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个人>秘密读书心得个人感慨(通用17篇)

秘密读书心得个人感慨(通用17篇)

作者:紫薇儿

通过读书心得,我们能够整理和归纳自己对书籍的理解和感悟,提高阅读的效果。1.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书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歌德谈话录》读书心得个人感慨

谁是歌德?在我拿到《歌德谈话录》这本书之前,我并未读过任何关于歌德的著作。仅仅知道,歌德是活跃于19世纪,一位伟大且影响深远的德语作家。而为了读懂这本书,在开始阅读之前,我特地去查阅了关于歌德,关于《歌德谈话录》的相关背景资料。

查阅到这些资料后,我突然对歌德兴趣大增,也期待《歌德谈话录》这本书能够给我一些关于生命,关于现实和理想的种种思索。

歌德在《谈话录》中说到,不要过早醉心于大作品的创作,从描绘日常生活提供的、熟悉的小题材开始,循序渐进,既能随时享受创作的喜悦,也是成就一个优秀作家的最佳捷径。其实,在我眼里面,不管是否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作家,从日常之中吸收素材,了解世事,最终掌握经验,都是每一件事成功的基础。

我也不赞成,一开始盲目的进行练习。因为道理简单,一个优秀的作家,除开拥有让人惊叹的想象力,以及无法言说的天才外,作家更是一名优秀的观察者。没有观察,哪里来的好作品,我们一直宣扬,最好的作品就在人民之中,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高于生活的作品,才能创作出让生活着的人喜欢的作品。

近年来,随着网络小说的兴起,似乎深入生活已经成为了过去式。君不见,千千万万作者,每天能写出上万字的文章,并且一年可以超过百万字的数量,尽管这些作品备受追捧,备受关注,但到头来,过了5年,过了,这些作品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这点很让人质疑。究其原因,这些标榜新、奇、特的网络小说,更多是脱离了生活,远离了实际。没有了真正的观察,没有熟悉的生活环境和背景,这些作品固然写得让人兴奋,可就像烟火一般,绽放时美则美矣,到最后却空留烟尘。

我现在正在英语门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下学习翻译理论与实践,在中大的日子,我一直要求自己,每天有所积累,不要太紧,更不要太快,一点点、一滴滴的学习,从师长,从书籍中,提炼知识,让自己成长,让自己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歌德循序渐进的创作理论,在我这里,产生了极大的共鸣。是的,没有一步登天,更没有天降美好,一切,都要一步步,一步步地来。

歌德谈到,要多读经典作品,方有如此,自己的起点能更高,基础才能打得更牢固。诚然,阅读作品,必须从经典开始。经典之所以流传百年,甚至千年,重要的是,它有流传的价值和意义。放眼,我国的文化起点,诸子百家时代,有多少经典现在读来,依然让人抚卷心涌动,心然意往之。

时代,最怕的是什么,是经典在前,我们却忽略了。回过头来说,那些文化快餐一般的网络小说,他们就像西方快餐,吃饱了,不会有余味。如果光光是为了填饱肚子,我们吃什么都一样,但是要吃得健康,吃得养生,我们就要往好里吃,往深里吃。同样,在阅读作品时,亦是如此。我的导师,王东风老师,作为学科的著名教授,他的许多著作就让我很是喜欢,每每读来,就精神百倍,像吃了最美味的东西,像听了最悦耳的音乐。

我在想,如果在我研究生涯里,我每天泡在快餐拼盘似的文章里,而不去见识意境高远的真作品,我的生活将会是多么的可悲可叹。因而,每天我都要求自己,早早赶往图书馆,早早进入阅读时间。每一天这个时候,坐在图书馆的一角,品读着心爱的书籍,我就倍感幸福,因为我现在的阅读就是为了未来能够更好的做人处事,拥有自我更为准确的判断,更为安全的决定,最终成为更好一个优秀的英语翻译研究者。

关于创作理论,其实歌德还谈了许许多多,但是由于篇幅实在有限,不能一一分析。不过,我深深感受到歌德对文学事业的爱。这种近乎完美的爱,没有一点瑕疵,更没有一点污浊,我热爱歌德热爱的事业,我更是从心底升腾起,我要学习歌德的精神。对于创作,我们需要爱,需要真诚的爱。

在《谈话录》中,如果有一点让我意外,就是歌德谈及政治一块的内容。原本,我以为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家,他的生活就是创作再创作,跟黑白分别是非曲直的政治应该毫无关系才是。但是,我读完《谈话录》一书,我发现自己错了,并且错得有一些离谱。

