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含设计意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免费(大全7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含设计意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免费(大全7篇)

作者:翰墨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含设计意图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教案免费(大全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优秀教案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含设计意图篇一

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这是学生在已学过的表内除法和简单的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使学生在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用除法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以及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

2、会解决有余数的除法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教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动脑思考及主动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两位数除一位数的口算和竖式计算的方法;除法验算。

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商末尾有0的除法。

关键: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生活动:25分钟

教学内容:

课本第1~2页。

教学目标:

1、理解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及其算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

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平共处算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竖式的书写。。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1、口算练习。

指名口算。

63829355

口答。

46里面有()个十()个一。

95里面有()个十()个一。

84里面有()个十()个一。

73里面有()个十()个一。

二、探究新知

1、引入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揭示课题)

2、教学口算。

理解图意,学生观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

讨论第一个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小组交流。

小棒可以演示。

讨论第二个问题:平均和每个女孩子买多少枝?结合实际操作让学生形成思维。也可以先让学生模仿提问。

归纳:先把4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即20枝,再把6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枝,合起来是23枝。板书:

402=2062=3

20+3=23

3、即时训练,口答。(让学生说说算么算的)

402603642555

505804844363

4、教学竖式计算。

教师结合462说明竖式的写法,边说边板演。

探索算理。(步骤:除、乘、减、移)

思考: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小结:用竖式计算,要从十位除起,先用十位上的数除以除数,再用个位上的数除,除到哪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三、实际运用。

1、完成第2页第1题。(注意区别与联系)

2、完成第2题。

让学生试做前两题,再让学生独立完成后两题。注意笔算注意什么?以及联系与区别。

3、完成第3题和第4题。

4、第5题,先独立后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应许学生不同的策略解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含设计意图篇二

1、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个因数是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3、使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4、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含设计意图篇三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2×3=66÷3=2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4、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含设计意图篇四

1、整千、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1)用表内除法计算:先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算出结果后,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算出的结果后添几个0。

(2)用乘法来算除法:看一位数乘多少等于被除数,乘的数就是所求的商。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1)除数不变,把三位数看成几百几十或整百的数,再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计算。

(2)想口诀估算:想一位数乘几最接近或等于被除数的位或前两位,那么几百或几十就是所要估算的商。

1、牢固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步骤与格式,尤其是商中间、末尾有0的笔算算式的写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计算法则,除数是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如果不够除,再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到被除数那一位的上面。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用“0”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会判断商是几位数。

比较除数与被除数位的大小,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小,那么商一定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被除数位上的数比除数大或相等,那么商和被除数的位数相等。

3、除法的验算方法:

(1)没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被除数;

(2)有余数的除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关于0的一些规定:

(1)0不能作除数。

(2)相同的两个数相除商是1。(既然能相除这个数就不是0)

(3)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0乘任何数都得0。

5、乘除法的估算:4舍5入法。

如乘法估算:81×68≈5600,就是把81估成80,68估成70,80乘70得5600。

除法估算:493÷8≈60,就是把493估成480(480是8的倍数,也最接进492),然后再口算480÷8得60。

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也。以上这8篇2022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是来自于的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相关范文,希望能有给予您一定的启发。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含设计意图篇五

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xx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1.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了解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个时刻。

2.使学生在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时记时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1.播放新闻联播片头音乐,让学生猜是什么节目,在什么时刻播出。

2.呈现新闻联播片头视频,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初步揭题。

3.出示电视节目预报表,让学生尝试着说说各自的理解。

1.分组研究两种记时法有什么不同,讨论喜欢哪种记时法。

2.比较两种记时法的相同点,初步了解转换方法。

1.学习把24时记时法转换成12时记时法。

2.学习把12时记时法转换成24时记时法。

1.出示直线,指出用这条直线表示时间,要求在直线上表示今天的一些时刻。

2.讨论一天的时间从几时开始。

3.小组讨论关于0时的几个问题。

1.回顾上述学习过程,让学生谈谈收获。

2.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

1.讨论银行营业时间。

2.讨论火车票上的发车时间,以及去火车站的时间。

用手臂表示指定的时刻。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含设计意图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分析、概括等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2、理解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过程与方法:

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直观地认识几分之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体会分数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正确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叙述几分之一的意义。

教学准备:

各种图形的纸片若干、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出示:今天是小胖的生日,小丁丁带了一个蛋糕来为他祝贺,他们俩会怎么分这个蛋糕?(对半平分)

每人能分到几个蛋糕?(讨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认识

1、(交流,汇报)小胖和小丁丁每人能分到几个蛋糕呢?(半个)

2、半个蛋糕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

3、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指导的读法和写法。

4、这里的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所以小胖和小丁每人能分到个蛋糕。

5、动手操作

(1)在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纸片中选一个你喜欢的图形,动手折一折,找出它的,涂上颜色,并说一说。

(2)那么空白部分又占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3)看图说一说

a、把一个圆形纸片折成了同样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圆形纸片的,是(

)个圆形纸片。

b、把一个三角形纸片折成了同样大小的2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三角形纸片的,是(

)个三角形纸片。

c、学生自己选一个图形说一说。

(4)观察比较两个图形的涂色部分都是它们的,大小是否相同?

