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双师型教师心得体会(优质21篇)

双师型教师心得体会(优质21篇)

作者:碧墨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课堂教学、学生发展、教育教学经验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反思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有效性,提出教学改进的建议。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以致用。

双师型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双师型教师,顾名思义,即在课堂中同时有两位教师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兴起源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和矛盾。教师通常负责知识传授和学生辅导等多项任务,但随着社会和学生需求的增长,教师也面临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学模式通过将一位学科教师与一位外教或教育专家结合在一起进行授课,力求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综合发展需求。

第二段:探究双师型教师的优势和挑战(约300字)。

双师型教学模式带来了许多显著的优势。首先,双师型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两位教师的专业知识,提供更广泛、深入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学术背景。其次,他们可以结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最重要的是,双师型教师还能带来更丰富的文化交流和语言环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语言水平。

然而,双师型教学模式也面临着挑战。首先,教师之间的合作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包括教师之间的沟通和配合,教学材料的准备等。其次,双师型教师需要共同制定教学目标,并协调授课内容,这对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学校和教师需要有明确的教学模式和培训计划,以提供双师型教师所需的支持和指导。

第三段:分享双师型教师对学生和自己成长的影响(约300字)。

对于学生来说,双师型教学模式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资源。通过与外教或教育专家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的学科背景、文化差异和学习方法。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对于教师而言,双师型教学模式也是一个不断成长和提升的机会。教师可以通过与外教或教育专家的合作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双师型教师还可以观摩对方的授课,借鉴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丰富自己的教学工具箱。此外,双师型教学模式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打破了传统单一教师教学的局限,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成长空间。

在当今知识爆炸时代,教育者必须不断适应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双师型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方法,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双师型教学模式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和提升机会,可以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第五段:展望双师型教育的未来发展(约200字)。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双师型教学模式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未来,我们可以预见双师型教师将成为教育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引领教学创新与发展。学校和教师应积极关注并借鉴国内外的双师型教学经验,建立与教育专家和外籍教师的合作关系,促进双师型教育模式的推广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

双师型教师成长不仅对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也对教师本身的成长和提升起到了推动的作用。掌握双师型教学模式的教师将在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教学环境中不断成长,为学生带来更好的教育体验和学习成果。

双师型老师培训心得体会

双师型教学模式在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认可。作为一名参与双师型教学培训的教师,我深感培训经历对于我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我将分享我在培训中的心得体会,以期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在参与双师型教学培训之前,我曾长期从事传统的单人教学工作。尽管我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较高的教学经验,但深知自己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不足。因此,我报名参加了一个针对双师型教学的培训课程。培训期间,我学习了许多关于如何与其他老师合作,分享教学任务,借助互联网和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反思传统的单人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以及通过双师型教学可以实现更优化教育资源的潜力。这种培训经历让我彻底改变了我对教育的认知。

首先,双师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资源。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将世界各地的学科专家和学生连接起来。通过与远程老师合作,我们可以获得来自全球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资源。当我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时,我发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显著增加。他们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生分享和合作,实现跨学科的学习,深化对学科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指导,而是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其次,双师型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如何设计项目性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这种任务通常需要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提出问题,并通过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是学会了基本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工作和生活的挑战。

另外,双师型教学强调了教师的合作和分享。在培训中,我们不仅仅是学会了如何与远程老师合作,还学会了如何与本地的同事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这种共享的文化让我们形成了一个相互支持和合作的团队。通过共同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另外,培训中的反思和讨论活动也让我认识到,与其他老师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问题,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反馈和建议,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最后,双师型教学模式提升了我的专业发展。在培训中,我们了解了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实践验证了它们的有效性。这种专业发展的机会让我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提高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使命感。通过参与培训,我还加强了自己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了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和声誉。

综上所述,参与双师型教学培训带给了我许多收获和启示。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也促进了教师的合作和专业发展。通过深入探索和应用双师型教学,我相信我们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中职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中职双师型培训,是近年来教育界探索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既担任知识点的讲解和传授,又充当职业技能培训的导师。我有幸参与了这样的培训,深受益于其中。以下是我对中职双师型培训的心得体会。

中职双师型培训源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需求。传统的职业教育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现代职业教育需要更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既要培养技术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综合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双师型培训应运而生,旨在将传统技能教育与现代理论教育相结合,培养能同时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优秀人才。这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和未来就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双师型培训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职业技能的培养者。这意味着教师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标。其次,中职双师型培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实践模拟环境中进行项目实践,需要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达成共同目标。

在参与中职双师型培训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改变。首先,我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通过与教师的互动和实践项目的完成,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将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其次,我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团队项目中,大家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形成了高效的团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最重要的是,参与中职双师型培训让我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不仅需要掌握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虽然中职双师型培训在中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许多学校和机构已经进行了积极的实践与探索。一些学校利用资源整合,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培训机会;还有一些学校探索开发了职业技能竞赛与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锻炼和提高。这些实践与探索为中职双师型培训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

中职双师型培训是一种探索性的教育模式,它满足了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更全面的锻炼机会。在未来,中职双师型培训将会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学校和机构参与其中,通过实践与探索,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和培训内容,为培养更多优秀的职业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我对中职双师型培训的心得体会。通过参与中职双师型培训,我深刻感受到了其背景和意义,了解了其特点和优势,并通过实践与探索,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希望中职双师型培训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职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在中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双师型教师成为了备受瞩目的教育新模式。作为一名双师型教师的培训学员,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培训课程。通过这次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了双师型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并从中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下面我将从课程特色、教学方法、教师角色、学生反应和教师职业发展五个方面,对这次培训进行反思和总结。

首先,课程特色是中职双师型培训的核心。培训中,我们分别参加了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主要介绍了双师型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案例,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该教育模式的内涵和目标。实践课则是我们切实践行双师型教育的场所,我们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合作,合力设计并展开教学活动。这样的分层次、分阶段的培训模式让我们既学到了理论知识,又有了实际操作的机会,使整个培训过程更加严谨和有效。

其次,教学方法是中职双师型教育的关键。培训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适合双师型教育的教学方法。相较于传统的听课模式,双师型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采用的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在实践课中,我们尝试了小组合作、角色扮演、问题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些方法的运用,不仅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第三,教师角色是中职双师型教育的转变。双师型教育要求教师既要有优秀的学科知识,又要具备教学和指导的能力。在培训课程中,我们接触到了很多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典型,并从他们身上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智慧。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双师型教师,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提升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中职教育改革的需求。同时,我们也需要与人合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

第四,学生反应是中职双师型教育成效的体现。通过实际教学活动,我们看到了学生们在双师型教育中的积极变化。他们变得更加自信、主动,对学习充满了兴趣和激情。在小组合作中,他们学会了彼此倾听和沟通,学会了共同解决问题。同时,他们也对这种新型教育模式表达了赞赏和欢迎。这些都说明了中职双师型教育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也证明了这种教育模式的价值和意义。

最后,教师职业发展是中职双师型教育的出路。中职教育改革的推进,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日益增加。通过这次培训,我们不仅提高了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水平,还积累了丰富的师范教育经验。这些都为我们今后的教育事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该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更好、更优秀的双师型教师,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起来,中职双师型培训课程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双师型教育的本质和要求,并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通过这次培训,我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也看到了中职教育改革的巨大潜力和发展空间。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职双师型教育将会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发光发热,为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做出重要贡献。

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我很荣幸地被安排参加了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训班,在xx工业大学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高技能双师型教师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专业培训,在培训期间不仅让我对xx工业大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还学到了不少计算机应用技能和方法,提升了自己,扩充了知识面。

在杭州生活了半个多月,杭州是一个景秀人善、公共设施齐全环保的城市,这里的生活环境给我留下了很美的印象。在学习之余里xx工业大学组织我们参观考察了西湖、绍兴等地,进一步了解了杭州的历史、地理、人文环境。

学习之前,我对计算机应用和图形图像制作专业没有全面专业化的学习。在培训过程中老师操作技能技巧进行了指导,上课期间学员之间互动也起到了提高操作能力的提升。在老师的指导下用photoshop制作了大量的经典例题,讲了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发展趋势、技术要求和设备要求,色彩学和绘画功底是很重要的基础。

在本次学习中,让我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了计算机专业,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计算机应用的技巧和方法,相信应用于今后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我还对平时最不熟悉计算机应用知识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次学习让我对于学生课堂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提高其兴趣爱好是提高学习效率和课堂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拿我自己来说,首先对于这些课程有很大的兴趣,才会认真地学习之。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呢?现在计算机知识已经在各行各业普及,我们在学习、工作中主要利用计算机的技术解决一个个问题,我们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识的介绍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学生感兴趣的软件,如flash动画,影片的剪辑,三维动画等,通过学生这种好奇心理,引导他们学习各种软件的学习,如flash、photoshop、dreamwever等,教学他们这些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中了解计算机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程序。如在教授photoshop软件的时候,教师问学生自己对什么最喜欢?最喜欢什么明星?对自己的容貌有什么地方不满意?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可以通过软件将个人照片与明星进行合影,或者对自己喜欢的东西进行重新设计,如手机的设计,学生会惊叹于软件技术的高超,这样学生就比较感兴趣,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更美观,有的学生会主动去学习photoshop的其他知识与技巧。而教师从旁辅导与帮助,并提供意见,如颜色的搭配等,这样学生学习过程就转被动到主动,效果显而易见。

