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元宵节的感悟和心得(汇总18篇)

元宵节的感悟和心得(汇总18篇)

作者:紫衣梦

元宵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象征之一。以下是一些关于元宵节总结的范文,每篇都有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观点,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元宵节心得体会感悟

“岁岁闹元宵,轰天锣鼓敲,烟花分外美,民俗实堪骄。”正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在炮竹声中,我们激动地迎来这个振奋人心的节日。

今天中午,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外婆家,也许因为今天是元宵,外婆笑眯眯的',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外婆已经摆好恭迎菩萨的供品了,供品各式各样,有酸甜可口的橘子,各种各样的糖果,红彤彤的红团,可口的年糕等。外婆插上蜡烛,小心翼翼地把香摆在供台上。我们小孩也不闲着急忙帮外婆搬出贡银、鞭炮、柴火。我们的心情都十分激动。

虽然元宵节已经过去了。但元宵时的热闹场景却不停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令我回味无穷,因为在元宵节,我领略到了人们对菩萨的爱戴,体会到了乡村人民依然没有忘记以前的习俗,元宵节这天的场景我永生难忘!

文档为doc格式。

元宵节心得及感悟

吃过才知道,那些白白胖胖的东西,圆圆满满的东西,就叫元宵。而且,是元宵节时,人们必吃的。这一天,亲近的朋友之间,或者亲戚之间,如果整整一个正月都没有走动过,那么,这一天,互相走动时,不必拿别的东西,提一袋元宵就可以了。

仅仅是白面不足以成为元宵。元宵跟北方人做饺子一样,必须有馅。北方的饺子馅是什么,元宵的馅应该也差不多吧。只是南方的风俗不同,元宵的馅也有一定的差别。

元宵的馅可以有荤有素。可以有芝麻花生之类,香喷喷的,从里到外溢了出来;可以是鸡蛋炒点葱姜蒜之类,隔老远就能闻得到;还有南方人最喜欢吃的腊味里的腊肉,如果嫌太油腻,那就加一些包心菜,大白菜之类,不仅发出油光,而且还很香很诱人。

“这东西不怎么好看,但好闻。”记得第一次吃元宵时,就充满了神奇的想象。

只是,第一次吃任何东西都是看颜值的。因为东西不怎么漂亮,不像机器做的,圆溜溜的,看上去有些粗糙,所以不是很喜欢,引诱力也不是很大。有几个小孩子还扭身走进,闹起了情绪。

可是,我不能。因为我已经是大孩子了,而且又在老师家里。老师带我们几个去他家,是特意为我们补上元宵这一课的。

想象中并不好吃的东西,真正吃到嘴里却软软的,像老师那颗心一样柔软,没有任何僵硬的地方,好像天生就充满着仁慈与爱意。

尽管,那甜味有点腻腻的,但至少我不忍拒绝。

年元宵节的个人心得感悟

沉浸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读那数不胜数的元宵节诗词.历代文人墨客为之妙笔传情,诗词里的元宵节美丽浪漫,静静吟诵那份遥远的优美,细细品味和感受那传承下来的独特的古典意境.个人偏爱苏辛的词,但是最爱稼轩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把元宵佳节盛况浓墨重彩渲染,但到精彩处笔锋陡转,戛然而止,留给后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特别是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久吟不衰,难怪王国维《人间词话》称此句是人生治学境界。在元宵诗词旋律中,易安的那首《永遇乐》意境极佳,难以忘怀,“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有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铺翠冠儿,燃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通首词沉郁深沉,形式在新旧之间,婉约派词宗的易安居士,想来在火树银花绚烂后,曾晶莹的岁月空留一地的繁华!同样是元宵佳节,不同的心境叙述出迥异的情感,而“上元”小诗:“上元设供蜡高烧,厨房去看煮元宵。”恬淡的文字不故作高深。游人如织、灯月交辉,亦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又如:“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诗词里的元宵节,让传统的风俗宛然如见,别有一番情趣。

元宵节也留下了许多情趣盎然的灯联。其中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王安石妙联为媒,“王安石赴京赶考,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悬走马灯,征对招亲,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成为千古佳话,当然也是"囍"的由来.记得另一副对联也堪称绝对,上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下联对“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现今读来仍觉得趣味无穷。

