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演讲稿>中华传统美德发言稿(精选20篇)

中华传统美德发言稿(精选20篇)

作者:LZ文人

发言稿的撰写需要注意结构合理、语言得体,以及对目标受众的情感和心理状态进行合理把握。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些经典发言稿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演讲能够有所帮助。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告诉了我许多人生道路上的道理,教会了我怎样做人。特别是《增广贤文》中的一句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让我深有感触。

面对时间的奔流不息,古往今来,珍惜并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是大有人在。古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把“五更鸡鸣”之时,当作“男儿读书之时”;鲁迅先生则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他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有个重要的秘决,就是珍惜时间。鲁迅少时家道中落,父亲重病卧床,他不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助母亲做家务,为避免影响学业,他几乎每天都在挤时间,后来回忆此事,他说:“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都不好,所以在他的眼中,时间就如同生命。

我的同学在学习中,利用课余时间通读了四大名著。问他有何经验,他说:“我是把玩耍、上厕所的时间都挤出来看书的。”

时间老人无时无刻不悄悄从人们身边溜过,谁也没有力量阻止他悄然逝去的步伐。就像一首诗所写的“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但是,事实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愿意,时间是可以支配的。就像鲁迅先生说的一样:“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相反,那些终日无所事事、随随便便浪费时间的人,时间老人留给他的只能是“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时间是最公正的',时间就是生命,我们一定要爱惜时间。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4、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6、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荀子·修身》。

7、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李咸用《送人》。

9、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10、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1、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12、能胜强敌者,先自胜者也。——《商君书·画策》。

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1、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诚信是心灵与心灵间最默契的对话。

4、诚无老幼,有诚可嘉;信无大小,有信则誉。

5、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

6、诚信铸就申城之美,世界共享玉兰之香。

7、诚信档案是最大的财富,失信记录是最痛的耻辱。

8、勇敢对于保持美德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气质。

9、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

1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4、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5、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6、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7、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9、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4.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0.父不慈则子不孝。——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11.贫溅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注释: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3.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注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4.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注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5.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7.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8.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9.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1、装饰也与美德相对立,因为美德是灵魂和愤怒的力量。

2、人而不仁,如礼?如果一个人不友善,快乐是什么?——《论语》。

3、为我的父母哀恸,求你们领我出来。——《诗经》。

4、精神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力,竖起了它的旗帜,使我们的爱国热情和现实的正义感得以发挥它的力量和作用。

5、坏脾气是人性中比较卑劣的一种,如果人们失去了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

7、不这样做的人不会有智慧。

8、喜欢别人就是喜欢自己;别人担心的事,别人也会担心。白居易的《字林》。

9、礼貌往往代替了最高尚的感情。

10、一个好的学者,一个笨蛋的力量弥补了他的弱点。鲁氏的春秋使用。

11、在哪里建立成就,就在哪里开始生产产品。凡是有学问的人,凡是有能力做大事的人,必须先立身于行。

12、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强良性散文。

14、希望是依附于存在的,有希望,就有希望,就有光明。

15、拿学位和学位段来说,经常是足够的。“历史是一面镜子”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5、闻説梅花早,何如北地春。——孟浩然。

6、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7、不以爱之而苟善,不以恶之而而苟非》——稽康。

9、任理则公,任情则私。——唐伯虎。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2、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15、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7、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8、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19、贪进者,必取辱;过侈者,必招非。——弘一大师。

21、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甥书》。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6、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7、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8、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9、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0、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1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1、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为,别人才会侮辱他。

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3、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不知羞耻的那种羞耻,才真的是不知羞耻啊!

4、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倦十三。

5、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龚自珍《明良论二》。

7、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8、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9、记己有耻。——《论语·子路》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3、业精于勤,荒于嬉。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7、志不强者智不达。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志当存高远。

10、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11、有志者事竟成。

1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4、夫人必知礼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

15、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1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7、凡人之所以贵兽者,以有礼也。

19、贫而无诌,富而无骄。

20、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22、富贵不能淫,贫奸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3、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24、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

25、出淤泥而染,濯清连而不妖。

26、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27、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8、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9、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30、责人之心责已,恕已之心恕人。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8、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中华传统美德舜的故事中华传统美德100句