计算机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教学中运用到的素材也是至关重要,选择适合学生,是学生感兴趣,熟悉的内容为素材。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病毒的时候,教师可以以最近流行的病毒为例,导入新课,在讲授完毕后,探讨学生在家中电脑碰到的病毒问题,有能力的话请学生分析并帮助解决,教师从旁引导,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最主要的是极大的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海无涯,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更应该不断地提高自己,接触科技前沿的新鲜只是来扩充自己的知识和视野。在培训期间成绩优异,获得优秀学员的荣誉,取得高级工合格证。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xx工业大学领导和老师,你们给安排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提供了周到的生活服务,让我渡过一个充实的假期。通过本次短期的学习,让我对我专业以外的计算机应用技能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学习了新的知识,并了解了这些行业对学生的要求,有利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地培养学生,让他们能更快地适应行业的要求。而且,还对我的个人生活和计算机应用有了新的理解,将这些操作方法运用到我的个人生活中,使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

培训时间:20xx.8.4—8.24。

1、围绕中职教育教学、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教学成果提炼几方面的问题来提升学员专业教学研究能力。

2、通过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内容的学习,从而让学员掌握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信息化教学技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应用。

3、指导学员结合数控专业特点进行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实训项目开发、实训指导能力提高、竞赛案例学习,从而使学员的专业发展能力得以提高。

具体内容如下:

采用专家讲授、实践操作、专题报告制作、讨论座谈、现场考察等多种学习培训形式。

1、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环节融合专业知识教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学资源制作方法、教材开发实例分析,在强化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设计与实施等职业能力。

2、实践教学。

实践环节通过专业实操技能训练、教学设计案例开发、精品资源课程开发实例制作、信息化教学资源制作等学习,在提升专业实训指导能力的同时强化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能力。

1、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良好的职业道德、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当好一位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必备的素质。

2、通过培训着重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专业研究能力。

3、通过理论、实践和实地考察,使学员的专业知识、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提高,掌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标准制订的方法和步骤、核心课程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资源开发制作、数控车床和铣床实训指导能力培养、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教材开发等能力。使学员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新创造能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成为一名“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

双师型教师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认真仔细观看各位专家、名师的网络视频讲座,我深深体会到他们对于职业教育的热情和信心。专家和名师们兢兢业业、严谨治学,的敬业精神令人感佩,他们在职业教育领域深入浅出给予我们指点迷津,使我观看各位专家、名师讲座以后茅塞顿开。

全国非常有名的专家和名师们给我们学员上课,观看讲座视频。这些讲座,或深刻,或睿智,或沉稳,或思辨,无不滋润着我的心田。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

的展望,让我们从思想上彻底得到解放,从根源认识到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明智之举。同时反思自己对职业教育认识的片面性。

其次是我们从专家们的身上学到了做学问和做人的道理。为我们传授了机械专业的发展和课程设置,目的明确级结合自身的经验交流如何开展好一个专业,和做好一个专业。深入浅出受益匪浅。

通过观看网络视频讲座,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以前那种传统教育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职业教育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

所以说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地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总而言之参加这样的培训学习,对我本人来说也许不能做到立竿见影,但学习真的可以让我拓宽思路,让自己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更加丰富,同时也对自己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一定会起到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自己今后的长足长进和改善指明了方向。篇二:

双师型教师成长心得体会

近年来,双师型教师逐渐兴起,成为我国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双师型教师指的是由一个学科教师与一个外教或是国际教育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国际化的学习环境。作为一名双师型教师,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我积累了一些成长心得和体会,下面将结合个人经验,从学科教学、教学方法、教育理念、职业发展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

首先,学科教学是双师型教师成长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我与外教合作的过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在学科知识和教育理念方面的优势。他们注重学科的深度和广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知识讲解。与此同时,他们还能将学科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供丰富多样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与外教的合作,我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其次,在教学方法方面,双师型教师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以适应学生的需求。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难以满足新时期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双师型教师需要采用更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引入案例教学,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我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再次,双师型教师的教育理念需要不断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而双师型教师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此外,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引领学生走向国际化的舞台。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我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全球竞争力。

此外,双师型教师的职业发展也需要关注。双师型教师的出现给我国教师队伍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挑战。作为一名双师型教师,我意识到自身的精细化管理和专业素养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通过参加教学研讨会、读书分享会以及培训课程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此外,我还积极申请参与国内外的教学交流和研修活动,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和教学实践经验。通过这些努力,我相信自己的职业发展会有更大的空间和发展前景。

最后,师生关系也是双师型教师成长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与传统的师生关系相比,双师型教师更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也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质疑,培养他们的批判和创新思维。通过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融入教学内容,并且更乐意参与和探究学习。

综上所述,双师型教师成长心得体会可从学科教学、教学方法、教育理念、职业发展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探讨。对于双师型教师来说,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提高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国际化的学习环境。相信在双师型教师的引领下,我国教育事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双师型老师培训心得体会

双师型教师是指一种新型的教师角色模式,同时受到正式教师以及外籍教师的指导和培训。这一模式的引入对于提高我国英语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名参与双师型老师培训的学员,我深感收获颇丰。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培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双师型老师培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关于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等相关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为我们的实践提供了指导和支持。而在实践环节中,我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外籍教师的教学方法与风格。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深刻认识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际教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双师型老师培训注重反思和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被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效果,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通过参观外籍教师的课堂和与他们进行交流,我们不仅触摸到了他们独特的教学风格,还学到了他们丰富的教学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创新的灵感。

第三,双师型老师培训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需要与外籍教师进行合作与沟通。与外籍教师的交流不仅仅是语言的沟通,更是跨文化交际的交流。通过与外籍教师的互动,我们更加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学会在跨文化环境中融洽相处。

第四,双师型老师培训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的应用。在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比如游戏化教学和多媒体课件设计等。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和工具让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最后,双师型老师培训注重团队合作和共享资源。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组成小组开展各种任务和项目。在团队合作中,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了紧密的师生关系。同时,我们也有机会共享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等工具,获取各种教学素材和方法。

通过双师型老师培训,我深感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教育教学水平,更锻炼了我的沟通与合作能力。作为教师,我们的使命是培养学生成为有价值有贡献的人才,而双师型教师培训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这一使命的重要路径。我将会将所学所思融入到我的实际教学中,为更好地推动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希望将所学所得与同事共享,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共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总的来说,双师型老师培训给我带来了重要的收获。通过培训,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提升了教学技能,还培养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教学思维。这些都将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双师型教师培训模式的推广也是我国英语教育的一大进步,希望未来更多的老师能够接受这样的培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摘要]加强“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是当前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文章针对高职教育对“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提出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实行“校内—校外”一体化培养的新思路。

[关键词]双师型高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面向生产、实践、管理和服务一线的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是一种职业型、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等教育。既懂理论又能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确保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特色的根本所在。实践教学能力在整个高职教师能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探索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培养途径是高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任务。

一、高职教育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要求。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5号)明确了判定“双师型”教师的标准,既需要具有教师资格,又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或者具有本专业中级(或以上)技术职称及职业资格(含持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及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并在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使用效果好,在省内同类院校中居先进水平;或者近五年中有两年以上(可累计计算)在企业第一线本专业实际工作经历,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实训活动;抑或者近五年主持(或主要参与)过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企业使用,效益良好。由此可知,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已经逐步摆脱了“双师资格证书=双师型教师”的错误认识,更强调“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通过对教高[2008]5号文件的解读,我们认为“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必须具备宽广的行业职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专业资格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者,能够把行业知识及职业能力融合于实际的校内实践教学过程中。第二,教师能够主持或重点参与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或提升技术水平的设计安装工作,并能承担学生的专业理论教学和校内实践教学指导。第三,教师能够深入企业挂职锻炼,了解本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和行业人才需求情况,了解新的技术、新的工艺,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以适应行业发展和教学改革发展。同时教师深入企业和企业管理人员沟通,让本地的企业了解学校的状况、专业设置情况和学生的情况,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招新工作。第四,教师主持或者参与企业的应用技术研究,独立或者与企业联合进行项目开发,改进企业运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推动企业的技术更新和科技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二、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以校内资源培养为根本,因地取材。

1.依托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内培养教师成本低,节约时间、人力和财力,因此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一是学院应挑选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利用现有的实验实训条件,手把手地对新入职教师进行专业实践教学能力的培训,从而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技能和水平。二是依托本校的实训教学基地,鼓励专业教师积极参与,促使教师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设备、工艺技术的科技信息,将企业最新的生产工艺成果应用到实训基地建设中去,使基地建设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相一致,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2.参与职业技能鉴定站工作。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组织技能鉴定是培养“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另一种途径。教师通过担任考评员,深入系统地研究所处行业的职业能力,同时与来自企业的其他考评员有了更多的接触,通过对职业技能鉴定等级标准和试题、考试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对其相应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岗位职业能力有更深刻的认识,在参与制订教学计划时有更多的发言权和更切实际的意见,在担任实践教学任务时有更强的针对性及更为合理的教学方法。

