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幼儿园幼小衔接论文(热门17篇)

幼儿园幼小衔接论文(热门17篇)

作者:曼珠

范文范本是学习写作的有效途径之一,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在范文范本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运用了各种各样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令人叹为观止。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幼小衔接

讲座时间:

讲座目的:

1、通过交流会,使中大班教师及幼儿家长了解入学前后的心理准备和物质准备。

2、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讲座安排:

预约个别家长代表。

讲座流程:

小学教师幼儿园老师互动、(自我介绍)(学生常见的问题)(家长和小学老师)。

讲座过程:

一、大班老师介绍。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开展这项工作,幼儿园、小学、家长可以从哪些方面共同配合教育,使幼儿能顺利的过渡等问题需要我们一起来研讨的。今天我们请来了小学的两位老师就大家关注的问题做一下探讨。

二、小学老师介绍。

(数学老师)现在的孩子普遍存在注意力不集中,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比较低运算能力如:10以内的加减法也不会做等等,建议家长空闲时能多问孩子自己的想法,让孩子能用比较连贯的语言清楚地讲述,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此同时可以让孩子多阅读一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书;还可以让孩子多拼拼版,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观察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语文老师)现在一年级新生纯在的问题是:看图能力差,很多学生反应看不懂图画内容。建议在学前阶段多读书,在读故事的过程中多注意图画的细节,逐步培养孩子的看图能力。还有说话能力差。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说话完整,以身作则,自觉影响孩子的说话方式。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听课质量差。

2、建议幼儿多阅读,这样既可以提高孩子的识字量又可以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

3、读写姿势不正确。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孩子正确的读写姿势。

四、家长困惑。

家长一:现在孩子回家,做作业拖拉有时还不肯做,我们该怎么办?

语文老师:幼儿没有时间观念,家长要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时间意识,让幼儿树立时间观念,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家长二:玩具、文具玩后不肯整理,弄得满地都是,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语文老师:自理能力差,家长应让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习惯,并以鼓励等方式不断增强幼儿的自主性。

家长三:我家孩子识字量很少,10以内的减法还不会算,该怎么办?现在叫来的急吗?

数学老师:只要你从现在就教应该改没什么问题。

幼儿园幼小衔接论文

摘要: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儿童成长的一次飞跃。要想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首先要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帮助孩子顺利地幸福地走好这一步,对儿童身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儿童成长衔接身心发展心理品质。

幼儿园的教师和幼儿家长十分关注幼小衔接,家长关注之心更加迫切,特别是到了大班下学期,家长要求幼儿园教拼音、学算数,恨不得把小学的书拿来让他的孩子先学。的确,作为家长,孩子要参加各小学设置的种种面试,他们总是担心自己的孩子知识不够,所以大半的孩子已经开始面对升学压力。

要想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教育的差异。幼儿园与小学在生活环境、工作任务、教学方法、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对孩子的生活要求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

因为小学与幼儿园存在以上差异,一些已经习惯了幼儿园生活的孩子在港进入小学时,表现出不适,常见情形有以下几种:

1.生物钟紊乱。指一时不能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

2.孤独感。因为以前熟悉的环境与现在所面对的教师差别大,所以刚入学的孩子特别易产生“孤独感”。

3.畏难情绪。因幼儿园与小学正规教学有很大不同,孩子入学后需听懂老师上课传授的知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这是硬性任务与幼儿园凭兴趣选择喜欢的课程完全不同,有的孩子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差一些,就会觉得课程困难,无法接受,从而产生畏难厌学的心理。

4.自理能力差。不会整理文具,忘记带书本作业,不会做清洁,下课忘了上厕所致尿湿裤子等。

5.坐不住。幼儿园的教育方法与学校是截然不同的,小学要求学生坐端正认真听讲,而对幼儿园“自由”惯了的孩子来说,是坐不住的。

针对上述情况,家长应配合幼儿园老师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第一,应适时调整孩子的生物钟。科学合理安排孩子生活。入学前的幼儿都有午睡的习惯,而入学后几本取消了午睡。但是,孩子的脑力劳动负担却大大超过了入学前。一天中,大部分时间由于紧凑、快速的学习生活中。在入学前几个月,可以按照小学的时间表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计划。另外,还要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要求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除了保证孩子的膳食和睡眠外,更重要的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第二,家长应全面及时地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孩子入学在校表现。幼儿教育是在游戏和活动中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学方式表现出很强的趣味性,容易吸引孩子,而小学教育是有一定的教学任务的,教师是有系统的、有步骤地进行教学的',与幼儿园教育相比、知识性较强。刚入小学的孩子心里上的幼稚性,依赖性,行为上的无意性仍然很突出,不能很快的适应小学生活,给学习带来一些困难。了解孩子是教好孩子的前提,千万不要以为就把一切交给了老师。

第三,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我们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过的是一种集体生活,整天都有老师跟班,生活上遇到困难,会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入小学后,孩子过的是种相对独立的学习生活,像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都得靠孩子自己,孩子动作慢,能力差,是必会影响他的学习。可见为了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建议家长们记住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该让孩子自己去做。

第四,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家长、老师就更应该教育孩子很好的保护自己。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我安全。

第五,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幼儿进入小学后,接触新的环境、新的老师、新的伙伴,就需要幼儿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认识交往新朋友,能否尽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友好相处,需要一定的与人交往能力,对交往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不算什么难题,而对那些性格内向、交往能力差的幼儿或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若处理不当就容易与同伴之间产生矛盾与冲突,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与生活。因此,老师和家长应特别注重对幼儿的交往能力的培养。

第六,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帮助幼儿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正确的方式调整自己的行为,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同伴帮助;学会理解他人的行为,与同伴一起玩耍时不争抢;能听从正确的劝告,能知错就改,知道像榜样学习,养成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同伴之间友爱互助,主动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伴;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第七,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科学家认为,终身所学到的最主要的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英国培根一生成就斐然,他在谈到习惯时感触的说:“习惯真是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他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按计划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样,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众生。所以,要培养孩子养成以下习惯:

1.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2.养成正确的坐写姿势;。

3.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4.养成认真倾听、专心学习的习惯;。

5.认真思考、克服困难的习惯;。

6.讲究卫生的习惯。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种了一种思想,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种了行为,便会有习惯的收获;播种了习惯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种了品德,便会有命运的收获。也有人说,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这些话似乎有些绝对,但良好的习惯对人生的确太重要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人,要比那种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人以及养成不良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幼小衔接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日常教学中,继续以园本课程为指导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春天的秘密”和“我要上学了”两个主题,教师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活动中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做好幼儿的实证收集,及时展示幼儿活动情况,帮助家长了解主题进展情况,充分体现主题活动的延续和深入。

4、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春天的秘密”、“我们要上小学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班级幼儿集体的智慧。

5、本学期,班级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自然角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植物,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6、学期初,我们提出将“快速阅读”运用到教学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7、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都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二、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的各项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三、卫生保健尽量做到家长满意:

