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个人>最新护士个人抗疫事迹 护士抗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

最新护士个人抗疫事迹 护士抗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

作者:MJ笔神 最新护士个人抗疫事迹 护士抗疫个人先进事迹材料(精选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护士个人抗疫事迹篇一

袁xx,女,35岁,本科学历,护师,2006年毕业于益都卫生学校,于2014年通过自考取得本科文凭。该同志是医院较为出色的护士之一,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护士。

她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热情周到。在护理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奉献,用炽爱温暖着病榻上的患者,用满腔真情感动着每一位病人的心灵。

她切实全面履行自己的职责,她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向患者讲解入院宣教、手术前后宣教、疾病知识及药物知识宣教、饮食指导、肢体锻炼等健康教育工作,经常巡视病房,与患者沟通交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患者的疑问及要求,及时观察记录病情变化,评估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护理措施,观察效果。得到了患者、家属及医护人员的一致好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中,她负责何官辖区内居家隔离人员的核酸采样任务。在推送的居家隔离人员名单中都是从中、高风险地区或重点地区返青人员,风险高,对个人防护、专业技术要求高,规范处置采样及医疗废物,防止病毒传播。推送的名单信息不全,入户采样还要一并对隔离人员及同住家属的个人信息。

近段时间疫情形势严峻,居家隔离人员不断增多,在大量的信息汇总、把收集来的大量信息还有录入电子表格内,各方信息联络过程中,她始终坚持不计得失、任劳任怨,精准统计,让真实的信息及时的报送到上级医院的实验室,对采集的样本按照要求规范处置,防止样本泄露,引起感染。及时将样本送至上级医院进行检测,尽快将检测结果发送到每一位居家隔离人员的手机上。不仅是入户采样的信息还有医院内发热哨点的重点人群患者信息每天两次上报卫健局,一报就是一年多,从未间断,报送工作开展至今,累计向各方报送表格信息不计其数。多少天的日日夜夜,她始终恪尽职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用耐心、爱心、决心战斗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

无论多苦多累她总是脸带微笑以温暖的双手和一颗善良的心,抚慰无数的病人;驱散了无数患者身心的痛苦和忧伤;她的敬业,她的无私,是南丁格尔精神的真实写照。她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优秀护士。

护士个人抗疫事迹篇二

2020年2月1日下午3点,朱护士长负责的9楼病区正式运行。朱护士长敢为人先,率先带队首批进入隔离病房,迎接第一批病毒性肺炎患者。作为西院危重症病房,收治的患者病情非常严重,很多病人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还有几个白血病病人合并肺炎,转来的时候已经生命垂危。朱护士长凭着20余年的临床经验,有条不紊地带领训练有素的团队将这些病人逐一安排妥当。作为抗疫一线的新兵,朱护士长忙而不乱,沉稳应战,带领团队一晚上收治了28名患者。等到病房恢复宁静,病人都得到了妥善处理,已经凌晨2点了,真是一场艰苦的开局之战啊!

隔离病房的工作非常辛苦,沉重闷热的防护服,雾气弥漫的防护镜,密不透风的n95口罩,都在加重医护人员的体能消耗。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各种医疗物资匮乏,朱护士长和她的团队迎难而上,为了节约物资,大家相互鼓励,相互帮助,每个医疗班坚持上6小时,用信念、体能和勇气保障了隔离病房的有序运转。除了工作,朱护士长还要关心她的团队。在紧张、沉闷和压抑的隔离病房中,护士的压力也很大,很多护士因为不适应和面对病人死亡而经常情绪沮丧和哭泣。朱护士长总是会仔细观察团队人员的行动和情绪,一旦发现有人坚持不住,她都会像大姐一样温暖她们,把她们带出阴霾和低落。

病毒性肺炎患者与一般患者不同,他们因为候床而病情比较重,因为担心恐惧而常常焦虑烦躁。面对这些特殊的病人,朱护士长一改其迅疾果断的作风、干脆利落的话语,始终用同情、关爱的话聊,让病人安心接受治疗。有一个重度再障贫血合并肺炎的患者因为想不开,试图割颈自杀,朱护士长闻讯而动,马上穿上隔离服进入病房,指挥护士抢救处理,终于让患者转危为安。事后,朱护士长每天都要去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治病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虽然这个患者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但是在朱护士长的鼓励和安慰下,他走的很从容,很平静。还有一个43岁的重症患者,住院后情绪低落,拒绝治疗。朱护士长了解到他的妻子也因感染病毒而被隔离,于是她拨通了病人妻子的电话,通过他的妻子对病人做工作,病人终于接受了治疗。由于病情过重,这名年轻的患者还是去世了,在给患者妻子打电话告知死讯时,他妻子痛哭失声,请求朱护士长帮助做好善后工作,帮忙送别最后一程。朱护士长带着护士们,庄重而仔细地给死者进行了整理,满足了家属最后的心愿。在那一刻,朱护士长不仅是一名医护人员,更是一位肩负重托的使者。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医疗战线都在支援武汉。陕西队来了,甘肃队来了,内蒙队来了,海南队来了,大家都集中在9楼病区,要为武汉抗疫贡献力量。朱护士长展现了高超的管理和协调能力,护士如何搭班子,院感如何做流程,物资如何抓落实,后勤如何有保障,这些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正是在朱护士长的管理下,各医疗队在9楼病区合作有序、配合默契,保证了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整个病区的病死率是西院最低的,真正体现了党员示范岗专业和管理的高度融合。在抗疫斗争中,大家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为工作原因,甘肃队要转场,领队护理伍严骏护士长与朱护士长洒泪相拥告别,虽然只是共同战斗2周,但朱护士长良好的管理和友好的协助让她印象深刻,大家相约,抗疫虽有时,友谊长相存!