3.指导或者参与各类实践技能竞赛。鼓励专业教师参加或带队参加全国性或省、市级组织的各种技能比赛活动。通过各级、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加强与兄弟院校专业教师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让教师在参赛的准备、实际比赛的操作实践,以及与同行交流过程中,促进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如现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高职技能大赛,教师在自身参与竞赛或者带队指导学生竞赛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实现了“以赛促学”“以赛提高”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目标。

(二)利用校外社会资源,巩固提高。

1.依托师资培训基地。职教师资培养基地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的特点提出来的,培养的目的性明确,培训经验和资源丰富,在“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截至3月,全国8个高职高专师资培训基地,28个高职高专专业类教学指导委员会,5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按照要求共提交了514个培训项目计划。各高职院校应依托职教师资培养基地的优势资源,有计划分批次派专业教师出去培训,促使培训学员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观察—学习—体验,实践教学能力快速提升。

2.依托校企合作。《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校企合作办学是促使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双师素质”教师的突破口。第一,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对口、专项短期实践。通过专项的短期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熟悉自己所从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就可以及时更新内容,发掘现有的新技术。另外,教师也可以带着教学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从而在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所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第二,每年选派一部分专业教师,特别是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未在相应专业对口的企业单位从事过实践工作的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切实加强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在挂职锻炼期间,鼓励学院将教师顶岗实践与指导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实训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节省人力和物力,另一方面使教师在完成组织学生实习实训的同时,有计划地进行实践锻炼。教师在指导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前期需要结合实习单位的实习条件,会同实习单位的有关人员,拟订出具体的实习大纲和实习指导书。实习进行中,指导教师要根据实习计划的要求,配合实习单位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指导学生,组织各种教与学的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实际学习,这些经历可以促进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高。

第三,要鼓励教师参与或者独立承担企业、社会的科研项目工作,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方式,鼓励教师与企业开展横向科研课题,共同参与企业的攻关项目,在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在实际工作中培养和提高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技术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让专业教师成为实践教学能力更强,技术水平更高、更全面的“双师型”教师。通过学习、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素质,接受到最新的实践知识,培养出的学生与企业的先进技术接轨,最终实现学校和企业双赢。

“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各地方职业学校都在实施教育的“品牌”战略,让“品牌”教师支撑“品牌”专业,让“品牌”专业支撑“品牌”学校。而对于职业学校而言,所谓的“品牌”教师更多的应该是指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我们的职业教育水平,办出让人民、让社会满意的职业教育。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我校及时制定《涡阳县职高“双师型”教师培养和管理方案》,按照职业教育应注重实践环节,努力促进“学校与企业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理论与技能融合,教学与生产融合”的培养思路,加强领导,周密组织,认真落实“双师型”培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科学规划,确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

几年来,学校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抢占教师队伍建设的制高点,建设”双师型”队伍,为此,学校制定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和管理方案》,明确了”双师型”的标准和培养目标,鼓励教师拔尖积极打造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采取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校传授,专业理论课与技能训练课双肩挑,组织教师专业技能考试等方法,提高双师型教师动手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及时地将新技术、新工艺运用于教学之中。

同时根据教学工作需要,面向社会选聘学历较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加快专业知识的更新;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形成了尊重人才,人才乐于奉献的局面,为发展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加快”双师型”教师进步成长。

学校明确要求专兼职“双师型”教师要在学历和技能上实现双达标,理论课教师均达到本科学历,专业课教师至少获得本专业工种的1至2个技术等级证书,向“双师型”发展,通过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使”双师型”教师有压力,有动力,有成就感,目前他们中的多数已成为学校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和教科研骨干。

四、制定标准,落实考核,实行动态管理。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使教师不断成长,培养一批思想作风扎实,教学水平较高,教研能力较强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发挥”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和实践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学校制定”双师型”考核办法:考核满分100分,考核项目与分值如下:

1、思想政治素质20分。

2、教师和学生民主测评10分。

3、教师专业技能测试40分。

4、学生专业技能测试30分。

5、加分项:有下列情形在考核中直接加分:

1、当年取得国家承认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加4分。

2、承担与专业有关的教研课题,研究效果明显,受到奖励,省、市、县、校分别加4、3、2、1分。

3、省、市、县、校级论文分别加4、3、2、1分。

4、参加教师专业技能竞赛并获奖,省、市、县、校分别加4、3、2、1分。

5、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并获奖,省、市、县、校分别加4、3、2、1分。

6、参加校级以上教学大比武,获得一、二、三等奖分别加4、3、2、1分。按照这个标准,每年考核认定一次,使”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目前我校基本保证每个专业具有2名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基本拥有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专业精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201x年8月1日至5日期间,有幸参加了联想集团培训事业部在潍坊举办的“山东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项目”活动,此间了解到了联想集团的企业文化及运作流程、管理制度与通用的工作方法、员工规范与it服务流程等内容,真可谓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不虚此行!

“合理的是锻炼,不合理的是磨炼!”,在第一天上午的“开班典礼”上,此次活动的负责人之一——解明玲老师的一席话就预示了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几天中可能会遇到的课题与挑战。开班仪式结束后马上进行了“能力测评”,这在我看来就是一种“下马威”式的考试,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测评才能体现出平时的真实水平,此举值得学习与借鉴。

教室的课桌椅被布置成了“鱼骨形”与平时常见的“排排座”大相径庭,而且还很精心地为大家准备了印有自己名字的桌签,一切都是那么的井井有条。我们落座后,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在黄诚老师的带领下,通过拼图游戏随机进行了重新分组,每组由8至9人组成,一共5组。然后是为我们所在的小组命名,并推举出组长。从互不相识,到组成团队;从独立的个人,到找到组织的归属感,这些活动对我们来说都是很新颖的,对接下来的授课内容充满了期待。

黄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技术课老师,从pc通用维修方法,到pc维修技术规范,再到联想工具的使用,黄老师的讲授详实细致,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直观又具体。静电的危害与防护、维修的诊断思路与方法、验机的工具与软件等等都一一为我们进行了介绍,相信这些内容在日后的实践实训中得到应用与提升。

课间,班主任孙老师还为我们准备的茶歇,矿泉水、小点心、水果,如此的细心与体贴很令人感动。

沟通技巧、如何高效地与人进行沟通;联想5p文化是什么;什么是3a激励法;怎样运用smart原则进行目标管理;pdca原则来达成目标;服务意识与团队精神还有联想的服务规范,这些技能类课程的讲解来自于风趣幽默、风华正茂的孟广晨老师。孟老师不仅展示了他独具魅力的授课方式,还为大家传授了他在温习旧知时所用到的“独门秘籍”——魔方复习法,令我们深受启发。

感谢联想集团提供的此次学习机会,感谢我们的团队,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有效地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201x.08.06。

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生活工作中的知识和技能在不断更新,所以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了常态。作为当今时代的学习者,我们自然不会满足于传统的培训模式,更希望能够接受更高效、个性化的培训方式。双师型培训就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它成为了近年来培训行业的一大趋势。在实践中,我深刻认识到双师型培训的优势,也体会到一些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同于传统的单一讲师授课,双师型培训是指一位主讲师和一位助教老师共同进行教学过程。主讲师负责主题的整体设计和内容的讲解,而助教老师则主要负责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学生们提出的疑问、作业挑战等。两位老师合力打造课程,让学员在学习中可以获得更好的支持,更少的困惑,同时展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魅力和追求。

首先,双师型培训可以增加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在课程学习中,学员们会因各种原因出现学习上的滞后、疑惑、灰心等情况。但是,在双师型培训中,学员们可以得到更为贴心的问答服务,同时也可以得到更专业的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瓶颈,恢复学习信心。

其次,双师型培训可以增加学员的学习效率。在双师型培训中,主讲老师和助教老师共同协作,发挥各自的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全面、更具针对性地解决学员的问题。

最后,双师型培训可以增加学员的学习成果。通过双师型培训,学员可以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充分探索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促进学习方法的多元化发展,更好地提高知识水平,不仅仅能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同时听课后的回响和应用也会更加丰富多彩。

第四段:个人学习心得。

在参与双师型培训时,我体会到了许多新的学习方法。前一位主讲老师负责讲解各种知识点,让学员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但总会有一些细节问题仍存在疑惑。这时,后一位助教老师就需要介入并解决这些问题,让学员们获得更好的理解与掌握。这种双师型的教学方式让我感受到了学习的娱乐性,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果。

第五段:总结。

经过参与双师型培训,我深刻体会到了双师型的优势,能够提醒学员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同时也展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魅力和追求。这种教学方式更充分地考虑到了学员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对于我这样一个学习者而言,双师型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学习模式。我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双师型培训将会越来越受到广大学习者的欢迎和认可。

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双师型培训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分别由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负责教学。我最近也经历了一次关于双师型培训,深刻体会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和不足。我认为,双师型培训的最大好处是在于加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但是同时注意到,由于人员的增多,存在管理和教学上的一些困难。在本文中,我将从五个方面总结自己的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一、激发兴趣和热情。

学生对任何一门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双师型培训最大的优势之一。与单一的主讲教师相比,助教教师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由他们为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和答疑,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作为学生,我深刻感受到,双师型培训可以更好地激发我的兴趣和热情,使我更加认真地学习和体会所学知识。

