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报告>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说课(专业21篇)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说课(专业21篇)

作者:LZ文人

范文范本可以给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构思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文章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一)复习准备。

1、口算.。

6+9?27+2?65+4。

32+60。

2、笔算(竖式计算)。

34+12。

23+14。

3、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出示图,学生观察,两个班一共多少个人?能合乘一辆车吗?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想想用竖式怎样计算。

师:36和35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生:36是由3个十和6个一组成的;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

生:个位是?6个一加?5个一,得?11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1满十了吗?

生: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1满十了。

师:11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师:个位6加5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

师:个位上还有1个一怎么办?

生:留在个位上。

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1。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

生: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

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

师:最后得71。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6加35,个位6加5得11,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1;十位上3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

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4)做一做。

56+37=。

46+24=。

2、师:今天学的笔算加法和过去学的有什么不同?

生:个位满十了要进位。

师:进位加法还应注意什么?

生: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师同时板书)。

(三)巩固反馈。

1、练习。

2、想想做做。

3、改错误。

4、动脑筋。

(四)课堂总结。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棒、答题纸。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8+6=20+15=30+(5+5)=31+5=。

7+9=16+50=20+(7+5)=27+2=。

7+4=。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7+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如果把“27+2”改成“27+5”应该怎样想?(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1)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7+5(左边放两捆小棒和7根小棒,右边放5根小棒)。

27+5。

(2)想一想。

把它和另外两捆小棒和在一起。

先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再和原来的两捆加起来。

现在一共有3捆小棒和2根小棒。

(3)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1)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可用小棒代替木块)。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2)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7+5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7+5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3.反馈练习:(投影出示)。

(1)35+5=。

63+8=。

同桌互相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向全体同学汇报,教师填上答案。

(2)5+35=。

8+63=。

先让学生联系本课的知识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用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3)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63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三、巩固发展。

1.对比并口算。(学生在书上完成)。

7+6=9+5=6+4=。

27+6=39+5=6+54=。

2.口算。(教科书64页第2题,完成后师生订正)。

15+5=9+62=75+7=。

23+8=3+47=4+89=。

3.看谁做得快(投影出示,逐一露出数字)。

四、全课小结。

教师放手让学生谈收获并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二字。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64页第3题。

六、板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设计

教材第8~10页。

知识点:

1、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能力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点:对学生进行公德教育。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掌握计算方法,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计算。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小棒。

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出示图。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两辆车,每辆车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成一辆车呢?(小组交流)

汇报不同的乘车方法。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们如何验证呢?(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1、验证二(1)和二(2)班的同学能否乘一辆车。小组合作,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

学生汇报:

(1)用口算30+30=60 ,60+6=66没有超过70,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2)想40+30=70,36+30肯定比70少,所以两个班可以和乘一辆车。

(3)用小棒,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合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4)我使用竖式计算的,个位6+0=6,在个位写6,十位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等于66。

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

2、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二(3)班和二(4)班能否和乘一辆车。选出比较快的人,说一说是用的什么方法。

3、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反思两位数乘两位数验算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

3.在学习及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关于知识目标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的迁移作用,放手让学生尝试,在交流中,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强化进位,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关于能力目标一是关注学生提炼数学信息和提出数学信息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出示情境后,我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寻找数学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式,引导学生探究算法。二是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在列式后,引导学生估一估,在交流中指导估算方法,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在练习中,要求学生先估再计算,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但在第一环节的练习中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再计算。班级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做到先估再计算,而是直接进行竖式计算。因此将班级学生的估算成为习惯还需进一步培养。三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掌握算法后,我安排了学生进行练习。班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在90%左右。通过练习反馈出学生错题主要是因为抄错数、计算马虎、计算速度较慢个别学生乘法口诀记错的也有等。主要原因是计算习惯和能力两方面。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关于情感目标在教学中,我给学生搭建了一个平等的交流空间,在交流各自估算策略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成功的喜悦;进一步体验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2、通过对比认识,感受“进位”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互相交流,体验探索的过程。

难点:通过对比认识,感受“进位”的必要性。

一、复习旧知。

1、比一比看谁能算得正确。

2、复习:24+5。师提问:24+5你是怎么算的?

