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热门16篇)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热门16篇)

作者:MJ笔神

月工作总结可以促使我们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中的提升和成长。如果你想了解有关月工作总结的写作技巧和注意事项,请看下文的详细介绍。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20××年上半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市疫控中心根据省市有关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周密布署防控方案,突出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划片定责,跟踪防疫,全程加强督导,集中免疫后认真开展动物免疫效果监测评估,确保我市猪瘟、口蹄疫、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羊痘、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密度100%,免疫效果监测达省标。在上半年防控工作中,我们坚持“一个不动摇”、强化“两个抓到位”的防控工作思路,由于防疫措施得力,工作务实,目前我市无一起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畜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猪0.7%、牛0.05%、羊0.04%,鸡2.3%左右,连续呈下降趋势。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动物免疫。

上半年全市共注射猪瘟苗60.2万头,猪口蹄疫苗60.2万头,牛羊口蹄疫苗7.41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苗60.2万头,鸡新城疫(i系)1170.2万羽,高致病性禽流感1607.9万羽。猪、牛(羊)、鸡强制免疫密度分别为100%、100%、99.3%,家畜免疫标识配戴率为99%。共发放动物免疫证32.8万张,强制免疫通知单1.0万份,免疫档案790本,注射针头1.35万枚,酒精27万ml,猪耳标53.6万套,牛羊耳标6.6万套,免疫耳钳150把,药棉30磅。疫苗、器械、标识等动物免疫物质的充足供应,为我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突出重点,坚持夯实动物基础免疫不动摇。

为了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春防工作会议后,市疫控中心按照上级会议精神,迅速召开了支部会议,落实防疫工作计划,制定了《重点部位的动物免疫和疫情监测方案》、《春季动物防疫督导方案》、《动物免疫效果监测评估考核方案》,要求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强制免疫项目,做到“两个全覆盖”,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当”,坚持夯实动物基础免疫不动摇。在突出抓强制免疫的同时,市疫控中心深入宣传,积极开展猪伪狂犬、猪链球菌、猪乙脑、鸡法氏囊、禽霍乱等畜禽特种病免疫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2、强化监管,狠抓重点部位“八到位”。

畜禽养殖业目前正在由过去的粗放、散养型逐步向规模化规范化过渡转型。我市养殖量大、品种杂、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免疫程序不科学,防控措施不具体,管理制度不健全,业主养殖行为不规范,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为了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场,联系到户,挂牌服务”的服务机制落到实处,确保重点部位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有效防范和化解疫情风险,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重点部位八到位监管措施:一是监管责任人与畜主的监管责任状签订到位;二是强制免疫通知单发放、签收到位;三是重点部位责任监管公示牌悬挂到位;四是猪瘟、口蹄疫等强制免疫项目,由监管责任人亲自注射到位;五是畜禽标识一律配戴到位;六是动物免疫证逐户发放到位;七是养殖档案规范登记、信息录入准确、认真填写到位;八是制定二免计划,督促二免到位。

在今年春防中市疫控中心与市直管的万头(羽)畜禽养殖场(公司)签订重点部位监管工作责任状18份,对被监管单位就有关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畜牧服务中心发放强制免疫通知单1860多份,签订畜禽养殖重点部位责任状1860余份,订制并悬挂重点部位责任监管牌1520余块。随着监管措施的不断完善、逐步落实,收到了实效,上半年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疫情一直比较平静。

3、全程督导,平衡推进全市防疫工作。

为了促进全市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天门市20××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督导方案》。市畜牧兽医局组织4个防疫督导组,由局党组成员包乡带队,深入村组跟班防疫,当场查看防疫员的防疫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全程督导春防工作的开展。3月22、23分别在拖市、岳口两地召开了春防工作片会,解决前期督导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通过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春防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

4、科学免疫,确保真苗真打真有效。

根据《湖北省20××年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要求,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羊痘六种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一是规模养殖场按既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家禽实施春秋集中免疫,每月对新补栏的家禽要及时补免;二是根据品种不同的畜禽,严格在适龄免疫时间内进行首免或加强免疫,确保畜禽及时得到免疫保护;三是狠抓“七个一,五把关”的免疫操作规程和“苗不离冰,冰不离苗”的疫苗保管要求,切实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四是继续推行“季防月补”、“补免日”制定,切实做到补免制度化,常年化,确保畜禽免疫抗体始终处于保护之内。

5、开展技能培训,着力提高防疫员防控水平。

为了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断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更好地为我市畜牧业生产发展保驾护航,3月份我们对200名村级防疫员进行了一周的培训。通过培训,学员们基本上达到了“五知、八会”的要求,即:知职业道德、知法律法规、知专业知识、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程序、知疫情报告要求;会保定、会免疫接种、会挂耳标、会建立免疫档案、会采血、会采病料、会基本的临床诊疗。培训期间学员们学习兴致很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疫情测报。

1、认真开展动物疫情监测。5月上旬市疫控中心对18个规模养猪场、23个规模蛋鸡场、10个规模鸭场以及368个畜禽散养户进行随机抽样1492份样品进行抗体监测(其中监测:猪瘟296头份,猪口蹄疫191头份,牛羊口蹄疫214头份,鸡新城疫396羽份,禽流感395羽份),经实验检测,今年上半年已免畜禽抗体水平达到85%以上。

2、坚持流行病学调查。对全市疫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3、对重点部位开展监测。制定“重点部位”监测方案,全市共选取了7个采样监测点,其中3个家禽养殖场,1个行政村,3个活禽交易市场,对7个具有养殖代表性的重点场所进行定期采样,全年跟踪监测,切实做到了解疫病发展流行趋势,达到控制疫情,消灭疫病的目的。

4、坚持测报站实验室和动物专家门诊部日常疫病诊断监测工作。上半年实验室诊断、检测病畜(禽)样品120多例,通过农技110服务热线接待养殖户咨询100余人次,下乡出诊20多车次。

5、兽医实验室考核验收。4月上旬,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对我市兽医实验室进行现场考核验收。针对省专家组提出的实验室整改意见,市疫控中心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投入2.3万余元对软硬件不达标的地方限期整改到位。经过整改,市兽医实验室通过上级验收,取得农业部资质认证。

1、岗位定责,人员分工。对内设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科、动物疫情测报站、动物防疫物资管理科、办公室、财务科五个科室和两个专家门诊部(钟惺门诊部、姜店门诊部)的主要职能进行了明确,对职能科室负责人的全年工作任务、职责进行了疏理和划分,使每个工作人员肩上有责任,手中有任务,行为有准则。

2、严格财经程序,廉洁奉公。严格遵守财经、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定、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对专项资金、大笔款项、大额支出、超标费用等,实行“大事签字制定”,由支部集体研究讨论。定期通报财务收支情况,增加透明度,创造高效和谐、廉洁奉公的支部。

3、加强车辆管理。一是实行小车出行登记报告制定。小车出行都须事先请示分管领导;二是实行持卡加油制度;三是实行按时入库制度。小车每天夜晚必须按时入库,特殊情况在外停留的报主任批准。

4、加强防疫物质管理。动物防疫物资管理实行“分管领导负责,专人负责管、专帐进行核算”。建立专帐核算所有动物防疫物资,保证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款相符,实行专人保管,专人发放,差错责任追究。

“三万”活动开展以来,市疫控中心支部高度重视,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万”活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机关转变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的要求,安排工作队深入麻洋驻点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做到“两个全覆盖”、“四个在一线”和“五个进农家”,积极开展“三万”活动推进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目前,发动群众、入户调查、为农民办实事等工作正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开展,工作组的“三万”活动推进顺利,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

1、6—8月份:(1)完成耕牛血吸虫病血检工作;(2)督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二免工作;(3)督导高温季节重点部位消毒灭源工作。

2、9—12月份:(1)完成奶牛结核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任务。(2)耕牛血吸虫病粪便、治疗和扩大化疗。(3)开展秋季集中免疫工作;认真进行秋季防疫工作考核;做好下半年全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迎检准备。(4)认真总结本年度工作,总结成绩找差距,扎实做好2012年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年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传染病防控工作。完善了传染病自动预警系统,提升了对疫情流行态势做出科学研判的能力;加强了疫情监测和各项防控措施的全面落实,手足口病疫情得到有效遏止,流感监测工作成效显著,消除疟疾工作稳步推进。2020年全市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丙类传染病11907例,死亡22例,发病率346.60/10万,死亡率0.64/10万,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二。

2.免疫规划工作。2020年全市以乡为单位免疫规划疫苗单苗报告接种率97.64%以上;对适龄儿童开展了麻风疫苗查漏补种,补种率98.84%;对麻疹、脊灰、乙脑、流脑、乙肝等疫苗针对传染病疑似病例及疑似异常反应开展了监测、流调工作。全市上传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单位191个,上传率100%,46家产科医院开展了新生儿接种信息上传工作,上传率97.87%,实现了儿童预防接种信息互联互通。

3.艾滋病防控工作。全市建立hiv初筛实验室55个、自愿咨询检测点41个,形成了覆盖全市的hiv监测网络。2020年监测各类人群943028人,检出hiv抗体阳性125例。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定点医院抗病毒治疗工作稳步推进,对496名艾滋病病人进行了心理疏导、依从性教育、定期随访、cd4检测和病毒载量检测,随访检测率95.7%,治疗覆盖率86.6%,艾滋病疫情报告质量合格率100%。