二、提高教学质量。

由于双师型教学模式是由两个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确保教学质量。通过一些师生共同的讨论和交流,学生和教师可以相互理解,而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则可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按需要进行教学。这样的话,教学过程中因为不同的意见和想法,可以更有助于发掘出教材知识点和学科规律性的特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增强师生交流。

在双师型教学模式中,可以增加大量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同时,教师之间的交流也可以促进教师们之间的交流,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分享他们的经验及启发他人。在这里,作为一个学生,我也增加了更多的和教师之间的交流的机会,这使我更加了解教师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并最终帮助我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四、存在一定的缺陷。

尽管双师型培训给了我们很多优势,但是也同样存在一些缺陷。在实践中,我发现这种双师型教学模式并不是总是十分契合,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之间出现了沟通不畅的情况,从而导致信息传递失败。有时会发现主讲教师和助教教师之间没有达成共识,从而导致教学计划的混乱,或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等多种问题。

五、总结与建议。

从我的双师型培训中得出的结论是:双师型教学是一种有益且实用的新型教育方式,能够极大地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充分发挥了每个教师的职业优势,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最后建议,教师和学生在双师型培训中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制定规章制度和教学计划,合理安排教育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实现双方的共赢。

中职双师型培训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支持和推进的领域。中职双师型培训作为中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旨在培养既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又具备教育教学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中职双师型培训将实训教师和普通教师有机融合,既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又能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双师型培训培养了大量的双师型人才,对学生们的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通过这种培训模式,学生不仅获得了实际操作技能,还能够了解相关的职业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种培训方式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企业的需求,为职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双师型培训使得学生拥有了教学能力,可以选择从事教育行业,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中职双师型培训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也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双师型教师既具备教学能力,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实践。通过与企业实现紧密合作,双师型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并学习到最新的技术和行业动态,使自己始终保持专业水平。双师型教师还可以借助职业技能竞赛等平台,不断与行业大咖切磋,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尽管中职双师型培训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双师型教师的数量还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职业教育需求。其次,双师型教师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仍存在较大的挑战。为了完善和改进中职双师型培训,应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其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同时,要加强与企业合作,让教师更了解市场需求,提高教学的适应性和实用性。

总之,中职双师型培训通过融合实训教师和普通教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全面、更系统的职业教育培养路径,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双师型培训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加强与企业合作等手段,中职双师型培训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国民素质和经济竞争力。

双师型教师个人总结

我有幸被评选为安庆市首届中学语文骨干教师,自200_年1月起,任期三年。光阴似箭,三年的骨干教师时日悄然过去了。回首这三年来走过的路,虽然很艰辛,但更多的是欣喜、是快乐、是成熟。我知道,过去能成为市级骨干教师,是学校领导的关怀和鼓励,是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我深知这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压力与责任。

我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中做到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勤勤垦垦,兢兢业业。我爱每一个学生,时刻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钻研、勤学来引领每一个学生。做到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教育。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良好师生关系。

我深知“读书是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所以经常从繁忙的教学工作中抽出时间来阅读。通过重读那些文学名著,增强了我对名著内容的深入了解,也更增加了我的知识养料;通过学习教育专家的理论文章,开阔了我的教育视野,提高了我的理论水平;通过学习《教师的人格魅力》,我学会了如何做一名学生爱戴的老师,提高了我的做人修养。我还经常关注安庆市教育博客的内容,在同行的博客中学习经验,探讨不足,及时把握当前语文教学的最新动态,并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积极去探索先进的教学模式争取达到教学的最优化。然后,又把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体会形成文字,写成文章。《我的语文教学观》一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这篇文章在2010年3月《安庆师训》(2010年第1期,总第24期第39-40页)发表后,受到同行一致好评。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深深意识到“教育的艺术在于鼓舞和唤醒”,教育的过程是创造性很强、又极富挑战性的过程。只懂教书不会育人,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我谨记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待学生坦诚而不鲁莽、关心而不骄纵、信任而不包庇,因而在学生当中树立了良好的师长形象,使学生“敬而亲之”。“勤奋努力,奉献爱心”是我作为教师的信条。任职期间,我能够坚持正面教育,大胆从心理素质方面探索德育教育的触发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歧视差生,对一些思想上不够成熟、自律性较差、孤僻自卑或自大狂妄等缺点的同学,进行细致的了解工作,从各方面关心他们,使学生觉得教师既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师长,又是一个可以与他们促膝谈心的朋友。特别是对那些留守学生,我总是特别的关注。2007年4月,我所写的关于留守学生的《空巢,谁在留守》一文,荣获二00七年“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论坛”案例评选一等奖,受到人民教育编辑部和安庆市教育局表彰。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我积极探索适合于学生的教学方式。在走进课堂之前,总要细心研究教参和教材,向其他老师虚心请教,并针对班级学生的学情和自己的教学特点,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在20__年8月5日县级典型课例公开课评比中,我所教学的《伤仲永》获得了总评86.67分,受到县教研室领导和老师的一致好评。学生成绩也在原有基础上稳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习惯有所改进,学习兴趣有了提高。在_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全乡统考中,我所带的八年级语文获区级第二、校级第一的好成绩。在20__年12月太湖县《祖国在我心中》征文活动中,我所辅导的学生孟海燕获得初中组二等奖和三等奖,我也获得了由县委宣传部和县教育局联合颁发的荣誉证书。

教师是一个研究者,一个思想者,一个探索者,所以本人积极参加各级组织的教科研活动,20__年4月,我作为一个骨干教师,参加了市教研室在枞阳召开的安庆市初中语文教学研讨会。在会上,主动学习各种先进的科研成果,力求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日渐成熟。勤奋积累,笔耕不辍,我把我的教学心得和生活中的感受形成文字,写进我的博客。在20__年8月安庆市教师教育技术优秀作品评选活动中,我的博客----亭湖熙客,获安庆市_年度教师教育技术优秀作品二等奖。在2010年元月安庆市优秀教育博文评比中,我的作品《师恩永远》、《我带学生爬雪山》分别获得安庆市_年优秀教育博文“感悟人生”一等奖和”和“教育叙事”一等奖,并享受安庆市教育局特邀参加第二届市教育论坛大会的荣誉,并接受市教育局颁奖。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科研水平,20__年6月,我成功申报了中央教科所中国地方教育史志研究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国学校优良传统与学校发展研究》的子课题,并获得子课题立项通知书。根据中央教科所该课题组要求,我已完成一篇研究论文《太湖县赵河农业中学历史》的写作。20__年6月该文在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国家教育史志唯一专刊《教育史志研究》(20__年第6期第15-16页,下转第97页)上获得发表。这在安庆市教育史志上也是为数不多的。

以上是我三年来的个人工作总结,很肤浅,也很不全面。作为首届市级骨干教师,我知道自己的工作还很不够。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把领导对我的关怀和同事们对我的帮助,作为激励自己的鞭子,不断鞭策自己,使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做出更多的贡献。

双师型教师个人总结

我有幸参加了20__年海南省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学习。走进琼台师院,从农村进城的我感到既陌生又兴奋,这里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眼球,住宾馆、领补贴、长知识,真爽!开学典礼那天刘玉春老师语言亲切热情,给予我一颗定心丸。番正琰主任讲了一句震撼我的话。他说“幼儿教育走进了春天”。

我想我们的农村幼儿教育简直在寒冷的冬天。老师的辛苦付出得不到领导的认可,更得不到家长的理解,不管怎样我还是一如既往的投入到幼儿教育中,默默地耕耘这块农村幼儿教育的空地。通过为期九天的脱产学习,使我对幼儿学前教育的重大意义有了新的认识,也使我对幼儿教师这份职业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会。

这次的培训对我来说是一种惊喜,不仅能学习到幼儿教育专业知识,而且能近距离的聆听到省内外教育领域专家及园长的讲座,对这样的充电机会我格外珍惜。培训的科目包括幼儿园五大领域学科的设计与指导,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幼儿的有效学习及其指导策略等等。园长们理论联系实际,用真实的教学案例说话,从案例中列举教育现象,罗列教育行为,分析教育观点。讲座理论深刻,案例丰富详实,贴近教学实际,我被他们的讲座内容深深的吸引着。

培训学习像一缕阳光,指引着我在教育领域的摸索前行。五大领域的学习,使我如沐春风,茅塞顿开;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素养学习,使我感觉到肩上的重担非比寻常;通过本次培训,不仅解决了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很多疑难问题,也使我对本职工作有了深深的感悟。首先,我认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一项爱的工程。

爱是一切教育的根本,没有爱,教育就失去了它的动力和源泉。孩子们是一颗颗稚嫩的幼苗,需要作为老师的我们辛勤的培育浇灌,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关心和关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都能在爱的怀抱里长成参天大树,国家栋梁。其次,教师的职业道德决定着教育的优劣。

我们是孩子人生旅途的启蒙人,我们教育中的一点一滴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未来,只有老师不断反思,分析自己的教育言行,努力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才有可能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新的目标,规划新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展示。最后使我明白了小学教育是知识灌输式的教育,而幼儿教育是重在启智、品质教育。中国幼儿教育迎来了春天,走进了春天,祖国的花朵们允吸着春天的气息,享受着春风的抚摸,春光的温暖,春雨的乐曲。短期的培训结束了,可是长期的学习还要进行下去。