1、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2、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本学期,班级无一例传染病,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

3、保育教师和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保育教师与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引导几个挑食、食欲差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我们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四、班级成员配合默契,自我成长初现。

本学期,班级教师在工作中遵循“一切为了班级”“班级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针对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班会,教师间经常沟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学习,及时反思,随时调整。

总之,在来年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向先进班级学习,争取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xxxx年上半年小一班班务总结。

这学期我和鲁老师搭班,我们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同学习。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新《纲要》精神,认真制定实施班务计划,通过查阅幼教资料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情况,展开了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将有关工作小结如下:

一、安全教育放在第一位。

幼儿园工作是保教并重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平时,我们相互配合,关注每一个幼儿的活动,在每次户外活动和大型玩具中,更是加强巡视,排除安全隐患的同时注意个别提醒及时制止不安全行为的发生。俗话说得好“百般呵护不如自护!”所以,我们更重视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教育,利用晨间谈话、周末讲评等时间,不时对幼儿进行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措施等方面的教育,提醒幼儿不做危险事,不吃可疑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等等。

二、育儿之本,德育为重。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父母长辈事事都依着,造成了孩子依赖性强、自私、任性、自制力差,我们通过礼仪教育,让孩子学会了很多礼仪,并与家长及时的沟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有的家长还很欣喜的跑来和老师说:“老师,我的孩子真的长大了!会体谅我们了,我们感动的差点哭出来,说的一些话也礼貌了!谢谢你们!”另外,我们班的一些女孩子也很娇气。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首先与家长个别联系,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教育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做好家长工作向家长介绍我们的教育内容,向家长提出希望,取得家长的配合,提高教育效果。在我们一次次的解释下,许多家长纷纷转变了育儿观念,以实际行动来支持我们的教育活动。例如:我班的杨琳小朋友,从小就比较娇气,父母奶奶是什么事情都帮她做好,养成了她的依赖性特别强,每天早晨来园一定要家长送到教室里座位上,而且奶奶要离开幼儿园了就哭闹不停,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及时与家长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生活情况、家庭教育,并适当教给了家长一些育儿知识。在近一学期的努力下,该幼儿的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家长也终于对我们的建议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我们还抓住三八、六一等节日活动,带领幼儿共同参与环境的创设,带领他们参与庆祝活动,分享事物,互赠礼品,让幼儿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同伴分享的快乐。一学期来,我们抓住每一次的机会,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使孩子们改掉了许多原来的坏习惯,使家长对我们的教育更加满意。

三、注重个性,因人施教。

在教育过程中,由于先天素质,生活环境,所受的教育以及主观努力不同,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的可能性和发展水平都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做到:注重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首先我们从了解孩子入手,及时掌握幼儿各方面的表现,掌握个体素质的发展水平。然后进行分析,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再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我们针对不同个性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常金星小朋友“攻击性”强,上课的时候小屁股总是坐不住,而且比较自私。我们就和他讲道理,说说悄悄话,在全班孩子面前多鼓励他,一有成绩马上表扬,并且让他帮助老师做事情,当小老师,带图书给小朋友一起看。通过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引导,现在常金星打人的现象明显减少,有时还会帮助别人,还能主动的关心同伴。我们班的丁涛是一个特殊儿童,说话基本上听不清楚,自理能力很差,我们经过很多次电访和父母沟通,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教育,现在在语言方面孩子有了很大的提高,父母也表示很满意.另外郜彦语在我们班级里是一个很内向的孩子,平时不和其他的小朋友玩,总是一个人静静的坐着,不爱和别人交往,我们经常和她沟通,为她做个案,平时鼓励家长多带孩子出去玩,我们经常为孩子梳漂亮的辫子,拉近老师和孩子的感情,通过各种形式鼓励孩子,现在孩子已经比以前开朗多了,家长也为此感到很开心.就这样我们通过不同的形式促进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获得成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发展、提高。

四、团结协作,家园共育。

我们服务的对象是家长和孩子,要想教育好孩子,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在教育好幼儿的同时,做好家长工作。我们班的家长与我们已经有了一学年的交往,我们对每一位家长或多或少总是比较了解了,家长们对我们的工作也比较支持。我们还利用家长园地、幼儿成长记录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开展家园联系,每天都把幼儿园的教育内容与家长交流,教师和家长共同关注幼儿的发展,使幼儿各方面得到了均衡的发展。

五、我们取得的成绩和活动。

这学期,我们开展了《走进自然》系列科学活动,带着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进自然,去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感受季节变化带来的乐趣;通过饲养蚕宝宝活动,引发了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六一儿童节时我们班编排的诙谐剧《小板凳你莫歪》在六一文艺汇演上博得了家长的认可和热烈的掌声。

细细回忆这一学期的工作,肯定存在很多不足,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继续努力取长补短,把我们的班级搞得更好。

浅谈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论文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与生活制度等都存在着一些差异,前者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导形式的教育,后者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导形式的教育,这种客观存在已造成幼儿入小学后的不适应,因此,为了处理好幼小衔接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我们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和个体的发展创造了可能性。

一、关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从而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每天早晨要求幼儿做到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我们创设了生活墙:我的好习惯,让孩子逐渐养成晚上早睡觉,按时到园,不迟到。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升入小学后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还创设了我能干的主题墙,内容有穿脱衣服比赛、自己系鞋带等。

二、关注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养成。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力所能级的事能按时行动,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性的动力。幼儿做事很随便没有计划想要做什么就去做,要他们有条不紊地做事很难,于是在各种活动中,运用故事、儿歌、歌曲等方式取得幼儿们的强烈兴趣,从而做到按时完成不拖拉。给幼儿布置小任务:今天我来播新闻。回家准备几段新闻,让孩子轮流学当播音员。

每个班级都有小小值日生,他们每天为大家服务,在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中逐渐建立起的任务意识。

三、关注幼儿能力、兴趣的培养。

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如我们利用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情景,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区角活动中提供资料库,让幼儿自己查阅,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开学期初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吸引家长参与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然而幼儿园和小学是分属两个学段的教育机构,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儿童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形式的学习模式,很难一下子适应。因此幼小衔接工作也为大班教师所重视,在大班后期有意识的增加有关内容,但是还存在脱节的现象。此次,在教育局下达的有关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下,我们幼儿园及时调整部署安排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得到一些成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幼儿园幼小衔接论文

论文摘要:幼儿园和小学衔接问题是多年来幼儿园、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基础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点。本文针对目前教育系统中存在的幼小衔接的种种问题,提出了改善幼小衔接的现状的策略。

论文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衔接。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迈进了信息化的时代,社会经济正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与此相适应的教育发展呈现出普及教育、终身教育、个性教育等时代特征,科学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期待。

