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最新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3篇)

最新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3篇)

作者:雅蕊 最新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模板13篇)

范文范本不仅可以用于学生的学习,也可以用于教师的教学,为教育教学提供参考和指导。写作需要有规划和时间管理的能力,合理安排写作的时间和步骤,确保写作质量和效率。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实用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学习借鉴。

论语别裁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别裁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近日偶读书,南华瑾先生一字一句一行一书尽入眼目,咀嚼回味,口齿留香……。

人生在世几百年间,能看尽沧海桑田,月缺月圆,参悟其中道理玄机者又有几分?

谈学问,简言“学”,一字好写,秉承几难?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名言,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成为了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

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工作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最近一段时间,按照教育局的.要求,读了一点《论语别裁》来充实自己。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二而撰写成《论语别裁》,通过南怀瑾先生的论述、诠释,希望自己从《论语》中学道行多的方法,去治我的工作、生活。下面谈一丁点读《论语别裁》的感受。

《论语别裁》这部书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这部书别出心裁的解释,特别是有别于明朝朱熹对《论语》的解释。他认为现在人们对于儒家学说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多是由于朱熹的解释给人们的误导。《论语》这部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书的绝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或者其他人的问答的话。聪明的学生问他,有聪明的答复,愚笨的学生问他同样一个问题,他的答复便又不同。

孔子说话,是因人而异的,即"因材施教"。孔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他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论语》中有"性相近,习相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除了绝顶聪明和绝顶愚笨的人没有办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可教育的能力是一样的。孔子提出了四个字,可以说是中国的民主主义教育哲学,就是"有教无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的教育,他"教"什么呢?孔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字,就是"仁"。孔子的看重"仁"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严。孔子说"修己以敬"。孔子的学生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人"。这个学生又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百姓"。这句话就是说教育并不是让你去打坐念经,"修己"是让你去做自我教育的工作,但是还有一个社会目标,就是"安人"。安人是给人类以和平、快乐。

这个教育观念是新的。教育并不是为自己,为的是一个社会目标。所以《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身的基础,而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社会的目标。所以孔子时代的这种"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念就是将教育个人与社会连贯起来。教育的目标不是为自己自私自利,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安人、安百姓",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这个使命,就感觉到"仁",受教育的人。人本来有人的尊严,到了做到自己感觉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使命时,就格外感觉到一种责任。

所以《论语》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说,必要时,宁可杀身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这就是《论语》中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说受教育的人要有大气魄,要有毅力,因为"任重而道远"。"任"就是担子,把"仁"拿来做担子,担子自然就很重。孟子说:"自任以天下之重",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以整个人类作为我们的担子,就是2500年来一个了不得的传统。后来宋朝的范仲淹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修己以安人"而感觉到"任重而道远"的缘故。明朝的顾亭林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这个道理。

《论语》的深邃,是即便南怀谨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也要穷数十年的精力才能入其堂奥的巨制。我作为一个后学晚辈,只希望随着人生经验、阅历的增加,对《论语》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入,对于我的教学和生活不断带来更大的帮助。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老师多次讲起敬业,提到“把任何事情想尽办法做到最好,否则对不起自己、对不起别人”,我听了很感动,这才发现我有时候这么尽心尽力做事的时候,内心是喜悦、心安的,身体的疲累根本不在乎。虽然老师赞赏过我学习比较认真,但在我认为不那么重要的事情上我是比较散漫、拖拉、敷衍的,时间和精力也花了,自己和别人却都不舒服,好笨啊!老师讲了,我才反省到自己这个毛病,其实也不是自己做不到认真对待,而是心态出了问题,想到任何事情都要想尽办法做到最好,心里打鼓,担心吃亏。老师后来通过讲日理万机的“机”给出了药方,“所谓机,最关键的点找对了,其他事情轻轻松松解决了。”