今后,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一名家长满意,孩子喜欢的幼儿教师。?2012年国培幼儿园转岗教师培训心得体会第三批学员蔡尹这次为期十天的培训给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新的窗。首先让我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行,我的通讯录里面又多了许多新的朋友,真好。其次认识了一些外省名园长,从她们的身上我看到了幼儿教育的魅力,对自已竞岗进入新幼儿园的选择坚定了信心,同时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在新的岗位上,一定要向前辈们学习,做出自己的成绩。暑假里在钱志亮教授的讲座中学到了一个做笔记的小方法:准备两支不同颜色的笔做记录,用红笔把重要内容记下来。

每页记录纸下面空出三分之一的页面,用来记录自已在听的过程中思考或联想到的问题。这次学习培训我第一次尝试了这种方法做记录,果然体验到了较好的效果。

回头翻看笔记时,重点的内容一目了然,晚上整理笔记时,有较多的空间让我写下自已对学习的看法,把老师们讲的东西与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这次培训安排的课程很丰富,每个老师在讲课中都有自己的风格,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吴海虹老师、黄宝坚老师。吴老师的讲座秉承她一贯的风格,深入浅出、实操性非常地强。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吴老师讲到的分析评价幼儿作品的部分内容。

虽然吴老师给我们只列举了几个例子,但对我的启发很大,学会科学分析评价孩子、真正读懂孩子,我们的专业化修炼之路还很长很长。之前我在图书馆里浏览过有关《儿童作品与儿童心理诊断》的书,我想这次一定要把读这套书放入学习计划中。来自广州军区司令部幼儿园的黄老师风趣幽默,在讲座中列举剖析了很多的案例,把班级管理中的难点做了很好的阐述。在他的讲座中最精辟的一段话是“在幼教里,拓宽世界很重要,仅用幼教内的知识难以应对当今社会需求,知识面狭隘是发展的瓶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幼儿教师的不足之处。对于我们这批参训的老师们,不仅仅要练好幼儿教育的基本功,同时要不断地汲取并积累其它的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存量,这样才能在组织幼儿一日活动时游刃有余,轻松应对问题。

另外,在此次培训中涉及到各个领域的教学设计、观摩、分析,其中看了不少教学活动,作为一个新转岗的教师,上模仿课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我建议大家回到幼儿园去上一上这些教育活动,比较一下自己与示范老师的教学效果,提高自已对教学活动的认识。

“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双师型”教师指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从事实践教学工作(如:毕业设计、课程设计、实习指导、实训教学等)的教师。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工作,又能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教师。同时具有教师和技师、工程师资格。

由于“双师型”教师的标准还未统一,使有些教师甚至学校领导错误地认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就是“双师型”教师,拥有双证就是“双师型”教师了,教师个人不再注重技能的提高了,学校也不再注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了,这样以来,学校的“双师型”教师的整体素质就大打折扣。

基于不同目的的驱动.部分职业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建设问题上产生了价值观念的偏差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的倾向。表现为片面追求教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忽视对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用与考核。这种价值观念的偏差一方面来自于外界的压力,如短期内需要弥补巨大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缺口而“病急乱投医”,希望通过某种评估而热衷于教师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统计数量。另一方面还来自于某些职业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质量水平的忽视,或者是满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表面成就。这使得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一些专业课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意识相对淡薄,加之我们有的学校对专业课教师的奖励机制和措施不够到位,使部分教师产生消极思想,从而不重视本身专业技能的提高,导致技能水平过低。

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意识淡薄,对从事的职业教育缺乏事业心,消极应付,缺乏进取精神,终身学习的意识不强。

1、重要性。

中等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目前它仍是我国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我国现有1.4亿产业工人。其中技师100余万人,高级技师7万人,高级工245万人,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数虽多,素质不高。每年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亿元左右。我国生产一线的劳动者素质偏低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紧缺,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关键问题是教师”。因此,中职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2、必要性。

纵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我们发现:教师学历层次尚不达标,已达标者面临提升学历的问题:缺乏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中职连年扩招。学生数量急增,但中职学校的基础能力建设发展缓慢,生师比严重错位,中职生师比约是21:1。根据中央编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规定,高中阶段教育生师比上限,城市为15:1,县镇为15.5:1,农村为16:1。不难看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缺口较大.并且在这样的师资队伍中。文化课教师比例偏大,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再加上新进校的青年教师来源渠道多是普通高校.他们虽然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但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较差。截至,中等专业学校“双师型”教师39621人,占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的比例不足1/3,“双师型”教师严重匮乏。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1、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发展。

根据实际情况,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制定考核专业课教师技能的计划,每一、二年组织本校专业课教师参加一轮次的技能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学校评聘教师的重要依据;同时,制订奖励措施,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这样,真正能使双证型教师成为双能型教师,有利于提高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以到企业锻炼促进专业发展。

加强生产实践调研,丰富实践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是“双师型”教师成长的关键。作为职校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要加强向生产实践学习,重视到企业学习调研环节,充分利用好实习基地,加强实践知识积累,这是非常关键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1)首先,教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教学优势确定个人的发展目标。

专业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制定生产实践调研计划。计划可分为长期计划(近2―4年之内)和短期计划(本学年内)。有了具体的目标、计划,才会有实施的可能性,才能有效地丰富实践知识。生产实践调研形式可以是“定点方式”和“定人方式”。教师可以利用指导学生到企业实习的机会,或合理安排调整教学任务集中一定时间安排到企业实践学习,可以从知识储备、拓宽知识层面的视角出发,确定与自己专业教学关联较大的一、二个生产企业,进行“定点方式”的学习和调研。例如:在某个主体生产企业,全面了解生产工艺流程、典型设备、电气控制等综合知识,并有重点地熟悉相关的内容,力求在某一方面达到精通,其它方面能熟悉了解。所谓“定人方式”,也就是教师要在企业的生产科、机动科或设材科,确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长期的技术信息联系人,以便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的技改动态、科技消息,及时参与各类的技术交流活动。

(2)教师应主动参与工程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专业教师应主动寻求机会,直接参与企业的工程技术改造项目及开发,参加工厂的生产技术讲座等。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非常好的实践学习机会,对提高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承担实践教学任务都是十分重要的。

(3)带着问题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中遇到疑点问题不要回避,不要绕开走,应针对问题通过到企业实践学习,以不断增加实践知识的积累,才会使专业教学不断上水平。

(4)教师应注重“到企业实践调研资料”的总结归纳、交流及利用。

为增强教师实践知识的积累和提高,首先每个专业教师之间、各教研组之间,可充分利用“分散实践调研”与“交流总结”相结合的方式来获取、积累实践知识,通过各教研组内和组间的交流,形成一个“信息互通网络”;其次每个教师还应注重个人实践知识的总结、资料整理、保存,以便于日后教学中查找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在专业教学中灵活地将生产中的新工艺、技术信息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知识应用的“同步”、“链接”、“插入”特性,做到课堂教学与生产实际应用相结合,真正体现专业教学特色。

3、以专业养成和反思强化专业发展。

作为专业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要多反思,不能自我满足,仅局限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而停滞不前,处于“吃老本”和“守城”的状态,而要面对职业教育的实际,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教学能力,不断进取,逐步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

(1)专业教师要注重完善“纵向知识”结构。

教师要确定专业方向,争取在专业的某方面达到专一,这是作为专业教师的根基。加强知识的纵向学习,做到向书本学和向问题学,向生产实践学,及时把握新知识和技术应用的前沿,要挤时间主动学,苦练内功。做到在本专业方向上,体现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方面的专、通、巧、精的特点,在某一方面起到“优化教学”的引领作用。

(2)专业教师要注重完善“横向知识”结构,拓展知识面,做到一专多能。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横向知识”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要完善本专业方面的知识体系,对专业课教师而言,不仅能胜任某一、二门课程的教学,还应熟悉本专业中其他课程的知识体系和重要知识点、教学要求,以及知识问的衔接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专业知识体系的整体框架下确定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教学方式和方法,做到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其二是要注重各个专业之间的知识联系性,例如:职业学校教师们承担某厂热轧板卷工程职工的岗前技能培训教学任务,其中包括:连铸工、轧钢工、连铸与炼钢自动控制培训等,就体现了这一特点,使用的培训教材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编写方法,而是突破了专业的局限性,各工种的培训教材以专业为主,将整体生产工艺操作、机械设备和电气控制融为一体。培训中,传统的机械、电气控制、液压传动、工艺操作等各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已相互渗透,若培训教师相关专业知识不全面,就难以胜任培训教学任务。因此,专业教师在加强自主学习的同时,还应注重向同行学习,加强专业内、外教师之间的交流,拓宽知识面,达到教师不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体系,也能熟悉、了解其他专业的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各类培训教学任务。

(3)中职学校教师应提高专业实践指导能力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

专业课教学特点体现在教学实践性,多媒体教学工具为专业课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许多生产现场可用多媒体工具再现在课堂上。教师应针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特点,深人生产一线,充分利用数码相机、录象机等手段,有针对性地系统制作教学课件,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利用教学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已引起教师的广泛重视。教师应加强教学课件制作知识的学习,提高教学课件制作水平和使用率,尤其对提高专业课实践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迫切的。

