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2023年清华精神读后感(汇总5篇)

2023年清华精神读后感(汇总5篇)

作者:QJ墨客 2023年清华精神读后感(汇总5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华精神读后感篇一

“智障”,似乎是上帝造人时忘记让某些人拥有一双可以飞得更高的翅膀。毋庸置疑,这的确是一种令人沮丧的残缺。但是当我们目睹特奥运动员执著的背影穿梭于赛场,当我们聆听着“你行,我也行!”的呐喊声荡气回肠,我们才恍然发现:他们虽没有丰满的羽翼,却依然可以飞得很高很高!在很多人的脑海中,应该还都“储存”着这样的画面:在特奥运动会的开幕式上,特奥运动员吴方淼如履薄冰地翻越了由400名群众演员组成的“万里长城”,站上了缓缓升起的圣火台,他露出天真无邪的笑容。那一瞬间,被定格成了一个永恒的画面。那一刻,场上欢呼,中国沸腾,世界也为之动容。他以精彩的表现,向全世界证明了智障人士的实力,证明了“你行,我也行!”的特奥精神!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8月中旬,吴方淼就被选中参加特奥的开幕式表演。400名武术学校学生,手持棍棒,摆出长城队形;吴方淼则踩在他们的肩膀上,借扶棍棒攀越人墙。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任务,更何况是一名智障者!在每一步的跨越过程中,群众演员都会为他小声加油,挺直身体,握紧棍棒,尽力保护。毫不夸张地说,吴方淼的.跨越是在泪水和汗水的交融中练就的。

短短的开幕式的表演,完成了人类面对生命的跨越,它已经浓缩成一种精神,把智障者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风格深深烙在我们的心中。

曾经很多次,当我遇到某些一时无法逾越的困难,就会想到躲避和放弃,并没有想到“山不过来,我就过去”。但是现在我却惊喜地发现,特奥精神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我前进的动力,支撑着我一步一步地踏实前进,战胜自我。即便是一身伤痛,但在经过努力后获得成功的那一刻,我能感觉到,自己的内心也澎湃不已,灿烂的笑容也荡漾在我的脸庞。我,没有再一次成为退缩的人。

请仔细聆听特奥运动员的誓词:“letmewin.butificannotwin,letmebebraveintheatempt.”嘿,让我们更勇敢,让我再试一次!

《清华精神巡礼》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清华精神读后感篇二

最近一场和巴西奥运会结束了,中国女排获得了奥运冠军,在女排取得奥运冠军的时候我回顾了往昔,细细的回味了女排精神。

中国女排在奥运会上,展现了可贵的奥林匹克精神,他们值得我们的尊重,这让我们想起了我们是从1932年那个弱小的国家一步一步走来的,当时,刘长春只身一人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由于战火他并没有受过系统的训练,在奥运会前他在船上漂泊了21天身心疲惫,才赶上比赛,而他只跑到了小组第五,他被外国人嘲笑,被世界说为东亚病夫,虽然刘长春失败了,但是无数的后辈踏着他的路走向了成功,而中国女排就是其中之一,在女排队员们的眼里奥运精神并不是取得多少金牌,还是更多的去突破自己,挑战自己的极限,女排队员们认为:我们从不以成败来论英雄,你可以倒下,你可以失败,但是这些都必须是在夺冠的路上,这样才是值得别人尊重的失败。30年来,女排失败过,低谷过,可是从没有放弃过,可以说女排精神就是奥林匹克精神的缩影。

回味了女排精神,我明白了:就算遇到再大的困难,再深的低谷,只要努力地去拼搏就能取得成功!

清华精神读后感篇三

五四青年节是为纪念1919年5月4日中国学生爱国运动而设立的节日。我们,是新一代的五四青年,我要站在国旗下宣誓:我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青年人。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它的胜利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爱国、民主、科学精神,1949年12月,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正式宣布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青年节期间,中国各地都要举行丰富多采的纪念活动,青年们还要集中进行各种社会志愿和社会实践活动,还有许多地方在青年节期间举行成人仪式。

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期,振兴祖国的责任,已经落到我们的肩上,五四精神那种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为祖国的前途、命运担忧分愁,为天底下的人民幸福出汗流血的情怀的火炬已经在我的手心了,我现在握着的是五四火炬站在庄严的国旗下,心里默念着,我是祖国新的接班人,我要努力。

是啊,作为国和中学普通班的一名学生,虽然没有外语班那些学生的优秀,但在我们的心中却有着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我们以后会有属于自己的专长。在这片七彩的蓝天中,我们也是创造者,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

这次的五四作文活动,让90后的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五四运动,解读五四精神,发扬五四精神。生命易老,时光飞逝,通过这次的演讲比赛,让我们学会珍惜青春。作为一名职高人,我们更应该学好专业知识,用我们青春的热血与汗水来谱写属于我们的青春之歌。

