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总结>国际人才培养课程(专业15篇)

国际人才培养课程(专业15篇)

作者:LZ文人 国际人才培养课程(专业15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规范。请大家欣赏以下范文范本,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和借鉴。

国际人才培养方案

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先要求政府部门掌握符合国际惯例的行政管理手段和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公共服务。而政府部门要提供这些政策产品,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熟悉国际运营规则和能够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因此,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建设国际城市的目标要求,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际化人才系统培养体系,规范培养形式和培养过程。

一、国际化人才的定义

根据工作性质和国际化要求,我们把政府部门国际化人才定义为: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国际背景、国际视野和时代意识,熟练掌握外语,熟悉相关国际惯例与规则,较深刻理解中国现实国情,具有创新能力,并能够将自己的见地、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工作人员。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以领导干部出国(境)培训为主的国际化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后备干部的英语培训工作和英语中、高级“强化班”的专门培训工作也都取得很大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1、国际化人才培养总量不足,培养层次较低。目前培训的国际化人才的数量,和现实需要量还有一定差距。根据本次课题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各个部门平均拥有国际化人才7人,而平均需求量为10人。在接受国际化培训的个人中,更多的是侧重基础语言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中54.9%的人只接受了单一的语言培训。

2、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培养结构不合理。现在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是由各级政府部门自己把握,缺乏专门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和统筹,很容易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从培训人员年龄结构上看,51岁以上人员比例高达98.2%,其中56岁以上人员高达85.3%;急需接受国际化培养的和所需人数最多的专业技术类人员只占25%;有86%的人员接受的是短期培训。

3、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和评估机制,培训效果一般。在目前的培养中,从项目的设定、人员的选拔、接受培训、学成结业到培训后工作效果评估,都没有成形的有效激励、监督和评估机制。此外,还存在让不具备资质机构进行培训的现象。在接受调查的单位中,有54.5%的单位认为现有培养措施的效果一般。

(2)加强人事部门与上下级人事部门之间的沟通。充分利用部门的国外培训渠道和资源,加大对各单位人事部门的工作指导,指导各系统、各部门建立适合自身的国际化人才需求目录和国际化人才素质模型。

(3)争取社会资金支持和寻找协作培养单位。积极寻找国际组织、外国政府或国际公益基金、跨国公司为我市公务员培训提供资金支持;广泛联系外国政府、国际机构、国外大学、跨国公司,借助他们的资源为培养国际化人才。

3、发挥人事部门的监督评估作用

人事部门组织成立由第三方专家组成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评估委员会,对人才培养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对实施人才国际化培养计划的单位进行评比。同时,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采集各类需求,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主要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对各个国际化培养项目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价。通过评价,以决定该项目是否继续开展或者提供的经费支持力度是否变化。

——对各个人员国际化培养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评估,以决定下年度给予的培养经费数额和人才培养指标数量。

六、采取多重形式的培养方式和方法

1、开展人才国际化的国内培训

(1)开展国内培训的几个原则

——实现差别培养。根据所处的职位不同,担当的行政职责不同,个人的专业技能水平不同,经历和背景也不相同的特点,进行分级分类培训。

——注重培养实效。改变目前干部培养中重理性思维和理论知识培养,轻实践操作的状况。国际化培训应以训练为主,实用至上。

——尽可能实行开放培养。开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所有符合资格条件的政府工作人员开放。二是研讨性的培训要向社会开放,吸纳外国驻华机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的人士参加。

(2)培训课程设置的原则

——课程设置要有系统性。第一,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力求能构成一个逻辑体系。譬如在内容上要涵盖从初级国际化人才到高级国际化人才培训的所有内容,在逻辑上不断递进和深化。第二,对单个受训对象而言,这些课程设置能提供伴随干部成长的从低到高的系统培训。

——课程设置要有双向选择性。一方面,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政府部门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求和广大公务员的需求,拟定培训课程和培训计划。另一方面,各部门根据公布的课程或培训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是否参加培训。

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原理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本理论,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基本技能,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从事具体业务或管理工作,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接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能熟练运用计量、统计等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能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技能。

5.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和计算机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具体工作。

6.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与法规。

7.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贸易政策。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可在三至六年完成学业。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修满154学分,其中必修课112学分、选修课42学分。

五、主干学科

经济学、统计学。

六、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与主要实验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主要实验课程: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实务、货运代理实务、外贸制单、公司财务、证券投资学、电子商务。

八、课程体系与教学进程

(一)通识教育平台 (共104学分,其中必修82学分,选修22学分)

(二)专业教育平台 (共50学分,其中必修30学分,选修20学分)

九、说明

1. 学生在选课时须认真阅读本培养方案,按自己的志向和兴趣,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循序渐进原则选修课程。

2.大学英语课实行分级教学,根据入学时英语测试水平,按层级编班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也实行分级教学。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分别为1学分、2学分、1学分),由马列主义教研部按照省和国家的有关要求组织在课外完成。

4.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课集中安排2周,按实践学分计,军事理论教学(36学时)穿插其中进行。

5.公益劳动利用课外活动或周末等时间进行,不计学分,四年累计不少于60学时,达到规定劳动学时并通过考核者记为合格,考核结果于第8学期报送。

6.形势与政策课由政工教师利用周二下午授课,共64学时,不计学分,每2周1学时,四年不断线,每学年考核一次,均通过考核者,计为合格,综合考评结果于第8学期报送。

7.大学生职业、就业与创业课由学工部组织授课,共38学时(第一、二、四学年各

10学时,第三学年8学时),实行年度考核,均通过考核者,记为合格,综合考评结果于第8学期报送。

8. 实践课程学分要求至少达到22学分。在课程体系与教学进程表中,凡包含实践学时的课程即包含实践学分。实践课程36学时合计1学分。

9. 获得报关员资格者,可以免修报关实务,并获得相应选修课2学分。

撰写:梁姝娜

统稿与编辑:杜世纯组织修订与审核:王纪孔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国际环境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掌握系统的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相关业务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背景知识,能运用英语和计算机等从事涉外经贸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应能胜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和外贸公司企业的业务工作,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业务工作,国际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驻外商务机构以及海外驻华商务机构的业务代办,涉外运输企业的业务工作等。

适应岗位:报关员、外销员、单证员、跟单员、报检员、货运代理、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人员、电子商务业务员、政府外贸部门进出口业务管理人员等。

二、学制及修业年限

基准学制为三年。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修业年限2—5年。

三、专业特色及培养规格

(一)专业特色

外语与外贸并行、金融经济特色明显:外语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不仅设计相关课程而且加大基本技能训练,并在相关课程上采取双语教学;外贸知识反映在专业课的安排与设计上,采取模块项目设计使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并且在贸易支付等环节体现了很明显的金融特色,它们之间的任何组合都能培养学生在外贸环节的一种技能,这样就使得学生既能成为“全才”也能成为“专才”。

(二)培养规格

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

学生了解并掌握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生未来能够在外贸企事业单位、外商投资企业、银行、货运代理公司、船运代理公司、报关行、报检机构等专业领域从事宣传外贸政策法规、外贸单证制作、合同磋商、货运代理、船务代理、报关、报检等工作,并能通过报关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的资格考试,达到要求。

(三)职业资格证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列表

(四)就业岗位与范围:

四、毕业条件

(一)学分条件:

1、毕业最低学分为140学分,其中课内学分130学分,课外拓展教育学分10学分。学分结构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2、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二)职业资格条件:

取得一种专业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前未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社会上无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由学校组织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并发成绩单或证书)。

五、专业教学计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知识模块学分分配表

河北金融学院专科专业公共必修课设置一览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基础及专业课教学进程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熟练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业务操作技能,通晓国际经济法律,了解当代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基本状况与发展趋势,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和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学生毕业后能胜任在行政机构、事业单位、跨国公司、三资企业、各类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内资企业和部门的实际业务和管理工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成为相关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将系统学习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国际经济分析与国际贸易应用能力的基本训练,具备胜任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业务的良好素质。学生经过四年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

1.系统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政策法规和基本规则。

2.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历史,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熟悉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政策。

3.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发展动态的调查和分析能力。

4.经过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具备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标准修业年限:

四、主干学科:经济学

五、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学位

六、毕业学分学时要求

七、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方案

国际商务专业(中加合作)的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业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商务英语沟通交流能力、跨文化管理与交流能力、国际市场营销能力、进出口合同履行能力、国际采购及供应链管理能力,面向专业进出口公司和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涉外商务代表、国际采购员、外销员、服装跟单员等相关外贸岗位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

1.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2.培养年限:三年

3.职业技术领域共性专业能力要求

(1)商务英语应用能力;

(2)国际市场营销能力;

(3)国际贸易业务规范运作能力;

(4)外汇风险规避与防范能力;

(5)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能力;

(6)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4.方法能力要求

(1)独立完成岗位工作的设计建构能力;

(2)具有不断钻研获取新知识、新技术能力;

(3)不断总结,提升质量以满足岗位需求的能力;

(4)借助参考资料、网络、手册等途径进行信息获取、加工与处理利用能力;

(5)计算机及电子商务基本应用能力;