哇,太赞叹老师的智慧了!我心里对“任何事情都要想尽办法做到最好”有了方向和信心。

老师还讲到中国文化是讲究“尽善尽美”,“比如中国建筑里有木雕、砖雕、石雕、对联”,下课的时候我去观察书院的这些细微处,果然处处都是精雕细琢的美,房子的格局和布置都很有讲究。楼梯木扶手栏杆的上下雕花及门上的雕花,同一处如木扶手栏杆上方的雕花都一样,但是木扶手栏杆的上、下雕花及门上的雕花三处又不一样,同中有异,繁杂却有序,让人赞叹不已,看着舒服,是一种享受。还有附近的古木桥,坐在那里观察,每个细节都很美,或者精巧,或者古朴,或者纯厚,越坐越舒适,感觉这座桥跟人无隔,令人回味无穷,没有工匠的敬业精神是不会有这样的品质。反观市区的现代建筑,单调、无趣,用老师的话来说“没品位、不耐看”,确实看久了,感觉审美疲劳,没有回甘的味道。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勤于读书,用心思考,颇有所得,真有些大师兄的风范,各位童鞋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哦。

不知不觉,伴随着对新环境的适应,读完了《论语别裁》的下册。刚入学的日子显得有些无聊,除了参加一些新生入学的讲座,别无他事,读书倒成了这段时间最惬意舒心的事情。一盏灯,一杯水,一本论语别裁,一读就是两三个小时。在读书的过程中,不禁打开老师的博客,翻看过去同学们所写的读后以及一起游玩的照片,往事一幕幕,回忆一幕幕……细细想来,已经和老师读了五年的书,多半是传统文化和励志的,当然也有其他一些,从太原到广州继而还会去珠海,从当初的小组疑难讨论到现在的知行读书会-撰写读书报告,形式上一直在发展与进步,但实质是老师希望我们这些理工科的学生能够学习一些文学知识,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从而提高修养,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不至于在这个物欲横流、精神匮乏的时代迷失自我。

言归正传,整本下册和上册一样,南怀瑾先生通过古今中外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诙谐的语言、旁征博引的求证,对论语进行了深入简出的讲解,告诫我们如何求学、如何做人、如何修养、如何立身。以下有几点感受:

为谁读书。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如何为己,如何为人,南怀瑾先生就自己的观点和传统观点在书中已经做了详述,不多言。只是读到此处想起了前几天听刘人怀院士的宣讲会,他讲到为国家读书,为民族读书,进而联想到少年周恩来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我无意在此唱高调,也许只有在那种风雨飘摇、国家危亡之际,才会有如此的胸襟和气魄。但是在当代这么一个物质的天堂,人文的沙漠里,教育充满了功利性,整个社会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再,急切的需要道德诉求、秩序诉求、价值诉求。宋代大儒张载-横渠先生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宏远如这般的志向非我辈所能达到,但我们可以对这个问题多一些思考,在追求物质的同时,追求自我价值,拒绝急功近利,正视自己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己欲与施。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恕,就是推己及人,替自己想,也替别人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意是“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施加给别人”。然而联系现实生活,可以发现一系列与这个话题相关的问题:其一、“己之所欲,不施于人”。其二、“己所不欲,即施之于人”。其三、“己之所欲,施于人”。我认为,关键在于“恕”这个推己及人的换位思考,因为己欲非人欲。在人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仅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更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尊重对方意见。如果己所不欲也是人所不欲或者己欲而非人所欲,就不要施于人;如果己欲亦是人欲或者己所不欲而人所欲,那么就可以施予人。重点是别人,考虑别人的感受,肯定了别人也就是肯定了自己。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小感受,希望随着人生经验和阅历的增加,能够对论语有更多的感悟。

南怀瑾《论语别裁》读后感

说起南怀瑾的这部《论语别裁》,在大学时候,就有一位老师向我们推荐过,当时读过一些,觉得这位老先生很是博学,个人的经历也很丰富,所以解读起《论语》也是非常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但是,后来也听说一些大学教授说,南怀瑾实在称不上是什么"国学大师",他所解读的东西也有误读误解的地方。以我个人浅薄的学识,实在难以对此进行甄别,只是觉得,凡是有道理、有启示,切中现代人问题的言辞,总是要注重吸收其合理的地方,至于那些不明白的、不喜欢的,那就随它去吧。

