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历史单元教学计划范文(22篇)

历史单元教学计划范文(22篇)

作者:FS文字使者 历史单元教学计划范文(22篇)

教学计划的编写应该注重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八年级历史单元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新学期里,我担任8年级语文兼班主任职务,同时还带全校学生书法艺术指导课,在此本人将积极接受学校分配给自己的各项教育教学任务,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工作。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劳任怨,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

二、素质教育:

我注重推行素质教育,坚决把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在行动上。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

三、教研工作:

我将积极参加教学研究工作,不断对教法进行探索和研究。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对于素质教育的理论,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帮助后进生,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得到进步。

教案是老师讲课的依据,教案中不仅写明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也写清能力训练的内容、要求、目的及教学措施等,不仅体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保证将“课标”要求落实到实处。这样做就能使素质教育在整个教育教学中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增强了计划性。在编写教案时注意选择教育的方法和时机,达到既给学生传授知识,又开发学生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所学内容,使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吸取其它方面的“营养”,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实事求是和刻苦学习的科学态度。

四、出勤:

新学期开始我将带着热情和激情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分配,不挑肥拣瘦讲价钱,平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教师八条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把个人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五、教学常规:

我将积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各个侧面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我将积极学习,翻阅有关资料,对教育理论、目标教学、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进行再认识,提高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能力。积极实行目标教学,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每节课的重难点。平时备好课,上好课,向40分钟要质量。坚持周前备课,努力做到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学法。从知识能力两方面精心设计教案,并积极地使用各种电教器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坚决杜绝课堂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力争课堂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抓关键,突重点,排疑点,讲求教法,渗透学法,既教书更育人,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课堂上语言准确简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精讲多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八年级历史单元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担任八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工作。新学期开始,为切实有效地搞好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达到的学习效果,特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如下:

一.教材分析。

按照课程标准“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的基本理念,以及“权利义务”等内容标准,围绕权利义务这一大的教育主题,综合建构本册的教学内容。具体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围绕正确对待权利义务、维护人身权利、维护文化经济权利、崇尚公平正义四个综合主题展开,设置了十课教学内容:“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我们应尽的义务”、“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隐私受保护”、“终身受益的权利”、“拥有财产的权利”、“消费者的权益”、“我们崇尚公平”、“我们维护正义”。

这册教材涉及到很多法律方面的内容,基础内容较多,需要学生认真掌握。教材列举了相关案例,大部分内容是与学生日常生活接近的。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又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学生分析。

八年级学生总的来说比较稳定,学习态度及氛围都比较好,让他们知道思想品德学科不单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灵活应用,来解决一些实际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与交往中,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对症下药,以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做一个遵纪守法的讲文明讲礼貌的好公民。

三、教学重点:

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就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

3、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

4、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关心和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5、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6、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

7、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

8、懂得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9、懂得正义是面向每个人的,它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自觉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能够分辨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养成积极健康的社会正义感,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规则和程序为荣,努力做有正义感的公民。

四、教学难点:

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

2、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3、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4、懂得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五、教学措施:

1、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用老方法较新教材,要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联系学生和本地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认识,明确观点,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3、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主要任务是完成引导和点拨任务。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

4、注意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法律实践。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a。公元前2b。公元前209年c。公元前207年d。公元前2。

2。西汉国力进入到鼎盛时期是在()。

a。文帝时期b。景帝时期c。武帝时期d。高祖时期。

3。把儒家的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始于()。

a。西周b。秦c。西汉d。东汉。

4。西汉都城即今天的()。

a。陕西咸阳b。陕西西安c。河南洛阳d。河南安阳。

5。汉武帝接受属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这里所要罢黜的是()。

a。诸子百家。

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

6。汉武帝强化监察制度的目的是()。

a。监督地方官员。

b。抑制地方豪强。

c。防止贪赃枉法。

d。强化皇帝权力。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1.水排的发明者是。

a.王景b.鲁班c.杜诗d.李冰。

2.东汉时期,人口达百万人的城市是()。

a.西安b.洛阳。

c.开封d.咸阳。

3.下图是西汉的新工具耧车,主要用于()。

a.播种b.翻土。

c.耕地d.碎土。

二.阅读下面材料,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汉朝统治者什么想法?

(2)对照上述做法,当前有哪些不足之处?我们应从中获得哪些认识?