2

(6)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5.社会能力要求

7.职业资格证书

四、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课程总学分为141.5学分计2536学时,其中必修课程117学分1912学时占75.4%,选修课程28学分624学时占24.6%;公共课与基础课32学分544学时占21.45%,专业技术平台课75.5学分1272学时占50.16%,专业方向课34学分720学时占27.31%;集中实践教学35学分840学时占33%(学时)。

注:课程名称前有“*”的为全院统一设置的公共与基础必修课程。

3

注:课程名称前有“#”的课程为加方老师教授。

注:课程名称前有“#”的课程为加方老师教授。

4

5

五、制订与实施说明 (一)制订说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为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具有熟练技能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在充分借鉴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先进理念和做法,总结我院过去两年示范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教育部教高(16号)《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和创建示范性高职院的要求,制定的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指导思想

6

人才培养模式和“双证书”毕业制度,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创业创新意识和实践技能为主线,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努力培养服务于江苏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服务要求的具有熟练技能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

2.具体做法

(1)扎实做好专业调研工作。专业调研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坚持不懈的团队性工作。本培养方案是对近两年教师深入企业指导毕业生毕业顶岗实习时完成的企业调研报告、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中来自生产与技术一线人员阐述的观点和提供的信息和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向的职业领域的数据进行全面仔细的梳理分析,在首先形成高质量的专业调研报告的基础上,做好职业技术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全面梳理和清晰各项能力培养目标,完整地形成专业能力目标体系。

(2)认真进行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以本专业所服务的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确立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并按专业方向细化具体岗位群要求。以强化学生综合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和专业岗位实践技能的训练,同时注重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石,在形成的专业能力目标体系基础上,基于学院顶层设计已形成的 “技术平台+专业方向”课程结构框架,以能力为本位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并按预设能力培养目标形成不同类型课程的设置。建立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真正构建起“基于核心课程与综合实训+针对岗位的专项能力训练”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达到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整体化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技术能力、思维方法与综合素质。

(3)精心安排技术平台综合化课程。按照职业技术领域共性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分析设置好专业技术平台课程,其中的综合实训课程,针对本职业技术领域的典型工作任务,体现“完整工作过程”的设计思想,通过每学期设置的综合实训课程从技能到综合性典型工作任务的递进设计,达到对学生进行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地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整工作项目训练,为学生岗位迁移与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对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两年实施总结的基础上,围绕核心课程的综合化改革,进一步明确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及按预设能力培养目标确立的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核心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具体思路与安排。

(4)明确落实专业方向能力培养课程。在近几年教学改革实践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理念,按照专业方向的岗位专项能力分析设置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清晰所面向具体岗位群情况,按照学习领域课程或项目课程设计与开发思路设置综合性项目化教学课程,具体实施时也可以按照企业需求、按订单培养的形式进行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以实现学生首次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5)深化“毕业项目”的教学改革。在过去两年全面实施以半年以上“毕业顶岗实习”为核心的“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毕业设计和毕业顶岗实习的教学改革。全面推进毕业项目选题结合学生顶岗实习岗位选择综合性技术问题进行综合项目训练,并完成毕业项目报告。

(6)与国家职业资格相衔接----实现职业资格“直通车”。依据本专业所面向的职业技术领域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围绕技术平台课程模块及各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将职业资格鉴定标准中的专业内容,融入相应的课程教学及实训教学内容中,实现专业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的衔接,使学生通过正常的教学在毕业时实现双证就业。

7

(二)实施说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进程安排,以实验、实训、实习循序渐进落实能力培养的方式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并充分利用与合作企业共同打造的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来达到专业群人才培养的目标,从而充分体现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高职办学模式,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上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特色。具体实施中要求:

1.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在本专业所面向的职业技术领域,以课程体系整体设计所确定的课程预设单项及单元共性专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项目化教学课程为主体,在前两学年完成。

2.专业综合实训课程:以本专业所面向的职业技术领域内通用基础技能及若干综合化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对象,通过对其进行完整工作过程设计形成的具有学习领域课程特征的一组递进安排的综合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前两学年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各学期设置的综合实训项目训练,获得今后在本职业技术领域工作中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

3.专业方向课程:根据从业岗位技术需求及对本方向培养学生的具体要求,由本专业方向教学团队按本专业方向适宜的课程模式(学习领域课程/项目课程等),以实践性教学环节为主线进行,或根据企业需求共同设置一组课程模块,与企业一道围绕企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从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完成,并通过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半年顶岗实习,以各专业(方向)清晰的服务面向(典型服务企业、实习或就业基地企业)进行学生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项目的教学与考核,使学生获得职场体验、从业岗位职业技能与职业发展能力,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附:国际商务专业(中加合作)人才培养教学计划

8

注:课程名称前有“#”的课程为加方老师教授。

9

一、培养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人品塑造工程,实现人才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本专业培养面向在企事业单位和跨国公司从事外贸业务、管理等工作,从事进出口业务与管理工作,具备较强国际商务实际能力,熟悉通行的国际商务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能在外经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外销、报关、报检、单证、跟单、货代等业务工作,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

该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体现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职业能力培养为特色的 “岗、证、课“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定位为导向,以证定课的课程的培养模式。努力培养能适应国际市场的、社会急需的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国际商务专业人才,以满足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计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贴近社会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要求。课程、学时设置合理,符合高职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外贸进出口工作的基本业务操作技能,能够完成从寻找国内外目标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报价、交易磋商、合同签订、信用证的审核与修改、托运订舱、投保、报验、通关、制单结汇,到业务善后处理的进出口贸易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操作。使学生具有从事国际商务的相关工作的综合能力。

国际人才培养及引进计划项目

本计划立足于广州开发区各国内外知名企业对国际人才的需求,将为本计划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帮助毕业生成功求职。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定制的行业岗前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模拟职场演练及hr面试,做好职前准备。

为学生提供名企招聘资讯,一对一与行业hr专家面谈,为学生举荐到对口企业及岗位。

为学生提供归国人才落户服务,享受高效办理落户奖励、购房补贴、创业补贴等申请的福利政策。

广州开发区优势与政策动态。

广州开发区,是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其位处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

本项目教学基地位于中新知识城,是广州市重点规划区域,是中新政府跨国合作标志性项目,也是新加坡以及广东省政府共同倡导创立的广东省经济转型的样板。

中新知识城的发展愿景是以知识经济为创新模式,汇聚高端产业与人才,打造一座经济、人文与生态高度和谐及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未来的20年,占地123平方公里的知识城将成为一座为50万人提供生活、工作、学习、休闲的城市。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概述

国际间的货物买卖,无论是对外合同的履行,还是对内各环节、各部门的衔接;无论是货物的托运和交付,还是货款的结算和支付,每个环节都要缮制相应的单据,以满足企业、运输、保险、商检、海关、银行及政府管理机构等对外贸易工作上的需要。国际贸易合同的履行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商务单证的制作及流转过程。商务单证工作是外贸企业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国际货物买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商务单证是国际结算的基本工具。

国际间的商品贸易,尽管买卖的标的是货物,但在货款的结算中,重要表现为单据的买卖。在cif这一类象征性交货的贸易术语下,“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各有关方面处理的是单据,而不是有关的货物;银行审核单据表面的真实性,以决定其付款的责任。国际海洋货物运输中,海运提单不仅是货物的运输单据,也是可以转让的物权凭证。国际贸易贷款的结算,商务单证是基础也是依据。

三、商务单证是重要的涉外法律文件。

商务单证贯穿于进出口贸易的全过程,它的缮制、流转、交换和使用,不仅反映合同履行的进程,也体现货物交接过程中所涉及的有关当事人如出口商与进口商、承运人与托运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银行与客户、海关与进出关境人、商检机构与委托人之间的权责利益关系。当发生争执时,商务单证又是处理国际贸易索赔和理赔的依据。可见,商务单证是一项重要的涉外法律文件。

商务单证是维系国际货物买卖各方当事人权利和义务的凭证,与外贸企业的自身利益紧密相关。如果单证管理工作出现差错,不能及时发货交单,以致客户迟延付款造成利息损失;如果单证本身出现差错,致使客户或银行换单、退单,甚至拒绝付款,这都将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商务单证工作是外贸企业经营成果得以实现、经济效益得以提高的重要保障。

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设置要体现语言、业务培训和道德培养的结合性。任何培训项目,都是要建立或强化一定的价值理念的。国际化培养要建立思想道德培训与专业培训有机结合的机制,使思想道德培训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

(3)国内短期培训的举办方式

——充分利用社会培训机构。短期国际化培训可以尽量委托外部培训机构承办,尤其是在语言、电脑等通用技能培训方面。但这种培训必须通过竞争机制进行。这种竞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员可以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课程;第二,的培训资金可以“选择”培训机构。

——完善培训体系。完备的内部培训体系是质量的重要保障。对此,的经验很值得借鉴。设立了专门的“公务员培训处”,下设7个组别,还在许多部门建立了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机构。培训处拥有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高级培训人才和专业顾问、每年有超过2亿元的财政拨款,培训设施在亚太地区一流。