清华精神读后感篇四

这半年来同事们和同学们常常谈到“清华精神”。自己虽然不是清华人,但是在校服务多年,对这个问题也感到很大的兴趣。有一回和一位同学谈话,曾经假定清华精神是“服务”。后来和钱伟长先生谈起,他似乎觉得清华精神是“独立的、批评的”,例如清华人到一个机关服务,往往喜欢表示自己的意见,不甘心苟同。我承认钱先生的看法,连带着他的例子,是有理由的。但是关于“服务”,我还请申说一下。

提到“服务”,很容易想到青年会。青年会的服务精神有它的好处和缺点,这里不想讨论。我所假定的清华的服务精神,跟青年会的不同。为清楚起见,我现在想改为“实干”。清华毕业生不论旧制新制,在社会的各部门里做中级干部的最多。顾樵先生十多年前说过这样的话,现在看来大体似乎还是如此。顾先生说这些中级干部是平实的工作者,他们的贡献虽然是点滴的,然而总起来看也够重大的。钱先生的看法是指出他们的不重世故。这正是为了重事,要实干,要认真的干。青年人讨厌世故,重实干,虽然程度不同,原是一般的趋向。不过清华跟都市隔得远些,旧制生出洋五年,更跟中国隔得远些,加上清华学生入学时一般年岁也许小些,因此这种现象就特别显著。有些人谈清华精神,强调在学时期的爱清洁守秩序等。乍看这些似乎是小事,可是实在是跟毕业后服务时期的按部就班的实干精神密切的联系着的。

有人也许觉得这种实干的精神固然很好,不过太强调了这种精神,有时会使人只见树而不见林。然而这是春秋责备贤者的话,能够一棵树一棵树的修整着,究竟是对林子有帮助的。

1947年4月21日作。

(原载1947年4月27日《清华周刊》复刊第10期)

拓展:

论不满现状

那一个时代事实上总有许许多多不满现状的人。现代以前,这些人怎样对付他们的“不满”呢?在老百姓是怨命,怨世道,怨年头。年头就是时代,世道由于气数,都是机械的必然;主要的还是命,自己的命不好,才生在这个世道里,这个年头上,怪谁呢!命也是机械的必然。这可以说是“怨天”,是一种定命论。命定了吃苦头,只好吃苦头,不吃也得吃。读书人固然也怨命,可是强调那“时世日非”“人心不古”的慨叹,好像“人心不古”才“时世日非”的。这可以说是“怨天”而兼“尤人”,主要的是“尤人”。人心为什么会不古呢?原故是不行仁政,不施德教,也就是贤者不在位,统治者不好。这是一种唯心的人治论。可是贤者为什么不在位呢?人们也只会说“天实为之!”这就又归到定命论了。可是读书人比老百姓强,他们可以做隐士,啸傲山林,让老百姓养着;固然没有富贵荣华,却不至于吃着老百姓吃的那些苦头。做隐士可以说是不和统治者合作,也可以说是扔下不管。所谓“穷则独善其身”,一般就是这个意思。既然“独善其身”,自然就管不着别人死活和天下兴亡了。于是老百姓不满现状而忍下去,读书人不满现状而避开去,结局是维持现状,让统治者稳坐江山。

但是读书人也要“达则兼善天下”。从前时代这种“达”就是“得君行道”;真能得君行道,当然要多多少少改变那自己不满别人也不满的现状。可是所谓别人,还是些读书人;改变现状要以增加他们的利益为主,老百姓只能沾些光,甚至于只担个名儿。若是太多照顾到老百姓,分了读书人的`利益,读书人会得更加不满,起来阻挠改变现状;他们这时候是宁可维持现状的。宋朝王安石变法,引起了大反动,就是个显明的例子。有些读书人虽然不能得君行道,可是一辈子憧憬着有这么一天。到了既穷且老,眼看着不会有这么一天了,他们也要著书立说,希望后世还可以有那么一天,行他们的道,改变改变那不满人意的现状。但是后世太渺茫了,自然还是自己来办的好,那怕只改变一点儿,甚至于只改变自己的地位,也是好的。况且能够著书立说的究竟不太多;著书立说诚然渺茫,还是一条出路,连这个也不能,那一腔子不满向哪儿发泄呢!于是乎有了失志之士或失意之士。这种读书人往往不择手段,只求达到目的。政府不用他们,他们就去依附权门,依附地方政权,依附割据政权,甚至于和反叛政府的人合作;极端的甚至于甘心去做汉奸,像刘豫、张邦昌那些人。这种失意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或自己的一群的富贵荣华,没有原则,只求改变,甚至于只求破坏他们好在混水里捞鱼。这种人往往少有才,挑拨离间,诡计多端,可是得依附某种权力,才能发生作用;他们只能做俗话说的“军师”。统治者却又讨厌又怕这种人,他们是捣乱鬼!但是可能成为这种人的似乎越来越多,又杀不尽,于是只好给些闲差,给些干薪,来绥靖他们,吊着他们的口味。这叫做“养士”,为的正是维持现状,稳坐江山。