4.结核病防控工作。积极推进和巩固“三位一体”防治服务,试点开展结核病分级诊疗和综合防治服务模式。2020年全市共登记初诊病人2200例,查痰2147例,查痰率97.59%;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974人,其中,涂阳病人193人;非结防机构报告应转诊患者1047人,总体到位1013人,总体到位率96.75%;全市上年同期登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1353例,成功治疗1240例,成功治疗率91.64%。去年7月,国家卫计委组织专家对我市结核病分级诊疗试点工作进行了督导考核,我市的工作受到专家组的充分肯定,取得全国第11名的好成绩。

5.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全市13个县市区食品污染及有害因素监测覆盖率100%,12所a类哨点医院采集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1827例,任务完成率126.88%,37所c类哨点医院采集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285例,单位工作开展率94.59%,食源性疾病监测县乡村一体化试点工作开展率100%;市人民医院报告特定病原体食源性疾病病例120例,检出阳性标本24株,阳性率20%,市二院报告125例,检出阳性标本9株,阳性率7.2%。全市共报告并规范处置食源性疾病爆发事件和可疑聚集性病例34起。

6.卫生应急工作。完善了风险评估体系,如期上报了风险评估报告,修订了重大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应急处置预案,强化了应急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市县两级疾控机构联动,建立了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2020年,重点加强了应急队伍建设,对全体应急队员进行了应急知识培训和封闭式训练,大大提高了应急能力和水平。

7.慢性病防控工作。积极开展慢性病宣传工作,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健康咨询500余例,有效提高了公众主动预防疾病的思想意识;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农村癫痫防治、心血管疾病监测、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及肿瘤防治等项目进展顺利;2020年,城区成功创建国家级慢病示范区;全市报告已终审的死亡病例15490例,报告死亡率450.89/10万。截至2020年12月底,累计健康管理65岁以上老年人215017人,累计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206376例、糖尿病患者67503例。

8.职业病防控工作。完成了重点职业病监测数据年度统计分析,形成了重点职业病监测与职业健康风险终结评估报告;13个县市区重点职业病监测覆盖率100%;职业病业务管理网络用户开通率100%,上报数据审核及时率100%;对118个用人单位信息、107例尘肺病例、2例职业性噪声聋、21473个职业健康检查个案和115个用人单位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健康监测汇总表进行审核。

9.地方病防治工作。开展碘缺乏病病情监测和零售店碘盐监测,共采集儿童尿样1600份、孕妇尿样800份、碘盐3905份,全市碘盐覆盖率达到98.05%、碘盐合格率95.27%、合格碘盐食用率93.41%;在屯留、武乡、长子、襄垣对800名儿童进行了甲状腺b超检查,未发现甲状腺肿大病例;在沁县和长子对10所小学685名进行了儿童临床和右手正位x线检查,均未发现大骨节病阳性体征者。沁源县、沁县积极开展布病防治项目,完成高危人群筛查438人,实验室筛查结果阳性数34人。2020年全市共报告布病新发病例174例,无死亡病例,无爆发疫情。

10.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2020年对54所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采样640份,合格率89%;对19所托幼机构消毒质量进行了监测,采样263份,合格率为92%。全市有10个县市区开展病媒生物监测工作,共捕获鼠104只,捕获率为0.31%;雌蚊1642只,密度为1.62只/(灯·夜);蝇850只,密度为1.79只/笼;蟑螂213只,密度为0.06只/张;蜱虫58只,蜱指数为0.83。开展登革热监测5次,调查1694户次,阳性容器数为4,结果显示全年布雷图指数为0.24,主城区登革热传播系数较低。

11.卫生检验检测工作。2020年,微生物检验完成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91人份,其中阳性18人;hiv复核194人份,cd4/cd8检测657人份,hiv病人病毒载量检测标本分离233人份,哨点监测1385人4155份,自愿咨询检测外展1006份;完成流感核酸检测650份,禽流感检测240份,手足口核酸检测447份,麻疹检测86份;风疹检测86份、各类水样139份,疟疾检测复核189份,食源性腹泻检测237人份,食品污染因素监测201份,网报信息201份,公卫及消杀样品检测130份。理化检验完成外送水样49份;食品样4份;游泳池水19份,水质监测1105份,平行样品102份,农村环境监测土壤样品60份,食品风险监测样品135份,水碘样品150份。完成了国家尿碘、碘盐、水碘盲样考核,手足口核酸盲样考核,完成国家、省级水、土壤、食品样品检验能力验证;全省食源性腹泻致病菌考核,布病、风疹、麻疹血清学elisa考核和核酸检测pcr考核,食品中李斯特致病菌的考核,流感参比中心盲样考核任务;完成艾滋病实验室hiv、cd4考核;完成质控科11项内部质控考核。顺利通过了艾滋病确证实验室认证。

年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1、开展了“工作质量提升年”活动。为解决多年来部分业务工作标准不高、质量不优,部分科室工作不严谨、不到位的现象。去年在中心各科室开展了以“澄清家底,明确责任,规范流程,对标一流”为主题的全面提升疾控工作质量年活动,要求各科室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对照国家各项业务工作规范或指南,对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列出清单,对每项工作任务的工作流程与程序列出清单,并严格按照两个清单开展工作,做到工作任务不漏项,工作流程不缺项,从而保证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2020年通过“工作质量提升年”活动,各科的业务工作均有了明显提高,尤其是检验科,流感病毒与食源性腹泻5种病毒阳性检出率明显上升,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由2020年的15.2%上升到25.6%,食源性腹泻中诺如病毒检出由2020年的0株提高到8株。更主要的是通过“工作质量提升年”活动,推动全体职工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意识、规矩意识、使命意识,初步建立起了职责明确、工作有序的工作格局,使整个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规范,效率进一步优化,质量得到大的提高。

2、加强了卫生应急队伍建设。在2020年对全市疾控系统卫生应急队伍进行整合,以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队伍为核心,组建三个卫生应急区域分队,初步形成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基础上,2020年重点在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队伍的素养、知识以及技能提升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一是聘请城区武装部教官对队伍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跨立、正步走、半面左右转敬礼等军事科目训练以及搭建营地、修建厕所、正餐保障等项目训练。二是组织全体队员赴北京朝阳区疾控中心和东城区疾控中心进行了实地参观,并接受了国家级卫生应急专家授课培训。三是组织队伍在壶关县桥上乡前脑村进行了卫生应急演练。通过上述活动,大大提升了每个人的素养和技能以及整个卫生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在随后参加的全省“太行-2020”人防演练和全省疾控系统“健康卫士2020”卫生应急演练中取得了好的成绩,并代表城区民兵卫生防疫分队接受了省军区领导的检阅,得到了省市领导的一致赞誉。

3、进一步强化了精准扶贫工作。按照市委脱贫攻坚工作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中心党总支多次组织全体成员深入帮扶村开展调研,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安排帮扶工作。2020年,全体党员多次深入帮扶对象家中了解情况,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和十九大精神,为帮扶户解决实际困难;部分业务骨干多次到村开展疾病防控知识宣传,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单位为三个扶贫村进行了饮用水水质检测,确保了村民饮用水安全;积极争取资金为帮扶村修建了公路、停车场,优化了旅游环境;协助帮扶村上马了光伏发电、葡萄园种植、家畜养殖等项目;在帮扶村建立了卫生应急队伍训练基地,推动了乡村“农家乐”发展。去年,市疾控中心被壶关县委县政府表彰为“扶贫攻坚优秀工作队”,裴一霖同志荣获“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总之,2020年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重点,从抓工作质量提升入手,进一步完善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落实了重大疾病防控措施,加强了党的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全市疾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但是,我们也知道,工作中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如专业人员缺乏,队伍不稳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慢性病服务和实验室检测能力较低等问题。2020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建设“健康xx”为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已任,凝心聚力,团结奋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推动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工作汇报

在区委、区政府、区农水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在乡镇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半年来我区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区20xx年1到10月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汇报如下: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工作,全区(包括各街道办事处)每年都要召开数次动物防疫专题会议,精心组织准备,安排部署动物防疫工作。为了高质量的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我区还建立了重大动物疫病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我区动物防疫严格按照“五包”责任制落实到个人,实行一级对一级负责。街道主要领导负总责,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并建立村级防疫员的年度考核考评制度,将全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落到实处。区防指指挥长与各街道分管领导、区农水局与涉农街道农服中心分别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

责任书。

对所有免疫畜、禽登记造册,建立免疫台帐,确保动物防疫工作真抓实干,不留死角,不搞水份。同时建立了重大动物疫病报告制度和规模养殖户免疫报告制度,及时掌握免疫及疫情动态。

区财政每年都在预算内安排足额动物防疫专项资金,20xx年预算安排动物防疫经费7万元,其中村级动物防疫员补贴工资4万元,保证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同时抓好防疫物资储备工作,目前发放和储备有消毒药品20箱(计480瓶),防护服100件,电动喷雾器2台,雨鞋40双,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若干。各街道办事处均保证动物防疫资金到位。

利用各种形式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发放宣传材料,利用会议进行宣传,宣传范围延伸到广大养殖户、经营户等。