翻读这本《论语别裁》,到处都能看到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引用的成语、警句,这本孔子的语录对中国人的思想、行为的影响真是巨大,不过可惜的是,中国人热衷于说一套、做一套。记得某位清朝时期来中国的传教士说过,中国的官僚阶层总是把孔孟之道、仁义道德放在嘴上,但是实际上,他们是极其狡诈的一群人。这其实也不能算中国人的特色吧,从人性的角度而言,"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新约罗马书》)。

说到这里,想起《论语别裁》中解读"述而"的一段文字,原文是"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南怀瑾写道:"我们都犯了这个毛病,有时候:‘唉!这个社会没得搞的。’言外之意,我自己是了不起,而这个社会是混蛋。这也是‘长戚戚’的一种心理病。心里忧愁、烦闷、痛苦。"这句解读可真是说到我自己心里去了。哪个时代、哪个社会,都是一堆问题的集合体,与其埋怨,不如做点实际的事情,去改变周边的小环境。就像有人说的.,中国不好,在于我自身的问题,一切要从自己改起,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原文中接下去的这句话,对我而言更是心有戚戚焉。这句讲的是孔子的个人风范:"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我深深感觉,自己应当效法孔子之风,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努力做到这三个方面。第一,温而厉。我个人性格是非常温和的,但经常也会遇到人善被人欺的情况,毫无一个"厉"字可言。我想君子为人,应当自信、自尊、自强,决不可温而无骨,软趴趴的,必须坚强起来、坚定起来,有所持守。第二,威而不猛。我是既不威,更谈不上猛,今后如果性格上能够坚强起来,在"威"、"猛"之间做到平衡是必要的。第三,恭而安。我个人是恭敬有余,而安详自如则不够,在领导面前内心紧张、唯唯诺诺,缺乏活泼、安和的气质,这也是我要努力去操练的。

那么这些君子之风如何养成?个人性情如何操练呢?我觉得,还是要从实践中去锻炼,去成长。虽然说年近三十,品性也趋向稳定,但是,人永远不能放弃改变的可能,孔子说"后生可畏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人生苦短,再不改变、再不成长,恐怕就晚了!

《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别裁》给我的启示是很难言明的,正如古人讲做学问,是“知、信、行”;从文化的角度讲,在杏坛诗社听的讲座“中国艺术简史”让我发现了中国,而南怀瑾老师的书让我真正触摸到了古中国的'思想与智慧。我曾着迷于西方哲学体系的庞大和严谨,但思与辩总将我领向一个又一个纠缠着的世界;理论的创立与,见证着人们探索的脚步。西方人是一步一步地探索,中方式却不一样,他一跳就飞上了云端!西方人沿着“世界”的概念外拓出庞大的体系,中国人向“天下”里探出无尽的内涵。两个角度,两种道路,本无所谓对错上下;固执地打倒“孔家店”,或一昧地抑己扬他,都没有道理。

南怀瑾老师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些大学生要搞“中国文学的再革命”。南老师讲,“文学革命,资格讲,你们也没有资格讲。为什么呢?如果古文、四六体、作诗、填词,都能露一手,然后发现这种文学有毛病,这才有资格谈革命。你们现在连‘命’都还没有,还‘革’个什么呢?你们还有文学革命的资格么?”南老师的一番话平息了大专院校里的这场小风波。

只有深入了解,才有发言权。不过,对于中国的古典文化,往往愈是了解,愈觉察它魅力无穷,倒也不必大动干戈啦。中国人做事向来不讲究横冲直撞,讲求中庸之道,求变亦可渐变,免得过犹不及。

《论语别裁》读后感

海内外关于《论语》的书多如牛毛,南怀瑾先生(1918—20xx)写的《论语别裁》是我至今看过的这类书中最好的。

作者介绍。

南怀瑾先生的经历非常传奇,他既是一位学者,从小接受私塾传统教育、少年时期读遍诸子百家各种经典,真实坚持着读到老、学到老。又是精研儒释道并融会贯通的性命双修的居士。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好奇。什么是居士?