歌德说,文学作品离不开政治,许许多多的优秀作品,最早就发轫于政治。可是,歌德表明,诗人,也就是文艺创作者要远离政治,要对政治做出准确的判断。创作者不应该过问政治,因为雅的文艺,碰上俗的政治,最终的结果往往令人忧伤。所以,穷极一生,歌德都尽力远离政治,保持一颗纯真的创作之心。我想,歌德之所以成为流芳百世伟大作家,远离政治就是他重要的品行之一。

想到这里,我就不免想到许多中国古代诗人,譬如李白、杜甫。李白,盛唐第一诗人,被誉为谪仙。小时候,读李白,读到一股海阔天空的气势,读到一派唯我是真的狂狷,那时候,我对李白的爱近乎疯狂。但是,当阅读的时间越来越长,眼界越来越宽,李白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李白,他给许多达人贵胄写信,信的内容大多以诗歌为由头,向这些人推荐自己,希望能入世为官,希望可以成就大业而大展宏图。

可现实,却给了李白狠狠一巴掌,从20岁到死前,李白周游列国,假借诗歌的名誉,到处贩卖自己的治国大略,可惜的是,这其中,他历尽坎坷,备受奚落,通往成功的道路渐行渐远。虽然,这些岁月后,李白创作的诸多诗歌,越来越被人关注和喜爱,他渐渐声名鹊起,到最后变成一代诗仙。42岁那年,他终于进京面见了唐玄宗,可不曾想到,他治国伟略却未曾开始,就已经破灭。他仅仅是歌姬一般角色,他只能为玄宗的酒宴增色,只能为主人添光,如此之李白,离我也终于越来越远。终于,李白最终离开玄宗,并赋诗表明心意,仰天而走的李白,到底是做了一些什么跟政治有关的事情啊!

所以,歌德才会说,诗人和政治,绝不可能诀别,只可能或近或远,不管在哪里,诗人在的地方,政治就不会缺席。

《悉达多》读书心得个人感慨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是黑塞写的《悉达多》。哈哈,事先也没有看见这本书的介绍,不想先入为主,于是就傻呵呵地看下去,直到最后才知道悉达多原来就是佛祖!哎妈呀,我自己都笑了,我这是盲目地读书啊,也是自己太无知了。不过书中关于悉达多对生命、岁万事万物的思考及参悟,书中所描写的景致和内心的活动,真的是精彩绝伦。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在黑塞的书中,乔达摩和悉达多却变成了两个人,乔达摩成了历史上的释迦牟尼,而悉达多却成了一个独自探寻真理的浪子。他经历了出家苦行的沙门生活,后来和同行的朋友果文达遇见了乔达摩佛陀,果文达皈依了佛陀,而悉达多却选择继续独行。为了探索真理,他又抛弃了沙门身份,还俗成了一名商人,最后拥有了巨大的财富,享尽了世间的荣华富贵。后来他幡然醒悟,抛弃荣华富贵,找到了他内心一直要寻找的精神家园。

“没有什么过去没有什么将来,一切都是现实,一切都有本质和现时存在。”,“一切的烦恼不就是时间吗?一切自我折磨和自我恐吓,不就是时间吗?一旦克服了时间,一旦从思想里摒除了时间,世间的一切艰难困苦,敌对仇视,不也一扫而光了吗?”这句话太精辟了。时间是施加在我们身上的咒语。无论是佛祖还是人类,丰富而敏感的内心,无止境地探索,才是幸福的终极。

我们这个地球上以及社会中,有很多人都在追求荣华富贵、有权有势,貌似这样的拥有才是成功和荣耀,才是追寻到了“最好的自己”,可是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明白,人的物质追求永无止境,这样的追求会让人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陷入到一种难以自我控制的恐慌、焦虑、烦躁之中,难以自拔。这便是痛苦。

如果你读了《悉达多》,你会跟随佛祖悉达多去体会他对人生的思考,对幸福和痛苦的思索,对人生道路的抉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许不会重复悉达多的路途,但是这本书至少会让我们停下对物质追求的脚步,静下心来,认真思考我们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着才会获得最大的快乐,以及时间对于我们自身的意义。

也许,你会获得一点答案,这就是生命的收获吧!

文档为doc格式。

《秘密》读书心得个人感慨

最近闲着没事,就读了一本侠义公案小说《三侠五义》。读后感觉还不错,呵呵!

