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热门论文里的理论意义大全(19篇)

热门论文里的理论意义大全(19篇)

作者:BW笔侠 热门论文里的理论意义大全(19篇)

通过分析范文,我们可以掌握一些写作技巧和规范,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试述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及理论指导意义论文

古生态哲学理论是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古人在选择建筑位置和朝向等等时对大自然气候、生态环境、地质地貌、景观景物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评判,对建筑技术营造中和禁忌归辟的总结,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中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形成了古生态哲学理论,它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和具美学内涵,有一定的科学性,随着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进步,不仅在我国甚至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在我国古代建筑规划史上留下了许多经典,人们对居住环境都有过十分丰富的创造,也产生了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其中的主要原因是地理环境差异、气候条件限制、历史文化特点、风俗习惯不同等等。黄山西南部的古村落宏村就是一个活化石,宏村的特点是仿生学理念布局的应用,因此名扬海内外,有国家瑰宝的美誉。它仿生的动物是牛,应用上独具匠心、别出心裁、严谨合理,周围的地理环境的巧妙利用,很值得今天城市住宅区规划设计借鉴。

我国古生态哲学理论的发展史很大程度是就是我国古代住宅规划史,也是我国古代住宅区发展的哲学史。半坡遗址的早期氏族部落研究,2000多年前周朝祖先的选址,铜雀台在三国时期的发展,颐和园代表了清代建筑文化,古生态哲学理论在以上这些选址和建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古生态哲学理论的理性的应用,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待这个理念,已成为当今城市住宅区规划的一个热点和亮点,对这一理论的应用要遵循如下几个原则。

2.1因地制宜。

应用古生态哲学理论要主动适应环境的客观性,住宅区规划要在这一前提下进行,北方气候干燥和寒冷出现了窑洞,南方闷热潮湿多雨则出现了吊脚楼,这些建筑形式的出现都是因地制宜在古生态哲学理论中这一原则的产物,通过科学的认证,在当时的生产条件下,这些建筑形式是非常合理的。

2.2与自然和谐相处,即“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古生态哲学理论的核心思想,这种思想的出现和形成到成熟,用今天的科学理论检验,它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的世界观,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态环境的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今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内涵和我国古生态哲学理论是一致的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不谋而合的,我们今天在城市规划和住宅区建设规划中所崇尚和追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古生态哲学理论中都可以找到。

3.1要求加强住宅区的整体规划观念。

住宅区规划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都有悠久的历史,田园文化理念、山水概念、简约概念、生态环保概念,随着城市规划观念的不断发展,规划理念在发展中会不断更新、不断进步、不断成熟,亲和自然、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自觉遵守自然规律,把握自然规律表达自己的需求,是城市信宅区规划者历来所追求的更高理想和达到的更好效果。

3.2利用自然、融合自然。

古生态哲学理论这一学从古到今都有争议,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看是一种文化现象,传统文化色彩有强烈的表现,把它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来研究和对待更科学合理,这一理论积极成份在住宅区规划中产生的影占主导地位,它提供了处理自然要素与住宅区规划等关系方面的'理论依据,这份文化遗产应当得到当今城市住宅区规划都的重视,在实际的生活中进行借鉴。

4.1楼栋的朝向和布局。

建筑坐北朝南是古生态哲学理论所主张的,我国的地理位置和气候与这一朝向有紧密的关联,从气候学来讲是非常科学的,北侧建高层,这就保证了每座建筑在夏天都能通风,达到了消暑降温的目的,而冬天阴冷干燥,大部分时间是北风,这样也达到了避寒保暧的作用。

4.2户型。

玄关是住宅区的户型设计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作用是保持居住者的私密性,避免一进门就对整个房间一目了然的设计,在功能上还有换鞋挂帽保洁的作用,当然更多的作用是精神上的。

4.3绿化。

绿化是衡量一个小区居住环境质量和水准的重要参考因素,大自然与人相互依存、和丨皆相处,绿色植物在当中起了最大作用,植物可以起到营造一个小环境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住宅区规划中对这些因素应予以重视。

5.结束语。

古生态哲学理论由于受当时认知等原因达不到当代建筑学所具备的先进技术手段,但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与我们现代的追求基本上是一致的,古生态哲学理论更注重人与自然在在精神方面的交融,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交流中古生态哲学理论所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这就要求我们的城市规划人员正确使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古生态哲学思想,用这种理论中科学的观念去正确处理住宅区规划、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问题。

试述马克思生态哲学理论及理论指导意义论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领域有两个问题逐步凸显出来:一是在经济思想不断涌现、学科分化日益精细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经济学形式化和专业化反思理论整体性问题,―这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支学科的理论定位和学科建设问题;二是在现代西方经济学,特别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对我国市场经济建设实践和经济学界的影响日益严峻的情况下,如何在我国与世界经济接轨、经济社会发生巨变过程中,不走“老路”和“邪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问题,―这关涉到我国现代化道路的现实方位和未来走向问题。本文尝试从经济时间层面阐释马克思经济学及其理论整体,并以此为基础和视点,促请广大同仁关注上述问题。

一、真的呈现。

如果把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分为规律体系和真理体系加以考察,前者可以分为浅层经济规律和深层经济规律两个层次,后者则包括前者且不限于前者。

1。浅层经济规律的揭示。

经济现象是感性的现实,存在于时间之流中,要对其进行理论把握,必须把它从活的经济有机体中分离出来,将其静止化和片段化。这需要注意两个环节:一是使对象出离真实时间,成为“死”的研究材料;二是利用既有认知图式对材料进行加工。经过整理,使经济现象间的联系有序地呈现出来,赋之以形,即形成经验规律。显然,这个意义上的科学规律是对既成现象理析的结果。

马克思借助形式时间,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现象间的因果关系,形成一系列经济规律,诸如剩余价值量(率)计算公式、资本周转次数计算公式、两大部类间社会总产品的结构平衡和总量平衡公式、利润率和平均利润率计算公式等。这些公式既揭示出马克思经济学范畴间的客观联系、构成表征资本主义经济概念之网、形成结构完整的浅层经济规律体系,又图绘出资本主义经济表象的图像,在一定范围和层次上科学地回答了困扰古典经济学家的相关经济问题。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剖析远非仅限于此。

2。深层经济规律的揭示。

马克思经济理论中诸如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平均利润规律等基本规律,是对隐藏在社会经济表象背后的“本质关系”的纵向透视和理性把握。当然,它们的发现也是基于对经济范畴间横向转化关系进行考察的结果,诸如产品、商品、货币、资本之间的依次层级矛盾运动及转化,又如商品价值向生产价格的转化、剩余价值向利润和利息及地租的转化,再如价值规律向剩余价值规律和平均利润规律的转化等。这些范畴和规律之间的辩证运动及其转化,显然需要将时间引人经济学本体之中,使范畴由“死”变“活”,流动起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辩证分析,将范畴之间的内在矛盾及其转化建立在现实经济活动基础之上,既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内在缺陷,又彰显了经济范畴及其理论体系应对现实复杂问题的活力。但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本真的揭示还不止于此。

3。非形式化真理性思想的阐释。

在经济认知活动中,要把握对象的本质规律,需要将其置于现实经济环境中,借助技术等中介系统,在历史演进中,通过现实的力量,使本质规律客观抽象出来,进而加以把握和利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的真理性思想就是对现实历史中客观抽象出来的真实关系的观念把握,其间自然离不开科学的“抽象力”。但是,真理性思想中相当一部分认识不能完全取得科学规范的形式,对于那些不能以直接科学化的手段加以表述的思想体,只能采取非科学语言加以阐释。这些方式主要有类比、明喻、隐喻、寓言、诗歌等。在这一意义上,恩格斯说:“思想是同诗的艺术一起出现的。”?因此,《资本论》中运用了诸如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等一系列隐喻、诗性语言和艺术手法,把深奥的经济学思想作为“艺术的整体”?呈现出来。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借助非科学化的语言和手法阐释了一系列非形式化真理性思想。例如,在谈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规律强制性地起调节作用时,采用“房屋倒在人的头上”的比喻加以阐明。又如,在阐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时,借助雇佣劳动者、物化技术、异化环境等一系列中介手段和衬托手法加以阐述。此外,马克思还运用这种方法阐明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和平均利润率下降等真理性思想。

马克思基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运用“革命”后的“科学的术语”和相关的“工艺术语”,对从简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历史发展过程中客观抽象出来的本质关系加以概括和加工,形成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规律和真理性思想。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恩格斯说,马克思持有的历史观内在地要求他把所揭示的经济规律不能看做“永恒的真理”,仅仅将其视作“某种暂时的社会状态的存在条件的表述”。

二、善的向往。

在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视域中,如果说对真的把握,离不开对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寄望,更多地倚重科学理智;那么对善的把握,则需要将时间之箭侧重于指向未来,离不开价值的牵引,更多地诉诸实践意志。

1。资本主义历史暂时性的揭示。

资本主义有一个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只有从这一完整过程加以考察,才能对它予以总体把握;只有对它进行存在论意义上的历史考察,才能把握其完整过程;只有把实质时间引入经济分析视界,才能在肯定其具有历史合理性的同时确认其历史暂时性。这是马克思考察资本主义经济特征和历史趋势的理论视点和逻辑理路。

把客观对象嵌人其所在的特定环境,使之在时间之流中保持原有活力,必然经历从抽象到具体、从模糊到清晰的发展历程。其中,特定事物一旦在高级阶段上重复出现低级阶段的某些本质特征,就转向了自己的对立面而成为它物。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也一样,各种关系在其早期只是以“十分萎缩的或者完全歪曲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后则以各种展开的形式呈现,于是对其把握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丰富。一旦资本主义赖以存在的必然性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也就终结了。如果把这种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投射到思想层面,在观念中加以运演,就呈现出原始返终的范畴运动的总特征。对此,马克思曾以人的成长为例加以说明,并以反问的方式强调指出,人类童年时代“发展得最完美的地方”应该在高级阶段上“显示出永久的魅力”。他对“人”“劳动”“生产”等范畴的分析,都是按照这一理路展开的,且强调说,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就是因为只见一般和特殊及个别之间的统一,不见其差异,从而将时间抽离出资本及资本主义,把它们永恒化和绝对化了。

2。“跳跃”性方案的提出。

马克思所在的历史时期,以劳资矛盾为基础的阶级冲突日益激化。这暴露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体制机制出了问题,集中体现在资本时钟运转的内在速度与外部环境的矛盾关系上。一方面,追逐更多的剩余价值要求资本时钟的转速越来越快,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财富的创造越来越将劳动时间降为次要地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来越短,大量自由时间被创造出来。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私有制却要求资本借助劳动时间保存价值,并将由社会支配的自由时间转化为资本家垄断的自由时间,劳动者自身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时间越来越少,生产力发展受到根本限制,为资本时钟运转提供的增幅空间一再收缩。这样,资本时钟运转的速度越快,所创造的巨大社会财富反过来对其运转速度的致命限制就越大,最终必然造成资本时钟运转停滞。这是马克思所谓资本用“时间去消灭空间”?思想的深层意蕴所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经济崩溃不可避免,时代向何处去的问题就提出来了。就这个问题的解答,资产阶级经济学和无产阶级经济学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所提方案的要点包含三个基本假设:一是人是自私的,二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最合乎人的自私性,三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永存。其致命缺陷是,把客观经济现实看作抽象范畴的表现材料,把抽象范畴看作永恒的经济规律。其应对危机的基本出发点是,拒斥实质时间进人经济分析视野,以坚持对资本主义的盲目信仰。对此,马克思批评说,西方经济学家在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矛盾时,总是怀揣“从世界开始存在时起就已安睡在天父心怀中的公式”,并坚信它是揭示所有秘密的“天机”?。无产阶级经济学所提方案,即马克思解答时代课题的主要思想包括:第一,资本主义的存在具有历史合理性;第二,劳动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力量;第三,必要的跳跃是社会历史前进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马克思认为,资本的困境由自身造成,资本发展的空间被资本的内在时钟挤占,这是资本的宿命;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提示了资本主义寿命的短暂,当劳资间利益的冲突达到量的调和失效的情况下,政治革命是最有效的选择。

3。”狡狯的精灵”的降服。

三、美的追求。

与立足于理智和意志透视时间思想视域中的马克思经济学,使其分别展示出真和善的理论境界不同,诉诸情感,从审美意义上对其加以考察,就呈现出美的理论意境。

1。内容美。

马克思经济学客观、历史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呈现出真实美。马克思阐明,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社会中进行生产的个人”。古典经济学把“单个的孤立的”人作为出发点,是“缺乏想象力的虚构”,是企图回到“自然生活中去”的“美学上的假象”。接着,他分析指出,越向过去追溯,个人就越抽象和简单、从属而完整;进入私有制社会以后,个人就具体而丰富、独立却片面;未来社会中个人将在更高层次上从属于社会联合体,更加具体、丰富和完整。所以,是历史造就了“合乎自然的个人”。进而,马克思阐明了“劳动”“生产”“资本”等范畴的辩证发展过程,以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本真和客观规律。正如英国学者霍奇森所指出的,马克思经济理论是“依据一个实际的对象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起来的,旨在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特殊规律和特点”。揭示真实、呈现本真的马克思经济学蕴含着激励劳动者团结进取、变革社会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展示出力量美。以时间思想为内核的马克思经济理论由一系列范畴构成,它们是基于客观历史抽象的科学概括,源于客观,折射真实,由此构建起来的科学理论,指向历史深处,揭示了客观规律,回应了时代召唤,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感召力。正如霍奇森所说,马克思的思想“包含着一套深刻有力的概念体系”?。恩格斯直截了当地指出,《资本论》就是一个“武库”。马克思经济学作为一个“艺术的整体”保存了“活的历史”,负载了无产阶级使命,体现出意义美。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趋势,科学地预见了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并呼吁无产者联合起来,通过解放自己进而解放全人类。这些规律、原理和革命的话语保存了其所在的资本主义时代的活的历史,提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契机,对现时代的建设和改革仍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呈现出崇高的意义美。

