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方案>大学生敬老院实践心得 大学生活动方案(汇总6篇)

大学生敬老院实践心得 大学生活动方案(汇总6篇)

作者:书香墨 大学生敬老院实践心得 大学生活动方案(汇总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大学生敬老院实践心得篇一

(1) 活动主题

和谐消费促发展 维权意识进校园

(2) 活动背景

为了纪念3月15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也为了更加深入的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条文及维权知识。契合新的一年xx年3·15日的主题,使同学们在新学期迎接更加繁忙的学习生活的同时,也能留心关注身边有关消费方面的问题。特举办此次消费者权益日活动来考察同学们对消费维权的关注度,以及帮助同学们解决有关消费方面的疑难问题。

在如今舆论压力大,信息媒体更加便捷发达的今天。不断被爆出有关消费方面的新闻和实事。食品安全问题更是被推向了风口浪尖,最新的人造鱼翅、肯德基速成鸡问题都让我们知道日常的消费行为不能避免,但消费维权意识薄弱,在面临到侵权受害行为时不知所措。但日后我们步入社会面对更加频繁的消费生活和不安全的消费环境时,让我们能良好灵活的运用法律知识,做个有丰富维权知识的大学生。

(3) 活动目的

让当今社会大学生初步了解基本的维权知识,树立维权意识,开阔知识,使同学们在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及时熟练的拿出应急方案。以合法途径解决消费侵权问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此活动的开展也是高校健全体制的体现,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自我素养,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1) 活动时间

xx年3月15日当天

(2) 活动地点

教学楼大门前

(3)活动对象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东湖校区全体师生

(4)主办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团委学生会

(5)策划承办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学生会宣传部

1) 活动申请(宣传部)

2) 设计宣传板和海报,提前收集阅读3·15消费者权益日的相关资料进行宣传和学习交流。

3) 将收集的的资料进行总结整理,制作成宣传文档打印成宣传单。

4) 本次活动主要是以有奖竞答的方式,通过上网收集和整理来的资料归纳分类,做成易、中、难三种不同程度的题目,用便利贴写上,贴在展板上,到活动时供老师同学们答题。

5) 大力开展本院的内部宣传,通知全院各班班长,团支书,文体委员务必在班级内作好宣传工作,让他们将此次活动的精神和意义详实地传达给班级每一位同学,提升同学们队活动的兴趣和关注度。(团委)

6) 采购相关物品,并安排当天的值班安排,对部员们通知相关事项。

1)3月15日前完成前期宣传工作 ,将海报贴在所有学生宿舍楼下及人流密集区(食堂、教学区和宣传栏)。制作展板,放于教学楼及办公楼前。进行活动宣传在校园网,广播台,学生会微博等展开宣传工作。

2)3月15日当天八点活动开始前,全体部员到活动地点集合,带上所需的(答题展板、宣传板、横幅、桌椅、帐篷、纸笔等)进行点名签到。分配各活动人员工作:安排两名部员在指定处系上横幅,拿上若干签字笔在横幅下讲解活动内容并鼓动老师和同学们在活动横幅上签字,参与有奖答题来响应和支持本次活动的开展。安排两名部员摆放好桌椅、展板,搭起帐篷等开始值班。

3)本次活动以有奖竞答方式举行,活动的主要道具是一张贴满,用便利贴写上分类有易、中、难三中不同程度问题的展板。老师同学们如果知道正确答案,可将知道答案的问题撕下交由兑奖活动人员判断正误,答对有奖,答错,活动人员将会把此问题重新贴回展板上。

4)安排三名部员为兑奖活动人员,每人分发一份问题编号及答案。为来答题的老师同学们查看正误并发放奖品,如参与老师或同学们答错,将由其中一名部员将未解开的问题重新贴回展板上。

