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最新大班幼儿园教案认识自己(通用8篇)

最新大班幼儿园教案认识自己(通用8篇)

作者:梦幻泡 最新大班幼儿园教案认识自己(通用8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学习。

大班幼儿园教案认识自己篇一

幼儿在宽松、自主的过渡环节后,与同伴自由的聊天,自发引起的讨论,通过合作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而自主的进行建构。

1、能够用清楚的语言,积极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

2、搭建中遇到问题,愿意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

3、增强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感受同伴合作成功后的愉悦感。

喝过牛奶,宸宸走进语言区,拿起语言区展示台散放的旅游门票,这时早早走过来:这个地方我知道,爸爸妈妈还带我去过,这是北京故宫。宸宸:我没有去过,不过我去过鸟巢,就是墙上钉的那个(班级文化墙),那个地方很大很大,妈妈给我讲那是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地方,工人叔叔用钢材建造的。一旁喝牛奶的阿尼尔说:我也进去过,里面还有一排一排的座位呢,妈妈还去里面看过演出。乐儿:阿尼尔,你进建构区吗?早早:我进我进我想进,一听几个人都连忙选择建构区。宸宸:萌萌你搭什么?早早:还没想好呢。我:要不要我们就一起也来搭个鸟巢?我拿出手机找出鸟巢的图片。乐儿、阿尼尔:赵老师,你和我们一起?我点点头。

于是我们先用积木围成一个大圆搭建底座,在围拢上面,想要呈现交叉建筑时问题出现了:积木交叉搭,有点不稳,我:想一想,怎么让建筑更坚固呢?早早:我们把积木斜着放在外面。大家开始尝试,结果放到后面怎么也立不住,还把前面的也推到了。宸宸:要不我们在两个中间横着放一个。再次尝试终于成功了,不一会建好了。我:我先准备去售票,一会邀请小朋友来鸟巢,你们继续合作把鸟巢建的更好一点,或者设计一个更厉害的鸟巢都可以,一会见。15分钟以后,在鸟巢周围搭了楼房和在鸟巢上方和周围做了彩灯,场内做了座椅。

分析:

1、幼儿能够根据班级文化墙“我是中国娃”,自发的讨论各自去过的地方,并分享自己的对著名建筑的了解。

2、幼儿在搭建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够主动进行思考和坚持。

引导幼儿在建构区勇于尝试搭建,感受北京著名建筑的特点,感受祖国的文化和优秀,感知体验多样的建筑方法,丰富搭建经验。

大班幼儿园教案认识自己篇二

1.感知土壤的特点,知道有多种颜色、有干有湿和硬软之分、里面有空气。

2.了解土壤上面和下面的世界以及土壤的其它作用。

活动准备

1.每人一小杯子(里面有土壤)

2趣味练习:在土壤里生长,土壤里的故事

趣味练习

趣味练习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拿出每人带来的一小杯土壤。

请幼儿观察: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是软的还是硬的?土壤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2.观察后交流

(1)捏捏土壤,有什么样的感觉?

(幼儿感知土壤:软,硬)

(2)什么样的土壤是软的?什么样的土壤是硬的?

(湿的土壤软,干的土壤硬。)

(3)仔细观察,土壤有些什么颜色?

(让幼儿相互比较。)

3.了解土壤的作用

(1)感知土壤的特点:有多种颜色、有干有湿和硬软之分、里面有空气。全面了解土壤上面和下面的世界以及土壤的其它作用。

(2)土壤上面:可以种植植物

(3)土壤里面有有许多的小生物

4.实验:

(1)呼吸的土壤

放块比较硬的、大块的土壤放进玻璃杯,发现什么了?

(有许多的气泡,得出结论:土壤里有空气,所以小动物不会死)

(2)实验:溶解的土壤

将水到入一个的小杯子里,然后缴绊,土壤怎么了?

(成了象冲剂一样的东西,得出结论:土壤会融解在水里)

讨论:怎样保护土壤,不被水冲走?

5.趣味练习

(1)在土壤里生长

请幼儿观察图片,找出有哪些东西是在土壤里生长。

(2)土壤的故事

请幼儿排序图片。编出土壤的故事。

大班幼儿园教案认识自己篇三

1、认识硬币,知道硬币有两个面。

2、学习5的组成,能初步感知5的组成的规律。

3、乐于动手操作数学材料,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5枚1角的硬币幼儿人手一份,每人一个纸盒,1、2、3、4角的商品若干,多媒体课件

师:今天陈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件神秘的礼物,想要吗?好,请你坐坐好,我把它变出来。“魔术魔术变变变,魔术魔术变变变,变出许多小礼物。礼物礼物出现了,看,是什么呀?”

