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散文日记随笔(大全8篇)

散文日记随笔(大全8篇)

作者:雅蕊 散文日记随笔(大全8篇)

爱国意识是培养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如何创作一个富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爱国标语,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是一些耳熟能详的爱国标语,它们镌刻着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

散文日记随笔篇一

今天下雨,地面湿了。所以我穿上我那双红色的凉鞋。我一直都不讨厌红色。最喜欢的白色。我和妈妈买了几件我穿的衣服,都是白色的。白色是,最干净的颜色。只是我这么认为。

我最近要补课,下午补课。补课的老师是一位很棒的高三毕业生,她教我数学和物理。我喜欢去图书馆,喜欢看安房直子恬静的童话,然后听着外面放着的.粗糙的歌曲。

我还在给吖冬写很多很多的信,和幸殷通很长很长的电话,然后在床上看书,再接着,在床上睡着了。我在这些日子里养成了每天吃两颗维生素c的习惯,樱桃味的,但我希望它是甜甜的西瓜味。

最后,没什么了。

散文日记随笔篇二

在我读不尽的书海中,有一本珍贵的日记,在日记本里有几句励志增智的句子。那是我生命中的智慧树,是勤劳、理想、磨练、奋斗的组合,它跟随着我度过了十八个春秋,它时时刻刻提醒着我,激励着我前进。

看着日记中这段话,十八年前的往事犹如昨天。中午上自习时,我的同桌想看看我的日记本,不想被其他同学发现,都争抢着传阅我的日记本,都很想知道我日记里的秘密。他们都在大声喧哗并吵闹着,乱成了一锅粥,很让人不得安宁,做为毕业班这种气氛很让人生气。不想班主任王老师突然进来了,他什么也不说,从一位同学手中拿走了我的日记本,又讲了让同学们好好复习功课的话后就走了。我想,我的日记本完了,被没收的日记我无论如何是没有勇气向老师要回的。不想第二天清晨上早自习时,老师悄悄地走到我旁边,把日记本放在了我面前,我非常惊讶。因为日记本中有许多我写的小诗和散文,记录了我的心情和生活,我不想丢失。望着老师离去的背影,我除了崇敬之外更多的是感激。

我把日记本放在了书包里,再也不敢拿出来写东西了。可没过三天,手又痒痒,才写的几首小诗想记下来。于是,又拿出了日记本,打开后却意外的发现了一段留言:“生活的方式是五光十色的,但如何去选择,将在自己目标和奋斗,更没有坐享其成之事,这就在不断地有新追求。”我愣住了,看着签名,我却不认识,但看着这些字体,学生中没有任何人有此功力,在我所有的老师中,我的日记本唯有经过班主任王老师。我想老师肯定看了我日记中的几篇小文章有感而发吧!有一篇散文《此时的我》中写道:“我矢志不谕忠实于自己的誓言是为了什么?尊敬的老师,亲密的伙伴们,我渴望继续升入高中,以至于考上大学,但家庭的贫寒和父母的辛劳使我不得不放弃那美好的幻想,我含泪要告别我那可爱的.校园,揣着一颗苦涩的心要回到生我养我的黄土地去了,去实现我曾经的梦想……”。

我想老师可能看到了这篇文章给我写了临别赠言吧!从此,我把老师的赠言刻在了脑海里,不管是在失败、迷惘、彷徨时,我都会想起。在人生希望的春天里,这是我梦想的种子;在多情的雨季里,这是为我撑起的一柄伞;在金色的收获中,这是我欢乐的笑颜;在圣洁的雪漠上,它是一把火炬,用冷静的思索为我点燃了坚定不移的信念。从此,我在人生路上不在孤单。

十八年过去了,我尝尽了人间冷暖,刻苦学习就是为了用知识充实自己,了却未曾踏进高中大学的校门这一遗憾。

每当静下心来,回首校园往事,我永远有着说不完的感怀,我怎会舍得忘却那少年时纯真的笑容。我很想再回到校园,一切再重新来过,去认认真真的听从老师的谆谆教诲,我将会更加珍惜每一个欢乐时光,不会让他再悄然逝去。可每一次回忆,正如一次刻骨铭心的爱恋,一遍遍的追念纤巧的思绪,总在心中留下片片想念。