历史悠久的元宵节,还有许多不能一一枚举的典故事,但不得不说关于元宵的灯谜,此处列举一二条有趣的灯谜,最早的一条灯谜的谜面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打一词谜底:绝妙好辞。另一条谜面:不着一字。打一中草药名。谜底:白芷纸.别有一番情趣,灯谜是我国独创的文字艺术,灯谜源远流长,从“隐语”演化而来,因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流传过程中深受欢迎。想起读《红楼梦》宝琴的灯谜,至今猜不出谜底。

元宵节实践心得感悟

春节的气氛还在迷漫,元宵的气息又扑面而来。街上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有放烟花,赏花灯的习俗。

街上的人可真多啊!老的少的都出来了,每个人都喜气洋洋的,迎接这与国同欢的时刻。你看,“嗖嗖”,几支“火箭”直冲云霄,千万条金黄闪亮的长线变成一朵美丽巨大的花儿,迅速在天空盛开,眨眼间又如瀑布一般,缓缓流下。黄色的长线变浅后,又幻化成出无数朵小金花,绽放出了新的美丽!又有几朵烟花飞上了天空,五颜六色竞相开放。有的如孔雀开屏般美丽,那一串串扇形的、五颜六色的烟花就是那美丽的.孔雀羽毛。有的像千万朵盛开的鲜花,展现出迷人的美丽。有的像一把把展开的扇子,挥舞着。还有的像小精灵,挨挨挤挤地汇在一起……漆黑的夜晚这时被照得通亮,也成为了烟花的大舞台,让我们感觉璀璨夺目、目不暇接。这一切让我不由得想到“举杯邀月,与世同欢”的景象。

看完烟花,我们随着人流开始观花灯,街上的灯真多,我看得眼花缭乱。看,第一只就是有几只精神饱满,生气勃勃的小兔子,今年是鸡年,这几只小兔子就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我们要接受新的挑战,迎接新的自己。咦,看那个,几个小灯笼围着一个大灯笼转,那个大灯笼上写着“新年好”几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充满着新年味儿。再看看那个,在三只可爱的小熊前面,有一对金童玉女手拿一幅春联上面写着“喜气洋洋迎春到,欢欢喜喜过大年。”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元宵节心得感悟

声,噼噼啪啪,传入我的耳际,仿佛是在提醒我:“懒虫,还不起床,今天是元宵节!”对啊,我差点忘记了,便穿好衣服,来到门外,观赏。

只见它们像一颗颗导弹一样,窜入广阔的天际,几秒钟的时间,天空中展现出一朵朵的绚丽的花儿,像弹雨林,更像天女散花。

“张洁节,吃汤圆了!”妈妈叫我进屋。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了屋子里,妈妈已为我盛好了热气腾腾的汤圆,狼吞虎咽的我,仿佛又感觉到了过年的气氛。

吃过汤圆,我们全家了祭拜祖坟,回到家里,我听到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今年元宵夜将上演猪年里直径的月亮。”我的眼前仿佛已经出现了那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温暖的月光,撒在江面上,星星点点,美丽极了!

一下午的时光,就这么分分秒秒的过去了,外面的店面都关门了,人们都回到自己的家中,吃着香甜的团圆饭,我们家也如此。

我想了想,每年的元宵节除了看电视还是看电视,这样过的太单调了。这次我想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南湖公园去赏灯,我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他们也同意我的意见。

来到南湖公园,我便想到了“千门灯火夜似昼”这句诗。我的眼睛立刻被那盏花形的灯吸引了,五彩缤纷,鲜艳夺目。几百盏几千盏灯连接成一条条笔直的长线,顺着他们走下去,点亮了我的心灯。

又是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赞叹,夜色中,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也像一朵朵美丽的吗!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呀!

文档为doc格式。

年元宵节的个人心得感悟

按照我们乡村的老规矩,今天的农历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我们这些天真、浪漫的小朋友又可以在自己幸福而温暖的家中大干一场了。但大人们可就倒霉了,因为不但要准备很多的美食,还要准备很多很多的事来过元宵。

我们的乡村过元宵首先要家家户户都挂上大红灯笼,把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都照的通红,祈祷今年好运的到来,然后在村庄的小溪里放水灯,烧香拜水神,祝福我们那里的下一年有源源不断的水,希望下一年不要再停水。还有我们的家家户户都要点‘满堂红’,所谓满堂红,就是在我们家家户户的所有床前,门前,灶前,都放上一块萝卜,在萝卜上面插一根蜡烛和一根香,然后把家中所有的灯都开起来,啊!真的好亮。

还有就是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看的——舞龙灯。根据我们这里的传统,正月十三到正月十六这三天是要舞龙灯的。不过,今年的春节,我们的乡村已经提前开始舞了,就在正月十二的前一天晚上,我们这里的龙灯就已经不舞了,那舞龙灯可美了,下面就让我来给你们讲讲那有趣的舞龙灯吧!