然而老百姓的忍耐性,这里面包括韧性和惰性,虽然很大,却也有个限度。“狗急跳墙”,何况是人!到了现状坏到怎么吃苦还是活不下去的时候,人心浮动,也就是情绪高涨,老百姓本能的不顾一切的起来了,他们要打破现状。他们不知道怎样改变现状,可是一股子劲先打破了它再说,想着打破了总有希望些。这种局势,规模小的叫“民变”,大的就是“造反”。农民是主力,他们有他们自己的领导人。在历史上这种“民变”或“造反”并不少,但是大部分都给暂时的压下去了,统治阶级的史官往往只轻描淡写的带几句,甚至于削去不书,所以看来好像天下常常太平似的。然而汉明两代都是农民打出来的天下,老百姓的力量其实是不可轻视的。不过汉明两代虽然是老百姓自己打出来的,结局却依然是一家一姓稳坐江山;而这家人坐了江山,早就失掉了农民的面目,倒去跟读书人一鼻孔出气。老百姓出了一番力,所得的似乎不多。是打破了现状,可又复原了现状,改变是很少的。至于权臣用篡弑,军阀靠武力,夺了政权,换了朝代,那改变大概是更少了罢。

过去的时代以私人为中心,自己为中心,读书人如此,老百姓也如此。所以老百姓打出来的天下还是归于一家一姓,落到读书人的老套里。从前虽然也常说“众擎易举”,“众怒难犯”,也常说“爱众”,“得众”,然而主要的是“一人有庆,万众赖之”的,“天与人归”的政治局势,那“众”其实是“一盘散沙”而已。现在这时代可改变了。不论叫“群众”,“公众”,“民众”,“大众”,这个“众”的确已经表现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从前固然也潜在着,但是非常微弱,现在却强大起来,渐渐足以和统治阶级对抗了,而且还要一天比一天强大。大家在内忧外患里增加了知识和经验,知道了“团结就是力量”,他们渐渐在扬弃那机械的定命论,也渐渐在扬弃那唯心的人治论。一方面读书人也渐渐和统治阶级拆伙,变质为知识阶级。他们已经不能够找到一个角落去不闻理乱的隐居避世,又不屑做也幸而已经没有地方去做“军师”。他们又不甘心做那被人“养着”的“士”,而知识分子又已经太多,事实上也无法“养”着这么大量的“士”。他们只有凭自己的技能和工作来“养”着自己。早些年他们还可以暂时躲在所谓象牙塔里。到了现在这年头,象牙塔下已经变成了十字街,而且这塔已经开始在拆卸了。于是乎他们恐怕只有走出来,走到人群里。大家一同苦闷在这活不下去的现状之中。如果这不满人意的现状老不改变,大家恐怕忍不住要联合起来动手打破它的。重要的是打破之后改变成什么样子?这真是个空前的危疑震撼的局势,我们得提高警觉来应付的。

1947年11月3—5日作

(原载1947年《观察》第3卷第18期)

清华精神读后感篇五

我心中的水木清华

――《清华精神巡礼》读后感

未署大学启航

身为建筑系的学生,前几天,交图周刚刚过去。交图周前夜,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建筑系同学,当然是在自己的专教里安静(而焦躁)地画图、处理模型,为自己的大作业做着收尾工作。

当然,可能由于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我前一晚本来能早一点结束工作交上一份完全可以通过评检、但是有些细部可能会略微有些粗糙的图纸,然后回宿舍享受温暖和舒适,但是我的完美主义很不幸让我在专教的桌子上一直画啊画到了太阳从远处升起的时分。

那时我选择在八点开始的评图前去食堂吃早饭,顺便活动一下因连续十几个小时的伏案推图而疲乏的腰背。但是当我离开桌子的时候,我看见,还有一些同学还在继续着作业的工作,而已经有早起的同学来专教开始新一天的早自习了。