第一、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教育阶段纳入基础教育体系,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并有它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幼儿教育阶段与小学教育阶段有各自的特点,但是其过渡是教育自然的连续过程。在基础教育的体系中,研究幼儿阶段教育和小学阶段教育的衔接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在教育目标、教育方式、环境设置、学习安排和生活制度诸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幼儿园教育活动以游戏为主要形式,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启蒙教育阶段;小学教育则以系统的课堂学习为主要形式,以严格的学习与作息制度来保证,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人的.初等系统教育阶段,这种差异在客观上形成了幼、小衔接中的坡度。减缓坡度,实现从幼儿到少儿的量变到质变,正是幼小衔接的研究内容。

第三、幼儿园教育的普及必然使幼儿园学习成为小学学习的准备阶段和必须阶段。为使孩子能够在进入小学学习后较快地适应小学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在幼儿园学习阶段就有意识、有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培养。幼小衔接不是简单的把过去小学办的学前班拿到幼儿园来办,或是单靠在幼儿园大班增加一些过度的教育内容,而是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教学都要科学地按照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幼儿园与小学是相邻的两个教育阶段,教育任务不同,存在着阶段性。幼小衔接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儿童的身心健康能否和谐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高低,目前幼小衔接中还存在着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

1幼儿教育小学化,儿童入学后易产生厌学情绪。

许多幼儿园和家长把识字课和数学课放在重要地位,把小学的教学内容提前拿到幼儿园,让未入学的幼儿学习。这非但不能提高儿童入学的适应能力,而且还造成了种种弊端:这种“教材下放”,让幼儿学习入学后将要学习的内容,实际上是让孩子先学一遍,一年后又重复学一遍。使得孩子缺乏主动学习的后劲,等到“储备”用完,就会出现使用困难。

2缺乏社会适应性能力锻炼。

幼儿园平常在教学中过于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而对遵守课堂纪律等非智力因素较少考虑,使得刚入小学的儿童表现得很不适应,如不知道按时完成作业、不知道准时上课等。教师更多地强调知识的培养和积累,其实非智力因素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儿童的感情、动机、意志、爱好等,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儿童的成绩好坏,还会影响他们的未来发展。

3幼儿园和小学教育要求上的不一致,易产生不良学习习惯。

有些幼儿教师由于对小学教育不了解,加之幼儿园本身就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儿童在幼儿园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入小学后,有些儿童使用过学具后,不能自己收拾还原;书写汉字笔顺有错误,操作活动不规范;握笔姿势和坐姿不当;学习方式明显带有幼儿园特点,习惯于依赖教师;有的儿童甚至不懂得按顺序看画面、按页码翻书等。这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将影响日后儿童的有效学习。

1搭建小幼教研活动平台。

小学、幼儿园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教育机构,工作中极少往来,老师间的教学缺乏最基本的沟通、了解。幼儿入学前的教育,大班老师只能在表面形式上做些更改,如延长上课时间、小学化摆放课桌椅等,而无法从实质上加深幼儿对小学的认识。因此,小幼双方可共同搭建教研平台。(1)互相学学老师都在学习、培训《纲要》及新课标,幼儿园大班与小学一年级老师可借此机会共同学习,互相探讨、交流对新课程观的看法、问题。(2)课堂教学互听互评。从教学实践层面深入了解小学或幼儿园的教育方法,以便双方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能采取更为有效的教育措施。

2与幼儿家长、小学教师保持密切联系。

幼儿园要定期和不定期与家长交流,提高育儿素质,经常保持联系,纠正不正确的态度、方法,家园教育一致。幼儿教师主动与小学教师联系,如通过个别访谈、组织参观活动、座谈会等,倾听意见,不断改进教学内容、方法,为小学一年级教师准备一份较为详细的幼儿各方面发展情况表,以便全面系统了解。

3小学教师教育方法的改进。

(1)注重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学生刚入学,面对学校、老师、同学等新环境、新面孔,总会有些不适应。教师应主动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尽量帮助解决,建立起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其次,为学生营造同伴间合作、交流的氛围,提供互相帮助的机会,增进同学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调整评价方式,注重学生个体持续发展。

考分只是作为评价方式之一,而不是划一的衡量标准。我们应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客观地描述学生的进步与不足,以鼓励、表扬等积极评价为主,重视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持续发展。

(3)采用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课上的模仿和记忆,尤其是数学,可参照幼儿园的学习方式,通过生活活动、动手操作活动、游戏活动等进行;经常开展班会活动,给幼儿提供合作、交流、探究的机会,提高学习自主性。

总之,幼小衔接是教育整体改革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搞好幼小衔接,才能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我们应对处于衔接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作进一步探索,不断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幼小衔接的途径,帮助幼儿顺利地解决好其间的过渡和衔接,使千千万万幼儿健康、活泼、愉快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潘珍如.对幼儿教育中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综合),20xx,(08).

[2]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校长教育研究),20xx,(11).

浅谈幼儿园如何加强幼小衔接论文

学前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他们是否能很快的接受从幼儿园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让他们更快的适应小学的生活是幼小衔接工作的关键所在。

在实施幼小衔接工作的同时既要考虑到认知内容的衔接,更要考虑到幼儿发展特点、社会环境等特点的衔接。幼儿的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在幼儿园末期和小学初期幼儿的特点是有着细微的相同和不同的,所以在幼小衔接时尽量帮助幼儿更快的适应小学的同时也要注重幼儿懂得年龄发展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承上(幼儿园)启下(小学)的作用,所以幼小衔接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正确发展的基础上的,是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的基础。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真正做到从各方面提高幼儿能力,实现加强幼小的衔接。

一、时间上的互相靠拢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二、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活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时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三、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用权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四、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一方面要求教师注意语言的规范、优美、丰富多彩,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鼓励幼儿多作普通话交往,还要提倡家庭里多用普通话交谈。其次,在大班环境创设中要创造一个自然学习汉字的环境,唤起幼儿无意识频繁出现的汉字的本能。

五、认真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家长工作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小学和孩子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因素都起重要作用,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做好家长工作。总之,通过加强幼小衔接工作,促进了孩子的发展,在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家园沟通,让幼儿园与家长达成了共识,统一认识,家园合作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更好的提高幼儿园整体的工作质量,让幼儿更好的渡过幼小衔接这一转折点。

幼儿园幼小衔接论文

摘要:幼小衔接就是指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加强幼小衔接的目的在于,使儿童可以很好地适应小学。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阶段,是重要的转折点,儿童所面临的活动规则、学习方式、交往对象以及生活环境等均有了明显变化,具有坡度性,正因如此,很多儿童都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厌学心理、疲劳心理以及学习兴趣低落情绪。想要改善这一问题,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要在孩子幼儿阶段中,做好相关疏导和培养工作。坚持在大班儿童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注重培养儿童的各项能力,以便使其更好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该文中,笔者就对如何加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进行分析和探讨。