4、以终身学习加快专业发展。

(1)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的调整变化,促使教师应加强学习。企业在发展,企业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也应随之不断调整扩充,如中专原来的主干专业:冶金机械、电气自动化、炼铁专业现在已逐步扩展调整为:轧钢、机电设备维修与安装、机械加工、煤化工等专业,专业的调整变化导致课程设置、教学大纲、知识结构体系都有所变化。因此,对教师而言出现了交叉性学科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拓展、补充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以适应各个专业教学要求。

(2)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专业知识的应用领域不断更新,迫使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科技的进步,企业先进技术的引进,新型设备、新生产工艺的投产使用(如:生产工艺中的各类plc控制、电液伺服控制的应用、液压集成控制系统应用等等),已对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能力构成了挑战。而目前学校使用的某些专业教材的内容还是老面孔,知识陈旧滞后,明显存在与生产实际应用不同步的现象。尤其作为专业教师,一定要引起重视,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补充、延伸专业知识,才能在专业教学中使课堂知识教学与实际应用同步,才能保证始终为学生提供的知识如同“一桶新鲜的活水”。

(3)职业教育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素质目前职业教育的范畴扩大,职业学校要面对不同层次的教学对象,如成人本科、专科、职工技能培训、岗前培训、中专技校学生等。对同一门类的专业课程而言,有的教材版本不同,知识结构也不同,而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师应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目的、重点难点等都应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就如同一个高水平的厨师一样,能按顾客不同的口味要求做出不同特色的菜肴来。对一名教师而言,如何把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和加工,最终转化为针对具体对象的教学讲义――教案,这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全面的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贮备,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在教学中做到知识传授深入浅出、有的放矢,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总之,作为中职学校教师,应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要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完善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加强生产实践学习和调研,不断丰富提高实践知识与能力,使自己尽快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努力做一名有事业心的教师。

“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总结应该怎么写?如果实在没有头绪,不妨看看下面的“双师型”教师培养。

欢迎阅读!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各地方职业学校都在实施教育的“品牌”战略,让“品牌”教师支撑“品牌”专业,让“品牌”专业支撑“品牌”学校。而对于职业学校而言,所谓的“品牌”教师更多的应该是指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我们的职业教育水平,办出让人民、让社会满意的职业教育。

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特点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我校及时制定《涡阳县职高“双师型”教师培养和管理方案》,按照职业教育应注重实践环节,努力促进“学校与企业融合,教师与师傅融合,理论与技能融合,教学与生产融合”的培养思路,加强领导,周密组织,认真落实“双师型”培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科学规划,确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几年来,学校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和。

年度工作计划。

抢占教师队伍建设的制高点建设”双师型”队伍为此学校制定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和管理方案》明确了”双师型”的标准和培养目标鼓励教师拔尖积极打造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积极培训,提高”双师型”教师队伍素质。学校采取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校传授,专业理论课与技能训练课双肩挑,组织教师专业技能考试等方法,提高双师型教师动手实践能力,使双师型教师及时地将新技术、新工艺运用于教学之中。

同时根据教学工作需要,面向社会选聘学历较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到教学第一线,增强教师队伍的活力,加快专业知识的更新;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形成了尊重人才,人才乐于奉献的局面,为发展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加快”双师型”教师进步成长。

学校明确要求专兼职“双师型”教师要在学历和技能上实现双达标,理论课教师均达到本科学历,专业课教师至少获得本专业工种的1至2个技术等级证书,向“双师型”发展,通过压担子、引路子、搭台子,使”双师型”教师有压力,有动力,有成就感,目前他们中的多数已成为学校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和教科研骨干。

为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使教师不断成长,培养一批思想作风扎实,教学水平较高,教研能力较强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切实发挥”双师型”教师在教学和实践中的带头示范作用,学校制定”双师型”考核办法:考核满分100分,考核项目与分值如下:

1、思想政治素质20分,

2、教师和学生民主测评10分。

3、教师专业技能测试40分。

4、学生专业技能测试30分。

5、加分项:有下列情形在考核中直接加分:

(1)、当年取得国家承认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加4分。

(2)、.承担与专业有关的教研课题,研究效果明显,受到奖励,省、市、县、校分别加4、3、2、1分。

(3)、省、市、县、校级论文分别加4、3、2、1分。

(4)、参加教师专业技能竞赛并获奖,省、市、县、校分别加4、3、2、1分。

(5)、指导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并获奖,省、市、县、校分别加4、3、2、1分。

(6)、参加校级以上教学大比武,获得一、二、三等奖分别加4、3、2、1分。按照这个标准,每年考核认定一次,使”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目前我校基本保证每个专业具有2名中级职称以上的教师,基本拥有了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专业精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证。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面向21世纪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立足我校实际,全面贯彻“修身立业、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我部门积极落实“师德高尚,素质全面、技能扎实、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中,我部门积极主动开展各方面工作,确保“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稳步推进。

1、明确目标,把握方向目前,各行各业都在提倡发展“双师”,从职业院校来看,对这一概念就有着很多的表述。综合这些概念,我认为本部门的“双师”必须是既能掌握专业技能(技能要与社会接轨,时时更新专业知识结构)给学生带来有价值的和实用的技术,同时需具有良好品德,能为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后面一条更为重要。

这一目标有这样两种含义:第一,本部门的“双师”是“认人不认证”,即对教师有多少专业资格证书并不看重,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去检验是否真正具备了“双师”的能力。第二,让本部门教师都持有这种观念,一方面促使教师不要为了证书而学,而是为了丰富自身而学,杜绝伪“双师”的出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激励青年教师,给他们一个公平的环境。撇开证书和职称的束缚,尽最大可能体现出优劳优得、多劳多得的用人机制。

2、引进校外兼职教师我部门专业多、学生多、专任教师少,为了缓和这种矛盾,我部门选择从校外引进兼职人员。兼职人员一般都是外校教师和企业一线人员,保证兼职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我部门工作的一个重点。目前,我部门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事情,确保兼职教师也是“真双师”。

3、与企业联合培养我部门为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将教师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课堂教学和校内管理工作上,使教师很难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因此,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让教师走进企业一线是一种简单和实用的方法。所以,我部门积极联部门各企业单位,加强校企合作。一年多时间来,我部门先后与江淮汽车有限公司、合力叉车、合肥锻压厂、美菱集团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部门。将企业的一些师傅和我部门教师进行师徒结对,确保教师的技能水准与时俱进。今后,我部门还需不断拓展教师实训企业,让更多的教师下厂锻炼,并且要找到对口单位,逐步实行全程式培养、交互式培养、提高式培养、强化式培养等“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

(1)参加相关进修学校、企业事业单位进修培训的教师在学校给予奖励的基础上,部门部根据实际对教师也要给予一定奖励。

(2)对有“双师”能力却没有相应证书的教师,部门部要给他们机会、给他们平台,帮助他们成为“真双师”。

(3)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中,同等条件下“双师型”教师给予优先推荐。

(4)鼓励教师自学,获取职业技能资格。鼓励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工作,获得行业资格证书并参与企业科研项目,促进产、学、研结合,对这部分教师要加大奖励幅度。

(5)对于一些只有相应资格证书而没有真正能力的“伪双师”,一经发现,在其未达到要求时,不再安排其课程并且不再享有部门部任何福利。

以上是我部门近一年多时间在“双师型”教师培养上的一些总结,在工作和方法上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过程中也有许多遗憾。今后,我部门将一如既往的在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这一方向的指引下,根据环境不断调整自己,逐渐修正和完善自身的不足,弥补遗憾,让我部门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为切实加强r18;双师型r19;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以满足学校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型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结合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先将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组长由陈校长亲自担任,由常务副校长人任副组长,具体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期间组长多次召开会议,强调双师型的重要性,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这样的思想已在全体教职工扎根发芽。

目前我校教师91人,双师型教师只占专任教师的20%。按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指标体系》专业教师数应不低于本校专任教师数的60%,‘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0%以上的要求,我校专任教师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一定的距离。通过进一步加大双师型队伍建设,力争在20xx年底,使我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专业教师队伍的90%以上,同时应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1、基本素质: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对所任教的科目具有较强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2、职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并能应用于各种教学环节。

3、管理能力:熟悉企业或行业的管理规定,具备指导学生参加本专业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力。

4、创新能力: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掌握创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

(一)积极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近年来,国家为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每年都为职业学校免费培训技术骨干教师,学校选派教师脱产到教育部批准的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或高等院校进行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自20xx年我校共参加骨干专业课教师省级培训16人次,参加市级培训8人次。有力的提高了我校教师专业技能水平。

(二)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培训与考核。

1、每学年学校安排5名专业教师参加劳动部门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班学习并参加技能等级考核。今年,我校佟桂敏、李焕焕、李勇、韩建军、秦艳玲等五名教师通过计算机高级操作工技能证书。

2、在教学和生产实习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参加训练,与学生一起参加技能等级考核。

3、每学期学校请专家学者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来校作专题讲座1-2次。

1、教师到企业进行专业实践锻炼,顶岗实习,提高专业技术素质。

学校严格落实专业课教师每两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两个月的规定,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抽调部分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接受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探讨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今年我校选派了周春红、李玉光教师在方正国际进行实践。