说起来也真有趣,当初读这本书可以说是同事介绍的,其实这也不是读这本书的动力,因为曾经看过由焦恩俊主演的电视剧版的《七侠五义》,所以电视都看过了,再看书也就没什么意思了呀。但是与同事们聊天中才得知,原来那个英俊潇洒的展昭——结婚了,而且是跟三侠中的丁氏双侠的妹妹结婚的,哇!够神吧!以前可从来没听说过有这么一段呀!这也就是我能决心、一口气读完的原因了。嘻嘻,不过,话说过回来就这个原因还真是有些滑稽。

读后,发现这部书还真是不错。小说叙写宋朝包拯在侠客、义士的帮助下,审奇案、平冤狱、以及侠客义士帮助官府除暴安良、行侠仗义的故事。书中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的清官形象。其中包公平冤狱、“铡宠昱”、“除藩王”等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小说把侠客义士的除暴安良行为,与保护官府大臣、为国立功结合起来,南侠、五鼠均被授皇家护卫,表现了宣扬忠义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思想。如小说揭露和抨击了太师庞吉恃宠结党营私,诬陷忠良;庞昱荼毒百姓,抢掠民间妇女;苗秀父子鱼肉乡里,重利盘剥;葛登云、马刚肆虐逞凶,为害地方等。同时,对嫌贫爱富的柳洪、雪中送炭的刘洪义、嫁祸于人的冯君衡等,褒贬态度亦极鲜明。

这部还真不失为一本好书!有机会的话,大家也一起看看吧!!

《秘密》读书心得个人感慨

坦白说,一直对于明清小说具有很强的抵触性,因为无论文笔,思想表达与个人情感,都与现代文学有些出入与抵触,所以一直没有对这类小说进行攻读,哈,不过由于高清翡翠台播放了新包青天,让我忆起童年回忆,所以决定攻读一下《三侠五义》,于是就有了这篇粗略的读后感,因为后面还有小五义与续小五义没有看,所以就只对此书进行一下个人看法。

其实三侠五义算是公案戏的开端或是鼻祖,其中所包括的:对于公理正义的追求,对于“侠”的诠释等等,都是很精辟的。

第一个特点,我觉得是其中所包括着的神怪观念:“天道公理,自有天道论断,人伦法理,必有天道庇佑。”这类的思想,坦白说,是推动书中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好像审乌盘,正是因为死者有冤情,希望星主(包公)可以为他洗雪冤情,所以以乌盘鸣冤。但如若没有乌盘的鸣冤,那么冤案就会石沉大海,无法被发现,所以这种“报应与冥冥中自有注定”的思想充满了在书中,但是这种超自然现象所要申诉的冤情,只能借助别人的口来诉说与表达,并不能自我表达,所以在夜审郭槐的时候,借用了一个戏子(小说中是勾栏妓—女,电视剧中是戏子)来假扮寇珠来吓郭槐,继而套取出他的口供。

第二个特点,就是剧情人物的塑造,这类剧情人物不同于主线人物(包公,展昭与五鼠等),他们的性格特点比较千篇一律,如果是贫民,若是凶手者,性格必是贪小便宜,为财杀人,为财纠纷;若不是凶手者,一般都会是息事宁人,不愿多惹是非,但是如果侵犯到自己的利益,就会奋起反抗。如果被人求助,出于义愤,也会出手帮忙,反映出了广大底层人民的仗义,也正好应了‘仗义每多屠狗辈”这句话,反映出人民的特性,难怪鲁迅先生也说过“《三侠五义》为市井细民写心”。

而在权贵方面,忠贞之士虽然也有,但是不多,而大多数的犯人,都因为这些,那些的利益原因而犯罪,而且很多犯人,本身以前就是忠贞之士,受到官场的影响而偏离原本的个性。

第三个特点就是对于主线人物的塑造,三侠五义,三侠之中,注重展昭,五义当中,则为白玉堂,同时有一个处事公正,待人真诚的包拯,将江湖力量与朝廷力量沟通起来。但这里也显现了一个人物性格上的缺陷,就是人物性格特质的雷同性,虽然各个人物大性格上都是各个特异,但是不免在各种事情的处理上让人感觉雷同,所以这里就不论述了,因为本人觉得有点矛盾,所以感觉很难表达。

此书剧情开阔较大,人物登场较多,但是始终贯穿与三侠五义之间,彰显人文伦理与天道正义,不过对于封建王朝的忠贞催眠与对于天子受命于天的思想也在书中,王权至上的思想破坏了包拯等人追求正义的形象,虽然书中皇帝相当英明,但是毕竟正义还是操纵在他之手,让人颇感无奈,不过这也是因为本书的作者的时代局限,导致的,撇开这点,书中的精神还是很让人感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秘密》读书心得个人感慨