我要和你们大家分享的是从我们村的舞龙灯到柳坡村的途中所有有趣的故事。我们村的龙灯舞到柳坡村的时候,我们从马路上就舞起了各式各样的阵,一直把龙灯舞进了广场,正在这紧要的关头,爸爸突然要上厕所了,便让我代他舞龙灯,我抬起龙灯高兴极了!可到后来,还真是高兴不起来了,因为舞到小巷里,鞭炮声连绵不断,有时鞭炮屑还会炸到身上来,我只能硬着头皮在那杂乱的“鞭炮声”里走着,我差一点就被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吓死了。从满是鞭炮的小巷里走出来后,就放心多了,可转头一看,爸爸还是没有来,不过放正都是直路,没事,刚刚不是还从小巷里走出来了吗?”我有些得意洋洋的。可老头似乎总要与我作对,龙灯竟然要开始翻心了,我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直到翻心圆满结束,爸爸终于来了,可我已经累得满头大汗了,但我还是很开心、很快乐。

今年的过元宵感觉跟以往都不同,比以前的元宵节过的更加丰富、更加开心了,大概是因为我第一次舞龙灯吧!

正月十五过元宵节心得感悟范例

我喜欢过春节,因为可以收压岁钱,还可以放烟花;我喜欢中秋节,因为可以吃粽子,还可以赏月;我更喜欢元宵节,因为可以吃汤圆,还可以拉兔子灯。

每年的元宵节,妈妈都会给我买兔子灯,但是在我大班那年的元宵节却让我难以忘怀。

“今夜月明人尽望……”正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像玉盘似的。我们全体小朋友一起在丰镇公园里“溜”着心爱的灯。

我们的灯各有特点,吸引了很多游客。我拉的是红红的桃子灯,只要轻轻一拉它就会慢慢地打开,忽然从里面“飞”出一个腾云驾雾的孙悟空,游人看了不停地拍手叫好。小宇的孙悟空灯会挥动它的金箍棒。小李的龙灯会跑来跑去,眼睛还会发亮呢!小天拉的是最可爱的兔子灯,小乐也有一个会打开的莲花灯。

兴高采烈地拉着灯。我们一会儿并排向前跑,一会儿互相追逐,一会儿你追我赶。

所有的灯中,最多的是兔子灯,因为它善良、可爱,给我们的节日带来了幸福平安。

我们中华名族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具有名族特色,我喜欢过中国节。

元宵节的心灵感悟

刚到马路上,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已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妈妈也随着人流汇入了灯区。“千万”条金黄色闪光灯从六七米的“高空”悬下,如瀑布一般,哎呀,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么繁多,这么出奇的灯。看都看不过来。瞧,那一盏盏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的花灯真是令人大饱眼福。有红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鸡”,活泼可爱的“小猴子”……你看那只神气活现的.凤凰!两只宝珠般的圆眼,放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元宵节心得

信念和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援鄂医疗队驰援湖北,体现着信念。众多医护人员和基层工作者“逆行”的身影里,体现着信心。对更多的公众来说,爱护好自己和家人,就是此刻对国家对社会的贡献。虽是元宵佳节,但目前疫情防控工作仍然处于关键时期,防疫工作不能停下脚步。“门虽封禁、人情犹暖,一方有难、八方来援”。封闭管理、减少人员聚集不能将关爱隔绝。自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之后,广大基层工作者作为“逆行者”,在绝大多数人元宵节“宅”在家中的时候,他们仍然穿梭在街头巷尾,传播着对居民群众、隔离人员的关爱。他们为居民和观察人员送来汤圆,让他们在疫情笼罩下的元宵节同样感受到暖暖的温情。街上的`热闹少了,但人们心中的温暖没少。疫情面前,这是一个特殊的元宵节,广大基层干部舍弃小家团圆,只为赢得大家安康。

去年元夜时,舞龙灯闹元宵。今年元夜时,你宅家我守候。元宵节不团圆,是为了日后更好的相聚。今年的元宵节在全国上下合力抗击疫情中度过,病毒无情人有爱,这个元宵很温暖。相信只要我们心有大爱、众志成城,就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早日迎接春暖花开!