2、开展人才国际化的国外培养

(1)开展人才的国外培养要实现几个转变

——从短期培养向中长期培养转变。国际上通常认为,只有通过一年以上的国外工作和生活经历,才有可能初步塑造出熟悉一国情况的国际化人才。要把过去低层次、短时间、开眼界式的境外培训方法(出国培训人员在境外接受培训的时间在一个月以下的占41.5%),转变为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具有较高学历和较高外语水平的年轻干部到国外进行中长期系统培训的培养方式。

——从单纯地听课向在国外工作、实习转变。目前74.3%的人员在境外接受的是进修、学习型的培训,只有5.7%的人员是在国外工作。只有亲身参与工作实践,才能真正学到国外同行的管理经验,提高业务水平和语言沟通能力。因此,要加大与境外机构的合作力度,为培训人员提供更多接触实际、了解实际的工作机会。

——从简单地获取知识向完成课题转变。在进行培训方式和内容的选择时,可以考虑通过完成行业内的重要课题的方式让受训人员接受国际化培训,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从培训无定所向建立海外培训基地转变。与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国外大学及研究机构合作,充分利用这些机构的软、硬件资源,设立“有形”和“无形”的海外培训基地。

(2)培训内容要丰富全面

培养的现象。但在一定意义上,这些部门恰恰是最需要通过人才国际化来推动职能转变的部门。

三、部门国际化人才培养面临的紧迫形势

1、部门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建设国际性大都市的迫切要求。建设国际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目标,这将对承担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部门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同时国际化城市也将使得城市发展越来越注重包容性、外向型,社会发展也将越来越重视借鉴世界先进经验,这些都要求政府拥有相应的国际化管理和服务人才。

2、政府部门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实现战略构想的迫切要求。不仅是机遇,也是对城市管理水平的挑战和考验。要应对这些挑战和机遇,最关键的是要靠具有国际视野、懂得如何应对城市重大问题的人才。

3、国际化人才培养是国际人才竞争加剧的迫切要求。高层次人才是国际社会共同的稀缺资源。从国际人才流动的特点来看,人才总是从经济发展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在此种情况下,作为发展中国家仅仅通过吸引是不够的,必须实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培养自己的国际化人才。

4、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推动部门职能转变的迫切要求。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切实转变职能,实现由管制型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是改革的方向。进行部门国际化人才培养,学习国际通用的惯例和规则,提升国际化视野,吸收国外服务型的理念,是推动职能转变的重要手段。

四、部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原则

总体目标是通过建立定位清晰、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相互衔接、运作高效的部门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为部门培养一批既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具有国际视野和理念,又深刻了解中国国情的德才兼备的国际化人才。具体目标为:国际化人才的数量要满足北京的发展需求;国际化人才的层次高;国际化人才的结构合理;国际化人才的效能高。

部门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注重遵循实用性培养和素质性培养相结合原则;普遍性培养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原则;渐进性和适度超前性相结合原则;培养形式多样化和平衡发展原则。

五、完善人事部门的宏观管理体制,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开发人才资源的重要工作,是人事部门的重要职责。人事部门是综合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以及搞好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任务。因此,应该改变各行业、部门,乃至基层政府都独立设计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的现状,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国际化人才培养,使人事部门在部门人才国际化培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首先要求政府部门掌握符合国际惯例的行政管理手段和提供具有国际水准的公共服务。而政府部门要提供这些政策产品,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国际管理水平、熟悉国际运营规则和能够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因此,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建设国际城市的目标要求,制定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际化人才系统培养体系,规范培养形式和培养过程。

一、国际化人才的定义

根据工作性质和国际化要求,我们把政府部门国际化人才定义为: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国际背景、国际视野和时代意识,熟练掌握外语,熟悉相关国际惯例与规则,较深刻理解中国现实国情,具有创新能力,并能够将自己的见地、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工作人员。

二、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

近年来,国际化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初步形成了以领导干部出国(境)培训为主的国际化公共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后备干部的英语培训工作和英语中、高级“强化班”的专门培训工作也都取得很大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1、国际化人才培养总量不足,培养层次较低。目前培训的国际化人才的数量,和现实需要量还有一定差距。根据本次课题调查显示,接受调查的各个部门平均拥有国际化人才7人,而平均需求量为10人。在接受国际化培训的个人中,更多的是侧重基础语言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其中54.9%的人只接受了单一的语言培训。

2、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培养结构不合理。现在对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本上是由各级政府部门自己把握,缺乏专门部门进行统一规划和统筹,很容易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从培训人员年龄结构上看,51岁以上人员比例高达98.2%,其中56岁以上人员高达85.3%;急需接受国际化培养的和所需人数最多的专业技术类人员只占25%;有86%的人员接受的是短期培训。

3、缺乏有效的激励、监督和评估机制,培训效果一般。在目前的培养中,从项目的设定、人员的选拔、接受培训、学成结业到培训后工作效果评估,都没有成形的有效激励、监督和评估机制。此外,还存在让不具备资质机构进行培训的现象。在接受调查的单位中,有54.5%的单位认为现有培养措施的效果一般。

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方案

4.【学制与学历】

三年制 专科

5.【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工商企业单位,培养在生产、服务第一线能从事国际结算、国际贸易、单证、报关、报检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6.【就业面向与职业资格证书】

6.1职业面向

在外贸企业从事外贸业务操作工作,就业去向近年来除了到银行、证券、保险、进出口公司、民营企业等金融机构、外贸机构和公司企业外,到国内的涉外企业和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分支机构的越来越多,如到4大国际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越来越多等。一般经过1~2年的锻炼后走上营销管理岗位,担任市场部、广告部、销售部等部门的经理。

7.【人才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能力与素质:

7.1 知识目标

(1)具备本专业所必须的基础理论知识(财经数学、英语等);

(2)掌握够用的专业基础知识(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统计学等);

7.2 能力目标

1

(1)能进行国际贸易理论分析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进行较好的文字和口头表达;

(5)能运用相关软件进行进出口业务操作;

(6)能利用网络进行网上贸易;

(7)能进行初步识货验货;

(8)能熟练制作外贸单证;

(9)能熟练操作进出口货物报关、运输、检验、结算等各项业务;

(10)能进行简单财务核算;

7.3 素质目标

(1)具备在对外贸易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具备在跟单员、单证员工作中良好的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工作作风;

(3)具备在销售主管工作中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创新意识。

8.【职业资格标准与职业能力分析】

8.1 职业资格标准分析

8.1外贸单证员岗位职业资格标准

8.1.1岗位名称

外贸单证员

8.1.2岗位内涵

外贸单证员是指在托运、报检、报关、投保、结算等进出口业务中从事开立信用证、审核信用证、制作单据、办理单据、审核单据、交接单据和单据归档等工作的外贸从业人员。

8.1.3岗位定位

8.1.4知识要求

掌握进出口业务基础知识 ;掌握国际结算基础知识 ;掌握单证审核原理、方法 ;了解外汇核销基础知识 ;熟悉货物出运操作基础知识 ;熟悉商品报检报关基础知识 ;熟悉货物保险基础知识。

8.1.5能力要求

能根据外贸合同和ucp600正确审核信用证内容;

2

具有较强的团队精神; 具有较好的诚信品质; 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 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 具有较好的忠诚品质; 具有较好的开拓精神。

8.2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3

4

10.【教学安排表】

11.【实施性教学安排】(附表) 12.【专业办学基本条件】

12.1. 专业教学团队

师”结构师资队伍。

以提高现有教师实践能力为突破口,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双师素质培训和社会实践,并考取相关专业的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使 “双师型”教师比率由70%提高到85%。每年安排1名以上教师到企业兼职,并记入教师业务考核档案。

兼职教师:分别从外贸公司聘任在国际商务活动实践一线、又有一定教学能力的靳涛、王玉华担任兼职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合理安排实践教学,使兼职教师队伍比率稳定在30%左右。

12.2. 教学设施

必要的校内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和教学设备的基本要求;校内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含职业技能鉴定要求);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要求,满足学生顶岗实训半年以上的实训基地)。

12.2.1 【校内实训(实验)装备】

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训室主要从事以下方面的教学实验:建立业务关系/建交函;出口报价核算;出口发盘/发盘函;出口还价核算;出口还盘/还盘函;出口成交/交易磋商函;出口签约/合同条款的起草与翻译;信用证审核/审证函;修改信用证/改证函;出口托运订舱/订舱委托书/配舱回单;出口货物报关/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货物投保/投保单;单据缮制/出口制单结汇;出口单据审核;出口业务善后/善后函;总结。ptot系统则侧重于国际贸易知识的操作训练,具体包括价格核算、结汇单据、贸易合同、信用证、商务函电、流程知识6个训练模块。

(2 )erp沙盘模拟 实训(实验)室

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财务分析和财务安全,财务决策对公司利润的影响,财务政策的制定等模块实训。

主要设备装备标准:(以一个标准班40人配置)沙盘6套

12.2.2 【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12.3 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选择适用教材,合作开发项目课程特色教材。