我们朝气蓬勃地年轻着,所做的工作是二十四小时无间断轮换的。

慢慢离开建筑学院。向着中央主楼走去。国旗仪仗队已经在广场前开始了操练。

继续前行。六教的一些等仍然亮着,从窗洞能看见里面还有学子在翻着书,作着笔记。

身边有晨跑的老人,晨跑的学生,网球场有做早操的年轻人。

食堂氤氲着米饭和麦芽的清香。从柜台向里能看到工作着的师傅们。

我看了看时间,现在是五点四十分。

当我离开的时候,抬起头,然后遇见了铺天盖地的朝霞。

我敢说这应该是清华每天的日常。

来到清华已经两个月了。最近逐渐熟悉了清华的生活方式,也是逐渐适应了这里。

我不太敢直接把清华的风格称作【忙碌】,虽然这是我的学习生活带给我的最初的感觉――或许称之为【充实】会更好。忙碌或许可能偏向到庸庸碌碌的境地,而充实才是我们所应当一直追求的境界。

生活排的满满的,找不到能够让自己松懈(注意,不是放松)下来的机会。

我觉得,或许正是这永远在奔跑着的生活,永远提醒着我们――众多清华学子――以“自强不息”.

来大学之前,我在想,大学的生活或许是轻松而惬意的,或许会空闲到令人发狂的地步。

似乎完全错误了。确实是惬意,但是是将自己的精力与生命投入到自己所热情的事业当中去的那种取得了成就感和获得感的惬意,而不是普普通通的、随随便便的因为无事可做而产生的清闲而无趣的惬意。

家乡在山东省里,一个丘陵上的小镇。从我一直在那里上学,从幼儿园到高考。

小时候家里人就一直教导我要学会独立。于是我从小学开始就再也没有被家长接送过,一直是自己一个人上学啊、放学啊,下雨天下雪天打着伞,穿过水洼或是雪地,一步一步地走很远回到家里,然后说:“我回来了。”初中高中时我也经历过大雪天五点钟就要起床步行去几公里以外的学校(大雪天不能骑自行车,平常我都是骑自行车的),中途一边注意脚下结冰光滑如镜的雪,一边注意远处行驶来的车辆,常常是顾头不顾尾,在地上摔的满身是雪。

但是似乎成效显著,我从一次又一次的跌倒和受伤中慢慢地学会了如何让自己不再跌倒,如何避免可能的失败,学会了怎么样来做到独立,做到能够自己妥善的处理自己的生活。

或许这就是我能异常迅速地适应清华的'氛围的原因。

我不敢妄自定义清华精神是什么。但我从在清华学习与生活的两个月,从我在家乡十几年的求学生涯中,切实地感受到了一点东西。

我觉得,清华的精神,首先得是实干,勤奋。否则六教自习室里的一豆灯光不会一直默默等待到天明,我所见的建院也不会有同学握着笔慢慢让笔尖在纸上慢慢婆娑,一直一直。

没有付出的等额努力,就不会有可衡量的收获。所以讲,任意一所大学,没有勤奋的精神作为灵魂的支撑,便没有获得什么成果的可能。这是世界的普适原则。

敬业。或许可以划入实干的范围?不仅是学生,教授,即使是很多平时我们难以察觉到的工作者,也无时无刻不在忠诚于自己的岗位。譬如我们宿舍楼前有一块地面因为供暖要整修,某天我凌晨一点多从建院回宿舍,路过此地时,看见工人们仍然在默默地操作、施工。我在远处怀着敬意静静地看着他们,很久。

自强不息。“我可以被打败,但我不会被毁灭。一切杀不死我的,都将使我更强。”

爱国。社会责任感。“我永远热爱我的祖国,热爱这苍穹下生活的每一个人。我将将我的毕生奉献至为更多人获取更美好的生活的奋斗中去。”

……

用一个内涵广泛的词语概括一种抽象的精神是容易的,但是想要贴切地反映它却非常困难,恕我词穷,难以继续阐释我的理解。

书中记录了近年来清华养育出的多少英杰,已经难以悉数。钱学森、梁思成、王淦昌、四大导师……各个领域,浩如星辰。甚至让人觉得,仅仅是历数就已经是对历史的侮辱。

浩瀚,但我们不会忘记。因为这本记录,每一页,都是以傲骨为笔,热血为墨,写成的。

灵魂、精髓、骨架……不论使用何种表述方式,大学的核心,我以为,是大学多年来积淀下的文化底蕴,形成的已经深入历史骨骼的文化氛围。大学所培养出的人才的知识和技能取决于藏书和教师,而品性和道德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故某种意义上来讲,文化的浸润比大师、比浩如烟海的文库更加重要,毕竟品德是一个人难以改变的根基,知识和技能都可以后天刷新,而品性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讲的就是清华。清华早已成熟的文化氛围滋养着其中的每一个人。这个大园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在向着“水清且木华”的终点迈进。

这可爱的文化氛围,所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便是清华的精神

那我们所要做的呢?

答案不言自明。

从清华精神里汲取营养而生长的我们,最终反过来重塑、再定义清华的精神,为其注入新的活力,就这样,生生不息。

水木清华,水依旧清,木依旧华,这一代一代永久的传承,需要我们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