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合同范本>地球的运动评课稿范文(18篇)

地球的运动评课稿范文(18篇)

作者:纸韵

范文范本是指某一类文章或作品的典型代表,它可以给人一个参考,理清思路,提供写作的素材。请大家仔细阅读这些范文范本,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解析我的课堂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三个部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达到分析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目的,在知识层面要求明显高于本章其他教学内容描述地球宇宙环境、说出地球圈层结构等教学要求,我认为本节课应该是第一章“行星地球”的中心内容。我们都知道“谈天是为了说地”,在简单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础上,我们从地球运动这一内容入手来向学生描述整个地球的一般特征,回归“说地”这一地理学的本质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高,教材在本节课中知识量极大,安排了很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这对于解决这一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有很大的好处;但是由于高一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对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也与在学生心里形成地理课就是简单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民情的地理学习观念形成很大的冲突。因而如何将本节课的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说理的知识生活化,把知识量极大的教材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模块,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构架下完成相关知识的重构与理解,完成相关教学要求,而不至于让本节知识成为学生地理课程学习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丧失地理学习的兴趣将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参考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基本内容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4)理解由于地球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现象和由此产生的地方时和时差现象。

(5)学会运用地方时和区时概念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6)理解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而导致的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7)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2)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动手描绘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理解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过程。

(5)通过对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变化的演示动画和日照图的判读,以小组活动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并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状况,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异同。

(2)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昼夜交替和地方时。

(4)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5)四季更替和五带。

2.教学难点。

(1)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2)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比较。

(3)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4)地方时和区时含义和计算。

(5)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6)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于本节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多元化而且只是目标的层次要求较高,加上教学内容说理性较强,是整个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典型代表和教学难点,同时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空间思维认知模式,需要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再次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由于本节知识说理性质较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主要知识点给以准确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概念,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由于本节内容知识量大,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多,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因而将本节内容安排在三个课时内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昼夜交替和时差”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相关内容,第三课时完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和五带”的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1.导入新课。

实验所证实,这就是著名的傅科摆实验。这里我们不再对傅科摆实验作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外进行探讨,今天我们主要来讨论一下到底地球自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和初中的地理的学习,大家能举例说明一下是有哪些现象是受地球自转引起的吗?(3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向学生讲授一个关于地球自转的证明的例子一方面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道傅科摆及其作用;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地球自转的影响包括哪几个方面,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以及教师的补充,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解本节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什么)2.新课讲授:

通过对学生答案的综合,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三个内容抛给学生,采用总—分—总的模式进行新课教学,带领学生逐一探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三部分内容,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1)昼夜交替现象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昼夜交替现象以及并让其思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指出一方面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因而有昼夜现象;另一方面因为地球的自转,在地球上任意地点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这里采用多媒体演示不同原因形成的现象是不一样,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然后逐一向学生讲述昼夜交替现象中需要逐一地知识和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晨昏线(圈)、昼(夜)弧、昼(夜)长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太阳日的意义,由于很多内容和知识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新,在这里主要采用讲授法,通过学生观看日照图和对不同的知识概念进行判读的形式完成教学活动。(15分钟)。

(2)地方时。

地方时的讲解是地球自转意义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因而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用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时间安排(以当时间进行安排)的实例承转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指出不同地方的时间是不同的,通过这个实例讲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和计算的相关内容,最后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奥运会节目是什么,最后分小组对各自喜欢项目的比赛时间表进行时间换算,制定一个以北京时间为基准的时间表,从而完成教学活动。由于地方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时间不一样,因而需要采用讲述法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地方时的第一是在同一纬度上,由于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和日落,因而在人们的心中就形成时间早迟的区别,所以我们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具有的不同的时间称做地方时。同时结合多媒体演示来讲解不同的经线地方时不同这一概念,进而引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计算不同经线的地方时。然后指出地方时使用不方便引入区时的概念,和区时的计算,并指出一些地区主要的分区计时方式与区时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结合例子分组讨论完成案例教学活动的内容。(20分钟)。

具体的教学模式如下:

教学实例。

由来:地方时使用不方便解决实例的问题。

定义和计算。

区时。

地方时:定义和计算。

几个重要概念的梳理。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后让学生完成不同地区物体偏移的练习,熟悉这一方面的内容。(5分钟)3.课后小结:

昼夜交替晨昏线(圈)。

太阳日。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解析我的课堂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三个部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达到分析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目的,在知识层面要求明显高于本章其他教学内容描述地球宇宙环境、说出地球圈层结构等教学要求,我认为本节课应该是第一章“行星地球”的中心内容。我们都知道“谈天是为了说地”,在简单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础上,我们从地球运动这一内容入手来向学生描述整个地球的一般特征,回归“说地”这一地理学的本质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高,教材在本节课中知识量极大,安排了很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这对于解决这一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有很大的好处;但是由于高一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对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也与在学生心里形成地理课就是简单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民情的地理学习观念形成很大的冲突。因而如何将本节课的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说理的知识生活化,把知识量极大的教材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模块,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构架下完成相关知识的重构与理解,完成相关教学要求,而不至于让本节知识成为学生地理课程学习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丧失地理学习的兴趣将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参考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基本内容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4)理解由于地球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现象和由此产生的地方时和时差现象。

(5)学会运用地方时和区时概念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6)理解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而导致的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7)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2)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动手描绘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理解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过程。

(5)通过对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变化的演示动画和日照图的判读,以小组活动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并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状况,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异同。

(2)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昼夜交替和地方时。

(4)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5)四季更替和五带。

2.教学难点。

(1)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2)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比较。

(3)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4)地方时和区时含义和计算。

(5)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6)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于本节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多元化而且只是目标的层次要求较高,加上教学内容说理性较强,是整个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典型代表和教学难点,同时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空间思维认知模式,需要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再次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由于本节知识说理性质较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主要知识点给以准确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概念,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由于本节内容知识量大,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多,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因而将本节内容安排在三个课时内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昼夜交替和时差”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相关内容,第三课时完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和五带”的相关内容。

第二课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一)1.导入新课。

实验所证实,这就是著名的傅科摆实验。这里我们不再对傅科摆实验作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外进行探讨,今天我们主要来讨论一下到底地球自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和初中的地理的学习,大家能举例说明一下是有哪些现象是受地球自转引起的吗?(3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向学生讲授一个关于地球自转的证明的例子一方面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道傅科摆及其作用;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地球自转的影响包括哪几个方面,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以及教师的补充,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解本节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什么)2.新课讲授:

通过对学生答案的综合,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三个内容抛给学生,采用总—分—总的模式进行新课教学,带领学生逐一探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三部分内容,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1)昼夜交替现象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昼夜交替现象以及并让其思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指出一方面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因而有昼夜现象;另一方面因为地球的自转,在地球上任意地点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这里采用多媒体演示不同原因形成的现象是不一样,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然后逐一向学生讲述昼夜交替现象中需要逐一地知识和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晨昏线(圈)、昼(夜)弧、昼(夜)长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太阳日的意义,由于很多内容和知识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新,在这里主要采用讲授法,通过学生观看日照图和对不同的知识概念进行判读的形式完成教学活动。(15分钟)。

