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观察麦苗的日记 幼儿观察心得体会(优秀5篇)

2023年观察麦苗的日记 幼儿观察心得体会(优秀5篇)

作者:笔舞 2023年观察麦苗的日记 幼儿观察心得体会(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观察麦苗的日记篇一

我见习的班级是大(1)班,让人意外的是指导老师竟然是我小学隔壁班的同学,她告诉我高中毕业后她的阿姨就把她推荐到了这所幼儿园工作。在我们的交流中,我发现她的言语中流露出的对大学的渴望就如高中刚毕业时的我们一样,希望经历大学里的种种,这也让我更加珍视自己现在可以学习的一切机会。

刚开始见习的一两天里,我很难适应这种日子,在我看来,幼师是一项非常神圣的职业,她们的脸上总会面带笑容,她们的言语总是亲切温柔,并且丰富多样的课程能够让我学到很多经验。但是,现实中的幼师看起来更像“保姆”,更多的时候她们是照顾着幼儿园学生们的衣食起居,有时候看起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温柔”。而小朋友们呢,他们除了吃就是睡,上课和下课的界限模糊得让人摸不着头脑。以至于有时候对这些孩子手足无措。可能是我的指导老师看出了我的困惑,她对我说,暑假的这段时间里主要是为了把小孩子看住,所以课程设置的会有些不合理,教学过程也比较简单。而且大(1)班的另一个老师生病请假了,所以这段时间对她来说也是不少的挑战。而我也渐渐地发现,幼儿阶段的学生天性本就如此。就拿我们班的童童来说,有次下午吃点心的时候,她竟然吃着吃着睡着了,任我们怎么叫都不醒,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是啊,该吃吃,该睡睡,毕竟,教育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育。

在接下来的日子了,指导老师也教会了我很多管理大班学生的方法,她会让学生自己午休后自己叠被子;吃点心的时候会根据他们需要的量来分配,要求他们不浪费,不吃得到处都是;玩完玩具后自己能主动地收拾好……这些在我看来都还需要手把手教的事情,在她的“指挥”下,孩子们却能做得有条有理。我想,这其中的奥秘就在于每天所有活动结束后的“班会”上,老师对班级里表现好的孩子给予充分的表扬,并让其他孩子说说他好在哪里,这样不仅被表扬的孩子会做的更好,也能够激励其他的学生。同时对于那些“不按常理出牌”的学生,老师会单独和他们交流,指出他们的不足,这样做不仅能够引起孩子对自己行为习惯的重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幼儿,我这次暑假见习的另一个观察重点。我发现,作为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学生,他们更加喜欢表现自我。数学课的时候,他们会时常跑过来问:“小王老师,这道题我不会做,你能给我讲讲吗?”正当我要开口时,旁边的小朋友就会大喊一声:“我会!”然后,就把我这个小老师“晾”在一边,自己哗啦哗啦地讲起来,也不管他的“学生”有没有听懂。又比如他们总会发出这样的要求:“小王老师,你看,你快看,这是我画的!”这些可爱的行为,都告诉我,他们需要我们的关注来增加自身的信心。

同时,在阅读方面,他们的兴趣和能力也有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幼儿。有一次,小组故事会上,一个小组邀请我给他们讲故事。我实在想不到,便拿起班里的一本故事书给他们讲。刚开始他们都很认真地听着,慢慢地竟和我一起读起故事来。我干脆让每个人都读一段,大家一起来完成这个故事。虽然很多字不会读,但对他们来说已实属不易。

另外,大班的孩子的自理能力和劳动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从上文中我讲到学生们已经能够自己做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就可以看出。

正如杜威的教育思想所说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应该让儿童“从做中学”,从他们的天性出发,促进其个性发展。每次,孩子们用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瞧我的时候,我真的感觉他们的眼神清澈得没有杂质一般。他们有独特的思维,而这种思维又需要幼儿教师耐心地发现,正确地引导,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从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

总之还是那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现在的孩子的能力一代比一代强,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在孩子中树立起好老师的形象,我还需要走一段不寻常的摸索之路。

观察麦苗的日记篇二

在电视媒体作为主流媒体的今天,法制节目受到了极为广泛的关注。法制节目的话题主要是:“警察和安全、司法、腐败和恐怖主义,以及个人犯罪,而且包括对各种各样的犯罪行为的报道:腐败、毒品、街头犯罪、恐怖主义及经济犯罪。”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也曾经精辟地指出,法制节目向来是追求轰动效应的传媒最钟爱的东西,血和性,惨剧和罪行总能畅销,为抓住公众,势必要让这些佐料等上头版头条,占据电视节目的开场..