2、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

学校每年安排1-2名专业课教师到合作企业挂职,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在实践中学习企业里的各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努力实现教师与企业、专业与职业、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同时深入了解社会的需求、企业的发展动态,为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奠定基础。今年我校安排袁德为在学校实训工厂担任生产部主任,指导工作。

3、拓宽师资引进渠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

从合作企业一线职工中选拔聘请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并加以培养,帮助其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使其成为学校稳定的兼职教师。

(四)通过校本培训,储备专业实践教师后备力量充分利用我校现有资源,每年安排1-2名有专业兴趣、乐意从事专业实践教学的教师,在我校实习实训车间由我校实习指导教师任教,进行初级培训,以老带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为下一步参加高一级的培训做好铺垫。

(五)畅通渠道,加强教师职称认定。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学历提高,学校与武汉大学合作,全方位提高教师学历结构。今年中王彦德与李宇光正式在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硕士生毕业。

学校与长丰教育联系,为我校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教师资格认定。

学校与人事局联系,为我校符合条件的教师进行教师职称认定10余人。

“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摘要:实地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朝向现象本身”。在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其中具有“‘双师型’教师”标贴或称号(being)的人员都要经历从“‘单师型’教师”变成(becoming)“‘双师型’教师”一个过程。针对苏南某(些)职业学校的实地研究表明:至少在目前的形势下,职业学校教师达成“双师型”教师的过程容易成为“拥有双证书”这样的“纸上文章”,并与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相去甚远。

一、为何及如何进入实地的研究提示。

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靠教师。“教师作为一门专业”,这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份报告的提法,并且很快得到了进一步的共认。应当说,在现代社会,教师作为一门专业,既有社会专业分工的要求,又有工业技术隐喻的“殖民”。所谓工业技术的隐喻,指人们对可操控的物化世界的分解总是基于分解后各个部分(或领域)具有彼此可以区分开来的技术手段与要求,而“殖民”表现为将这种首先作用于物化世界的自然科学意义上的探求倾向,“主动”延伸到作用于社会或人化的世界中来。虽然人文学者们常常会对此表现出审慎或批判的态度,尤其物化分解适用于人(包括教师)的行为(对教师来讲,即教育教学行为)时更是如此,但作为一种需要反思却难以阻挡的趋势,一切专业化所要求的标准化无疑在推动当今国际职业教育研究界对职业学校教师标准问题的探讨。可对照起来,在我国当今职业教育界,人们对职业学校教师标准问题的探讨,却大多基于对“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问题的延伸。这些研究和探索促进了职教教师理论的发展,拓宽了人们对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及素质(或素养)的认识。但在围绕这一概念的研究与探索至目前已建构出复杂的多义语境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存在着“三重三轻”现象:一是重的是结果,轻的是过程(即关注教师是否是(being)“双师型”教师,如有没有“双证”或“双职称”,而不是重视其如何成为(becoming)“双师型”教师);二是重的是职前培养,轻的是职后培训(即对职业教师有“毕其功于职教师范培养一役”的想法,而对其任职其间通过各类培训、自我提升等方式使其再社会化重视不够):三是重的是外部要求,轻的是内部发展(即多的是行政提要求,学校提目标,研究人员提“建议”,而职业学校教师似乎“无话可说”)。

上述“三轻”的表现无疑使已有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在“朝向现象本身”的真实旨趣上大打折扣,因而其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意愿”就难免变成“某种误导”。而要克服这“三轻”就必须在研究中“让‘双师型’教师自己说话”。要能把他们的话听真切,并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社会人类学倡导的实地研究应当说是一种比较现实的研究策略。所谓实地研究,大体是指研究者在调查对象所在处直接搜集社会资料而进行的研究,又称现场研究或田野工作。从方法来讲,实地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和访问法,其中以参与观察法运用最多。从步骤来讲,大致分为六步:一是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二是取得进入现场的资格;三是进入现场并和当地居民建立友好关系;四是搜集资料;五是分析资料;六是撰写研究报告。与其他研究方式相比较,实地研究的特点主要体现在:首先,能搜集到第一手资料,研究正在发生的现象或行为,以及这些现象或行为发生时的特殊环境和气氛;其次,它是在一个自然环境里研究人们的行为,较少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再次,采用参与观察的方法,研究者更能理解研究对象的真实情感、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比较准确地分析和解释他们的行为;再次,对于非语言行为的研究有着特殊的作用;最后,有利于对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细致、纵深的考察,从而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和规律。

笔者对苏南某职业学校进行实地研究的便利条件,是缘于四年前参与了由该校组办的一次科研活动。正是通过这次活动,笔者结识了该校作为中层干部的科研工作负责人。之后彼此多有交往,以至于彼此可以真正发自内心地以朋友相称。可对于笔者来说,要说明“如何进入实地”远比说明“为何进入实地”困难得多。不只是研究经费的限制,也不只是对常赴研究对象生活地收集信息,而导致生活习惯不适应的恐惧,而主要是笔者作为中国社会“单位人”的研究者在研究其他“单位”的“单位人”时,能否做到尽可能独立、真实、全面地呈现“自己(个人)认可”而非“单位(集体)认可”的信息与资料。更坦率地说,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即作为个体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之所以愿意“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往往不时表现出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基于对研究者本人近乎友谊式的信任,他们愿意说;另一方面,基于现实的单位利益影响到自己个人利益的考量,他们又不愿意多说。对于前者,他们相信研究者所陈述的“研究必须基于事实才会有价值”的研究信念,他们表示“因为与自身真实的教育生活距离太远,很少有关于职教研究的是他们所愿意读到的”;对于后者,他们认为“说好的方面还行,说不好的方面容易招惹是非或不必要的麻烦。”我相信,将发端并发达于西方学界(包括教育研究界)的实地研究方法,移植到我们中国本土时,都不能不面对这样的矛盾。这种研究的客观性与伦理性的矛盾,常常为我们的教育研究者所忽略。为避免“对号入座”给研究对象带来预计的种种不便,笔者只得将本研究中所涉及的“实地”及“个体教师”做适当的匿名处理。

本研究的基本假设:在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中,其中具有“‘双师型’教师”标贴或称号(being)的人员都要经历从“‘单师型’教师”变成(becoming)“‘双师型’教师”这样一个具有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这一假设的提出是基于四点现实的认识:一是我国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的管理,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是相同的,即都要拥有教师资格证;二是我国职业学校任课教师大致分为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上岗之前,前者往往是普通师范培养的文科或理科师范生,后者往往是(职业)技术(或工程)师范培养的工科师范生;三是我国现代市场经济兴起较晚,现代企(行)业制度至目前仍显不够健全,加之,近二十年来在办职业学校的管理体制上企(行)业的缺位,使职业学校教师获得相关企(行)业经验变成长期难解的“瓶颈”问题;四是我国人力资源跨行业流动总是缺乏支持性力量,这其中既有“干一行爱一行”这种鼓励终身从事某种职业的道德训戒的舆论影响,又有因人口众多而导致“僧多粥少”岗位不足的现实无奈。如果对这四点能达成基本的认同,那么不管如何定义“‘双师型’教师”,我们大致可以认定,职业学校教师从“‘单师型’教师”变成(becoming)“‘双师型’教师”应当是在职业学校工作之后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角色转变。那么,他们是怎么完成这一转变的?这是笔者对下列作为个案的三位教师提出的问题。下面除了简要的介绍部分,尽量以被访教师自己的话来陈述。

(一)个案一:考职业资格证,成为“双师型”教师。

接受访问的是一位男教师。据了解,他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毕业于某技术师范学院的机械系。如今他从事职业教育工作已达二十多年。他由于教学成效显著,并发表了多篇教研,学校为其设立了“名师工作室”。他说:“首先声明,虽然我被称为一名‘双师型’教师,但与我认为的或我理想中的‘双师型’教师,我其实还有很远的距离。你说的‘变成’用‘becoming’很有意思。对我来讲,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趋向理想状态的过程。什么是我理想中的‘双师型’教师?我认为接近于德国职业学校教师那样,他们成为职业学校教师的前提性条件是要有3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他们成为职业学校教师后,理所当然地能更好地教给学生将来所真正需要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我说,我被称为‘双师型’教师是因为我有两个证,就是一个教师资格证,一个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现在省里搞职业学校星级评估的指标里,就有‘双师型’教师的规定比例,这个比例要求是70%。检查的时间就只看这两个证,其他好像什么都不看。对我来说,教师资格证是我工作几年后,就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国家开始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我们在岗的教师通过申报就全部获得了这项资格证。这个证是国家教育部发的。我的职业资格证是获得的,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的。我报的职业工种是制图员,考核内容分成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两部分都考了七八十分,评定成绩为‘合格’。当初之所以要考职业资格证,其实并没有强烈的动机。这种考试是由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具体负责。因为我们市里劳动与社会保障中心那年在我们学校设了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分支机构,我就想考个证也有很多方便,考个证放着也不是坏事,因而就考了,也考过了。虽有了这个证,但对工资收入并没有影响。而且,我仍一直从事相关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操作实训课我没上过,那另外有专门的老师上。每人都顾自己的这一块。说实在的,上理论课对我来讲容易的,我也主编出版了相关教材,课上完就完了,平时并没有多大兴趣到操作实训车间去,一方面我只负责理论教学,另一方面我也不喜欢那有些吵杂的车间环境。”