(2)地方时。

地方时的讲解是地球自转意义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因而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用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时间安排(以当时间进行安排)的实例承转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指出不同地方的时间是不同的,通过这个实例讲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和计算的相关内容,最后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奥运会节目是什么,最后分小组对各自喜欢项目的比赛时间表进行时间换算,制定一个以北京时间为基准的时间表,从而完成教学活动。由于地方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时间不一样,因而需要采用讲述法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地方时的第一是在同一纬度上,由于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和日落,因而在人们的心中就形成时间早迟的区别,所以我们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具有的不同的时间称做地方时。同时结合多媒体演示来讲解不同的经线地方时不同这一概念,进而引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计算不同经线的地方时。然后指出地方时使用不方便引入区时的概念,和区时的计算,并指出一些地区主要的分区计时方式与区时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结合例子分组讨论完成案例教学活动的内容。(20分钟)。

具体的教学模式如下:

教学实例。

由来:地方时使用不方便解决实例的问题。

定义和计算。

区时。

地方时:定义和计算。

几个重要概念的梳理。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后让学生完成不同地区物体偏移的练习,熟悉这一方面的内容。(5分钟)3.课后小结:

昼夜交替晨昏线(圈)。

太阳日。

地球的运动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3.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4.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

1.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2.用事实分别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你有没有发现地球在运动呢?(同学有不同的回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看到或亲身感受到许多现象――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昼夜的更替;当世界杯足球赛在欧洲国家举办时,我们需要后半夜起床看球;一年四季昼夜长短发生变化;夏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大,冬天太阳照射地面时的角度小;冬寒、夏热、春秋温和等,这些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在后面的四节课中来认识这些现象产生的道理。

(讲授新课)。

我们先请一名同学读教材提供的关于天体运动的阅读材料。

(问)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请谈谈你的感想?(同学回答)。

请同学们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哥白尼,学习他勇敢的科学精神。

(布置自学内容)请同学自读教材关于地球自转的两段文字和地球公转的相关文字,看看能否自己填出下列表格内容,填完后请同学回答:

(老师指导学生画图)。

(学生讨论)学生4人一组讨论,地球自转和地球公转分别产生哪些现象?

两个组同学回答,其他各组补充,老师在黑板上板书。

投影展示填表内容(或由学生回答,老师将内容填在黑板上的表格中),填完后教师进行总结。

比较的项目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在图上表示方向    。

围绕的中心 地轴 太阳。

周期 1天 1年。

地理意义 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产生时差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四季变化。

(课堂练习)完成《地理填充图册》相关内容。

【板书设计】。

比较的项目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公转。

方向    。

在图上表示方向    。

围绕的中心    。

周期    。

地理意义    。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本课内容与1。4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紧密相连,与1。5课《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是并列的内容。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了太阳直射点一年中有规律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又因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起了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季节)发生变化,就形成了四季。同一时间(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五带。因此1。6课又是1。4课,1。5课内容的继续。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进一步理解黄赤交角存在的地理意义和太阳直射点南北回归运动的规律。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形成事物之间是联系发展的思想意识。因此,我设计了下面的教学目标。

a。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的基本概念。

b。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四季五带的形成。

a。能根据太阳直射图分析说明地球上不同地带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及季节情况。

确立以上教学目标的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是地理学重要基本概念。学生必须理解。四季,五带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规律变化的结果。因此,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涉及到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晨昏线的倾斜的空间想象,而绝大部分学生初中地理基础差,空间想象力薄弱,所以理解和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又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1。设疑导学法。

2。图例导析法。

3。归纳推导法。

有些提问是用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概念,有些设疑是图例导析过程中学生加深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必要补充。

图例导析是学生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最直观手段。为学生构建直观空间想象的平台。因为课本的三幅"二分二至全球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分布图,很多学生看不出太阳直射点移动与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动态变化规律的关系。因此我在图例导析过程中比教材多了两幅图,如后图所示。

1。阅读法。

2。图画法。

学生可以结合教师提问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如:正午太阳高度,四季,五带。

学生与教师一起画,太阳直射点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图,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以后的复习深化。

通过前两节学习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地球公转产生了二分二至自转与公转叠加产生了黄赤交角,由于黄赤交角存在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来回移动。太阳直射点来回移动又会产生怎样的天文现象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我采用复习导入和反问法导入,一方面复习前两节知识引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有利于本课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用反问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我在黑板中间春分太阳直射图,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图1。26c图,从c图上来掌握判断p地昼夜长短的方法。过程如下:

学生地理基础薄弱,教师必须在黑板上边画边讲,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昼夜长短的方法。

(2)从6月22日到9月23日p地昼夜长短怎样变化。

(3)昼夜长短与纬度有何关系。

(4)北半球昼长大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5)北半球昼长小于夜长的是哪段时间此时太阳直射在哪里。

(6)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是什么节气此时是南半球的什么季节。

(7)何时全球昼夜平分哪个地方全年昼夜平分。

教学过程中,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

在讲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时,先通过提问"一天中有几个太阳高度何时太阳高度最大"来帮助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然后出示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间隔(太阳直射点与所求地之间的纬度距离),要求学生把五幅图上的p地所在的纬线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用红笔画出来,叫一学生到黑板上去画,从板图上很快能看出p地不同季节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同一季节不同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其间配合下面提问就可帮助学生理解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其他地方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

(2)p地何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这是p地的什么季节。

(4)冬至日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哪些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

同样把重要的知识点写成板书,如后图所示。整个过程直观而有逻辑,紧紧围绕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规律。

后面的四季,五带的形成与划分比较简单,学生可以阅读教材即可完成目标,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加强知识的体系性我还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1)四季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不存在,还有四季吗。

(2)五带是怎样划分的若黄赤交角增大为25,五带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节课的课堂练习基本上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完成,新课结束时,看时间还可以按学生情况增加几个提问。

地球运动

从本课开始,教材把关注的焦点由宇宙空间转移到了地球,研究其作为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及其关系。因此,本节课是地球运动的开篇内容。只有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才能了解其运动的特点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理意义。由此可见,本节课起着承上启下,特别是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两大部分:

1.              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内容中,讲授的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均从方向、周期、速度等方面说明了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的特点。这部分内容,体现了一个“比”字。

2.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这部分内容是地球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的叠加,更侧重说明地球运动的综合效应,为后面讲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打下基础。这部分内容通过讲述黄赤交角而引出太阳直射点二分二至日时在地球表面的有规律的运动,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自转和公转的关系。这部分内容突出了一个“变”字。

教学设计思路。

1.             教学设计思想的理论论据。

以布鲁纳、林格伦、苏霍姆林斯基等人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彻底改变“先生讲,学生自学为主线”的教学原则,达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科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兴奋状态,强化学习效果。

2.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及其方向、周期、轨道、速度等;了解两种基本运动形式的区别,建立正确的概念;理解黄赤交角的形式及其导致的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理解恒星年与回归年的区别与联系。

(2)      能力培养目标。

能建立地球自转、公转、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空间模式;解释地球处于远日点和近日点的不同速度,用公转速度解释冬夏半年的长短;正确判断二分二至;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      思想教育目标。

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宇宙观,认识宇宙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与静止是统一的;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志趣,用科学知识批判伪科学、反科学的观点。

(4)      重点: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轨道,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难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太阳直射点的因归运动。

3.             教学方法。

(1)对于本课的基础知识目标,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学中,教师设计地球自转和公转比较表,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学习、思考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讨论、纠错、补充,完成比较表。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各小组提出,并且互相解决,对于学生难以解决的疑问,教师给予点拨。

(2)本课内容比较抽象,限于高一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要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砚,变不可视为可视,以得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知识,这样,能更好地落实学生自学,体现学生学习的全体性、主体性和主动。在课件的使用中,给学生提出总是以“发现法”巩固所学知识。