2。形式美。

马克思经济学所蕴含的内容美,是通过巧妙的辩证结构、“透彻和精确”的逻辑分析以及清晰明了的科学表述得以呈现的,是按照“美的规律”构造起来的通观以时间思想为内核的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不难看出,其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第一,逻辑自洽、首尾一致。《资本论》开篇阐明了价值决定价格原理,第三卷论述生产价格理论时又指出,生产价格决定市场价格,似乎出现“价格决定价格”的循环论,但实际上并不违背价值规律,仍符合价值决定价格的基本原理。这体现出逻辑结构的一致性。虽然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等人据此对《资本论》的逻辑一致性提出质疑,但历史证明,这种指责是带有偏见的。第二,结构秩序井然。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经济时间思想进行了深人系统的阐述:从经济发展过程看,先后分析了自在之物的自然时间、劳动产品的生命时间、商品的社会时间、货币的标准时间、资本品的规制时间等;从经济实践的构成要素看,分析了客体系统的时间构成、中介系统的时间构成以及劳动主体的时间构成等;就经济运作机制看,分析了资本高效运行的微观层面的时间条件与要求、中观层面经济周期的运行特征和超宏观层面的社会历史发展趋势等。这些阐述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体现出逻辑结构的井然秩序。第三,浑然一体、功能一致。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从范畴运演到体系建构、从矛盾运动到结构失衡、从生产调节到分配计量、从财富主导因素到生产力发展条件、从周期性运动到历史性跳跃、从宏观历史条件到微观经济规制等,所有这些逻辑分析和安排都是基于对以劳资关系为轴心的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分析,围绕着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核心内容和环节展开。这种逻辑安排使得《资本论》作为“一个艺术的整体”和“巧妙的辩证的总体结构”呈现出来,体现出马克思关于“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精神产品的思想。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对经济时间的剖析是精妙的。仅就对资本时钟的剖析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他的论述表明,资本有一个内置时钟,其转动有一个最低时速和最高时速。最低时速是保证资本实现最低限度的自我增殖,劳动时间必须大于用于补偿劳动力商品价格的生产时间,其前提是资本满足并存性和继起性。这种情况下,资本能够正常运转,却不是最大化运作,个别资本的长期存在仍需致力于平均利润的获得。最高时速是保证资本实现最大限度的自我增殖,在主客观条件都满足的前提下,保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需要资本在运作中适时动态调整生产资本的结构和最大限度地缩减资本周转时间。在客观经济环境中,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的个体资本家的资本时钟总是在最低时速和最高时速之间摇摆,并根据不同情况适时做出最大化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制约个体资本时钟运转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条件所允许的资本运作的时间就是资本的外部时钟,它客观上要求全社会的生产结构与消费结构保持平衡、社会总产品的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相等。这样,资本在内部时钟和外部时钟的综合规制下,展开实际的矛盾运动。现实资本主义运作过程中,资本时钟必然遭遇双重矛盾,即劳动时间的排斥与利用的矛盾以及自由时间的创造与毁灭的矛盾。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时间结构的双重失衡,即必要劳动时间缩减与剩余劳动时间增加的失衡以及非劳动时间创造与自由时间剥夺的失衡。于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空间的资本运作不能继续,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崩溃。这不仅表明马克思对经济时间思想的分析是“透彻和精确”的,而且体现出他在经济学研究中“辩证综合”艺术的高明。所以,恩格斯说,这种精妙剖析“就像一个观察者站在最高山巅观赏下面的山景那样”?看得明白且一览无遗。

马克思对以时间思想为内核的经济理论的表述美与其科学内容、结构安排和理论分析密切相关。《资本论》中关于语言的运用有三个明显特点:第一,科学严谨。这体现在创作的各个环节中。保证理论的科学性,马克思坚持收集和使用第一手研究资料,并注意及时更新和补充。他表示,要在理论的表述中力求做到“更加科学而严密”。第二,注意修辞润色。经济理论拥有大量专业术语,特别是引人辩证法后,范畴间的逻辑运演关系错综复杂,不易理解。为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两次提到对相关内容进行修辞润色问题。第三,表述富有感染力。由于注意使用“工艺术语”和修辞润色,理论虽有难度,却富有感染力。所以熊彼特说:“经济理论冰冷的事实,在马克思的文章中用大量热气腾腾的言辞表达出来。”

四、真善美。

把实质时间纳人分析视野,总体性地考察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将展示出科学性、价值性和艺术性有机统一的理论整体,呈现出真善美内在统一的理论境界,并集中体现在生成论、发展论与和谐论的逻辑一致性上。

1。科学性、价值性、艺术性的统一。

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所把握的资本主义世界和现实资本主义经济世界本质上是同构异形体,对其进行多维透视,自然呈现多重世界。基于科学理性的向度,马克思借助形式时间和实质时间,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规律群和真理性思想体系,阐明了剩余价值论的深层时间结构和矛盾集,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呈现出科学性;基于实践意志的向度,马克思通过实践的翻转,把时间引入经济学本体之中,借助范畴的矛盾运动,解开原始返终的社会历史现象之谜,阐明了资本时钟以浓缩的形式规定了资本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历史空间,进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提出现实的解决方案,指出劳动者革命的历史正当性与现实合法性,呈现出价值性;基于生存情感的向度,马克思从存在论的高度,在批判资本主义作为现代奴隶制的丑的过程中发现了新世界的美,并通过《资本论》及其手稿体现出来,其经济思想指向了历史深处,承载了历史使命,武装并激发出劳动主体无尽的社会变革力量,透过其内蕴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呈现出艺术性。这三种属性在科学实践观上统一起来,构成呈现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意境的三重视域。

2。真之意境、善之意境、美之意境的统一。

马克思基于未来立场,致力于解答时代课题,追问高于或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是否存在,超越了传统认识论的视界。这是马克思经济学中真善美三种境界统一的本体论基础。在马克思看来,对未来社会的追求,本质上是将无产阶级的目的诉诸革命行动,对资本主义进行革命,完成了使命就实现了善;把资本主义投入到时间之流中加以“总”的把握,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与其客观历史过程相一致就是真;对未来社会追求的善和对资本主义把握的真的统一就是美,而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美总是相对于过去和现在而言的。可见,在马克思经济理论中,从超越当下的将来的立场即本体论意义上看,真善美三种理论境界是内在统一的,它们在经济学时间思想视域中本然的逻辑顺序是善真美。

3。生成论、发展论、和谐论的统一。

在马克思看来,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及其发展趋势的揭示,旨在唤起劳动者通过革命消灭不合理的“雇佣奴隶制”,建立适合人类发展的理想社会,这是对善的追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劳动者的主体性作用。这里,马克思事实上指认了社会的历史生成过程,与达尔文所谓“物竞天择”的自发生成过程不同,也与基督教所尊崇的“兽群道德”牵导下的历史生成过程有别,它本质上由革命阶级主导,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恩格斯曾严正声明:马克思和我是“不断发展论者”。

五、必要的反思。

1。理性至上主义。

当前学术界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存在一种所谓科学主义的倾向,主要表现在纠缠于既成的经济现象,认为经济研究就是对既成经济现象间因果关系的探究。研究采取还原主义方法,选择一般不超过两个要素作为经济建模的基本变量,借助相应的经济假设、数理推演和计量检验,诊断经济现象,预测经济发展。这样做的一个所谓依据是,马克思多次重申他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并致力于“把政治经济学变成一种实证科学”?。借用逻辑、数理和计量的方法研究经济现象,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一步专业化和时代化是有裨益的,但如果仅流于把脉既成经济现象而无视“隐蔽背景的各种互相矛盾的事实和实际的对立”,只关注数理模型和几何曲线的形式美而屏蔽制度背景和人文关怀,是有悖于时间思想视域中马克思经济学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的。这种研究方法无视当下问题聚焦和情愫所系,拒斥未来价值牵引和意志诉求,拘泥于冰冷逻辑和干瘪形式,自觉不自觉地陷入逻辑实证主义的窠臼,本质上与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研究中的逻辑主义、数理主义和技术主义并无二致,是对经济学理性至上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盲目崇拜。事实上,马克思经济学并不拒斥经验事实,更不拒绝形式时间的逻辑推演和经济计量,但其对经济事项本真追求的理论意境远不止于此。

2。意志至上主义。

如果说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科学形态的寻求上,忽视当下和未来研究视角,仅仅聚焦于既成经济现象,寻找在场经济事项间的直接关系和浅层规律,而对不在场的间接关系和深层规律隐去不提,本质上是理智至上主义的,属于科学至上主义的研究范式。那么,在对马克思经济学价值形态的寻求上,忽视过去和当下研究视角,仅仅执著于未来理想主义,把马克思的科学论断当作“烤乳鸽”“张开嘴等着”,面对现实问题,或机械僵硬地比附,或坐而论道地玄谈,甚至以理论裁剪现实,这本质上是意志至上主义的,属于教条主义的研究范式。这种执著于纯粹未来视角的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错误定位和理路,是对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研究缺失以致遮蔽马克思经济学完整理论体系和丰富内涵的误读、曲解和误导,必然陷入凌空蹈虚的学究型研究模式之中。基于未来视角研究马克思经济学,将其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论断和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行动指南,非常必要。但是,缺乏像马克思那样为了解决现实中令其“苦恼的疑问”,“不得不去熟悉政治经济学这门科学本身以外的实际的细节”的“诚实研究”态度,以及“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科学精神,抽掉过去、无视当下的单一未来视角的研究,将会堕入幻想的无根境地,势必贬损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所蕴含的崇高的善之意境。

3。情感至上主义。

单一过去视角的研究,限于既成现象间关系和规律的把握,将不及马克思经济学应有的理论本真;而单一未来视角的研究,陷入超现实的价值悬设和信仰盲从,又会越过马克思经济学内蕴的善之意境。所以,只有通过实践构境,把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视线投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才能使“过去”与“未来”研究视角相互牵引,并在其矛盾张力中回归治学本位,从而恢复马克思经济学真善美内在统一的理论意境,彰显其应有的科学指导功能和理论建构功能。然而,回归现实,关注实践,并不意味着仅盯现在。当前学术界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还存在实用主义的心态和做法,主要表现为缺乏总体视野和战略眼光,执著眼前,用情当下,驻足于流俗的经济物象和问题,纠缠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应景研究;遭遇难题,既不能探赜索隐,又不能补苴罅漏,反而饥不择食,偏执于西方经济学这根稻草。马克思经济学是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整体观照,仅仅截取当下时点,通过空间化将其拉伸,把过去和将来强行塞进当下之中,并用现在去透支未来,所有经济事件都被视作可以完全掌控的当下,这是典型的神性思维范式在作祟。这种做法势必陷人“徘徊在倒退想象或反面乌托邦堕落和几乎仅止于完善眼前既有事物的有限进步的观念之间”的学术境遇之中,而这正是马克思所反对的,因为它会造成穆勒认识论的逻辑困境,即在“清楚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甚至在它不存在的时候也总是存在的以后,又完全合乎逻辑地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在它存在的时候也是不存在的”?棘手问题。这种研究方式看似移情众生、用心良苦,实则丧失了理智,驱除了意志,是情感至上主义的。而理智的丧失将导致现实穿透力下降,意志的欠缺将致使价值虚无和信仰失落。这将屏蔽马克思经济学真之呈现和善之意境,进而损及其美之意境,相关研究陷于流俗和尴尬,必将一事无成,甚至贻害社会。时下流行的所谓马克思经济学“过时论”或“无用论”、西方经济学“成熟论”或“实用论”等论调,无疑是这种实用主义研究范式的代表。

六、结语。

本文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中经济学时间思想进行深度透视,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鲜明的理论特征。从分类依据看,经济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成为马克思划分经济时间的内在依据;从分析模式看,马克思经济理论中存在短期、中期、长期和超长期四层次内在关联的经济时间模式;从分析层次看,马克思对微观经济运行机制、中观经济运行环境以及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分析精深且系统;从分析技术看,马克思对实质时间与形式时间、演化时间与可逆时间、过程时间与阶段时间、内在时间与表征时间、自然时间与社会时间、资本主义时间与未来社会时间等进行了辩证分析;从理论特征看,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具有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辩证性和历史性。

需要强调的是,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是马克思经济理论大厦的核心构件,是马克思经济学区别于其他经济理论体系的重要标识,是深度系统解读和创新发展马克思经济学绕不开的理论硬核,也是马克思经济学解答时代课题、回应时代挑战不可或缺的思想武器。以时间思想为内核的马克思经济学具有深邃的理论意境,是真善美的统一,其本体论基础构成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立论之基和理性之根,需要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过程中不断得到自我反省。而对其准确把握则需要基于经验科学和超验科学、形式时间和实质时间相统一的学术视野,需要基于知性理性和辩证理性、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相统一的思想维度。否则,无论是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现实运用抑或理论研究,必将有意无意地肢解其理论整体、弱化其理论功能、贬损其理论品格,甚至在创新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过程中误人歧途,需要我们特别予以重视。

民族音乐在中小学的发展与传承论文民族音乐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理论意义

音乐总是能够打动人心,表达、抒发人类的感情,其中,笛子艺术属于民族音乐中较为独特的艺术形式,其音色较为明亮圆润,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笛子在民族音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民族音乐发展中一定要把笛子艺术永久地发展与传承下去。掌握笛子的基本属性与演奏技巧,对笛子艺术有更为透彻的了解与认知。在众多的民族乐器发展中,笛子和中华文明的发展脚步基本是一致的,并且和中国人民群众的娱乐、艺术精神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一个演奏乐器,更多的是中华民族音乐学科内涵的展现。

一、笛子的发展史与表现形式。

(一)笛子的发展史。

笛子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但是其具体的起源时间无法确认,当前,国内外对于笛子的起源时间有不一样的研究结论。笛子属于河姆渡出土中的文物,其中有一种笛子类型被称之为骨笛,骨笛与现今的六孔笛有很大的相似度,河姆渡出土中的笛子文物距现在已经有了八千多年了,属于我国最古老的一种笛子。其次,在罗泊湾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一支有7个暗孔、用2节竹削制成的笛子。随后陆陆续续发现了很多战国时期遗留下来的笛子,这都能够证明我国笛子拥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我国文物学者通过查阅早些年的文献发现,在皇帝时期就存在竹笛子,到了宋朝的时候人们用笛子表现出高低调子,广泛流传于人们的娱乐生活中。当笛子成为地方戏曲伴奏中的关键乐器之后,促进了笛子更好的发展,被运用于各种民族音乐中。