当前形势下,学前教育已经和小学教育共同构成了系统性的整体,二者不仅具有阶段性,更具有密切的连续性。阶段性要求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年龄阶段特征,运用符合幼儿发展的方法、途径。而连续性要求幼儿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幼儿的小学阶段做准备,提升幼儿小学阶段的适应能力以及各种能力。幼小衔接是实现儿童连续性教育教学的关键,必须要将儿童可持续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注重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完善幼儿的心理结构,充分发挥每一名幼儿的潜能。下面笔者就分析如何加强幼儿园与小学衔接。

1.1师资力量薄弱。

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过程中,师资力量薄弱已经成为阻碍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主要因素。很多幼儿园教师都十分熟悉幼儿教育,而对于小学教育却十分陌生。而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熟悉幼儿教育的教师很少,幼儿园教师与教学教师之间均无法了解彼此的工作方法和教育方法。除此之外,由于幼儿一直在接受幼儿园教师,对于小学教育知之甚少,不管是生活环境还是学习环境,都感到十分陌生。再加上他们的身心并不成熟,他们对于幼儿园的同学以及教师产生了依赖心理,并且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在幼儿进入到小学阶段中,等同于重新开始生活,很多儿童都表示出不愿意进入小学阶段。这对于儿童的发展十分不利,甚至影响到了儿童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1.2过于注重“智”的衔接。

在很多幼儿园里,幼儿教育均趋向于小学化,很多幼儿园教师都喜欢用小学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幼儿。例如:要求幼儿上课坐姿端正,专心听讲,不能说话和“捣乱”等等。这些规范在幼儿身上使用十分荒.唐。在《素质教育在美国》这本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的三名学者记录了日本、中国、美国三个国家的幼儿,在幼儿园中的真实生活镜头,而我国幼儿园的严密管理和纪律秩序受到了美国和日本知名教育人士的强烈谴责。他们认为,我国的幼儿园管理过分严密,导致我国的幼儿园看起来更像一座军营而非幼儿园,过分强调幼儿的行为规范和纪律秩序,会摧残幼儿的创造性。孩子们在幼儿园中是如此压抑,没有自发的行为,孩子们太驯服、太克制和太被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幼儿园教师仍然运用灌输式方法,缺少运用色彩、图案、游戏来进行教学,使幼儿教育过于趋向成人化,忽略了儿童的兴趣和活力,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更阻碍了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展。

1.3沟通不当阻碍衔接。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需要幼儿园与小学通力协作,共同完成,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幼儿园和小学均各自为政,缺少交流和沟通。除此之外,幼儿的家长也没有充分发挥自己身的作用,很多幼儿的家长平日里忙于工作,将孩子交给幼儿园便不了了之。家长没有意识到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教育均是由学校来进行管理和协调。在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过程中,幼儿园很容易忽视幼儿进入小学的衔接问题。即便幼儿园与小学双方均积极衔接和沟通交流,但是,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方法与小学的教学理念十分不同,这二者很容易在衔接的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这样不仅无法保障了学生的入学,更是使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失去了本有的作用和意义。

2.1喜欢富有活力的孩子。

教师要对有活力的儿童表达喜爱,通常情况下,教师大多数喜欢高智力型、规范型的学生,而高创造型、调皮型的学生并不受关注,因为富有活力的孩子思维和行为常常会表现出独特,甚至有的教师将其看作是怪异,这些孩子并没有高智力型和规范型学生那么听话、乖巧和循规蹈矩,这些孩子甚至在有些时候不受老师喜欢。其实,孩子自身便具有调皮的特点,富有活力的孩子并非故意“捣乱”,而是喜欢用一些新奇的渠道和方式来表现自己,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这样的孩子看问题和事物的角度不同,更加具有创造力,教师要注重培养这样的孩子,使其将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例如:教师可以让这类孩子设计黑板报和墙报,还可以在组织活动之前,听取这类孩子的建议,这类孩子的建议往往更符合幼儿的心声。

幼儿本身与一粒种子无异,他们也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成长,并且对其进行施肥、灌溉,这样才能够使种子生根、发芽、开发和结果。在《幼儿园工作章程》中,已经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创设出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不仅要创设精神环境,还要创设物质环境。从特定的角度来看,教育其实是环境,环境能够反应出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虽然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准备阶段的教育,但是,幼儿教育也无法摆脱应试教育这一大环境,再加上受到了具体条件限制,没有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有些教师忽略了幼儿的主体性,有些教师则忽略了幼儿的创造性,更谈不上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幼儿生长和发展的环境,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环境也无从考究。

想要为幼儿创设有利于幼小衔接的环境,必须要从幼儿园整体环境以及幼儿班级具体环境着手。幼儿园整体环境需要幼儿园完善管理,而班级环境需要幼儿教师重视和关注。幼儿教师要鼓励和着重为幼儿创造环境,尊重孩子的建议,注重倾听孩子的新建议和新点子,在幼儿学习和活动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要谅解和宽容,即便孩子失败了,也要引导孩子注重明确失败所具有的价值,教师要注重幼儿参与的'过程,而非结果。还要为幼儿营造团结和安定的环境。安定和团结的环境能够使幼儿集中精力积极开展学习活动,使幼儿之间相互激励,激发每一名幼儿的能力。比如: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多个小组,带领幼儿到公园参观,组织幼儿绘画春天,每一组提交一个绘画作品,要求全组同学都参与到作品的创作之中。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们情绪高涨,在同一副作品中,有的孩子画蝴蝶,有的孩子画草坪,有的孩子画蓝天,甚至还有的孩子自己设计了一个风筝。每一组的作品都不同,而且均充分展示出了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这样的实践,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增长幼儿的见识,更可以使幼儿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程中,学习正确处理学习任务,与同学之间建立起友好的关系。

幼小衔接教育的意识主要指开展教育的意图、动机以及愿望,幼小衔接教育意识已经成为对幼儿进行培养的基础。要求教师要相信每一名幼儿的具有很强的潜力,与听话和乖巧的孩子相比较,那些幽默、调皮、古灵精怪的孩子更加具有潜力,需要教师去不断发掘他们的优点,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教师还要意识到教育的目标并非培养出存储知识的机器人,而是要培养出一个又一个创造性的人才。教师要清楚什么样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有能力的儿童,通过正确的认识,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将自身教育素质全面提升。

3结语。

综上,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孩子最初的教育阶段,更是小学教育准备的阶段。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已经直接关系到了孩子的未来成长。在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到小学阶段中,通常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变化,这样的变化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儿童在小学阶段的适应能力。正因如此,幼儿园、小学以及家庭三个方面都要保持高度的配合和协调,旨在帮助儿童提升自身的生活能力、交往能力、保护能力以及学习能力。进而有效缓解儿童的心理压力。身为幼儿教师,必须要将幼儿作为根本出发点,帮助幼儿缓解压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培养幼儿使其拥有良好的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3]钟家莲,孙聪,叶新源.“幼小衔接”中识字教学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xx(1):8-10.