居士,从佛家来说,就是信仰佛陀的居家弟子。最能代表居士佛家思想的,就是《维摩经》,维摩是佛门中最伟大的居士,因为他德行高超,知识广博,智慧玄远,连佛陀也常请他帮忙教导其他弟子。

近半个世纪以来,宏观来说,佛教大兴可分为三个路线(流派):

一为纯学术路线,代表者就是牟宗三,唐君毅,吴汝钧等先生所传承的系统;二为纯宗教路线;三为居士禅路线,代表者为南怀瑾先生。此三派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各尽所能地分头“弘扬佛法”。

南先生1969年创立东西精华协会,旨在促进东西文化精粹之交流。1976年在台湾创办老古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在台讲学三十六年,旅美三年,居港十数年,20xx年落脚上海,20xx年定居江苏太湖之滨的太湖大学堂,终其晚年在这里讲学,培养下一代文化种子。

南先生毕生讲学无数,著作丰富,他用“经史合参”的方法讲解儒释道三教经典,旁征博引,蕴意深邃,生动幽默,在弘扬普及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毕生所学落在身心力行之中,是近半个世纪来取得巨大修行成果的居士。

中国文化的演变发展,大致分两大段。譬如一提起秦汉以前的中国文化,人们就拿孔孟思想代表了一切。其实所谓孔孟思想,只是中国文化中间的一环。另外还有道家、墨家、诸子百家……很多很多,都是中国文化一个系统下来的。如果把它缩小范围,则有儒、墨、道主要的三家。尤其中国文化在政治上历代引用的是道家思想,这一点我们要注意。

中国历史上,每逢变乱的时候,拨乱反正,都属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则用孔孟儒家的思想。当然,处理当时社会政治方面之客观问题,一般用法家思想用到很多。儒墨道(墨家在后来未起作用,因此重要的儒、道,到了隋唐代,佛教大兴,就是儒、释、道了)是中华文化中的主流。

(先秦诸子创教,都是针对周文疲敝(也就是文化、精神、道德疲敝,而土地、人口至上)。儒家后来向教化方面发展,道家后来则变成人生生活之玄理(教的意味轻一些,智慧哲学的意味重),儒、道两家对人生之基本问题有所决定,因此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佛教亦然,对人类精神生活而言,它的教的意味也重;但当时对于周文疲敝,儒道不能解答政治社会之客观问题,法家对当时的客观问题就很切合,后来就有了政治上的糅合了道家等的内法外儒社会治理形式。但注意法家思想有天然的层次弊端和立意弊端,法家思想只能治标不治本,关键还是儒、释、道这更高层次的思想才能影响人类的根本,提升文明的根基!)。

南先生说,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也就变成了三个大店。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以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道家则像药店,不生病可以不去,生了病则非去不可。生病就好比变乱时期,要想拨乱反正,就非研究道家不可。道家思想,包括了兵家、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天文、地理、医药等等无所不包,所以一个国家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

儒家的孔孟思想则是粮食店,是天天要吃的,“五四运动”的时候,药店不打,百货店也不打,偏要把粮食店打倒。打倒了粮食店,我们中国人不吃饭,只吃阳面包,这是我们不习惯的,吃久了胃会出毛病,吃到后来,西方思想出现了。那些思想是西方来的,不是从我们中国文化思想中来的。那么它为什么会来?为什么会变成这一套?就在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演变,不但要了解何以今天会如此,还要知道将来该怎么办,这都是当前很重要的问题,因此我们要研究四书。

感受与倡议。

如今我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也是针对当今中国和世界的物质享受与金钱至上、文化精神与道德秩序疲敝的社会最大问题而发!

这跟春秋战国时期的周文疲敝(也就是文化、精神、道德疲敝,而土地、人口至上)几乎一模一样。

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要提倡孔孟思想呢?这是中国历史、老庄哲学、孔孟思想、佛法等告诉我们的,到了不得不提倡,不得不纠偏,不得不践行,不得不弘扬的关头了,物质科技生活高速发展,精神文化底蕴严重拖了后腿,这个社会的事实是要正视的,要解决的。

南先生的《论语别裁》用精彩的典故、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了《论语》的精髓,这是我们需要反复阅读理解,做人做事中反复验证应用的。