九嶷山舜源峰的北边有一个孤单的小石山,石山下面有一个小岩洞,因为这个小山其形如象,故名“象岩”。传说这座象形石山,就是舜的弟弟象变成的。

象是舜的后母生的,后母为了让她的亲生儿子得到娥皇、女英,多次指使象去陷害舜,都没有成功。舜虽然知道了其中内情,但是对父母还是很孝敬,对象也如同胞手足一样亲热。这样就使象感动得又后悔,又惭愧。

后来舜帝要南巡,象便对舜说:“哥哥,让我跟你去吧!”舜帝想到弟弟从小娇生惯养,肩不能挑,手不能提,吹不得风,淋不得雨”怎能吃得苦?便对象说:“弟弟,我这一去不知有多长日子,而且到南方那种荒凉的地方去,道路遥远,你怎么受得了?还是留在家里好。”

象说:“我再也不愿跟母亲在一起了,我过去对你不起,我现在愿意分担你的艰苦。”

舜帝见弟弟态度诚恳,便答应下来。

头七天,他们遇到了暴火日头,茅草晒得要冒烟,石板上能烫熟鱼虾。

象被晒得火烧火燎,起了一身水泡。舜帝劝他:“弟弟,这日头你受不了,快转回去吧!”象说:“哥哥,我不怕!”

第二个七天,他们遇上了一场暴风雨,茅草打得爬了地,飞鸟打得断了翅膀。象一身淋得透湿透湿。舜帝劝他:“弟弟,这么大的风雨你受不了,还是转回去吧!”象说:“哥哥,我不怕!”

第三个七天,他们遇到一座大山,悬崖峭壁,连猴子也难得攀上去。舜帝又劝他:“弟弟呀,这山高路远,你受不了,还是赶快转回去吧!”象没有说话,却第一个向山上爬去。

这样走啊,走啊!一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这一天来到了洞庭湖边,只见波浪滚滚,天水相连,湖面百鸟飞翔,湖中鱼群戏水。舜帝见了不禁赞叹道:“好一个鱼米之乡!”

这时象指着湖水说道:“哥哥,你看这水多清多明,我真想下去洗个澡!”

舜点头说:“去吧,洗去一身污垢,会更有精神。可不要走远了,洗一会就上来。”

象下到湖里,洗了一会就上了岸。说也奇怪,象的皮肤变得油黑发亮,四肢变得又粗又结实了,一下成了一个身高八尺,腰圆体壮的大汉子。舜帝看了,心中好不高兴!

又走了七七四十九天,他们来到一个大山前。刚刚爬上一个山坳,突然听得一阵呼呼的风声从右边的崖石里传来,接着一只吊睛白额猛虎出现在不远的山路上。象说:“哥哥,你到那石头后面去,让我去收拾那大虫!”说着折了一根大树枝,迎面向那老虎走去,舜帝哪里阻拦得了!那老虎吼了一声,就朝象猛扑过来,象急忙闪身躲过;老虎又将尾巴一扫,象又闪开;这样闪来躲去,老虎几番扑空,渐渐地减了威风。这时只听象大吼一声,乘个空儿举棒向老虎的后腿打去,老虎惨叫一声,两条后腿被打断,一个翻身,骨碌碌滚下了万丈深沟。

舜帝这才放下心来,对象说:“好险呀!想不到你有这般大的胆量,这般大的力气。”

不久,他们来到九嶷山的消韶峰下。山下一块大平地,长满了齐胸高的荒草,一条河水从九嶷山里流出来,穿过平地,向北流去。舜帝赞叹道:“这是个水足土肥的好地方,如果开垦出来,老百姓就可种出好多粮食!”

象看到哥哥时时关心着老百姓,便说:“哥哥,你先走吧,我留在这里开垦荒地,给老百姓种庄稼,然后再去找你。”

舜帝听了,高兴地说:“好!”

“哥哥,你要多加小心,有什么危险,你就返回来找我。”象有些不放心。

舜帝高兴极了,亲切地说道:“弟弟,你在这里开垦荒地,可要注意休息。至于我,你放心好了!”