5)另安排两名部员将制作打印好的宣传单发放给经过以及对本次活动感兴趣给予支持的老师或同学们。

6)兑奖活动人员会将答对问题者的联系方式记在一份获奖者名单上。到活动结束时,答对题者会抽取得到一份终极幸运大奖。

1) 将所带来的物品进行归纳整理,活动用帐篷归还,并收拾好其余物品。

2) 对本次活动进行后期报道,制作活动后期宣传海报,其中还要包括获奖者名单及活动过程中各种照片。参加活动的所有部员对本次活动做一次完全的,客观的总结。经审核通过后与活动资料备份入档。将本次活动的经过的细节,通过视频方式发布上网。

1)经费预算

2)奖项设置

答对“易”问题获得三等奖棒棒糖;答对“中”问题获得二等奖中性笔;答对“难”问题获得一等奖精美笔记本;抽奖抽中获得特等奖茶杯。

(1)因本次活动是及时性的有奖竞答,所以答题者都应遵守秩序,现场答题,不得查询手机等通讯设备,我们将安排人员监督。

(2)发放宣传单后可能有部门同学随意丢弃,发放人员在宣传本次活动主题时也应宣传环保原则,提醒同学不要随意丢弃,活动结束后也应该集合签到打扫现场。

(3)所有费用一律以发票作为报销凭证

大学生敬老院实践心得篇二

伴着新学期开始,我们的三七女生节也在这充满希望的季节来临了,怀着激动的.心情,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部特意在女生节的前一天,在北校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以“90青春,唯我独young”为主题的三七女生节活动为我院女生庆祝自己的节日。

为了促进我院男生女生的交流沟通,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我们部门特意为他们准备了两个活动,一个是以化妆为主线,名为“百变班对”的活动,另外还有一个是“海底捞珠”。与此同时,我们的温馨卡片送真情活动也在进行时。对于整个活动,我们事先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但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做出总结如下:

我们认为,活动整体上还是比较成功的,原因有一下几点:

在活动策划审批时,我院学工办老师肖建刚老师看了策划书后,为本次做出了重要指示,表明我院领导关心女生,重视培养女生。除此之外,我院团委学生会主席团也非常重视本次活动,在活动当天,亲自参与到活动中间来。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各兄弟部门在活动前期就非常热心的打听活动的内容,都在出力帮忙,在活动当天,也有不少部门的正副部长来参与。

在活动前期,女生部干事积极下寝对活动进行宣传,让同学们都了解活动的内容以及活动时间地点,确保每个人都知道本次活动的详细情况。10级女生对本次活动也非常感兴趣,在活动前期也积极询问活动内容,对活动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活动当天,有个班级的女生因为事先没有商量好忘记拿化妆品了,他们班男生骑着自行车赶回去帮她们拿化妆品,最终赶上了活动,还获了奖。

在活动当天,有一群其他学院的同学也来到了现场,看到了我们的活动现场,他们给出了好评,除此之外,本次活动还吸引了不少高年级的同学,在活动现场,有个09级的同学感慨道:“现在大一的比我们那一届女生强多了”。活动过后,还说这次活动没白来的话。

活动伴随着学校的“风采之星”选拔,通过本次活动,让我院女生充分认识到,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在不断提升我们的学习能力的同时,还不得不注重外表的打扮,以全新的姿态诠释美丽的意义,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女大学生。

活动在取得小小的成绩后,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尽管我们事先思考了很多关于活动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可是到了活动现场还是出现了一些和我们设想有比较大的出入的现象,例如:同学们都对化妆的活动比较感兴趣,而忽视了现场的另一边还有夹弹珠的比赛,夹弹珠比赛现场有些冷场,除此之外,在评奖的时候,由于统分时间过长,导致了现场出现了冷场等等。

二:主持人经验不足,在夹弹珠比赛时,由于有的寝室同学去参加百变班对活动了,主持人没有灵活的跳到下一个寝室,导致后面夹弹珠比赛的时间超过了预计的时间。

三:事先没有考虑到夹弹珠比赛会存在同分的现象,以至于同分的寝室后面又进行重新比赛,成为拖长活动时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还是取得了比较可人的成绩,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该善于总结,目的只有一个,改正不足之处,精进活动的闪光点,我们女生部会再接再厉,做好我们的工作,全心全意的为同学们服务!