过元宵节的感悟作文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不但可以吃到热乎乎的美味的汤圆,而且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花灯。

天色刚刚擦黑,我便催促着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灯。来到大街上,哇,大街上可真热闹啊!喜气洋洋的人们摩肩接踵,处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乐气氛。快到滨河路了,远远望去,挂满了花灯的滨河路宛如一条缀满了五彩斑斓的宝石的丝带,真是漂亮极了!

花灯看完了,回家的路上爸爸对我说:“这些美丽的花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对幸福和平生活的赞颂,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期望啊!”我思考着爸爸的话,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所有美好的愿望都变成现实,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强大,欣欣向荣!

过元宵节的感悟作文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到岱庙观赏花灯。

天黑前,我们把所有的花灯都看了一遍,爸爸还分别给它们照了像。爸爸说:“我们看看晚上的花灯和白天的花灯有什么区别?”

天渐渐暗了下来,我在岱庙门口买了一个电子牛角发卡,打开开关,戴在头上,我就变成了一只“小牛”。这时,花灯都亮了起来,好漂亮呀!我们一个花灯一个花灯的观赏,给我印象最深的花灯有“母鸡下蛋、国泰民安、泰山挑夫”三个花灯。“母鸡下蛋”这个花灯,是一个长满花草、蘑菇的院子,院子中有一间小屋,屋顶上站着大公鸡,屋子下面是个鸡窝,鸡窝里住着一只母鸡,前面站着一只小鸡。最前面有一个投币箱,当把一元硬币投入箱中时,母鸡会一边咯咯哒、咯咯哒地叫着,一边摇动身体,接着,屁股一抬,一个“金鸡蛋”就生了出来,仔细一看其实是个鸡蛋大小的乒乓球。“国泰民安”这个花灯实在好玩,有两个人抬着花轿前后走动,去迎接新娘,他们的前面有一个放鞭炮的.小孩和一个吹唢呐的人。“泰山挑夫”这个花灯,有几个男人在挑酒上山,最上面有个可爱的小房子——南天门。还有十几个好看的花灯:连年有鱼、东岳大帝出巡、帝王封禅、一览众山小等。

观完花灯时,已经晚上八点多了,时间太晚了,我们只好恋恋不舍、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过元宵节的感悟作文

过了春节,又一个高潮到了,那就是元宵节。

到了元宵节人们聚在一起吃“汤圆”的美好场景。家乡的元宵节历来都是十分红火、有趣的,现在就跟我来体验家乡过元宵节的热闹气氛吧!相信你一定会沉浸其中的。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正月十五”。各地元宵节的过法大都雷同,但家乡在这一天的热闹气氛,却是无与伦比的!早上天还未亮,人们就已经在准备元宵节的必备品——元宵了。元宵主要是由糯米制成的,或为实心,或带馅儿,陷主要有豆沙、白糖或包些核桃仁、花生米之类的,人们一般把元宵放进锅里煮,几分钟后,便煮熟了,把元宵盛进锅里,再加点汤,哇,圆圆的元宵像是一只只小鱼,在碗里“游来游去”,散发出诱人的香味。咬一口,真是爽极了!元宵又叫做“汤圆”,因为“汤圆”和“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元宵是在晚饭时吃的,吃了这种极具象征意义的东西,寓意来年幸幸福福、团团圆圆。

了九霄云外。听大人们说,跳火堆就是把一切不吉利的东西带走,在新的`一年里能带来好运。

跳完火堆,就要看花灯了。家乡的花灯一般是摆在广场上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亮如白昼,人们拥挤着,观看着各式各样的灯,花灯真是五花八门,有得还真是叫不上名字,有老虎,有双龙戏珠,还有冰麒麟、金鱼、孔雀、大白菜、地球、大船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一眨眼,一晚上就过去了,大人们照常上班,学生上学。可热闹的元宵却让人难以忘怀!