舜帝离开了消韶峰,继续向南,朝九嶷山的腹地进发。

象就在消韶峰下辛勤开垦耕种,饿了吃些野果、烧只野兔、喝口山泉,累了就躺在枯草上歇息。日子一天天过去,象耕了九百九十九亩田地,从不叫声苦,可心里老挂念着哥哥。

一天,忽然传来一阵轰隆哗啦的巨响,只见一股股黑水从九嶷山中汹涌而来,眨眼间小河两岸就被黑水淹盖了。这股黑水一直流了三天三夜才消退。

原来舜帝在九崖山里与一条作恶多端的巨蟒搏斗了三天三夜。那黑水便是巨蟒的污血。舜帝杀死了巨蟒,消除了大害,自己也不幸身亡。

消息传来,象悲痛万分。想起自己过去对哥哥不起,想起哥哥对自己的宽容和教导,一边痛哭,一边向九嶷山里奔去。由于过度劳累和悲痛,他没能到达目的地,便倒在路上再也没有起来。

象死后,化成了一个石象。他前肢跪下,低着头,长长的鼻子直插地里,朝着远处的舜源峰伏拜。

中华传统美德格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朱熹《朱子语类》卷八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鸛鹊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华传统美德作文

中国乃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华文明宝库中的一支奇葩;四大发明,更是让中国惠泽世界人民,让世界走近中国。而华夏子孙一脉相传的,也是中华文明最精髓之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那些传统美德,却一点一点被人丢却。

一次,我坐公交车回家,车上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人,有二十出头大学生模样打扮时髦的年轻人,有身强体壮的中年汉子,也有浓妆艳抹的妇女。突然,我扫见了一位老者,七十上下的年纪,背微驼,头发花白,他额头的皱纹上刻满了被岁月碾过的痕迹,皮肤像被水泡过了的树皮一样松弛。老人扶不稳扶手,身子随着公交车的一开一停猛烈地晃动着。但是,坐着的人,有的在与同伴谈笑风生;有的在低头看着手机;有的干脆成了“暂时性失明”和“暂时性耳聋”,任凭广播里一边又一遍的播放着“请给老人、孕妇以及抱小孩的乘客让座”的话,依然无动于衷。老人站了一路,我想,即使是在七月盛夏,老人的心里也会有几分寒意吧。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有的人平时大张旗鼓的喊着尊老爱幼的口号,而在真正需要履行实际行动时而视而不见。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而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悲哀!

不仅仅是这些,当我们在饭桌上,是否遵循了长者先,幼者后的礼仪?当我们出门和回家时,是否做到了出必告,反必面呢?当我们与大人交谈时,有没有做到长着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呢?如今,年青一代习惯了随性,在他们的眼里这些不过是一些烦人的枷锁,趁早丢掉,孰不知,他们丢掉的正是老祖宗流传、沉淀下来的宝贵的精神文明啊。

醒醒吧,不屑的中国国民,不要让我们宝贵的中华传统在消逝了,不要让我们再重蹈历史的覆辙,不要等到我们已经丢失时才懂得珍惜!

中华传统文化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友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很荣幸能在这作为老师代表发言。

有言论称,当代中国社会有四大缺失:功德、法制、诚信、感恩。面对这样严峻的现实状况,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从提出“人文精神”到“八荣八耻”等各种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理念,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正本清源,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中同学的我们,更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使命——发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人格修养有着不行忽视的影响。传统是现代的根基,传统文化训练是素养训练的重要内容,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同学成长、学校校风建设和学风建设的重要保证。与时俱进的开展多样的训练活动,使同学努力完善自身的人格,成为具有高素养的人才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加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训练,意义重大。

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训练的`主阵地是学校,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给予训练的神圣使命。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祖国的将来,民族的盼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引领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新的环境,新的要求,更有新的进展平台,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训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切入点,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同学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促进同学成人成才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培育同学良好的行为习惯,乐观向上的心理素养,助人为乐的道德品质,使我们知爱、懂礼、行孝、诚信、勤奋、敢于创新,勇于探究,争做文明同学,形成独具特色的一中校内文化。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没有什么比师行的榜样更有无比的功能的了。因此老师必需身体力行。

我信任,只要我们每一位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努力猎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学问并转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实践、体验,每一位老师在自己的训练生活中践履、感悟中华文化,让老师和同学在校内里一起结伴成长。那么,我们的校内文化肯定会布满仁爱、礼仪之风,透射诚信、勤俭之气、蕴涵爱国之民族精神。