大学生敬老院实践心得篇三

事实并非如此。相比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国大学教师的待遇确实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大学教师的教学和生存环境仍然不容乐观:一方面大学教师被-迫接受越来越繁忙的教学任务和管理工作;另一方面,大学教师的工作待遇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因为从教育的投入方面来讲,我国的教育投资长期不足,教育经费的投入远比不上其他国家,据统计,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130多个国家,平均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由1980年的4.4%提高到了1996年的4.8%,低收入国家由3.4%提高到3.9%,高收入国家已高达7%—8%左右。而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投入比例占gdp的比例一直徘徊在2%左右,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门曾经发布了《1991─2000年十年教育发展纲要》,提出了教育经费占gdp4%的要求,但这样的目标却一直没有实现。教育经费不足,许多高校只能通过各种形式的招生和收费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因此可以说,乱收费问题和政府对教育投入不足有一定关系。

教育经费的不足,自然影响了教师收入,许多教师正是为了“谋稻粮”,为了多拿点薪水,才不得不拼命上课。而且一个具备高校教书资格的老师,往往得有博士学位,但当许多学子,数年寒窗,拿到博士文凭时,“年岁已高”,在寒窗苦读期间,他们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因而当他们开始执掌教鞭的时候,便不得不考虑经济生活。可高校教师所得到的待遇却远远比不上公务员,为了能够买到房子,娶上妻子,他们只能拼命上课。笔者所在的学校里,一些年轻的讲师,平均每周上课达到14节,而最多的竟然达到了30节。除了繁忙的备课和教学工作,许多高校教师还要承担一定的管理工作,这样,管理、组织班级和学生组织又要花去很多的时间。当然,除了教学之外,高校教师有一个主要任务是进行“学术研究”,学术研究自然也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核心部分。但每周上二十多节课,还要做一些其他教育或私人活动的学者,哪还有时间开展研究工作?而在许多学校中,在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或出版专著,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者教学和学术水平的指标。因此,许多学者,尤其是年轻教师,就不得不挤出时间进行“研究”,白天教学,晚上备课和搞科研直到深夜一两点,这已是众多教师的日常生活状态。于是到处可见教师忙碌的身影:上课、申报课题、查资料、写论文、指导学生论文,组织学生活动……。在常人眼里,学者是在“象牙塔”专心做学问,但现在学者不仅抛头露面,而且忙碌得很。“忙碌”使许多教师精神高度紧张,身体异常疲劳。最近一则耸人听闻的消息称,大学教师要比普通人少活20年。这则报道的可靠性引起了许多人的怀疑,但它说明了大学教师的身体与精神健康因为过度忙碌,已经到了十分糟糕的地步,学者非但“悠闲”,实际上缺乏“闲暇”。

学者被-迫接受大量繁忙的教学工作,导致身体、精神异常疲劳的现象,并非我国大学的独有现象。早在20世纪初期,美国“新人文主义”的代表人物白壁德便在《教学的闲暇》一文中抱怨说,美国的大学教师非但有足够的工作要做,而且是有太多的工作要做。他们被大量繁忙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压得喘不过气,他认为欧洲大学教师的境况要好得多,因为在欧洲,被认为有能力进行学术创造的人一般不会花三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授课,但在美国,有能力取得研究成果的学者每周常常花九至十八个钟头的时间用于教学或讲座。白壁德把这种繁忙的教学现象称为“培根主义”,“培根主义”强调每个人应该勤奋工作,减少“闲暇”时间,即使“闲暇”,也是为了恢复体力从而更好地工作。

白壁德批评了勤奋工作的“培根主义”教学倾向,他认为学术界予以鼓励或者让老师被-迫接受大量繁忙工作,是一种不明智行为,对于教学和学术研究毫无裨益。他指出有必要重新认识“闲暇”的意义,提倡一种“教学的闲暇”,把“闲暇”看作是大学教学和学术研究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学者因为“闲暇”才有“思想”。