由此看来,法制类节目具有先天的优势,自然而然成为荧屏上的收视热点之一。法制节目一方面可以承担普法的社会责任,对建设法治社会发挥积极的作用,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另一方面,法制节目天然的故事性、悬念性、情节性等戏剧因子对关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能够带来较高的收视率,从来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所以,开办法制节目,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电视机构的重要选择。

来,我国电视法制节目呈现日益繁荣的局面,法制节目成为继“焦点”类节目、娱乐类节目后奉行电视荧屏的又一类节目,各电视台相继创办了一批深受观众喜爱、具有广泛影响的法制节目,如央视的《今日说法》、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山东电视台的《评案说法》、重庆电视台的《拍案说法》等。据统计,全国目前开辟法制节目的电视台(频道)已接近200多家。

在异军突起,势头强劲的法制频道热的背后,以及通过选修《电视视野中的法制》课程后,对法制节目的进一步认识。笔者不禁有一些冷思考:如,国内法制频道普遍面临着节目来源不足、同质化严重、影视剧过多等一系列问题,从频道建设的角度与国外相关的频道如courttv等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为此,笔者借鉴国外成功的法制节目经验,结合国内法制频道的实际,对国内法制频道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进行分析。对促进国内法制频道的良性发展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当然,本文的观点可能比较主观,或者令读者不那么容易接受,因此,不足之处,望指点一二。

“法制”帽下的影视剧频道

自制法制节目有两大难度。一是成本高。二是难度大。相当多的司法单位和人员不原意向媒体提供信息,对记者上门请求提供线索也不予理睬,法制节目资料搜集与前期采访所受到的限制较多;法律节目反映的往往又是有一定争议的社会现象,费尽周折采制的节目常常是还没播出九已经“胎死腹中”。因此,国内发自频道出现法制节目严重不足,不得不以影视剧和其他节目来填充的现象,大多成为“法制”帽下的影视剧频道。

二、同质化、刻板化的法制节目

节目类型多样化是法制节目整体水平提高、法制频道成熟的一个标志。例如,courttv几乎囊括了所有的节目形态样式,有现场直播、新闻、专题、谈话、影视戏类聚、纪录片、真人秀、教育和游戏类,而国内的法制节目确实行使相近、内容相似,却放多元化表现手法,缺少新意和创新,同质化现象严重。

国内尽管法制节目宗多,但最常见的主要有两种:一类是纪实性公安题材节目,如北京电视台的《法制进行时》;一类是举案说法节目,如央视《今日说法》。cctv-12的《中国法治报道》、《大家看法》、《道德观察》、《法律讲堂》、《法治视界》、《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经济与法》等世界各自办法制栏目,几乎都集中在这两类上。

纪实性公安题材节目以及市方式或模拟纪实方式叙述案情的来龙去脉,内蕴着悬念性强、故事性强、暴力血腥等特点,不少法制节目制作者为了加强视觉冲击力,在复述案件时大量使用受害人的伤残身体及亲友悲痛欲绝表情的特写镜头,荧屏上答案、要案、血腥、暴力场面不断闪现,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举案说法节目的典型样式为演播室主持人串讲+专家介入式评点+穿插案情介绍,这类节目适应了我国全面普法工作的需要,在案件的不断推进中普及法律知识,承担法律启蒙的功能,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和民主建设的进程,增强国民的法制意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娱乐元素的缺位

在以案说法类、纪实性公安题材类节目形式相对成熟、模式固定、而且模仿多的情况下,可以多做一些益智互动类、庭审直播类、真实体验类的法制节目。同时,还可以开掘一些新的节目样式,如利用一些娱乐节目的表现手法,秉承“寓教于乐”的思想。电视法制节目毕竟不同于我们的司法行政机构所承担的普法责任,它是用一种传媒的形式,甚至是艺术的形式来表现法律。这种尝试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香港凤凰卫视开播的《文涛拍案》。这个节目是20凤凰冲击“播”中的重要节目,一直延续了凤凰节目个性化的策略,主持人窦文涛以演说民间传奇的风格,演播两岸三地乃至国际上的大案、要案、旧案、新案、奇案、名案。整个节目的氛围比较轻松,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说书场,虽然这档节目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这是在法制类节目模式化、刻板化背景下的一种大胆的尝试与突围。