(3)本课内容较多,较抽象,教学中采取两种手段检测所学,落空能力培养目标。一是提出要求,让学生按要求演示所学知识;二是通过课堂练习和课本作业达到此目的。在检测中,教师得到信息反馈,实现教学相长。

(4)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法指导,体现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等有效教学原则,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

(5)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采用课件播放、指导自学、教师讲述、练习体会等综合方法,体现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

(6)本节课的思想教育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来体现,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渗透思想教育,不提倡口头说教。

4.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地球仪、自制挂图、自制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前奏]同学们,还记得一首童年的儿歌吧?“地球大,月亮小,月亮绕着地球跑;太阳大,地球小,地球绕着太阳跑。”从这首歌中,我们了解到地球在不停地运动。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地球的基本运动形式——自转和公转。

(板书:1.4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

[讲述正文]。

[设计自学]在初中地理课本上,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本节课上,我们着重学习这部分内容。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填出表内空缺部分的内容。

(板书:略)。

(用投影仪投影教师设计的表格)。

请四个小组完成图表,请其他小组评比哪个小组填的完整、准确。

总结大家的发言,完成图表。(投影图表)。

运动。

项目。

自转。

公转。

定义。

轨道面。

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

地轴的空间位置。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方向。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

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

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

周期。

一天。

恒星日:真正周期。

一年。

恒星年:地饶日公转的周期。

太阳日:昼夜交替周期。

回归年:太阳回归运动周期。

角速度。

两极点为0,其他任何地点均为15°/小时。

平均1°/天,近日点大于远日点。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为0。

平均30千米/秒,近日点大于远日点。

[激发引导]请各小组提出本小组在自学填表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希望其他小组帮助他们解决。

(问题及解答举例)。

问题一:如何理解地球自转时南北极点的线速度、角速度都为0?

解答:这说明地球在自转时,它的南北两极作为一点,相对位置没有发生移动,与地球上其他点相比,保持相对静止。因此说地球自转时,南北两极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为0。

解答:请一个小组的同学到讲台上,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转动地球仪,让其他同学从北极上空和南极上空分别观察,就可以明白,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它的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它的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说明由于观察位置不同,所以旋转方向不同。

[动手演示]请三个小组的同学到讲台上按要求完成下列演示,请其余同学细心观察,比较哪个组演示的好。

投影演示要求:利用地球仪,指示南北极、赤道、回归线、极圈并读出其度数;指出地轴;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由侧视到南北极视;利用地球仪和讲桌,演示地球的公转。

说明:教师在观察学生演示时,要注意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在学生演示后,教师一定要纠正学生所犯的错误。一般而言,学生容易犯的错误是演示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常发生变化,即地轴不能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这一点一定要纠正,这也是以后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的铺垫知识。强调这一点到关重要。

师生共同评比,归纳。

[课件播放]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演示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如果同学们对此还不够清楚,请大家观看《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播放课件)。

下面我们共同学习本节新内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板书:略)。

[课件播放]请同学们观看动画《黄赤交角的形成》,注意赤道和黄道相对位置的变化。

(板书:黄赤交角)。

[问题导学]请同学们读图1.22,讨论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以赤道为参照,黄道的相对位置有什么变化?

(2)黄道和赤道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黄赤交角与地轴和黄道平面的交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4)黄道是否能看作太阳光线在地球表面直射点的轨迹?

(5)太阳光线一年中有几次直射在赤道上?

(7)在地球表面,何处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通过读书、思考、讨论,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应积极参与学生讨论,给学生以启发与指导,精心营造和谐民主的新型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检查自学]下面请各小组派出骨干组员,回答上述问题。

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启发引导,同时要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一是评价答案的正确程度,二是要评价学生语言是否简练,是否运用了比较贴切的地理术语等。评价时,始终体现对学生的鼓励,注意教学的发展性原则。

学生答完后,教师要归纳总结。

[图示教学](出示彩图《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根据课本图1.23绘制,指图讲解)。

刚才通过看动画,了解到黄道可以看作是太阳直射地球的一束光线,这束光线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赤道有时又直射南半球,而且在做周期性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大家看《太阳直射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我们共同学习。

(板书: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

由于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和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一定时期内可以看作是不变的。因此,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就有了一定的规律: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时,太阳直射赤道,并有向北运动的趋势;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太阳直射赤道,并有向南运动的趋势;

次年春分日,太阳直射又回到了赤道。

这样,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完成了一个周期,由于这种运动是一种往返运动。因此,被称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其周期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叫做一回归年。

在太阳直射点上,地表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最多。由于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使太阳辐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配,具有回归年的变化。

请一位同学回答。

学生答:地表气温的高低,不是取决于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还是近日点附近,而是取决于太阳是否直射该地区。夏至日时,虽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但是此刻太阳直射北半球,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最多,因此我们感到气温很高。

请同学们在图1.22《二分二至时地球的位置图》上,用直线把夏至日时的地心、日心,冬至日时的地心、日心用直线连起来,观察冬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球的位置。

地球的运动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最好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 ,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

教学设计示例。

关于“地球自转”的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教学难点 :晨昏线的概念。

教学媒体:手电、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

教学过程 :

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天地观的发展。(略)。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演示并提问]:教师转动地球仪。

1)地球怎样自转?(绕轴旋转)。

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几点是什么?(确定方向“北”)。

3)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p10读一读。(讨论或学生举例)。

4)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

[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

2.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

3.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

[演示并提问]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

[小节]: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观察太阳的高度变化。(有兴趣,让学生算赤道的周长)。

[学生活动]:弄清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用手画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弧线。

[做实验]:(也可留做作业 )。

在一块泡沫塑料上垂直插入一支铅笔,或木版上垂直钉一个钉子,放在阳光下,使铅笔的影子正好投在泡膜上,用直尺量出铅笔的影长。

利用这个装置,观察记录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铅笔的影长,说明影长的变化规律。

时间  。

正午  。

影长(厘米)    。

[板书]:第二节。

1.绕轴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天。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地球公转示意图,弄清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教学媒体:

手电、地球仪、自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夹角模型。

教学过程 :

[片段]:分析地球公转示意图。

[讲解]: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暖的变化也与接受到的太阳光热密切相关。由于日地距离遥远,地球比太阳小的多,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作一组平行光。

[板图]:平行光照身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

[提问]:哪儿是直射点?直射点在图形上有什么特征?

[小节]:平行光线延伸过圆(球)心的光线是直射线,和球的交点就是直射点。

[演示]步骤:

(1)地球仪在灯泡的照射下,最亮处就是直射点。

(2)另一地球仪摆在对面(注意观察两者轴的倾斜方向)用教鞭连接两地球仪的直射点,教鞭恰好通过光源中心,三点成一线。(注意两个球体的光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旋转教鞭一周,所得轨迹就是公转轨道。

一个学生(个儿稍高)当太阳,在中间,向两侧张开双臂,表示平行光。

四个学生(个儿差不多)的头当地球,分别站在p1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四个位置上。

[演示步骤]:

1.找齐.“太阳”张开双臂旋转一周,他的手指均指向四位同学鼻子位置。(鼻尖代表赤道)。

2.倾斜.a,b,c,d四个“地球”的头同时指向北极星方向(a前倾,c后仰,b,d侧偏)。

3.观察.确定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光分别指向---a眼睛、c嘴、c,d鼻子)。

4.公转.四个“地球”在轨道运行,位置相互替换。辨别新位置(注意保持头的倾斜方向不变)。

5.自转加公转。留一个“地球”,让他自己旋转一周的同时向前跨一步(注意保持头的指示方向不变)。

[分小组演示]:教师指导。

读一读:极昼极夜。

[小结]:学生用观察和体验的结果填入表中。

节气。

太阳直射纬度。

极昼极夜。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12月22日。

北回归线    。

赤道    。

南回归线    。

北极圈    。

南极圈    。

板书:

1.绕太阳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356天)。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了解四季的产生。

2.使学生了解五带的划分。

教学重点:四季的产生和五带的划分。

教学难点 :四季的产生。

教学过程 :[片段]。

“想一想”

先让学生回忆地球公转轨道图,重述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位置。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了地球在公转中,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

[板书]4.季节变化。

2.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可讨论若地轴垂直公转轨道面,会如何?)。

[板书]:5.五带的划分。

[小组活动](4-5人)。

要求:

1.读五带的划分的内容,总结出划分五带的两个依据。

2.画图填写(1)五带的名称(2)五带划分的几条界限。

3.(每2组分配到一个带)派代表上台,先在黑板上填写自己所在带的名称,划分的界限。

再介绍这个带的特点,太阳照射、昼夜长短、气候、景观、人们的生活、物产等,可参考书上的图片。其他同学互相补充。

教师指导并点评。

板书设计 :

4.季节变化。

5.五带的划分。

探究活动。

第一课时。

请学生在一天当中的早、中、晚三个时段观测太阳高度和热量的情况,并在课堂上总结结论。

第二课时。

请学生扮演太阳和地球,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

第三课时。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

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通过观察,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

教学难点 。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地球公转轨道仪、计算机。

教学过程 。

【复习提问】。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

学生回答。

【导入  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龟度去认识地球。

【板书】第二节。

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每组桌前放置的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

地球仪底座上有一运动开关。地球仪的外面有一个黑白两色玻璃罩,白色的代表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黑色的代表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比地球仪要小得多的小红球代表太阳,当然实际中的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

【出示投影1】。

观察讨论一:

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使用,并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现在我继续向同学们介绍你们桌前的仪器——地球公转轨道仪。它由地球仪、公转轨道、小红球代表的太阳三部分组成。刚才我们已经介绍过一些,请同学们再看地球仪的底座上和公转轨道仪上都分别对应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名称,地球仪上白色玻璃罩的中心有一个红点代表太阳直射点。

【出示投影2】。

观察讨论二: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一样吗?公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倾斜方向有无变化?地轴沿北极方向指向哪颗星学生演示、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那么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我们一起看投影。

【出示投影3】。

观察讨论三: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要求认真观察和讨论,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出示投影4】。

【教师指导】。

教师分别请四位同学各完成一个节气的填表内容。

【出示投影5】。

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用红笔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线,并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并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南纬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教师讲解同时,演示自制的计算机软件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根据供图软件制作)。

演示自制计算机软件2——地球绕日公转。提醒同学记二分二至的日期等。

【出示投影6】。

观察讨论四: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时,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2.夏至、冬至日时,极昼(只有白昼)、极夜(只有黑夜)现象出现的地区。

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观察讨论并完成下表。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教师指导】。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在投影仪上完成自己填写的表格并说明。

【出示投影7】。

【小结并说明】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春分、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此外,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所以称为极圈。66.5°n纬线称为北极圈,66.5°s纬线称为南极圈。

【出示复合投影片8】。

教师在投影仪前边转动投影片,边请同学回答一些提问。

【教师说明】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长短相当,南北半球获热相当,这时为北半球的春季;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获得热量多,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夏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平分,南北半球获热相当,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获得热量少,因此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冬季。而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故季节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时,地球就已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地球就是这样不停地公转,四季变化,循环往复。

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1、2月作为冬季。由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终年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四季变化最为明显。

【出示投影9】归纳本课要点及知识结构。

【出示投影10】做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昼夜更替的原因是______。

2.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______,公转的方向是______,公转的周期是______。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肯定正确的,指出不对的,并给予纠正。

地球运动

富阳市新登中学    刘亚茹。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从而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工具:地球仪投影片地图册。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式、画图演示法。

教学过程 :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从中我们明确了一天中昼夜是交替变化的,昼夜交替周期是一个太阳日——24小时,那么每天的昼与夜的长短是否一样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板 书: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投影片:太阳光直射赤道示意图(1)。

讲 解:任何緯线圈被晨昏线都分为两部分:昼弧和夜弧。昼弧越长,白昼越长,夜弧越长,黑夜越长。看图(1),此时节气为二分日,(画晨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各地昼弧夜弧等长,说明昼夜相等,各为12小时。

投影片: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示意图(2)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示意图(3)。

2、夏半年和冬半年昼夜变化关系,这种变化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相反。

(3)赤道处终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始终把赤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4)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5)相同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巩固练习:(略)。

过   渡: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各地日照时间不同,即昼夜长短不同,同时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弱不同,我们用正午太阳高度来表示。

板   书: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提   问:请大家看书21页,并结合地图册,思考:

1、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略)。

讲  解:随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故: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变化: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

故: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时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时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远时,达最小值。

过   渡: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变化的规律,形成了五带。

板   书: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提   问:1、季节是怎样划分的?

2、五带的划分是以什么为依据,又是怎样划分的?

学生回答:(略)。

讲    解:1、四季的划分。

(1)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划分的四季。

(2)北温带许多国家的月份划分。

2、五带的划分。

(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年总量的多少。

(2)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表粗略的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投影片:五带的划分示意图。

讲 解:(1)明确五带的极昼极夜现象、阳光直射状况以及季节变化。

(2)分析如果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五带的范围会有什么变化。

小 结:本节我们学习了主要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大家重点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明确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布置作业 :(试卷)。

板书设计 :       1、6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二分日,全球昼夜长短变化最小;赤道上无昼夜长短变化,终年昼夜平分。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的分布。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的分布。

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

二、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

(1)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划分的四季。

(2)北温带许多国家的月份划分。

2、五带的划分。

(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年总量的多少。

(2)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表粗略的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地球的运动》说课稿

各位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程高中地理必修一1.3“地球的运动”第三课时——“地球公转与季节”中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两部分的内容。

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指导,说教学程序等五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地球的运动”是地理环境的形成以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变化的基础,因而也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的基础。“地球公转与季节”是在介绍完“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地球自转与时差”之后进行的,从这点上说,此内容是“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的一个延伸。同时,对后面第二章《地球上大气》的学习,特别是有关气候知识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的基础上,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掌握全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懂得运用地球运动的有关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分析实际问题。

通过前后关联知识点层层递进的学习,让学生学会运用相关图表来分析地理问题,并能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加强对图表分析能力的培养,是地理学科的突出特点。)。

使学生初步了解地球上许多地理现象都同地球的运动有关,从而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天文四季划分的依据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所以这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高一学生经过小学、初中的学习,具有一定知识基础,但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一定感性认识,但理性的认识很少。

教材内容抽象,语言具有专业性的特点,图型分析涉及立体几何知识,而学生空间思维能力不强,有较大的学习难度。

文档为doc格式。

地球的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

教学难点。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

投影仪、地球公转轨道仪、计算机。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龟度去认识地球。

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每组桌前放置的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

地球仪底座上有一运动开关。地球仪的外面有一个黑白两色玻璃罩,白色的代表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黑色的代表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比地球仪要小得多的小红球代表太阳,当然实际中的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

【出示投影1】。

观察讨论一:

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使用,并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现在我继续向同学们介绍你们桌前的仪器——地球公转轨道仪。它由地球仪、公转轨道、小红球代表的太阳三部分组成。刚才我们已经介绍过一些,请同学们再看地球仪的底座上和公转轨道仪上都分别对应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名称,地球仪上白色玻璃罩的中心有一个红点代表太阳直射点。