(二)个案二:下企业签协议,成为准“双师型”教师。

接受访问的是一位女教师。据了解,她是日语教师,曾在日本留学,刚工作不到两年。她说:“职业学校教师常常分为文化课老师和专业课教师,而且教机械、电子等技术类学科的老师往往才被称为专业老师,并在出国考察、进修、晋升等方面得到更多地重视。但你说,哪个老师不是在大学里学了某个专业才毕业的?我们文化课老师其实都有自己的专业背景,并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教学,却与被称为‘专业课教师’之间拉开很明显的距离。学校大会宣传说,人人都要成为‘双师型’教师,而且每个教师都要下企业。学校领导层似乎盛行这样的看法,就是专业课教师有了教师资格证,再考个具有中级以上技术等级的职业资格证,那就是硬碰硬的‘双师型’教师;而文化课的.教师只要下企业,也可以算是准‘双师型’教师。什么叫下企业?落实到纸上就是每个老师要有一份与企业合作的协议。当时,我们这些文化课教师的反响都很强烈。我们想,技术类专业课的老师确实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我们找谁去啊?当时都很纳闷。从学校的行政安排讲,似乎对到底怎么和企业合作,合作到什么程度,好像并不关心。关心的就是有没有这方面的协议书,协议书上有没有企业的公章。我个人原来对周围的企业是两眼一摸黑,根本不知哪跟哪。后来一位老教师提醒我到网上搜本地的日资或中日合资企业,然后再上门去找。这样做,真找到了一家中日合资企业。我去联系,巧得很他们有许多日文资料需要我帮助翻译。当然,这样的劳动也有不菲的报酬。我想这样的合作,应当算是真正的合作吧,我帮助他们翻译资料,他们给我报酬,并开具合作协议证明给我。但我想,像我这样的职业学校教师下企业,对我的本职工作,就是教学生学习日语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意义,我是仍有疑问的。”

(三)个案三:对付星级评估,“被”成为“双师型”教师。

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有诸多进步或光彩的一面,这些自不用说,但亦有不少明显怪异甚至落后的一面。在这怪异的一面里,人们提到一个字就会有感到一种完全受操纵而绝无自主性的尴尬或无奈。这个字就是“被”。比如未经行使自己选举权的群众有“被代表”说法,比如没有就业(或上岗)的人公布在高校高就业率的统计之列而“被就业”。在笔者的实地访问之中,捕捉到“被成为‘双师型’教师”这一信息,完全出于偶然。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笔者带着研究问题初次进入实地时,向该校的一位中层干部谈及自己开展研究的设想,即打算将学校列入省里职业学校星级评估材料名册的所有“双师型”召集起来做一项调查,并在一段时间里尽可能逐一进行访谈。出于私下的信任关系,这位中层干部如实相告有部分教师的职业资格证并不是真的。当笔者表现出惊讶时,对方立即表示:“这样做对学校的发展有好处,可以争取较多的社会资源。而对学校有好处,就是对每个教师有好处。我想,这些老师也不会反对学校这样做的。”当笔者不识趣地想进一步追问某些职业资格证如何地“不真”时,对方显出有些为自己“说漏嘴”而懊恼的神态。似乎为了尽快摆脱这种不适感,对方嘴角向对面的一台复印机一努说,“这还不简单啊!”访谈到这里,便不由地进入了职业学校对上级部门对各项检查评估的闲聊。有一句话值得一记,“最近几年,每年我们对付上面的检查评估就有近百个项目名堂,光光对付这些得耗费我们多少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研究结论与反思。

任何实地研究之为研究的价值取决于能否收集到尽可能多的客观信息,并能从中整理出逻辑或理性的线索来给予人们以思考的空间。实地研究虽然有前面提及的优点,但作为一种研究方式与其他任何一种研究方式一样,都会有自身较难避免的研究局限性。对于实地研究来说,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参与程度较高,研究者易受同化,所获资料不免带有主观成分。二是对于可能影响资料的外部因素难以控制。三是难以进行定量研究。实地研究所获得的资料多且杂,很难系统地进行编码和分类,无法有效地综合资料,以验证同假设有关的结论。这些容易产生的局限性,当然不应成为笔者用来抵挡他人怀疑本研究的借口,而应是对可能得出的研究结论采取较为谨慎而开放的态度,以避免大而无当和绝对化。可以说,本研究通过实地观察和多次访谈,笔者收集到的信息与研究之初提出的研究假设之间其实存在着较大的偏离。这一点多少出乎笔者的预料。具体来说,职业学校教师在成为(becoming)“双师型”教师过程之中,其内在动因的欠缺是普遍而明显的。这使得“成为”的过程在丰富性方面大打折扣。

当然,针对本研究来说,最值得反思的问题恐怕是:“‘双师型’教师”作为一个多年被人们广泛热议的概念,它对职业学校被称为“双师型”教师的人员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他们又如何成为“双师型”教师?我们的职业教育研究似乎一直在回避这些问题。如果本研究呈现的三个案例有一定程度的真实性(这是研究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笔者的初步结论就是:作为一个有歧义的概念,“‘双师型’教师”它无法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称号那样成为职业学校教师具有提升性与可操作性的理想追求或目标,因而其达成的过程便容易成为“纸上文章”(即简单地以证件或协议书等作为裁定的依据),并与学校职业教育根本宗旨(即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相去甚远。因为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教师必须首先是这样的,并且是更优秀的人才。

“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总结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的理论。在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课本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学生全方位的学习,无法切实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如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的问题。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双师型”教师,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下,起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国家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双师型”教师一词,所谓“双师型”教师,目前将其概括为两种:一是“双职称型”,即教师在获得教师系列职称外还需要取得另一职称;二是“双素质型”,即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实践教学的素质。“双师型”教师应能按照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能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等。

一、现阶段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资方面。在高校引进师资的过程中,仍存在重学历轻经历的现象,部分年轻教师缺少行业经验,在教学过程中照搬课本,不能很好的结合行业的发展进行实践教学,对于教学体系的建立欠缺科学性。另一方面,对于部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由于缺少业界的实践经验,教学理念跟不上行业的快速发展,从而导致教学内容单调、案例陈旧,无法更好的开展实践教学。

2.实践环境方面。播音主持专业的学习对教学环境的软硬件要求较高,由于实习单位的局限性,大部分学生不能得到切实的实践练习,只局限于学校的播音教室,即使播音教室的硬件设施到位,但由于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缺少行业经验,就导致在练习的过程中主观臆断,对节目定位、市场定位考虑不全。

1.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能力是建设“双师型”教师的重要手段。本人到在石家庄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广播是一档美食节目《吃在石家庄》的节目主持人,在工作期间我的业务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因为现在的传媒行业再也不需要空能播音的话筒架子,而是采编播控销的全能主持人,而我在实践工作中这些方面都得到的充分的锻炼,对于市场采访、稿件编辑、节目播音、机器操控以及广告营销方面都有涉及。同时今年3月我也刚刚到石家庄网络广播电视台进行实践工作,对音视频上传、广告配音等方面也有一些涉及。通过这些实践工作经历,将专业理论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改进。

2.“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塑造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保证。俗话说的好,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如果老师没有实践经验,又何谈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呢?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已经不能满足于泛泛的知识脉络梳理和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他们更加迫切的需求具有创新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而这一切就是“双师型”教师所能给予的。

1.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方法。学校应创造条件送专任教师参加传媒一线的实践工作,真正的让教师实践起来指导教学。另一方面学校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优势,聘请一批“懂理论、技能强”的省市电台电视台教师担任兼职教师,同时定期的让外聘来的一线教师给专职教师进行业务培训。从整体上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2.“双师型”教师实践教学的课堂呈现。革新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革新以老师讲和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下边谈谈我的实践教学法:首先在课堂上,每节课开始的前15分钟都是由一位同学进行主题演讲。主题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在这个环节中从选题、策划、编排到ppt的制作及自我演讲都是由同学自己完成。这不但锻炼的学生的自我编排策划主持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同学的知识模块。本学期到现在共有66位同学参加到实践中,涉及的主题有历史类、科普类、旅游类、养生类等。其次在课后,每周我会针对教学内容留下实践的音频作业,在本学期同学们制作的音频包括曲艺类、音乐类、故事类、广播剧类、美食类、导购类、访谈类。那么这些类型的音频制作,让同学们积极的接触社会实地采访、内容编辑、音频录制、后期包装剪辑全部是同学们自己完成。大大的锻炼了同学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把课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最后我充分的利用网络平台。由于传媒行业的现状,很多同学去电台和电视台实习很难真正的接触播音专业,只是一些专业基础的皮毛,要不就是看着或者听着,回来后学生们的收获并不大。所以我抓住了我校现有资源,利用河北传媒学院的新闻在线这个网络平台,根据学生的主持特点进行分组,让学生们真正的实践起来制作自己的节目。这样学生音频成品的听众就不仅仅是同班同学和老师,有个更多的收听群体之后,各方意见和建议的汇集,有利于专业技能的快速提高。除此之外,我的下一步实践教学计划是以班级为播出频段,一班30个同学全天15个小时的节目联播模式的实践。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传媒行业的迅猛发展,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双师型”教师的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我们应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来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培养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课题组.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策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王旭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