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思想汇报>最新西汉的建立教学反思(汇总5篇)

最新西汉的建立教学反思(汇总5篇)

作者:翰墨 最新西汉的建立教学反思(汇总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西汉的建立教学反思篇一

一、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1.巴黎和会:战胜国的分脏会议。

(1)19。巴黎。美国、英国、法国操纵会议。如何处置战败后的德国是会议的中心议题。

(2)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

a对德和约

b对中国问题

2.评价凡尔赛体系调整帝国主义在欧洲(德国、奥匈帝国战败后,建立了奥地利、匈牙利等国)、非洲(英国、法国分占了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和西亚(奥斯曼帝国解体后建立了阿拉伯国家,被英国、法国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占领)的统治秩序。

二、华盛顿会议和《九国公约》

1.华盛顿会议:

(1)背景

(2)华盛顿会议:19。美国华盛顿。发起国:美国。参加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葡萄牙、中国共九个国家。正式议题:限制海军军备以及远东和太平洋地区问题。重大议题:中国问题。

(3)《九国公约》:

a内容

b实质

2.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西汉的建立教学反思篇二

时间:6、7世纪1、伊斯兰教建立时间:7世纪建立者:穆罕默德地点:麦加

领导人:孝德天皇2、阿拉伯国家建立:622年建立(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内容:630年,征服麦加,麦加成为圣地

作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632年基本统一

西汉的建立教学反思篇三

1、要把握好度,难易适中。

太容易会流于平淡,学生不屑于回答,更无助于启发思维,太难会使学生如坠迷雾中,所以设疑要难易适中,循序渐进。

2、要激发思维兴趣。

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通过设疑,创设一种有趣的思维意境,从而刺激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无疑会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讲《美国内战》前,教师首先设疑:八十年代美国民意测验结果,开国以来四十多任总统最受尊敬的是林肯,出身平民的林肯何以在美国人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大家知道《汤姆叔叔的小屋》这部作品吗?那位伟大的林肯曾对这部书的作者斯托夫人说:“一部书导致了一场战争。”那么这部书导致了什么战争呢?它的`原因、性质、结果如何呢?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去认识、分析、概括和评价,这样便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教学效果较好。

3、您可以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抓住学习重点。

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是范围广、头绪杂、内容多,牵扯到的年代、地点、人物事件太多,很不容易掌握,所以引导学生在这纷繁复杂的历史知识中理清发展线索,提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重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十分重要的。例如,在开始讲世界史时,首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前的目录,然后教师概述世界史的分期、每个社会阶段的特征、基本内容等。在讲世界近代史时,要让学生明确必须抓住三条基本线索,即:资本主义发生、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和战争,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

4、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所以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很重要的。

在历史教学中,我常采用以下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记忆效率,效果良好。

第一、分散记忆法。让学生把知识点分开学习,当时看一遍,一周后再复习一遍,一个月后再重复一次,记得就会比较牢固。

第二、趣味记忆法。如讲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要求学生记住当时的派别:大资产阶级、雅各宾派、热月党人、拿破仑,要求学生记成“大鸡鸭,热都拿。”

第三、引导学生记忆纲要。

九年级历史《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西汉的建立教学反思篇四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

学科九年级历史备课教师

一、导入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它是如何走进封建社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三、自主学习一大化改新

阅读课本24到25页,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做好问题批注,并尝试记忆,5分钟后提问。

1、日本什么时间出现了奴隶制国家?什么时间那个奴隶制国家统一了日本?

时间:1世纪前后五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

2、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

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背景7世纪中期,改革派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国际:中国隋唐的繁荣强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决心改革。

3、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是谁?进行改革的日本天皇是谁?

时间:7世纪中期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中臣镰足

进行改革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

4、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意义分别是什么?

内容:

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5、想一想日本大化改新是向哪一个国家学习的?

向隋唐时期的中国学习。

四、自主学习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阅读课本25到26页,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做好问题批注,并尝试记忆,5分钟后提问。

1、伊斯兰教是谁创立的?他为什么要创立宗教呢?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创立的

创立宗教的原因:自然条件恶劣,多神崇拜,长期分裂,混战不休,商路不畅。商业衰落,外族入侵。

2、穆罕默德有哪些主要活动?

6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最初在麦加传教

622年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历元年)

630年攻打麦加城,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

632年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五、自主学习三合作探究

形式: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

要求:组长组织讨论,1、2号同学做好记录,2、3号同学准备展示

(1)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

(2)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

2、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有何作用?

西汉的建立教学反思篇五

历史教学往往存在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的状况,教师上课只把知识点一教了之,根本谈不上学法的指导,学生则认为学不学无所谓。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念重点,学生画横线这种现象,严重妨碍了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智力的开发、人才的造就。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对于学生能力培养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新课标下的历史教学,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宽松、民主、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共进的积极性,已成为我们每个历史教师的共识。

历史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创造大胆发言的机会。比如对“中华文化的勃兴”这节课的学习,可以提问“你知道春秋战国时有哪些著名的思想家吗?你喜欢其中的哪一位?为什么?”而后让学生先看书准备,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激烈的各抒已见中就将几位大思想家学活了,理解透了。由此可见,课堂是活生生的,是学生的乐园,只要教师耐心引导,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课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万不可就课本知识照本宣科。“用故事激趣导入”这是历史课的一大特色,如学习《秦王扫六合》一课,教师可以先讲讲“荆柯刺秦王的故事”,既而提问“荆柯应不应该刺杀秦始皇呢?秦始皇在历史上到底有何作用?”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兴致极高,会迫不及待地啃起书本。整节课,学生都会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教师只要稍加点拨,本课的重点——秦始皇巩固国家的措施就会很自然地掌握了。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看书找重点内容,会让本就枯燥的历史课堂更显得索然无味。

历史课程的改革给所有的历史教师带来了挑战,但也提供了机遇。只要经过磨砾,教师观念得到更新,理论得到充实,实践得到提升,我们将满怀信心,为历史教学开辟一片肥沃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