所有教学内容均制作有相应的电子课件、网上习题与自测,各章教学知识点之前均配有学习目标与指南,课后配有相应的单项实训项目,所有这些资料均以电子版的形式放在课程教学网站上,方便学生学习,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

根据国际贸易课程特点,结合工学结合,已开发比较完善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标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及考核标准,并编写了实训指导大纲,体现学、做、练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指导书,作为教学实践的参考。在指导书中,对国际贸易实务的难点、重点以及学生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都给予了详细说明,并对全部实训项目逐一进行设计与安排,以更加突出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准备上网直接用于教学实践的资料:

13.1 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13.2 教学评价、考核建议

在分流的过程中,要体现学生就业意愿,要将模块化课程纳入分流教学之中,同时要兼顾教学班级编制,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工作。

(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重视教师教学手段

有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完备的、规范的、执行有力的保障体系,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形成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重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培养。重点关注教师、学生和教学手段设施(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和各种硬件)的质量管理、测评和改进。

(3)量化测评指标,培养综合能力

建立一整套对能力素质、道德素质、专业水平及生理心理素质进行测评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标,这是高教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程,是保证全面质量管理科学性、规范性的必要条件。其中能力素质是指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适应社会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各种能力,包括学习拓展能力、研究创新能力、操作动手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14.【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继续深造学习的专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自学考试等形式获得。

15.【说明】

《形势与政策教育》课程每学期4学时,共计16学时,安排在业余时间,采取讲座、观看视频资料等形式完成。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原理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本理论,具备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基本技能,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从事具体业务或管理工作,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接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具备理论分析和实际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能熟练运用计量、统计等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4.能熟练掌握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技能。

5.能够熟练地运用外语和计算机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的具体工作。

6.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与法规。

7.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贸易政策。

三、学制与授予学位

基本学制四年,可在三至六年完成学业。达到学位授予标准的,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学分要求

本专业学生毕业要求修满154学分,其中必修课112学分、选修课42学分。

五、主干学科

经济学、统计学。

六、主要课程

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与主要实验课程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实验、专业实习、毕业论文、毕业实习。

主要实验课程: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报关实务、货运代理实务、外贸制单、公司财务、证券投资学、电子商务。

八、课程体系与教学进程

(一)通识教育平台 (共104学分,其中必修82学分,选修22学分)

(二)专业教育平台 (共50学分,其中必修30学分,选修20学分)

九、说明

1. 学生在选课时须认真阅读本培养方案,按自己的志向和兴趣,在导师指导下根据循序渐进原则选修课程。

2.大学英语课实行分级教学,根据入学时英语测试水平,按层级编班教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课也实行分级教学。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三门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分别为1学分、2学分、1学分),由马列主义教研部按照省和国家的有关要求组织在课外完成。

4.军事理论与军事训练课集中安排2周,按实践学分计,军事理论教学(36学时)穿插其中进行。

5.公益劳动利用课外活动或周末等时间进行,不计学分,四年累计不少于60学时,达到规定劳动学时并通过考核者记为合格,考核结果于第8学期报送。

6.形势与政策课由政工教师利用周二下午授课,共64学时,不计学分,每2周1学时,四年不断线,每学年考核一次,均通过考核者,计为合格,综合考评结果于第8学期报送。

7.大学生职业、就业与创业课由学工部组织授课,共38学时(第一、二、四学年各

10学时,第三学年8学时),实行年度考核,均通过考核者,记为合格,综合考评结果于第8学期报送。

8. 实践课程学分要求至少达到22学分。在课程体系与教学进程表中,凡包含实践学时的课程即包含实践学分。实践课程36学时合计1学分。

9. 获得报关员资格者,可以免修报关实务,并获得相应选修课2学分。

撰写:梁姝娜

统稿与编辑:杜世纯组织修订与审核:王纪孔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国际环境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掌握系统的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及相关业务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和国际政治经济方面的背景知识,能运用英语和计算机等从事涉外经贸工作。本专业毕业生应能胜任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和外贸公司企业的业务工作,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业务工作,国际化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驻外商务机构以及海外驻华商务机构的业务代办,涉外运输企业的业务工作等。

适应岗位:报关员、外销员、单证员、跟单员、报检员、货运代理、企事业单位的文秘人员、电子商务业务员、政府外贸部门进出口业务管理人员等。

二、学制及修业年限

基准学制为三年。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模式。修业年限2—5年。

三、专业特色及培养规格

(一)专业特色

外语与外贸并行、金融经济特色明显:外语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不仅设计相关课程而且加大基本技能训练,并在相关课程上采取双语教学;外贸知识反映在专业课的安排与设计上,采取模块项目设计使专业课程融合在一起,并且在贸易支付等环节体现了很明显的金融特色,它们之间的任何组合都能培养学生在外贸环节的一种技能,这样就使得学生既能成为“全才”也能成为“专才”。

(二)培养规格

力;具有创业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

学生了解并掌握国际经济贸易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业务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并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学生未来能够在外贸企事业单位、外商投资企业、银行、货运代理公司、船运代理公司、报关行、报检机构等专业领域从事宣传外贸政策法规、外贸单证制作、合同磋商、货运代理、船务代理、报关、报检等工作,并能通过报关员、报检员、国际商务单证员的资格考试,达到要求。

(三)职业资格证书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及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列表

(四)就业岗位与范围:

四、毕业条件

(一)学分条件:

1、毕业最低学分为140学分,其中课内学分130学分,课外拓展教育学分10学分。学分结构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

2、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二)职业资格条件:

取得一种专业或相关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毕业前未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考试,或社会上无相关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的,由学校组织专业综合技能测试,并发成绩单或证书)。

五、专业教学计划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各知识模块学分分配表

河北金融学院专科专业公共必修课设置一览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基础及专业课教学进程表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进程表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人才培养目标概述

摘要:国际商务单证贯穿着每一笔国际贸易的过程,例如货物的商检、保险、运输、交付、结算等。商务单证人员是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中急需的一种人才,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是该课程的理想培训对象。本文结合商务单证的特点及所需条件分析、对学生知识结构现状的分析及对现阶段社会对该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希望对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商务单证”课程进行人才培养有所收获。

商务单证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必须课程、专业课程,在商务英语专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各种商务活动是一个基本的要求,也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刘慧.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设置的探讨)。商务单证缮制就是属于该要求和该技能中的一个,是商务英语专业技能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前导课程与后续课程。

商务单证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实务》是属于专业基础课程,它主要讲述的是进出口贸易的宏观概念。内容丰富,知识广阔。内容涉及到了进出口中的各个领域,为其后的专业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务单证课程就是承接《国际贸易实务》而开设的一门专业性课程。它的内容只是《国际贸易实务》中的一个节选,并对其展开深入的探讨与研究,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因此其无后续课程。

为什么商务英语的学生必须要学习商务单证课程?

1、国际环境。

首先,世界在越来越开放,中国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的整体运营中,这都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对外贸易不断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市场地位于全球采购和全球销售。国际贸易不再局限于外贸和“三资”企业,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有国际贸易业务发生。国际贸易涉及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环节众多、手续复杂,各国的法律也不尽相同,因此风险相对较大。经过多年的发展,国际贸易形成了一定的规则,并以单据为中心,结算方式相对集中于汇付、托收和信用证三种。在长期的业务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国际惯例和规则,如incoterms2000(《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ucp600(《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cru522(《托收统一规则》)等(江舟子.国际贸易结算单据)。这些规则和惯例经过长期的实践,已为大多数国家的公司和银行所遵从,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要有人去学习这种规则,对防范国际贸易中的风险,安全收取外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培养目的是要求学生系统学习在货物进出口过程中的单证的缮制方法以及处理和解决因单据买卖所涉及到的纠纷等的贸易知识。

2、专业需求。

要学习、运用和缮制商务单证,必须要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并且是商务英语知识作为基础,没有这一前提就根本无法学习和缮制商务单据。只有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才普遍具备这一条件。这样,学生才能发挥其专业优势,学习一门专业性强、操作性强的技能,成为能为国家、为企业创收外汇的专业人才。

要完成以上的人才培养计划,教材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至关重要。一本好的教材,就如一名好的导游,能引导老师和学生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渐入佳境的感觉。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姚大伟编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江舟子编著、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结算单据》等教材都是不错的选择。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对国际进出口贸易中使用的单证有了概括性的了解,如信用证、贸易术语等。

但是,对于各种商务单证的缮制方法、有关单据买卖的国际规则没有详细系统的学习,学生对单据的缮制没有亲身所见,对有关的贸易规则也无法理解和运用。

另外,要学好该门课程,必须要求学生要有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必须要有一丝不苟的治学作风。单证的缮制没有60分,也没有90分,只有100分,哪怕是一个单词、一个字母都要求做到百分百的准确。只有百分百的严谨才能为国家为企业创收外汇。