(1)科技入户宣传:通过业务宣传和技术指导以加大动物防疫工作的宣传力度。

(2)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在每次防疫员例会和检疫员会议上加强宣传。

(3)入户调查与宣传。防疫工作的到位与否,养殖户最清楚,所以通过对养殖户的入户调查能更清楚地了解防疫等情况,另一方面也给养殖户做了宣传。

(4)重点对象上门重点宣传。在动物免疫的工作中,碰到不配合的情况也有,因此对这些养殖户我们采取重点对象重点宣传,以最终全部免疫为目标。

(5)重大节假日调查与宣传。在重大节假日,畜产品用量相应增加,畜产品质量安全是值得我们永远关注的一个长期话题。利用节假日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扩大宣传范围。

我区现有存栏生猪1.3万头,牛208头,羊1200只,家禽26万羽。截止10月31日,20xx年全区禽流感免疫43.2万羽次,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2.2万头次,猪、牛、羊口蹄疫免疫1.628万头次。完成了免疫全覆盖。

在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方面,规范了疫情报告制度,建立疫情监控网络,每个村(居)都设立了疫情报告员。一旦发现可疑情况都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07年实施村级动物防疫员制度以来,村级动物防疫员补贴区级财政配套100元,各镇办每年给予村级动物防疫员每月200-400元的补贴经费,这样确保每位村级动物防疫员补贴工资每月不少于500元。各街道定期对村级动物防疫员召开会议,以会代训。分片包干,并与各镇办签订了劳务。

合同。

上下形成网络齐抓共管同时建立了村级防疫员的年度考核考评制度将全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落到实处。今年春防结束后将按考核方案对所有村级动物防疫员开展综合考核按业绩予以奖惩。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一年来,中心紧紧围绕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工作,重点强化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无疫区建设、协管员选聘、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立等工作,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确保了我市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现将一年以来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按照青岛市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有力开展了春、夏、秋三次集中防控行动,全面落实了免疫、消毒、标识加挂、疫情监测和流调等各项防控措施,将程序化免疫从规模场向较大散养户延伸,确保免疫率、消毒率、标识加挂率、免疫建档率、抗体合格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要求。

1、抗体检测。集中防疫结束后,中心以无疫区迎检场为重点,覆盖由基层站对每场点按照不低于xx份的样品比例进行采样,统一送疫控中心实验室集中进行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新城疫的抗体检测,全年检测样品达1xxxx余批次。根据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全市不同畜种间、不同区域间的免疫抗体水平,科学免疫效果。

2、病原学检测。按照20xx年动物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布病、小反刍兽疫、猪伪狂犬、细小病毒等重要动物疫病开展了动物疫病的病原学检测,检测场点包括所有种畜禽场、部分规模场、散养村、候鸟栖息地、农贸市场和屠宰场,全年检测样品达xxxx余批次,深入了解重点动物疫病在畜禽中的存在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建议。

3、流行病学调查。为掌握全市畜禽养殖场户的健康状况,在集中防疫期间,组织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分别对养殖场户健康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分析了生猪、奶牛、羊、家禽的养殖状况、健康状况以及存在发生疫病的风险;同时,在疫病多发季节,中心专门组织技术人员走访养殖场户、乡村兽医、兽药经营业户以及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开展动物疫病调查,了解疫病发生状况、分析发生原因,提出防控建议。

中心安排专人负责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物资和日常防疫的管理,严格遵守防控物资管理和动物疫苗管理制度。厂家直送的疫苗、消毒剂等物资认真查验数量、批号、包装等内容,确保物资质量。按照物资类别,分类存放,实行先入先出。在各种防疫物资发放中,认真登记名称、厂家、批号、数量等各类,严格落实领取人签字制度,并在青岛市监管信息平台和农业部追溯体系网站上进行入库、发放信息录入。对疫苗空瓶、过期疫苗实行回收、集中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为加强养殖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在积极推行“一户一表、一村一薄”散养户养殖免疫档案的基础上,统一印制了《畜禽规模场养殖档案》、《畜禽饲养日志》,要求规模场主、防疫医根据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规范记录存养、免疫、消毒、耳标号码、检测、诊疗、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以及巡查、监管等信息,实行痕迹化管理。同时,推进部分养殖场对养殖档案信息实行网上填报。

年初,市政府与各镇办签订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状,各镇办和基层站分别从行政、业务两条线与村级防疫员、规模场、包村干部、村干部层层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责任状,落实防控责任。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发布《青岛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制规定》后,及时印发到各成员单位,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各基层站进行学习、贯彻落实,同时在全市秋季防疫会议上专门进行了宣读、学习。

年度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去年以来,我们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和第一责任人责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秉承“抓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管党治党理念,坚持问题导向、整改导向、目标导向,通过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强化“三基建设”、开展巡视巡察整改自行“回头看”、全面创优发展环境年、提升疾控服务质量年、开展共产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创环境、当先锋”活动以及创建“党员先锋号”等活动,全面落实从严管党治党各项举措,不断加强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一是加强了理论学习。采取中心组每周五、支部每周四、全体职工每月第一周和第三周周二下午集中学习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了政治理论学习,撰写了学习心得及笔记。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使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牢固树立了“四个意识”,坚定了“四个自信”。二是健全了组织队伍。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的要求,改选了党总支,在行政和业务支部成立了党小组,组织全体党员参观了屯留县岗上村抗大一分校旧址,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召开了建党96周年纪念大会,对先进支部和优秀党员进行了表彰,增强了全体党员干部的凝聚力。三是建立完善了工作制度。针对多年来存在的重业务轻党建、党建工作制度不完善等现象,党总支多次开会讨论研究完善党的制度建设问题,并根据市疾控中心实际,制定完善了23项党建工作制度,为进一步规范党建工作奠定了基础。四是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严格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廉洁自律制度,扎实改进“四风”,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时刻要求全体干部职工要坚定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和廉洁自律底线,不断转变工作作风,依法依规开展工作,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担当的氛围,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疾控队伍。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20××年上半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市疫控中心根据省市有关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周密布署防控方案,突出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划片定责,跟踪防疫,全程加强督导,集中免疫后认真开展动物免疫效果监测评估,确保我市猪瘟、口蹄疫、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羊痘、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密度100%,免疫效果监测达省标。在上半年防控工作中,我们坚持“一个不动摇”、强化“两个抓到位”的防控工作思路,由于防疫措施得力,工作务实,目前我市无一起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畜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猪0.7%、牛0.05%、羊0.04%,鸡2.3%左右,连续呈下降趋势。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动物免疫。

上半年全市共注射猪瘟苗60.2万头,猪口蹄疫苗60.2万头,牛羊口蹄疫苗7.41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苗60.2万头,鸡新城疫(i系)1170.2万羽,高致病性禽流感1607.9万羽。猪、牛(羊)、鸡强制免疫密度分别为100%、100%、99.3%,家畜免疫标识配戴率为99%。共发放动物免疫证32.8万张,强制免疫通知单1.0万份,免疫档案790本,注射针头1.35万枚,酒精27万ml,猪耳标53.6万套,牛羊耳标6.6万套,免疫耳钳150把,药棉30磅。疫苗、器械、标识等动物免疫物质的充足供应,为我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突出重点,坚持夯实动物基础免疫不动摇。

为了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春防工作会议后,市疫控中心按照上级会议精神,迅速召开了支部会议,落实防疫工作计划,制定了《重点部位的动物免疫和疫情监测方案》、《春季动物防疫督导方案》、《动物免疫效果监测评估考核方案》,要求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强制免疫项目,做到“两个全覆盖”,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当”,坚持夯实动物基础免疫不动摇。在突出抓强制免疫的同时,市疫控中心深入宣传,积极开展猪伪狂犬、猪链球菌、猪乙脑、鸡法氏囊、禽霍乱等畜禽特种病免疫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2、强化监管,狠抓重点部位“八到位”。

畜禽养殖业目前正在由过去的粗放、散养型逐步向规模化规范化过渡转型。我市养殖量大、品种杂、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免疫程序不科学,防控措施不具体,管理制度不健全,业主养殖行为不规范,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为了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场,联系到户,挂牌服务”的服务机制落到实处,确保重点部位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有效防范和化解疫情风险,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重点部位八到位监管措施:一是监管责任人与畜主的监管责任状签订到位;二是强制免疫通知单发放、签收到位;三是重点部位责任监管公示牌悬挂到位;四是猪瘟、口蹄疫等强制免疫项目,由监管责任人亲自注射到位;五是畜禽标识一律配戴到位;六是动物免疫证逐户发放到位;七是养殖档案规范登记、信息录入准确、认真填写到位;八是制定二免计划,督促二免到位。

在今年春防中市疫控中心与市直管的万头(羽)畜禽养殖场(公司)签订重点部位监管工作责任状18份,对被监管单位就有关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畜牧服务中心发放强制免疫通知单1860多份,签订畜禽养殖重点部位责任状1860余份,订制并悬挂重点部位责任监管牌1520余块。随着监管措施的不断完善、逐步落实,收到了实效,上半年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疫情一直比较平静。

3、全程督导,平衡推进全市防疫工作。

为了促进全市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天门市20××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督导方案》。市畜牧兽医局组织4个防疫督导组,由局党组成员包乡带队,深入村组跟班防疫,当场查看防疫员的防疫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全程督导春防工作的开展。3月22、23分别在拖市、岳口两地召开了春防工作片会,解决前期督导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通过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春防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