二、探索新知。

导入:刚才同学们挑战得很成功。但在取经的路上我们又遇到麻烦了。是这样的:下周啊,我们班要举办联欢会,班长和副班长为同学们准备了矿泉水,但他们有困难需要求助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愿意)那我们出发,帮助他们解决去!(课件出示主题图)。

(一)观察画面,解决问题。

1、师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箱子里有24瓶矿泉水,箱子外有9瓶。

3、大家先估算一下24+9会等于几十几呢?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索。

1、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个别学生汇报。

重点1:我先把24分成整十数20与一位数4,4根与9根合成13根,再从13跟中数出10根,捆成一捆,组成1个十,再与左边的两捆组成3个十。3个十再与外面的这3根组成33.-------你这个是先算了什么,再算什么的。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主要板书。

3、提问:这一捆怎么来的?

6、师:喜欢这种分法的举手,喜欢这种的举手。

7、小结:不管是这种分法还是这种分法,我们在进行口算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思维模式进行口算。

(三)教师演示,提高认识。

提问:老师的这种摆法是怎么摆的,先算了什么,再算了什么?

(四)对比认识,感受“进位”

4、生:今天我们学习的24+9个位相加4+9=13超过十了。----课件出示。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24+9它们的个位4与9相加已经超过十了,也叫满十了。你们来看(课件演示)。

师:之前我们学习的24+5它们的个位4与5相加不满十,你们看(课件演示)。

师:这两个分式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它们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都是从个位加起,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不同点?(个位相加不满十的,得数十位与原来的十位相同不变。个位相加满十的,得数十位就比原来的十位多了一个1,这个1表示1个十,这个十是怎么来的?今天学习的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满十的,个位相加满十就要向十位进1,我们今天这节课学习的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进位)。

三、知识应用。

过渡语:接下来我们就带着同学们的建议来完成下面的练习。

1、课本做一做1。

2、填空----你们发现了什么?(提问)。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教学反思

(二)能力训练点。

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小棒、答题纸。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

8+6=20+15=30+(5+5)=31+5=。

7+9=16+50=20+(7+5)=27+2=。

7+4=。

学生完成后,师生分析每一组算式的不同点。

2.引入新课。

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7+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如果把“27+2”改成“27+5”应该怎样想?(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1。

1.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1)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7+5(左边放两捆小棒和7根小棒,右边放5根小棒)。

27+5。

(2)想一想。

把它和另外两捆小棒和在一起。

先把其中的10根捆成一捆,再和原来的两捆加起来。

现在一共有3捆小棒和2根小棒。

(3)说一说。

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2.师生交流,归纳算法。

(1)抽象:请两名同学分别向大家说一说操作过程,教师依据学生的叙述进行演示(可用小棒代替木块)。使学生对“个位数先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的算理形成表象。

(2)归纳:根据演示图,你能说说口算27+5时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师依据学生的回答完成27+5的计算过程。学生在书上把例题补充完整。

3.反馈练习:(投影出示)。

(1)35+5=。

63+8=。

同桌互相说说口算过程,然后向全体同学汇报,教师填上答案。

(2)5+35=。

8+63=。

先让学生联系本课的知识议一议,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用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3)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63页做一做,教师巡视。

三、巩固发展。

1.对比并口算。(学生在书上完成)。

7+6=9+5=6+4=。

27+6=39+5=6+54=。

2.口算。(教科书64页第2题,完成后师生订正)。

15+5=9+62=75+7=。

23+8=3+47=4+89=。

3.看谁做得快(投影出示,逐一露出数字)。

四、全课小结。

教师放手让学生谈收获并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教师在课题上补充“进位”二字。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64页第3题。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课本p11---p12例1。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知识,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能正确的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正确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认识到相同数位相加。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演示法、谈话法等。

教具:口算卡片,小黑板,捆扎好的练习本,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算。

5+20=30+6=60+3=5+40=50+20=。

30+60=60+30=50+40=3+50=40+10=。

(二)、谈话导入。

合作探究:

2、根据这些信息大家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你会列式吗?小组讨论一下。

3、如果不会算,可以摆小棒,拨珠,想一想,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计算,看谁的方法好。

(三)、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

2、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3、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4、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计算时要注意,个位上的数要加在个位上,整十要加在十位上,先从个位算起!