[6]葛雪梅.探因找路巧架设,互动沟通无痕――关于幼小衔接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xx(s1):219.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幼小衔接

一、主题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认识自己的成长,体验上小学的自豪感。

2、分享幼儿园生活的点点滴滴,重温与老师、同伴在园生活的快乐,感谢老师和帮助自己的人。

3、尝试用语言、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给朋友送祝福,制作毕业纪念册。

4、通过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喜欢小学。

5、通过搜集与小学相关的各种物品,如:书籍、文具、游戏材料等,体验小学生的生活,积极为上小学做准备。

6、与老师共同策划、准备、举办毕业庆祝会,邀请爸爸妈妈参与,体验毕业快乐和忧伤的情绪。

二、主要活动安排:

第一周到第五周1、我在幼儿园三年了(社会)。

1、我和小学生在一起(社会)。

1、有趣的图书(美术)。

1、毕业纪念册(综合)。

2、甜蜜回忆盒(语言)。

2、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语言)。

2、悄悄话(语言)。

2、我的理想(社会)。

3、为全园做好事(综合)。

3、小书签(美术)。

3、我的进步周记(综合)。

3、老师,再见了(音乐)。

4、参观小学(社会)。

4、毕业歌(音乐)。

4、打电话多联络(社会)。

4、礼物(语言)。

5、比较轻重(数学)。

5、认识钟(数学)。

5、记录时间(数学)。

5、一星期有七天(数学)。

三、主题环境:

1、收集和小学有关的各种物品,如:课本、作业本、文具和小学生的各种游戏材料等。

2、在语言角增添文字图片、田字格本、铅笔、橡皮等。

3、请家长与幼儿共同收集能反映三年幼儿园生活的图片、影像资料。

四、指导要点:

1、平时能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学习、生活向小学生看齐,照顾身边的弟弟妹妹。

2、更主动、积极的与同伴交往,珍惜同学间的友情。

3、有一定的时间概念,会辨别时钟,尝试自我调控时间。

4、主动去阅读更多的图书。

五、区域活动:

名称指导要点。

美工区*幼儿相互画像,我画你,你画我。

*制作连环画:我的成长故事。

*提供多种美工材料,制作离园纪念册、小礼物等。

*提供多种形状的卡纸、废旧图书等,制作并送给朋友的名片。

角色区*提供《毕业歌》、《老师,再见了》的歌曲,让幼儿继续学习歌曲,并能根据歌词合作创编动作,经行歌表演。

*举办小小音乐会。

益智区*提供各种大小不一的瓶瓶罐罐以及豆子、沙子、米、水等,玩数量守恒的游戏。

*提供操作练习单,让幼儿进一步学习整点、半点的计时方法。

语言区*将反映幼儿在园各个时期生活的图像、物品及不同表情的脸谱放在语言区,让幼儿回忆自己的童年往事,并大胆向同伴讲述。

*排练毕业献词。

科学区*提供水槽、水盆、瓶瓶罐罐、记录纸等,引导幼儿探索水的流动。

生活区*提供订书机、胶水、双面胶等,让幼儿为班级修补图书。

建构区*提供各种建筑材料,让幼儿拼拼搭撘我们的幼儿园。

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方案。

为推进我镇学前教育数学领域活动的质量,发挥我镇学前教育名师成长工作室的教研力量,结合2016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主题活动,开展龙湖镇幼小衔接联动教研。以下是方案具体内容:。

一、活动地点:衙口中心幼儿园二楼综合室。

二、活动时间:xx年5月13日上午。

三、参加对象:龙湖镇幼教、数学名师成长工作室全体成员;龙湖镇幼儿园教研组长各1名。

衙幼大班段家长、衙口中心小学教师若干名。

四、教研议题:。

幼小衔接——幼儿园数学集中活动有效性。

五、活动安排。

时间内容主持人。

8:10~8:30报到xx。

8:30~9:00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

9:00~9:30研究课《学编5以内加法应用题》。

(衙幼青年教师—xx)。

9:30~10:00研究课《汪汪的生日派对》。

(龙湖镇幼教名师成长工作室—xx)。

10:10~11:00对话研讨。

11:00~11:30专家点评尊道附小xx教授。

六、活动要求。

1.活动前:提前熟悉议题,结合各自数学教学经验,带着问题参与观摩、交流。

2.活动中:围绕研讨议题,选取观测点,认真记录、诊断,做好交流准备。

幼儿园幼小衔接论文

1、喜欢参加玩纸盒活动,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2、通过活动,发展反应、移动、奔跑、躲闪等技能。

3、锻炼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品质,提高合作活动的能力。

活动准备:大纸箱盒子人手一个、红绿灯指示图。

活动过程:

1.热身运动。

2.探索纸箱的不同玩法。

(1)鼓励幼儿探索纸箱的不同玩法。

(2)幼儿交流玩纸盒的经验。

3.游戏。

(1)开汽车。

游戏玩法:小朋友将大纸箱套在身上,教师在一旁发出指令,如红灯、绿灯、基转、右转。小朋友按指示开车。

(2)抢宝箱?

把许多大大小小的纸盒纸箱,放在场地的中央,用东西遮起来,幼儿分成四组(组数可根据幼儿人数来定)。每组幼儿站在场地四角自己的营地里。

玩法:每组幼儿要在规定的时间里抢宝箱,同时还可以去抢其他组的宝箱,时间到哪组抢得最多哪组为胜。在游戏中,每组的孩子要分工合作,不但要有去抢宝地的宝箱,还要派人去偷袭他组的宝箱,还要派人留守,保护自己组的战利品。

4.放松。

活动延伸。

组织幼儿进行纸箱大变身并展示作品。

幼儿园大班教师论文幼小衔接

摘要:幼小衔接问题是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分析幼儿进入小学后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不适应现象来加强人们对幼小衔接的认识,探讨怎样使幼儿更顺利的实现由学前向小学过渡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育、儿童发展、内在规律。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幼小衔接问题便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并作为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但是时至今日,幼小衔接仍然是一个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孩子不能很好适应小学生活、学习的现象有增无减。为什么幼小衔接工作开展了这么多年还没有能很好的解决问题呢?这需要我们作更深层次的思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教育不仅是小学等学校教育的奠基阶段,也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因此,幼儿教育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它有自身的意义与价值。它与小学阶段是不同的,但是其过渡要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正确发展基础上。孩子能够较好地适应小学生活。是建立在整个幼儿阶段的良好教育基础之上的。

幼小衔接不应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过渡环节;幼小衔接不是谁靠谁,而是幼儿园和小学都要靠儿童的发展规律。日本就把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置身于终身教育的背景下考虑,而不是狭义地看成是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因此日本文部省明确指出幼小衔接不是要幼儿园培养与小学特定学科内容直接连接的东西,而是培养儿童上小学后成为其生活、学习基础的东西。幼小衔接的关键是要遵循教育的规律,幼儿教育要按幼儿年龄特点进行,小学教育要按小学生年龄特点进行;幼小衔接的核心是要找到“奠基阶段”的内容,而不是简单地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增加一个环节。让幼儿延长课时,像小学生一样长时间保持坐姿,这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让幼儿盲目超前学习小学课本内容,这也不是奠基阶段的核心内容。如果幼小衔接工作的结果是使幼儿园越来越小学化或者是使小学教育幼儿园化,这都是不科学的,是不利于儿童的终身发展的。

