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2023年我的藏书教学反思(模板5篇)

2023年我的藏书教学反思(模板5篇)

作者:GZ才子 2023年我的藏书教学反思(模板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我的藏书教学反思篇一

我想,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是需要有基础的,就像吃西瓜一样,从一开始只要求熟到后来不仅要求熟,还希望甜;继而,什么皮薄、无籽、低糖等等对西瓜要求逐步被人们所重视。细细考虑一下,每一次要求都是在原来基础上进行改革和创新。我们始终没有抛弃西瓜所具有的好的一面。我想,教学之道是不是也应如此。

语文的学习要在读书的基础上进行,书读不好,后面的事就什么都谈不到。因此,做为基础层面的读书一定要扎扎实实。

本课篇幅短小,初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这是对课文的初步感知。读上五、六遍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过分。但是要注意读的层次和方法。不能没有目的的一遍又一遍。课文内容虽浅显,但还要通过精读,帮助和引导学生读懂,读透,可以在这里进行简单的语感的训练和语气朗读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发散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才有根基,才扎实。

有的教师认为低年级课文简单,学生读一两遍就明白了,所以让学生读一读课文,就认为学生有所感悟,于是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说,让学生演,这些都是不对的。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多媒体走进课堂。许多教师就充分利用电脑,将课文内容搬上屏幕,又有理由说:一年级小孩,总是动书,影响课堂听讲效果,所以就不让他看书。我觉得我们语文课其中一项任务就是要培养孩子读书的能力,将来学生最基本的能力是要会读书呀!所以要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手中的书。

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踏踏实实地读书。没有层次,没有任何要求,没有指导的读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一年级,我们不必让学生说出充分的理由,不必让学生说自己对文章有多深的理解,只要学生能够读出感情,读出味道,我们就应该承认他的理解。但这需要我们老师有效的指导,毕竟是一年级的孩子。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但不等于放手。培养需要过程,学生的主体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指导书写时,要培养学生整体观察字形的能力,不可将汉字机械地分解为笔画,老师写一笔学生写一笔,只追求笔画的端正而不顾结构的整体效果。

对于写字,我们更多的强调是给学生时间,让他们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然后再转化为踏踏实实的练习上。字的好与差,是练出来的,所以,我们提倡要让学生在老师的关注和帮助下,认认真真地写字。也许学生写得不好,那么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提高写字能力,和田字格中的字比较,发扬优点,改正不足,同时也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我的藏书教学反思篇二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把教学方法和德育渗透自然巧妙地穿插在整个课堂上。孩子们能从各个教学环节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精神。

在本节课中我能从学生的生活兴趣入手,通过探索与实践,欣赏、想象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了步步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使学生掌握了藏书票的设计方法,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在本节课的教学的拓展部分鼓励学生好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学生的自主创作空间还是有点小,毕竟是高年级的学生,在本课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应进一步体现!

我的藏书教学反思篇三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学期的一篇描写自然现象的科普文章,但它的描写形式很有童趣。是一篇既有知识的掌握,又有美的感受的一篇好文章。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理解又要抓住朗读训练,让学生了解神奇的自然现象,同时又能有感受到自然的美。在教学完这一课后我的感受很多,我自己通过上这一次研讨课有所提高,也把自己的不足展现了出来,当中也有许多的困惑,我就简单地说一说。

一、优点:

(一)激趣:文中富有趣味地展示了水的各种不同状态,让小朋友们去猜想,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所以我在教学中也抓住了这一点。我由“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看不见。”这个小谜语引入,抓住了雨和水的关系进行深入。又把整篇课文设计为一个大谜语,引起学生探索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小朋友们有了读课文,猜谜语的动力。认真读,仔细思考,带着任务去读课文。读完课文后,许多同学有了答案,但他们得到答案的地方不一样,有的是通过第四段的朗读知道“我是水”,有的是读了第三段知道了“我是水”,当然还有许多课外知识丰富的小朋友知道雨、雹子、雪都是水变成的。总之有了兴趣,他们的学生过程变得更积极,更主动。

(二)朗读: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注重用言语描述、图片欣赏、生活体验让学生有感受地朗读。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体会地去感悟朗读的技巧,把抽象的说教变成真实的体验。比如在指导朗读“有时候我穿白衣服,有时候我穿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这一句时,我先带着学生欣赏美丽的云图,让学生自己说说看到的三幅云图:白云、乌云、彩云,学生自己感受到云的变化,云的美。我又把云儿说成是爱漂亮的小姑娘,让他们把云儿想像成爱漂亮的小姑娘,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那种美,那种快乐,让他们感受到读这一句时应有的感情。

(三) 抓住重点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领会如何恰当地使用词语。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句子,也为理解整篇文章打下夯实的基础。我让学生通过朗读了解动词的使用,又通过贴词卡,看演示明白了一些重点词语的运用。

(四) 注重知识的渗透。教学要紧扣书本,但又不能被书本禁固。在说到彩云时我给大家介绍彩霞、朝霞、晚霞。在说到雹子时我给大家介绍雹子的形成。这样学生很感兴趣,又有帮助他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也对新知识产生向往。

二、不足之处

(一) 没紧紧围绕书本。上完课后,我觉得同学们基本上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但是回过头一想,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拿着书读的机会很少,大多是看大屏幕。看着大屏幕读是很方便,而且又有图片可看,但丢掉书本去读书还是不行的吧?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时候还得让他们多去品读感悟,不能太直接地给了他们答案。