最终,我诚心祝福我们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能仔细学习践行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实践者。

中华传统美德的格言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腾公天下》。

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论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光《报任安书》。

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演讲稿中华传统美德演讲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做新时代的中学生》。

春风送暖,万象更新,在这百花争艳,生机勃勃的季节里,我们在为梦想拼搏,在为祖国的未来而奋斗。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一代代炎黄子孙知书达理,儒风蔚然,成就了知礼、和善、自爱的优秀美德。这些传统的美德犹如一支雄雄燃烧的火炬,在炎黄子孙手中代代相传。

然而,在今天,在我们的校园里,不文明的现象却仍然屡见不鲜。

这一切,无不令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同学们,方便的生活我们人人都想有,但不能贪图一时方便而置集体利益于不顾;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不能贪图一时新潮而不顾自己学生的身份;还有,身体不舒服,患病了就应及时治疗,而不是任之由之,更不应因一时顺口而为病菌制造温床。

一个新时代的学生,肩负着祖国的未来,父母的.期望,就应该做好自己,在努力学习的同时,更应注重个人的素质修养,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不负社会、父母对我们的期望。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高中生,在我们身后的是千千万万的学弟学妹,所以我们一定要严以律己,表里如一,做好榜样。

最后,我衷心祝愿大家都能成为一位优秀文明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父母的骄傲,学弟学妹们的好学长,好榜样。

中华民族悠悠5000年的历史长河,闪耀着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创造的璀璨文明。中国向来以“礼仪之邦”的美誉着称于世。我们做为21世纪的少先队员,做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应珍惜祖先们留给我们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继承祖先们的优良传统,让礼仪洋溢在书声琅琅的校园里,让礼仪永久地保存在中华大地。

现在,有许多同学追求名牌。高档。华丽的衣着。在我的班级里,就有许多同学穿着名牌的衣服向同学们炫耀,或对一些衣着不时尚的同学进行比较,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我认为小学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快乐学习,而不是与同学进行一些攀比。我们小学生只要着装得体,符合学生身份就可以了,我们应用礼仪,知识来完善自己的形象,而不是用时尚,华丽的衣着来衡量自己的形象。

同学世朝夕相处的亲密伙伴,更是携手成长的友好同路人,我们对待同学,应该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同学之间如果有矛盾,多进行自我反省,不要把错误推向别人。它就像润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迹。互相理解,宽容待人,才能使班级更团结,友谊更深厚。我们要对每一个同学都给予尊重,与周围的同学和睦相处。

让我们挑起传承礼仪的使命,无负于未来,无负于这教育我们的美丽校园,让我们为这“弘扬中华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去追赶形象的春潮,沐浴礼仪的阳光吧!

中华传统美德舜的故事中华传统美德100句

《史记》中记载,舜的父亲是个瞎子,生母去世后,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并生了一个儿子。父亲喜欢后妻的儿子,总想杀死舜,遇到小过失就要严厉惩罚他。但舜却孝敬父母、友爱弟弟,从来没有松懈怠慢。舜非常聪明,他们想杀死舜的时候,却找不到他,但有事情需要他的时候,他又总在旁边恭候着。

有一次,舜爬到粮仓顶上去涂泥巴,父亲就在下面放火焚烧粮仓,但舜借助两个斗笠保护自己,像长了翅膀一样,从粮仓上跳下来逃走了。后来,父亲又让舜去挖井,舜事先在井壁上凿出一条通往别处的暗道。挖井挖到深处时,父亲和弟弟一起往井里倒土,想活埋舜,但舜又从暗道逃开了。他们本以为舜必死无疑,但后来看到舜还活着时,就假惺惺地说:“你跑到哪里去了?我们特别想你啊??”他们经常想方设法害舜,但舜不计前嫌,还像以前一样侍奉父亲、友爱弟弟。

后来他的美名远扬,尧帝知道后,就把两个女儿嫁给他,并让位于他,天下人都归服于舜。

【智慧小语】:

父亲心术不正,继母两面三刀,弟弟桀骜不驯,几个人串通一气,要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对父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十分友善,多年如一日,没有丝毫懈怠,他的德行崇高,非常令人赞赏。有这样的'胸襟与对道德的坚守,才能让他有机会得到先王的赏识,成为受人爱戴的贤明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