答案。

一、选择题1.c2.b3.a。

二、

(1)材料说明,汉朝统治者十分重视对鸟类的保护和环境的绿化。春、夏正是鸟类产卵节季,为保证鸟的繁殖,不准掏窝、不准打鸟是正确的。

(2)对汉朝时的`政策,当前许多人缺乏这种意识,尽管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保护有益珍禽奇兽,但有些饭店的餐桌上仍时有出现,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保护,由于打击力度不够,仍屡禁不止。主要是人们对保护环境的观念淡薄,还必须加强教育。城市绿化比以前有很大变化,但城市人口相比还差得很远,还要继续努力。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作者:王书月。

1、能读会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养成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的良好习惯。

2、以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了解作品所描写的民俗风情,欣赏文章所描写的优美画面,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语言。并利用图书资料和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开展一次调查家乡民俗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领略当地的民俗风情。

4、懂得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做生活的有心人,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

5、走进图书馆,学习检索书目,检查工具书,根据需要进行摘录,养成做读书卡片的习惯。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社戏》3课时。

《端午日》1课时。

《本命年的回想》1课时。

《中秋咏月诗》2课时。

写作――从生活中找“米”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1课时。

单元小结(学习反思)1课时。

三、单元介绍: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有的是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如鲁迅的《社戏》;

有的是对湘西端午民俗的介绍,如沈从文的《端午日》;

有的是对京郊运河家乡旧时过年习俗的深情回忆,如刘绍堂的《本命年的回想》;文章的作者以其独特的视角,朴实清新的语言,展现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优美画面。

读文如临其境,有在“画中游”之感。读罢这些文章,更可激发我们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的热情,更加热爱我们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确定本单元的学习专题。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指导语:分节日,搜集不同的民俗文化搜集、整理。

2指导语:将搜集来的民俗文化分门别类交流、综合。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2巡视、参与、指导浏览目录、课文,做好记录。

3指导语:交流读后感悟并提出思考交流、记录单元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块:确定单元学习专题并拟定实施方案: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第四块:学习评价。

1、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出示评价内容]:

1)、你对文章本身提出自己的思考吗?

2)、你有明确的单元学习主题了吗?

3)、你有自己的学习伙伴和小组吗?你对参加专题研究有没有好的建议呢?自我反馈。

2、小结:[自我反思]。

3、教学反思:

七年级历史单元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将以校教学计划为指导,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制定如下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体现时代精神和新的教育理念,新教科书既是教师的教本,更是学生学习的学本,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着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注重启发性,注意历史的多方位性、多层次的联系和知识的延伸,并注意使学生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和学习技能,以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

二、学生状况分析。

初一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新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课堂纪律较好。但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且有部分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欠积极。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

三、具体思路。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常规管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对“学困生”既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的自觉性,更要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

2、强化理想前途教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形势教育,学生学得好,以确保考试取得圆满成功。

3、强化质量意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4、加强对薄弱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复习阶段,要认真制定复习计划,精心组织复习,以书为本,讲清概念,提示规律,指点迷津,提高学生的审题、解题的能力及速度。

6、引资料、学经验。经常向老教师学习,经常听课。

7、认真组织测试,强化综合训练,抓住学科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

四、教学措施。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学习的'习惯。

3、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4、认真贯彻课程标准的精神,在传统知识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加强思想教育。

5、采用多种教学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胆地进行改革,探索和创造,进行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历史教学活动。

7、要注意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更好的来学习历史。

8、课堂教学要贴近课程标准的要求,采用探究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等各种成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要加大媒体辅助教学,特别是网络教学的力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9、多角度观察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以及时进行辅导。

五、改进措施。

1、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要在教高的水平层次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帮助他们总结成功的学习经验,在评价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应该有针对性的采取补救措施,还可以实际一些比较容易的活动使学生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2、教学时结合挂图和资料知道学生学习有关的知识,或结合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体会感受历史。

3、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结合有关内容介绍本地历史的名胜、旅游胜地,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

5、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探究性求真的科学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和互相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八年级历史单元教学计划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中国历史现代史部分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五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提示、正文、阅读课文、图、表、资料、注释、每课一得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活动建议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二、学生双基、能力、学习方法及非智力因素分析:

1部分学生对历史学科认识不够,学习态度不端正。

2部分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

3有些学生有偏科现象。

4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

5综合分述史实的能力较差有待在方面提高。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课程标准认真备课,耐心辅导。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突出每一节课的重难点,以增强直观感。