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于1990----1994年合作进行了“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研究”,在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指出幼小衔接的过渡期在儿童入学前半年和入学后最初半年。在这期间,幼儿园、小学及家庭应以“在过渡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求适应”为指导思想,围绕“学习适应能力(语言、数学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规则意识和执行规则的能力,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学习、生活的独立性和主动性,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一核心,为儿童做一般的和特殊的两个方面连续的准备,以帮助儿童实现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顺利过渡。这里指出的衔接是全面的,不仅有知识、技能,还有情感、态度、能力方面;不仅有语言、数学能力,还有规则意识、任务意识、社会交往等社会能力。

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促进其健康成长,幼儿园和小学都要是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即不能一味地要求儿童适应小学生活,而要强调让教育适应儿童的发展:

1、尊重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

目前,幼儿园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一个重要根源便是过分强调微观的幼小衔接。有的小学在招收新生时就进行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并以此为依据决定是否接受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一些家长迫于压力,就要求幼儿园对孩子进行汉语拼音、识字、计算以及英语等教学。而幼儿园为了争得生源,也就盲目顺应家长的要求,在幼儿园过早地进行超容量的拼音、识字、计算等的教学。这样剥夺了幼儿大量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游戏时间。为了和小学衔接,一些幼儿园经常训练大班的孩子像小学生一样长时间地坐在位子上不许动。如此,幼儿园怎么能不小学化?幼儿园小学化无异于拔苗助长,而拔苗助长的危害非常大。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就是说,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2、强化儿童发展的内在联系。

不少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只停留在表面上。如在幼儿园大班,课桌的摆放形式有所改变,课节时间延长,游戏时间、活动数量减少,或是组织幼儿到小学参观一下或请小学生回园介绍一下小学生活。而儿童的适应能力、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等内在因素往往被忽略了。我们不应仅仅是停留在有没有学过某种知识,或是已经学了多少关知识,而是应该找到知识联系的内在衔接点。例如: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教育中,通过幼儿对实际物体的观察、操作而感知“把两堆物体合并到一起,说出总数是多少”就是把两堆物体加起来;“从一堆物体里去掉一部分,说出还剩下多少”就是从总体里减去一部分。有了幼儿园里的对实际物体的充分的操作、体验,逐步实现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真正理解了数的含义,才能有利于小学数学加减的学习。

3、突出儿童生理成长的价值。

儿童生理成长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突出智能和心理方面的衔接,如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独立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而忽视对孩子的身体健康教育。如幼儿在家乱吃零食、挑食,造成一些孩子营养不均衡或营养不良。有的孩子在家过长时间看电视,在幼儿园不注重体育锻炼;有的孩子肥胖,有的孩子瘦弱。现在的小学生近视率和蛀牙率都越来越高,这和幼儿阶段的教育是有很大关系的。另一方面是指随着儿童的生理的成长对他的精神的成长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这一点为好多人所忽视。如儿童的注意力、控制力的发展是受大脑成长的影响的。随着大脑的成熟,儿童的注意力、控制力水平都将有所提高。但是大脑的成长要有适宜的环境,既要有充分的物质营养,也要有恰当的精神营养。如果我们为了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控制力,在幼儿园减少幼儿的游戏时间而延长集体教学时间。这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大脑的发展,也不利于幼儿注意力和控制力的发展。反而使孩子的注意力涣散和行为控制能力差。

进儿童全面发展,又能提高教育质量的教育方案,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的途径。

1、进行系列幼小衔接活动,提高对幼小衔接的认识。

(1)组织教师方面的会议和学习活动。

首先组织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座谈会。让小学教师对幼儿园教师培养的孩子作出分析、评价,及给予一些有效的改进措施,以使大班的“幼小衔接”工作受到更多的启示。给小学老师提出一些方法,使小学也能向幼儿园靠拢。然后组织有关老师进行学习,加强老师的思想意识。如:看录像《小学生守则》,观看小学老师上课、邀请小学老师来园现场指导等,了解小学对学生的要求及小学的一些情况。老师还要更新观念,经常阅读“幼小衔接”的有关文章。

(2)组织家长方面座谈、咨询活动。

根据家长的需要开展有关幼儿小衔接的系列讲座或咨询活动。如:请小学优秀教师给家长做“怎样给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准备”的讲座。分班请一些小学的老师与家长开座谈会和咨询活动。及将“幼小衔接”的有关计划发给家长,使家长更进一步明确:该如何配合幼儿园教育好孩子,使他们能顺利过渡到小学进行学习。大班还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家长小组的教学开放日活动,与家长共同探讨孩子在生活、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研究家长反馈的意见,改进工作。还组织了全体大班家长进行有关“幼小衔接”的答辩会及知识竞赛活动。

2、采取有效措施使幼小两阶段更好地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大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大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学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大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观看有关录象,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时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幼儿园大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用权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从语言环境上来讲,江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方言地区,其中最主要的有启海话、南京话、扬州话、标准的或有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等。家长的文化素质也参差不齐,这给我们江苏的教育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一方面要求教师注意语言的规范、优美、丰富多彩,另一方面要求教师鼓励幼儿多作普通话交往,还要提倡家庭里多用普通话交谈。

(5)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阅读活动的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通常,班里有这样的情形,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又能学到更多的字。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开学上课时,能听老师的要求正确理解拿、取书,能看通知,喜欢识字活动,能顺利地阅读报纸,能正确理解题意。识字兴趣、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明显比不识字的小朋友强,学习的起点高。

在幼儿园从来不专门设计活动教识字,幼儿识字活动都安排在分区活动里,幼儿们利用老师提供的大环境和可操作的材料,按自己的兴趣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加以迁、选择。要知道,在幼儿阶段识字不是任务,而“利用环境、自然习得”则是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同样,我们把这条经验也可以介绍给家长。

通过以上的这些活动,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会使其能很快适应小学的生活。在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探索更多的方法,让孩子能更好的过渡这个成长的转折点、困难点。

幼儿园幼小衔接计划

1、创设心理氛围。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幼儿的发展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创设心理环境。教学环境是幼儿的一个很重要的学习环境,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组排队式的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1、注意水平的衔接。

幼儿阶段的注意主要是无意注意,小学生上课时需要的是有意注意,即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把注意指向教师。针对这一变化,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提高幼儿的注意水平。教师要慢慢减少教学活动的游戏成分,逐渐把幼儿的无意注意发展为有意注意。可通过教师的要求,活动的规则,幼儿间的竞争来实现。