【出示投影2】。

观察讨论二: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一样吗?公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倾斜方向有无变化?地轴沿北极方向指向哪颗星学生演示、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那么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我们一起看投影。

【出示投影3】。

观察讨论三: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要求认真观察和讨论,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出示投影4】。

【教师指导】。

教师分别请四位同学各完成一个节气的填表内容。

【出示投影5】。

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用红笔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线,并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并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南纬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教师讲解同时,演示自制的计算机软件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根据供图软件制作)。

演示自制计算机软件2——地球绕日公转。提醒同学记二分二至的日期等。

【出示投影6】。

观察讨论四: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时,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2.夏至、冬至日时,极昼(只有白昼)、极夜(只有黑夜)现象出现的地区。

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观察讨论并完成下表。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教师指导】。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在投影仪上完成自己填写的表格并说明。

【出示投影7】。

【小结并说明】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春分、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此外,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所以称为极圈。66.5°n纬线称为北极圈,66.5°s纬线称为南极圈。

【出示复合投影片8】。

教师在投影仪前边转动投影片,边请同学回答一些提问。

【教师说明】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长短相当,南北半球获热相当,这时为北半球的春季;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获得热量多,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夏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平分,南北半球获热相当,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获得热量少,因此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冬季。而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故季节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时,地球就已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地球就是这样不停地公转,四季变化,循环往复。

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1、2月作为冬季。由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终年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四季变化最为明显。

【出示投影9】归纳本课要点及知识结构。

【出示投影10】做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昼夜更替的原因是______。

2.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______,公转的方向是______,公转的周期是______。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肯定正确的,指出不对的,并给予纠正。

《地球的运动》教案

2、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件演示及地球仪等教具辅助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重点:说出地球运动的基本规律。

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探究式教学法为主、直观教学法为辅。

情境:一位宇航员骄傲地对爸爸说:"爸爸,我已经绕地球转了20圈了!"爸爸笑着说:"孩子,我比你更了不起,我已经绕太阳转50圈啦,我还准备再转几十圈呢!

1)你认为宇航员爸爸的话可信吗?

2)你知道这位宇航员爸爸的年龄吗?理由是什么?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规律。

2、昼夜交替现象。

3、四季的变化。

4、五带的划分。

中心方向周期地理意义。

自转。

公转。

学生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教案《地球运动教案》。

情景导入:在同一时刻,家住中国福州的明明和远居美国纽约的姑姑打电话互致问候:明明:姑姑,晚上好!姑姑:明明,早上好!

为什么打招呼会有时间的差异呢?

课件展示图片及思考内容,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

学生活动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

课件展示图片及思考内容,学生回答。

归纳:地球公转的特点: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造成太阳直射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之一:四季的变化。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意义)之二:五带的划分。

课件展示自测内容,指导学生完成。

释疑"导入"情景。

本节复习课教学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地球的运动"知识的理解。该内容属于初中地理学科的核心内容,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由于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和过于宏观,因此借助一定的教学技术和手段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和具体化就很重要。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根据教学需要,把收集来的复习自测等图片资料等的展示,然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利用地球仪及学生的肢体语言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1.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

地球仪和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下面就来回顾一下(略)前边两节课我们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现在让我们立足地球本身,探讨地球的运动。

师:在初中时我们曾学过一些地球运动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地球的运动有哪两种形式呢?

生:自转和公转。

师:我们首先一起来探讨地球自转的规律。

(板书)一、地球的自转。

(演示地球仪,让其自西向东旋转)。

师:地球仪在绕着什么中心转动呢?

生:地轴。

生:没有。

生:自西向东旋转。

师:所以,我们看到日月星辰都是东升西落。下面从不同的角度看地球自转。

(从不同的角度演示地球仪的自转)请同学描述地球自西向东转。

生:(学生观察、思考后得出结论)。

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动。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动。

侧面北极在上,自西向东旋转。

师:(投影练习)。

甲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乙图中心是北极还是南极?

生:甲图中心是北极,乙图中心是南极。

师:非常好。地球自转一周需要多长时间呢?也就是地球的自转周期是多长呢?

生:一天。

师:由于在计算自转周期时,选定的参考点不同,一日的时间长度和名称略有差别。

(多媒体动画演示)恒星日与太阳日:拉长投影中地球与恒星之间的相对距离,日地距离可以更靠近一些。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恒星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

师:恒星日是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的,遥远的恒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不动的,此时地球的公转过程将会忽略不计。某一恒星、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多媒体动画演示)。

师:此时地球是否自转了一周,自转的角度是多少,以什么作参照?

生:(学生准确回答)。

地球继续自转(即p点继续绕圆运动),但地球同时绕太阳公转到e3处时,动画暂停,p点两次对着太阳。太阳、地面上某地点、地心第一次“三点共线“到下一次“三点共线“(注:“三点共线“是指地面上某点位于地心与太阳的连线上)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阳日。从e1到e3的时间间隔称一个太阳日,长24小时,其自转的角度是360°59′。

生:地球在单位时间内自转的角度叫做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师:很好!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以知道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多少度?

生:15°/小时。

师:非常正确。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根据360°/24小时推算,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小时,1°/4分钟,1′/4秒。但南、北极点无角速度,即南、北极点的角速度为零。

我们再看看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怎样的。地球自转时,某点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距离(弧长),叫做该点的自转线速度。

(投影)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图。

师:大家一起探讨地球自转线速度有什么分布规律。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因纬度而异(离地轴的距离即圆周运动的半径不同,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赤道处最大(1670千米/小时),自赤道向两极渐小,两极的线速度为零。在南北纬60°处,自转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

师:什么是地球的公转?

师:那么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地球公转的规律呢?可从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等方面来说明地球公转的规律。

师:地球公转的路线叫做公转轨道,又叫黄道。它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投影公转轨道图)。

师:仔细观察,地球公转的方向是怎样的?

生:由西向东。

师: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逆时针转。

师: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公转,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

生:顺时针转。

师:我们再来看看地球公转的周期是怎样的?

生:1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生: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

师:由于太阳略微偏离地球公转轨道的中心,因此,日地距离不断随地球公转而发生细微的变化,地球公转速度也相应有一些变化。根据开普勒第三宇宙定律,行星运行在单位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近日点运行速度快,角速度是61′/d,线速度是30.3km/s。而远日点慢,角速度是57′/d,线速度是29.3km/s。平均角速度:约1°/日,平均线速度:30km/s。

小结:本节课内容较多,主要是关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基本形式的对比。

(投影下面的表格)分别对地球自转和公转进行总结。

地球运动围绕中心运动方向运动周期运动速度。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略)。

(过度)昼夜的更替、时差的产生、四季的变化,都是因为地球运动的结果,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地球的自转能带来哪些地理现象。

三、地球自转与时差。

生:没有,整个地球都是白昼。

生:一面是白昼和一面是黑夜。

师:由夜变为昼的半圆弧叫做晨线,晨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昼半球,即晨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白昼时段;由昼变为夜的半圆弧叫做昏线,昏线上的各点即将进入夜半球,进入黑夜时段。

(投影--自转)。

师:晨昏线的位置是不是静止的?