教学方法。

商务单证的缮制是一项要求非常严谨的工作,在实际的操作中不能有任何的差错,必须百分百的准确。本门课程操作性非常强,因此以理论联系实践、理论指导实践、实践理解理论、实践巩固理论作为指导思想,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实践,总结深化为教学过程,才能使学生达到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的目的。在教学方法方面,笔者主要采用的是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讲授教学法与实例教学法讲授教学法主要是对理论进行精辟的讲解。要求做到深入浅出,易懂易记。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理论总是枯燥的,是难于理解的,并有着一定的抗拒心理。因此,教师需要联系社会各方资源为教学所用,这时便使用了实例教学法,例如在讲授商业发票时,我拿出了某进出口公司制作的某商品的商业发票。学生通过对比学习,再联系教师的理论精讲,既学得轻松,也记得牢固。

(2)实践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法。

实践教学法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学生才能理解理论、使用理论、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而这又需要有任务去驱使,使学生细致的、认真的、一丝不苟的去完成任务。例如在学习缮制单据时,学生根据教师开出的信用证,通过联系实际、运用理论去完成任务。

课程特色。

商务单证课程不是一门单纯的单证缮制课程,它还涉及到了国际进出口贸易的各个规则、各个国家的法律条文(姚大伟.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作为单证人员我们还必须要对个别国家的一些特殊规定有所了解,例如欧盟与加拿大的特殊要求。另外,电脑与网络的快速普及,使用电脑进行单证缮制与传递已经成为主流,这还要求我们学习单证的学生要及时更新观念,掌握新业务,跟上行业潮流。因此,在使用实践教学法时,教师还可以使用电脑机房和有关的教学软件,使学生能体会与学习新的单证缮制方法。

总结:国际商务单证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作为该课程的教师需要时刻注意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除了要使学生具备完备的国际贸易知识外还要让学生有充足的实际模拟操作时间与次数。只有让学生具有与实际工作岗位一样的操作与练习,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大伟.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江舟子.国际贸易结算单据[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5。

作者:茂名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刘峻兵男初级1977。

数字人才培养课程心得体会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满足人才需求,数字人才培养课程应运而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深有体会地感受到了数字人才培养课程的重要性和价值。下面我将从提高数字技术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合作能力、拓宽就业视野以及实践应用技能五个方面阐述我对数字人才培养课程的心得体会。

首先,通过数字人才培养课程,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数字技术能力,更增强了对数字技术的兴趣。在课堂上,我们学习了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多个重要的数字技术知识。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我掌握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如Excel数据处理、Python编程等。这些技能不仅在学习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我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课程还通过实际操作和项目实践,帮助我们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数字人才培养课程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数字技术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我们在课程中通过思考和讨论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课和实践项目中,我们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实践机会,从而培养了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主动提问、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数字人才培养课程注重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数字技术领域,很少有一个人能够独自完成所有的工作。课程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方式,培养了我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项目实践中,我们学会了团队合作、任务分工和协作沟通等方面的技巧。通过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项目,我们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的能力,这对我们未来从事数字技术相关工作非常重要。

此外,数字人才培养课程还拓宽了我们的就业视野。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行业,数字人才需求量很大。通过数字人才培养课程,我们了解到了数字技术行业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拓宽了我们的就业视野。我们知道了自己学到的技能可以在哪些领域用到,也了解到了一些热门的数字技术岗位,这为我们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最后,数字人才培养课程注重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在课程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我们还进行了很多实践操作和项目实践。通过这些实践,我们学会了如何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掌握了实际操作的技能。这对于我们的就业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企业更看重我们能否真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通过实践应用技能的培养,我们不仅在学习中有所收获,也为我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数字人才培养课程对我们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提高数字技术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合作能力、拓宽就业视野以及实践应用技能等方面的培养,我们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并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在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时代,数字人才培养课程将会越来越重要,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受益于这门课程的学习。

中国留学论坛

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生建学出席2011中国留学论坛时表示,“我国年度出国留学人数,5年内翻一番,留学回国人才人数在5年内翻了两番。”教育部对2010年度我国出国人员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梳理出当前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在规模、类别、分布、安全和回国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呈现出的六大主要特征:

第一,留学人员规模庞大。据介绍,截至2010年年底,以留学身份出国在外的留学人员超过72万人,2010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的总数为28.5万人,同比增长超过24%,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留学生生源国。在主要留学人员派出国家中,中国的留学生数高居榜首,2010年超越印度成为赴美留学人数最多的国家。

第二,留学类别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从留学生群体来看,以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为主体发展到自费出国留学人员为主体。2010年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占当年总出国留学人数的93%。从留学人员培养模式上看,可以分为学历生和进修生,学历生又分为境外全过程的学历生和境内外联合培养的学历生。从留学人员选择的专业上来看,涵盖了多学科、多领域,但大部分留学人员,尤其是广大自费出国留学人员,学习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金融以及工程技术学科。

第三,留学人员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目前我国在外的127万人员,大部分留学生集中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韩国、加拿大、新加坡、法国、德国和俄罗斯10个国家。

第四,留学人员的安全问题十分突出。近年来我国出国留学规模迅速扩大,在外留学人员的安全事件呈现频发态势,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部分留学人员的法律观念、风险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还有待提高。

第五,回国的留学人员人数已经过半。留学回国人员规模的扩大,得益于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也得益于国家鼓励回国和吸引人才的政策不断完善。

第六,留学人员发挥作用巨大。留学回国人员在我国教育、科技、经济、国防和社会发展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部分留学人员成为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生力军。据2010年统计,目前中国科学院692名院士当中有590人是留学回国人员,超过77%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具有留学经历。

生建学同时提到,我国将进一步对出国留学工作进行全局谋划,创新和完善国家公派留学机制,着力提高选派质量和留学效益,完善配套措施,强化服务意识,健全自费出国留学市场监管,加强对广大留学人员的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强在外留学人员工作,为广大在外留学人员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进一步改善吸引留学人员的大环境和小环境,感召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

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铜陵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铜陵244061)。

摘要: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出发,课程体系不再以学科为中心,应确立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知识观,树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课程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实践观,遵循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全方位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近年来,地方本科教育发展势头较快,但是却有一些不利地方本科教育发展健康运行的重要问题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其中人才培养系统性的偏差是最根本的问题之一,主要体现在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的效果之间的偏差较大,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是导致这一偏差最直接的原因。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在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的构建方面,都应遵循有别于学术型课程体系设置的理念、原则和策略,体现应用型特色。结合我校十几年来的应用型办学实践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我们对此进行了一些探索,尝试构建一个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课程新体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作为一门综合运用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及其规律学科的专业,已经确立为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专业。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教育部专业目录的发布到办学经验的积累仅有十几年时间。在此过程中,全国范围内有135所高校相继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此专业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投入了大量精力,开展了艰苦的创造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逐步被社会所认可。但是,该专业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与市场脱节的地方,如专业课程体系的应用性不强、教学进程安排还不尽合理、课程内容安排不够科学等。再加上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时间短,各个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存在专业学科定位不准、专业的市场认知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国内很多高校开展了本专业人才培养和教学培养体系的研究,但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研究还不多见。因此,我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进行系统的思考十分有必要。

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9月设立专科专业招生,并被列为我省和我校的重点建设的应用专业之一。被我院列为首批升本的四个专业之一,并被列为院级重点建设专业。现已经培养了四届专科毕业学生和十届本科毕业生,其中有三个班级荣获省级先进班集体,历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本专业成立至今尽管只有短短十五年多时间,但是无论从师资队伍、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教育的改革,还是对社会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被评审为我校特色专业。通过对我校现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分析,按照强化“应用”二字,增强适应性的原则进行调整、改革与重组;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思路重新设计、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二、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确立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一)明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理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在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类型上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所以,顺应社会需求和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将“应用性”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目标,是包括我校在内的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符合逻辑的选择。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是建设和谐型社会的必要前提。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建立“社会安全网”,保障和稳定人们的基本生活,将极大地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保障人们的生活水平。当前社会保障工作重心正在向城市基层社区和农村社区转移,社会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需要由理论型转向应用型,对大学生需求由大城市大机关转向城市基层和农村社区。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就需要加快培养高素质的,熟悉政策、精通业务、掌握技术的面向基层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专门应用型人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培养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己任,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地方本科院校,有必要在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上即在“应用”两字上下功夫,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修订培养目标,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尤其重视应用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培养能与社会多元化人才需要结构相适应的毕业生,真正实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目的。

(二)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明确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我们按照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和铜陵学院办学指导思想,以我院财经专业优势特色为依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讲求实效,以培养适应区域、地方经济,“面向基层、有理论、重操作、强能力、有创新”的应用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为目标,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培养过程的开放性,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将本专业建设成优势明显、财经管理特色鲜明、全省有影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专业。

同时我们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主要应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人才市场对人才应用能力的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个多学科相互独立又彼此交叉的新兴专业,市场需求范围广,能在各级政府部门、金融保险机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社区工作部门、劳动咨询与中介机构、各类社会保障基金组织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工作。面对就业市场,我们要以通识和技能教育为基础,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技术过硬、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体现专业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使本专业学生在人才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优势。(2)结合专业理论和业务实践的发展趋势。依据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吸取发达国家和港、台地区的实践经验,结合本土化的特征,本着理论与实务并举的原则,遵循从服务中学习、从实践中学习的教学思想,充分突出教学实验、实习环节。把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最新理论和实践发展趋势引入到课程教学当中,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理论、政策业务知识信息,以提高其解决现实专业问题的能力。(3)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求。随着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使用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都发生了变化。故此,要面向世界,在教学和课程改革中体现国际化,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课程设置要包括语言能力的国际化和思维方式的国际化。