护士个人抗疫事迹篇三

一场疫情在武汉在爆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全国蔓延,像一根根带刺的荆棘,紧紧地揪着人们的心,牵动着人们的思绪。电视上“霸屏”的疫情新闻,手机里刷屏的信息,不知正误的小道消息……突如其来的疫情惊扰了春节的热闹和谐。

这种时候正是谣言肆虐之时,道听途说使人们过度紧张、过度恐慌、过度防范。“谣言止于智者”,“智者”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在实验室中近距离地接触令人生畏的病毒,寻找源头,为后面的防范、控制和治疗提供科学理论。显微镜上用力观察的眼睛,实验室里有条不紊的操作,此起彼伏的机械声、人声,您们与病毒纠缠,与时间赛跑,与死亡斗争。

“科学防治”,向一线的科学人员致敬!

你们听不见亲人的欢声笑语,萦绕耳边的只有病人的声声呻吟;你们闻不到香喷喷的饭菜味,霸占鼻翼的只有药和消毒水的味道;你们看不到灿然的烟火,映入眼帘的只有一张张惨白的脸庞;你们尝不到热腾腾的饭菜,滑入口腔的只有冰冷或热了再热的食物……你们用生命拯救生命,用心灵温暖心灵,用信念支撑信念。一张张请战书是决心,一次次守候是坚持,一遍遍鼓励是希望,一张张笑容是无悔。隔离不隔爱,封城不孤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坚守岗位,向病毒发起总攻。

“疫情就是责任”,向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

凛凛寒冬,呼啸风雪。一袭白衣,守在大大小小的车站内,候在进入各城市的站口,留在每个社区的委员会……你们不是一线人员,却是一线人员的坚强后盾,后方的坎坷,你们来扫平;后方的平安,你们来守护!一支支体温枪,一次次讲座,一遍遍教导,普及防范知识,为平民百姓撑起一方天空。

“防控就是命令”,向后方坚守的医护人员致敬!

有一朵花,不在阳春三月争奇斗艳,却在冰雪冬年沁人心脾。

02年的“非典”,20年的肺炎,中国医护人员从未退缩。从经历非典再度战肺炎的“老革命家”,从退休再次请战的“老战士”,到第一次战斗的“新兵”,此时此刻都在为抗击疫情而奋斗。一个倒下,还会有千千万万个“”站起。你们是平凡中不平凡的天使,感谢你们,我们坚信,你们一定会带领人们扛过这次疫情,我们向你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给予最大的支持,全国人民等你们平安凯旋!

护士个人抗疫事迹篇四

8月16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玉树原有的宁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在雪域高原悄然打响,同时也触动着玉树人民的心。8月17日,玉树州藏医院接到州卫健委紧急通知,需选派一名业务精湛的核酸检测专家赴治多县,指导当地的核酸检测工作。我院迅速作出反应,派出一名有着7年护理工作经验和疫情3年以来熟练操作核酸采样技术的专业人员——张亚庆。在督导组组长玉树州政协副**邵春鹏的带领下,张亚庆作为督导组成员到治多县支援、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张亚庆作为医务人员深知自己的使命与担当,但作为母亲,她又有一丝担忧。在这个异乡她一个人带着四岁和两岁的孩子,出发前两岁的儿子还在发高烧。她在百感交集中想:“孩子怎么办,托付给妹妹,但妹妹一个人能不能照看5个孩子(妹妹有3个孩子),会不会支持我奔赴前线”。诸多的顾虑中她依然选择面对困难,给妹妹做了简单的交代后,义无反顾地选择走向疫情前线。她说:“疫情当前,哪里需要我就在哪里!很荣幸得到院领导的信任,选择我来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我一定会出色的完成任务”。到达治多后她不顾舟车劳顿,拖着疲惫的身躯,第一时间就进驻治多县督导检查工作。