片面化、单一化的法律解读

法制频道的功能远远不是各种案例的展示,而是通过各种形式,引导人们更多的关注社会与法的和谐统一,引发人们思考和解决深层次的法律问题。

对事件的报道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层面,而要挖掘事件发生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和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心理动因等多角度、多侧面和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就是说要深入揭示法律事件的丰富内涵。一个具有价值的事件和案例进入记者的视野,虽然对它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这只是表象,要把它在节目中充分展现出来,需要层层深入的剖析,要把这些事件和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社会、历史、现实联系起来,以冷静的理性的思考,去寻找事件发生的症结。过去,国内大多数法制节目往往重事实阐述而轻评论,对拍摄的事件作浅层次的描述,讲述完案例后,用某法律条文去套具体的案例,进行简单的分析。对发生的社会背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动机和心路历程等深层次的东西挖掘不够;媒体的功能只停留在传播法律知识上,而对法律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和系统本身关注不够,比如对某项法规出台的背景、原因等解读不够;现在,法制节目的制作人员开始在大的社会环境中,探讨法律与社会、法律与人等关系,使得法制节目在节目的深度上得到进一步提高。

五、电视法制节目特有的人文色彩和人文价值的加强

在制作电视法制节目时,首先要尊重采访对象的各种权利,始终与之保持平等交流的状态;其次要关注人,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人物的命运,比如在采访犯罪嫌疑人时关注其生长的家庭环境、犯罪的心路历程和人生的各种遭遇。央视《法治在线》的《互动地带》板块也体现了栏目的人文关怀,创造性地成立了以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为成员的志愿团,每天回复大量的观众来信、来电和电子邮件;同时,栏目还不定期举办大型公益活动,为观众现场提供法律帮助。这种真诚互动扩大了栏目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法治在线》拥有了一大批稳定的观众群。

综上所述,国内的法制频道要想摆脱“影视剧”频道的阴影,摆脱同质化、刻板化的现状,必须在提高自制节目的质量上下功夫,一方面要以人文关怀的态度诠释和解毒法律,一方面要以丰富的节目样式来放映和表现法律,同时,由于我国特殊国情和相对还不成熟的法制环境,还必须与法院、检察院和公安部等相关司法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我国的法制节目可以说是在摸爬滚打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尚不成熟的法制环境使得我们的法制节目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法制节目的制作始终以“紧扣中国法制进展脉搏、关注法制领域热点、揭示人与法的复杂关系,体现人文关怀和法治精神”为宗旨。我相信,电视法制节目还有很大的新空间等待我们去开拓!

观察麦苗的日记篇三

我,打有了电脑开始对电视的注意力可以说完全就转移了,唯独对中央十二台的法制频道有着特别的青昧。犹其是傍晚时节路一鸣播出的《道德观察》,我几乎是无一放过,如果实在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及时收看那么第天中午我也会将重播尽收眼底。

每每收看这一节目,如果懂事的儿子在家他首先会为我准备一叠纸巾,他知道情感细腻而又丰富的妈咪一看这台就会哭鼻子。我性情中人,时常会被生活中的一些好人或美好事物所感动,也嫉恶如仇经常会为路一明所讲述的主人公的悲惨遭遇而伤怀,同时也为那些不近人情亦或是跟本就没有人性的制造者们不耻。

道德一词,在汉字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美德、品行、王道。当代社会我们的道德即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它不是靠国家强制,而是靠一定社会舆论,靠传统力量,靠风俗习惯,靠人们的思想信念,靠教育形成的。道德在评价人们的行为、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树立社会风尚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作用道德品质,即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它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一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便是他的道德品质。一个人的品德如何,是对一生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然而,今社会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可那些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事在我们身边却时有发生,并以最残酷最激烈的方式上演着。诚然,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可是面对这世间的百态,人情的冷暖我们应该做到不要抿灭那做人的起码良知。如果没有了最起码的良知,那岂不是形同蚁畜。

《道德观察》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系统、全面、深入报道中国道德生态的电视栏目。

《道德观察》并不是一个教训人的节目,不是一个每天定点开庭的道德裁判所。我们观察的是世间百态,感受的是人情冷暖;我们带给观众的是一个又一个活生生的社会道德案例。

《道德观察》以记者的视角调查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值得我们关注的涉及道德伦理和行为规范的事件和人物,主持人在演播室对记者调查的事件和人物做深刻剖析和评述。