忆往昔独坐一处,闲来无事,静读几页书,当读毕《三侠五义》,虽已隔数月,但书中妙处仍令人久久回味,每每想到有趣的地方,也不禁拍手称赞,笑意横溢。

《三侠五义》乃是清人石玉昆所著,《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在初刻本每页边上都书“三侠五义”四字,可见著者是把“三侠五义”四个字作为原书的别名。书中妙语连篇,内容极其丰富,塑造了众多的侠义人物!往来读后感必定会谈及一些情节和人物,我也难以脱俗。所谓三侠,指的是北侠欧阳春、南侠展熊飞、双侠丁兆兰丁兆蕙;而五义则指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钻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这五鼠弟兄。书中描述了一众名臣俊杰安良民,定国难、救世道等英勇义举。字句中妙语连连,各种人物或是豪义、或是机敏、或是火爆、或是儒雅,皆淋漓尽致。说起我最敬佩侠士,莫过于北侠欧阳春。他侠义心肠,精细稳重,且又武艺绝伦。他有万丈豪情,连狂傲的白玉堂不得不对他尊敬。当受到白玉堂的挑战,他步步相让,而玉堂却步步逼人,最后只好无奈地击败了白玉堂,并让其懂得了人外有人的事实。

的帮助下铲除霸王庄恶霸马强、治理洪泽湖水患、收复军山、剪除襄阳王赵爵等诛强锄暴的故事。塑造了一位铁面无私、不畏权势、为民做实事的清官,人们称之为“包青天”。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纵使每每想起都会心生敬佩,不禁竖起大拇指。在成就“包青天”的美名的同时,众侠义之士之名纵使是在如今也是如雷贯耳,他们一身侠骨义胆豪肠,纵横在剑风枪影刀光中,踏走在江湖风与浪之上。虽四海为家却来去无求,为了管人间那些不平事,他们哪怕蹈火赴汤,哪怕雨暴风狂!打破冲霄楼,似乎气势逼人,却又不知牺牲多少生命,死伤多少兄弟。

冤,多方救助。最后,为探谋反朝廷的襄阳王的虚实,三闯冲霄楼,疑似命丧铜网阵。正所谓以英雄侠义始,以英雄侠义终。若来总结他的一生,便是这两句:死死生生心力尽,千秋义侠结为心。他们个个一心为民,决无私心,丝毫不重自己生命。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也许每次与恶人对决,他们都有可能因而遇难,可却每次与恶人对决,他们都从不胆战心寒!志士一剑在手,一叶知秋;志士侠义心肠,热血染残阳!

当年的壮士今天的英雄,当年的豪义今天的颂歌。千年的传颂,不减当年的风骚。不管是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是在当下与未来的道路上,他们的侠义之歌千古流传。时间带走了侠士,却带不走侠义。现在或千年以后,是否还会记得御赐三铡刀的传说,是否还记得包公的清正廉直,是否还记得三侠五义的义薄云天,是否还记得他们给我们留下的精神食粮。

《歌德谈话录》读书心得个人感慨

歌德的人道眼光是与他的艺术眼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他强调文艺的崇高目的时,是想让人们充分注意到文学艺术对丰富、净化、提升人的精神、智慧的重要意义。

歌德不仅用世界眼光把握文化的开放性,而且用世界眼光预视全球地理文明的发展。就在1827年,他发下了三大誓愿:一、开凿巴拿马运河,打通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近航道;二、把欧洲的两大河流多瑙河与莱茵河连接起来;三、开通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从西欧到印度洋的航程。他说:“我想经历这三大事件,所以为了它们值得再活几个五十年。”

歌德1832年辞世,未能见到这三大誓愿的实现。但在他去世三十七年后的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了;又过了四十五年(19),巴拿马运河也通航了;就在这期间,多瑙河与莱茵河也由一条运河连接起来。

歌德的人道眼光是与他的艺术眼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当他强调文艺的崇高目的时,是想让人们充分注意到文学艺术对丰富、净化、提升人的精神、智慧的重要意义。

歌德不仅用世界眼光把握文化的开放性,而且用世界眼光预视全球地理文明的发展。就在1827年,他发下了三大誓愿:一、开凿巴拿马运河,打通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最近航道;二、把欧洲的两大河流多瑙河与莱茵河连接起来;三、开通苏伊士运河,大大缩短从西欧到印度洋的航程。他说:“我想经历这三大事件,所以为了它们值得再活几个五十年。”

歌德1832年辞世,未能见到这三大誓愿的实现。但在他去世三十七年后的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了;又过了四十五年(1914年),巴拿马运河也通航了;就在这期间,多瑙河与莱茵河也由一条运河连接起来。