由于治多县地处交通沿线,督导组建议在本县组织开展医护人员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护穿脱技能,为疫情防控紧张形势下,储备人员,以备不时之需。张亚庆作为本次医护人员疫情防控知识竞赛及疫情防控技能大赛的点评指导专家,认真细致地对每位医护人员的疫情防控知识、穿脱防护服、消杀等工作进行了点评并详细讲解了穿脱防护服的流程及注意事项,进一步提升疫情防控应对处置能力和精准防护技能,为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和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这二十几天里,治多县处处有她的身影,为做好疫情防控督导工作,她每天都要前往各个检查站,如加吉博洛镇、多彩、治渠、立新、同卡、君曲、扎河、索加、贡萨寺、主城区、隔离点、重点场所、市场、商店、大型超市、餐饮及各乡镇和核酸采样点进行督导检查,主要检查核酸采样点的设置情况是否合理、采样分区设置是否存在风险、工作人员的采样操作技术的规范及熟练情况、全员核酸开展时群众的自我防护落实情况、核酸检测实验室情况的规范性、隔离场所人员配置情况是否充足、管理制度台账是否健全、三区两通道设置是否规范、医废处置是否符合要求及物质配置是否充足等工作,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繁琐的,但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她用自己薄弱的身躯,默默坚守,苦苦抗争,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

作为90后的她是这次疫情防控督导组中年龄最小的,她深知作为年轻人必须要勤快,尽量不给他人添麻烦,但在两次前往天边索加来回800公里的路上,由于海拔过高、她出现了严重高反,呼吸困难,脸色苍白,当时没有氧气,工作组其他成员一直在旁边喊赶紧深呼吸,并进行心理指导,经过调节克服困难,慢慢缓了过来,到了索加她不顾自己的身体跟工作组一起督导检查工作,工作组看见她忘我的工作,都忍不住劝她注意身体,可她总是微笑着说“没事儿,与奋战在高风险地区的医护人员比,我做的微不足道”。听到这句话却让人心疼,同样是白衣执甲,哪里是微不足道,明明是全力以赴。

除了疫情防控工作外,做好防汛工作也是本次督导组要同时兼顾的责任。8月25日晚接到州指挥部指示督导检查防汛工作通知后,第二天一早她就前往各个乡镇落实查看防汛开展及值班工作情况。

为做好疫情防控督导工作,在治多一待就是二十多天,2个孩子想妈妈,只能扒拉着手指头数日子。在9月1日那天,她像往常一样一大早跟着工作组一起去各个检查站督导检查,她已经忘了今天是是什么日子,直到孩子打电话说:“妈妈生日快乐,你要保护好自己,我会在家听话,你要好好工作,我和弟弟在家等你回来,爱你,比心”。那一刻,才知道今天是她的生日,她无比的感动,泪水止不住的流,调整心态后,继续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我们看到了战疫一步步的走向胜利,初心与使命,这是这场战疫的一个缩影,她们是所有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的代表,“前线”还有无数的战士,那里还有无数个这样的故事,是她们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为我们带来了胜利!

护士个人抗疫事迹篇五

崔艳荣,是嘉峪关市中医医院icu的一名护士。她20xx年2月5日随团队千里迢迢来到疫区,奋战在疫区东西湖客厅方舱医院。

在方舱医院,崔艳荣每天面对的是轻症病人,但轻症和重症都一样具有传染性。为了不影响工作,崔艳荣上班前尽量不吃不喝,穿上防护服后,她们在病区工作的八小时内也不吃喝,有的队员因此发生了低血糖。由于工作时不能上厕所,崔艳荣穿上了纸尿裤,有时还要忍受数小时的便溺。但是,她一想到每天新增加的确诊病例数以及很多确诊病例还没有收治,她就与战友们咬牙坚持着,她想,再难也要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为了丰富病人的生活,崔艳荣想了很多办法。她和护士们带着病人跳广场舞,和病人交朋友、加微信、聊家常。有时,一些病人因为病情反复,住院时间较长而情绪失控,每到这时,崔艳荣就反复解释,耐心沟通,在一次次沟通交流中,化解了病人的疑虑,安抚了病人的情绪。同时,她还为病人实施心理疏导,指导病人做深呼吸训练。在与病人沟通交流中,她为了让病人听清楚,不得不大声说话,但大声说话就要用力呼吸,用力呼吸肺通气量就会随之增加,肺通气量增加被感染的风险也将进一步加大。但是,崔艳荣一想到通过对病人实施心理干预,病人便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更有利于病情恢复,于是,她便毫不犹豫地坚持与病人沟通交流。

作为一名勇敢的逆行者,在救死扶伤中,她感动着别人,也被别人一次次感动着:当收到疫区小学生用压岁钱买来的水果时,她潸然泪下;在病区遇到甘肃籍病人痊愈出院时,她满心欢喜;当疫区人民送来慰问品时,她又热泪盈眶……每谈起在疫区的日子,她总会满含深情地说:“我很庆幸成为援助湖北医务工作者中的一员,在疫区方舱医院的日子,丰盈了我的人生,它让我切身体会到了我们祖国的强大,我们人民的坚强,伟大的抗疫精神会一直激励我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