生:不是,晨昏线的位置在不断向西移动。

生:垂直。

师:答得好。晨昏线一定垂直于太阳光线,并过平面图中的中心。再给大家引进一个新的概念:太阳高度。太阳高度是太阳高度角的简称,太阳高度表示太阳光线对当地地平面的倾角。晨昏线上的各地太阳高度为0°,即太阳刚好位于地平线上;在昼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大于0°,即太阳在地平线之上;在夜半球上的各地,太阳高度总是小于0°。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生:昼夜不停地交替。

师:很好。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停地交替。

(板书)1.昼夜交替。

师: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叫做一个太阳日。过去人们总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今天,人们的起居作息也深受昼夜交替的影响,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过渡)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显然,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因此,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产生了地方时。

(板书)2.地方时。

师: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

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使用起来很不方便。19世纪中叶,欧美一些国家开始采用一种全国统一的时间。随着长途铁路运输和远洋航海事业的日益发达,国际交往频繁,各国采用的未经协调的地方时,仍给人们带来很多困难。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我们已经知道,从理论上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

实际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

(投影文本)。

(1)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例如,亚洲的印度(东5.5区)。(2)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取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八区和东九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3)还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仍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例如,中国领土跨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全国目前统一采取北京所在的东八区区时(即东经120°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请大家看p17图1.21,时区和国际日界线。

《地球的运动》教案

1.通过观察得出并记住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公转的轨道、方向和周期;通过观察讨论理解昼夜更替的原因;通过观察讨论知道地轴倾斜的方向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初步学会运用地球仪和太阳模型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说明昼夜更替现象;初步学会运用地球公转轨道仪演示地球的公转,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的变化,了解四季变化的原因。

3.通过观察地球的运动,初步了解许多地理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说明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公转的轨道。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观察法、讨论法。

投影仪、地球公转轨道仪、计算机。

【复习提问】。

(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哪条纬线?

(2)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穿过地心的轴叫什么?

学生回答。

【导入新课】前几节课,我们从静态角度认识了地球。事实上,地球如同宇宙中的所有物质一样,一刻不停地运动着。你知道地球运动有哪两种基本形式吗?这节课我们就来通过观察和讨论,从动态龟度去认识地球。

首先向同学们介绍每组桌前放置的地球仪和有支座的小红球。

地球仪底座上有一运动开关。地球仪的外面有一个黑白两色玻璃罩,白色的代表昼半球,是向着太阳的;黑色的代表夜半球,是背着太阳的。比地球仪要小得多的小红球代表太阳,当然实际中的太阳要比地球大得多。

【出示投影1】。

观察讨论一:

学生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使每个同学都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演示、使用,并得出结论。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自西向东绕地轴自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地球自转时,地球表面转到向着太阳的一面就是白昼,转到背着太阳的一面就是黑夜,由此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

【板书】二、地球的公转和四季变化。

现在我继续向同学们介绍你们桌前的仪器——地球公转轨道仪。它由地球仪、公转轨道、小红球代表的太阳三部分组成。刚才我们已经介绍过一些,请同学们再看地球仪的底座上和公转轨道仪上都分别对应有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的名称,地球仪上白色玻璃罩的中心有一个红点代表太阳直射点。

【出示投影2】。

观察讨论二:

1.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一样吗?公转一周是多长时间?公转的轨道是什么形状?

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直着身子还是斜着身子?倾斜方向有无变化?地轴沿北极方向指向哪颗星学生演示、观察、讨论。

【教师指导】。

【教师小结】(边演示)地球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为一年,公转轨道形状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无论是自转或公转,地轴总是倾斜的,且方向不变,永远指向北极星那么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会产生什么地理现象呢?我们一起看投影。

【出示投影3】。

观察讨论三: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时,太阳分别直射哪条纬线?

2.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的?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要求认真观察和讨论,并完成下表的填写。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出示投影4】。

【教师指导】。

教师分别请四位同学各完成一个节气的填表内容。

【出示投影5】。

请一位同学到投影仪前用红笔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路线,并回答教师提问。

学生讨论、回答。

【小结并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移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纬线叫北回归线,南纬23。5°s纬线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得到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可以得到两次直射。得到太阳直射,地面获热就多。

教师讲解同时,演示自制的计算机软件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根据供图软件制作)。

演示自制计算机软件2——地球绕日公转。提醒同学记二分二至的日期等。

请同学们注意,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例如暑假后,白天是越来越长了还是越来越短了呢?

【出示投影6】。

观察讨论四:

1.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时,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状况。

2.夏至、冬至日时,极昼(只有白昼)、极夜(只有黑夜)现象出现的地区。

请同学们根据要求观察讨论并完成下表。

学生演示、观察、讨论并填表。

【教师指导】。

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在投影仪上完成自己填写的表格并说明。

【出示投影7】。

【小结并说明】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春分、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此外,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昼;冬至日北半球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圈及以内地区出现极夜。南北纬66。5°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界线,所以称为极圈。66。5°n纬线称为北极圈,66。5°s纬线称为南极圈。

【出示复合投影片8】。

教师在投影仪前边转动投影片,边请同学回答一些提问。

【教师说明】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长短相当,南北半球获热相当,这时为北半球的春季;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获得热量多,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夏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又直射赤道附近,全球昼夜平分,南北半球获热相当,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获得热量少,因此这时正是北半球的.冬季。而南半球情况与北半球相反,故季节正好相反。当太阳直射点又回到赤道时,地球就已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地球就是这样不停地公转,四季变化,循环往复。

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1、2月作为冬季。由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中纬度地区,终年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四季变化最为明显。

【出示投影9】归纳本课要点及知识结构。

【出示投影10】做课堂练习。

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自转的周期是______,昼夜更替的原因是______。

2.地球公转的轨道形状是______,公转的方向是______,公转的周期是______。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应肯定正确的,指出不对的,并给予纠正。

地球运动

本节课内容紧承第四课《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和第五课并列的内容。地球自转为主要原因产生的地理效应在第五课已有了了较为详细的讲述,而地球两种运动相结合、并以公转为主产生的地理效应难理解,需要有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这一准备知识,所以,本节课安排在第五课之后。

本课的核心内容是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分布及其影响。这部分内容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本节课的重要地位。

课文中有关四季和五带的内容不是直接给出的,而是利用前有知识,通过分析其成因得出的,所以本课有两条线索,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

本课是按照以下两条线索组织内容的。

第四课已经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种回归运动造成太阳直射点有两种变化。一是时间变化,二是纬度变化。这两种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这两种变化又影响到一个地点接受太阳辐射能量的大小。

从时间变化这一线索来看,教材内容把地点(或纬度)作为定量,而把太阳辐射随时间(或季节)的变化看作是变量。这样,同一地点不同的时间(或季节),就会有不同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地球上的同纬度地带就可以分出四季。这就是本课的第一部分内容。

本课的第二部分内容是五带的形成和划分。这部分内容从地点(或纬度)变化这一线索着眼,把时间(或季节),不同的地点就会有不同的太阳辐射量,据此,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就可以分成五个温度带。

所以说,本节课的内容体现了“变化”两个字,教学中也要始终贯穿“变化”这两个字。

教学设计思路。

1.教学设计总体思想。

彻底改变“先生讲,学生听”的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学生自学为主线的“三为主”教学原则,达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科学有机的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重视学生提出的意见,不立刻下判断,鼓励学生多看、多听、多尝试,去探索和操作;教师专心倾听学生的叙述,接纳学生反应,与学生一起讨论,共同评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利于知识的内化和学习效果的强化。

2.本课的教学目标。

(1)智育目标。

了解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及纬度变化;了解四季的划分;了解五带的划分、分布;理解这是地球自转和公转综合作用的结果;理解四季和五带的形成;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理解五带的影响。

(2)能力目标。

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能准确画出《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侧视图),并能举一反三,理解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极视图。

(3)德育目标。

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是发展变化的。

(4)重点、难点。

重点: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难点:分析、绘制《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的变化。

3.教学方法。

(1)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过程,点拨学生,创造条件,创设情境,体现学生的发展,体现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2)精心设计《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窨想象能力的形成,加强知识的内化。

(3)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练习。练习中注意体现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从练习中发现规律,使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

(4)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教师不独占整个教学活动时间,同时尽力为学生提供自由、安全、和谐的情境与气氛。教师主动参丐学生活动,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要鼓励学生之间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5)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不同角度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做到事半功倍。

(6)德育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智育目标与能力目标实现的基础上,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渗透性地受到德育教育。

4.教学手段。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自制多媒体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同学们,在第四节课我们学习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的有关内容,请大家看图(投影《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完成下列要求:

1.从冬至日到次年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地表如何运动?