《论语别裁》的.具体内容就不赘述了,有兴趣的可以去仔细阅读。

愿世人皆知孔孟思想,老庄智慧,佛法禅意。

愿我们都能性命双修,践仁,慈悲,行善,积德,清静,悟道。

《论语别裁》的读后感

父母对我们的爱,就像是空气,摸不到却时刻围绕着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个专属名字中,必定包含了父母对我们无尽的深爱和期盼。今天偶然间在成语书上翻到“怀瑾握瑜”这个词,在好奇心的督促下,我汲取了这个词的含义。“怀瑾握瑜”形容人具有纯洁高尚的品德。由此可见,南怀瑾先生的父母对先生的期盼。现代人的名字中有“健”的数不胜数,父母都希望我们健健康康一辈子;“一鸣”在人名中也屡次出现,一听便知道,父母希望我们“一鸣惊人”,成就不凡。

不只是从名字,从生活中的语言、行为等等中,我们随处可见父母对我们的爱和期盼。可是面对这些,我们应该用什么做以回报?我想,遵守孝道应该是最好的方式。

如何做好孝道?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也?”孝悌,是人的根本。一个人有没有学问,就看这个人是否有学问。可见,孝道如此重要。

百善孝为先,虽然我们年纪还小,但我们也应该学着感知父母心,感受父母情,并且尽力用微小的力量去报答父母的恩情。

论语别裁读后感

谈学问,简言"学",一字好写,秉承几难?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及"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诸如此类的名言,并且还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五十七年的经历使他仁德兼备,学问渊博,成为冠绝一时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可谓是震古烁今。以如此身份,当他的高足问他时,他的回答竟然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多么令人不可思议!

孔子的特点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具体性理,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性情。因为世间万物的客观规律也许是有限的,但是人的具体感情是无限的。作为有限的"人",探究的是无限的"人",这也正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探究出新的内容,就打破了原来的旧的.规律。"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把话已经说得很明白,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陶行知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在这一点上,和孔夫子几千年前提出的主张"仁与德"的观点不谋而合,两人都是伟大的教育家,两人都是把"仁与德"当作自己去不断努力实现的目标,不断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与品德,这是有必然性的。

为了学习,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这足以见孔子的勤奋,可如果仅仅是勤奋,恐怕孔子就不会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学表现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谦虚;我不如老农,我不如老圃,这是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一种乐观。他的学习精神,不仅仅限我们常人的思维。孔子会以最博大的胸怀,去接容包纳世间万物,这就是我们所不及的。

两千年前的孔子,就是一位具备着各种谋生技能、又具备着对于生命意义有深隧洞见的哲学家及教育家,又对教育的目标有着明确的方向指引,因着他的众多的知能,成为了中国文明史中最重要的教育家,他的许多谋生技能的知能细节固然没有保存下来,但是他的人生智能的谈话却成了绵延两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智能宝典,当我们阅读吟咏他的话语之时,每一句话都可以从他的智能中找到自己生命的目标。

这就是孔子的学习!这就是圣人的学习!也许我们这些凡人是永远无法领会万世师表的学习的内涵,但每一个人也许都可以从中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从小读到大,也曾细细读过。对于其中教诲般的言论,也曾冥思苦想,并且熟记于心。然而毕竟才疏学浅,并不能完全理解《论语》里那些金玉良言。对很多篇幅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比较深入地再读《论语》,一是百家论坛的于丹的心得领入,再就是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让我又一次沉醉在《论语》里那些来自两千多年前的至理名言。

南怀瑾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注解《论语》时就对当时的教育导向和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南怀瑾先生在当时说,此时教育的最大失误,在于教育的功利性。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寻得一个饭碗,而对青年的人文教育,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视而不见。其最终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和谐更无从谈起。而孔子的教育宗旨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南怀瑾先生提到的“行”南怀瑾先生认为狭义的讲是行为、品德,广义的讲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我们要教育学生的行为品德,首先要正己。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意思是说:使民如此,对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以庄严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尊敬你。