(一个正方形、圆……都是一个整体,因为整体大小不同,所以所得到的二分之一的大小也不同。)

(二)、认识

1、小胖和小丁丁正准备切蛋糕时,小巧和小亚也来祝贺小胖的生日了,于是他们决定四个人平分这个蛋糕,那又该怎么分呢?每人再拿出一个圆形纸片替代蛋糕,动手折一折,分一分。(可以同桌商量)

(1)交流方法。

(2)每人能分到多少蛋糕?你是怎样想的?

(3)说一说是什么意思。会写吗?一起来书空一下。

2、动手操作

(1)你能从另外一些图形中找到吗?(每人再选一个图形,折一折、涂一涂,并且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得到它的的,然后全班交流。)

(2)在这些图形的空白部分中有没有它的?

(3)看图说一说

a、把一个正方形纸片折成了同样大小的4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正方形纸片的(

),是(

)个正方形纸片。

b、学生自己选一个图形说一说。

(4)正方形和圆形纸片的涂色部分同样都是它们的,大小相同吗?为什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含设计意图篇七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总汇(二十一)

6、练习八(1)教学内容:p.87-88练习八1-6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见的面积单位,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2、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灵活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并在这过程中,加强面积与周长的比较,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87-88练习八1-6,用铅笔进行自学练习,书上不好填写的做到自己的预习本上。教学过程:一、你能估计出课桌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吗?1、指导学生读懂题目意思:(1)是用估计的方法(2)要分别得到“周长”和“面积”两个方面的答案。2、学生自己尝试并与同桌交流。3、在估计完后,允许用测量的方法再来量一量,算一算,以验证自己的估计的结果是否合理。全班交流:(1)你是用什么方法估计的?结果是多少?(2)和计算的结果差距大吗?主要原因在哪里?(3)你认为要有比较正确的估计结果,要注意什么?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老师举例:一()吴老师说:一棵吴老师、一箱吴老师、一条吴老师……学生大笑。笑完了问:你们为什么笑?生:想象一下具体的形象,觉得很好笑。2、指出:单位名称如果合适的话,是不好笑的。但往往是一些不合适的单位名称给人很好笑的感觉。做这类题一定要想清楚具体的表象,来判断自己做对了没有。3、(1)课桌长106()。用手比画具体的长度,问:其他的长度单位合适吗?也比画一下。(2)一张邮票的面积是6()用手比画邮票一般是多大的?填出6平方厘米后,问:面积是长乘宽的结果,可能这张邮票是长3厘米、2厘米,画出具体的大小,看它是不是和你印象中的邮票差不多大。(3)一座塔高36()指出:塔类似于高楼,它们都用米做单位。(4)一个房间地面的面积是14()指出:房间的面积一般用平方米。在教室里找出一块大约是14平方米的地方,让大家感受究竟有多大,是不是和家里的房间面积差不多。三、算出下表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多媒体出示插图(1)交流的时候要让学生说清楚用的计算方法和单位名称。(2)并用手分别做一下找周长和面积的动作,体会到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四、一张方桌,桌面的边长是80厘米。要配上一块与桌面同样大的玻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问:要求这块玻璃的大小,其实就是求什么?五、下图是一块长42米、宽35米的长方形苗圃。(1)这块苗圃有多大?问:“多大?”说明要求的是什么?(2)在苗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问:“篱笆的长”指的是什么?分别求一求。六、下图中每一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说出每个图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学生先独立数,数完后交流。如果发现有数错的就提醒学生:不满1格的当成半格的来数,2个半格当成1格。像最后一题,格数比较多,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为什么?(发现:这些图都是轴对称图形,正确找到一半之后,也可以不继续数,而直接乘2。)试一试,用线划出它们的一半。七、课堂总结八、作业:练习八2、4、57、练习八(2)教学内容:p.88-89练习八7-10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面积的含义,掌握常见的面积单位,会进行一些简单的换算。2、通过一些具体事例,灵活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并在这过程中,加强面积与周长的比较,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88--89练习八7-10,用铅笔进行自学练习,书上不好填写的做到自己的预习本上。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用一根铁丝正好围成下面这这个长方形(长60厘米、宽40厘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拉直再围成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读题后问:这根铁丝的.长度和长方形的什么有关?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联系?怎么解答?2、有一个正方形边长是4米,它的周长是多少?面积呢?能不能说: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是相等的?为什么?3、一块菜地长36米,宽24米。菜地的中间留了宽2米的路,把菜地平均分成了四块。你能算一算每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吗?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图,从2个角度考虑这个问题。二、指导练习:1、多媒体出示练习八7(1)图中白菜地和萝卜地的面积相等吗?它们的周长呢?(2)同桌之间先讨论一下,再全班交流,说清楚判断的理由。(3)感受:周长相等,面积是不一定相等的。2、练习八8:下面两个图形都是用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这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先猜一猜,再求出它们的周长。(1)读完题后马上能判断的是:面积相等,都是8平方厘米而周长要数一数之后才能知道,分别是:12厘米和16厘米(2)感悟:面积相等,周长不相等。3、练习八9:同桌合作,用16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并把每次摆的情况填在下表里。多媒体出示问:通过这几种情况,你有什么发现吗?4、和你的同学一起完成下面的测量和计算(1)计算《中国少年报》的面积(2)计算教室地面的面积指出:在测量过程中,为了计算的方便等因素,我们可以适当地调整,如教室长7米20厘米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说成是7米,而没有必要说成是72分米或是720厘米。三、思维训练:1、思考:(p.89)思考题,讨论完成2、教学“你知道吗?”四、课堂总结五、作业:练习八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