4、科学免疫,确保真苗真打真有效。

根据《湖北省20××年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要求,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羊痘六种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一是规模养殖场按既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家禽实施春秋集中免疫,每月对新补栏的家禽要及时补免;二是根据品种不同的畜禽,严格在适龄免疫时间内进行首免或加强免疫,确保畜禽及时得到免疫保护;三是狠抓“七个一,五把关”的免疫操作规程和“苗不离冰,冰不离苗”的疫苗保管要求,切实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四是继续推行“季防月补”、“补免日”制定,切实做到补免制度化,常年化,确保畜禽免疫抗体始终处于保护之内。

5、开展技能培训,着力提高防疫员防控水平。

为了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断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更好地为我市畜牧业生产发展保驾护航,3月份我们对200名村级防疫员进行了一周的培训。通过培训,学员们基本上达到了“五知、八会”的要求,即:知职业道德、知法律法规、知专业知识、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程序、知疫情报告要求;会保定、会免疫接种、会挂耳标、会建立免疫档案、会采血、会采病料、会基本的临床诊疗。培训期间学员们学习兴致很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疫情测报。

1、认真开展动物疫情监测。5月上旬市疫控中心对18个规模养猪场、23个规模蛋鸡场、10个规模鸭场以及368个畜禽散养户进行随机抽样1492份样品进行抗体监测(其中监测:猪瘟296头份,猪口蹄疫191头份,牛羊口蹄疫214头份,鸡新城疫396羽份,禽流感395羽份),经实验检测,今年上半年已免畜禽抗体水平达到85%以上。

2、坚持流行病学调查。对全市疫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3、对重点部位开展监测。制定“重点部位”监测方案,全市共选取了7个采样监测点,其中3个家禽养殖场,1个行政村,3个活禽交易市场,对7个具有养殖代表性的重点场所进行定期采样,全年跟踪监测,切实做到了解疫病发展流行趋势,达到控制疫情,消灭疫病的目的。

4、坚持测报站实验室和动物专家门诊部日常疫病诊断监测工作。上半年实验室诊断、检测病畜(禽)样品120多例,通过农技110服务热线接待养殖户咨询100余人次,下乡出诊20多车次。

5、兽医实验室考核验收。4月上旬,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对我市兽医实验室进行现场考核验收。针对省专家组提出的实验室整改意见,市疫控中心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投入2.3万余元对软硬件不达标的地方限期整改到位。经过整改,市兽医实验室通过上级验收,取得农业部资质认证。

二、加强机关管理工作。

1、岗位定责,人员分工。对内设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科、动物疫情测报站、动物防疫物资管理科、办公室、财务科五个科室和两个专家门诊部(钟惺门诊部、姜店门诊部)的主要职能进行了明确,对职能科室负责人的全年工作任务、职责进行了疏理和划分,使每个工作人员肩上有责任,手中有任务,行为有准则。

2、严格财经程序,廉洁奉公。严格遵守财经、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定、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对专项资金、大笔款项、大额支出、超标费用等,实行“大事签字制定”,由支部集体研究讨论。定期通报财务收支情况,增加透明度,创造高效和谐、廉洁奉公的支部。

3、加强车辆管理。一是实行小车出行登记报告制定。小车出行都须事先请示分管领导;二是实行持卡加油制度;三是实行按时入库制度。小车每天夜晚必须按时入库,特殊情况在外停留的报主任批准。

4、加强防疫物质管理。动物防疫物资管理实行“分管领导负责,专人负责管、专帐进行核算”。建立专帐核算所有动物防疫物资,保证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款相符,实行专人保管,专人发放,差错责任追究。

三、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务实开展“三万”活动。

“三万”活动开展以来,市疫控中心支部高度重视,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万”活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机关转变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的要求,安排工作队深入麻洋驻点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做到“两个全覆盖”、“四个在一线”和“五个进农家”,积极开展“三万”活动推进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目前,发动群众、入户调查、为农民办实事等工作正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开展,工作组的“三万”活动推进顺利,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1、6—8月份:(1)完成耕牛血吸虫病血检工作;(2)督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二免工作;(3)督导高温季节重点部位消毒灭源工作。

2、9—12月份:(1)完成奶牛结核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任务。(2)耕牛血吸虫病粪便、治疗和扩大化疗。(3)开展秋季集中免疫工作;认真进行秋季防疫工作考核;做好下半年全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迎检准备。(4)认真总结本年度工作,总结成绩找差距,扎实做好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xx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实施县政府卫生防病职能的专业机构,肩负着全县疾病预防、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与处置,疫情监测报告、卫生检验、检测与评价、职业危害与健康监测、健康教育与促进,指导与培训、技术管理与服务等多项工作的重任。近年来,布病等旧的传染病死灰复燃,手足口病、甲流、禽流感等新发传染病不断出现,15岁以下乙肝疫苗查漏补种、-麻疹消除等工作或多或少对我们的日常工作造成了影响,但疾控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局的坚强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为保护人民的健康和保持社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中心设置有13个科室,其职能如下:

1、质量管理科。

组织质量体系和检测技术文件的编审、报批,负责受控技术文件的确认;负责检测过程技术规范的管理;协助中心主任和中心质量负责人组织质量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负责检测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和评价,组织实验室比对和验证试验;负责客户样品检测的受理、检测报告的审查、打印;检测资料的.档案和相关技术资料的存档保管。

2、宣传教育科。

主要进行人群卫生知识宣传活动;组织大型卫生宣传活动;进行目标人群重点卫生防病知识培训;目标人群行为干预。

3、卫生监测科。

对全县食品、公共场所卫生现场监测和评价;进行食品污染监测;对人群合理膳食进行指导;进行全县城乡中小学校学生常见病的防治督导工作。

4、综合业务科。

开展生活饮用水监测;农村改水项目技术指导;劳动卫生现场监测和评价;负责职业危害的预防控制工作;负责职业中毒等卫生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及处理;负责开展以预防性健康检查,包括职业病、行业从业人员健康体检、放射性工作人员健康体检;负责预防性健康检查的管理工作。

5、检验科。

开展实验室安全管理、艾滋病实验室检测、对全县食品污染和重大食物中毒进行卫生学检验;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食品、包装材料及容器、食品用工具等进行卫生检测;对饮用水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的产品进行卫生检测。对影响人体健康的公共场所工厂车间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实验室的定性、定量检测;对健康相关产品进行检测;对食用盐进行碘含量检测;对食品安全的监测工作进行检测。

6、流行病科。

建立疫情监测,负责开展人群健康水平与传染病、非传染病的疫情监测;暴发、散发疫情处置、调查及事件的报告、艾滋病的预防和高危人群预防干预;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相关疾病规范处置;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区处理;相关疫苗的推广应用;以及相应业务技术指导和综合审议,并进行效果评价。负责全县病毒的防治、科研、培训等工作,尤其以开展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监测工作为重点,开展学清学监测;负责相应疾病疫苗的推广应用;并组织具体实施及疫苗效果评价;负责全县有关病毒诊断高新技术的开发和交流。

7、地方病科。

负责对全县鼠病、布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碘缺乏病、氟病等六种地方病以及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及措施制定;主持制定全县地方病防治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负责对基层业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进行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进行食盐碘含量监测;完成消除碘缺乏病达标。

8、免疫规划科。

负责全县疫苗接种率、规范接种单位覆盖、入托、入学儿童接种证查验率、接种监测报告覆盖率的调查;制定全县免疫、免疫性疾病的工作计划预防控制措施;对人群免疫水平、疫苗免疫成功率进行监测;负责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负责组织实施预防接种;进行计划免疫业务技术指导和综合审议;负责疫苗计划的制定、冷链管理、免疫卡(册)、证和表格的管理。

9、消毒科。

对消毒药剂、消毒器械及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卫生用品进行监测;调研本县医院感染动态,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并实施控制;对托幼机构预防性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制定全县虫媒传染病的防治规划、技术方案;开展切断虫媒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措施与控制工作;进行全县病媒生物的种群分布调查;对寄生虫人群感染率、人群规范药物驱虫覆盖率的调查。

10、生物制品科。

根据防病工作的需要,适时做好生物制品的计划、采购、分发工作;建立入库、分发登记簿、详细记载品名、数量、批号及失效日期;针对各种生物制品储存条件和要求,妥善做好储存运输工作;随时掌握各种生物制品的使用情况,反映效果和剩余数。

11、疾病监测科。

负责国家疾病信息网的管理和应用;疫情数据的收集、汇总、通讯上报工作;疫情报告综合评价、疫情报告督导、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网络直报覆盖、死因报告率调查;各种发病数据分析、国际、国内疾病相关信息检索为决策者提供依据;负责生命统计与分析研究;发病趋势预测等工作。

12、财务科。

掌握中心财务情况,制定年初工作预算及年终决算,合理使用专项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对支出情况进行把关。

13、办公室。

组织、协调各类人员的专业培训;负责进修人员管理;负责科研工作的计划、课题(论证、管理)成果、论文的管理。负责拟定科技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拟定公共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医学教育人才培训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中心各项安全工作。

初,结合本县实际,制订完善了手足口病、流感、甲流、禽流感等13种传染病的疫情处理应急预案,并对疫情应急处理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业务培训,以提高应急反应能力。特别是对麻疹、手足口病、甲型h7n9流感疫情防控做到人员、组织、培训、宣传、处理五到位,为稳定社会正常秩序,确保一方平安打下坚实基础。

中心把构建“和谐疾控”作为管理理念和奋斗目标。年初借班子调整,及时进行成员分工,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充分发挥各自积极性和责任性,充分发扬班子指导作用、协调作用和激励作用,形成了一个讲原则、讲团结的和谐班子,层级管理成效明显,更加坚定地推进疾病防控各项工作。