《歌德谈话录》是一本让人受益无穷的好书。在书中,你会了解到精彩的论述和对白,还可以听到歌德对莎士比亚、拜伦、雨果、司汤达等诗人、作家的细致评价,以及他对政治、文艺、哲学、自然科学、宗教等多方面的独到见解。人们应该感谢作者爱克曼的辛苦劳动,他用谦逊的献身精神给世人记录下了歌德这位伟大人物的一言一行。

读这本谈话录,有一种“体味智者之言”的愉快和满足。歌德那些闪耀着智慧与学理之光的话语,虽说并非句句都是真理,但能时时给我们以精神的启迪、解放、洗礼和提升。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个人心得体会

《宝葫芦的秘密》讲的是:一天,王葆在钓鱼时,凑巧钓到传说中的宝葫芦。有了这个宝葫芦,无论王葆想要什么宝葫芦都能帮他实现梦想,在学校的表现更是突飞猛进,王葆有了宝葫芦,轻而易举就获得了参加学校游泳队的机会,让同学们感到惊讶。

可是,王葆发现宝葫芦只懂得服从,不会明辨是非,甚至在一次数学考试中让他铸成大错!在即将到来的游泳大赛中,王葆决定不再依靠宝葫芦去投机取巧,要靠自身的实力去争取奖牌。从此以后,王葆天天刻苦训练游泳技能,最终获得了金牌。宝葫芦看见王葆不需要自己,而自己还要去远方学习,就离开了王葆。最后王葆答应保守宝葫芦的秘密。

读了《宝葫芦的秘密》,我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通过自己辛勤刻苦的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秘密花园个人读书心得

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后感奇义自见”。今天我读了一本英裔美国女作家弗朗西斯·霍奇森·博纳特写的《秘密花园》。

书中主要写了一位长相难看、脾气古怪的小女孩玛丽在英国一座大庄园内经历的种种离奇、有趣的事。她父亲是一个在印度工作的英国官员,母亲是一位大美人,他们经常不在家,她只能跟奶妈和仆人们在一起。有一天她的全家人都得了一种名叫霍乱的病都死了,可只有玛丽没有得病没有死,后来人们把她送到她的舅舅克兰文古老大庄园的.家里,克兰文是一个冷默、脾气很不好的人。在克兰文舅舅家她认识了善良的玛莎、玛莎的弟弟狄肯、玛丽的表哥柯林和农夫。宅子外面有一个大院子,院子里有许多小的花园、菜园、果园。克兰文的老婆在花园里碎跤而死了,所以把花园的门给锁了起来,不让人的进入。又把家里所有的房间给锁起来,玛丽和她的小伙伴们在无意中看到了花园,她和小伙伴把花园整理成以前一样漂亮的花园,克兰文看到后非常的高兴,脾气也变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要开朗不要自卑不能任性,人人之间要相互帮助,不然会有更大的丢失。

《歌德谈话录》读书心得个人感慨

前几天,我拜读了德国作家艾克曼的经典作品《歌德谈话录》。这部书记载了歌德晚年的言行思想,将歌德的魅力发挥到极致。在德国文坛上,歌德是数一数二的人物,他的著名作品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歌德是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领先人物,在《歌德谈话录》中不难看出其深刻的哲学思想,古往今来,德国人都喜欢经典主义作品,而法国人则喜欢浪漫主义,代表作家如维克多雨果,罗曼罗兰,英国喜欢实用主义文学,即贴近生活,贴近自然。

不同的文学作品也决定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除了英法德之外,欧洲还有其他民族文化,如北欧,有卜易生,安徒生等作家,东欧主要以波兰和俄罗斯文学为主,更重要的是,欧洲诞生了著名的诺贝尔奖,成为全世界学者,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奖项。歌德以其幽默的话语,一语道破当时的社会,歌德不仅是作家,还是一位诗人,并多次指导本书作者艾克曼的诗歌创作,全书包括歌德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经济文化政治的透彻分析,句句话语令人终生受用,其蕴含的深刻思想,不是我一朝一夕能了解知晓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总能以其特有的思想和言语指引人的进步!

《最好的告别》的读书心得个人感慨

这几天北京的气温特别冷,加班到很晚出来,一种透彻人心的凉。风也凉,心也凉,十月气温突降的北京特别适合讨论死亡。

死亡,是每个人都不想面对的话题。无论是告别自己的躯壳,还是告别身边最亲的人。《最好的告别》这本书的作者用一个个温情但是真实、残忍的故事,扪心自问也问我们一个深刻的问题:什么是最好的告别?老人需要的是晚年的温暖还是用技术手段延长生命?医疗手段是真的万能的么?作者用他温暖的笔,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我们需要更多看护老人的专业人才。