(四)、练习,实践应用。

1、堂上练习。

2、黑板做题。

3、评讲巩固。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六)、随堂练习。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反思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改革理念之一。我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中,首先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并要求学生用点子图把自己的方法表示出来,让学生经历用图示表征解释算法的过程;然后在去全班交流展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学生的汇报使学生明确如何划分点子图、算式表征了哪种计算方法,沟通图形表征、算式表征与计算方法之间的联系;最后,在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时,让学生再次利用点子图,表示出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结果,进而更好地理解其含义,掌握好算法。

借助点子图,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理解的同时,使学生逐步学会借助几何直观去解决问题,去表达和交流,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14×9=12614×3=42126+42=168……在学生交流多种多种算法时,让学生在感受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应充分让学生通过对不同计算方法和点子图的比较、归纳和分类,体验方法的异同,掌握解题策略。教师发挥引导作用“这多种方法,都体现了相同的解题思路“先分后合”。师追问:先分后合的解题思路有什么优点呢?学生体会后说“这些方法都是先分后合,分开以后,数变小了,就会算了。分了以后就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来解答了。”这样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优化意识。

学生在计算时,容易产生一些错误。例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某一位;积的位置对错位;出现相加的错误等等。如果不及时纠正,就会产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所以在学生计算中一定严格要求,书写工整,计算细心,认真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掌握其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知识迁移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2、使学生能熟练得进行进位加竖式计算;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主题图、投影片。

学具准备:小棒。

学习过程:

一、复习: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72+5=34+20=。

请学生用竖式计算,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说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意见。

教师:到底能不能呢?请同学们想办法算一算。

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6+35,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小棒、竖式或口算的方法。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1)请摆小棒的学生说。

提问:6根和5根合起来超过10根怎么办?

(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说。

提问:6加5得11,怎么写?

你认为应从哪一位算起?为什么?

(3)请口算的学生说。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3、比较小结:和我们以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比,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做一做: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指名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边做边思考书上提出的问题。

订正时指名说“个位上6加7得(),怎样写?”

“个位上6加4得(),怎样写?”

四、练习:

练习二第3题。

请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36+47怎样算,再列竖式计算。

第4题:笔算下面各题。

学生将竖式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得数写在书上。

组内互查、互评。

五、总结:

笔算进位加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

进位加36。

+35。

7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评课稿

今天听了周老师的《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课,《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91—92页例1。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笔算的基础上进行的。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多位数加的基础,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燥、抽象,张老师以学生乘船去鸟岛看鸟为主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面对新的需要解决问题——在讨论中探求解决的方法——广泛交流——发现并体会计算方法——尝试应用”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感受知识体系的构建。

一、周老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背景,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周老师利用了课本资源,把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条船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

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周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想法认真听取,公平对待,就如同学生的伙伴一样,和他们一起探讨。评价的语言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

三、引导学生设计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许多方案,但在教学中,教师没能很好地把握好,而应通过学生的计算,来判断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

四、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探究计算方法,有利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五、周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不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计算数学提倡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比较好地掌握尽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又相对简便的一种进行比较熟练地计算。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课堂上的教学需要在课后反思,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设计,力争创设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始终在情境中进行学习。纵观这一节课,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突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生活实际,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的内容,创设参观博物馆这样一个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在学生学习新知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具进行操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验证14+28结果到底是三十多,还是四十多。学生动脑想一想,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切实感悟小棒满十捆成一捆,木块满十排成一排。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进位加法,我再组织学生讨论:是先从个位加起比较方便,还是先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通过讨论交流,班内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先从个位加起,因为学生从比较中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从个位加起的优越性是不会把个位进的1漏加。如果先加十位的话,就很容易把个位进的1漏加。当然,也有一两个学生觉得从十位加起比较方便,我认为,只要学生能迅速、正确的计算结果,他们的方法我都予以尊重。因为从与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也认同从个位加起,相信只要有合适的时机,他们也会主动接受的。

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生成过程,从而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1、个位满十进一,有的学生虽然进一了,但十位相加时却忘了加一。

2、学生20以内的加法没学好,个位相加结果出错。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这节课中教学重点是: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教学难点是: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上1。为了突破重点与难点我采用了编儿歌的方法,这样符合孩子接受知识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习了。同时突破了难点,解决重点。在教法上我也深深的进行探究,例如:在导入新课时,为了新旧知识联系坡度小,容易让孩子接受新知安排26+3226+1026+3832+1032+3810+38从中进行分类,这样找出26+3832+38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不仅节约时间,还激发了学习的欲望。低年级学生由于展示自己的机会不能全部用语言表达出来,我就采用小组探究合作,分工学习,给每个同学思考的空间与语言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我看到每组在汇报时的解决办法有口算、摆小棒、竖式计算都能总结出计算的方法相同数位要对齐,要从个位上来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这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最大的感觉就是教师让学生动手、思考探究知识时给学生不够充足,自主。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和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知识经验基础,所以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提炼出问题,再进行合作交流得出计算方法,从而让学生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笔算加法。