十八年啊!我从未忘记老师的关爱,你给了我思想者的深邃,使我有了大海的形象,我在人生路上经得起风,也经得起浪。

而今我带着你的赠言,牵着自己的梦想飞向了远方,但我永远不能把你忘。

十八年过去了,也许岁月的风雪早已染白了你的满头青丝,生活的雕刀刻满了你的满脸皱纹,但你的学生会用丰收熨平你忧思的心。

老师,愿你永远的健康幸福,在你幸福的微笑中,有我的一瓣心花,在永远的开放着。

散文日记随笔篇三

外面淅沥淅沥的下着雨,混杂着轰隆隆的雷声,足以惊醒梦中人。隔着阳台望去,天灰蒙蒙的,看不到阳光,阳光不知道被什么东西吸走了。远处的高大的楼房,高大的树,和宽阔的马路,都弥漫在朦胧的雾气中,不能自拔。而房内,我打了个哈欠,伸了了懒腰,不情愿地从床上爬了起来。

今天是高考第二天,看看现在的时间点,最后一门英语已经考完。两年前的今天,我正忙着收拾书包,行李,迫不及待的要往家赶。眼看着,高考结束两年了,大学生活两年了,而我却迷失了最初的方向,仍然蜷缩在巴掌大的角落里,不肯动身。

年少轻狂,的确如此,小学乃至初中,我上清华北大的梦就没断过,到了高中,骨感的现实如同惊雷一样打醒了我,而今,我已身在长理,而且读了一个文科专业。忆起当时的凌云壮志,现在只能暗暗惊叹当初的轻狂,并且只剩下惊叹了。大学两年,转瞬即逝,两年间,社团活动,学习竞赛,什么我都没有参加,不知道究竟怎么了,进了大学,不进反退。大概是小学五年级,那时候老师出了一副对联,虽然不懂什么是平仄,什么是对仗押韵,但我硬生生地接下了,记得当时老师公布“标准答案”,我对的下联只差了两个字,同学们的羡慕,老师的赞许,我的自信心近乎膨胀了,后来成绩平平的我,一跃而上,成了万众瞩目的全校第一。现在上了大学,平仄押韵的基本东西懂了不少,却再也没有勇气对对联。没有参加高考之前,只要学校的闹钟一响,我就会马上从床上蹦起来,只为了能够考上大学。现在就算是有课,可我仍然要拖到闹钟想了三次以上才起的来。迟到对以前的我来说,不可思议,而现在却已成了家常便饭。到底为什么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最后我归结为学习的被动性。

以前在家里读书的时候,督促我的除了老师学校的压力,更重要的是父母。每个周末回家,看到父母攒了一周的好吃的放在冰箱,宁可坏了,他们都不肯吃,非要等我们回来。虽然我的爸爸妈妈,他们不识字,我们放假回家,他们从来只知道让我们放松,可是看到他们的辛苦,这无形中鞭策着我努力读书,当初考大学,有一大半原因是为了我的父母。上了大学,看不到父母,每次讲电话报个平安就匆匆挂了,我潜意识里认为考上大学,父母的未来就有了保障,却忽略了读大学只是一个平台。而我,也就越来越在安逸中不求上进。

外面的雨仍然淅沥淅沥的下个不停,甚至云影湖上面铺的一条石子路也被雨水覆盖了,而我站在阳台上,透过重重的茂密的大树,看到了被吸走了的太阳的一缕微弱的光。

散文日记随笔篇四

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所创造的,文化源自于劳动,文化源自于生活,非物质文化的精髓是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提炼的。这种文化是多样的,朴素的民谣歌舞、小调曲艺都是,这种文化是大众化的,用人人都能理解了、听得懂的语言来揭示的。

今天偶在微信快手里听了一段青海民间小调“十不亲”,感悟颇深,它用最朴实的青海地方语言小调阐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轨迹,养儿育女的辛劳,及规劝人之道,儿女尊孝。

人是天地之物,源自于天地间,最终归属于天地间。在世间,勿追欲过多,平淡中遵循自然法度,生为子女,理应孝敬父老,尊敬长辈,懂得感恩。这些最朴实的规劝语用最具大众化,使广大文化层次较低的人们沁如心底。这是民间小调所能做到的。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孝经。三才章》)它蕴含的内容博大精深,但少有人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夫孝”它是百姓行为的准则,但百姓听不懂,正是这种源自于生活,源自于百姓的民间小调把这种深奥之文予以释化。

继承这种文化,让这种文化得以传承。

散文日记随笔篇五

遮住了我的脚步,遮住了我脸上沉静的表情;遮住了没有月亮的夜空。

仍是孑然一人,独自在行人寥寥无几的街上不急不慢地走着。仍是提着一袋沉甸甸的水果,耳朵里听着寂静的歌走着。

曾几何时,我又恢复这样的生活。一条路终究是一个人慢慢走完,一首歌一个人慢慢听完;然后再倒在床上抱着被子安然入睡。没有过往,没有喜欢,然后在网上发表状态:一个人很好。