2、各项能力的衔接。

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独立完成,这就要求我们要注重幼儿的独立意识的培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幼儿学习兴趣、想象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自我管理能力等,教给孩子有关学校生活的常规知识,要求孩子爱护和整理书包、课本、画册、文具等;学会削铅笔、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和其它工具等。在教育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大班的幼儿思维异常活跃,好奇心强,教学的内容要有适度的挑战性。最后,加强纪律教育,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3、知识点的衔接。

(1)前阅读、前书写的渗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书写环境;如:将活动室的物品注上汉字、活动室环境布置图文结合、以语言区为重点,精心设计制作有关读写方面材料供幼儿操作,为幼儿阅读、书写提供条件。

(2)数学方面的渗透: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域游戏,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光是幼儿园的任务,小学也应该做好衔接准备。因此,我们将与小学做好密切的联系工作,这是我们幼小衔接工作的一个缩小衔接缝隙的关键点。

(一)参观小学。结合教学主题,我们将带领幼儿定期参观小学一年级的教学活动,在教育工作上做到衔接,在教育形式上还要逐步靠拢,使幼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模式,了解小学生的一些活动,浏览小学生的作品等等,以引起幼儿入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求学和争当小学生的愿望。

(二)教师介绍。邀请小学老师来园介绍,既要给幼儿介绍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还要给家长们开展知识讲座,介绍孩子入学的相关准备工作,让家长进一步了解小学与幼儿园的不同,也能引起家长对幼小衔接的重视,从而更好地为孩子入学做好充分准备。

从幼儿园生活到小学学习生活,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因此除了我们老师为幼儿做好各方面的衔接工作以外,与家长做好家园互动衔接,这也是缩小衔接缝隙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利用家长会、校讯通互动平台、家园联系册等方式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帮助孩子做好上小学的各项准备,除心理准备外还需要多方面的准备,如:

(四)知识水平的准备,让家长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等等。

家园互动衔接促使孩子们能够为上小学做好充分的准备,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幼儿园幼小衔接计划

从学前到小学,跨两个学段,从儿童身心发展看,是从学前期向学龄期发展的过渡时期,因而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在此期间,儿童身心要发生一定的质变,掌握不了这一阶段教育的规律性就会出现种种“衔接”的问题。在我国,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与生活制度等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前者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导形式的教育,后者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导形式的教育,这种客观存在已造成儿童入小学后的不适应,同时,近些年来,由于入学年龄提前、小学课程加深、父母对子女过高的学业要求、过分包办儿童自己能做的事等等,严重影响了儿童的责任感、独立性以及有关能力形成,这些都加大衔接的“坡度”。因此,为了处理好幼小衔接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幼小衔接工作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面向全体幼儿,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是学习环境的转换,也包括教师、朋友、行为规范和角色期望等因素的变化。通常会存在几个方面的断层问题:1、关系人的断层;2、学习方式的断层;3、行为规范的断层;4、社会结构的断层。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和个体的发展创造最大的可能性。是大班工作的重点。

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的阶段性,又要充分认识它们的连续性;幼儿园的教育,要为幼儿入学做好必要的准备,减缓幼小之间的坡度,实现教育之间的衔接。绝不能学前教育“小学化”;增强衔接意识的基本要求是明确入学准备的内容,这不是具体知识的多少,而是幼儿的社会性适应能力和学习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这既是入学准备的内容又是幼小衔接的焦点。

1、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按时来园,不迟到。

(2)培养幼儿会独立地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

(3)会做值日生工作,适当增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如:扫地、擦椅子等等。

2、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

(1)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幼儿做事有计划,有条不紊,按时完成不拖拉。

(3)通过各种游戏加强幼儿遵守纪律、规则,并锻炼其意志、品质。

3、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

(1)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

(2)建立新型师生关系,适当改变太多儿童化的教师态度,在师生关系中,肯定性和混合性(在肯定优点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要求或批评)接触应成为主体。

(3)鼓励幼儿多与同学、老师交往,鼓励其合作性行为。

4、讲究教育的相互渗透,提高幼儿的学习适当性。

(1)以儿童为本,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开展活动,不“拔苗助长”。

(2)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

(3)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专心听讲,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保持文具和书包的整洁等。

(4)适当改变学习环境,为了跟小学的课堂环境接轨,在下学期后半段将幼儿的座位改成小学的上课座位形式。

(5)教会幼儿正确的坐立姿势及握笔姿势。

(6)运用各种活动提高幼儿听、说、读、写、算的能力。

(7)教幼儿认识书包与文具的使用,并进行简单的书写练习。

(8)进一步加强幼儿的早期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及本班的实际,各班学期初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

2、各班开设《幼小衔接家长专栏》,开辟“家长须知”、“专栏快讯”、“今日要点”等栏目,加强与家长的信息交流。

3、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

4、组织教师、家长、幼儿“三位”一体的教育活动,吸引家长参与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

5、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给幼儿购买的学习用品力求简洁实用,小巧安全。

6、积极参加幼儿毕业典礼。

1、参观小学的校园,观摩小学生升旗上课及课余活动。

2、邀请小学生来园与小朋友座谈,请小学教师介绍小学生活。

3、通过图片、资料、电教等各种教育形式,帮助幼儿认识入小学后的学习与生活,如:玩角色游戏“老师与学生”,给幼儿讲有关小学的事或老师上课的故事,减轻幼儿的思想压力,促使他们向往做一名小学生。

附:六月份家园联系单内容

家园联系单

主题名称:我要上学了活动时间:六月份后三周

活动总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小学、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活动,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具体活动及家长配合事项:活动内容

活动要求

家长工作

活动一:参观小学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环境,知道一年级教室的位置,观摩一年级小学生的的活动,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可带孩子去社区内的小学参观,熟悉小学的环境。

活动二:我心中的小学幼儿能用多种方法表现自己心中的小学学校,大胆想像自己未来的学校。家长引导孩子观察小学各种设施的地理位置。

活动三:小学老师的话幼儿应能全神贯注地听讲,按小学老师的要求转移自己的注意。认真倾听孩子复核小学老师的话,并和孩子一起模拟小学生。

活动四:我的新书包让幼儿知道书包夹层、口袋的功能,学习分类摆放学习用品。给孩子选择重量轻、简洁、价格适中的双肩背书包,避免孩子互相攀比。

活动五:作息时间表让幼儿使用数字、图画等方式制作作息时间表。在家中让孩子执行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表。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

1.学习看图编减法应用题,会运用“投出去”“捉走了”等表示数量的减少,会用“还剩下多少”来提出问题。

2.幼儿学习投掷技能,并在运动中感受乐趣。

3.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能力。

1-10的数字卡、计算符号、幼儿用书、小老鼠图片、猫图片

1.游戏导入。

(1)数接龙玩法:请每个幼儿站成一个圆圈并持有一张数字卡,当老师发出接龙指令时,幼儿要按自己数字卡的排序跳出来。

(2)游戏可变更接龙的方式。

2.复习5以内的组成和分解。

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玩法:听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当唱1234567我的朋友在哪里时,教师发出总数指令,幼儿根据总数抱一起并回打“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2.学习编减法应用题。