(二)笛子的表现形式。

笛子属于汉族最为古老的乐器,也是最具有特色与民族气息的,是民族音乐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乐器。笛子的传播形式历年来都是心口相传的。笛子可以说是一种较为传统的乐器,但是相应的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新颖的乐器,因为笛子是经过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拥有了一定的历史沉淀和厚度,但是笛子也在不断地变化与发展,跟随着时代的发展脚步,当前很多流行乐曲中融入了笛子艺术。笛子最初是借助于曲艺与戏曲伴奏登上舞台的,充分展示了笛子的美好之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笛子分为“南派”与“北派”两种形式,主要是受到当地生活环境与地域民族的影响,具备有自身较为独特的艺术魅力。人们在欣赏音乐过程中,通常不会在意音乐的音域,而是更多的看音乐是否能够打动人心,好的音乐能够触碰人的情感,比如《我和你》这首奥运主题曲,仅仅用到了12356这几个音,但成为了永远印在人们心中的歌曲,从这可以看出六孔笛子比其他乐器的音域少,但是表达的音乐情感比较丰富。在演奏笛子中,有用到半音,比如《流浪者之歌》就可以用笛子来演奏,但是《流浪者之歌》用小提琴来演奏存在很大的难度;其次,还有《无穷动》这首曲子,其中运用了较多的半音与循环双吐演奏,很多音乐大师无法充分掌握这种演奏方法。从以上几点可以表明,中国笛子中的演奏技巧是如此高超,很多人利用长笛演奏的时候基本的循环换气都做不到。对于笛子的音域问题,很少人知道存在八孔与十孔笛子,八孔与十孔笛子能够拓展半音的音域与演奏,这就是笛子在发展中的创新,这证明了我国的笛子艺术并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在变化着。

(一)保留笛子中的民族风特色。

要想让笛子在民族音乐中有更好的发展,永久地传承下去,首先要保留笛子中的民族风特色,因为我国现在提倡继承传统优良文化,而民族风属于我国宝贵的传统文化,在笛子发展过程中不能够仅仅追求创新,而是要适当地保留笛子中原有的民族风特色,这样才能够促进笛子艺术健康、可持续性发展之路。在笛子发展过程中要时刻体现出民族文化气息,展现出我国的独特文化,这样才能够在多元化的艺术氛围中生存下去,做到代代相传。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更多新型的行为、思想、事物等,对于继承、弘扬传统文化,始终要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把具有中华民族文化气息、元素、特质的优良素材保留下来,去除一些被社会淘汰的腐朽技艺。因为每一个地区的发展都是不同,从而人们对于笛子艺术的理解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比如,淮河与秦岭属于分界自然环境的标志,同时也是分别经济和社会的标志,从而展现出了南方和北方人之间的.文化、性格差异性,俗话说“南柔北刚”,同样在笛子艺术也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南方人的生活通常是依山傍水,所以艺术风格较为清亮、委婉、柔和与清脆相互呼应,让人有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北方人的生活往往是居住在高原山地或者平原中,使得人们的性格朴实、爽朗,从而笛子艺术也比较高亢低回。我们要保留这些民族艺术特色,这也是分辨中国56个民族的重要途径,是永远不会被遗弃的。

(二)把笛子艺术载入到图书馆中。

从建国至今,我国的笛子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六十多年,并且在这六十多年间笛子艺术发展较为迅速,仅仅依靠心口相传就取得了较大的成果,这展现出了笛子的艺术魅力,是非常值得永久发展与传承下去的,所以要把笛子艺术传入图书馆中,让更多的人去认识笛子,感受笛子的艺术形式以及发展历史,激发人们对祖国优良艺术的自豪之情。比如,对曲笛、梆笛、定调笛发展历史的介绍,这些都可以载入图书馆中,这些笛子也反映出我国在历史发展中人们的审美水平在逐渐上升。曲笛产于苏州一带,它虽然很小巧,但是音色较为细腻,通常展现的是c调与d调,适合演奏细腻悠扬的曲子,和江南美景很搭;梆笛属于音色激越高昂的笛子类型,多用于北方地区的独奏与伴奏中,如梆子戏、二人台、吹歌等;定调笛适合于乐队演奏,通过调节音孔与吹孔的距离改变音准,非常适合于民间演奏。以上都是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的具体运用,值得让更多的人去发掘、了解。

(三)把笛子艺术中的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结合起来。

中国的笛子艺术是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想要把笛子艺术永久地流传下去,还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在保留民族音乐特色的基础上对笛子艺术进行创新,让笛子艺术中的传统审美和现代审美结合起来,促进笛子艺术的更好发展,走向国际化发展路线,不仅仅让国人在民族音乐中继承、弘扬笛子艺术,还要让更多的外国人对笛子艺术有深刻的了解与认知,感受中华民族的艺术魅力。笛子演奏者要勇于尝试不同风格的笛子艺术形式,把各种风格融合在一起,比如,将笛子艺术运用于流行音乐创作中;在民俗音乐笛子曲目中融入流行音乐元素,让传统与现代无缝衔接在一起,让笛子艺术在民族音乐中得到更好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总之,要想让笛子在民族音乐中继续发展与继承下去,需要保留笛子艺术中的优良元素,并且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把传统笛子艺术与现代流行元素结合起来,促进笛子艺术的创新,让更多的人更为深刻地了解笛子。

参考文献。

[1]刘飞.笛乐演奏家简广易、俞逊发、李大同舞台表演研究[d].扬州大学,2017.

[2]贾黎明.秦地笛子代表人物及其演奏作品音乐特点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1.

[3]王彦.对大g调低音笛的演奏特点探究[d].武汉音乐学院,2017.

胡塞尔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之比较的论文

摘要:目前,随着意义理论探索的深入,无论是英美语言哲学的语用转向还是欧陆语言哲学的哲学诠释学转向,在意义问题上都显示出明显的语境化趋势——把意义问题哲学化、人文化为语境问题。但学术界对于“什么是意义”、“什么是意义理论”仍存在着较大的争议,鉴于此种现状,本文将围绕“意义”的意义问题做一次简单的梳理,希望能对意义理论的理解上有所帮助。

关键词:语言哲学;意义;意义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哲学最为显著的一个转变就是语言哲学的产生,即“语言转向”之后产生的哲学。语言哲学企图对语言作出最根本最深刻的反思,它的首要任务在于通过对语言的分析,澄清语词和语句的意义,其核心理论为意义理论。但是对“什么是意义”、“什么是意义理论”的问题,目前学术界仍是众说纷纭,尚未得到真正的解决。本文仅对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各种对“意义”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各种意义理论进行梳理,希望能对意义理论的理解上有所帮助。

一、意义释源。

“意义”是一个多义词,不仅是在汉语和英语中是多义的,其它民族语言中的“意义”同样也是多义的。在此,仅以汉语为例作出解释。大体上说来,在现代汉语中,“意义”一词有两种解释。一种叫做sense,即“含义”的意思,是指各种语言文字或其他信号所表达的内容,主要是指语词、语句、话语所表达的内容。这里的“意义”范围不仅包括名词,还包括动词、形容词、副词、连接词等。“意义”在现代汉语中的另一种解释叫做meaning,meaning比sense的内涵要更高一个层次。

1、意义的指称论。这种理论认为一个语词是通过它所指称的对象而具有“意义”。语词的意义就是它所指称并用之命名的那个对象,因此名称和对象之间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茶水”一词的意义就在于它指称的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茶水这种实物。在这种理论中,“意义”一词的含义就是指的前面我们所说的第一种解释,而指称论就是在此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

2、意义的'观念论。这种理论认为每一个词都代表着一个观念,它将实物与由此联想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的观念等同起来。比如,当人们提到“书”这个词的时候,不仅仅会想到一本本不同的书籍,有精装的和简装的,有古代的和现代的,这都是由“书”引发的种种观念。而观念论就是认为这些观念才是“书”这个词的意义所在。

3、意义的行为论。这种理论是将一个语句或者语词的意义跟引起这个表述的某种刺激或跟由这个表述所引起的反应等同起来。比如当有人高喊一声:“蛇!”那么“蛇”这一语词在听话者身上就会产生反应,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会感到恐慌,那么根据行为论的内涵表述,“恐慌”就是“蛇”这一语词的意义。

以上只是列举了目前学术界存在的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对“意义”的理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意义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意义理论会呈现出不同的理论形态,体现出不同的哲学理论,它们各自都可以解释某些语言现象,但又不能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而且各种理论有其优点的同时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存在唯一正确的不可超越的意义理论,因此说还没有一种完全一般的意义理论。

参考文献:

[1]张世英.语言意义的意义.北京大学哲学系..

[2]王冬竹.语境与话语[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院,助教,硕士.

意义理论之意义论文

向日葵顶着炎炎酷暑。正是这样的盛夏时节,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正在热火朝天地举行……社会主义高校办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达到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因此,我们学校纷纷开展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以期望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达到在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同时,服务社会的目的。

这次的社会实践,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通过这次机会培养锻炼了我们的才干;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了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有助于我们充分了解社会,树立更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胡塞尔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之比较的论文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是当代西方道德发展心理学中立足于“知”和“行”的最富影响力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美国道德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这一理论的出现,不仅对西方传统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挑战,还引发了学校道德教育的改革。科尔伯格在50年前提出的两难故事讨论法、公正团体等德育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道德实践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这一理论进行梳理,有利于我们看清我国中学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之反思。

阶段理论是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其主要内容是:(1)道德发展与认知发展有密切关系,认知发展是道德发展的基础,道德发展不能超越认知发展水平;(2)道德发展总是遵循一定的阶段进行的,儿童道德判断水平的发展是有阶段性的;(3)道德发展阶段具有不可逆性;(4)道德发展的本质动机在于寻求社会接受和自我实现,有赖于个体对社会文化活动的参与程度。

这一理论揭示了道德认知和道德发展之间的关系:道德发展以道德认知为基础且平行发展,认知水平高的,道德水平就高;认知水平处于什么阶段,道德水平就处于哪个阶段。在此基础上,科尔伯格提出,人的道德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发展大体经过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每个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习俗水平。处在这一水平的人内化了社会规则,能遵从现行社会秩序,且有维护这种秩序的内在愿望,包括第3和第4阶段:第3阶段是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该阶段的个体把是否为大家喜欢和称赞,是否对别人有帮助作为判断对错的标准,即所谓“好孩子”阶段。第4阶段是社会制度和良心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个体认识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强调要遵守法律以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或群体的利益。

后习俗水平。处在这一水平的个体的道德决策取决于平等社会中全部成员一致认可的那些权利、价值和原则,包括第5和第6阶段:第5阶段是社会契约或功利和个人权利阶段。该阶段个体坚持维护基本的权利、价值观和合法的社会契约,甚至认为在它们与所属群体的具体规则和法律发生冲突时也应该如此。第6阶段是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人遵守自己选择的伦理法则或原则,认识到法律和其他社会契约是建立在这种法则之上的。当法律违背了这些法则时,人们会按照法则行事,因为这些法则是普遍的公正原则。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表明,个体道德阶段的发展是一个由低(阶段1)向高(阶段6)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是一次一个台阶地通过各个道德阶段的,同时道德阶段的发展是不可逆的。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因时制宜地进行道德教育,不能操之过急地拔高,也不能滞后。比如说,对于处在第1阶段的儿童,我们可以采用训诫的方式告诉他打人是不对的。但是,当我们面对处于第4阶段、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高中生时,简单的训诫显然就不适合了。他们的认知水平远远高出前者,如果老师简单地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他们就会不服气,即便嘴里承认错误,心里也不以为然,甚至还憋着一口气,寻找机会发泄出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采用说理、民主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心悦诚服的同时提高道德认知能力。

二、科尔伯格学说对中学道德教育的借鉴意义。

道德认知理论的提出在西方道德心理学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我们反思中学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启示,具有多方面的借鉴意义。

(一)改革德育模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科尔伯格指出,道德教育的目的,不是向人灌输某种既定的道德规范,而是培养人们对各种问题进行道德判断的能力。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儿童的判断能力呢?科尔伯格把“必须在学生中引起真正的道德冲突和意见不一”作为道德教育方法的三大原则之一,他提出的道德两难问题法,用情境故事设置道德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内心的观念,反映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被广泛证明是切实可行的。

科尔伯格的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反思中学的道德教育。长期以来,我国强调的是以灌输为主的传统道德教育方法,它把一种固定不变的道德准则和道德判断从外部强加于人,而不是启发人在精神道德的冲突中如何做出成熟的判断和推理,合理地选择道德行为。

中学生是具有较高道德认知能力的群体,死板的说教、强制的灌输无法在他们心底引起共鸣,也无益于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在进行道德教育时,可大胆吸收采用科尔伯格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来改造学校德育。通过开展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符合他们的道德发展阶段的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道德问题,从道德冲突中寻找正确的答案。

(二)尊重道德认知的发展规律,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进行道德教育。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vygotsky)[2]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通常忽视这个“道德发展的最近发展区”,不顾及道德发展阶段规律,教条式地搬用一套成年人的道德观念施教于尚处在低常态水平的学生。这种跨阶段的道德教育,远远超出一般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从而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一种道德观念的确立和发展,往往和一个人的认知心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制约程度以及无数次道德冲突中的经验积累有不同性质的联系,因此,这也就成了处于低常态水平的人为什么不能选择超常态水平的道德行为的主要原因。

科氏也从实验角度证实了这一点。他曾和受试者进行谈话,确定他们达到的道德发展阶段;然后告诉他们一些第六阶段的道德判断,要求他们根据每个人的理解用自己的话重讲一遍。结果表明:所有的受试者只能按照比他们已达到的阶段再高一阶段的理解来表达这些判断,但是没有一个人能用超过他们现有阶段二个或三个阶段所理解的意义来表达这些判断。这一实证材料再好不过地表明:超越阶段的道德教育是徒劳无益的。