显然,白壁德主张学者要“闲暇”与通常的“闲暇”概念有所不同。通常的闲暇往往指娱乐、休息。但在白壁德思想中,“闲暇”包含了更多种含义:第一,白壁德的“闲暇”即通常所理解的工作之外的休息、娱乐之意。白壁德认为现代社会节奏太快,快得人们忽视了休息,他说:“如今流行的生活观念排除了休息的观念。它不认为人以自身为目的,而是用来达到某种外在目的的工具;因此,它漠视那些人类活动及其适当完善之所易于工具或机器的活动及其适当完善的地方;简言之,它忽视了古希腊人在其闲暇观念中所蕴涵的全部内容代之以对能量和机械效率的崇拜。”(出自欧文·白壁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一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快节奏和高强度使人的身体和精神得不到休息,始终处于疲倦和紧张状态。第二,白壁德所说的“闲暇”,指的是没有自己的时间,在白壁德看来,有学术生产力的学者虽然忙碌,但不是忙自己的事,忙碌使他们没有时间开展研究。白壁德说在古希腊语中,“学者”的意思是“忙碌的闲人”,学者忙碌,指的是有时间从事专业领域的研究,而不是把大量时间花在授课、讲座和社会活动上,但现代学者恰恰相反,花在这些地方的时间比花在专业研究上的时间多得多,因此才“今天的学者抱怨缺少闲暇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在说他没有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的情况。第三,白壁德所言的“闲暇”,主要意指学者缺少沉思精神,当然,这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巨大的教育机器令人“快到了没有时间思考的地步”。另外,过于世俗化和功利化的学者也热衷于日常杂事,而不能够“平静的反思”,白壁德借用美学家鲍桑葵之言指出,学校一词本就是由“闲暇”派生而来,它不是工作,更不是娱乐的意思,而是指一种心灵的运用,闲暇就是有时间发挥“心灵的作用”,进行自我反思,“它是一种心灵的运用,在此我们通过伟大的思想,提供提升自身的诗歌和艺术,通过智力的最大发挥,此外还通过宗教,我们对某种无法从自身割舍的东西、s与核心不时有所感觉;它使我们感到,不论我这个渺小而短暂的人发生了什么事情,生活仍然是值得经历的,因为它和某种永恒价值有着真切实在的接触。”闲暇不仅和休息、娱乐有联系,而且关联着终极意义,教学与学术研究本应是学者要用很长时间,甚至一辈子时间“沉思”和研究的心得,是对生命和意义的思考,但现在学者们急功近利,整天“忙碌”,丧失的不仅是时间,更是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的思想。

所以,在这里白壁德借重新阐释“闲暇”的意义,把矛头指向了以“科学”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因为正是现代社会使得教学“闲暇”观念丧失,组织运作“庞大而复杂的教育机器令人无暇进行平静的反思”。其实另一位学者韦伯在更早的时候就指出,现代社会是个“去魅化”和“世俗化”的社会,工具理性取代了价值理性,终极意义不再被关注:“我们这个时代,因为它所独有的理性化和理智化,最主要的是因为世界已被除魅,它的命运便是,那些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直接走进了个人之间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马克斯·韦伯:《学术政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8年11月版)在这个社会里,艺术、宗教乃至哲学都仅仅是一种职业,与终极价值无甚关联,“今天,作为‘职业’的科学,不是派发神圣价值和神启的通灵或先知送来的神赐之物,而是通过专业化学科的操作,服务于有关自我和事实间关系的知识思考。它也不属于智者和哲人对于世界意义所做沉思的一部分,这是我们的历史无可逃避的事实,只要我们忠实于自己,我们便不能摆脱这一事实。”但是白壁德却想反抗这一事实,他指出现代化工具,本来目的是为了减轻世人的繁重工作,向更多的人提供“最大可能的休闲机会”,但现在不仅没有做到这点,却使得人们更加劳累、繁忙,人们仿佛生活在不停运转的“搅拌机”里,这种以“工作”为乐的价值趋向,违背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原初目的。而大学作为最具有“沉思”传统的地方,现在也因忙碌失去了思想的能力,无数设备的投入,核心期刊的规定,匆忙开展的诸多研究项目,并没有使得教学目标有所提高,相反戕害了“闲暇”传统,导致连剑桥和牛津这样具有“闲暇”传统的学校,“人文主义”和“闲暇者”也正受到“专门的科学家和忙碌的人道主义者的排斥”。大学“教学闲暇”的丧失正是现代教学过程中人文精神危机最深层的表现。