元宵节的感悟

感受那传承下来的独特的古典意境.个人偏爱苏辛的词,但是最爱稼轩的那首《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把元宵佳节盛况浓墨重彩渲染,但到精彩处笔锋陡转,戛然而止,留给后人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特别是最后一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久吟不衰,难怪王国维《人间词话》称此句是人生治学最高境界。在元宵诗词旋律中,易安的那首《永遇乐》意境极佳,难以忘怀,“落日溶金,暮云合璧。人有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铺翠冠儿,燃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通首词沉郁深沉,形式在新旧之间,婉约派词宗的易安居士,想来在火树银花绚烂后,曾晶莹的岁月空留一地的繁华!同样是元宵佳节,不同的心境叙述出迥异的情感,而“上元”小诗:“上元设供蜡高烧,厨房去看煮元宵。”恬淡的文字不故作高深。游人如织、灯月交辉,亦如:“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又如:“有灯无月不误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诗词里的元宵节,让传统的风俗宛然如见,别有一番情趣。

元宵节也留下了许多情趣盎然的灯联。其中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是王安石妙联为媒,“王安石赴京赶考,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悬走马灯,征对招亲,上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闻知指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成为千古佳话,当然也是"囍"的由来.记得另一副对联也堪称绝对,上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下联对“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现今读来仍觉得趣味无穷。

历史悠久的元宵节,还有许多不能一一枚举的典故事,但不得不说关于元宵的灯谜,此处列举一二条有趣的.灯谜,最早的一条灯谜的谜面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打一词谜底:绝妙好辞。另一条谜面:不着一字。打一中草药名。谜底:白芷纸.别有一番情趣,灯谜是我国独创的文字艺术,灯谜源远流长,从“隐语”演化而来,因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流传过程中深受欢迎。想起读《红楼梦》宝琴的灯谜,至今猜不出谜底。

元宵节心得体会

蓬社区元宵节猜灯谜活动总结为丰富社区文化生活,让社区居民过一个愉快和有意义的元宵接,社区精心组织了系列活动,分别是:“我家门口热闹”;“猜灯谜、学环保”活动。

2月xx日下午,社区的小朋友们纷纷带着剪刀、水彩笔、废旧盒子等工具和材料来到社区,参加“元宵环保喜件制作活动”。糊盒子,剪灯穗,一些小朋友们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带来的废旧纸盒、塑料瓶变成节日的灯笼。还有些小朋友拿着剪刀专心致志地按照社区准备好的剪纸模子,把一张张红纸变成“蛇年吉祥”的.喜庆模样。一个下午的活动,小朋友成果颇丰,大家都期待着自己的作品在社区的元宵节活动上露面。

元宵节心得体会

昨天晚上,夫子庙成了南京城最热闹的中心。一年一度的夫子庙“秦淮灯会”吸引了成千上万闹花灯的市民、外地游客,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把灯会办到秦淮河上,让秦淮灯彩和历史底蕴深厚的秦淮文化交相辉映,是今年南京夫子庙灯会的最大特色。早就媒体上看到介绍:今年的灯会将以中国历史文化名河——内秦淮河五华里水上游览线为轴,串联夫子庙核心景区(大成殿)、东水关公园、白鹭洲文化主题公园、中华门城堡,游客乘画舫观赏“一线四片”的灯彩时,可充分感受“桨声灯影”的秦淮河风韵。

大张旗鼓地吊起了胃口,但实际情况却大不一样。由于去的人太多,据说去年就达到45万,为了预防拥挤事故,灯会组委会如临大敌,除规定了进出路线,在主要景区布置了大量的警察和保安,还动用了武警战士,甚至连警察学校的学生也调拨出来,有的地方是间隔一米或五米一个,有的地方就是手挽手,组成人墙。

最后,也袭用前人的话,只是别当我是抄袭了:一面银盘似的圆月,被水墨晕染的云簇拥上了一碧的夜天,冉冉地升起,冷冷地照着古今的秦淮。然而我已经索然而归了,要说这一个元宵夜的感触,心和境的莫大反差,让我带走的是拥挤不堪和紧张,而不是向往已久的“桨声和灯影”了。

元宵节的感悟

元宵节当然是要闹元宵,而闹元宵最重要的可就数着传统民俗——吃汤圆了。在元宵节除了吃大家还有什么感悟呢?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元宵节的感悟,希望大家喜欢!