因此,我们建议学校尊重道德认知发展规律,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开展道德教育,而不是强行灌输超出他们道德认知水平的条条框框。笔者曾经在讲授“责任感”时在学生中开展以“责任感就是…”为主题的课堂讨论,学生们通过热烈讨论,最后总结出“不滴水的水龙头、干净的洗手间、人走灯灭”等十大责任。由于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对这一概念便有了比书本上枯燥抽象的定义深刻得多的理解。

(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中学的道德教育从“教会顺从”转型为“教会选择”

迄今为止,我国中学道德教育基本上只是一种“教会顺从”的道德教育,它要求青少年学生无条件地认同既定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这些道德规范既包括制度化了的、成文的道德约束,譬如“中学生行为守则”之类的道德规定,也包括非制度化的、未成文的道德命令,如学校与教师对中学生提出的某些特定的道德要求。除此之外,青少年还需要无条件地接受既定的道德教育过程。在这种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往往是一种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可以说总是被动地属于“教育”“转变”的对象,从未被真正视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从未被允许对各种道德取向进行自己的独立的“选择”。

在科氏看来,道德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和发展被教育者的主动性,应用受教育者自己的道德判断(而不是教育者的道德判断)去选择他自己的行为,这才是道德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

因此,学校与教师应该以一种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对社会上或生活中的道德问题采用探讨的方式,而不是训诫的方式。在教学与生活中平等对待学生,尊重个体差异性,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完全一样的道德戒律和道德立场。允许学生参与道德规范的改造和反思,而不是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道德规约的接收者。学校和教师应对学生提出富有启发式的道德评价,而不是把自己置于训导者的位置,对学生进行不容置疑的道德裁定。

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与既定道德规范与道德取向不一致的现象,教师应与学生认真讨论,把包含矛盾和冲突的道德事件客观地介绍给学生,师生开展平等对话,让学生自己进行独立的道德判断。教师不再是裁判者,而是引导者。引导也并不一定要回到传统的道德规范上去,可以通过讨论,共同探索符合社会发展的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只有在民主的气氛中,采用民主的方式,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情感上愿意接受道德教育,而不是口服心不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整个社会群体的道德水平。

我们的课堂可以引入社会上的热点问题,激发学生认真思考、积极讨论,比如针对社会上“做好事反被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在班上展开讨论:该不该做好事?舍己为人对不对?救人被讹怎么办?是什么导致现代人的冷漠?师生开展平等对话,学生自主判断选择。

只有当我们的道德教育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从人出发,我们的学生才会从“顺从”转型为“选择”,道德认知能力才能真正得以提高,“知”也才能真正转化为“行”。

由此可见,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中学道德教育的启示和意义是多方面的。既然人的道德认知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普世性的道德原则,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中国的道德教育也终将打破狭隘训教主义的桎梏,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逐渐融入到国际社会的道德发展潮流之中,为促进普世性道德价值观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3]l・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m].郭本禹,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73,56.

[2]高文.维果茨基心理发展理论的方法论取向[m].外国教育资料,1999(3).

[4]石鹏远,李创斌.科尔伯格道德教育理论评析[j].教育研究,2006(8).

实验哲学的兴起对理论心理学的意义研究探讨性论文

当现代历史研究要求打破思辨的历史观念时,历史哲学的研究重心随即转入历史认识论的领域。认识论转向的历史哲学不是径直去考查历史本身,而是首先考查历史认识的主体认识历史的能力,于是,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就成为历史认识论讨论的核心内容。而以历史为对象的认识过程,则关系到历史认识的客体及历史认识的主体。从历史认识的客体来说,存在着一个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从历史认识的主体来说,又存在着一个历史撰述的客观性问题。历史认识中主客体的复杂性,使历史认识论的审查变得比批判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更加复杂。

一、历史的“物自体”:作为“硬核”的历史事实。

从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方面来看,从事史学实践的历史学家在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上几乎不会产生原则上的分歧。因为一般情况下,他们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历史事实就是指在过去的时空中确实发生的事件,在历史事实就是“过去的发生”这一点上,一般不存在什么争议,有争议的问题发生在认识论层面,即从认识论出发,对于一个历史哲学家来说,他追问的不是针对特殊判断的真实性,而是追问历史认识的主体究竟能否精确地到达“事实”,追问历史认识的主体能否使自己对过去的认识与实际情形完全一致。很遗憾,这个表达方式本身就有问题,这是因为这个陈述在表达出这一问题的时候,刚好碰到了以历史认识论批判为己任的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所反对的问题。从认识论角度说,“保证对历史事实的认识与实际情形完全一致”这种思想方法本身就是非历史的,它是真理的符合论,因为它把历史认识看成是“错误向真理的朝圣”。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所反对的内容之一,就是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完全照原样重构过去”的“客观主义态度”。“客观主义”的历史研究相信,历史学家能够并且已经认识了历史事实,历史学家唯一的事情就是按原样讲述一切。即使是笛卡尔那样轻视历史学的人,也并不否认人们能够认识历史事实。通常所言的历史学是“用一千个谎言掩盖着一个事实”,也只是抱怨历史撰述中的历史学家的主观性而并非否认历史事实的真实性。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被视为历史认识论中的一个“硬核”。

历史研究中的实证主义就是坚持这种“硬核”的,比如,兰克所坚持的“如实直书”的实证主义的理念。兰克认为,历史事实是不依人的意志转移的、独立于历史认识主体的客观存在;经过严格考证的史料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反映;如果史料的搜集是全面的,历史学家又不将他的个人特征强加给它,那么我们就可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但是,问题恰好就出在这里。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就是指向这个“硬核”的,即所谓的历史事实究竟是什么?它不可能是脱离人的认识的那种绝对的、冷冰冰的客观存在,这是显而易见的'。在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中,新康德主义打破了“如实直书”的理念,其出发点是,历史认识中有其不可离弃的主观性因素,我们脱离这一点去奢谈客观的历史真实,历史认识就不可能达到完全的客观性。所以,历史真实也无疑带有历史学家个人的特征,不管这个历史认识的主体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以克罗齐为代表的新黑格尔主义的历史研究,继续了新康德主义的批判。克罗齐颠覆性地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强烈反对“如实直书”的客观主义认识观念。他认为历史不是死去的历史,而是活着的历史,过去就活在现在之中。我们总是从现在的立场出发,以当前为观察点去认识过去的,因此,历史就只能是引起我们当前关切的历史,所谓的历史事实只是与历史学家的“趣味”相关切的历史事实,是和历史学家生活的时代相关切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因此就不可能具有“如实直书”的那种客观性。

这些发生在历史认识论上的讨论,的确指出了历史研究领域中的那种非批判的历史认识观念,要求人们重新理解被想当然了的历史事实,过去发生的并不像自然科学中那样是可以通过特定的条件设定重复观察到的。而在实际中,我们是把认识到的历史事实当作历史事实本身,这样一来,所谓的历史事实就只能是我们所知道的历史事实,也就是说,历史事实仅仅只是迄今为止我们所获得的认识。还可以这样来表达,在历史学家创造历史事实之前,历史事实对于任何历史学家而言都是不存在的。当历史认识论讨论到这里的时候,情况变得复杂起来,因为此时我们已经突然发现了一个“历史事实的哥白尼”。直白地说,不是历史事实决定我们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而是我们关于历史事实的认识决定历史事实。这也就意味着,历史事实就是历史学家的塑造,是历史学家在认识中确立的东西。或者说,历史事实的原貌已经不可能在认识论层面获得,已成为一个历史的“物自体”。

二、“虚构中的虚构”:历史撰述的客观性。

在历史认识客观性的问题上,除了涉及认识对象(即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还涉及历史认识的主体问题。不过,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历史认识的主体在历史认识论的讨论中,尤其是在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讨论中,主要是指历史学家。从历史认识主体的方面来考察,其实也就是追问历史撰述的客观性问题。借用沃尔什在《历史哲学导论》第五章的标题来说,“历史学可能是客观的吗?”

历史学是关于历史事实认识的理论,是历史学家以历史事实为“材料”,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阐释而撰述成的知识体系。它包含两个主要的层面,首先就是历史事实的层面,但纯粹的历史事实并不是历史学,而只是史料的堆积,所以历史学的第二个层面就是围绕历史事实并使历史事实成为可理解的历史撰述。历史撰述是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阐释,追问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或者说历史学何以可能的问题,也就不能只追问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也要追问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理解与阐释的客观性问题。历史学家仅在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上达成一致,并不能保证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因为历史学家在构筑历史学的时候,对如何将历史事实纳入到历史的撰述中,仍然会产生很大的分歧。因此,一种“公正”、“客观”的理解与阐释是否能成为争论的中心,这个问题是历史认识论最难解决的问题,也是史学实践中经常发生争论的问题。

新康德主义历史研究者认为,实证主义的历史学是非批判的,而一门真正的历史学“是一门批判的科学。他们的职责不只是记录和阐述,……没有这种批判观点,就没有这种历史。一个历史学家是否成熟,其根据就在于他是否明确这种批判观点;因为如果不是这样,在选材和描述细节时他就只能按本能从事而无明确的标准”。那种认为只要掌握详尽的材料和正确的方法就可以达到客观性的观念,只能是一种天真的信仰或偏见。

如果历史学不能驱除主观性的障碍,那么历史学的合法性就成为问题。新黑格尔主义者在解决这一问题上另辟蹊径,克罗齐与柯林伍德选择了在本体上把历史上升为“思想”的道路。如果我们可以假设新黑格尔主义的历史本体论思维是正当的,那么这一方案不仅如愿以偿地解决了“历史物自体”的问题,也解决了历史理解与阐释中的客观性问题。因为,如其所言,思想是唯一的实在,历史与思想是同一的,那么历史必然也具备唯一实在的性质,历史完全成为思想本身之后,也就不存在经验的历史现象界与本体界二元对立的问题了———但这都是建立在本体论假设之上。

在柯林武德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批判性仍然不够彻底,历史学家只了解孤立的历史事实是不够的,如果不深入历史人物的思想世界,恐怕连历史事实都很难理解,就更不用说理解历史本身了。历史学家所要追求的是这些思想过程,所以,“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观点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历史认识论的初衷是确立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却走上了一条“历史即心灵的自我认识”的道路,并且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批判哲学的历史认识论表达方式中,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变得渺茫了,历史认识论的批判并未确立起历史知识的合法性,在患有“主观性”恐惧症的狭隘视野中,无论是新康德主义、新黑格尔主义,还是其后的新实证主义的历史研究,都摆脱不了“历史物自体”,或许也只好戏谑地承认,“历史就是‘生活的女主人’,但她是一个轻薄的女主人。然而我们一直在追寻她———这种追寻从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时代就开始了……这个主题必须被假设但永远难以达到,并且是不能取得一致意见”。

三、史学实践中历史认识客观性和解的可能路径。

值得庆幸的是,从事历史研究的那些历史学家,并没有因为历史哲学上的认识论批判而使其工作停止下来,并没有因为“历史事实的哥白尼”而对历史事实的客观性产生恐慌。在史学实践中,历史学家相信他们在原则性上能够达成一致意见,但这不是说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论批判理论对历史学家毫无影响。因此,现在就有必要审查一下在历史研究的实践中,历史学家究竟是怎样看待历史事实的。

为了更清晰地呈现出史学实践中历史学家工作时的思路,我们现在有必要推出两个认识论中的概念,即沃尔什所说的“符合论”与“融贯论”。按照“符合论”信念,“如果一个陈述符合事实,那么我们说它是真的;反之亦然,如果它是真的,它就符合事实。因此,真实性和符合事实似乎就是两个可以互相通用的名词;而这个理论就只在于强调它们的相等。真理———它的拥护者说———就意味着与事实符合;因此凡是并不符合事实的陈述,就都不可能是真的。”沃尔什认为,“符合论”对于头脑不太复杂的人来说,只不过是一种不言而喻的说法罢了,它不能告诉我们究竟某一信念是否与实在相符合。但无论如何,我们摆脱不了“与实在相符合”这一根深蒂固的信念;所以,史学实践中的历史学家的确抱有这样的信念。对他们来说,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是通过“去伪存真”来实现的,就是对从前的历史学留下来的历史材料进行分析、梳理,通过考古发掘等发现,在分析比较中去掉相互抵触的部分来实现的,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不明白的。“融贯论”是一种这样的主张:如果一个陈述表明可以和我们所准备接受的其他陈述相适合(或者说不相互抵触),那么它就是真的。例如,在史学实践中,要确定“秦始皇是死在出巡的路上”这个历史事实,如果这个历史陈述不与史学家已经“准备接受”了的“秦始皇不在咸阳城”的历史陈述相冲突,那么这个历史事实就是真的。用史学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术语就是“孤证不立”,恰好也能表达其中的意思。然而我们知道,“秦始皇不在咸阳城”不是自明的历史事实,所以“符合论”并不是历史学家的全部信念,他们时而又依靠“融贯论”。由此看来,历史学家的工作无疑类似于在“符合论”与”贯融论”之间的冒险。

在认识论视阈下,历史认识的客观性自然涉及主客体两个方面,也会自然形成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与对历史的理解与阐释的客观性问题。历史事实的客观性问题是由历史学家“对过去的认识如何与过去的发生相一致”而引起的;而历史理解与阐释的客观性是由历史学的“意识形态”———理解与阐释的“前结构”而引起的。历史认识论批判的成果值得肯定,历史并不单纯是史料的函数,更重要的,它也是历史研究者思想的函数。历史认识不仅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而且需要以现实生活为契机,注入历史学家的思想,需要历史学家精神世界的融入,历史的理解与阐释需要注入历史学家的灵魂。但分析、批判的历史哲学在认定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性特征影响认识结果的同时,又坚守在主观性与客观性势不两立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中。历史认识中具有其主观性这一特征,使其与自然科学明显不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完全没有客观性可言,或者说,我们以自然科学中的客观性去要求历史认识中的客观性未免过于苛刻。