《道德观察》每天上演着关于:爱、恨、情、仇、恩、责、义的人间悲喜剧。这是一个个发生我们在身边的故事,这就是我们的真实生活——纷繁复杂,千姿百态。关注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关注我们心灵的环境,共同筑造我们良好的道德风尚。观察了别人,也就发现了自己。

我们不是真理在手的圣贤。甚至我们自己身上存在的不道德不文明的毛病一点也不比别人更少。

我们只是有一个信念:当我们都学会自律,学会承担责任,当我们都真心向善时,我们会和每一个人一样受惠。

我们的原则和信念使我们不会虚妄到认为自己可以教化大众。

我们不能狭隘,我们更不能恶毒、尖酸。

当我们文明地对待和处理不文明时,当我们以道德的方式纠正不道德时,我们就和观众一起踏上了成为合格公民的道路。

在此,我郑重推荐这一栏目与博友们分享,希望您们也有所感悟,启迪。

观察麦苗的日记篇四

20xx年2月22日崮山中心幼儿园组织教师读《观察走进幼儿的世界》一书。通过读这本书我更加明白了学会观察是成为一名合格幼教工作者的必要条件,但是如何观察呢?在《观察:走进幼儿童的世界》一书中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现在就我阅读的《观察:走进儿童的世界》一书,谈谈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这边书中有一句话时这样说的;人们通常认为,大多数人是以相同的方式解释所看到的信息的。但是,人们都存在一种倾向,即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物,而且只想看到自己知道的事物。比如说两个老师带领孩子在户外玩耍,在看同一现象时一定会有不同的发现。若一个儿童在看着别人玩耍,自己没有参与,有的老师会觉得孩子胆小不敢和别人一起玩,有的老师可能觉得孩子在思考玩什么,也有的可能觉得孩子太孤僻了。所以我们需要学会有效的观察儿童。细心观察每一位儿童的特点,尊重每一位儿童的自身实际发展。每一位儿童都是不同的,不能千篇一律的情况来描述、概括他们。

要想更好的观察也是要是要讲求方法的夜要按照正确的步骤来走,首先要确立观察的目的,只有确立的目标观察幼儿才有方向性。其次要收集切实的数据,要了解儿童的性格特征和日常表现能对自己的观察更加清楚明白。然后是分析数据,对儿童的种种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才能了解被观察幼儿的想法,最后提出未来活动和建议,观察时认真贯彻这几步幼教工作者就能获得满足儿童个体要的有力条件,因此就能设计出适宜儿童的活动和经验了。

观察儿童很重要,但是不能凭空而来,正如书中所说观察也需要一定的理论观点来支持。将儿童的行为和相应的理论观点相结合,才能更好的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书中提到了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他们都认为应该将儿童看做积极的学习者,儿童在玩中也能学到很多知识与技能。先驱们的理论为我们形成和扩展自己的观点奠定了基础,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

身为幼教工作者必须要经常观察儿童,以便全面了解儿童的发展。我认为现在我们所谓的观察带有太多的主观性,我们观察到的都是我们自己认为的,而不是儿童心理真正的想法,这样我们观察所获得的信息不准确也不真实,就不能设计满足儿童真正需要的活动。所以观察必须客观,才能准确了解儿童的真实想法。

现在的我们还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观察者,好的观察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我们了解儿童,明确观察步骤,具备丰富的观察理论等等,所以要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儿童的负责。

观察麦苗的日记篇五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需要在各个方面提升自己。所以这次我积极参与了学校教研组组织的《听评课与课堂观察》的学习,课程中阐述了丰富的知识内涵、鲜活的实例以及各位老师的互相探讨研究,让我收获颇多,很多东西值得我学习借鉴。下面我简单的谈一下我的学习感受。

通过学习让我对课堂观察有了初步的认识。课堂观察就是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课堂观察的基本理念是课堂观察“为什么”、“是什么”、“追求什么”的问题。通过观察,提升教师教学业务水平,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得到改善。课堂观察的方法可以是多元的,观察者可以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就课堂上一个或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观察,也可以是对不同教师的同一节课进行观察,还可以是对一个教师的多节课进行跟踪观察.课堂观察不但是教育科学研究中收集资料的手段之一,也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科研方法,它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教师走进他人的课堂,可能会因此而发现他人的课堂经验,也可能总结出他人的课堂教训;但对于自己来说,既然主动地走进了他人的课堂,当自己走出他人的课堂时,也就得问自己一句话:我在他人的课堂中得到了什么?这才是课堂观察最为根本的目的。观察他人的课堂,鼓励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终还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课堂,不仅仅要丰富自己的课堂经验,修正自己的课堂教训,还有必要加深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