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工作总结精选_

鲅鱼圈区疾控中心根据《2009年营口地区战线工作计划》,结合我区传染病形势特制订本年度传染病工作计划。

一、霍乱防制及监测:

1、开展专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工作。

鲅鱼圈区疾控中心于2009年4月26日开展了以霍乱为重点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培训,参加会议的有:区中心医院、熊岳镇二院、熊岳防疫站、芦屯及红旗镇防保所等多家医疗单位,人员包括医疗机构的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医务人员等专业人员,要求培训后,各医疗单位开展对本单位的专业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同时要求各医疗单位成立疫情领导小组,疾控中心成立霍乱防治小组,模拟演练,全面提高处理霍乱疫情的综合能力。

2、肠道门诊的建立及督导。

我区于2009年5月1日按时开诊,坚持二十四小时开诊,坚持肠道门诊制度。鲅鱼圈区中心医院、熊岳二院为肠道门诊定点单位,做到(专诊疗室、专观察室、专药房、专用厕所及专医、护、检人员),其它同济医院、港务局医院等医疗单位均做到四专三兼。各家医院认真进行腹泻病人登记和筛查,两家定点医院肠道门诊便检率达10%以上。严格掌握肠道传染病出院标准,认真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真正做到对霍乱等传染病人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疫情的蔓延。每月对定点肠道门诊进行一次督导。

3、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监测:

2009年鲅鱼圈区5---10月各家医院认真进行腹泻病人登记和筛查,区医院、二院5---10月肠道门诊量为606例,其中菌痢50例,占监测总数的8.25%;肠炎373例,占监测总数的93.18%。其中肠炎居多。

两家定点医院肠道门诊便检率达10%以上。区疾控每月10日钱将统计结果上报市疾控中心。

4、外环境监测及海产品监测:

外环境水监测5---10月,每月一次。每次3个监测点,每点采2份样品,选择入海口处,全年共监测水样36份,无阳性结果。海产品监测共监测海产品300份,甲壳类120份、贝壳类120份、鱼类45份、其它15份。无阳性结果。

5、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机动队建设,物资配备,实验室等。

二、流感、人禽流感监测:

1、流感病例监测:

鲅鱼圈区流感监测医院为区中心医院,每天统计流感样病例,每周将数据及时上报区疾控中心。

全年1---11月共监测流感样病例90413例,主要集中在内科门诊、内科急诊,儿内科。

2、sars预警病例、人禽流感病例监测。

一旬“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旬报表”分别报县、区和市疾控。我区监测点为:区中心医院、鲅鱼圈区港务局医院、辽宁省监狱医院、区中心医院四家医院。

1---11月四家共监测33频次,共监测2582例,其中肺炎病例2582例,明确诊断病例2582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0例。其中区中心医院监测2364例,占全区监测病例的91.56%,其中肺炎病例2364例,明确诊断病例2364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0例。港务局医院31例,占全区监测病例的1.20%,其中其中肺炎病例31例,明确诊断病例31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0例。区中医院84例,占全区监测病例的3.25%,其中肺炎病例84例,明确诊断病例84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0例。省监狱医院103例,占全区监测病例的3.99%其中肺炎病例103例,明确诊断病例103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0例。

其中区中心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例数居全区流感样监测的首位。

3、监测点的督导。

为了流感样病例、sars预警病例、人禽流感病例监测的质量,每月一次对辖区内监测点医院进行督导,对督导结果形成反馈并存档。

4、开展定点监测医院的培训工作。

三、流行性出血热的防制及监测。

1、完成了疾控业务人员及重点临床医生的培训,提高认证能力。

2、及时处理流行性出血热的预警病例。

3、出血热免费接种。

为了有效降低我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部署、市疾控指导下,区疾控中心具体组织实施,于2009年开展了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工作。

我区重点接种村为:

红旗镇文屯村。

胜台村。

芦屯村官屯村。

东柳屯望海办事处。

望海村。

全区应接种人数共6000人,实种5700人,接种率为96%。接种率均达到省、市要求的接种率(90%以上)。

四、猩红热防制:

加强全区猩红热疫情报告的管理,提高病例的诊断水平。要求所有临床诊断为猩红热的病例应具备血常规结果的,一律做排除诊断。

五、炭疽防制与监测。

开展了疾控业务人员及重点地区临床医生培训,提高处理及临床认证能力。

六、伤寒、痢疾、o157等细菌性腹泻防制与监测。

辖区内出现暴发疫情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并电话逐级上报,同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形成暴发调查报告,报告市疾控中心。

认真审核伤寒、痢疾、o157等细菌性腹泻的网络报告,如发现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调查。

伤寒、痢疾、o157等细菌性腹泻的培训。

开展了疾控业务人员及重点地区临床医生培训,提高处理及处理及临床认证能力。

七、鲅鱼圈区疾控中心在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下,严格遵照《手足口病工作指南》,严格执行上级文件下,使得我区手足口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2009年即将岁尾的时候做一下小结:

1、调查与指导。

鲅鱼圈区截止2008年11月24日共报告手足口病临床诊断病例243例(包括熊岳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1.89%。其中海星办事处62例,海东办事处39例,红海办事处26例,望海办事处2例,熊岳镇47例,红旗镇16例,芦屯镇20例,不详乡镇30例。

接到报告后,区疾控中心立即组成流调小组前往病人所在地进行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详细填写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鲅鱼圈区疾控中心流调小组成员对患儿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知识宣传,让患儿多休息,在家注意隔离,随时与医院联系。对患儿所在治疗的医院进行严格的专业指导,防止交叉感染。鲅鱼圈区区疾控中心又对幼托儿童所在托幼机构进行督导调查,并对该幼儿园提出以下建议:

(1)实行晨检制度,发现疑似病人立即向卫生部门报告。

(2)园内房间要勤通风,常晒被褥。(3)让园内儿童喝开水,吃熟食。(4)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5)要对园内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2、报告与宣传。

按市卫生局的要求,每周一、四报告手足口病疫情调查报告,确保上级部门及时了解我区手足口病疫情情况。

在流调与在幼托机构和医疗单位的督导过程中,积极宣传手足口病预防知识,使得广大人们了解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为防止手足口病在我区的流行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八、鼠疫防制与监测。

我区于2009年4月26日开展了疾控业务人员及重点临床医生培训,提高了处理及临床认证能力。

九、疫情总体情况。

2009年全区共报告传染病1110例,发病率321.73/十万,与去年同时期比上升43.96%,其中病毒性肝炎449例,占发病总数的40.45%,其中肺结核173例,占发病总数的15.59%,手足口病243例,占发病总数的21.89%,麻疹101例,占发病总数的9.10%,丙肝59例,占发病总数的53.15%,梅毒51例,占发病总数的4.59%,流行性腮腺炎39例,占发病总数的3.51%,痢疾16例,占发病总数的1.44%,猩红热16例,占发病总数的1.44%,出血热8例,占发病总数的0.72%,风疹5例,占发病总数的0.45%,甲型h1n1流感4例,占发病总数的0.36%,艾滋病2例,占发病总数的0.18%,淋病1,占发病总数的0.09%,斑疹伤寒1,占发病总数的0.09%,其它感染性腹泻1例,占发病总数的0.09%,伤寒副伤寒1例,占发病总数的0.09%。

疫情管理与监测:

1.按传染病报告工作管理工作指南具体执行工作,要求对辖区内的疫情报告进行及时、准确、规范的审核。每月报告卡及时统计,形成简报上报、反馈。

2.做好对辖区内疫情报告单位的督导、监测工作。每月一次对辖区内医疗单位进行督导,并有记录。

3.按要求不定期对区内各医疗单位的疫情报告人员进行培训。4.重大疫情和突发事件网络直报。

5.年末对疫情报告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科学系统的归档、备份。

十、结核病防制及监测:.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建立结核病监测、疫情、防制管理等资料档案。

为了鼓励各级医疗机构包括农村乡、镇医院,及个体村医对肺结。

核可疑者和病人的转诊工作以及管理工作,落实病人报病费,每转诊报告1例结核病人付给转诊报告医生10元的报病费,每例初治治疗管理费为100元(县、区级20元、乡级20元、村级60元)每例复治涂阳病人管理费等同与初治涂阳病人,初治涂阴管理费60元。

2.病人发现:加强流动人口等人群发现工作,确保及时发现结核病人。做好结核病疫情网络追踪工作。全年综合性医疗机构共转诊187人,转诊率为100%,共追访180人,最踪到位率90%以上。全年共督导病人209人,其中初治病人192人,复制病人11例,结核病相关信息录入率达100%,卡片审核率达100%,村医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率达80%,全民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60%。

3.督导:县对乡、镇每1-2月督导一次,乡卫生室和化疗督导员每月督导2次(每个病人全程至少访视4次)督导内容包括:病人发现、转诊、网络直报病人和可疑者追踪情况、治疗管理、督导访视、报病费及病人医疗管理费发放等。

4、培训:根据上级项目实施要求,开展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年初做出对乡、村防痨人员的技术培训计划。5.宣传:开展计划多种形式经常性的结核病防治工作知识的宣传活动。利用3.24世界结核病日开展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让广大群众了解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内容和免费政策。

十一、虫媒:

根据《营口地区2009年病媒生物监测实施细则》的要求选择文卫小区为监测点,采用中国疾控中心确定的光催化蚊蝇器为监测工具。监测方法采用灯诱法。每年监测一个消长周期,即从5月中旬起至10月连续两次蚊密度指数为零时止。每月监测2次,密度单位为;只/小时。

全年共监测6个月(5—10月)共计捕获蚊类105只,六个种,雌性52只,占监测总数的49.52%,雄性53只,占监测总数的50.48%,按背点伊蚊为优势种。共捕获蝇类64只,家蝇17只,市蝇17只,丝光绿蝇7只,伏蝇5只,夏厕蝇3只,家蝇、市蝇为优势种。

十二、地方病防治及监测:

(一)防氟改水。

1.降氟改水工程监督监测。

改水工程均正常运转。病区重新核定登记。

以自然村为单位,对地氟病区村屯进行了区域核查和登记,并填写了饮水型氟病区核查登记表。

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为了全面、准确了解和掌握居民碘盐食用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居民食用合格碘盐。

(二)碘缺乏病防制。

监测工作组织实施。

今年按市疾控中心的会议部署,根据《全国碘盐监测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按东西南北中方位选取了监测点。此项工作从3月开始,至6月30日结束,在监测过程中采取了封闭式塑料袋采样,从而保证了样品的质量。全年共监测居民户碘盐300份,均为合格碘盐,无阳性结果。

(三)、布病防制1、2009年没有新发病例。

2、对村级进行了布病防制知识培训。

3、为了更好的防制布病,及时与畜牧部门进行了沟通。

鲅鱼圈区疾控中心。

2009年12月4日。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1、传染病防控工作:以人禽流感、霍乱、不明原因肺炎和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防控为重点,加强疾病监测和疫情信息管理,全面落实各项防治措施,以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对本辖区及外地转至本地救治的传染病病例按省市两级疾控的监测方案开展了现场调查、采样监测、病情随访。全区未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和流行,疫情形势较为平稳。截至2020年12月10日,我区共报告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和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2267例(按现住址统计),报告乙类传染病1063例,丙类传染病1204例。网络直报覆盖率100%,及时审核率和及时报告率99.95%。

2、地方病防控工作:按《xx区2020年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共采集了212份8-10岁儿童及100份孕妇家中食用盐样、尿样分别进行盐碘、尿碘含量检测以及学生甲状腺b超检查甲状腺肿大率。

3、重点寄生虫病防控工作:按《xx区2020年疟疾监测方案》对三热病人血检,截至12月10日,全区已完成三热病人血检401份,检出阳性3例,对阳性病例均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置。根据省市工作要求,制定了《xx区2020年重点寄生虫监测工作方案》,共抽取五个乡街的五个村(社区),采集了1000人份的大便样本、200人份的肛周试纸样本,查出阳性4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年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计划

1、截至12月10日,报告食源性疾病1503例,现场个案调查2次,蘑菇中毒专项监测个案调查10人;省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项监测采样104个;省级农村安全饮用水风险评估专项监测以及农村安全饮用水监测采样34个;59所托幼机构的日常消毒监测工作采样294个;公共场所监测217家采样875个;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

2、规范开展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体检工作,确保体检质量,保证从业人员健康上岗,1-11月体检人数27576人。1-11月动物咬伤处置人数3064人。

3、完成xx区迎国家卫生城市复检工作,对62家公共场所的消毒质量进行监测;完成xx区国家双随机监督抽检工作,对23家公共场所的消毒质量、1家自来水公司的水质、8所区属小学的教学环境进行了监测。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年上半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积极开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强化动物强制免疫工作。

市疫控中心根据省市有关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会议精神,精心组织,周密布署防控方案,突出动物疫病防控重点,划片定责,跟踪防疫,全程加强督导,集中免疫后认真开展动物免疫效果监测评估,确保我市猪瘟、口蹄疫、鸡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羊痘、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免疫密度100%,免疫效果监测达省标。在上半年防控工作中,我们坚持“一个不动摇”、强化“两个抓到位”的防控工作思路,由于防疫措施得力,工作务实,目前我市无一起重大动物疫病发生,畜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猪0.7%、牛0.05%、羊0.04%,鸡2.3%左右,连续呈下降趋势。动物防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动物免疫。

上半年全市共注射猪瘟苗60.2万头,猪口蹄疫苗60.2万头,牛羊口蹄疫苗7.41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苗60.2万头,鸡新城疫(i系)1170.2万羽,高致病性禽流感1607.9万羽。猪、牛(羊)、鸡强制免疫密度分别为100%、100%、99.3%,家畜免疫标识配戴率为99%。共发放动物免疫证32.8万张,强制免疫通知单1.0万份,免疫档案790本,注射针头1.35万枚,酒精27万ml,猪耳标53.6万套,牛羊耳标6.6万套,免疫耳钳150把,药棉30磅。疫苗、器械、标识等动物免疫物质的充足供应,为我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突出重点,坚持夯实动物基础免疫不动摇。

为了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春防工作会议后,市疫控中心按照上级会议精神,迅速召开了支部会议,落实防疫工作计划,制定了《重点部位的动物免疫和疫情监测方案》、《春季动物防疫督导方案》、《动物免疫效果监测评估考核方案》,要求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禽流感、鸡新城疫、羊痘强制免疫项目,做到“两个全覆盖”,确保“应免尽免,不留空当”,坚持夯实动物基础免疫不动摇。在突出抓强制免疫的同时,市疫控中心深入宣传,积极开展猪伪狂犬、猪链球菌、猪乙脑、鸡法氏囊、禽霍乱等畜禽特种病免疫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2、强化监管,狠抓重点部位“八到位”。

畜禽养殖业目前正在由过去的粗放、散养型逐步向规模化规范化过渡转型。我市养殖量大、品种杂、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免疫程序不科学,防控措施不具体,管理制度不健全,业主养殖行为不规范,整体管理水平不高。为了确保“责任到人,工作到场,联系到户,挂牌服务”的服务机制落到实处,确保重点部位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有效防范和化解疫情风险,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重点部位八到位监管措施:一是监管责任人与畜主的监管责任状签订到位;二是强制免疫通知单发放、签收到位;三是重点部位责任监管公示牌悬挂到位;四是猪瘟、口蹄疫等强制免疫项目,由监管责任人亲自注射到位;五是畜禽标识一律配戴到位;六是动物免疫证逐户发放到位;七是养殖档案规范登记、信息录入准确、认真填写到位;八是制定二免计划,督促二免到位。

在今年春防中市疫控中心与市直管的万头(羽)畜禽养殖场(公司)签订重点部位监管工作责任状18份,对被监管单位就有关动物疫病防控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畜牧服务中心发放强制免疫通知单1860多份,签订畜禽养殖重点部位责任状1860余份,订制并悬挂重点部位责任监管牌1520余块。随着监管措施的不断完善、逐步落实,收到了实效,上半年畜禽规模养殖场的疫情一直比较平静。

3、全程督导,平衡推进全市防疫工作。

为了促进全市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办公室印发了《天门市20××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督导方案》。市畜牧兽医局组织4个防疫督导组,由局党组成员包乡带队,深入村组跟班防疫,当场查看防疫员的'防疫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全程督导春防工作的开展。3月22、23分别在拖市、岳口两地召开了春防工作片会,解决前期督导工作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通过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春防工作平稳有序地进行。

4、科学免疫,确保真苗真打真有效。

根据《湖北省20××年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的要求,对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羊痘六种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一是规模养殖场按既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散养家禽实施春秋集中免疫,每月对新补栏的家禽要及时补免;二是根据品种不同的畜禽,严格在适龄免疫时间内进行首免或加强免疫,确保畜禽及时得到免疫保护;三是狠抓“七个一,五把关”的免疫操作规程和“苗不离冰,冰不离苗”的疫苗保管要求,切实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四是继续推行“季防月补”、“补免日”制定,切实做到补免制度化,常年化,确保畜禽免疫抗体始终处于保护之内。

5、开展技能培训,着力提高防疫员防控水平。

为了应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不断提高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更好地为我市畜牧业生产发展保驾护航,3月份我们对200名村级防疫员进行了一周的培训。通过培训,学员们基本上达到了“五知、八会”的要求,即:知职业道德、知法律法规、知专业知识、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程序、知疫情报告要求;会保定、会免疫接种、会挂耳标、会建立免疫档案、会采血、会采病料、会基本的临床诊疗。培训期间学员们学习兴致很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疫情测报。

1、认真开展动物疫情监测。5月上旬市疫控中心对18个规模养猪场、23个规模蛋鸡场、10个规模鸭场以及368个畜禽散养户进行随机抽样1492份样品进行抗体监测(其中监测:猪瘟296头份,猪口蹄疫191头份,牛羊口蹄疫214头份,鸡新城疫396羽份,禽流感395羽份),经实验检测,今年上半年已免畜禽抗体水平达到85%以上。

2、坚持流行病学调查。对全市疫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3、对重点部位开展监测。制定“重点部位”监测方案,全市共选取了7个采样监测点,其中3个家禽养殖场,1个行政村,3个活禽交易市场,对7个具有养殖代表性的重点场所进行定期采样,全年跟踪监测,切实做到了解疫病发展流行趋势,达到控制疫情,消灭疫病的目的。

4、坚持测报站实验室和动物专家门诊部日常疫病诊断监测工作。上半年实验室诊断、检测病畜(禽)样品120多例,通过农技110服务热线接待养殖户咨询100余人次,下乡出诊20多车次。