3通过各种手段,提高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4通过课上小测验、提问,早自习检查背诵等多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反馈和巩固。

6每讲完一单元后把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归纳综合比较,让学生系统掌握。

7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想一想、议一仪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课上讲到、练到,课下辅导到、检查到不丢掉一个环节以提高成绩。

另外,本学期对于历史学科将开展讲历史故事、讲历史评人物讲演、抗日救亡歌曲演唱会等活动,以达到增强学习兴趣的目的。

五、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学校图书室、校园广播、网络及其它媒体开发教学资源。

六、教学时间安排:见附表。

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备注。

1第一课。

2第二、三课。

3第四、五课。

4单元复习测验。

5第六、七课。

6第八、九课。

7第十、十一课。

8第十二、十三课。

9期中复习。

10期中考试。

11第十四、十五课。

12第十六、十七课。

13单元总结测验。

14第十八、十九课。

15第二十、二十一课。

16第二十二、二十三课。

17单元复习测验。

18期末复习。

19期末复习。

20期末考试。

七、教学总结及反思的要求:

八年级历史单元教学计划

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学习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培养学生“会学地理”。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承担八年级三个教学班的地理教学任务。通过七年级地理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对世界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地理学习方法已基本掌握。但由于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次,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的编写,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出发点,建立新的教材结构。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情境,使学生能够做到自主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本册教科书始终如一地注意巩固和强化地理基本技能和能力,使学生在理解地理概念、分析和解释地理现象的过程中,获得基本技能和表达、交流等能力的训练。教科书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力图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实践的教学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共分四节。主要学习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共分四节。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重点介绍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指出了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共分三节。介绍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农业和工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影响交通、农业和工业分布的因素。

四、教学任务。

1、通过本期地理教学,使学生认识中国疆域概况,中国人口、民族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了解人口问题给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2、认识中国的自然环境,了解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概况,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影响。并能分析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的影响。

3、了解中国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资源所面临的现状,认识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学生节能、节约的主动意识。

4、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概况以及取得的成就。了解交通运输网络和工业、农业的地区分布差异,初步学会分析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学会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5、继续提高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现象。

6、通过八年级《地理》上册的课程学习,使学生真切的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好,树立可持续发展观的人地观。

五、完成本期教学任务的具体措施。

1、必须以新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充分备课,吃透课标和教材,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排除疑点。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面向全体的同时,进行分层次教学,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学法指导,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4、突出地理学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现象和问题,逐步形成对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认识。

5、密切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注意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尽可能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地理就在身旁,是鲜活的。

6、指导学生开展地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寓德育与教学之中。

六、课时安排。

第1-2周第一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2-4周第一章(第三节和第四节)。

第3-6周第二章(第一节和第二节)。

第4-8周第二章(第三节)。

第9-10周(复习及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美到处都有,可以是有形,也可以是无形。只要懂得发掘美,美就会在生活中各个角落一一浮现,并感动人心。

美,可以是一首动人的乐曲,也可以是一幅美的画。美很伟大,它可以是爱,在遇到灾难时,抚平痛不欲生的受灾的心。我觉得,世界上最美的东西是家人的爱,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具有无限的价值,只因为不求回报。虽然这种爱看似平凡,但它却是世上最真挚的情感。

这种爱,让我很感动。因为它,能保护我不受折磨;因为它,能使我免于饥饿之苦。对于这种无私的爱,我希望以后长大能回报,让这种爱能变得有意义,并能让爱升在华成一股感动的力量。

美,就像沙子,会随时间的风吹雨打而流逝。但是,在美还存在时,我们要好好把握,因为美虽然会流逝,但美的记忆在脑海中,却是永远的存在。

不论是什么东西,只要放在适切的时间和地方,无一不是美丽的;反之,离开了适切的时间和地方,则无一是美丽的。如果我们没有好好珍惜美丽,美丽就会从我们身边悄悄逝去,但只要我们懂得发现美丽并好好收藏,美丽就能长存在心中,缤纷我们的生活。

美是很多事情的原动力,它能使一个冷漠的人欢笑。它,就像一幅画,让人。

八年级历史单元教学计划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新人,本学期八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任务和目标。

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和增强学生素质,培养能力,按质按量完成第一到第二十二课的教学教育任务,使学生掌握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七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内容:叙述从鸦片战争到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的历史,共22课及乡土教材的教授。

3、重点及难点:重点是中国现代史部分,难点是认清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四、学生特点。