正如李开复说的,未来十年,ai也许会消灭很多职业,但也会催生很多职业。一些低端重复的职业会被淘汰,一些更加需要人性、需要关怀、需要个性化服务的职业会出现。就如书中所说,美国每年有不到300名的医生完成老年病学的培训,远远不足以代替退休的老年病学医生,更不用说满足未来十年的需要了,老年精神病医生护士和社工也是同样稀缺,供应情况也不乐观,除美国以外其他国家的情况也没什么两样。老年病因为情况复杂,困难重重,反而成为很多医院被取消的病种。但这不是正确的,整个社会需要在老年病医疗和看护上投入更多的金钱和人力。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机器,可能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的职业发展变化。

二、在老年,独立生活是一种奢侈,也是一种积累,驾驶技术是必须。

正如书中写到:就这样,在一个新月照耀的夜晚,在街头,一位老人开着车,红灯亮起的时候,他把车稳稳地停下来,在应该打灯的时候打灯,转弯的时候不会急刹车。但实际上,85岁以上的老人司机发生致命车祸的危险,比十几岁的司机高三倍以上,高龄老人是路上风险系数最高的一类司机。几个月前退休销售员乔治在洛杉矶被控过失杀人罪,她误把油门当刹车,把她的别克车开向了农贸市场的一群购物者,导致十人死亡,60多人受伤,他86岁。

书中的老人,虽然已经87岁的高龄,但是会开车,这极大增强了他独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尽管这样做的风险非常高。

在老年时代,能够有健康的身体,自我照顾,有足够的金钱养活自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我们看到很多新闻报道,有很多农村的老人,因为没有足够的照料,怕给孩子增加负担,最后只能选择自杀,其实,如果没有很好的社会支撑,没有很多的职业供应的话,老年的境况是非常凄苦和悲惨的。尤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为了子女牺牲一生的老人,在老年时候的心里状态和情绪状态非常差,很多人觉得自己不该活着,不该成为子女的负担。给这样的老人一种精神支撑,让她们找到生活的意义,哪怕是为了他养的狗,也要好好或活着,这也是一种刚需。老年人的生活可以比今天更好,而这种更好需要所有子女的努力,也需要公共服务的努力。

三、携手相伴,找一个爱你并且你爱的人,度过余生。

读到这段,我突然间很感动,我希望所有的兄弟姐妹,和我最喜欢的两只,都有这样美好的晚年生活,都有这样的一个人,朝夕与你相伴。正如书中写道,他和菲利克斯之间还有他们私密的,几十年来从没停止过的对话,他从照顾她之中得到了极大的目标感,而他同样在为她而存在中感到了极大的意义,彼此的实际存在,给他们以慰藉,他为她穿衣服,协助她吃饭,散步的时候,他们手牵着手。菲利克斯说那是他们最珍惜的时刻,他感觉他们比过去70年共同生活的任何时候都要更加相知相爱。

老伴,老伴,老来相伴。我看完了这段和队友说,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你的,做你的眼睛,拐棍和你的耳朵。队友说,就你照顾人的水平,估计我不是病死的,是被你气死的......

锻炼身体不是可选项,是必须要选择的项目。因为到了晚年,你要去照顾你已经到晚年的父母,还要照顾你自己,你的伴侣。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而我们只能努力去对抗他。

如此看来,人生不过短短80余载,现在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身体还听话,心智还健全,就去活到淋漓,尽情挥洒吧,写下文字,留下影像,看遍世界,这些都是你们垂垂老矣时可以回忆的幸福点滴,储蓄金钱和美好记忆,永远不晚!

顺便说一句:今天距离还有83天。

《麦琪的礼物》读书心得个人感慨

这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讲的是一对年轻贫穷的夫妇,为了在圣诞节给对方买一份好礼物,而努力凑钱的故事。

吉姆和德拉都很穷,但是他们家有两个宝贝,一个是吉姆三代人的金表,一个是德拉瀑布一样的美丽长发。这两件宝物根本无法估价。然而,当圣诞节到来时,他们没钱给心爱的伴侣买一份像样的礼物。结果,为了赚钱,德拉卖掉了头发,买了一条和吉姆的金表相配的表链。当吉姆回家时,她得知吉姆卖掉了他珍贵的金表,为她买了一套期待已久的与她的头发相配的珠宝梳子。

这只是一个小故事,但真的很感人。可以说他们两个傻到卖一把梳子和一条表链差不多价值连城的东西。要明白,金表和漂亮的头发就是他们的全部!但为了给爱人一份圣诞礼物,他们都“只”放弃了所有的财产。看着梳子和表链,相比之下价值不大,毫无用处,让人哭笑不得。