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任务首先在于优化课程体系,科学编制人才培养方案,认真设计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的动态比例关系。因此,优化课程体系的重点是优化配置课程内在结构,将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把基础课分成基础课模块、基本技能模块,把专业课分成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以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基本技能模块组成基础平台课程;专业方向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组成专业模块课程。优化课程体系要强化基础平台课程以适应专业发展最新动向和综合能力培养的目标。在课程设置和教学重点上,是前两年强调基础素质教育和综合技能素质发展,后两年加强专业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在课程修习时间上,根据课程逻辑、难易程度和相应模块课程科学设计,特别是几门专业主干课程的内在逻辑联系,要合理地安排课程教学顺序,让学生在巩固已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增强实际应用能力。为突出我校财经特色,建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方案如下。

一是理论知识、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相统一的原则,加大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通过调研、改革、研究与实践,建立一套符合突出财经管理类特色专业培养目标、适应就业岗位要求、结构合理、科学可行的课程体系;根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建立以突出财经管理类特色专业知识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线的模块式理论教学体系。在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进行分解和重组,建立增强人才培养的整体性、针对性和适应性的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以课外各种文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良好的素质教育体系。

二是强化学以致用的原则,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从分析财经管理类社会保障岗位和相关社会职业活动入手,按照在职业岗位上活动和发展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基础理论课程以适用、够用为度,专业课程突出财经管理类针对性与实用性。根据专业发展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更新教材,开设反映先进技术成果和职业岗位新要求的课程。改革以财经管理类技术能力为中心的模块化的课程体系,进行以技能应用为本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三是与财经类专业相融合的原则。课程设置让学生在掌握财会、财税、金融等一般财经类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熟悉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及实务操作,具有综合运用相关管理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非政府组织从事劳动就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险管理与商业保险管理、财务会计等工作,并达到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从业人员掌握必要财会知识、作为财会岗位从业人员掌握必要劳动与社会保障知识目标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二)优化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的设想。

根据我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指导思想,在公共基础模块的基础上,体现财经类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分为三个模块。

一是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此模块是专业课教学的基础,课程应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基本知识。此模块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劳动经济学、人口学原理、社会学概论、统计学、金融学、公共政策分析等。

二是专业主干课程模块。此模块是专业课教学的核心,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掌握的核心专业知识,此模块课程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保险学、社会保障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险、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就业与创业等。

三是专业特色方向模块。此模块应根据我校财经特色定位来选择开设不同方向相关课程。

(1)社会保险特色方向。该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保险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保险专业优势,适应社会保障主体多元化趋势的需要,特别是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险的重要补充形式,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懂商业保险管理和精算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商业保险经营管理、社会保险精算、社会保险管理实务、风险管理等,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毕业生可以到社会保障部门从事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商业保险公司从事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商业保险工作。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特色方向。该方向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会计、金融、财政等专业结合起来,利用财经院校金融专业、会计专业和财政专业优势,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社会保障资金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会计学、社会保险财务会计、证券投资理论、公共财务管理、资本市场与养老金、社会保障预算等。培养的学生能够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从事社会保障资金的预算管理、资金的收支管理、基金的投资管理、资金的监督等,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3)劳动关系管理特色方向。该特色主要是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结合起来,利用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优势,培养学生成为既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知识,又能掌握企事业单位员工劳动关系、薪酬福利管理的专业人才。该特色方向可以开设以下课程: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人力资本投资、劳动心理学、员工福利、人力资源素质测评、企业年金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等。培养的学生能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关系管理、员工福利的筹划和设计、员工社会保险等人事管理工作。

鉴于我校的发展历史及学生的就业定位主要是企业,为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业务能力,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体现应用性特点,例如加强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等课程、文书写作、口才与演讲、组织行为管理、沟通技巧、社交礼仪等方面的课程。强化实践环节的培养,争取机会多和政府劳动部门、社会保险管理部门、民政部门、保险公司和企业等组织加强沟通交流,为学生创造实践锻炼机会。创新社会实践形式和方法,增加学生社会实践锻炼的机会。

1.处理好学校与社会的办学关系。现在的高等学校应当是具有根据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人才,提供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学校具有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轴心作用。反之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理应为社会服务提供合格人才产品。培养应用型人才,特别是地方本科应用型人才不可能在学校完成,必须借助社会的力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可能依赖自发地与社会结合,而必须自觉地与社会结合,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2.处理好校内各系、各专业的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跨系、跨专业选课,形成复合型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创新性应用人才。实行完全学分制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3.处理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把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重要的延伸和补充,特别是把第二课堂作为丰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空间载体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起来,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引导第一课堂教学。

4.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里的“学”不是“学生”之“学”,而是“学习”之“学”。教什么,应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怎样教,应变“填鸭式”为自主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靳贺玲,秦姝。优化课程体系,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02):3-5.

[4]王考,郝润梅,张惜伟。以应用研究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1):90-92.

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分院模具专业,始建于2015年,其前身是机电技术专业(模具方向),该专业方向于1996年开始招生,07年招生110人,08年招生110人,现有在校生220人,2015年计划招生80人。专业办学经验丰富,师资结构合理,实践教学资源能够满足办学需求,具备办学条件。

1.六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六个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素质教育与技能培养相融合、教学内容与生产项目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实训环境与企业文化相融合”。

2.专业教学团队

开始建设之初有专业教师13人,外聘企业兼职教师3人, “双师素质”教师12人,初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

3.校内实训基地

开始建设之初有两个实训中心,即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和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共5200平方米。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由车、钳、铣、焊、电加工、数控车、数控铣、加工中心、cad/cam仿真、机械拆装区组成;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由电子和电控2个区组成,拥有plc、数控维修实验、电气智能、电工等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能承担8个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开展各种培训等。

4.校外实习基地

开始建设之初已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集团、长春数控机床有限公司、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元隆达模具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成为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5.社会服务

2015年至2015年培训职业学校教师81人次,培训企业下岗转岗职工50人次,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105人次,社会职业技能鉴定220人次。

二、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4

1.建立校企融合的“校企联姻、三级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企业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吉林省汽车、客车、农机等行走机械产业链,对模具设计与制造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以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一汽集团零部件生产企业为代表的校外企业群实习基地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建立校企融合的“校企联姻、三级共育”人才培养模式。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

为把学生培养成基础知识牢、实践技能强、岗位适应快、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以能力为本位,根据模具设计和模具制造岗位工作过程,构建素质与项目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遵循“两个规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时,要考虑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与储备,为学生继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二是职业能力成长规律,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时,要考虑学生所面对的岗位及岗位群的工作,为逐级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奠定基础。在此思想指导下,与企业共同设计与开发素质与项目课程,形成数控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每门课程设置若干个项目,通过项目完成教学任务,项目完成,课程即结束。每门课程学习结束,学生即可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3.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优质课程建设以岗位能力为重点,将专业基础能力培养中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与专业能力培养中的模具设计课程建成优质核心课程,在此基础其建成省级精品课程,以此带动其它课程建设。

4.编写项目课程及素质教育课程特色教材

以项目课程为单位编写系列教材,教材内容涵盖项目工作过程及项目之间的内在联系,教材的编写与行业企业的相关人员共同完成,最终形成项目特色教材6本、素质培养特色教材1本、校本教材3本。

5.建设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

依托行业企业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拟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1名兼职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6名双师教师。聘请10名企业兼职教师一同进行专业建设工作。目标建设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6.实训基地建设

5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为满足培养包项目课程教学需要,同时实现专业群及其他相关专业实训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专业群的社会服务及辐射能力,拟投资952万元(含企业投入50万元),将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建成国内领先的融教学、生产、科研、社会服务、技能鉴定和技术研发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建成省级示范实训基地,形成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拟新增63个理念先进、设备先进、管理先进、技术先进、环境良好的企业补充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岗位,满足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的需要,使学生在企业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毕业后即能快速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稳定性,实行校企共同培养、共同管理、共同考核机制,达到实习过程可控、实习管理规范。

7.社会服务

社会培训 有效发挥服务功能,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到2015年,实现年培训职教师资80人次,在岗、下岗再就业人员200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员200人次,社会职业资格鉴定每年200人次。

对口支援 选派教师到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为该校同类专业师生进行培训,或者利用本校资源培训该校教师和学生。还可利用网络为该校相关专业提供教学资源。

技术服务 利用本校的设备及人力资源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与应用技术研发,发挥资源的更大效能。

第二部分 项目建设目标及完成情况

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确定为国家示范校建设项目以来,专业教学团队深刻领会教高 [2015]14号、教高[2015]16号、教高[2015]2号等相关文件精神, 围绕吉林省汽车、轨道客车、农机等支柱、优势、特色产业,发挥“汽车城”、轨道客车生产基地、农机大市场等区域经济优势,紧紧抓住高职院校“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的特征,构建并实施了“校企联姻、三级共育”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近三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优异的成效。