八年级学生求知欲强,思维灵活,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目的不明确,有偏科现象,缺乏分析归纳能力,学习主动性有待加强发挥。

五、教学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二)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四)培优辅差措施。

优生培养措施:

1、找学生谈心,提醒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习目标,激发对未来的斗志。

2、进一步加强学习目的,动机教育,培养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3、多方面收集资料,指导优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4、课堂上分层教学,对优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课外辅导,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

5、和学生搞好沟通,及时进行信息反馈。

学困生辅导措施:

1、学生谈心,帮助他们找自己的优点,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2、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

3、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在优生中树立榜样,给机会表现,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

4、用优等生带动差生,以优促差,以实现“培优”和“辅差”。

5、适量地布置作业,定时进行检查,以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八年级历史单元教学计划

1.通过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我国气温的分布特征;阅读温度带分布图,说出我国温度带的分布,知道它们的划分依据,提高学生读图、分析、综合、比较的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2.了解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知道不同温度带的农作物差异,渗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差异。

2.教学难点:温度带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并分析地图。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以问题推动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逐步形成区域地理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根据教材的导学问题自学课文、绘制中国轮廓地图备用。

历史教学计划

新学期又一年来到,在本学期里,我将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教学做出如下计划: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适当运用《教师教学用书》等有关资料,研究教学方法,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历史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历史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历史的价值,增强理解历史和运用历史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历史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历史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做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阅历,做到活学活用。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努力探索和尝试,使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可将枯燥的文字转化为感性的历史小故事或历史人物的人生经历等,容易引起学生兴趣,深入学习。每一次历史教研活动都认真参与,吸取别人的宝贵经验,将这些有用的知识融入课堂,提高教学能力。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将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历史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历史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

另外,本学期我将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分享前辈的经验,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完善自己。

我将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历史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历史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必须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做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地讲评,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生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生思想的辅导,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使他们对历史产生了兴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历史教学计划

历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构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礼貌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好处,逐渐构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九年级上册历史教材包含了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的资料。世界古代史始于三四百万年前人类的出现,止于约公元15世纪,分为上古和中古两个时期,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礼貌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被阶级社会所代替。从五六千年前开始,在亚非的大河流域、欧洲的希腊和罗马相继诞生了灿烂的古代礼貌,出现了国家,进入了奴隶社会。在奴隶制度衰落和崩溃的过程中,封建制度得以发展和确立,社会经济和文化缓慢地向前发展。古代史时期,各地区各民族创造的古代礼貌为近代礼貌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佛教、基督教宗教的构成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人类礼貌出现到15世纪,亚洲、非洲、欧洲之间的交流逐渐加强,美洲和大洋洲则与亚非欧处于基本隔绝的状态。

世界近代史是16世纪前后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酝酿、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从14世纪上半叶,地中海沿岸地区的手工工场、文艺复兴运动、地理大发现和早期的殖民扩张孕育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基本要素,使世界朝着一体化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从17世纪上半叶到19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相继在欧美主要国家和亚洲的日本代替了封建势力,获得了政治统治权。这些国家先后开始或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迅猛发展,初步构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由于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列强疯狂的殖民扩张,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发,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并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代替蒸汽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学艺术空前繁荣。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趋于白热化,最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通过本册学习,了解世界史的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辩证地看待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总体趋势;感悟人类礼貌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礼貌的进步,他们创造的礼貌成就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正确的国际意识,培养理解、尊重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态度;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认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好处;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资本主义侵略与扩张斗争的正义性和合理性;初步构成历史进步意识、历史正义感、热爱和平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从上期期末学生的试卷与成绩来看,虽然题目比较容易,但大部分学生仍然抱怨题量较多、时光不够,答题较紧张。究其原因,有其客观性的一面,如当时面临生物地理会考,绝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都转移其上,忽视历史的学习;但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主观方面的,至今仍有部分学生还存在“开卷考试就是抄书”的误解,因而上课漫不经心,导致一些最基本的历史常识都不能掌握,每一道题包括选取题都需要费力地翻书查找答案,甚至有些根本就不明白到哪里去找,自然要耽误不少宝贵的时光。还有极少数同学对待考试的态度极不端正,持无所谓的态度,一张试卷只胡乱做了选取题,后面的'非选取题一个也没动。总之,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我们就应重视上述问题的存在,彻底更新观念,要认识到开卷考试比之闭卷考试对学生潜力等方面的要求有过之而无不及;同时要提高学习兴趣,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确实地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潜力。