用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理论来说,对客观性的认识必须具备一种超越性的视野,客观性是根置在“成见”之中的,没有任何“成见”,也就没有任何客观性可言,“成见”虽然包含不合理的因素,但也正因如此,才成为“合理的成见”。进一步讲,在历史知识的客观性问题上,那些没有贴上“偏见”标签的乃是真正的偏见。从解释学的角度出发,伽达默尔认为,在历史认识中、在历史性的时间跨度中,我们可以借助历史的发展来淡去“偏见”中属于某一个时代的特殊关切(如现代社会中的功利主义),这样我们就有可能带着比较“客观”的态度去认识对象。在解释学的理解中,客观性乃是各种不同的主体“视界”相互“融合”的结果,客观性不仅仅是开放的、批判的、历史的、生成的,而且连“偏见”也是开放的、批判的、历史的、生成的。

总而言之,历史认识主体的主观性特征并没有对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形成真正的威胁,历史方法论和认识论的中心问题在于,客观地认识过去只能在认识主体的主观性中获得;历史认识的合法性,既有历史认识的客体向度,也有历史认识的主体向度,而且也正是由于主体向度才赋予客观性以开放性与生命力。那种要求上帝视角下的客观性,只能陷入罗蒂所指出的视角中心主义的镜式魔障。

席勒美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哲学论文

摘要:席勒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他所撰写的《审美教育书简》系统地阐释了他的美育理论。论文详细论述了席勒美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以及主要观点,并指出这一思想对于解决我国目前教育问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美学理论;教育问题;指导意义。

在西方,美学理论古已有之。虽然无论是在古代、中世纪还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诸多思想家们都纷纷注意到美学的各个方面,对“美”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思考。不过,作为专门研究“美”的一般美学成果则主要归功于18世纪。一般认为,鲍姆嘉通(1714-1762)创立了美学科学,或至少认为他发明了“美学”这一名称。总之,在整个18世纪,被正式表达为美学的审美经验受到了“科学”的研究。

“美的艺术和美的科学”问题充满了这个世纪。”18世纪美学理论的核心则聚焦于弗里德里希・席勒的理论见解。席勒通过一系列诗化的美之哲学论证,一方面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美学乌托邦,试图将理论的美学引向行动的美学,借助美育使人类在未来建立起一个自由的理性王国。“这个美学范畴体系的构想可以说是西方美学史上最完备的和最细致的,而且至今也很少见有如此完整而精细的构想。”另一方面,他使美学进入了哲学的中心范畴。塞维尔认为“:在18世纪美学理论中构成一个关键性转折点的是席勒的美学理论,而不是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因为席勒的美学理论比康德的理论更多地指出了未来的道路。理查德・克罗纳(richardknoner)试图表明,席勒的美学理论影响了德国唯心主义的发展,因为它使美学在哲学进程中成为一个中心角色。”席勒美学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拟就通过详细解读席勒的《论人的审美教育书简》(简称《美育书简》)一书,发掘其美育理论的核心内容,并探寻对我国教育问题具有现实意义的指导性思想。

《美育书简》成书的直接原因是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和发展。法国大革命在他心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随着革命引起的暴力逐渐失去控制和不断扩大,和许多德国知识精英包括歌德一样,席勒从支持转向了反对。大革命的暴力趋向使他认为当今人类处于两种状态:颓废和野蛮。处于上层的这些所谓文明阶级,已经失去了任何的创造激情“,显出一幅懒散和性格败坏的令人作呕的景象,这些毛病出于文明本身,这就更加令人厌恨。”。而下层阶级“从长期的麻木不仁和自我欺骗中清醒过来,人的大多数都一致严正地要求恢复人不可丧失的权利。但是,他不只是要求,他还处处挺身而起,要用暴力夺取它”。尤其糟糕的是文明阶层的意志衰退,他把这些人类的堕落归咎于启蒙文化。从而他认为到通过革命是无法令伦理国家出现。因此,席勒认为人在政治上能实现自由之前,必须取得道德的自由,“要改革国家,获得政治自由,必须首先改革时代的性格,恢复人的天性的完整性”。

另外,席勒生活的年代,欧洲工业化已经形成规模,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人们成为社会这部庞大机器的'细小零件。

科技的专门化导致学术更精密的分工。现代文明把人类天性引向分裂,也不断的背离自然之道。这样的社会状况促使席勒思考人类文明如何能和谐长久的发展。席勒视美为人性的完满实现,因而将美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相贯通,使之成为人类从必然王国到达自由王国的中介。

他通过《美育书简》论证人类社会只有通过美育的途径,才能从自然国家假道审美王国走向伦理国家。

给近代人造成这种创伤的正是文明本身。只要一方面由于经验扩大和思维更确定因而必须更加精确地区分各种科学,另一方面由于国家这架钟表更为错综复杂因而必须更加严格地划分各种等级和职业,人的天性的内在联系就要被撕裂开来,一种破坏性的纷争就要分裂本来处于和谐状态的人的各种力量。这样,直觉知性和思辨知性就敌对地分布在各自不同的领域,怀着猜疑和嫉妒守护各自领域的界限。

席勒在这里指出,现代人性的分裂,感性与理性的对抗,违背了自然法则,阻碍人类文明走向更高阶段,成为人类社会长久发展的屏障。

在前十封信中席勒尖锐地批评了启蒙运动时期的“纯粹理性文化”,对现代人及现代文明作了激进的批判。但他的历史观并不否认现代文明的进程,认为这个阶段是一种无法逆转的、必然的文明进程,但是人的个体却为此牺牲了完整的人性和尊严,现代所缺少的正是理想化了的古希腊人所具有的整体性、和谐以及和解。

天性的完整性。从而使当前的自然王国经由审美王国达到人类理想的伦理王国,也就是自由王国。

那么如何进入这一人性完美的过程呢?席勒提出了一种将“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结合起来,使之变为“游戏冲动”的主张。当我们摆脱了任何外在与内在的压力去做一件自己高兴做的事情时,我们就获得了“游戏冲动”。这种“游戏冲动”就是美的内容。正是这种游戏冲动在物质世界与道德世界之间搭起了桥梁。

席勒之美既不是物质性的强制,也不是精神或道德的强制,不以功利为目的,弥合理性与感性间的分裂,促进两者的和谐。人没有经过审美教育,就不可能享受政治自由。在提出建立一个审美王国的同时,席勒既希望用美学改造现实,又希望保持缪斯王国的精神品质,不愿它沦落进庸俗的实用主义范畴。这种美学追求则决定了席勒的美学乌托邦。

2美学乌托邦的实现意义。

席勒的美学理论被认为是西方美学最重要的基石。理查德・索默(richardsommer)从心理学观点出发,主张席勒而非康德是18世纪美学的顶峰。他的美学理论影响了德国唯心主义的发展。席勒对审美经验的分析含有社会的、政治的和社会学的批判意义。如果没有席勒,赫伯特・马尔库塞式的空想也许是不可能的。荣格的心理学理论处处显露出席勒思想的痕迹。

尽管如此,席勒美学理论一直没有脱离“乌托邦式的美学王国”这一冠名,历代研究者始终认为他虽然尖锐批判了现实,却无力为人类的未来提供一个万灵药方,只好借助想象力设计一个无法实现的美好梦幻乌托邦。恩格斯曾经赞扬黑格尔说“,没有一个人比他更辛辣地嘲笑了席勒所传播的那种沉湎于不能实现的理想的庸人倾向。”也有人说席勒虽然开出了治疗社会疾病的药方,但它却不能用来治病。

但是,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席勒的美育理论则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席勒提倡的美育思想以培养个体人的人性完整,道德完善为目的,反对功利性的教育方式和社会评价体系。反观我国现在的教育现状,不得不让人忧心忡忡。整体教育制度和教育氛围存在许多问题。

我国当前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整个社会对个人的评价体系是唯功利性的。至于人的全面发展,道德培养,则无力,也无心论及。就像席勒所说的:倘若公共社会把职业当作衡量人的标淮;倘若他尊重甲公民是因为他的记忆力、尊重乙公民是因为他有把一切都分得象表格一样精确的知解力,尊重丙公民是因为他有机械的技能,倘若它一方面不问性格如何只要求知识,相反,另一方面又为了一种遵守秩序的精神和奉公守法的行为就原谅知性的最大黑暗。物质枷锁的束缚使人越来越胆颤心惊,因而怕失去什么的畏惧甚至窒息了要求上进的热烈冲动,逆来顺受这个准则被看作是最高的生活智慧。

针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教育问题,不妨从席勒的美育理论中寻找解决的方法。席勒的美学思想始终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道德完善和自由精神。对于教育他严厉指出“培养个别的力,就必须牺牲这些力的完整性,这肯定是错误的”必须注重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因为“感受性越是得到多方面的培育。它越是灵活,给现象提供的面越多,人也就越能把握世界,越能在他自身内发展天禀;人格性越是有力和深沉,理性获得的自由越多,人也就越能理解世界,越能在他自身之外创造形式。”而要做到全面发展,就应当通过审美教育。他提出以游戏为手段,对受教育者要通过高尚精神的引导和感染来提高他们的美德和品质。“你要把任性、轻浮和粗野从他们的娱乐中排除出去,从而你也就能够不知不觉地把这一切从他们的行动中,最终从他们的意向中驱除出去了。不管你在什么地方遇到他们,你都要以高尚的、伟大的、精神,丰富的形式把他们围住,四周用杰出事物的象征把他们包围,直到假象胜过现实,艺术胜过自然为止。”3结语席勒的哲学是爱的哲学。对他来说,宇宙是一条伟大的锁链,爱担保了生灵在伟大锁链中的关联,万事万物都被爱束缚在这条永恒的锁链上。但他的爱的哲学并不是一种幻想的彼岸,完全是经验的。

它涉及一种我们都能在内心体验到的爱。所以,他的美学理论也是从爱的激情出发,以对自然人性的尊重为目标,希望通过审美教育能使人类文明与宇宙和谐共生,使爱永存于天地之间。

席勒之爱的哲学如能应用于我们的教育之中,我们的社会之中,那么我们必会迈步于通向席勒所梦想的伦理王国的大道之上。

参考文献:

[1]蒋孔阳著.美学新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1.

[2](美)l.p.维塞尔著,毛萍,熊志翔译.活的形象美学:席勒美学与近代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3](德)弗里德里希・席勒著,冯至、范大灿译.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12.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9.

[5]张玉书选编.席勒文集vi[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9.

[6]高建平.席勒的审美乌托邦及其现代性批判[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35(6).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德)吕德格尔・萨弗兰斯基著,卫茂平译.席勒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分析弗雷格意义理论的社会价值论文

阿拜(abayibrahimqunanbayuli)(1845-1904),哈萨克民族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启蒙家和诗人。阿拜的思想涉及政治、文化、教育、经济、伦理、风俗等诸多方面,影响和塑造了哈萨克民族的精神,是哈萨克民族的一份珍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阿拜精深的思想和为民族振兴的执着精神,不仅受到本民族人们的景仰,阿拜精深的思想和为民族振兴的执着精神,不仅受到本民族人们的景仰,在世界人民中也有崇高的声望。

阿拜一生中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诗歌和箴言),其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具有浓厚民族风格的社会经济思想,对改变19-20世纪哈萨克族落后氏族封建社会面貌曾经发挥了积极的精神支柱作用。哈萨克斯坦总统努尔苏坦・那扎尔巴耶夫高度评价了阿拜发表中的社会经济改革思想,认为:“阿拜是向哈萨克人民提出社会改革、经济改革的第一人”。(努尔苏坦・那扎尔巴耶夫,前进中的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文),民族出版社,,第3版,第305页)。在当今时代重新审视阿拜发表中的社会经济思想,对我国哈萨克族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向知识经济时代,为全人类文明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方面也将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具有良好的现实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阿拜的社会经济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阿拜的物质资料生产思想;阿拜的改革开放思想;阿拜的市场经济思想;阿拜的知识经济思想。

一、阿拜的物质资料生产思想。

阿拜提出了自然界所存在的的一切自然资源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并强调了都是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利益服务的。第三十八篇:“大地以其孕育的棉花,大蒜,水果,矿产,鲜花;飞禽以其羽绒,肉,蛋;动物以其肉,奶,力气,美观,皮毛;水里的鱼,鱼之鱼籽;甚至蜜蜂所产的密,蜂蜡;蚕吐的丝等,一切均为人类所需创造,没有任何一物能够言明这些是它的,一切皆属人类取之不尽的给养。”

阿拜深刻理解物质资料生产在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并提出创造物质财富在人作为人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他认为物质资料生产,经济生活状况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科学、文化、艺术甚至全部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基础。阿拜指出人只有通过劳动创造物质财富才能从事科学、文化、艺术、政治等等。他提出:“首先的是生存,然后才是了解阿拉伯与波斯语。对饥肠辘辘的人来说,何谈理智和荣辱,更无心思求学进取。饥饿与贫穷往往导致亲人不知,邪恶滋生,盗贼蜂起;人们相互恃强凌弱,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只有衣食足,知荣辱,人们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才会有心思不但自己去学,还要让自己的孩子去求学。”他认为精神的信仰并不能解决现实的生存问题,第三十八篇:“倘若人人修行是为了圣贤,个个都逃遁现实世界,狂热地投入到教门中去,世界亦将毁于一旦。这样一来,谁来放牧,谁来御敌,谁来织布,谁来种粮,谁来寻找真主为世人创造的宝藏。”归根到底他理解了一定社会的经济结构决定该社会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

二、阿拜的改革开放思想。

阿拜发表中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浓厚的社会经济改革思想,阿拜强调了发展多种社会分工,由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发展农业、商业、手工业、科学,依法治国,与其他民族实行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交流,把有学问的,文化素质高的人提拔到领导岗位上等等。阿拜的这些社会经济改革思想不仅过去还是现在在哈萨克族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第二篇:他认为只有实行多种多样的社会劳动分工才能够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改善劳动群众的物质生活。在《阿拜箴言录》第三篇中他提到:“这些都是因为人们只顾去多养牲畜而别无心思的缘故,如果他们也去务农、经商、习艺、钻研科学,就不会沦到这一步。”