在正己修养方面,最使我心有戚戚是南怀瑾先生对樊迟与孔子有关修养的那段解释。樊迟问孔子:“敢问崇德、修匿、辨惑?”孔子答:“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匿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读《论语别裁》,学习了《论语》的精髓,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感悟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上。不可坐而论道,玄思辩难,所谓知性合一。作为党员教师,我再次学习了《论语》,领悟到关于教学的见解,应把这些圣人的见解贯彻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的进步和革新。这才算真正读过《论语》,才算真正接受圣人的教诲。

论语别裁读后感

子曰:“观过而知仁”。学问不是文字,也不是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经验上来,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这个修养不只是在书本上念,随时随地的生活都是我们的书本,都是我们的教育。所以孔子说“观过而知仁”,我们看见别人犯了错误,自己便要深思、反省,不要再犯这个错误。当我们在安全会上或者生活的闲聊中,听别人讲起、分析他遇到的尴尬情况、险情甚至事故时,我们更要深刻的反思、总结,在吸取他人经验教训的同时,时刻提醒自己,谨慎操作,不可鲁莽,不可大意,不要在同样的情况下犯相同的错误,真正的做到“观过而知仁”。

“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作为长期无法在父母身边尽孝的孩子,我们该如何去孝顺父母?打钱给父母是一种方式,但我想这绝不是仅有的一种方式,也许父母更想听听你的声音,见见你的样子,可怜天下父母心!有空的时候可以多给父母打打电话、视频一下,多多沟通,拉拉家常,让父母心安。避免给父母“色难”,避免无意识的给父母难看的脸色。很多时候,人们往往是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了别人,而将自己最坏的一面留给了最关心自己的家人,真的不应该。

子曰:“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毕竟是圣人,我们常人无法做到,但是否可以返过来讲:“不逾矩而从心所欲”。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按照规章、规范去做,如果修养到了一定程度,做到在规章、规范内“从心所欲”。例如宁波港区航道有顺水时16节的限速规定,我们大可以在规范的限制内、安全的前提下,走14节或者15节而“从心所欲”。工作生活中一定要有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不必执着于、抱怨于规范带来的不适感,而是要着眼于提高自己的内心修养、养成积极、优良的心理状态,真正做到“不逾矩而从心所欲”。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平时应该多向高级别的师傅们学习,向船长学习,向同级别的同学学习,也可向低级别的徒弟学习,每个人都有其闪光点,专长的项目,只有调整好心态,虚心好学,“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引航技术才会不断地进步,才会更加安全的引航。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读书人要有胸怀,特别是从事航海职业的读书人更要有海一样的胸怀。读书人不可以不弘毅,弘就是弘大,胸襟大、气度大、眼光大。毅就是刚毅,有决断,要看得准、拿得稳,对事情处理有见解。作为引航员,是每天站在十几层楼高的驾驶台,面对着广袤的大海,要处理各种繁杂的海上交通局面、保障重大财产安全的男人,更要有着广阔的胸襟和大的格局。仁以为己任,任重而道远。

《论语别裁》读后感

《论语》。这部儒家经典,从小读到大,也曾细细读过。对于其中训诲般的言论,也曾冥思苦想,并且熟记于心。然而终归才疏学浅,并不能完全理解《论语》里那些金玉良言。对许多篇幅的理解,也仅仅停留在字面上的意思。比较深化地再读《论语》,一是百家论坛的于丹的心得领入,再就是读了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让我又一次沉醉在《论语》里那些来自两千多年前的至理名言。

南怀瑾先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头注解《论语》时就对当时的教化导向和制度进行了无情批判。南怀瑾先生在当时说,此时教化的最大失误,在于教化的功利性。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张文凭,寻得一个饭碗,而对青年的人文教化,如何做人、如何立身,视而不见。其最终的后果就是整个社会的人文缺失、精神泯灭、信仰不在,和谐更无从谈起。而孔子的教化宗旨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其中,我最有感受的是南怀瑾先生提到的“行”南怀瑾先生认为狭义的讲是行为、品德,广义的讲是指一生事业的.成果。我们要教化学生的行为品德,首先要正己。“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意思是说:使民如此,对学生又何尝不是如此?以庄重的看法对待学生,学生就会敬重你。