1、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构成用心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通过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潜力的研究,学习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潜力,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潜力、交流与合作的潜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潜力等。

2、鼓励学生在学习中用心思考、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会学生学会质疑,提高学习潜力。

3、要强调学生就应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等。

4、要注重历史知识多层次、多方位的联系,如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因果联系;同一时期的横向联系;历史现象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历史知识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渗透等。

5、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

6、注重拓宽历史课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进行知识传授和培养潜力的同时,充分挖掘课程资料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熏陶。

一至三周第一单元(1—7课)世界古代史。

四至五周第二单元(8—12课)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六至六周第三单元(13—14课)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七至八周第四单元(16—18课)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扩大与工人运动。

十周期中考试。

十一至十二周第五单元(19—21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十三至十十五周第六单元(22—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十六周第七单元(24—25课)科学和思想文化。

十七周——学习下册资料、复习迎考。

历史教学计划

本学期,我任八年级历史教学工作,为了使历史教学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也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特拟定本教学计划。

一、教学任务和目标。

1、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活动,逐步感知人类在文明演进中的艰辛历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积累客观、真实的历史知识;通过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3、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二、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总共分六单元,24节课,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讲述的是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的历史,课本按学习主题编写了“单元回眸”,梳理基本线索,小结重要内容。书中还设计了一些开放性习题等栏目,旨在启发思维,提倡各抒己见,答案不求唯一。

1、特点:政治思想性强,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可读性强、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趣味性强;启发性和生动性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点及难点:如何认清中国近代史的发展,了解国情,提高认识、培养归纳综合能力。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性格差异较大的情况,教学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习不感兴趣,所以对历史教学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对历史也稍感兴趣,但学生很不踏实,对史实的记忆很差,针对这种情况,历史教学应重在监督学生记忆。总之,希望通过努力,使历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四、方法措施。

针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本学期将采取如下措施。

1首先认真备课,上课,对于每节新授课做到收集资料一定要充分,可以从网上收集详细资料。

2需要用到课件的用课件讲课。

3加大练习量,每学完一课,每学完一单元要进行一定时间的复习,做适量的练习题,达到巩固的目的,通过做练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巩固记忆的过程和阶段,4每月进行一次测试,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优生的分数进行分析,尤其是那些分数不高的优生。加大对他们的关注。

5平等对待每个学生。

6教学课件中加入视频音频资料,增强学生的兴趣。

7加大检查力度。

8认真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风格。

9认真批改学生作业。

10授课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让学生活动。

第一、二周1--3课3。

第三、四周4-7课4。

第五周8课对一,二单元小测2。

第六周国庆节放假。

第七,八周9--12课4。

第九,十周13--15课第四单元小测4。

第十一周期中考试。

第十三周复习前五单元2。

第十。

四、五周18--21课4。

第十六周22课2。

第十七周小测前五单元4。

第十八周年级组织考试。

第十九周复习阶段迎接期末考试。

历史教学计划

本学期是学生升学关键的一学期,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复习时间短、任务紧。扎实搞好中考复习,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前提条件,科学有效地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业成绩。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初中三年所学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的知识,以及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的学业成绩,按照学校及教研组的安排,特制定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学科复习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校九年级学生通过两年半初中的学习,在思想品德方面基本上懂得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性。但由于受社会的影响,加上本校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学生的思想波动性比较大,有部分学生有厌学、只顾贪玩不良现象,有上进心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知识学的不活,缺乏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一个学期要尽快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让他们顺利的毕业,必须要下一番苦功夫不可。

二、指导思想 以《中考说明》规定的考试内容为重点,以考点为线索,有针对性、目的性、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使每一位学生在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以填空题等题型对考点知识进行周密梳。引导学生对考点有知识进行思考和运用,进行深度剖析,理论联系实际。以中考题型对本课时所含考点的内容进行全面在巩固练习。对考纲所规定在中考考点进行简明在归纳和整理,方便考生查阅。使学生获得知识在全面掌握,提高他们的自信心,确保中考取得好的成绩。

让学生巩固初中阶段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课程中重要的内容知识点,学生能够灵活的应用和理解所学的知识,学会考试的一些方法和技巧,有效的提高学生中考考试的学习成绩。

三、教学内容

1、七--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课本;

2、20xx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考试说明与指导;