“去年元宵节,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宵节,花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在元宵节又一次来到我面前时,我突然莫名的记起了这几句诗来。是谁写的,记不清了,也懒得上网去搜。

元宵节之于我,其实就是一个极平常的日子。所以能够记起来,也是源于我单身时百无聊奈,练习书法,写这一首诗写得最出色的缘故。那时有人向我索要,我楞就没有舍得送出去,而是简单装裱后挂在了自己老家的卧室内。今年回去过春节时发现,那幅书作已经破旧得很,但字里行间还透着年轻的豪放和无羁,心下漫过一些青年时光的回忆。

影视里的元宵节总还记得一些。比如说《大明宫词》里的元宵盛会,太平公主偶遇张易之,爱情之火顿时熊熊燃起,一场交割着爱恨情仇的宫廷浪漫华光四射。再比如说,《水浒传》里宋江徜徉清风寨元宵灯会,被知寨刘高之妻(原以卖肉为生的青楼女子)指认陷害,百口莫辩,啷当上枷,虚情恶毒的美女蛇形象万人吐弃,戏子无情遂成经天箴言。

生活中,真的要说元宵节不寻常,从针眼里面找,也未必就与自己没有一点关系。比如说结婚以后的每一个元宵节,早晨都能吃到妻子精心制作的汤圆,白得透着亮,夹一个蘸糖,甜味一直传到心窝子深处。再比如说,与我相当投缘的人,元宵节前很亲密的陪我说话,一边却在暗度陈仓,知道了就有些反胃,好像吃了苍蝇一般,要把自己从胃里给吐出来。

元宵节里写元宵,也是文人的通病。原本我并不打算写什么,但似乎不写几句,又枉了我文人雅士的名号。于是乎,欣欣然提笔,怏怏然掩卷,为无病呻吟而汗颜,为信手涂鸦而羞惭,为人性之万恶而嗟叹......

当春节的脚步渐渐远去,当如钩的月牙逐渐饱满,农历正月十五迎来了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元宵节”来了,这是大地回春的一个夜晚,人们在这皓月高悬的夜晚,合家团聚,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猜迷嬉戏,并且共吃元宵,以示庆祝。但无论是哪种庆祝,都表达了人们“月圆人团圆”的美好意愿。

我特别想念小时候过元宵节情景。元宵节吃汤圆,还没到晚上全家人聚集在一起吃汤圆的时候,早上一起床,我就嚷嚷着“要吃汤圆,要吃汤圆!”。母亲听了特意为我做了一大碗热气腾腾的汤圆,那滋味实在太美妙了!想起昨天晚上一家一起做汤圆,真是一件开心的事,母亲负责和好米粉,搓成长长的细条,然后用刀子将细条切成小小方块。全家聚集在一起,每个人将切成的小小米粉方块放在手中心,把它搓成一个一个的小圆团,做出了好多圆圆的汤圆。汤圆是不包馅的,母亲一边搓一边唠叨着:“做人要实实在在,汤圆也要实在的,实心的汤圆实在,自己做更实在。”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节日几乎都和吃联系在一起,春节吃饺子,中秋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有句俗语“嘴馋媳妇盼节到”,真是穷则思吃。各家各户在节日到来前,总是要准备上各种丰盛的菜肴,到了过节这一天,全家聚集在一起饱食一顿就是最快乐幸福的事了。而外国的狂欢节、圣诞节等,活动丰富多彩得多,大家都是涌上街头狂欢。真是中国人过节少不了吃,要吃就只能都在自己家里过,讲究个团圆吧!

今天是元宵节了,当圆圆的月亮升起的时候,我们和父母围坐在饭桌前吃着热腾腾的汤圆,看着中央一台的元宵节晚会,看着得奖的节目,时而欢笑,时而怀念。我觉得过了元宵节才算是真正的“出年”了,虽然春节过了,但我们还是觉得是在过春节,每天都一样.

今年我们的心愿:只盼望我们一家人的身体健康,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赚多一点钱,我学业有成,我们期待着。

明天是农历正月十五,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也谓之上元节。过完元宵节,意味着春节的正式结束。有一种说法是,“正月xx大似年”,可见在不少人看来,正月十五比春节还要重要和隆重。

欢度元宵节,是向传统习俗致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舞狮子……一个个习俗在这天复活。其实,与其说复活,不如说生动。因为这些习俗从未死去,而是历久弥新,穿过时光的长河而愈发富有生命力。在我们的童年记忆里,过元宵节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未来仍会这样,这正是习俗所勃发的生命力,以及所彰显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我们不是重温习俗,而是传承习俗,让习俗永远赓续。

欢度元宵节,也是向传统文化致敬。每一种习俗之所以不被历史的尘土所湮灭,之所以植入在民众心中,就在于它们流淌着传统文化的基因。比如一想到元宵节,我们就自然想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想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千百年来,这些描写元宵节的古代。