阿拜不仅强调了发展农业、商业、科学,同时还强调了发展手工业生产。他认为靠诚实劳动生存的手工业者是哈萨克人中的最好的人(神人)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高度评价了手工业生产。阿拜在三十三篇:“要想致富,就得学点手艺。财富会用尽,手艺却永无止境。不靠偷工减料,而靠扎扎实实的活计谋生的手艺人,当是哈萨克中的人杰。”他认识到了知识密集性高的手工业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号召了哈萨克族青年到手工业场所去从事手工业生产。

阿拜强调了社会劳动在人们伦理道德方面的培育的作用,并号召了哈萨克人务农、经商、习艺、钻研科学等等。在四十二篇:“哈萨克人恶习不改的原因在于――无所事事。倘若他们或去务农,或去经商,哪里还会有闲暇?”阿拜号召哈萨克人不要懒惰、盗窃、骗人、讨饭,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诚实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在四篇:“诡计多端,招摇撞骗,摇尾乞怜,那只不过是没出息的无赖们的'造化……要依靠自己的双手。大地决不会辜负那些付出诚实和辛勤劳动的人。”阿拜深刻理解了劳动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并要求青年们积极地主动地参加社会劳动。在三十七篇:“凭着鸿运超群的帝王,不如凭着智慧超群的庶民;倚老卖老的长者,不如自食其力的少年。富足的乞丐――鬼精,没有行动的信徒――阴险。”

三、阿拜的市场经济思想。

阿拜发表中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浓厚的市场经济思想。他高度评价了商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确认识了商业在打破封建封锁,改善区域间社会经济联系方面的推动作用。他揭示了作为社会财富象征的金子在当时哈萨克族社会生活中的统治。阿拜发现并批判了市场经济中的不公平竞争及其哈萨克族草原上的表现形式。阿拜从伦理道德角度分析了市场竞争,但没有注意到竞争的经济根源。阿拜批判了当时哈萨克族牧民经济意识淡薄,心胸狭义,消费意识的落后性。阿拜还发现了市场机制在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中的调节作用。

阿拜批判了当时哈萨克人在归还赊账时不讲信用的现象,并强调要培育市场经济特有的诚信经济观念,还要拥有一种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比如在第十六篇:“犹如商人们前来讨集赊账时,不是常友人赖账云:‘就这些了,要拿你便拿去,你不拿莫非让我掘地现找难为我不成’。”批判了当时哈萨克族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对市场经济关系的发展和成熟的制约作用。

阿拜强调指出,为了丰富物质财富,必须进行多种社会分工,而且不能仅仅局限于发展畜牧业。第三篇:“那些厚道人家的孩子也不远走他乡,另谋出路,更不会去务农经商。”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阿拜强调了先进工具、精密的机器、工厂等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指出先进的生产资料所带来的经济效率和社会价值。提出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为谁服务的价值观。第三十八篇:“制造多种精密的机器,开设工厂,是为了让人类享受与利用。这些制造者不正是因为对人类拥有一颗爱心么?谁对你先出爱心,你当爱戴他不也理所当然么?。”

同时,阿拜又注意到了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护生态环境问题是已成为人类最头疼的、政府部门不得不干预的重大问题,也是当今世界所关心的关系到全人类切身利益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人与自然界的和谐会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第三十八篇:“为了防止人类无休止地滥捕滥杀动物,不顾荫及后人使之灭绝,便让人类自身的惜财妒忌之心守护家畜。其余动物生存有的依靠双翅,有的依仗雄风,有的依赖生风的飞蹄;有的攀于绝壁悬崖,有的潜入海底深渊,有的藏进深山密林。而且赋予它们各自以繁衍生息的本能,使其雏幼柔弱,却尽其保护,并非为了使它们发旺,以便赋予与人类争雄,而是为了使它们成为生生不息的人类取之不竭的给养。”

阿拜深刻地理解法制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阿拜指出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的法律制度。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第四十一篇:“如果有谁操心启迪:改造哈萨克人,应当具备两个条件。首先,需要一位手中操有生杀大权的人。其次,他应当有无穷的财富。”他明确提出了国家政权、法律制度等政治上层建筑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十七篇:“如果我有行使法律的权力,我将割下那些宣称人的秉性不可改变者的舌头。”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民主政治就根本谈不上健全的市场经济和和谐的社会生活。依法治国是高度发达的文明的标志。第三篇:“执法者应当熟知……法典……习惯法……同时,要明晰这些陈年王法哪些条文已经过时。如有与时代发展相悖处善于摒除,并制定和完善法规,依此裁定。”

四、阿拜的知识经济思想。

阿拜高度评价了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在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阿拜认为科学文化知识是脱离封建氏族社会的贫穷落后等弊端,哈萨克族获得平等和自由,纳入发展的宽阔轨道的惟一途径。阿拜发表中有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格浓厚的知识经济思想的萌芽。他的心目中知识就是惟一的财富、牲畜、力量。他号召了哈萨克族人民特别是哈萨克族青年富起来后花财富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强调了没有科学文化知识就没有精神享受和真正的幸福。在第十篇:“好,就算你终于发家致富了,你应该用你的富有去获得科学知识,不为自己,也该让孩子去学。没有科学知识的人,在后世和今世都没有他的位置。没有科学知识的人所做的每日五拜、斋月把斋、圣地朝拜,都不会令真主愉悦。”阿拜强调了学习俄罗斯等先进民族的语言、科学、文化、知识、技术的重要性,并从国际人道主义的角度歌颂了民族团结、人民的和睦。在第二十五篇:“应该学习俄语。因为智慧、宝藏、科学、技艺,一切均在俄罗斯蕴藏。为了对他们既有所防范,又有所借鉴,应当学会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教育,掌握他们的科学。他们正是因为掌握了世界上的各种语言,才达到了今天这种境地。如果掌握了他们的语言,你会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学会其他民族的语言和科技,便可以与他们竞争,获得平等的地位和尊严,不在有赖于他们。”他认为祖国的前途,人民的希望在于青年门的身上,民族的惟一出路是―教育、科学、知识、文化、技艺。所以他号召了哈萨克族青年接受教育,获取科学文化知识。“俄罗斯的科技是开启世界的一把钥匙,掌握了它世上的事便显得容易多了……说实在的,即使你不给孩子成亲,不留家产,也应该倾囊中所有,让孩子学会俄罗斯的科学。我所指出的这条路,是来不得半点吝啬的……你若想让孩子成才,就应当让他接受教育,而决不要为此吝惜钱财。不然,孩子一旦成了社会渣滓,既不会让你享清福,他自己也不会幸福,更不要说为民众造福了。”阿拜强调有学问的,科学文化素质高的人受社会和他人的尊敬和爱戴。在第三十七篇:“你当帮助有学识的人。帮助那些不争气的人,只能使他越发坠……凭着鸿运超群的帝王,不如凭着智慧超群的庶民。”

作为一名生活在19世纪的哈萨克族思想家,他对本民族劣根性所作的无情的揭露和鞭挞。他的这种胆魄和勇气,他的这种警醒锐智和深遂的目光,使他的着作远远超出了本民族的界限,成为留给世人的一部珍贵文化遗产。

总之,阿拜发表(诗歌和箴言)中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社会经济学说,曾经对改变当时哈萨克族落后封建思想发挥了积极的精神支柱作用。在当代,重新审视和深刻阐释阿拜的经济思想。总结和回顾我国哈萨克族经济发展的历史,深入调查研究哈萨克族经济发展过程中现实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哈萨克族人民一定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迈向知识经济时代,创造出自己辉煌的未来。

分析弗雷格意义理论的社会价值论文

中国的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悠久、种类繁多。但近年来缺乏关注,面临衰退危机。根据文化部统计数据显示,戏曲种类在1983年有373个,而到剩下了286个。业内专家估计未来戏曲剧种的消亡可能还会加速,传统戏曲传播和发展现状不容乐观。这种现象值得我们去思考:这门艺术是去是留?它的当下价值究竟是什么呢?而在笔者看来这门艺术是人类文化的积累,是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而传统戏曲艺术的价值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戏曲艺术本身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门艺术需要继承和发展;二是它对社会、对人类有着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一、传统戏曲需要继承和发展。

(一)传统的道德感需要继承。

中国戏曲历史若从西汉时期的百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它包含着华夏文明的深厚底蕴,是中国千百年历史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极大的文化价值。它根植于民间乡土,与人民群众感情深厚。而正如历史学者、文艺评论家解玺璋所说:道德感,就是中国戏曲的价值理念。传统中国人的道德,不是在学校里上政治课培养出来的,都是在听戏听出来的,都是从剧场里慢慢熏陶出来的。中国戏曲里边忠孝节义、仁义礼智信都有。可以说戏曲不单只是一种表演形式,而是有着更为深厚的传统文化意蕴,甚至承载着中华传统文明的传播责任。

(二)传统形式需要发展和创新。

当下的社会娱乐休闲方式太多,分散了人们对戏曲这种传统娱乐方式的注意力,尤其现在的年轻人如果没有兴趣的话几乎很少接触戏曲。

虽然戏曲舞台简陋,不如明星演唱会的激情四射或大型晚会的隆重大气,但就因为其简陋和鲜有道具才更能让人注重于演员的表演和剧情,充满了想象空间。传统戏曲声腔繁多,剧目数以万计,有着独特的表现手段、美学特征、以及灿若群星的艺术家,它是华夏多样化的文化文明审美观念的集合。我们没有理由去舍弃这块瑰宝,更应该在当下逐渐消亡的趋势下保护和发展这门艺术。

当下的流行音乐中也会加入戏曲元素,如周杰伦在《霍元甲》中有的片段以京剧的青衣唱腔演绎,而陶喆的《苏三说》用到了京剧《苏三起解》的旋律等,还有一些歌词创作会借鉴戏曲剧目的念白。这些都说明传统戏曲在当代社会娱乐中还是有地位和价值的,戏曲艺术丰富了流行歌曲的文化意蕴,这是不同艺术的相互碰撞与切磋融合。

所以社会在发展变迁,传统戏曲也需要与时俱进,要有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一味墨守成规只会继续衰退,必须面向现实生活,开出时代的新花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

二、传统戏曲对社会的价值。

(一)提高个人文化品位。

历史上的文人骚客多寄情于梨园,而他们编写的剧目都暗含了作者的哲学思想和爱国情感等,这也就是戏曲剧本的文学性质。戏曲艺术表演有着独特的美感,演员在舞台上三两步便走遍天下,七八人即是千军万马,它用虚拟化、程式化的表演形式刻画人物形象、描绘故事情节、表达思想感情,它的程式、语言、旋律遵循着美学原则和精神内核,这种抽象、写意的表演耐人寻味,这便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表演的核心。它来自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观赏戏曲艺术可以领悟传统文化底蕴、提升人的艺术鉴赏能力。

(二)丰富校园人文精神。

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十分重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曲艺术它包含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哲理思想等构成了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10月29日国家京剧院在四川大学江安校区进行了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演出,让在场的五千余师生们享受到一场精彩绝伦的京剧文化视听盛宴,感受到了国粹艺术的非凡魅力。这种戏曲艺术进校园的活动在全国各地高校都有展开,能够普及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让学生了解世界艺术经典进而更加热爱中华文化,这对引领高校学生弘扬中华文化、提高艺术修养和文化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

传统戏曲融合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主流思想,反应当时社会的意识形态,对社会价值观有着宣扬和教化的功能。古代戏曲家李渔在《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中说:故设此种文词,借优人说法与大众齐听,谓善者如此收场,不善者如此结果,使人知所趋避,是药人寿世之方,救苦弭灾之具也。是说戏剧有劝善惩恶的作用,这就像儒家提倡礼乐教化一样。当然,戏曲剧目中也有迷信、封建等落后低俗的内容存在,这就需要继承者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将优秀向上的戏曲剧目广泛传播。也需要创作者创作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的好戏,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结语。

传统戏曲艺术既是历史的,又活在当下,它是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对社会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

传统戏曲艺术的精华需要我们保护和传承,要在保持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革新改进,使其精神风貌朝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让中国戏曲永远在世界艺术之林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3]朱恒夫。如何传承与发展中国戏曲[n].解放日报,-06.