在正己修养方面,最使我心有戚戚是南怀瑾先生对樊迟与孔子有关修养的那段说明。樊迟问孔子:“敢问崇德、修匿、辨惑?”孔子答:“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匿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读《论语别裁》,学习了《论语》的精髓,重要的是要把这些感悟运用到详细的实践上。不行坐而论道,玄思辩难,所谓知性合一。作为党员老师,我再次学习了《论语》,领悟到关于教学的见解,应把这些圣人的见解贯彻到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的进步和革新。这才算真正读过《论语》,才算真正接受圣人的训诲。

《论语别裁》读后感

虽然迟交了十多天,读书的感悟倒是蛮深刻的,文字也很流畅。知行合一,继续加油哦。

从小到大,我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论语,只是从课本中学习子曰······这本书若非老师推荐,想想我应该是不会在书店或者图书馆拿起她。但是读下来这本书,改变的不仅仅是对论语的看法,似乎对中国文化有了新的感受。

似乎从我们这一代,中国传统文化已经不那么的深入我心。似乎现在的青年,比起笔更加熟悉键盘;比起汉字更加熟悉abc;比起子曰更加喜欢莎士比亚说。南先生这本书,据说是他在讲课时候,由其他人记录下来的。读的时候边想象上课的情形,也就没有那么的枯燥无味。

厚厚的一本书,我本来就读得很慢,好多地方不懂也只能浅尝辄止而已,印象最深刻就是对孝道讲解的部分,也可能最近在家,所以感受尤其的深刻。都说百善孝为先,都说封建思想都是从孔子开始的,但是为人子女的孝道,却不能说是封建思想。孔子一生都在讲一个“仁”字,我觉得孝就是这个“仁”的开始。

我们从降生,第一次接触这个社会是通过父母来的,父母是我们幼年时的一面窗户,我们通过父母的眼睛看世界,通过父母的思想看整个事情,我们通过父母,慢慢的寻找自己和成长。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在变老的同时,我们也在慢慢成长。说来惭愧,我从上了大学才知道父亲的生日和年龄的,每一次父亲过生日的时候,会主动给我打个电话,告诉我今天老爸生日啊,现在想想心很酸,父亲从没有要求过子女什么,但却时时给子女所有。再看南先生这本书里对孝道,是“仁”之初。

再说其他方面的吧,孔老先生是集文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于一身,他的`教育行大于言。读论语,就是在读孔老先生的日常生活。读到“述而第七”一篇中,我看到了我最熟悉的话: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原来的理解就是几个人中总有人可以是我的老师,南先生却从孔老先生的生平言行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我的老师,比我优秀的是我的老师,但是不如我优秀的,也可以是我的老师。因为看到他犯错误,或者他笨,他坏,自己就会反省;借镜反省就是这个意思吧!

看了南先生对孔老先生的解读,可以感叹现如今真正理解我国文化的人少之又少,孔老先生不仅从书本里学习研究学问,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社会上学会研究学问,从别人那里学习到好的地方,看到别人坏的地方要自我反省。这样话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十分困难。以前每每我学文科的同学给我推荐类似这样的书得时候,我就觉得这是文科生在那里“舞文弄墨,摆弄风骚”,现在,我真真的觉得作为理工科学生,更应该汲取我们中华文化,尤其是对论语这样文化的学习。理性的思维为我们学术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学习论语,我们却可以发掘出灵感,也是丰富了我们的心灵。

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这是孔老先生对求学目的的感慨。一般人对求学并不是对学问本身,而是为了职业,现在的人也是如此,孔子生于乱世,他周游列国,宣扬人道,其实他也明白好多人找他求学只不过是为了“谷”,除此之外,说自己是为了学问而学问的人,为了真理而求学问的,实在是少之又少。话说回来,这样的人也不是没有,而这样的人往往能影响整个时代。孔老先生也许生不逢时,但是死后却影响了千秋万代,没有空间的范围,没有时间的界限,这就是真正的学问。从古至今,我们都应该感慨:一个读书人开始读书的时候,说是立志为学问而学问的,那太少了!

看论语,读思想,我应该为我们拥有这么博大而深邃的文化而骄傲,重要的不是可以多么深入的读论语,而是学会结合我们现有的生活理解孔老先生的话,这样即使过了千年万年,这样的论语,我们依然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