因此,鉴于对于现代社会的危机意识,白壁德觉得有必要在大学教育中保持和重新发扬“闲暇”精神,让学者摆脱“培根主义”的教育思想,回到闲暇和沉思的传统中去,他强调:“我们的综合性大学与专门性大学所能提供的最大服务,就是营造闲暇与反思的氛围来反抗‘能量崇拜’(the worship of energy)以及对行动的疯狂渴望。”

白壁德提倡“教学的闲暇”理念,对于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富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前面已提到,我国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不仅许多教师为了薪水,拼命上课、做讲座和发表科研论文,缺少了“闲暇”时间。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勤奋“忙碌”,并没有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反,教育现状令人越来越不满意。据2015年《南方周末》的“民生”版统计,这年11月的“投诉热线”,“教育投诉”竟然居于榜首,可见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整个高等教育机构都很勤勉忙碌,仿佛也出了不菲的成绩,五花八门的所谓“新教材”,眼花缭乱的所谓“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所谓“新成果”,推陈出新的所谓“新观念”。但是所谓“成果”到底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呢?我们先来看一则报道,据称中国大陆目前大约出版了1600余部中国文学史,而且每年还以十余部的高速度生产,并且动辄是上百万字的巨著。既然有这么多的文学史,那么文学研究肯定是很繁荣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这么多文学史十之八-九都是低水平重复,各种教材大同小异,有很多教材因为编写匆忙,错误百出,2004年出版的一部煌煌87万字的著作竟被发现有无数个文献和史料错误。而且许多教材都是“集体编纂”,集体编纂自然发挥了集体优势,但有些教材居然是三五十个人在一起编写,而那些冠名主编的人,往往只写一个洋洋洒洒的序言,称赞“本”教材又开创了一个新体例,填补了一项国内空白,甚至有的主编一字不写,这样的教材当然不会具有很高的价值。很多专著自然也是这样,东拼西凑,毫无思想,有些名为专著,但书里居然有一半都是研究生的“效忠”之作。上课亦是如此,一些老师授课教案“几十年如一日”,毫无变化,而另外一些老师喜欢新方法、新工具和新思想,但这些新方法、新工具,乃至新思想,这个老师自己还没有“想”通,便在课堂上信口开河,传道授业了。

就这样,如前面所述,整个教学和学术领域显示出一片“繁荣忙碌”景象,每个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成果自然每年也是一大堆,肯定都获过各种国家级或省市级奖项,有核心期刊和煌煌巨著,许多教师也正是凭借这些成果荣登“教授”、“博导”的位置,乃至获得“名家”和“大师”的称号,但实际上许多成果没有太大价值。因为多数人不是对某个问题感兴趣才去研究,申请课题、发表论文均是为了薪水、职称和地位,因而有时一个老师对某个课题毫无研究,但如果需要评职称了,他也会突然有了新观点、新发现,需要“发表”一下。如果这时有个重大的省级或国家级课题,可以获得大量科研资助,他也一定全力以赴,力争取得这个项目。一些威名远扬的教授,虽然学术研究的能力不高,甚至不怎么写文章,不怎么从事科研活动,但他占据了某个位置,或者擅长攻关、跑项目,那么他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学界大师”。而一些真正具有学术能力的人,却只能默默无闻地在背后干活,甚至连“干活的份”都轮不上。结果像韦伯所说的那样,一个讲师,更不用说助教了,他是否能升正教授,甚或当上学术机构的首脑,纯粹受着机遇左右。这就是我们的教学和学术现状,故有学者疑惑地问:“按理说,如此百万大军齐上阵,天天忙活、年年折腾,中国大学的科研水平早该世界一流了!得个诺贝尔奖,亦应如囊中取物般容易才是!但结果如何呢?学界有良知的人士早有公论:仅就文科而言,许多领域的整体科研水准和学者个人成就,甚至不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三四十年代。”(杨曾宪:《“人海学术”戕害学术生命》,上海《社会科学报》)。学者们整天忙着炮制论文、申请项目和巡回讲座,没有人潜心下来钻研和思考,教学与学术水平自然只会倒退不会进步。如此学术和教学氛围,当然也培养不出好的学生,并且毫无思考的风气很容易被其学生带到社会各地,生根开花。