诗词。

长盛不衰它有习俗的脉络有文化的滋味也有审美的趣味这正体现了文化的力量。

欢度元宵节,更是表达一种良好祝愿。元宵,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圆月历来有美满之喻。无论吃元宵还是吃汤圆,都寄寓了一种祝愿。诚所谓:吃汤圆(汤圆和元宵)、庆团圆。同时,还表达了一种相思。比如,清人丘逢甲写道:“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月圆之际更容易思乡,更容易盼团圆,而元宵节就成了这种载体。

此外,需要理清的是,近年来常有人担忧洋节来势迅猛,压迫了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也正逐渐式微。这经不起推敲,实属杞人忧天,确无必要将洋节与传统节日对立起来。

传统节日真会衰落吗?数以亿计的中国人心中,仍把传统节日当作重要的主餐,洋节只是甜点而已。比如春节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也是中国人的精神信仰,每到年关,乡愁就是一张薄薄的车票,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传统节日不会消失,只要我们保留敬意。

今天,更有文化传承意识的我们,有责任过一个有文化品位的传统节日。让包括元宵节在内的每个传统节日,都葆有文化气质,都深入人心。祝每个家庭都团团圆圆,都开开心心。

过元宵节的感悟作文

一阵阵诱人的香味从厨房里飘出,今天是元宵节,爷爷和奶奶正在忙碌着。

“辰,你和妈妈出来吃饭啦!”

来到饭桌前,却不见爸爸的身影,我疑惑地问:“爸爸呢?没回来吗?”

爷爷平静地说:“你爸爸还在上班,他打电话回来叫我们自己过节。”

“真糟糕!今天是星期六又是元宵节也不回来。”我不满地嘀咕道。

也怨不得我抱怨,自从爸爸大年初一回乡下乡政府上班到今天十多天了还没回过家。我嘴上在抱怨,实际上心里是在想爸爸了。

“辰,为防控“疫”情,你爸爸虽然是领导,但他现在当起了“保安”,每天进村摸排村民情况,以确保大家的`安全。可能一个月,甚至更久也不能回来。今天,他要缺席我们“元宵节”的晚餐了。”

“哦,那我要为爸爸加油,希望全乡、全县、全省、全国早日战胜‘疫’情。”

爷爷笑了。

元宵节心得

元宵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在元宵节不但可以吃到热乎乎的美味的汤圆,而且可以欣赏到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花灯。

天色刚刚擦黑,我便催促着爸爸妈妈带我去看灯。来到大街上,哇,大街上可真热闹啊!喜气洋洋的人们摩肩接踵,处处都充满了欢声笑语,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欢乐气氛。快到滨河路了,远远望去,挂满了花灯的滨河路宛如一条缀满了五彩斑斓的宝石的丝带,真是漂亮极了!

正月十五,我国最热闹的节日――元宵节,那一天我们一家过得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习俗是吃汤圆,让每家团团圆圆,今晚奶奶“权力下放”,把煮汤圆的重要任务交给我来执行。我把它看成一件十分重大的任务,生怕煮破了,因此心里好像揣着一只小兔子“怦怦”直跳。我利用以前奶奶教我煮汤圆的经验: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注意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过稀;也不能过少,少了没粘性。然后取一块皮在手掌中搓成圆形,再用手指在上面按一个窝,把芝麻捣碎做馅,放在里面“包”好。放馅时一定不可以太贪心,否则会把皮的“肚子”给撑破的。包好后,终于可以下锅了。我按照奶奶说的煮汤圆的四个诀窍:“开水下锅,慢水煮,点冷水,勤换水”将自己辛辛苦苦做好的元宵放进水里。没多久,可以起锅了,掀开盖子,只见一个个雪白的汤圆漂浮在水中,彼此紧贴着,好像一粒粒大珍珠,看得我直流口水,将它们舀到碗里,闻着那香喷喷的味道,忍不住咬了一口,真好吃啊,又香又糯。我刚把汤圆端上桌,大家就狼吞虎咽的吃开了。大家高兴地吃完了我煮的汤圆,“美食家”奶奶给我打了一个九十三分,夸我长大了,懂事了。我兴奋不已,第一次煮汤圆就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我心里美滋滋的。

品尝着自己亲手做的元宵汤圆,觉得特别好吃,心里特别开心。盼望着明年元宵节时再做汤圆给大家品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