2.地表何处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

(学生通过回忆思考,在教师的悉心启发下,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教师导学]由图可知,在太阳直射点上,地表单位面积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最多。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地球表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因地因时而变化,这种变化可以通过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来体现。昼夜长短反映了日照时间的长短;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太阳辐射的强弱。二者结合起来,可以定性地表达某时某地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那么,在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特别是在地球公转的前提下,地球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有什么样的变化,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地理效应呢?我们本节课来学习有关内容。

[讲述正文]。

[课件播放]请同学们观看动画《全球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此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21页图1.26为基础,以课本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文字为画外音,引导学生视听结合学习课本知识)。

[自学解疑]请同学们阅读21页图1.26《二分二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图》,回答课本上提出的四个问题。

(学生回答时,要注意做到发挥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学生回答有错误时,不要责备批评,要做到正确评价,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评价学生,共同进步)。

(问题的答案:略。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归纳小结)。

[讲解导学]刚才三幅图中的p处,b图的昼最长,a图的昼最短,c图的昼夜等长;

三图的p处,b图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图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c图的正午太阳高度介于a图和b图之间。

由图可以分析得出,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使得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规律,这样,就形成了四季。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四季)。

回答下列问题:(投影问题)。

1.我国与欧美国家传统的四季划分有何相同之处?有何不同之处?

2.我国丐欧美国家四季的起点各是哪个节气?哪种划分的季节早?早多长时间?

(这三个问题难度不大,可以作为自学提示,但自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指导,要有评价)。

划分 中国。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四季       欧美)。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谚语导学]山西省南部农村有这样一句谚语:“立夏小满,麦收晋南”,这说明季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十四节气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而且对黄河流域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具有指示和预告作用。

请大家自学有关内容。

划分 中国。

(板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四季       欧美)。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重要意义 。

[问题导学]同学们,请大家完成21页“活动”第一题。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投影练习答案)。

[分析讲解]由刚才的练习可以得出,同一季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使得太阳辐射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具有了纬度分异的规律,这样,地球表面就形成了五带。

(板书: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五带)。

[读图自学]在初中地理课本上,已经学过了五带的有关内容,请同学们自学23页“五带的划分”,完成下表。

(填表过程中点拨学生,体现学法指导)。

[归纳总结]通过填表练习和自学,我们对五带的划分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同时,也了解到五带的划分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是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基础,意义重大。

(板书: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五带  意义)。

(利用图1.2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黄赤交角变小时,热带变小,寒带变小,温带增大;反之,黄赤交角变大时,热带变大,寒带变大,温带变小)。

[布置作业]。

1.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箭头表示太阳回归运动的轨迹)。

(1)写出太阳直射下列各点时的时间。

a   b    c    d    。

(2)北半球昼长夜短的时间是:

(3)全球昼夜等长的时间是:

(4)南极点太阳高度最小的时间是    ,此刻,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5)党的生日这一天,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点附近。

2.请同学们阅读23页的“二十四节气”,去生活中调查了解二十四节气的指示和预告作用。

3.当黄赤交角减小为 时,五带的范围如何变化?当黄赤交角增大为  呢?

一、昼夜长短   。

二、昼夜长短的纬度变化                。

指导教师点评    (山西省长治市教委教研室   高级教师  王富家)。

本节课教学注意从原理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四季和五带的形成和分布,线索清晰,结构完整,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学中,能科学地设计课程内容,使之达到结构合理优化,同时,又能创造性地设计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活动,克服传统课程中的枯燥乏味的说教。整节课体现了对学生自学能力与想像能力的培养。课堂上,注重营造民主氛围,给学生的行为、思想以较大的自由度,变传统的演绎式教学法为现代的归纳式为主、演绎式为辅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如能更紧密地和当地实际结合,效果将会更好。

《地球的运动》教案

科学概念: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毛巾、橡皮泥、泡沫塑料块、彩色笔等。

教师演示: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的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上的柚皮块,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5、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

板书设计:

《地球的运动》教案

科学概念:

1、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

3、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的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

4、地球表面的变化有时是迅猛激烈的,有时是缓慢不易觉察的。

过程与方法:

1、阅读资料,了解火山和地震是怎样改变地形地貌的。

2、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想象和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认识到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火山和地震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它们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

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影响和改变着地表的地形地貌。

分组器材:有关火山和地震的资料。

教师演示:

火山和地震对地形地貌影响的图片或课件、反映地壳板块运动的图片或课件。

一、引入。

地球表面的地形会不会发生变化呢?是什么力量在作用它发生变化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研究一下吧!

二、了解火山和地震。

1、知道火山和地震吗?能把知道的和大家交流交流吗?

2、师生共同交流收集来的关于火山和地震的资料。教师着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书本上的三个相关事例。

1、教师介绍。

火山和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我们知道,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可是你知道吗?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就越来越高,压力也越来越大。地球的深部物质就像一锅煮热的粥,在不断地运动,驱动地球的表层运动,造成地球表层的变化。

2、学生阅读资料。

许多科学家认为,组成地球外壳的岩石圈原来是一个整体,后来地球内部运动的力量使它分裂成几块,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板块。就像漂浮在煮沸的热粥,这些大陆板块相互碰撞、分离、平移,从而导致地表的巨大变化。如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还会引发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

3、教师课件演示地表分裂形成六大板块,以及六大板块间的相互碰撞、分离、平移等运动方式。

4、指导学生做板块运动的模拟实验。

实验一:几块不同颜色的毛巾折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模拟板块的挤压会形成褶皱。

实验二:几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叠在一起表示不同的地层,用手从两端往外拉,橡皮泥断裂。模拟岩层断裂和错位。

实验三:一块长方形泡沫塑料块,侧面染出不同的层次表示地层,在上面画出一条河,然后从中间斜着切开。模拟两块岩层的上下错动、水平错动等不同的错位方式。

5、小结。

四、总结延伸。

1、地球上海陆的形成和分布、陆地上大规模的山系、高原和平原的地貌格局,都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地壳运动的结果。

2、地壳内部的运动能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有的犹如火山、地震一样猛烈而迅速,也有的如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般缓慢而令人难以察觉。

3、地球内部的运动能引起地形地貌发生改变,但还有另外一种缓慢的,在短期内难以察觉的力,也在影响着地形地貌的变化。那就是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它们是怎样影响着地球表面的呢?我们将在以后的学习中进行探究。

五、课后活动。

注意继续收集并和同学交流火山和地震的事例和相关资料。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

教学目的:1使学生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从而了解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教学工具: 地球仪 投影片 地图册