生:“硬币”。

师:对,是硬币。小朋友你认识1角钱的硬币吗?陈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了一些硬币放在小盒子里。请你看一看硬币是什么样的,它有几个面。

幼儿观察硬币。

师;谁来说一说硬币是什么样子的?几个面?幼儿回答

师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

师小结 硬币有两个面,一面有花我们用花表示,一面是字,我们用圆圈表示。

师 请小朋友坐好了,谁能告诉我,你刚才撒出了几种情况,几个花面,几个字面?

幼儿回答老师记录

生:老师我撒出了一个字面,4个花面。

师; 1个字面,我们用一个圆表示,4个花面我们用4个花表示。5个硬币分成了1个字面,4个花面,也就是说5可以分成1和4。(写出5的分成式)还有撒的不一样的吗?5的其他分成式依次表示出来。

师:(指着分成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5的组成,请小朋友跟我学一学。读的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5可以分成1和4---4和1。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5的组成,看看这两边,你会发现什么小秘密呢? 幼儿回答

师:小朋友可真是火眼金睛,小秘密都被你们发现了。这边从上往下一个数比一个数大,叫做递增规律。这一边从上往下一个数比一个数小,叫做递减规律。知道了这些小秘密,我们就会更好的掌握5的组成。

师:学习了5的组成,我们来玩个猜硬币的游戏好吗?老师把5枚硬币分别放进两个手中,请你猜一猜两个手中分别有几个。谁做的好,我请谁来猜。

说儿歌:硬币硬币真淘气,来到手中做游戏,小朋友们擦亮眼,猜猜它会去哪里。谁来猜?(重复猜3—4次)

2、先请三位幼儿来进行个别示范,其他小朋友帮忙看一下他们买的商品对吗?(对的进行表扬,错的找出错误。)

3、这三位小朋友表现的都很好,下面我们选两个售货员,请买东西的小朋友到售货员这里付钱,请售货员认真查看小朋友用5角钱买的2种商品对吗。我们一起去超市购物吧。请小朋友购物的时候不要推不要挤有秩序的进行。

将超市购物的游戏放到区角,继续加强游戏。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大班幼儿园教案认识自己篇四

设计思路:

幼儿经常把物品放在塑料袋里带到幼儿园。我把塑料袋放在玩具柜里,发现塑料袋有时被孩子拿出来当玩具,有的放在头上当帽子、有的当手帕折,成了孩子的宝贝。捕捉到这个兴趣点后,我开始有目的的观察,发现他们对塑料袋的玩法显得比较局限,兴趣却依旧浓厚。当孩子遇到困难难以跨越障碍或困难时,教师的帮助性介入可以大大促进其发展。根据以上情况,便生成了“会飞的塑料袋”这个活动。

1.利用自然材料,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装饰,让塑料袋飞起来体会游戏活动的乐趣。

2.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观察,进一步培养幼儿大胆尝试探索能力。

1.人手一个塑料袋,各类装饰纸:皱纸、彩纸,剪刀,双面胶,透明胶,线,箩筐。

2.创设较为宽敞的场地,便于来回跑动。

重点:装饰塑料袋,探索能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

难点:根据幼儿的不同情况,培养他们探索和尝试的能力。

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动手制作漂亮的塑料袋。探索让塑料袋飞起来的方法。要求幼儿自由结合,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观察同伴是怎样完成的或向同伴寻求帮助。

大班幼儿园教案认识自己篇五

活动目标:

1、知道鼠标是电脑的许多部件组成之一。

2、培养幼儿手部小肌肉群的发育。

3、让孩子从一开始就在童话世界里认识电脑,并产生想了解电脑的兴趣。

4、让孩子把操作鼠标看作是一场有趣的游戏,积极投入其中。

活动准备:

1、多媒体电脑。

2、游戏:《鼠宝宝找朋友》(游戏卡若干)。

活动过程:

1、 示多媒体电脑,播放多媒体动画和音乐《我爱我家》引起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的家里都有些谁呀?