聋人视角下亚文化理论审视意义论文

一、认知模式理论与英语文化教学。

lakoff(1987)认为认知模式是在人与外部世界互动的基础上形成的认知方式。即对我们的知识进行组织和表征的方式,它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人类创造的理想化认知模式(简称icms)。该理论认为,认知模式是知识构建的方式,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各式各样的概念和语义现象。该模式具有关联性,多个认知模式可以构成模式网络。认知模式的重要作用是提供有关的情景作为理解的背景,并激活有关的其他概念和知识。

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关注文化教学这一观点在外语界已广为接受。然而,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文化教学一直处于低于语言教学的次要地位。调查显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对于文化知识学习的热情并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没有得到显着提高。对英语文化的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行为,因此,笔者所在课题组将认知模式理论引入英语文化教学中,进行了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异域文化,培养其异域文化认知能力的探索。

二、基于认知模式理论的英语文化教学设计。

跨文化交际的认知能力要求交际者具有能够理解并破译不同言语和非言语编码的能力,我们认为从认知角度进行的英语文化教学应包括以下内容。

1、掌握异域文化的交际体系。

语言是交际的主要手段之一,掌握目的文化的交际体系要求掌握目的文化的语言。这里的.语言不只包括语言知识还包括语用知识。语用知识能够帮助交际者得体使用语言,我们在英语文化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熟悉并理解英语中的恭维语、委婉语、禁忌、习语,将中美或中英时间观念、隐私观、人际关系观、家庭婚姻观念等进行跨文化对比。以此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2、增加可理解文化知识输入。

话语模式和行为模式基于文化,对于目的文化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交际者对其话语模式与行为模式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移情能力的基础。异域文化知识包罗万象,它包括目的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地理、习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语专业开设的《英美概况》、《英语社会文化》课程能够系统地向学生介绍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但这两门课程的知识性极强,内容庞杂。面对教材中众多的知识要点、人物事件,学生初次接触时普遍感觉很茫然。教师只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才会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建议将任务型教学模式引进课堂,设计合适的任务,如让学生课下准备,课堂上做“presentation”,做完后全班同学可以就其发言提问,经过充分的课前准备和积极的课堂发言,学生会在大脑中建构新的认知结构。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系和对比,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处理,这有利于学生将该课程的学习作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去把握,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化认知能力。

3、培养认知综合能力。

所谓认知的综合能力是整合信息的能力。只有将不同文化的差异和冲突进行对比,我们才能发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信仰、价值观念、时间观念、行为准则等方面的异同,增强对该文化的适应性。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布置的中英或中美文化差异的相关话题中选择一个,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每次课上安排一组做汇报。这样,学生就可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接触异域文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结交英语国家网友,阅读英语报刊及英美文学原着等多种渠道帮助学生了解目的语文化,使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不知不觉培养认知综合能力。

4、创设文化认知语境。

认知情境的创设指根据学习内容创设与目的的学习情境,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王文静,)。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渗透异域文化可以创造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光盘、视频、影视片段等,通过声音、图像的传递,使学生通过观看英语国家人们的生活情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获得身临其境的感觉,直观有效地领略到英语国家的文化。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认知异域文化的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听力及语言运用能力。例如在教学“theamericancivilwar”一课时,组织学生观看奥斯卡经典影片《飘》片段。在讲解英国和美国经济时,可以给学生播放中央电视台的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另外,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同样是丰富课堂知识量,创设文化认知语境的有效手段。

5、开展体验异域文化的课外活动。

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文化教学的延伸,教师可以通过“文化演讲”、“民族风情介绍”、“英语角”等形式组织学生讨论与异域文化认知相关的话题,如culturalempathy(文化移情)、culturalstereotype(文化定势)、culturalidentity(文化认同)等,使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交际操练和情境操练,从整体上理解和感受中外文化差异。教师还可根据教材内容开展与异域文化认知相关的多种活动,如让学生通过学唱英文歌曲,学跳英语国家的传统舞蹈,表演英语小品、戏剧,英文电影片段配音等趣味活动认知异域文化,激活异域文化认知灵感。

三、结语。

基于认知模式理论的英语文化教学设计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文化视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认知活动,通过合作或任务型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对英语文化信息进行体验、吸收,并主动地构建异域文化认知能力,同时促进语言知识的学习,这应该是一条值得探索的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文学论文

摘要:英美文学的学习在普通高校非英语专业中的学习,是一项经常被忽视的内容。

本文通过分析英美文学学习与英语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旨在说明英美文学对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升,以及创新、思辨能力的拓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具有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习;人文素养。

一.引言。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种通行全球,可以进行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乃至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它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学生、学者、商人,乃至处于整个社会人群所认同。

著名教授胡文仲先生也指出,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发扬和传承。

不存在没有语言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有文化的语言。

可见,英语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承载文化的重要载体。

那么,对于高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是否就不需要进行英美文化的学习呢?其实并非如此,对于普通高校的本科英语教学来说,英语课程不仅是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而且也应该成为学生了解西方社会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

1.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语言,作为随着人类文化程度的提高而自然而然出现的产物。

从根本上说,它就是对文化最重要的体现。

我们所学习的发音,词汇,甚至还有语法这类基础知识,不得不说是由一种民族所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所决定的。

语言的存在很好的加深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是人类得以实现其价值和文化底蕴的重要表现形式。

只有通过语言的交流,才得以让人类的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无限的发扬和传承下去。

那么作为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这门语言的同时,也就顺其自然的接受了它所承载的文化精髓,无形当中就对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政治、经济、宗教、信仰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

此时,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英语作为沟通工具的这种技能,同时也能更多的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大大刺激了学生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素养的培养,激发了学生学习语言乃至整个西方文化的动机。

拥有一定的英美文学相关知识背景,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背景,正确的判断适用场合和选择适合的表达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对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具有一点的指导意义。

所以,文化与语言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作为语言的学习者,通过语言的学习才能了解文化背后的底蕴,也只有通过语言这一媒介,文化才能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

2.提高和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对于高等院校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课程实施的标准和要求里就明确了英语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培养,以便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得以进行必要有效地交际。

因此,对于大学英语课本的选材,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是以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文体来进行学习的,题材较为广泛,那么教师就可以在结合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延伸。

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为教师提供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之外,也能更好的增加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有了大大的提高,让他们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到有价值、有意义的书籍。

我们通常所说的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除了听、说、读、写、译,这五种最基本的语言应用技能外,是否具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底蕴,对于衡量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标准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些往往不是通过简单的技能训练可以达到的。

语言的学习过程是大量的输入后再输出的一个循环过程,文字的多样性和精致与否,涉及到很多书面语和口头语的使用,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可效仿的模版。

通过这些词汇和语句的大量积累,不仅扩充了学生的词汇量,也使学生接触到了处于真实语境中的语言本身,在增强了语感的同时,也指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英美文化知识的本身就很好的为学生提供了可参考的素材,也为学生发挥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3.锻炼学生对文化的感知力。

文学的存在形式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方式来实现的。

来自于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经过文学作家和巨匠们的文字凝练,无疑很好的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模仿的空间。

这些富有生活特征的文字十分的通俗易懂,也使学生在阅读和理解的时候没有任何的障碍。

那些丰富的故事情节、典故、甚至人生的哲理,在他们的笔下,通过比喻、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很好的将不同的艺术形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反之,如果我们的英语学习,只是停留在死记硬背单词和语法,而忽视对英美文学这个文化宝库的学习的话,英语说得再流利,也谈不上真正了解和掌握了这门语言。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双方都不可能离开和超越对方而独立存在。

通过感知这些西方文化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评判视角,才能很好的对他国的文化进行理解、包容、尊重、甚至学习和效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意识,适应当今世界经济、文化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

4.满足对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创新、思辨能力方面的培养。

人文素养,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等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有世界观。

它是个人的外在风貌和内在气质的综合体现,所以一个人文素养好的人必须具备丰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当代大学生来说,人文素养也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也是对英语教学的必然要求。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通过文字记录着人类的历史、社会生活中的智慧和人类的文明成果,阅读这样的文字是能够起到陶冶人的情操,引发人类情感上的共鸣,甚至升华人格的作用。

学生在阅读所有的文学作品时,会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能带领读者进入一个崭新的自己未知的世界,实际上文学也是学生透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一扇窗户。

所以,通过这样的阅读和分析文学作品,品味不同作家的文体和写作风格,从表层的语言学习逐渐深入到深层的文化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把文学阅读作为一种独特的体验,让学生自己去认真的感受,独立的思考。

通过这一系列的思辨、创新过程,让学生通过字里行间去体会作品中的真、善、美,将德育融入到了文学作品赏析的同时,无形当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观,也有利于塑造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世界,使其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结语。

目前,随着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素养的逐渐提高,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大,鉴于文化素养在大学生个人素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作为教师的我们,的确应该充分的认识和发挥文学对于语言学习的能动性作用。

撇开传统教育模式的干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词义、句义的基础之上,引领学生更多的去理解和挖掘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内在意义。

将这种开放式的、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去,既能使学生很好的扩大获取知识的来源,将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很好的作为教科书的有益补充,这样既提高了他们学习文化和语言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能很好的将从作品中学来的语言能力应变为日常的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程爱民.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i[j].外语研究,2002(1).

[2]刘富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三维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2).

[3]文秋芳.文化之旅―――英国(序)[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徐浩.英语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6]徐亚辉.大学英语人文教育创新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开题报告理论意义

由于国家对教育的逐年重视。无论是在教材的更新与教育模式的改革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在国家引导的基础上。对教材与教育模式的改革必须遵循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和一定的艺术性才能够保证新的教材与新的教育模式能够在真正意义上引导同学获取有用和必须的知识的同时降低学习压力,提高学习兴趣。进而将学习培养成为一种基本能力。但是根据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发现。由于缺少必要的评估指标和专业的审核机构而导致了教学的科学书与艺术性很难得到保证和实现。因此,本文希望通过研究来初步解决这个问题,并对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本研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对教学科学性的评价指标。并且从不同指标的角度来探讨教学的科学性的保证与教学艺术性的表达。从而希望能够形成一套能够在现实中得以实践与应用的模式。

研究意义则分为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两个方面。在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方面具体表现为通过对文献的阅读与对自身实际工作的总结从理论的层面上分析教学科学性与教学艺术性的`重要性。并且,认为将其进行分类,为今后讨论其特性和探讨应用问题提供理论基础。

目前的研究对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均有一定的涉及。在科学性研究方面主要以教材的科学性、教学配套体系的科学性、教学模式的科学性和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为切入点。

主要的观点有。

(一)教材的科学性。

(二)教学配套体系的科学性。

(三)教学模式的科学性。

(四)教学语言的科学性。

(五)教材内容本身。

(六)教材内容的多样性。

(七)引入。

(八)课堂设计。

开题报告理论意义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使一个研究有价值、有创见性,有扎实的科研成果,就需要研究者长时间地实践探索、细心观察和深思熟虑。而且这个实践探索必须是有计划的实践,有步骤地探索,这个计划与步骤就是研究方案。

要让研究方案能在实践与探索中起到真正的指导,则必须集思广义,借助专家的观点,利用群众的智慧,所以须要课题组派专人(一般是课题主持人)把方案内容演讲出来,然后通过专家的点评,内行的提示、听众的质疑和对计划的再次修改。使原来的研究方案更加完美。

一步转写:将研究方案内容转写成开题报告,并做成开题报告课件。

二步演讲:报告由与课题组长(主持人)或课题组代表对着开题报告。

课件进行汇报演讲。

三步质疑:课题组员或其他兴趣人员对课题开题报告所阐述内容进行。

质疑或直接分析,与以否定,并提出新的方法。文学员组。

长副组长做好记录。

四步点评:由专家学者在开题报告会上对开题报告的内容进行依一分。

析与点评,组长、副组长、文学员做好记录。

五步完善:课题组组织丛组人员讨论质疑与点评内容,对合理的建议。

与意见给予采纳,对原研究方案进行合理修改与完善。

“搞好开题报告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大家理清研究思路,完善研究设计”。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和安排,是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提供探索的途径。科研课题开报告,它初步规定了课题研究各方面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整个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对于科研经验较少的人来讲,一个好的方案,可以使他们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避免发生进行一段时间后不知道下一步干什么的情况,保证整个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可以说,课题开题报告水平的高低,是一个课题质量与水平的重要反映。没有科学的开题报告(研究设计),就没有科学而有价值的成果。随着教育科研管理工作规范化不断加强,开题论证问题越来越受到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

四,隆回一中班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会。

主持:班长。

摄影摄像:副班长。

第一组:

第二组:

…………。

第八组:

五、隆回一中班研究性学习课题。

管理论文

摘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药行业药品品牌的开发和管理已受到制药企业的高度重视,除去新产品的开发和上市作为企业赢得市场的重要手段外,对已上市产品品牌的成功建立和维护,也日益成为制药企业占领市场、保持竞争优势不可或缺的方面。成功的品牌管理已成为企业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为企业创造财富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品牌管理在制药行业中的意义的基础上,就如何推进制药行业药品品牌策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关意见。

关键词:

制药行业药品品牌品牌管理。

长期以来,作为需求量最大的消费品之一,药品的销售较少依靠品牌的力量而蒸蒸日上。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国政府都对药品生产、销售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和监督措施;由于消费者普遍缺乏医药知识,制药企业在向消费者介绍和宣传他们的产品及特性方面又受到严格的限制,因此消费者用药选择主要根据处方医生的建议。而购买药品的费用主要依靠政府和保险公司来支付。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保护使新上市的产品在其专利期内享有垄断地位。近年来,人们对自身保健的意识和兴趣不断增强,愿意对自己的健康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非处方药市场迅速扩大,失去专利保护的药品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新药的开发费用又不断增加,这些因素使得制药企业需要面对消费市场的变化采取更好的措施来提高消费者忠诚度、巩固市场份额。药品品牌的建立和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品牌管理在制药行业中的意义。

制药行业的新药开发费用巨大,并呈不断增加的趋势,而成功开发出新药的概率并没有提高,因此充分利用上市新药获取高额回报是制药公司十分迫切的愿望,而品牌管理是提高成功的有效方法,当一个品牌的价值被开发的时候,就可为卫生管理人员、处方医生和病人创造利益,而这一利益反过来也将加强药品买方和卖方的联系。

(一)强势品牌能直接与顾客建立稳定的关系平台。

一个药品品牌在卫生管理部门、处方医生、专业人士和患者的心目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时,在医院药房和零售药店也具有其优势地位,成为经销商必然销售的药品。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广告和互联网都有助于品牌拥有者和消费者建立这样的关系,而且一旦这种关系得以确立,外界的干预和影响将变得很小。

(二)强势品牌能够提高具有显著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强有力的品牌管理能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尤其是在药品专利保护过期以后,成功的品牌管理能加强消费者对品牌药品的认知,使消费者很容易区分品牌药品和仿制药品,并形成了品牌药品性能更优的信念,愿意为自己接受的品牌支付较高的价格,从而使品牌拥有者获得竞争优势,使制药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回报。

(三)强势品牌能够跨越国家和市场疆域的限制。

在制药行业中,随着非处方药市场的拓展,将一个处方药品牌的价值延伸到非处方药市场已变得越来越具吸引力,品牌管理能使该品牌在转换后继续加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影响他们在品种繁多的非处方药市场的购买决定。同样,在药品营销趋于全球化的今天,强势品牌所形成的声誉也保证药品更容易获得广泛的认同。

(四)强势品牌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和态度。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关注程度的日益提高,愿意更多的了解有关疾病和药品的知识,直接面对消费者营销的品牌建设过程提供了方便、可靠的途径,直接影响了消费者对疾病和治疗的正确认识,以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效果。