中国教师“忙碌”于教学、发-论文和申请课题,这当然不能完全责怪学者本人。其根源是如白壁德所言,是整个巨大的现代教育机器让教师和学者成为“忙人”,剥夺了他们“闲暇”和“思考”的时间。因此,我国的教育机器虽然越来越庞大发达,组织也越来越严密,学校越办越大,学科越来越齐全,博士点和硕士点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整体的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却没有太大提高,甚至许多教育机构不是把培养人才作为目标,而是把赚钱当作首要目标。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反思整个教学体制,还给学者一些“闲暇”时间。当然,中国古代许多著名学者,其实都是“闲暇者”,孔子就说自己“述而不作”,许多经典著作的传世,正是“闲暇”的产物。而在20世纪初,王国维、蔡元培等学者也都强烈批评了功利主义的教育观,提倡大学要有“思想”,蔡元培在北大1918年开学演说词中就强调大学教育的纯粹性和精神性,他把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置于大学教育的中心。而著名学者梁漱溟、陈寅恪在进入著名学府执教以前,没发表过什么核心论文(那时也没有“核心期刊”一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也不断提出大学要有人文精神,但现在我们的大学教育已经在急功近利的路上越走越远,学校把教育当作赚钱的地方,学者把教学、发-论文当作晋级职称的手段,在这样的教学体制中,学生自然也不会“思想”。本文呼吁在整个教育体制,以及教学与学术研究中提倡“闲暇”理念,实际上就是倡导一种非功利主义的教育、教学和学习思想,提倡一种沉思的学术品格。

提高教师待遇,减少老师授课量,让老师从“忙碌”中摆脱出来,多点闲暇时间。不以论文发表的数量、级别衡量教师的地位和价值,让他们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有时间开展“思想”。学者们只有真正展开了“思考”,真正的教学和学术成果才会出现,中国的教育事业也才能真正发展起来。最后,我们用白壁德在《教学的闲暇》中援引的古希腊演说家狄摩西尼的话结束本文:“我以神的名义请你们来思考”。

大学生敬老院实践心得篇四

大学生晨读活动是一项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举措。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积极参与了晨读活动,并在这个过程中有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晨读活动的意义

晨读活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律能力。通过晨读活动,我们可以早起,调整好状态,集中注意力,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晨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学习的尊重和重视。

第三段:晨读活动的收获

参与晨读活动,我不仅能够养成早起的好习惯,还能够提前预习当天的课程内容,更好地理解课堂上的知识点。晨读的时候,我可以选择阅读一些相关书籍或者是学习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晨读还可以帮助我提高专注力和思维能力,使我在学习中更加沉浸和专注。

第四段:晨读活动的挑战

尽管晨读活动有诸多好处,但是参与其中也存在一些挑战。早起这一点对于我来说一开始确实有点困难,但是随着坚持和自律,慢慢地适应了起床的时间。同时,在晨读活动中,要保持专注力也是一项挑战,特别是在大学生活中诱惑多、干扰多的情况下,保持专注力是需要不断锻炼和调整的。

第五段:晨读活动的改进建议

为了更好地推进晨读活动的开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首先,学校可以提供更合理的晨读场所,例如安静、明亮的教室或者专门的自习室,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其次,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晨读辅导活动,例如专门的讲座或者研讨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利用晨读时间。最后,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交流互动,例如开展早读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分享自己的晨读经验和心得,相互激励和学习。

总结:

大学生晨读活动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参与其中,我不仅能够养成早起的好习惯,还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和自律能力。当然,晨读活动也存在一些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和调整,就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同时,通过改进晨读活动的方式,我们能够更好地推进这一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学生受益。晨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让我们在大学生活中更加充实和充满成就感。

大学生敬老院实践心得篇五

第一段:引入晨读活动的背景和重要性(200字)

晨读活动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在大部分高校中普遍推行。晨读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晨读活动通常在每天清晨进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到指定的场所集中阅读、自习或参加集体学习活动。我校的晨读活动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通过参与其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它的重要性和益处。

第二段:晨读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250字)

首先,晨读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大学生,时间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技能。通过晨读活动,我们可以主动调整作息时间,早起读书,养成良好的学习作息习惯。在晨读期间,我亲身感受到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大脑清醒度高,思维敏捷。在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可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其次,晨读活动增强了同学们的学习氛围和学习态度。大家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集中学习,互相监督、互相激励。这种集体学习的氛围能够激发我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此外,晨读活动还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分享,相互学习借鉴,形成良好的学术互助关系。

第三段:个人在晨读活动中的收获(250字)

参与晨读活动后,我个人收获颇丰。首先,我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提升。在晨读活动中,我每天有固定的时间专注于学习,没有其他干扰,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安排学习内容。我学会了用心阅读,不再草率从事。同时,由于学习氛围浓厚,我感受到集体学习的压力和激励,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有机会向优秀的同学请教与交流。其次,晨读活动让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早起晨读使我提前获得了一份宁静和清新的时间,让我更加有精神地迎接新的一天。我发现,秉持“早睡早起”的作息时间,我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都有了明显提升。这为我之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段:改进晨读活动的建议(250字)

晨读活动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和推行是非常重要的,但也需要不断改进和优化。首先,可以增加晨读时间的可选择性,使晨读活动更具容错性。有些同学早上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准备和休息,过早起床可能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此外,可以增加晨读活动的多样性。不同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形式,以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参与度。同时,鼓励学生在晨读活动中进行交流和互助,可以设置小组讨论环节,促进同学们的学习互动,更好地了解和帮助彼此。

第五段:总结晨读活动的价值和意义(250字)

晨读活动作为一项推动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通过晨读活动,我们不仅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还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继续坚持,早起晨读,让它成为我们一生受益的习惯。同时,学校也应不断改进晨读活动,使其更适应学生的需求,更加符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会从晨读活动中不断汲取能量,不断提升自己,获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大学生敬老院实践心得篇六

近日,我参与了一次撕纸活动,通过亲身体验,我深刻领悟到了撕纸活动的内涵和意义。这次活动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了艺术的魅力,还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启发了我对于环境保护的思考。以下是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首先,撕纸活动让我意识到了艺术的魅力。在活动中,我得以亲手参与艺术品的创作过程,通过撕纸的方式,将一张普通的纸片转变为一件独特的艺术作品。这种创作过程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神奇与魅力,通过撕纸的动作,我可以随意、自由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撕纸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艺术的潜力,只要用心去感受、去创造,就能够创作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

其次,撕纸活动让我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活动中,我们组成小组进行撕纸创作。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一幅完美的艺术作品。只有通过团队的合作,我们才能够更好地发挥个人的优势,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更大的奇迹。

同时,撕纸活动也启发了我对于环境保护的思考。在活动中,我们只能使用废纸进行创作,这是为了提醒我们尽量减少浪费,并且唤起大家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用纸,减少浪费。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环保行动,才能够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到更加美好的未来。

此外,撕纸活动还激发了我对于艺术创作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和学习,我了解到了更多有关艺术的知识和技巧,也看到了其他同学创作的精彩作品。这种创作过程不仅让我体验到艺术的乐趣,还让我明白了艺术是一种沟通的方式,通过艺术,我们能够表达出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艺术使我更加热爱生活,更加关注美好,我决定将来会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参与艺术创作,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通过艺术作品传达给大家。

通过这次撕纸活动,我受益匪浅。我不仅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我对于环境保护的思考。这次活动让我明白,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相信,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参与艺术创作,我将会收获更多的收获和成长,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