然而,当他们得知对方的“愚蠢行为”时,他们并没有生气、沮丧或生对方的气。他们好迷茫,却白白损失了那么多财产!不过,他们似乎都挺满意的。

我想他们一定都觉得收到的不仅仅是梳子和表链。想象一下,如果你爱的人能为自己牺牲一切,他们一定都感到欣慰。可以说,他们作为圣诞礼物得到的,是看到对方对自己真诚的心。

可见这个圣诞礼物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快乐。他们用自己的这么大一笔财富来购买无价的快乐,这并不愚蠢。正如小说结尾所说:在所有送礼物的人中,那两个是最聪明的。在所有懂礼物的人当中,喜欢礼物的人也是最聪明的。无论他们在哪里,他们都是最聪明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个人心得体会

在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名叫《宝葫芦的秘密》的书。

这本书讲的是王葆无意中得到了一个宝葫芦。宝葫芦用魔法帮助了王葆,帮助他恢复了学习的自信心,可是宝葫芦也帮助了许多倒忙,使王葆又很讨厌宝葫芦,比如:在王葆下棋的时候,他要“吃”马,结果宝葫芦把意思理解错了,理解成里王葆要吃马,它就将马的棋全部飞到王葆嘴里,只要王葆一说要吃什么,那个棋子就会马上的飞到王葆嘴里。考试时,宝葫芦帮王葆作弊,结果把别人写的答案都“搬”到了王葆的试卷上,结果王葆被老师狠狠地批评,王葆一气之下把宝葫芦扔回小河里了。

读了《宝葫芦的秘密》,我知道了光想成功,不付出努力是不行的,一定要用自己的努力来得到劳动成果。

精选《童年的秘密》个人读书心得

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给我留下了很多的启示,现从以下三个方面简单谈一下我的体会和认识。

一、对儿童的认识。

书中讲到,儿童拥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本能。这种本能,能使儿童做出惊人之举。如果这种本能遭到了破坏,那就意味着儿童将会软弱和缺乏活力。成人对这些不同的状态没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如果儿童在其敏感期没有按他的敏感性的指令行事,他将永远丧失这种天赋的力量。

二、对成人的质疑。

实际上,成年人应该努力去理解儿童的需要,这样就可以给他们。

三、教师的心理准备。

对教师而言,观察儿童的方法是极为重要的。所以,仅仅有教育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教师首先必须系统地研究自我,使自己的内心做好准备。这样,教师才能摆脱最根深蒂固的缺点,事实上,这些缺点会妨碍教师与儿童的关系。为了发现这些潜意识的弱点,我们需要一种特殊的引导。我们必须像其他人看待我们那样对待自己。教师必须一开始就研究自己的缺点,以及自己的坏脾气,而不是过分关注“儿童的脾气”,或者“纠正儿童的错误”,甚至是关注“原罪的影响”。只有先清除你自己眼中的沙粒,你才能清楚地知道如何消除儿童眼中的尘埃。

发怒是一种罪恶,谨慎的态度能控制发怒。当我们跟儿童打交道时,他们不理解我们,也不能保护自己免受我们的侵犯。他们接受我们所说的任何东西。他们不仅接受虐待,而且每当我们责备他们时,他们总会感到错在自己。教师应该经常对儿童的困境进行反思。儿童并不能用理性来判断待遇是否公正,但儿童能感觉到某些事不对头,并因此变得抑郁和心理扭曲。儿童出于对成人的怨恨或对轻率行事的成人的反抗,就用怯懦、说谎、出格的行为、没有明显理由的哭闹、失眠和过度的惊恐来表现,因为他们还无法用理性弄清楚抑郁的原因。作为一名教师,就必须自我反省,摒弃专制,必须去除内心的傲慢和愤怒,必须学会如何使自己变得谦虚和宽容。这些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这种心理上的准备将给予我们所需要的平衡和沉静。教师必须沉静,这种沉静由心灵的谦虚和理智的纯洁组成,是理解儿童所必不可少的条件。

《麦琪的礼物》读书心得个人感慨

这本书是说一对生活在最下层的美国夫妻为了在圣诞节给对方买件合适的礼物,不得不忍痛把各自最珍爱的东西卖掉去换取对方所需要的礼物。我看后被他们对对方那种无私的爱所感动。

我觉得我们只要爱护身边的每个人,别人才会把他们的爱无私的献给自己。

《童年的秘密》读书个人交流心得

看着书最后写的一句话是:他人有罪,我亦有罪。也是突然间感觉压力油然升起。不是因为书里面的事件造成对于环境的感伤,也不是因为“好人蝌蚪”变得对于孩子是不是应该还给陈眉而心生感伤。究竟是因为什么有压力,其实就像我看完书在笔记本上手写的那样。