2、向幼儿介绍多媒体电脑。

今天老师要带你去认识电脑爷爷一家,看看电脑爷爷一家都有哪些家庭成员。

向幼儿介绍“电脑爷爷”家的成员:显示器妈妈、主机爸爸、鼠宝宝、小键键等。

3、 鼠标。

(2)我们一起来学一首儿歌,儿歌学会了你的鼠宝宝也就会走路了。

学习儿歌《鼠宝宝》

鼠宝宝,学走路,跟着手儿动一动。

慢慢推,轻轻走,上下左右都可以。

要说话,按耳朵,红绿耳朵不一样。

红耳朵,按一下,找个朋友说说话。

红耳朵,按二下,敲门进入客人家。

(3)游戏:鼠宝宝

“请‘鼠宝宝’往上(下)走好吗?”

“请‘鼠宝宝’往左(右)走好吗?”

4、户外游戏:《鼠宝宝找朋友》。

大班幼儿园教案认识自己篇六

让幼儿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1、经力对数量为8。9的物品进行分解、组合的过程,感知8、9的分解、组合。

2、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3、培养初步的观察力,思考能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8、9的分解组合,感受总数与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1、教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

2、学具:“筹码”、“数字卡片”、“分合号”纸、笔人手一份。

3、 《操作册》第27页。

一、运用“数字碰球”游戏复习数的分解、组合。

二、学习8的`分解、组合。

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8片筹码,按自己的想法分成两份,并用“数字卡片”、“分合号”记录分解结果,先请分成7和1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法和结果,引导幼儿感受将8分成7和1或分成7和1,虽然改变了两个数字前后顺序,但合起来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2、请8分成2和6,3和5两种分法的幼儿展示自己的分解过程和结果,引导幼儿找出与这种分法的另外两种记录结果。小结俩个部分数,交换了位置,合起来总数是一样的。

3、请还有不同分法的幼儿展示:即8分成4和4。

4、让幼儿集体完整地读一读8的分解和组合。

三、学习9的分解、组合

1、教师分给幼儿每人9片筹码,让幼儿尝试把自己每次分到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并引导幼儿在摆分合式时按一个分数递增,另一个部分数递减的规律来摆分合式并记录,再找出其中有相同数字的分法。

2、把幼儿分解的结果展示在黑板,并进行检查。

四、游戏活动:做手指游戏“找部分数”。

五、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六、活动延伸:完成《操作册》p27

2不足:教师讲课不够幼儿化。上课时间太长。

大班幼儿园教案认识自己篇七

1、初步让幼儿了解物体膨胀的条件。

2、激发幼儿学会用比较观察的方法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3、萌发幼儿对物体膨胀现象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膨胀的食物图片ppt、

菊花、木耳、乒乓球、黄豆(干、湿)

一、引导幼儿认识遇水膨胀

1、 小朋友,今天有这么多老师陪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客人(出示泡过的和没泡过的两种黄豆)

师: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小客人吗?

幼:黄豆

师:咦,这两种黄豆怎么不一样呢?

幼:有一种用水泡过了。

师:对,这是老师昨天晚上用水泡过的,你们看看有什么不一样呢?

幼:泡过的大,没泡过的小。

幼:泡过的是软的,没泡过的是硬的。

2、 豆宝宝还带来了它的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出示木耳

师:小朋友,木耳是什么颜色的?

幼:黑色

师:因此,有人叫它黑木耳。你们再用手摸摸,什么感觉的?

幼:硬的

师:通过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木耳泡过后变大了

幼:菊花

出示紫菜、菊花茶、茶叶、银耳的图片让幼儿再次观察膨胀前后的变化。

二、引导幼儿认识遇热膨胀

出示玉米

师:小朋友,你们摸摸什么感觉?

幼:硬梆梆的

师:你们猜猜如果我们把玉米放在炒锅里经过高温不断加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幼:变大了,变成爆米花了

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看看你想的对不对,好不好?(放视频)

幼:甜甜的、脆脆的

幼:面包、馒头、豆腐、油条、蛋糕等等。

3、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难题

出示瘪了的乒乓球

师: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把瘪了的乒乓球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呢?想想办法

幼:用手捏捏、扎个眼儿吹吹、用热水泡泡(让幼儿逐一操作)

小结:像乒乓球这样受热以后随着温度升高,体积慢慢变大这种现象也是遇热膨胀。

本次活动,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主操作,充分体现了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调动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教学从严格掌控到逐步放开,幼儿探索的思维空间和学习自主权逐渐扩大,也体现了教师教学的规范性和严谨性,更体现了幼儿在做中学、试中学、想中学的主体性。

小百科:膨胀,当物体受热时,其中的粒子的运动速度就会加快,因此占据了额外的空间,这种现象称为膨胀。固体、液体、气体都有膨胀现象,液体的膨胀率约比固体大10倍,气体的膨胀率约比液体大100倍左右。

大班幼儿园教案认识自己篇八

1、观察动物的明显特征,理解诗歌内容。

2、学习创编诗句,感受创想的乐趣。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过程

1、师出示小象图片:瞧,他是谁?(小象)你觉得小象身上的什么地方最好玩?