整堂课运用低段教学环节将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渗透于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炼问题;解决问题,中。体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的教学理念。

课初,先由学生自主观察主题图,找出已知条件,然后根据已知条件提出问题,再从学生提出的问题中提炼出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一共有多少根小棒?”,然后列式解答。在本环节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提问,由于学生们都想提问题,而时间有限,所以我巧妙地让同桌之间互相提一个问题,这样既给了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空间,也合理利用了时间。

课中,进行了两次小组合作。第一次是各组学生合作交流“如何计算”,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得出了多种方法,如:摆小棒、口算、拨计数器、竖式等,并且学生都能主动上台与其他组的同学进行交流。第二次是在学生计算完“例题”和“试一试”后,合作讨论“列竖式时需要注意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笔算进位加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并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构图小结,且把注意事项编成儿歌的形式,不仅利于学生记忆,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最后,通过拓展创新题,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笔算加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全课总结时,先让学生根据构图复述本节课重点,帮助学生巩固记忆笔算的方法,而后让学生畅所欲言谈收获,提升学生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整堂课上完后我觉得还有些不足:

1、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我虽然及时点拨,但没有强调“计算时应先从个位加起”、“个位和个位相加的和应如何在竖式中写”,进而造成学生在后面的练习计算中有从十位相加的,也有不进位的,或是进位后忘记加的。

2、在出示儿歌后,直接让学生读,所以造成有些学生因不认识字而不会读。应先一句一句的领读,然后再一句一句的帮助学生分析,进而有利于学生记忆儿歌及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针对以上问题,在今后设计教学设计时,一定要做到课前精心准备,不仅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这样才能做到课中善于调控,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1.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

2.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估算初步。

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

位值表、课件。

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题)。

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始!

(核对答案)。

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一些新的本领。

1.口算38+25。

(出示动感画面)。

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

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

(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

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

(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

(出示课题)。

2.计算方法探究。

师: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

(师巡视,请2个学生回答)。

(1)30+20=508+5=1350+13=63。

(2)38+2=4040+23=63。

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

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

(再请两个同学)。

(3)38+20=5858+5=63。

(4)35+25=6060+3=63。

(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能力,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师:我们现在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玩具,你看38+29挑的是什么?34+28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如果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

(请2个同学)。

2.学生任意选两样玩具,口算价格,在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如果给你两样玩具,你会怎么选,要付多少钱?请你们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学生自由说,教师巡视去听,请两个学生说。)。

(通过这一层次的练习,学生在这一节课里将不再是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而是学会了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

师:刚才我们学了些什么新本领?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评课稿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解题中,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一,这个一要写的小一些,在十位数的右下方。在本节课中,突出了以下两大特点:

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有了不同的想法或困惑时,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进一步反思,找到正确的方法并得出正确答案。在本节课中,我抛砖引玉的将问题抛出,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通过摆小棒,拨计算器,理解当个位上两数相加满10时,我们就会把这10根小棒捆成1捆,变为一个十。在研究竖式计算时,我就点了一下,对于满10怎么向十位进1,孩子可以很好的接受。

其次,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本节课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在不同观点碰撞中产生绚烂的火花,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考交流习惯,并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在实际列竖式计算时,对于进到十位的小1的处理上不理想,有的学生将小1写的很大,我问答这个1要怎么写时,他们可以很清楚的说出要求。其次,有部分学生在自己第一次列竖式计算时出现了这样的错误:

38。

+24。

1

——62学生将小1自成一行。我下面要加强对学生做题的多练习,在练习中让孩子明白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评课稿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几节课听下来,我感觉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需要值得自己反思和借鉴。

1、情境的创设由生活中的乘车问题导入。数学源于生活,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处境生情,以乘车情境作为导入,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同桌的交流,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由于学生的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很显然提出的乘车方法也就很多。情境的导入,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铺垫。

2、探索新知由乘车方案入手,让学生尝试发现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对于解决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了口算的方法、摆小棒的方法等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课堂上孩子们基本上应用了口算的方法,也有孩子用了列竖式的方法进行了计算,针对孩子的做题方法,只是让孩子展示了口算的算理。对于笔算,指了一名学生进行了板演,此时让孩子认真观察孩子的笔算方法和过程,并且让板书的学生说了自己计算的过程。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竖式的写法也是一种模式,学生的第一感觉非常重要,所以在教学竖式的写法时,老师们都在黑板上进行了板演,让孩子们接触模式般的印象。