刚结识“课堂观察”这个新颖的概念,尽管抽象,没有任何经验,感觉实施课堂观察,能够很好地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提升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高教师课堂教学实效。

首先,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教学是依赖教师和学生而存在的。无论是教师行为的改进、课程资源的利用,还是课堂文化的创设,都是以学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落脚点。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学生,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来得到检验。因此,课堂观察始终紧紧围绕有效课堂的进行而存在。

其次,课堂观察研究能提供教师教学行为的客观素材,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提供实践性反思素材,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无论是观察者还是被观察者,无论处在哪个发展阶段的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观察,从而获得实践知识,汲取他人的经验,改进自己教学的技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课堂观察不仅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研究活动。可视为一种促进教学的方法,可以增进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学习成效;课堂观察也是一种探究,通过这一途径,可以有助于教师发现、分析和解决教与学的问题。

课堂观察后的反思,让我也开始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作为青年教师,如何通过课堂观察使自己的教学有效性提高,除了平常上课时,作为被观察对象,在课后从其他老师那听到指正和建议外。我觉得自己平常在教学中的自我反思则更加重要,毕竟听课的次数有限,也不可能把自己的每堂课都录下来。所以每节课后能及时地反思课堂上观察发现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在课堂上,有时候我也会不自觉的问学生“对不对?是吗?”诸如此类的口头禅。虽然没有统计过,但自己也感觉到出现的频率好象还挺多的。另外,在问题的设计上,也存在着问题多,问题散的不足。自己感觉在设计问题的时候都有必要问,但是在实际课堂上操作的时候,有些问题就显得太浅,一下的内容再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也是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时可能只能观察到一部分不足之处,毕竟“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反思是找到存在的问题,而从观察老教师的课堂中则是找到解决自身不足的方法,从而积累经验。观察他人的课堂,可能因此发现他人的课堂经验,也可能总结出他人的课堂教训,但课堂观察归根结底还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课堂,加深自身对于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

确实一堂课要上好,需要注意很多细节。例如:多媒体的使用、教师的语言是否有感情、问题的设计、朗读的指导、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映等。但是一堂课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一个教师也不可能是毫无缺点的,然而课堂观察则是尽可能的发现问题,减少缺点。教学优点越多,缺点越少,那么课堂教学就越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将努力战胜这些自身存在的缺点,提升教学水平。

接着,谈谈教学内容的观察诊断。从这个维度诊断课堂教学需注意:

1、选择教学内容是否合适:符合课标规定、与教材要求吻合、与研究适应、学生需要等;

2、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如何(教学内容是要低于学生还是等同学生、略高于学生、远离学生;)

3、教师怎样组织内容:教学内容有多少项,各项内容如何联系;这种联系学生是否感受到、呈现本课内联系、呈现本课与学生已学和将要学的联系(前提性知识)、怎样联系(过渡、教师作结构性陈述,既紧密联系且学生感受到)

4、内容是什么,教学是否集中和充分(陈述知识、程序知识、条件知识)

5、教师怎样向学生阐释学习内容:是否易于理解,语言是否简明清楚;

6、学生学习结果:教师所教的与学生实际学到的是否一致;

我们的学生是在“尝试错误”中才学会概括的,而我们恰恰缺乏的就是对学生的指导。按照张老师的教学内容观察诊断维度,我们应该从陈述知识、程序知识、条件知识三个步骤教会学生概括:

1、概括是什么?

2、怎样去概括?

成长=经验+反思。这是波斯纳关于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

最后是现场观察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前到场是必须的,这点在多年的学校生活中早已经养成了习惯,同时也不能分散上课学生和老师的注意力,因此,有如奇装异服之类的是绝对禁止的,同时在课堂中也不要随意的跟换观察的位置,对学生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影响,唯一做的不足的是,即使在观察的过程中有想法,也不应在课堂过程中交谈起来,以免影响学生和老师上课的进程,这一点在经后的见习中会改正。

总之,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还可以增进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提升学习成效;可以有助于教师发现、分析和解决教与学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要积极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进行分析与反思,善于观察教学课堂,使自己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