(1)出示小老鼠和猫图片。

(2)教师演示:今天猫发现有小老鼠偷吃,原来有5只小老鼠,猫捉走了2只,还剩下多少只小老鼠?(引导幼儿理解:捉走了,表示减少了,会用:还剩下多少提问)

(2)出示不同数量的小老鼠图卡,请幼儿按图继续编题,可个人编、分组、集体进行。

3.列式解答应用题。

(1)出示计算符号,理解减法算式中各种符号的意义

(2)教师演示:上题的应用题中讲到小老鼠数是多了还是少了?数量减少了用什么方式列式计算呢?几减几?请(幼儿学习列减法算式)

(3)认识算式中不同数字符号各代表的意思。

(4)教师指导幼儿正确书写减法算式。

了解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减法计算的。

幼儿园幼小衔接总结

xx区xx学校作为一所集幼儿园和小学于一体的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过渡工作,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不仅使学生和家长受益,也使xx学校成为了潍坊市幼小衔接试点园(校)。

作为潍坊市幼小衔接试点园(校),合校更感到肩上责任之重大,从领导班子到基层教师深入探讨、积极研究,进一步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幼儿园――寓教于乐学本领

体育运动强体魄

温室里的花朵,难经风吹雨打,幼儿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适量的的户外体育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根据幼儿的兴趣,巧妙的将跑、钻、爬、攀、滑、翻、滚、荡等功能性动作融于游戏之中,赛龙舟、毛毛虫、钻套圈……为幼儿量身定做的各种户外体育活动不仅强健了他们的体魄,更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为后期适应小学生活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

黏土塑型炼思维

粘土作为三维空间艺术,最能激发儿童的形象思维。从小班动手搓一些简单的形状到中班、大班复杂的捏、揉、按、压等,黏土在孩子们的手中变化出各种形状,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过程,孩子的手指进行了大量的运动,提升了手指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度,不知不觉中让大脑得到充分锻炼,越玩越聪明。

传统文化润心田

小学――科学过渡促提升

巧手叠衣会自理

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纳、整理技巧,进入小学阶段,就得将他们之前所学的技能落实到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做到真正的自理了。

提高学生自理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让满教室乱放的衣服归于整齐,基于此,叠衣服比赛开始了,老师先示范如何正确叠放衣服,然后请学生自己练习,再分小组比赛,几轮比试过后,学生学会了叠衣服,也知道了要保持教室整洁,将叠放好的衣服放到指定位置。

集中注意玩迷宫

刚步入一年级,孩子并不能完全适应课堂教学,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针对这一特点,数学老师将迷宫游戏引入课堂,拿出一节课的时间,和学生一起了解迷宫,让弯弯曲曲的通道、富有挑战的情景性任务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满足他们好玩好探究的心理需要。在之后的教学中,又巧妙地将数学学习融入迷宫游戏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锻炼专注力。

勇敢表达我最棒

从幼儿园到小学,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敢于表达、学会表达、非常重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从简单的自我介绍开始。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解说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自己的唱跳才艺……他们用自己稚嫩的语言、简单的作品、夸张的动作展示了最棒的自己。简单的自我介绍,让学生敢于开口表达,也增进了他们之间的了解。

悄悄话儿认真听

活泼好动的孩童阶段,坐不住,闲不着;家中说一不二的小太阳,别人的话语听不见。可是,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应该学会倾听了。怎么办呢?将全班分组,各组从头开始,依次传话,传到最后变成了什么?简简单单的传话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觉地意识到和别人说话要说清楚,听别人讲话要认真听。不需要说教、更没有指责,有趣的传话游戏帮助学生学会倾听。

教学之路,任重道远,幼小衔接,责任重大,xx区xx学校全体教师将继续以专业知识为指引,以细致耐心为态度,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为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幼儿园幼小衔接教案

1.发现硬币中有趣的各种纹理、图案,感受拓印画的美。

2.能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拓印。

3.感受动手制作活动带来的乐趣。

1.拓印好的作品。

2.不同大小的硬币、蜡笔、纸张。

1.欣赏拓印作品。

(1)师:你们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

(2)你们知道这些作品是怎么制作的?

2.教师讲解,幼儿欣赏。

(1)教师拓印一枚硬币,幼儿仔细观察。

(2)师:看看这个图案是不是跟硬币的图案一样?你试过这种方法吗?

小结:这种方法就叫拓印。

2.讨论正确的拓印方法。

师:用什么方法才能拓印出好看的图案?

小结:同一方向涂,不移动硬币和纸张。

3.幼儿作画。

(1)引导幼儿先构图,再进行制作。

(2)师:一枚硬币印出来的还不算漂亮,我们可以将硬币组合成一幅画,再拓印就更漂亮了。

(3)提醒幼儿运用正确的方法:少用力,不移动,同一方向涂,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

4.欣赏作品,幼儿相互评价。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寻找不同的物品进行拓印画延伸活动。

幼儿园幼小衔接简报

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近日,樟海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主题为“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幼小衔接”的教师培训专题讲座,全体教师参加。

在讲座中,黄园长说,幼小衔接不是从大班开始的,而是从小班开始就要有意识的培养;衔接活动要提前做好计划保障活动的有效开展;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家庭、小学三位一体的互动教育模式;在一日活动中要有目的.的将丰富有趣的衔接活动渗透进去;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缓解家长的焦虑,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通过此次专题培训,教师们更加明确了幼小衔接的方向和内容,掌握了幼小衔接的方式方法,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她们会把幼小衔接工作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打下坚实基础。

文档为doc格式。

幼儿园幼小衔接简报

今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第xx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为深入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导家长为幼儿做好生活常规、学习品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入学准备,宣传提前学习、片面准备的危害,缓解家长“跟不上”的担忧,我园按照县学前教育科的要求,于20xx年5月19日向全体家长发放了《xx县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宣传材料》。

此次县学前教育宣传月材料围绕宣传月的主题,从教育性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介绍了幼儿园和小学的不同。强调了幼小衔接的必要性,同时提供了如何帮助孩子度过“幼升小”的"“断奶期”的具体做法,最后请家长、幼儿园要共同努力,重视幼小衔接,要做到“孩子就是孩子;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力量;积极的态度会帮助我们,也会帮助孩子们;适应是一个过程,要允许孩子入学有个适应过程”。

我园将以此次发放宣传材料为契机,围绕宣传活动的'主题,通过家长会、家长园地、致家长的一封信等为家长提供一些幼小衔接的注意事项、策略、方法等。在园内可通过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幼儿认识文具、整理小书包,同时组织幼儿参观小学,举行幼儿园、小学联谊活动,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相信我们的爱心接力会让孩子们从各方面做好准备,顺利适应小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