(五)强势品牌能保持消费者的忠诚度。

品牌管理已经成为一种管理的重要工具,品牌代表着产品的特点和带给消费者的利益,在处方医生、药剂师和患者的心目中形成了这一品牌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的信念,能持续支持其购买决定,保持消费者的忠诚,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二、药品品牌策略实施的对策。

制药行业是非常特殊的消费品行业,其药品品牌管理也不同于一般的消费品。从确立品牌策略到品牌管理的实施,都需要针对消费者的需求、药品的特性和竞争市场等方面做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并将品牌策略整合到产品开发的各阶段,明确品牌承诺带给消费者的最大利益。

(一)建立品牌管理组织。

创建隶属于公司最高决策者的战略性品牌管理组织,是必然趋势。如品牌管理委员会、品牌领导团队、全球性品牌经理等。这些战略性品牌管理组织负责人均位居公司高级执行层,资历较高,经验丰富,富有战略头脑,能应付更复杂的状况,竭尽全力推动品牌发展。品牌管理组织要负责品牌管理程序的制定、执行及控制,令企业全部活动都围绕品牌展开。并且品牌管理组织还要负责寻找专业的品牌管理咨询机构合作,更加精细、专业地进行品牌管理工作。

(二)选择时机启动品牌策略。

药品品牌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其是否能获得先行者的优势。对一个刚上市的处方药而言,一旦这一新产品的疗效得到确认,其可能的市场定位已经粗略地确定时,品牌策略就应该开始实施。在理想状态下,应该开始于二期临床阶段。这样能使产品在进入三期临床时,医学界、科学界就已经开始讨论各自的看法和需求了;对于一个准备开始大规模销售或准备作为非处方药销售的产品,只要这样的转换已经进入考虑阶段,也应该开始实施品牌策略;随着消费者对了解疾病和健康知识兴趣的增加,制药企业不仅要最大限度的扩大品牌在商业上的吸引力,而且要保证潜在消费者接受到能决定选择的产品信息是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因此,决定产品定位和沟通的品牌发展战略应该越早越好。

(三)确定战略目标及品牌承诺。

设计品牌信息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品牌的长盛不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品牌名和品牌价值必须附加承诺-品牌承诺。对于药品而言,品牌承诺应该能够提高处方医生或患者对治疗效果的信任,是值得患者期待的、可以测量的结果,是药物在疗效、安全性以及方便性等方面卓越性能的表述。这样可以提高患者忠诚度、减少沟通障碍,从而实现长期利润。品牌承诺的有效传达可以有3个标准进行衡量:更高的初次使用率、更低的转换脱离治疗率、更高的转换加入治疗率。

(四)做好客户研究——分析、定位。

第一,分析市场上竞争产品的位置和消费者认知的价值。这样的分析过程明确了消费者的心目中每个产品品牌所占据的特定或独一无二的位置。产品的定位再加上产品在营销和科学上的准确评价,就可以形成关于这个新产品的独一无二的产品信息和描述语言。

第二,细分市场。对药品的两大客户——处方医生和病人进行更仔细深入的分析,对他们的动机、感受的强度、失望和被满足的需求都做出明确的界定。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地确认细分市场的界限和需求的范围,揭示未被目前已有药品所占据的未满足需求的市场空白。客户研究可以探索品牌形象、首要描述语和描述语调等语言和形象的表现。一个由病人需求推动的产品和一个纯粹由技术推动的产品在品牌设计和执行、临床和药物经济学研究的途径都不同。营销人员也应该认识到,在以病人需求推动的和以技术推动的产品,在各个治疗领域的市场是不同的,其创新能力、市场复杂性和目前临床需求也是不同的。

(五)积极进行品牌形象设计。

医药行业品牌形象设计主要包括品牌词汇和产品促销材料。将一个产品的科学基础和市场理解转变为适合的品牌语汇需要丰富的医学经验。为了在医学和医药管理界达到最广泛的认同,品牌语汇表现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满足不同的要求时,保持品牌核心信息的连续性。最有效的品牌语汇是能推动客户对产品进行深入研究的语汇,是能包涵疗效、安全性和品牌价值的语汇。品牌语汇包括:产品承诺和信息、商标、品牌标志与形象。

产品促销材料的视觉形象,从展会展台、病人教育资料、到销售的详细辅助材料和品牌广告,都应该以同一品牌语汇进行宣传,并揭示品牌核心价值观。如果品牌的视觉学习能得到市场研究和于二期临床开始的以品牌为核心的策略支持,那么在品牌上市前和上市时的努力就能为各级顾客所接受,包括最终消费者和影响病人选择的人士。这也是成功上市新产品的.标准。另外有效的公司内部沟通、培训和控制过程要为品牌建设提供支持,品牌首先必须在整个组织内部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奕,朱昌蕙,魏端.试论非处方药的品牌定位、管理与传播[j].西部药学,,(4).

[2]刘莉,杨晓斐.佛慈药业品牌策略实施现状分析及对策[j].甘肃农业,,(11).

开题报告理论意义

通过开题报告的思考与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个课题?究竟想做什么?想得到什么?怎么做?能否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更重要的是,这其中的工作计划可以成为我们日后开展研究工作的准绳,“言而无文,其行不远”,有了开题报告,它可以作为课题研究工作展开时的一种暂时性指导,可以使我们避免无从下手;或者是研究一段时间后,觉得有偏差,它也可以作为课题修正时的重要依据。所以说开题报告对一个科研课题能否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

由此可见,开题报告对于我们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故在撰写开题报告的时候需要包含九个必要的内容。

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论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目的要明确,充分阐明该课题的重要性):

1.论文的背景;。

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结合毕业设计题目,与参考文献相联系,是参考文献的概括):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内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四、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思想明确、清晰,方法正确、到位,应结合所要研究内容,有针对性)。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六、预期的结果。

七、论文拟撰写的`主要内容(论文提纲)。

八、论文工作进度安排(内容要丰富,不要写得太简单,要充实,按每周填写,可2-3周,但至少很5个时间段,任务要具体,能充分反映研究内容)。

九、参考文献。

1.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

明确提出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4.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初步提出整个论文的写作大纲或内容结构。由此更能理解“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不同于论文主要内容,而是论文的目的与核心。

理论文章

梦想和愿望是引领前进的旗帜,是凝聚力量的保障,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人、每个团队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于我们地税部门来说,就应当立足本职,认真履行好“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光荣职责,以建设勇于担当、服务大局的服务型地税为目标,以建设公正执法、依法行政的法治型地税为灵魂,以建设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创新型地税为动力,以建设风清气正、廉洁从税的廉洁型地税为保障,努力把地税部门建设成有梦想、有奋斗、有担当、有成就的坚强集体,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凝聚力量筑牢梦想根基。

梦想要激发力量、鼓励奋斗,离不开现实的深厚基础;梦想要开花结果、落地生根,有赖于现实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南昌市地税局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奋勇拼搏,努力为建设服务型、法治型、创新型、廉洁型地税,助力实现“中国梦”奠定基础。

解放思想、更新理念。按照省地税局“收好税、服好务、执好法、带好队”的工作要求,在认真调研、科学谋划、积极探索的基础上,先后提出了“六个一”的工作理念;明确了加速实现税源管理专业化、信息平台一体化、纳税服务品牌化、管理创新成果化、队伍建设体系化,将南昌地税建设成为地税形象“示范区”、改革创新“领先区”、干部培养“集结区”的奋斗目标;形成了“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的南昌地税精神;确立了“全省第一、中部领先、全国一流”的共同愿景;作出了完成“六大任务”、构建“八大体系”、“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战略决策;细化了全面构建“五位一体”地税工作新格局,积极探索“五举并重”队伍建设新途径的工作思路。这些发展思路和理念已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一致认可,成为建设服务型、法治型、创新型、廉洁型地税长期遵循的指导思想。

强化征管、优化服务。通过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征管创新实现了新突破,纳税服务构筑了新格局。在征管创新方面,初步建成南昌市税收信息共享平台,存量房评税系统平稳上线运行,成功试点税收电子地图系统,信息管税取得了重大突破;建立健全行业税收及单项税种管理办法,积极探索专业化管理模式,税源分类管理取得了重大突破;提请南昌市政府研究通过20多项税源监控事项,综合治税取得重大突破。在纳税服务方面,推进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建成并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设立“税收教育基地”,成立纳税人学校,服务平台全面拓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行国地税联合办税、免填单服务、纳税人维权、审批事项前移试点,服务手段持续创新。在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方面打下的扎实基础成为建设服务型、法治型、创新型、廉洁型地税的双核。

梦想之旅,从来就不是一路坦途、一帆风顺的,需要我们满怀信心、振奋精神、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朝着梦想前进。

全力以赴服务发展大局。地税部门是政府重要的职能部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应紧紧围绕服务科学发展的工作主题,牢固树立科学的税收观,坚持服务大局促发展,着力建设服务型地税。要认真加强调查研究,紧紧围绕南昌市委、市政府“双轮驱动、二三并举”、“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区域聚焦、产业聚焦、政策聚焦、资源聚集”的战略决策深入调研,针对如何培植地方税源、加强专业市场税收管理、策应“营改增”等内容形成调研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依法组织地税收入,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工作宗旨,坚持组织收入原则,狠抓收入质量评价,强化税收分析预测,严格收入计划考核,确保地税收入稳步增长,为南昌打造核心增长极提供强大财力保障;全面落实优惠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省地税局支持打造核心增长极60条、南昌市地税局服务打造核心增长极50条等优惠政策措施,全力为南昌市实施“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战略提供服务;全面落实服务民生、促进就业优惠政策,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着力构建“大服务”格局,完善纳税服务平台,强化服务需求管理,加强行风效能建设,从维权、减负、提效入手,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工作,为地方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地税政务环境。

矢志不渝坚持依法行政。应把依法行政作为税收工作的生命线,把法治要求融入各项税收工作中,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着力建设法治型地税。要规范税收执法行为,认真执行税收实体性和程序性法律法规,保障纳税人的知情权、申辩权和监督权,坚决落实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执行标准,减少执法随意性;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加强税收法制教育,引导地税干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税收政策和管理制度出台前的论证和实施后的评估改进机制,严格执行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和个案批复制度,从源头上预防执法风险;强化税收执法监督,推进政务公开,大力推行阳光征收、网络评廉等有效手段,加强监督制约,通过“倒逼机制”促进地税干部阳光执法,深入推进税收执法责任制,积极探索执法责任制电子化考核,利用综合数据分析平台开展执法督察。

攻坚克难推进改革创新。发扬改革创新精神,是进一步冲破思想观念障碍、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破解科学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为此,应把坚持改革创新作为推动地税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着力建设创新型地税。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坚持改革理念,树立创新思维,同时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营造求实改革、科学创新的浓厚氛围;把握改革创新重点,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改革财税体制的要求,认真落实中央出台的税制改革措施,做好“营改增”准备和实施工作,稳步推进税收征管改革,积极探索税收专业化管理、风险管理、重点税源管理的有效模式,大力推行内部行政管理、干部人事制度等领域的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地税管理服务水平;创新地税工作方法,积极探索信息化条件下地税工作的新方法,理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注重工作的连续性,保持既定的合理规划、决策部署和制度办法稳步实施,又增强进取意识,积极探索创新,形成改革创新、稳步前进的良好局面。

踏石留印强化廉洁治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党风廉政建设成效和地税工作业绩成正比,廉政建设是地税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应坚持惩防并举、廉洁治税,着力建设廉洁型地税。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折不扣地落实好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坚持领导率先垂范,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主动接受纳税人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深入开展税收执法风险和预防职务犯罪等警示教育活动,发挥廉政文化的渗透作用,筑牢地税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强化权力运行监督,大力推进制度完善和创新,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围绕税收“征、管、查、减、免、罚”等重点环节强化巡视检查和执法督察;严厉查处违纪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处税收违法违纪行为,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开题报告理论意义

明确论文所要解决的具体学术问题,也就是论文拟定的创新点。

明确指出国内外文献就这一问题已经提出的观点、结论、解决方法、阶段性成果、。

评述上述文献研究成果的不足。

提出你的论文准备论证的观点或解决方法,简述初步理由。

你的观点或方法正是需要通过论文研究撰写所要论证的核心内容,提出和论证它是论文的目的和任务,因而并不是定论,研究中可能推翻,也可能得不出结果。开题报告的目的就是要请专家帮助判断你所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研究,你准备论证的观点方法是否能够研究出来。

一般提出3或4个问题,可以是一个大问题下的几个子问题,也可以是几个并行的相关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只简单评述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密切相关的前沿文献,其他相关文献评述则在文献综述中评述。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部分内容重复。

3.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

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

简单阐述如果解决上述问题在学术上的推进或作用。

基于论文拟研究解决的问题提出,允许有所重复。

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解释

1.谓事物所包含的思想和道理。《穀梁传·襄公二十九年》:“殆其往而喜其反,此致君之意义也。”晋葛洪《神仙传·蓟子训》:“性好清澹,常閒居读《易》,小小作文,皆有意义。”唐韩愈《答侯继书》:“僕少好学问,自五经之外,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得而不观者,然其所志,惟在其意义所归。”清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李长吉‘石破天惊逗秋雨’,虽险而无意义,祇觉无理取闹。”鲁迅《花边文学·“此生或彼生”》:“文言比起白话来,有时的确字数少,然而那意义也比较的含胡。”

2.内容。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管仲吕相,奉辞先路,详其意义,即今之檄文。”

3.美名,声誉。《晋书·缪播传》:“播才思清辩,有意义。”唐元稹《唐故建州浦城县尉元君墓志铭》:“﹝元君﹞读书为文,举进士,每岁抵刺史以上,求与计去,且取衣食之资以供养,意义渐闻於朋友间。”

4.作用,价值。明张居正《请申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去年仰荷圣明,特勅吏部慎选提学官,有不称者,令其奏请改黜,其所以敦崇教化,加意人才,意义甚盛。”刘大白《旧梦》诗之三四:“有意义的死,是长养自由的肥料。”魏巍《东方》第六部第十一章:“这场战争,对于东方人民和世界人民来说,意义是多么伟大,多么深远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