走在暖黄色的'路灯下,那颗心又开始抽痛。“嗒嗒”两声,是鞋子与地面碰触的寂寞的两声;回荡在深深地巷子里;回荡在两只听着音乐的耳朵里。还是如此清晰,如此的在夜空下肆意蔓延;回了头去看;除了路过的一幢幢楼房。整个小巷子里只有自己的身影,斜斜地跟着我;只有它对我不离不弃。

最近,很想念过去。尤其是在常熟待过的某个日子,某个相识的人,某个没来得及说再见的人。越是想念,越是会在某个梦境里梦到;我知道那座城市只能当做一个梦境,不可能再回去了罢。不知为何思念会埋得这么深,还这么苦。

手机一直保持沉默。我也在自己的通讯录里渐渐陌生那些以前在一起的同事的号码,时间回不去了,人回去不一定就是自己想要得到的那种结果。于是我在矛盾中自责,在矛盾中另想出路。

关于回忆,过往的人;我轻轻深埋心底;在最寂静的时候挖出来想想、看看;原来一切都是良辰好景、虚设。

在料峭的春风里,那些含苞待放的容颜渐渐变成冷色。

我开始追逐春天的脚步,每当看到有新抽出来的柳芽或是露头的小草;我觉得我的生命是渺小的;小到我把自己的存在都忘了。在春风里被冷冷的风吹乱刚理好的思绪,裹住不断被侵袭的已经尘封的过去;缩在小小的被窝里。

我的一天就这样悄然而逝,不悲不喜。

散文日记随笔篇六

是的,没想到来得那么快那么直接。

不方便留在楼下,是因为妻的闺蜜们在楼下放纵着,上得楼来,收拾键盘侠的狼藉,安装完字母键后,打开电脑,就这样静静地坐着。

放弃还是坚持?

在二十天的写作中,始终坚持着一颗温暖的心,写着“自我”的感受,想起昨夜临睡时写下今天应该进行的题目《遗失的美好》,却被今天的行程打乱了节奏。

一直以来,不想把写字定义在日记的体裁上,不想记着流水账,今天干了什么,明天干了什么。

诸如今天“键盘侠”拆家了,昨天爸爸又打电话了之类的话题,但还是想把每天的行踪,每天的感受写出来。

比如今天参加了一个无主题意义的会,想引申开来写,感觉话题太敏感而驾驭不了,就想绕过去。

比如,我在告知王浩给他快递了咸菜后,他说的沈博士,不,应该是博士生导师的大哥,马上回到日照,他们在等着家宴,我就跟王浩调侃着:沈博士分明是衣锦还乡嘛!

王浩发回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便会想起,大哥的普通话还会引起诸如王浩的儿子“小仔仔”那辈的孩子们,笑着问客从何来么。

遇到瓶颈期,第一感觉就是找不到一个话题的切合点,或者说是一段文字的卖点。

大概还是因为平日里素材积累的不够吧,无法找到一件事情的关键词,无法把一件事情讲清楚,也就是文字表达的深度不够。

但是在写的时候,直至复制到简书时,明明会自我感觉良好,仿佛没有了修改的余地。回过头来,哪怕是才过了一夜,反复读几遍,沮丧地发现,在昨天写的文字中,无论是广度,深度,精准度,还是文字的'趣味性,阅读的舒适感,都不如第二日修改后的表达更清晰一些。可见,我还是没有跳出“流水账”的巢窠。

以文字为工具,在它的传播中,不过是期望着用这个工具与读者在对话中进行思辨,寻求共识,在共识中相辅相成,达成共鸣。

虽然对于写字者来说,大道理谁都懂,但是会做总结的却不多,一如我在单位述职时写的工作中的不足,就是工作做了许多,却不善于总结。

你看,散文也就是这个样子,在日常中汲取养分,把你所想所感表达出来,哪怕是流水账呢。

只要文字中带着你自己的韵味,带着你自己独立的感受,我手写我心,那么就不怕遇到瓶颈期,你只需要慢慢来,渐渐写,就好了。

其实我没认为写的文字非要去发表,只是想着能用散文的形式抒发自己的内心就好了。

究其根源,散文是表达一个人跟外部世界的沟通,是你与这个世界的互动,以及你对某一现象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他人的洞察力,并以此为读你文字的人提供情感共鸣,让他认知并理解你在文字中表达的“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千人千面的生活过程。

默默地问自己写字是为了什么?

