脏东西,再看他的衣服更是污浊不堪,两只夹脚的鞋子也换了个儿。随后在与这个男孩的交谈中,我却发现他不愿让人亲近,机灵的大眼睛不敢与人正视,说话时吐字不清。通过间接地了解,我得知他有一个不健全的家庭,从小没得到母爱,导致他从小就对异性成人产生了极强的排斥性。为了让他的身心健康地成长起来,我对亮亮倾注了特别的关爱和照顾。首先必须让他从情感上接纳我、信任我,才能让自己对他的教育按计划顺利地进行下去,其次再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与幼儿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情感上的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乐意接受你的教育方式,才能使他们自信快乐的生活学习,身心得全面发展。可见,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我们的工作中同样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大多数人对“健康”的认识都比较片面,认为幼儿的身体健康就是健康,而忽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这种对“健康”认识的偏差,使我们忽视了幼儿的非智力教育,妨碍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健康的身体是儿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础。要想使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全地发展,首先要使儿童有健康的躯体,而这些就需要我们的保护和锻炼。比如规律的饮食和睡眠,适当的劳动和游戏,这些都是儿童生理健康的保证。

身体健康了,还要注重幼儿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幼儿,智力发育正常、积极向上、情感丰富、性格开朗而又有自控能力、同别人友好相处、适应集体生活等。要想使幼儿的心理健康,教师要多站在幼儿的角度,了解他们内心的需要,为幼儿创造出一个能够相互接纳、信任、尊重、和谐的生活氛围,并与他形成平等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因此,老师要放手让幼儿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能够充分表现自己,并尊重他们的意见,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我的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幼儿都不能专注地听他人讲话,无论是教师讲课还是其他孩子回答问题,孩子们总是和其他小朋友交头接耳地说个不停,并且很爱在其他人说话时插嘴,在他们的世界里认为这样做没有不对。然而教师和家长都知道,这种行为不但很不礼貌,而且很影响幼儿的倾听能力,久而久之的话孩子就不会听讲,对上小学之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影响。若等造成重大影响之后再教育孩子去改正就为时晚矣。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就要及时地纠正孩子的这种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能力。在我的教学中,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1)课间的小故事讲解。每天我都会给小朋友留一个搜集小故事的作业,第二天讲述给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由于幼儿对故事非常感兴趣,并且特别喜欢展现自己,所以孩子们都特别地积极,每天都会认真地搜索有趣、好玩的小故事,以分享这些故事为乐趣。

在孩子讲述故事之前,我都会时时刻刻地强调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知道尊重他人的小朋友,在听故事时一定要保持安静,做一个最文明的听众,而且每天都会给表现最好的孩子一个特别的奖励。

(2)挑错误比赛。幼儿园的小朋友会学习很多儿歌,而且小朋友对儿歌的内容也都非常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教师唱儿歌(要故意设置错误)让学生听,并找教师所唱儿歌的错误之处,找错误最多的小组获胜。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都非常认真,渐渐养成了安静倾听的习惯。经过这种方法的培养,使孩子懂得了倾听的乐趣。从而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平时生活当中,小朋友都不会随便插嘴和交头接耳地说话,而是做一个会倾听的文明人。

幼儿数学教育的目的是使小朋友经过数学的学习,感受生活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数学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亲自操作。通过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和实践,得出的相关结论在幼儿的脑海里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教师在给予及时地补充和说明,知识便会扎实牢固地被幼儿所接收。而数学规律地总结和归纳,可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复习和整理习惯,从而提升小朋友的逻辑思维能力。

幼儿教育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发展,这也正是家长和社会对幼儿教育十分重视的原因。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改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并用最适宜教育孩子的教学方法来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实践论文

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是幼儿教育中一个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方式的实施一方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本文从幼儿教育实际出发,对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希望为幼儿教育发展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是指通过对话以及问题设置来提升学生的学习专注度以及思考意识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的方式。该方法对于幼儿教育教学发展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主要以提高学生主动提问的积极性、创设课堂结构以及建立评价体系等几个方面加以表现。同时,随着改革创新口号的提出,幼儿教育以及教学更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以期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就是融合了实践的观点,提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改善了目前幼儿教育发展状况,有利于促进幼儿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及创新。

1.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调动学生主动提问积极性。

传统的学习观念将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首要目的,该思想的存在不仅扭曲了学习的意义,也禁锢了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是我们必须要摒弃的消极思想。在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即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要学习”、“学习能给我带来什么”、“学习将使我成为怎样的人”等问题,解除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犹豫,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课堂中积极提问的兴趣。同时,教师应适当放宽对学生学习计划的安排,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创造,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只有这样,学生在无压力的状态下才能善于提出个人的疑惑。这对于学生长远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创设对话式教学的课堂结构是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学习效果是十分必要的。而课堂结构的创设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第一,课前准备。在学习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首先布置学习任务和思考内容,引导学生广泛收集资料,进行调查和实践,在实际动手操作中感悟学习的乐趣所在。此外,课前准备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课堂安排。教师在进行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中,要充分调动课堂学习气氛,使学生明白教师授课的重点所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考力,利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目光的交流、教师肢体语言的表达等都是对话式的交流方式,对于激发学生兴趣大有益处。此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观察和记录,以此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更加有效的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第三,课后反馈。课后反馈是教师在教学中较为容易忽视的环节,即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此外,多与学生进行课后交流,了解自身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方面存在的缺陷,及时改正,及时补充。

3.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带领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带领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是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措施实施的根本目的,只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学生才能有进一步思考的欲望和动机,也才能取得实际的学习效果。因此,如何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是教师的首要考虑内容,主要从以下方面出发:第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效的学习方法应将课前预习、课堂学习及课后复习巩固三者相结合,此外,应建立完善的知识结构,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学习的系统性,避免知识零散、不成体系的现象出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进而激发学生课堂提问的兴趣。第二,理论结合实践,增强知识的现实参照性。学习的目的在于将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问题的兴趣。

4.建立恰当的成绩评价与鼓励体系。

建立恰当的成绩评价与鼓励体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使得学习得以保持,是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中较为先进的教学举措。恰当的成绩评价与鼓励体系应以改进学生的学习现状为目的,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鼓励机制建立的实行对象主要是良性行为,即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加以表扬和奖励,而对学生的错误则不予鼓励,以此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良性竞争和互相学习,对于进步较大的学生也要进行一定的表扬和奖励。成绩评价体系的评价标准应该力求多样化,评价内容应力求丰富,即将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能力作为日常考核的重点内容加以强调,此外应包括课堂表现等方面,以此实现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积极组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在学习中形成自身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培养独立精神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实践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对于变革教育发展模式以及创新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深刻理解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的'内涵以及实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开展基于问题的对话式教学,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以及持续发展,增强学生的素养以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