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式、画图演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有昼夜交替,地方时、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从中我们明确了一天中昼夜是交替变化的,昼夜交替周期是一个太阳日——24小时,那么每天的昼与夜的长短是否一样呢?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二)。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投影片:太阳光直射赤道示意图(1)

讲 解:任何緯线圈被晨昏线都分为两部分:昼弧和夜弧。昼弧越长,白昼越长,夜弧越长,黑夜越长。看图(1),此时节气为二分日,(画晨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各地昼弧夜弧等长,说明昼夜相等,各为12小时。

投影片: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示意图(2)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示意图(3)

2、夏半年和冬半年昼夜变化关系,这种变化与纬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1)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2)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四周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相反。

(3)赤道处终年昼夜等长。(晨昏线始终把赤道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4)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5)相同纬度,各地昼夜长短状况相同。

巩固练习 :(略)

过 渡: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使各地日照时间不同,即昼夜长短不同,同时各地太阳辐射的强弱不同,我们用正午太阳高度来表示。

板 书: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提 问:请大家看书21页,并结合地图册,思考:

1、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略)

讲 解:随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

故: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随季节变化: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

故: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冬至时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冬至日时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夏至时达最小值。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中,太阳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远时,达最小值。

过 渡: 全球除赤道以外,同一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同一季节,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纬度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纬度变化的规律,形成了五带。

板 书: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提 问:1、季节是怎样划分的?

2、五带的划分是以什么为依据,又是怎样划分的?

学生回答:(略)

讲 解:1、四季的划分

(1)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划分的四季

(2)北温带许多国家的月份划分

2、五带的划分

(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年总量的多少

(2)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表粗略的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投影片:五带的划分示意图

讲 解:(1)明确五带的极昼极夜现象、阳光直射状况以及季节变化

(2)分析如果黄赤交角变大或变小,五带的范围会有什么变化

小 结:本节我们学习了主要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大家重点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明确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布置作业:(试卷)

一、昼夜长短的变化

二至日时,全球昼夜长短变化最大,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二分日,全球昼夜长短变化最小;赤道上无昼夜长短变化,终年昼夜平分。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随纬度的分布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随季节的分布

任一地点,一年中离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最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反之,达最小值。

二、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四季的划分

(1)根据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划分的四季

(2)北温带许多国家的月份划分

2、五带的划分

(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年总量的多少

(2)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限,把地表粗略的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

地球的运动教案

各位评委老师,晚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运动”,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解析我的课堂教学设计。

“地球的运动”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三个部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通过课堂教学达到分析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的目的,在知识层面要求明显高于本章其他教学内容描述地球宇宙环境、说出地球圈层结构等教学要求,我认为本节课应该是第一章“行星地球”的中心内容。我们都知道“谈天是为了说地”,在简单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础上,我们从地球运动这一内容入手来向学生描述整个地球的一般特征,回归“说地”这一地理学的本质要求。

由于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教学要求高,教材在本节课中知识量极大,安排了很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这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将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于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而言,很多学生对地理学习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这对于解决这一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有很大的好处;但是由于高一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对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理解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同时也与在学生心里形成地理课就是简单了解世界各地的风俗民情的地理学习观念形成很大的冲突。因而如何将本节课的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说理的知识生活化,把知识量极大的教材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模块,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构架下完成相关知识的重构与理解,完成相关教学要求,而不至于让本节知识成为学生地理课程学习面前难以逾越的障碍,丧失地理学习的兴趣将是教师的重要任务。

参考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的基本内容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4)理解由于地球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现象和由此产生的地方时和时差现象。

(5)学会运用地方时和区时概念进行简单的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6)理解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而导致的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7)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现象及其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动手描绘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理解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过程。

(5)通过对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变化的演示动画和日照图的判读,以小组活动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并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状况,确定如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异同。

(2)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3)昼夜交替和地方时。

(4)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5)四季更替和五带。

2.教学难点。

(1)恒星日和太阳日的区别。

(2)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比较。

(3)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4)地方时和区时含义和计算。

(5)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6)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于本节内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多元化而且只是目标的层次要求较高,加上教学内容说理性较强,是整个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典型代表和教学难点,同时学生还未形成成熟的空间思维认知模式,需要教师在认真分析教材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完成教学内容。再次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讲解法:由于本节知识说理性质较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主要知识点给以准确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概念,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

2、演示教学法:由于本节课知识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高,因而需要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和教具演示的形式对地球运动的方向,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以及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理规律性知识进行演示教学,以协助学生构建空间思维的概念。

3、分组讨论法和案例分析法:虽然知识的说理性强,但是我们也不能用讲授法进行满堂灌,而应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框架的建构过程中来,对一些地理规律的运用发现教学法进行分组讨论。

由于本节内容知识量大,需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多,学生学习的难度大,因而将本节内容安排在三个课时内完成,第一课时完成“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的内容,第二课时完成“昼夜交替和时差”和“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相关内容,第三课时完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更替和五带”的相关内容。第二课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一)。

1.导入新课。

实验所证实,这就是著名的傅科摆实验。这里我们不再对傅科摆实验作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相关资料,在课外进行探讨,今天我们主要来讨论一下到底地球自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通过日常生活的积累和初中的地理的学习,大家能举例说明一下是有哪些现象是受地球自转引起的吗?(3分钟)。

(设计意图:通过向学生讲授一个关于地球自转的证明的例子一方面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知道傅科摆及其作用;另一方面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地球自转的影响包括哪几个方面,通过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以及教师的补充,让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能够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解本节主要的教学内容是什么)。

2.新课讲授:

通过对学生答案的综合,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即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的三个内容抛给学生,采用总—分—总的模式进行新课教学,带领学生逐一探讨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的三部分内容,以便于更好地完成教学内容。

(1)昼夜交替现象。

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学生观察昼夜交替现象以及并让其思考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指出一方面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因而有昼夜现象;另一方面因为地球的自转,在地球上任意地点会出现昼夜交替的现象。这里采用多媒体演示不同原因形成的现象是不一样,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然后逐一向学生讲述昼夜交替现象中需要逐一地知识和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晨昏线(圈)、昼(夜)弧、昼(夜)长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太阳日的意义,由于很多内容和知识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新,在这里主要采用讲授法,通过学生观看日照图和对不同的知识概念进行判读的形式完成教学活动。(15分钟)。

(2)地方时。

地方时的讲解是地球自转意义中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因而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用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时间安排(以当时间进行安排)的实例承转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指出不同地方的时间是不同的,通过这个实例讲解地方时、区时的含义和计算的相关内容,最后提问学生自己喜欢的奥运会节目是什么,最后分小组对各自喜欢项目的比赛时间表进行时间换算,制定一个以北京时间为基准的时间表,从而完成教学活动。由于地方时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不同地方的时间不一样,因而需要采用讲述法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地方时的第一是在同一纬度上,由于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和日落,因而在人们的心中就形成时间早迟的区别,所以我们把同一时刻不同经线具有的不同的时间称做地方时。同时结合多媒体演示来讲解不同的经线地方时不同这一概念,进而引出地方时的计算公式,让学生计算不同经线的地方时。然后指出地方时使用不方便引入区时的概念,和区时的计算,并指出一些地区主要的分区计时方式与区时的区别与联系。最后结合例子分组讨论完成案例教学活动的内容。(20分钟)。

具体的教学模式如下:

教学实例解决实例的问题。

定义和计算区时地方时:定义和计算几个重要概念的梳理。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后让学生完成不同地区物体偏移的练习,熟悉这一方面的内容。(5分钟)。

3.课后小结:

再次总结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和沿水平运动的物体的偏移三种现象,让学生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其他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