3、强化模拟训练。

四、时间安排根据时间的关系和现有的复习资料,复习的时间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3月上旬至5月初。主要采取地毯式复习法。第一轮复习的时间最长,也是夯实基础的最关键时期。每年中考试题几乎都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熟悉课本非常重要,所以采取地毯式复习。 对七年级――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课本中所有知识进行全面的梳理;将课标与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点按识记、理解、运用不同层次的要求,结合教材进行总体的全面的复习,复习目标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领会、记忆、理解、运用,并使其系统化。

第二阶段:5月。专题复习,以课标与浙江省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考试说明为主要资料。即教会学生将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紧密联系,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国内外重大时事、时政热点进行讲解,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将时事与课本的有关内容联系起来,并进行分门别类的训练,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题方法的训练。侧重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以致用。 第三阶段:6月。进行综合性复习与模拟测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广泛收集资料,精心编选好符合中考要求的综合性题目进行训练,编写试题有以下要求:

第三,时政热点训练。集时政、所学理论、青少年成长三方面相联系的综合题的分门别类的训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最后,选类型训练,掌握各种类型题的特点和解题方法。 考前一周左右,学生自由复习,教师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少背多思,让学生自主复习的目的是避免其有过多的依赖性,让他们整理、选择上考场时的必备资料、课本,在考前要强调注意事项。

五、教学措施从去年考试的形式、考试的题型以及考查的知识点,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的基础情况,我认为思想品德中考的复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单元复习,夯实基础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中考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应用基础知识分析思想、行为、社会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做到;研究“课标”和“考纲”,明确复习限度。帮助学生梳理课本知识,使学生构建课本知识体系,指导学生细化落实考点。

(二)、专题复习,整合知识在复习过程中教师可以以课本知识的某一点或时政要点、热点为载体和背景材料,引导学生多角度进行思考,把分散于教材的知识电联系起来构成整体。

(三)、适度训练,提高能力训练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桥梁。只有加强训练,才能磨练思维、开阔思路、触发灵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才能最终得到落实和提高。但训练应适度,切忌搞题海战术,对各种资料不加选择的滥用、乱用。所以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该精心编制训练试题,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应试的习惯和心理,同时也要适度的讲评,提高学生的解题的技巧和能力。 总之,经过三轮复习,不但能使学生的政治基础知识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个较大的提升,意志品质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从而顺利通过学业水平考试。

六、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周课时

1

2.18~2.24

始业教育

九下第八单元第一二三课

3

2

2.25~3.3

九下第八单元第四课

历史与社会考点1――5生活的时空

5

3

3.4~3.10

历史与社会考点6――11生活的时空

5

4

3.11~3.17

历史与社会考点12生活的时空

思想品德考点1――5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

5

5

3.18~3.24

思想品德考点6――9心理健康和道德教育

思想品德考点10――11法律教育

5

6

3.25~3.31

思想品德考点12――17法律教育

5

7

4.1~4.7

县一模考试

思想品德考点18――24法律教育

6

8

4.8~4.14

历史与社会考点13――15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3

9

4.15~4.21

历史与社会考点16――20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5

10

4.22~4.28

历史与社会考点21――25社会变迁与文明演进

5

11

4.29~5.5

历史与社会考点26――30发展的选择

5

12

5.6~5.12

历史与社会考点31――35发展的选择

4

13

5.13~

历史与社会考点36――39发展的选择

5

14

5.20~5.26

思想品德考点25――35国情教育

5

15

5.27~6.2

思想品德考点36――41国情教育

6

16

6.3~6.9

专题热点复习

5

17

6.10~6.16

综合训练,以良好的状态迎接中考

5

历史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上学期)。

长子六中。

张艳红。

一、指导思想。

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况。

本期我任教九年级2个班历史课。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由于以前部分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应大大加快,以便世界历史下册授完后有充裕时间复习。

三、教材分析。

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余下内容。

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各种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3、制作历史课件,辅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教学活动。

5、认真搞好中考历史复习,确保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6.加强课外辅导和晚自习指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

历史专业教学计划的修改、调整和执行是一项系统工作,这个系统中所有因素的变动都将带来全局的变化。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导,采用非线性的设计和开发思维,不断进行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估,以“整体-局部-个体-局部-整体”的综合集成方法开展修改和执行工作,螺旋式前进,促成历史学科建设和专业办学在物质、人力和事理上的和谐发展,才能真正把学科建设好,把专业办好,为社会培养更高标准的人才,为学科体系建构贡献学科的力量,创造出历史在国际国内有影响的教育技术学科和一个结合社会需求与个性化学生需求的教育技术学专业。