(二) 不要太多理论的说教。低年级学生重在感悟,有真实的感受就行。比如在学读问句时,学生有生活体验,知道如何读问句,掌握方法就行,不要说太多深奥的理论,把简单的东西弄复杂了。

(三) 没发挥范读的作用。我在朗读指导中注重了言语描述、图片欣赏、生活体验对朗读的指导作用,但回过头一想,老师亲身的示范很少,虽然小朋友们有体验,但老师如果能起个示范作用,能让他们更好,更快地掌握朗读的方法。

(四) 注意语言的锺炼。同样的意思,表达方法不一样,小朋友们理解得深度就不一样。老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或者提问时语言既要精炼又得适合语文阅读课的本质,能够让小朋友们更明白。有些地方我也疏忽了,语言组织上不够注意,好像在上自然课。

(五) 没有设计出很好的随堂练习。整节课老师和学生其乐融融,相互交流,探讨着“我是什么”,学生也很主动。但没有练习也是我这一节课的遗憾,但是不是一定要安排随堂练习呢?这也是我的困惑。

我的藏书教学反思篇四

在本课《藏书票》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学生的真正参与,激发他们良好的参与状态,我不断提出新的问题,给予学生多角度的外部刺激,并努力挖掘教材的兴趣教学因素,注重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情感渲染,唤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通过一个个新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情绪一次次被调动起来,参与的愿望显得那么地强烈。有了学生参与的愿望、意识与情绪,在强调学生的感受、体验和学习的游戏性的前提下,我进一步鼓励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自由表现、大胆创造使每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主动参与活动。

在课堂中,留给学生更多的想象、创作、表现自我的空间。不能总是让学生围着教师转,而是应让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顺着学生的思维去开导、指导、辅导,让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探索。尽量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象去独立创作,把自己内心的感觉表现出来。教师也应因人而教、因思而导,分别根据不的同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去辅导学生,去帮助学生拓宽想象空间。在指导他们如何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辅导他们完成构图,颜色搭配等,最后完成一件能充分表现学生自我的作品。

学生的知识增长了,说明我们的服务有了成果,这也是教学改革的目的之一。为达到以上目的,我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深深体会到,在小学生中开展藏书票创作活动,对培养孩子们的德育、美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在读书的同时如何爱书、藏书,让他们学会亲手设计制作藏书票,不但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素质、促进他们的学习,使其全面健康成长。

经过教学实践,我把藏书票的设计与制作作为一个切入点,将其引入到了小学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作为人文学科的美术教育,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美育、美学及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

我的藏书教学反思篇五

今天,在全市小学语文讲习会上,我荣幸地执教了一节习作评改课。回顾这节课的准备过程,有辛苦,更多的是收获,聆听了王主任的精彩点评,更觉受益匪浅。

随着习作指导与评改课研讨的深入,我越来越认识到教师素养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中的重要性。在习作课上,如果教师有较强的驾驭教材和课堂的能力,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点与学生展开谈话、点拨,有高妙的评价能力等,就会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点燃学生的创作热情。我自感资质平庸,可是一次次地听评课却让我觉得自己的素养也在不断提高。但在今天的课堂上,有一些课堂细节我还是没有把握好,如,在学生谈了自己对习作的评介后我没有恰当的跟上鼓励和评析,还有一点让我觉得非常遗憾,那就是在第一个孩子读了他的理想,并展示了他的剪纸作品后,他心中一定非常自豪,虽然我也由衷地称赞他的剪纸很精美,但却没有顺势给予鼓励,如果当时我说“你小小年纪就能剪出这么精美的作品,相信经过十几年、几十年的努力,你的理想一定会实现,全世界的人民一定都会看到你精美绝伦的剪纸!”我想这个孩子肯定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也真正体现“作文就是做人”的教育理念。

教师的语言要赋予儿童化。记得自己初次试讲这节课时,语言比较规范、生硬,常常是提出一个问题后,学生反映很冷淡,举手回答者寥寥无几。王主任在给我评课时就指出,课堂语言要由成人化趋于儿童化。于是在一次次试讲中我就特别注意这个问题,每设计一句话,我都考虑学生能否听得懂。我还向学生请教,让他们帮我设计课堂语言,感觉效果特别好。后来,我们在指导课上设计了出示范文解决重难点的环节,我选的几篇范文都是原汁原味的学生作品,没做多少改动。在这节习作评介课上,我基本上也是尊重学生的评介,我觉得,作文点评就应该是用心灵解读心灵,我们要尊重学生的童心,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尊重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但在这节课上,还是有一些小环节没有处理好。如,让学生说说“平时你们是怎样评介和修改作文的?”我是希望同学们从字通句顺、布局谋篇、感情是否真挚等方面来谈,可学生们说得却是他们怎样通过小组合作来进行评介,这就说明我提的问题不恰当,如果我的问题更清楚一些,像“平时你是怎样修改自己的作文的?”或许学生的回答就会达到我们设计这个环节的目的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通过这次讲课,我对如何上好习作课有了比以往更深的感悟。“当一个人真正觉悟的一刻,他放弃追寻外在世界的财富,而开始追寻他内心世界的真正财富。”我会以这一课为新的起点,在语文教学这条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