只不过是看书久了,或者是久病成医?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将自己读过的用自己的视角分享出去,用自己的方式将独特感受表达出来,期待着有过共同经历的人表示一种感慨:“哦,当时我也有这样的感觉,就是写不出来”。

可是,再怎么期待,什么时候能化茧为蝶呢。

散文日记随笔篇七

下岗了,在家闲呆着。一切静悄悄的',有事干的忙去了,或上班,或买菜,只剩下无所事事的我。寂寞空虚,于是玩手机,上网,想借此排遣一下,结果却是借酒浇愁愁更愁。

记得上班时十分羡慕不上班的人,看到呆在家里的人觉得他们太幸福了。即便路边呼呼大睡的乞丐也羡慕,只因为他们不用上班。如今我也闲着了,没感觉到幸福,却感到了寂寞,于是对家庭妇女们有了同情之心。我们一直被别人管着而活,如同圈养,一旦散养,自己就不知道如何管自己,不知道怎么活了,这也真是一种不幸。解决的办法呢?或者另找一个圈,继续被圈养,要么自己学会管理自己,把生活好好安排一下,有张有弛,化寂寞为轻松,享受生活之活力与闭适,这才是真正的闲居生活。

散文日记随笔篇八

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停滞不前的状态,这个阶段就如瓶子的颈部一样需要正确的方向突破。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瓶颈》这篇美文吧。

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有了以前所没有的责任和义务,便不再像单身时那样从思想到情感上,从身体到精神上都是自由的了。肩膀上有了沉重的担子,担子越来越重,压得你身心俱疲,让你走起路来摇摇摆摆,踉踉跄跄,趔趔趄趄,相当狼狈。那种疲于奔命,负重前行的状态令你怀疑人生。你已经步入中年,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精力充沛,充满幻想,可以天马行空,放达不羁地去写作,去生活了。这令你羡慕那些家庭背景好的,生活优越的,单身的,或者是结婚也不要孩子的同行了,你为什么要去选择婚结要孩子了呢?你有些后悔,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你有可能沉寂下来,再也写不了,也发不了东西。你不甘心如此,却有这样的担心。你寻求突破瓶颈的办法,但发现自己已经渐渐失去了写作动力。你对名利虽说仍然有渴望,却淡了许多。多年来的写作并不曾让你富有,也不曾让你大红大紫,与付出的时间和精力相比,所获得的名与利实在算不了什么。你是得到了一些名利,然而那实在算不了什么。你对写作有了情绪,想对抗写作:不写了,去做点别的。但继续写下去又如同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丢不掉,改不了。一位修鞋匠熟悉了修鞋子,那是他的工作,你让他去修手表,他是修不了的。只能写作,写作是你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做别的你不乐意,也做不好。

有一句话说: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你认同这句话,但你我的心还像以前那样大吗?你还会像以前那样认为一切皆有可能吗?你的心变小了,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渐渐的也不敢对自己报有太高的期望了。还有一句话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你也相信人是有命的,命与人的基因、性格、成长环境、个人一次次的选择有关——对于每个人来说,天上都不会掉馅饼,一夜成名,名满天下;一夜暴富,富可敌国。你感受到时代的强大,城市的强大,现实的强大,自己的微不足道,于是也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抱怨生活中所要面对的烦难琐碎的事过多,分散了你的时间与精力,影响了你内心的简单与安静。你也清楚,抱怨无益,但勉强前行的过程中总不能称心如意,因此还是会忍不往消极抱怨。

很多人写着写着就不写了,不是不想写了,而是看透了自己,认为在写作上没有前途了,实实在在写不好,写不出来了。你想,不写也是好的,何必一定要写呢?只是自己也会像他们那样吗?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不会。你还会继续写,而且完全有机会,有能力去突破写作上的,生活上的瓶颈。这样的自信来自于你对文学由来已久的,发自内心的热爱,这种爱胜过了对一切的热爱,因为写作使你感到人生才有意义,有你想要的意义。

一个人有多大的能量,能做多大的事,不用多想。一位作家,只要他能积极地生活,不断调整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写下去,瓶颈几乎是不存在的。之所以感觉到瓶颈的存在,是因为他渴望取得更大的成就,那种渴望无可厚非,却也多少有些无聊和虚妄。因为一个人再成功,在每天照常升起的太阳面前,他也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一个人。你这样想的时候,似乎得到了安慰。你认为自己是有光和热的,有多少光和热就发多少光热便是了。

作者:徐东

公众号:青羊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