历史教学计划

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各项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根据高二文科班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学期历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1、侧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考强调跨学科综合能力要求,体现了历史学科的本质特征。因此我在教学进程中,将有目的的将史、政、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相结合,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风格。

2、建构历史知识体系,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三历史教学应注重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我在教学中,将强化和突出历史的阶段特征,将具体历史事件放到这种特征中去考察分析,让学生自己去深化认识,受到教育、得出启示、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3、正确处理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的关系。

我将采用三段式复习,即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重点复习方法,同时把教学计划作调整,侧重点在后两段上,以增强能力训练的力度。

本届高二文科共有2个班,共计93人,学生基础相对较弱,学习习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努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思想,认真研究课标、教材、教法、学法,努力提高教学效度。

2、狠抓学风建设,管理好自己的课堂,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高三第一轮复习的要求来进行高二历史教学;真正做到常规教学落到实处。

3、关于考试:按照年级组的统一要求,认真组织好每一次阶段考试,做到精心命题,细心阅卷,认真讲评。

4、关于作业:要求学生按进度及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所订同步训练资料,;教师平时加强监督,按时、按要求批改好作业。

5、积极推进集体备课:,群策群力。

6、提倡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掌握基础知识,养成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材《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中国古代史》。

1、假期补课期间完成《中国古代史》第一至第二章的教学。

2、下学期第1—4周完成文科完成选修i第三章至第四章教学任务。

3、第5—7周文科完成第五章前四节教学任务。

历史教学计划

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九年级历史不仅传授基础知识,还要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增强环保意识和培养环保能力。

二、教学目标

继续增强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读史料的分析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九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应对中考为主。包括世界近代史部分的第四、第六、第七、第八单元,世界现代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单元。使用的是《世界历史》(人教版),以英、法、美、德、俄、日等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为线索。教材最显著的特点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加侧重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四、教材分析

本学期所授的内容是人教版的世界历史,其中包括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代史两部份,教科书由单元和课组成。每一个单元为一个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下分若干课。本册共四个单元,共二十五课。第一单元是世界古代史部份,又分上古和中古史,第二至第四单元是世界近代史部份。由文化课和活动课两种课型组成,以课为单位。每课课文由正文、图、表、资料、注释、阅读与思考、看图学史、历史比较以及课文中思考题和课后练习等组成。其中正文紧扣教学大纲目标要求,可作为课堂教学应完成的基本任务。其余内容,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五、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3个班的历史教学,九年级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阶段,经过二年的历史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合作技巧及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但大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也不扎实。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明确重点、难点,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

2、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讲究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加强课堂教学的设计,增强趣味,幽默感。要充分运用多媒体、历史地理、图画、图表,积极创造条件,以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兴趣。

3、增加课堂容量,精讲精练,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做好学生的导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的严谨性及逻辑性,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4、积极参加学校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中的点滴进行整理,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5、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

历史教学计划

所任教的高三(1)是纯艺术班、高三(2)班是我校文科本科普通班、高二(5)、(6)是理科班,不管高三还是高二,大部分学生历史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历史的学习方法还不能比较好地掌握,二卷答题不规范,理解运用本事较差。对于高三的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与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题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对于高二的学生,及时了解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把握方向,掌握基本的学习历史的方法和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提高学习成绩是关键。

1.高三进行第一轮复习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加强综合训练,讲练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本事及思维本事。

2.高二完成历史必修三的教学任务,适应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

1.加强高考研讨,实现备课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本学期,高三历史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时间定在周一上午。备课组成员将在教材处理、教学资料的选择、教法学法的设计、练习的安排等方面进行严格的商讨,确保教学工作正常开展。备课组要搞好团体备课,进行教学研究,每次活动要有记载,要充分发挥团体智慧,做到资源共系享,努力提高整体成绩。此外,备课组将开展扎实的听课评课活动。教师之间要互相多听课多评课,经过这种形式加强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改善教学水平。