一、 “校企联姻、三级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

6

以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实习基地(合作企业群)和校内数控生产性实训基地为依托,与11家企业密切合作,在校企共同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在充分的行业企业调研基础上,遵循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深化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确立了“引校企联姻、三级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了校企双方共同培养。

1.适应市场需求,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成立由校内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校外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进行广泛市场调研,围绕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开展“十、百、千”调研工程:访谈十名行业、企业名人,得到专业建设指导性意见,了解行业和专业技术的发展状况;调研百名企业技术人员,得到企业的真实工作状态描述,为确定就业岗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提供依据;千名学生问卷调查,得到毕业生及在校生对教学设计、课程实施等提出的意见。“十、百、千”调研工程,使我们紧密跟踪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准确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律,对所调研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就业的职业领域和主要就业岗位群,最终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模具及产品设计、模具加工工艺员、冲压及塑料成型设备操作员、模具普通机械加工员、模具数控加工设备操作员、模具装配、调试员等岗位,能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冲压及成型设备操作,模具加工设备的操作与调整,产品设计与制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校企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在广泛的市场调研和企业调研确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围绕培养目标明确能力目标,围绕能力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围绕课程体系开发课程,围绕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模式。形成“循环进行、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开发流程。

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形成“五位一体”的教学特色;使学生在职业素质、专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得到全面的提高。

课程结构图

二. “校企联姻、三级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三引进,实现“三级共育”

引项目进实训基地,创设生产情境——与长春力众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一汽四环冲压件有限公司合作,把汽车零部件模具的部分设计、制造、装配与维修任务引进实训基地,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将引入项目创设的生产情境融入实训教学,实现教学与生产无缝对接,并将产品标准作为学生成绩和技能水平考核的标准之一,培养学生的产品意识和职业规范,促进了师生实践技能的提升,并将消费型实训转化为效益型实训,实现教学和生产双赢。

引企业进学校,实现师生顶岗——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将吉林省亨达集团公 8

司、长春佳诺工艺装备有限公司、长春市协众模具装备有限公司、长春市通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引入学校;聘请多名企业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参与项目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受到企业文化、环境、管理、行业标准等方面的熏陶,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员工意识、效率意识和职业素养。

引产品进教学,改进课程架构——在引进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的同时深化课程教学改革,逐步将合作企业的产品纳入教学设计,现已有9门课程通过选择15载体,纳入教学情境,实现项目教学、实境训练。

(2)三维度,实现“校企联姻”

依托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及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教学实施,实现工作与学习的任务交替,学校与工厂的环境交替,学生与员工、教师与师傅角色交替,实现学生理论学习、实践训练与企业认知、岗位体验和顶岗锻炼的全线融通,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职业性和开放性落到实处。

3.人才培养方案及体系建设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根据调研结果,进行归纳汇总、序化重组,确定了以培养学生现代制造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兼顾学生模具设计与模具修配能力的思路。在“校企联姻、三级共育”人才培养模式下,根据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和人才培养目标,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分别针对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模具及产品设计员、模具加工工艺员、冲压及塑料成型设备操作员、模具普通机械加工员、模具数控加工设备操作员、模具装配、调试员等)进行广泛调研,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与能力进行分析与序化,开发了基于基础岗位能力培养、核心岗位能力培养和拓展岗位能力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强化实践教学,构建了“岗位能力渐进式”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学生能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企业从事模具设计、制造、装配与调试,冲压及成型设备操作,模具加工设备的操作与调整,产品设计与制造。

4.主干核心课程建设

在“岗位能力渐进式”课程体系下,根据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依托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设计了《模具钳工》、《冷冲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产品的造型设计》、《模具零件的特种加工》、《模具设计与制造综合实训》6门优质核心课程。

5.教材建设

随着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完善了3本项目化特色教材。

6.教学运行与管理

为了促进教学工作管理规范化,进一步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管理中提出了教师教学工作的各项基本要求。要求教师精心完成教学准备工作,根据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明确本门课程在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教学目的。要精通课程内容,明确本门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了解讲课对象。认真思考和提出自己对这门课程教学的设想和安排,制订出学期授课计划。要认真分析、组织好教学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严格遵守教学纪律,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并注意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学要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的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的重点。专业课的教学内容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师讲课时应做到概念准确,内容充实,重点突出,语言清晰流畅,循序渐进,层次条理清楚。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板书要整洁、有条理,要结合教学内容,合理、正确地应用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实验与实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实验试作,在指导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并注意开发新的实验。指导实习的教师对实习内容要作好充分准备,列好详细实习安排计划,认真组织好实习工作。要求在指导实验时耐心细致,循循善诱,批改实验报告要认真,仔细,对实验报告要严格要求。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难易程度应和安排的时间相宜,事先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充分准备参考资料,拟定设计课题,完成设计任务书,要启发学生思维,使其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工作,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实行“双导”制,学校指定专门专业教师到实习现场与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并共同完成学生的学业考核。

7.教学条件建设

实验实训条件不断改善,现已建成集教学、社会培训、职业资格鉴定为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同时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本专业拥有较完善的用于实践教学的校内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校内有多元投入资金3500万元建成的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拥有先进的生产型数控设备110多台,数控仿真及cad/cam实训室一个。建成了国内领先的集教学、生产、培训(技能鉴定)、科研(技术服务)“四位一体”的占地5000㎡生产性实训基地.与其他专业共享技术测量实训室、模具拆装实训室、等实验实训室和2个专业计算机房,并已与长春奥普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天合富奥商用车(长春)转向器有限公司、长春一汽四环金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长春冠迪转动轴有限公司、长春数控机床有限公司等85家企业签订了校外实践基地合同。

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按“校企联姻、三级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建成国家级示范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建成省级示范实训基地,2015年末,《多元投入、引企入校、建设高地、服务社会》——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数控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情况,被评选为国家高职高专院校示范校建设两周年阶段成果展示;《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教学成果荣获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获得国家级2等奖。

8.师资队伍建设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培养专业带头人1 名,培养骨干教师4人,双师素质教师6人。专业共有12名教师,11人具有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均有3个月以上的企业实践经历。

9.考核与评价

校内项目教学考核,以课程为单位,建立试题库,将考核标准与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相融合。以项目为考核单元,按照学生完成产品的质量、工作态度、操作规范、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综合评定学习成绩,学生必须完成的所有项目的学习,且项目合格率达到80%以上,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采取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项目考核,理论测试等评价方式。

校外实习的考核,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成立校企共管机构,共同制定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共同实施评价与考核。建立顶岗实习期间的“双导师”制,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建立网络辅导平台,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指导,做到制度上有保证,管理上有措施。

校外实习的成绩由实习表现和实习报告两部分组成。实习表现占总成绩的40%,实习报告占总成绩60%。实习表现包括出勤和工作表现,实行量化考核。其中,企业考核占30%,学校占10%;实习报告成绩的评定,企业占20%,学校占40%。学生在校外顶岗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设计任务。

三、研究的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1)首创 “三引进”

(2)“三维度”

任务交替——理实一体的课程实施实现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的交替

角色交替——真实产品的教学载体实现学生与员工、师傅与教师角色交替 环境交替——学校与工厂环境的交替。

(3)岗位渐进的实习实训课程体系

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单项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综合训练)——顶岗实习

四、研究成果的示范与辐射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改革开放,特别是示范校建设以来,我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采用的“校企联姻、三级共育”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教学实施的工学结合平台。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对我院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乃至辐射学校的建设起到了率先示范的作用。为本地区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运行与管理、实训实验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提供了示范作用。由此对本地区课程改革水平的提升,产生了较强的吸纳和辐射效应,从而推动职业教育改革的进程,实现本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

五、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设想

在专业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这将是在今后的改革中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具体有:

国际人才培养讲座心得体会

近日,我参加了一场关于国际人才培养的讲座,这次讲座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未来国际竞争的信心。以下将分别从讲座内容的新颖独特、师资力量的强大、启发思考的方法、实践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目标的可信性几个方面,谈谈我在讲座中的所感所悟。

首先,这次讲座的内容非常新颖独特。讲座围绕人才培养,从国际视野出发,以全球全面竞争为背景,分析当前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趋势,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例如,讲师通过数据分析指出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因应之策,这些都让我收获颇多。同时,讲座还涉及到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国际化管理的重要性,这些观点都很独到,让我耳目一新。

其次,这次讲座的师资力量强大。讲座的讲师都是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他们具备丰富的研究经验和实践能力。他们通过丰富的案例和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地讲述了复杂的问题并给出了明确的解决办法。这让我感受到了专业的力量和建设人才的决心,也让我深深地敬佩他们的学术造诣和才华横溢。

再次,讲座启发我思考问题的方法。在讲座中,讲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与听众互动,激发了思考问题的欲望。他们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例如,他们提出了应急处理问题和建设性处理问题的区别,让我认识到了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途径。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我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思考者,更能培养出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讲座强调了实践培养的重要性。在讲座中,讲师强调了培养人才要全面考虑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结合。他们提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分享了一些成功的案例。这让我意识到了纸上谈兵的局限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学以致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和成长。作为学生,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启示,今后我将更加注重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努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最后,讲座提出了可信的培养目标。讲师讲解了如何设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并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帮助我们实现这些目标。他们强调了培养目标的可行性和可量化性,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这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不断挑战自我,追求更高的境界。