每次看书的过程中,还有开始看一本书,看书结束之后都在笔记本上记录一些所思所想。

诺贝尔文学奖,肯定是在很多方面满足了很多人的审美,满足了很多人的共识,对人的灵魂起到了影响,对人的精神进行了洗涤,我们就是在经历中逐渐成长,我们就是在别人的经历中学着去成长,我们更是在经历中学着用自己的思想武装自己,这样的武装不是为了攻击外界,而是为了让自己百毒不侵,让自己历经风雨仍然悠然自立,走过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宝葫芦的秘密读书个人心得体会

今天一早,我就拿起了《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读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讲了有一个小男孩,名字叫:“王葆”,他小时候很爱听宝葫芦的故事,于是奶奶每次都给他讲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虽然讲的不一样,可是这些葫芦都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王葆也希望,有这样一个宝葫芦。

有一次,王葆和好朋友一起去钓鱼,朋友一会钓一条一会钓一条,可是王葆一天下来也没有钓一条鱼,他正要回家时,钓到了一只宝葫芦,王葆说什么,就能变出什么……原来这是一个梦。

从这个梦告诉我们,只要想做的事情,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最好的告别》的读书心得个人感慨

真相似乎可以从《最好的告别》(beingmortal)一书里找到一些端倪。《最好的告别》是美国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的经典力作,是关于美国人如何处理病、老、死问题的实证研究。在本书中,葛文德医生用讲故事的方式,聚焦衰老与死亡,借助亲历者的视角道出“生命无常,生死有度”的朴实真谛。站在这一宿命论的原点,娓娓道来生命衰老的事实、抨击美国医疗界对老年人及临终老人的关怀欠缺,探究“什么才是更好的养老方式”,并高度评价“姑息治疗、善终服务”的积极作用以及开展这一服务的技巧和心理建设等。

其实答案无外乎两种,向内寻求家人的帮助或对外寻找专门机构的辅助。拿我们中国人来讲,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在人至老年时愈发成为主流。人们习惯于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过余生,而我们传统的教育也把儿女对父母老来时的尽孝歌颂为一种美德。但是,很多情形也许正像书中指出的那样“寿命的延长正好遇到家庭对于双薪的依赖增强,结果对于所有各方都很痛苦,很不愉快。”随着工业化、少子化、经济发展及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也势必会像美国那样走上一条由传统的居家养老过渡到以社会养老为主的道路上来。事实上,近年来对社会化养老课题的反复研讨及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趋势。那么,如何选择疗养院是本书聚焦的另一个话题。在书中,作者对美国那些具有革命性的疗养院给予了高度认可,相较于传统的疗养院一味注重安全与保护而忽略生活本身的痛点,类似纽约一家实验性的疗养院引进动植物与老人们共生的疯狂计划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因为“老年人也需要有价值的生活”,“生活需要被注入活力”。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条件,但至少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去尽量寻找一个你能支配生活而不是被机械支配的环境去安度晚年。我想起我92岁高龄奶奶的日常,她单独和一位护理共同生活,养一只小灰兔,爱好玩一种很古老又小众的.山西长牌,春来拾掇她的菜园子,秋来就把收成按各家需求分配好等着孩子们前来领取。多年来她一直坚持这种生活方式,一方面当枯燥的老年生活被兴趣爱好、照料动植物填满时可以有效杀死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另一方面让她感觉自己仍旧被需要,而不是孩子们的累赘。因此,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要把生活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此来保持那些重要的生命品质,比如尊严,比如自由意志。

残酷的事实是并不是每个生命个体都会遵从衰老到死亡的自然规则,死神的判决书多少随意的很,而那些被判决的对象有时都来不及经历老年生活就不得不跟世界告别。“滴答滴答”,生命的倒计时一旦开启,便迫使个体快速做出决定---选择如何告别。对此,葛文德医生对现代医疗团队拼命试图做得更多来延长生命时间线的做法表示质疑,反而对姑息治疗法,即“让护工帮助患者在当下享有最充分的生活”的一种“去医疗化”的手段青睐有加。这种方式的告别无疑是需要勇气的,但就其价值和意义也是巨大的。试想,与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管子、意识不明,甚至都来不及说声再见相比,能够和家人一起说一说知心的话、甚至一起去旅行留下美好的回忆似乎更符合“走得好”的定义。重要的是对于个体来讲的优先顺序是什么,答案必定因人而异,不能轻易盖棺定论。

生命就是一场旅行,而旅途必有终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怀向死而生的勇气和智慧,秉持“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的人生态度踏实过好每一天。这样,当接近终点时才不会乱了阵脚,后悔做得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