5、兽医实验室考核验收。4月上旬,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专家对我市兽医实验室进行现场考核验收。针对省专家组提出的实验室整改意见,市疫控中心迅速组织人力物力,投入2.3万余元对软硬件不达标的地方限期整改到位。经过整改,市兽医实验室通过上级验收,取得农业部资质认证。

6、开展动物血防工作。

二、加强机关管理工作。

1、岗位定责,人员分工。对内设的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科、动物疫情测报站、动物防疫物资管理科、办公室、财务科五个科室和两个专家门诊部(钟惺门诊部、姜店门诊部)的主要职能进行了明确,对职能科室负责人的全年工作任务、职责进行了疏理和划分,使每个工作人员肩上有责任,手中有任务,行为有准则。

2、严格财经程序,廉洁奉公。严格遵守财经、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定、依法理财、科学理财、民主理财,对专项资金、大笔款项、大额支出、超标费用等,实行“大事签字制定”,由支部集体研究讨论。定期通报财务收支情况,增加透明度,创造高效和谐、廉洁奉公的支部。

3、加强车辆管理。一是实行小车出行登记报告制定。小车出行都须事先请示分管领导;二是实行持卡加油制度;三是实行按时入库制度。小车每天夜晚必须按时入库,特殊情况在外停留的报主任批准。

4、加强防疫物质管理。动物防疫物资管理实行“分管领导负责,专人负责管、专帐进行核算”。建立专帐核算所有动物防疫物资,保证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帐款相符,实行专人保管,专人发放,差错责任追究。

三、积极响应号召,认真务实开展“三万”活动。

“三万”活动开展以来,市疫控中心支部高度重视,切实按照市委、市政府“三万”活动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机关转变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的要求,安排工作队深入麻洋驻点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高度的责任心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做到“两个全覆盖”、“四个在一线”和“五个进农家”,积极开展“三万”活动推进实施阶段的各项工作。目前,发动群众、入户调查、为农民办实事等工作正有条不紊、有声有色地开展,工作组的“三万”活动推进顺利,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1、6—8月份:

(1)完成耕牛血吸虫病血检工作;

(2)督导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二免工作;

(3)督导高温季节重点部位消毒灭源工作。

2、9—12月份:

(1)完成奶牛结核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任务。

(2)耕牛血吸虫病粪便、治疗和扩大化疗。

(3)开展秋季集中免疫工作;认真进行秋季防疫工作考核;做好下半年全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迎检准备。

(4)认真总结本年度工作,总结成绩找差距,扎实做好xx年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1、科学防控甲型h1n1流感。积极采取抓健康教育、疫情管理、督导检查、预防接种等综合防控措施,严防疫情暴发流行。自5月7日以来,我区共报告甲型h1n1流感病例118例,随访观察1800余名境外入闽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60余人。召开甲型h1n1流感防控培训会5场,专题讲座2场,受训600余人。自11月1日开始,对公安、交通、学校、医疗等分批次、分阶段开展甲流疫苗预防接种,已顺利完成27362人次接种。

2、提升计划免疫规范管理水平。开展各种法定疫苗预防接种计25.4万人次,各苗接种率均达98%。组织对辖区8月龄至14岁目标儿童进行麻疹强化免疫,累计接种52885人,接种率为96.7%。对全区所有8-15岁儿童实施免费乙肝疫苗补种,第一轮接种10370人,第二轮接种7815人。

3、有效落实法定报告传染病监管。全区共发生法定报告传染病2640例,总报告发病率为665.98/十万,呈散发性状态,无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10月底,福州市对我区开展传染病漏报检查,传染病疫情漏报率为0。全面完成省级霍乱监测点、国家级登革热监测点和《世行贷款/英国赠款结核病防控项目》全年工作目标任务。

4、有序推进地慢病防治。抓好省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示范点工作,已摸底造册1280人,对其中772例重症病人建档,对171例贫困患者免费药品治疗,31例免费住院治疗。碘缺乏病监测共查食盐288份,合格率为100%。调查居民死亡原因1786例,总死亡率为545.60/十万,回访率达94%。

5、不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编印健康教育月报12期,发放健康教育墙报4000份,《我爱健康》小册子1500册,健康小问答15万张,印发1500份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题墙报,1.1万多册宣传折页、小册子、海报等。

(二)卫生监督执法继续强化。

继续严把许可准入关口,共办理食品从业单位卫生许可证1986家、公共场所287家,督促从业人员健康体检1.4万余人次,全区餐饮全部纳入量化分级管理。先后组织开展三次餐饮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共处罚51家,金额3.1万元,取缔24家。积极推行住宿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已全部完成全区59家住宿业场所信誉度量化公示,评定a级单位5家,b级36家,c级14家,评分不达标未评级4家。开展二次供水水质常规项目检测621份、餐具消毒效果1122家8420件、食品样品60份、公共场所269家。全面完成市政府下达的5家工厂企业有毒有害因素监测和500名职业卫生健康体检的安全生产考核指标。还加强春节、5.18等重大节日和活动期间餐饮食品卫生监督检查,有效预防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明年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和传染病防治管理,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切实加强登革热、霍乱、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有计划实施扩大免疫预防,保质保量地完成甲流疫苗接种和8—15岁儿童乙肝疫苗补种工作。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继续做好死因调查监测和省重症精神病监管治疗示范区工作,逐步完善慢性病的监测管理。

(二)继续强化卫生监督执法。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20xx年县疾病控制中心在上级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多项工作,遏制了流行病在我县的发展,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我们还多次开展流行病例的监测和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办讲座、发传单的形式向群众普及预防流行病知识,并收好了良好的效果。

一、传染病监测及管理工作。

1、常规传染病监测与报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疾病网络直报的要求,及时、准确的上报各种传染病疫情。截止到9月15日24时各级医疗单位共报告各种传染病612例,与去年同期(912例)相比下降了32.9%,这主要是由于今年手足口病发病较去年同期明显下降相关。xx年截止9月15日发病前四位病种分别是:乙肝195例、肺结核141例、其他感染性腹泻141例、手足口病38例。居于前四位的乡镇为刘集镇(82例)、高集镇(59例)、牛店镇(49例)、姚寨(42例)。对以上病例均及时进行了网络直报及审核。我们还按规定对部分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书写了调查报告。

2、重点传染病防治。

(1)手足口病。自4月20日报告第一例手足口病至9月15日24时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共上报手足口病病例38例,较去年同期(380例)相比,下降90%。今年本地报告病例3例,外地报本地共35例,均已出隔离期;1例重症病例,无死亡病例。病例仍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幼托儿童5例,占发病总数的13.16%。目前波及11个乡镇(接到办事处、工业园区),发病最多的是县区和刘集镇各8例,铜城镇7例,牛店4例,没有聚集性发病。出现传染病病例后,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对传染病病例严格进行居家隔离和居家消毒处理等措施,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从而有效的保护了易感人群。这也是本年度传染病病例发病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2)麻疹。春节前后进行了麻疹疫苗的再次查漏补种工作,做好返乡务工人员和适龄儿童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工作,春节期间流动儿童补种麻疹疫苗201人。

(3)甲型h1n1流感。今年共报告2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1例死亡病例。接到报告后及时向局领导和上级做了报告,组织专业人员对病人及家属进行了调查,并及时对患者居住村(小区)进行了有关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的宣传,进行了严格消毒工作,随时与患者家属保持联系,掌握病情情况,密切关注周围疫情情况,严阵以待。

(4)狂犬病防治工作。1~8月份我县各级接种门诊共接诊被动物抓、咬患者985人,及时给予接种,今年我县没有1例狂犬病病例发生,有效地防止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

(5)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今年5月份县级医疗机构和各乡镇卫生院肠道门诊开诊,针对霍乱、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进行筛查。我们每周及时上报霍乱疫情周报,每月及时上报霍乱疫源检索报表。于5月17至5月20日对各乡镇卫生院进行了督导检查,书写了督导意见和建议,各乡镇卫生院限期完善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措施。

3、地方病和寄生虫病防治工作。

根据省市统一要求,今年我县地方病防治工作任务是居民食用盐碘含量检测,20xx年2月20日制定了实施计划,2月21日开始采集样品。分为高碘乡镇和非高碘乡镇,共采集居民食用盐480份。及时进行了检测,并将结果于3月20日上报市疾控中心。

xx年4月6日-14日,按照《山东省农村重点地区肠道寄生虫病综合防治行动计划(xx-xx年)》和实施方案要求,在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全程参与指导下,东阿县实现县、镇、村三级联动,圆满完成了东阿县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调查工作。从3岁以上人群中随机抽取1030人的.粪便,进行了查验鞭虫、蛔虫、肝吸虫、绦虫卵的检测;在3-12岁儿童中采集检测透明胶纸肛拭样本138份,进行了查验蛲虫的检测;开展肠道寄生虫病卫生常识与卫生行为入户调查455人份。检出蛔虫阳性4份,蛔虫感染率0.38%,鞭虫阳性1份,鞭虫感染率0.09%,蛲虫阳性3份,蛲虫感染率2.1%。入户调查显示:我县饮水来源主要是电动压井水和手压井水相结合;厕所及粪便处理情况主要以未经无害化处理厕所为主;使用农家肥的比例在20%以下,对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在35%左右。