2.历史课堂教学中应着力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严格依照新课、第一轮讲全讲细讲透的原则,精心组织好每一节课,强调教学效果。力争在扎实的第一轮教学中引导学生打下坚实的“双基”,为下学期的二轮复习做好充足的准备。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坚持改善和完善“导学—发现”模式,用选择题训练和提问的方法进行课前基础知识的回顾,用“导读思考”逐步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构架,夯实基础知识,用“导析”逐步提高学生解题本事。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概念,专有名词,历史结论,为分析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对考点精析精练,分层教学,采取扶优培差促中间策略。

3.以考试和试卷讲评为手段,逐步构成解题规范和技巧。

在高三两个学期,坚持一个星期一份练习卷,限时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高考意识,讲究答题规范。加强格式、书写、文字组织、表达逻辑等指导。加大对学生客观题(选择题)的训练,促成学生理解课文资料,巩固课文。经过考试题目的分析,让学生清楚高考十项本事要求,使学生有意识储备基础知识,提高考试本事。认真做好每次考试质量分析,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在考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解决的基本对策,以试卷分析为依托,即时调整教学策略,加强对差生的辅导,帮忙其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和学习方法中的不足,加强对优生的鼓励,激励其继续提高。

4.加强信息交流的力度,使备考稳步前进。

加强高考信息收集,钻研新课标新教材,研究近三年来的全国高考题,上海高考题,广东高考题,注意高考发展的趋势,还研究近20xx年的考试大纲,加强高考信息的交流工作与校级联系,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向老教师学习,加大备课组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交流,吸取各位教师之优点。

5.经过临界生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努力营造师生之间交流互信的气氛,促成学生主动学习,加大对临界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两大题型的特点解题技巧进行分析,让学生逐渐认识到解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一些史学观点训练;对部分心理障碍的同学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心身投入学习。

(略)。

历史教学计划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册,既抓住了历史发展的主脉,更突出了与现实生活实际的联系。历史付予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既要认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又要客观面对未来社会的机遇和挑战。这是《历史与社会》教学应该培养的学生具备的素质。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一册较以往的教材,突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灵活、实用、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九年级学生因为缺乏历史学习的兴趣,所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就显得更重要,由于课时少,内容多,课前教师的投入就更重要了。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全一册共六个单元19课,按学校每周2课时的教学安排,预计结束新课要到11月底。

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4课时)

第二单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3课时)

第三单元:走向新世纪的政治文明(3课时)

第四单元:与经济成长、科技进步同行(3课时)

第五单元:生活在国际社会(3课时)

第六单元:面向未来,扬帆运航

历史教学计划

新学期,根据中心学校教务处的分工安排,承担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教育教学任务。在新的学期里,将继续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坚持以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为指导,在教导处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加强常规教育教学的研究总结,切实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确保新学期七年级中国历史教育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和高效。为实现这一目标,特制的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其突出的表现为: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不会听讲和自学、不会做笔记、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学习习惯差。许多学生只把历史学科作为副科对待,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转,但仍有不少学生不守纪律、精力分散,回答问题驴唇不对马嘴。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习惯又较差,认识又不足,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所以从起始年级就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上好课,做好每一个环节,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特点。

本学期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材,选用的是2016年经教育部审定的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新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于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等。

2、教材内容。

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学内容共分为四个单元,叙述了从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远古居民时代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民族融合及文化的历史,共21课。

第一单元主要讲述人类文明的起源,共三课,从最早的人类讲起,到华夏族的形成。使学生充分认识了我国境内远古居民的生活面貌,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奴隶制社会的产生发展和衰亡及社会的变革,使学生深刻认识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的影响。

第三单元主要讲述秦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使学生从学习中认识秦汉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单元讲述了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

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共需30课时(其中,新课学习约占20课时,单元复习约占4课时,期中复习约占2课时,期末总复习约占4课时)。

教材重点、难点。

教材重点在于与各个阶段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

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人物的评价、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

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把握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培养学生识图、阅读历史史料以及分析史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学习材料,启发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想象、联想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认知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弘扬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完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的历史教学任务。

1、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3、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投影、录音、录像、影片、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

4、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帮助学生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

5、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提高,促进不断进步。

历史教学计划

一、落实推进课程改革,形成先进的课程结构和综合的教学理念,提高语言能力、教学能力;在历史与其他学科之间建立对话的能力,努力提升教学的境界;实施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二、目的目标。

1、弘扬中国和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重视学生的思想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世界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

四、学生情况分析。

(略)。

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法环境。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第14---15周,4课时复习中国近现代史。

第16---17周,4课时复习世界历史。

第18周,2课时。

考前强化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