总之,这次国际人才培养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通过讲座,我认识到了培养人才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成为一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我深信,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积极参与实践,不断追求在国际竞争中的突破,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人才。(1237字)。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贸易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企业国际化经营、国际商务与全球营销、国际贸易风险分析与规避,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国际化经营战略和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贸易政策带给理论依据和分析手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经济学学科范畴,主要以经济学理论为依托,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等。但是在学习这些经济学之前,要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比如,会计学原理、统计学、财政学、货币银行学、经济法、国际商法、证券投资、财务管理、管理学原理等课程。在学习完上述课程之后,就要接触到国际贸易最核心的知识了,就是国际贸易各个方面的专业知识,即: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结算、国贸英文函电、外贸口语、外贸写作、外贸谈判技巧、国际经济合作、跨国公司理论与实务等,当然最重要的课程为国际贸易实务,也称作进出口贸易实务,或对外贸易实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然是经济学类的,自然离不开对数学的学习了,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务必要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从事国际贸易,英语应当是相当好的,不仅仅仅是书面英语,比如外贸英语函电,口语也是相当重要。

学习完上述全部资料之后,还要学习譬如工科类的知识,即行业知识,作为对专业知识的补充,为日后进入工作岗位带给便利。虽然各行各业有各自的专业知识,但掌握了国际贸易理论知识之后,就能够比较方便的学习行业知识了,从事专职工作也得心应手。

综上所述,想要在国际贸易领域取得较好的成绩和长远发展,务必学好英语和经济学知识,了解国内外相应的法律法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优化课程体系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摘要:应用型本科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直接产物,是我国现阶段和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是一种新生事物,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还很不成熟,还没有形成一套被普遍接受的设计理论和模式。从实践的角度,针对应用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过程提出一些初步构想。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设计过程。

作者简介:刘守合(1975-),男,山东菏泽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

任何一种大学教育过程都可以描述为: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并实施课程和课程体系,最后根据人才培养的质量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可以说课程和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基本载体,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最终要靠应用型的课程体系来完成。

一、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设计的价值取向。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空中传递最有价值的知识、经验,正成为当下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这些知识与经验在课程教学中转化为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人文与科技、职业与生活的关系,如何看待这些关系并对其进行组合,将从根本上影响课程体系总体设计和模式。

基于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较好发展后劲的应用型人才之需求,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设计应遵循以下价值取向和总体思路:面向工作过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应用学科为支撑,兼顾学生个体需求。

(一)面向工作过程。

从本性上分析,应用型本科教育主要不是升学教育,而是一种为工作做准备的教育,具有明显的职业性倾向或就业导向。这种职业性不是面向单一职业,而是面向某类行业或职业群,使学生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性。接受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学生毕业后绝大多数直接就业,只有少量的学生有机会立即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或出国深造。根据重庆晨报与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联合开展的“大学生初入职场的感受如何”调查结果,有53.7%的人认为针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学校的学习内容主要是素质的提高,专业对工作没有直接帮助。面向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可以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

(二)以应用学科为支撑。

本科专业建设不能离开学科的基础,专业与学科的关系十分密切。专业建设和结构大体上“折射”了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化,是“处在学科体系与社会职业需求的交叉点上”。如果学科是根,那么专业是干、课程为末。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科为支撑,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使学生具有发展“后劲”。

(三)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

这是处理“面向工作过程”和“以应用学科为支撑”关系时要遵守的原则,贯穿于课程设计的全过程。无论是设置直接面向特定职业群的课程,还是设置学科课程,都应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服务。应用能力可以分为:关键能力或基本能力,即面向所有职业、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具有的能力;专业基本技能,即与具体学科专业相联系的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即与职业群相联系的能力,主要通过实践课程培养;以及特色能力,即因个体特长和选择不同形成的能力。根据重庆市人才中心公布的该市《用人单位调查报告》,699家受访用人单位中在回答“看重求职者哪些方面素质”时,58%的单位认为实际操作能力对企业最为重要。这从一个侧面直接反映了应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四)兼顾学生个体需求,以学习或学生为中心。

这是课程体系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结果是检验课程体系的最终标准和依据,同时理想的课程体系不仅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根据杜智敏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般院校即应用型大学的学生学习动机排在第一位的是“找到理想职业提高经济地位”[1],其学习动机非常实际、实用。学习动机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必须予以考虑。特别是对学生群体特征的研究要有对策,进行所谓的“校本”研究,增强课程的针对性。

二、构建应用型课程体系的一般步骤分析。

(一)组成设计团队。

课程体系的设计不是教师或专业负责人的个体行为,而是集体行动,需要多方智慧、多方参与。在接到课程体系设计任务或感到课程体系需要改革时,由专业负责人担任课程体系设计团队负责人,吸纳专业骨干教师、校外学科专家、用人单位代表、校友、教学秘书、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代表等作为团队成员,正式组成设计团队。在整个过程中,专业负责人的作用举足轻重。专业负责人除了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十分熟悉外,还应通晓教育教学相关知识。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教学研究)活动,课程体系是学术活动成果,学校应予以承认,对承担课程体系设计的团队给予必要鼓励、支持。

(二)前期资料信息收集与分析。

主要包括:学科知识更新趋势和要求分析,即对专业相关应用学科内容及其研究重点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使课程体系保持与学科研究前沿对接;社会需求分析,包括国家、区域(高校所在地)、用人单位、未来需求等多个层次和方面。其中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是最有实用价值的措施,可以通过两个渠道实施:一是学校自己组织调研,主要在毕业生聚集度相对较高的行业领域进行;二是通过社会上公布的现阶段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或未来人才需求分析等;学生特征分析,包括学生知识和能力基础、态度、个人发展需求等。只有充分了解了培养对象,课程设计和教学才能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业的成功与否。

目前而言,应用型本科主要是一般地方性高校特别是新建(专升本)高校提出并实施的教育类型(在招生批次上表现为第二、三批本科),这类学校的学生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知识基础一般、求知欲不强、对未来缺乏明确规划等。但每所学校也会因生源地区分布、校风等不同,导致学生特征的差异,这就决定了学校、专业必须专门对自己的学生进行特征分析。

(三)目标分析。

主要是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分解,将关键能力、专业核心能力、特色能力等落实到不同的课程组,并最终落脚到一门门具体课程,形成每一门课程的目标。其中课程组的课程会有重合或交叉。

如将档案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为“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事业第一线,具有解决档案工作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具体是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领域从事文件档案管理、综合信息服务、秘书等项工作。那么,要胜任这些工作,需要多种专业技能与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包括“文件处理与控制技能”等五项专业基本技能,和“文件档案实体管理能力”等三项专业核心应用能力。每一项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都有一组课程来支撑,如“文件处理与控制技能”的养成由“文书学”、“公文写作”、“科技文件管理学”三门课程来承担。

(四)结构设计。

职业是专业也是课程体系的起点,应用型本科的一般演进过程可以表达为:职业―专业方向(课程组)―专业(完整的课程体系)。学科是专业的支撑,同时还要根据国家要求开设一定的公民课程。

结构设计是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每一门课程在专业教育中的位置,包括纵向时间上的序列和横向的相关关系。在处理通识课程与专业(职业)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关系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2.理论与实践并重。应用型本科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因此,在重视理论讲授的同时,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不是理论教学的附庸,既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又独立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3.模块化。由于一般高校没有直接设置新本科专业的权力,适应社会职业变化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十分必要,“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被广泛应用。平台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专业基础课平台,模块课程包括专业方向课模块和任意选修课模块。“平台”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宽口径”、“厚基础”,着眼于学生发展后劲;“模块”主要是体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分流培养,体现个性,侧重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如在历史学专业设置两个专业方向课模块:文博旅游方向和文物博物馆方向,分别包含完全不同的13-14门专业方向课程,这样使学生在学习宽厚的基础课程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将来从事的职业需求出发,选择不同的模块课程。

(五)实施。

目标分析和结构设计完成之后,每一门课程都以特定的目标和功能存在于特定的位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确定每一门具体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其中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是关键性步骤。教学大纲是落实人才培养目标、完成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课程的主要内容。它规定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实际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规定了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课程教学大纲都应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至于实施教学中时采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往往因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异,应充分尊重教师的独立性和创造性,避免过多行政干预。

(六)评价调整。

任何一种课程体系都不是一成不变,尤其是对于应用型本科来说,由于要“面向工作工程”,其变化频度要明显高于学术性本科。因此对课程体系每年进行微调、每3-4年进行较大调整是必要的。这些调整不是盲目进行的,它们建立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之上。对课程体系的评价是一种间接评价,即通过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其合理性。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可以通过制作量表测量应届毕业生具备的能力和往届毕业生的发展状态,以此来判断课程体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智敏等.大学生学习问题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31.

[2]季诚钧.大学课程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