二、免疫规划工作。

1、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提高一类疫苗接种率。xx年1-8月份共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麻风、麻腮、麻腮麻疹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分别为7508、1703、10771、11301、1512、5683、8521、4375、2459人次,接种率分别为100%、100%、99.81%、99.48%、97.59%、99.92%、99.86%、99.82%、99.95%,其中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为99.83%。(9月份接种数据尚未统计)。

2、做好15岁以下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根据时间安排,我县15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第三针补种工作已全部完成,截止5月底,我县15岁以下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已全部完成,共接种28234人次。

3、积极开展新生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要求,我县提前入手,积极与学校联系配合,在新生入校时安排好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慢性病和精神卫生工作。

根据上级要求,逐步建立健全领导组织,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防治水平。xx年5月组织举办东阿县慢性病防治和精神卫生工作师资培训班后,我县全面展开死因监测工作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排查工作。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和卫生知识,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四、健康宣传。

以“预防接种周”、“全国疟疾日”等活动日为契机,通过发放宣传单、电视讲座等方式进行有关麻疹、疟疾和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各接种门诊除严格进行疫苗接种外,对来接种的儿童家长面对面进行有关手足口病、麻疹、水痘等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在全县范围内形成了有效的群防群控的良好防控局面。

总之,疾控科在局领导的指导下努力工作,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找差距,补不足,进一步提高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是疾控中心单独开展工作的重要一年,我们继续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在卫生局领导的关怀重视下,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工作,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思路、深化改革、争先创优。全面落实省、市会议精神。继续扎实有效的落实各项综合防病措施,巩固无脊灰和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成果。突出做好以性病艾滋病、结核病、人间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不断增强救灾防病突发疫情及中毒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高整体防病工作水平,建立和完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体系,大力推进和提高综合防治水平。

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和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强化素质提高水平树立卫生防疫队伍的良好形象。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疾控与监督分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在原有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创新思路,制定站内并完善了站内各项制度。在加强业务学习的同时,加强政治思想学习,培养道德素质,提高敏锐性,自觉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风尚,使全站人员思想统一在制度范围内,做到事事有章可循。做到急事急办,不推委、不拖拉,提高了办事效率。通过全站人员积极的努力,使我站各项工作顺利的开展。

2、合理调整科室,适应疾控能力。

根据业务需要合理设置什科室,目前设置;中心办公室、免疫规划管理科、结核病防治科、为增强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加速人才的培养,各科室制定了学习计划,认真钻研业务,掌握各项法律法规及有关法律知识。为了有效在全区开展工作,今年我站还举办五次的全区防疫大夫业务知识培训会议,以提高各乡、村大夫的防病灭病工作水平。

全站基础资料齐全,业务档案健全,由各科室保管,文字档案由办公室统一保管,同时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做到档案分类清楚,各项工作资料齐全。半年来,全站为防病灭病科学理站积累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二、贯彻预防为主,继续扎实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和减少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1、全力开展计划免疫管理年活动,巩固计划免疫成果。

(1)为巩固多年来消灭脊髓灰质炎强化免疫成果,根据省卫生厅《关于20xx/20xx年继续开展脊灰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通知》精神,如期实现全球消灭脊灰的目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0—7岁儿童脊髓灰质炎疫苗查漏补种活动,活动前我站利用电视、宣传单、村广播、墙壁报等形式集中开展了宣传活动,把服苗对象、时间告知广大群众,提高了全社会参与强化免疫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认真组织要求全区各单位防疫大夫认真核兑适龄儿童,做到底数清楚。服苗期间,我站还组织业务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专业人员进行督导检查,对零剂次免疫史不详,免疫史少于0次的儿童进行补种,重点对流动儿童的补种,确保所有适龄儿童能够及时获得免疫服务,提高免疫水平,保持无脊灰状态。卡介苗97.4%,糖丸接种率97.0%,被、百破白接种率95.7%乙肝接种率97.4%,首针及时率68.7%,麻疹接种率97.2%。

为保证afp主动监测报告工作的顺利运行,我们坚持每旬去医院监督检查一次,认真检查值班记录和门诊日志,到目前均未发现疑似病例,并做好零病例报告,无漏报、迟报现象。

(2)为提高整体防疫队伍业务水平,我站从计划免疫业务人员入手,对从事预防接种的基层防疫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取缔不合格的防疫人员,杜绝了预防接种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接种质量。五月份对全县预防接种人员分五批进行了培训,培训率达百分之百%,合格率九十五%。我们还增强对基层计划免疫工作的督导,促进了基层计划免疫工作的提高。预防接种人员资格认证率达百分之百。

继续从基层防疫单位入手把重点放在农村,加强新生儿建卡建证及时率。强化安全注射意识,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消毒制度。计划免疫工作资料齐全,记录规范,装订成册,新生儿建卡建证率均为95%,卡、证相符率98%以上。

(3)同时加强冷链管理,有专人专室管理,对冷链设备按计划免疫管理规程存放,实行专物专用,配有发放手续和登记制度,定期检查和维护冷链器材,保证取送疫苗不断链。坚持温度记录,保障冷链正常运转。

(4)与移动公司合作在全县开展计划免疫村,乡,县网上专报系统,目前安装电脑125台,软件省里生活网己开发完成,马上安装投入使用,从出生到建卡,建证、接种、统计、报表全部网上操作。

2、加强传染病管理工作。

全面提高疫情报告质量,杜绝零报。提高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维护社会稳定,无传染病漏报现象。按照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人间禽流感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制定人间禽流感防治预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密切注意禽流感疫情动态,我站还积极主动与农牧、检疫部门联系,建立疫情网络,要求全区各部门、各村队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工作,切实做到早隔离、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上半年共发现传染病238例。医疔机构网络直报率达百分之百。对监所新收押,收教人员进行常规hiv抗起检测,共监40人监测率100%。

3、地方病工作:对九个乡镇进行了食用盐监测,监测288份,开展布病综合防治,一到六月份共化验651人份,其中阳性202人,为外县检查阳性60人。

4、结核病管理。

三、认真做好各项卫生监测工作。

对全县从业人员进行了健康检查工作,上半年共体检1432人,查出乙肝6人。为防止学校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的发生,按照《省卫生厅、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的要求,我站对县城学校食堂进行了监测,消除了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发生的隐患,保障了学生的身体健康。

四、健康教育。

我站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利用结核病宣传日、计划免疫宣传日、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等活动,印发了宣传材料20000余份、向全县人民宣传防病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使全区人民进一步掌握和了解了防病灭病的知识。

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我中心人员走上街头进行宣传,发放宣传单1000余张,向过往群众宣传、咨询解答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我站还利用我区有线电视这一传播媒介宣传有关艾滋病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

综上所述,按照市局、县局所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为今后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后我们将努力工作,继续发扬成绩,勇于创新,克服困难,开拓进取,为我县经济发展和人民的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减少麻疹免疫空白人群,加速推进消除麻疹进程,根据xx卫生计生委统一部署,我县于xxxx年xx月xx-xx日在全县范围内认真组织开展了8月龄-6周岁儿童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现。

总结。

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

为保证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有序开展,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成立了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xx县xxxx年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技术方案》,周密安排本次查漏补种工作。

二、深入开展宣传动员活动。

为了让广大群众了解和积极参与本次查漏补种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利用悬挂横幅、电子屏、发放宣传单、发送短信、qq群、微信群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宣传活动。

三、

加强人员培训工作。

县疾控中心主任xx通报了区、市、县麻疹疫情,并对我县如何做好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查漏补种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四、扎实开展摸底调查工作。

本次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前期摸底至关重要。自xxxx年xx月xx日培训结束后,各接种单位开始摸底调查工作。摸底调查工作由各村/社区疾控专干负责,学校/托幼机构老师和居委会信息员积极配合,辖区疾控专干进行技术指导,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联合进行抽查和督导。

(一)疫苗及时分发到位。

按照各接种单位上报的应种儿童数,县疾控中心制定了疫苗分配计划,并及时将疫苗分发到各接种单位。要求接种单位建立专帐,每日及时记录疫苗出入库数,做到账苗相符。

(二)接种点设置。

全县共设置接种点xx个。

(三)接种情况。

全县应补种麻疹类疫苗儿童xxx名,实际补种xxx名(禁忌症和外出各x名),%(详见附件x)。

六、加强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

本次查漏补种活动期间,县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局、县疾控中心领导组成督导组对此项工作进行巡回督导。另外,县疾控中心还抽调xx名督导员分片包干,加强对各接种单位的技术指导,确保高质量完成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工作。

七、认真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

为保证本次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活动的顺利实施,我县成立了由神经内科、儿科、传染病科和流行病学专家组成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小组”,并配备救护车x辆。要求各接种单位发生疑似异常反应后,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立即通过电话向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小组报告。

活动期间,县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小组未接到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

八、接种率快速评估。

xxxx年xx月xx日,xx市疾控中心评估组对我县麻疹类疫苗查漏补种活动进行了快速评估,共调查xx名目标儿童,评估接种率为xxx%(详见附件x)。

九、存在的问题。

(一)近几年,强化免疫和查漏补种活动比较频繁,且部分医疗单位未给工作人员兑现补助,部分工作人员存在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

(二)县城各社区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人员较少且队伍不够稳定,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公共卫生工作。

十、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增加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数量及人员编制,合理划分服务区域及职能。

(二)成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加强对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管理。

(三)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公共卫生人员待遇,稳定队伍。

(四)加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中央转移支付经费使用管理,确保合理使用经费,调动人员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