(小象的鼻子最好玩,长长的,很有趣。)

师:为什么?(它可以喷水、滑滑梯、荡秋千。)

师:看见小象,我想有个长鼻子,和它用鼻子握握手,来,我们一起握握手。

师幼共同表演“握握手”。

2、师出示小猴图片:小猴也来啦!它有一条长长的尾巴,真的很好玩。如果你也有一条长尾巴,你想用长尾巴做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教师点评。

幼:可以倒挂在树上。

幼:和小猴的尾巴拉拉勾。

师:看见小猴,我想有条长尾巴,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来,我们一起拉拉勾。

3、师出示小鹿图片:看,小鹿的头上长着什么?

幼:角。

师:对!小鹿头上的角有个好听的名字,叫犄角。如果你有犄角,你想干什么?

师:看见小鹿,我想有对长犄角,和小鹿用犄角顶顶牛。来,我们一起顶顶牛。

师、幼一起模仿小鹿的犄角,自然引出“顶牛”游戏。

二、学习朗诵诗歌。

师:有一首诗歌,写的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事情,名字叫《我想》,一起来听一听。

教师示范朗诵第一遍。(音乐+诗歌+动作)

师:你听到了哪些好听的句子?

幼儿自由回答,教师点评。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我们一起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念一念这首好听的诗歌,小朋友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师幼边做动作边学诗歌。

师:现在我们小朋友都已经学会这首诗歌,你们的本领越来越大了,你们可真棒,我们表扬一下自己吧!现在,请你轻轻地起立,去找一个好朋友,找一个空地,一起来演一演。

三、创编诗歌。

1、教师出示袋鼠图片进行创编示范。

师:刚才你们的表演太棒了,有很多小动物都被你们吸引来了,他们也想来玩这个游戏。瞧,谁先来啦?(袋鼠)看到袋鼠,你想有什么?(袋子)袋袋可以用来干什么?(坐进去,和袋鼠捉迷藏,藏东西。)现在老师来完整的说一说,看到袋鼠,我想有一个大口袋,坐进去,和袋鼠用大口袋捉迷藏。

2、师:我这里有很多小动物也想玩这个游戏,待会儿请小朋友在框框里找到你最喜欢的小动物,仔细的看一看,看到这个小动物,你想有个什么?你想用它干什么?现在请小朋友们轻轻地找到你最喜欢的'小动物,然后仔细地看一看。

3、幼儿自由选择小动物,观察小动物。

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说说看,看到xx,你会想到什么呢?你想干什么?

幼:看到松鼠,我想有个大尾巴,和松鼠用尾巴比跳伞。

幼:看到鲸鱼,我想有个大鼻孔,和鲸鱼打水仗。

幼:看到企鹅,我想有一身长绒毛,和企鹅到南极去探险。

幼:看到长颈鹿,我想有个长脖子,和长颈鹿用脖子拔拔河。

幼:看到小兔,我想有对长耳朵,和小兔用耳朵拉拉勾。

幼:看到蚂蚁,我想有对长触角,和蚂蚁用长触角说说话。

教师引导幼儿用看到…,你会想有什么呢?你想用它干什么来表述。

四、结束活动,评价延伸。

小结评价:今天呢,我们学习了一首诗歌,小朋友都把自己看见小动物以后想的事情大胆地说了出来,你们都很棒!希望你们以后有什么好的想法一定要大胆地说出来,可能会是一个好点子呢!如果你遇到什么困难的话,也要让老师、爸爸妈妈还有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你的想法,那样才能及时地帮助你,好不好?最后还剩下一点时间,还想说的小朋友,赶快把你的想法说给客人老师听吧!

附诗歌:我想——

看见小象,

我想有个长鼻子,

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

看见小猴,

我想有条长尾巴,

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

看见小鹿,

我想有对犄角,

和小鹿用犄角“顶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