3、展示交流根据板书的竖式,但对于如何计算,老师们把这个问题交给了孩子。先让学生同桌之间交流算法,然后学生展示,在展示的时候,有的学生从个位算起,有的学生从十位算起,对于这些竖式的计算方法,老师并没有提示孩子非得从个位加起不行,而是给学生留有了下一步学习进位加法的计算空间。

4、巩固练习以基本的笔算开始,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认识,同时提高了学生对笔算算理的理解。

由此,反思自己的课堂,感觉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值得自己反思的地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之中,把学生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评课稿

听了杨老师的课,感受颇深,觉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学习。

杨老师整个教学设计从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操作理解——技能的形成——运用知识,形成了一个较完整的认知过程。

条法则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认知冲突的积极性。

层次的`练习,再通过大量丰富的练习熟练计算提高运算的速度和正确性。

另外,杨老师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很到位,以身示范,每一个”=”都是用尺子画出来的。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小棒操作,把静态的数字游戏动态化,在摆的过程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顺序学习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的观念。

教学目标: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笔算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索,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满十向前一位进一。

教学难点:个位满十该怎么写。

教具准备:笔、纸、小棒(整捆的100根,散的20根)。

教学过程:

一、操作小棒,体验“不进位加”的方法:

1、拿出7根小棒(直放),下面再放6根小棒,把两堆合起来怎样列式?7+6=13想办法:让人一眼就看出是13根。(10根一捆,再有3根;)(通过摆,捆小棒预先,铺垫“个位加个位”进位加。)。

2、13根下面放21根,

(1)1根放哪里?怎么对齐?2个十根该和谁对齐?

(2)把两堆合并在一起,算式怎么列?13+21。

(3)(从小棒抽象)列出竖式13。

+21。

34。

(有小棒抽象出竖式,形象地在脑中建构了竖式形式的过程。)。

3、34根下面放25根。

(1)怎么放?根据前面的经验。

(2)列式:34+25。

(3)竖式:34。

+25。

4、引出:列竖式时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二、操作小棒:体验“进位加”方法的形成过程。

1、在59根小棒下面放14根,

(1)怎么放?既对又快。

(2)将2根小棒合起来,先合什么?

(3)你又创造了一件伟大的事,把它写下来。

a、自己独立写。b、把刚才的动作(放在十位上的1个十)在竖式上该怎么写?

59。

(4)师生交流竖式写法:+14个位9和4相加写3进一,(这里有两个细节处理的到位:一是以“动作”为出发点把小棒1个十放到十位内化到竖式中很形象,便于理解掌握;二是“你又创造了……”让学生感觉自己很了不起,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体验。)。

3、引: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4、练习:56+3746+24指名板演,其余自练。

三、运用方法,解决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1、提出问题。2、用竖式检验。3、说明理由。

独立演算后,谁能帮助小明解决这个问题?

(三)智力题:代表小明感谢大家,奖励一道思考题:考考自己的智力。

18你能象左边那样,写出两个数相加,得数是99的竖式吗?

+81要求:找两个两位数,加起来和是99,它们十位上的和个位上。

99数正好交换了位置。

关键:先找到一个两位数,使它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得9,然后再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交换位置就得到另一个符合条件的两位数。

课后反思:

一、操作小棒,逐步完成两位数加法的知识建构。

边操作边引出一系列的算式:7+6=1313+21=3434+25=5959+14=7373+18=91,将百以内的加法进位的不进位的柔和在一起,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另由于第一个加数是前一题的结果,一方面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增强对每一题负责的信心,从小进行责任感的培养很有好处,这样的知识展开过程,三维目标地落实已很完美。

59。

+14,通过一系列地动作,增加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体验。

3

在竖式书写时又采用先尝试着写,不管对与错,妥与不妥突出以学生为主,然后再在教师,优秀学生的指导下书写竖式,这样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体验,许多学生情不自禁地把“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书写方法学会了,“进一”的含义也搞懂了。

三、活用方法,解决遇到过的实际问题。

1、上节课遇到过的:二(1)36人二(3)35人两班能合乘准乘70人的一辆车吗?要求先讨论后自行解决。

3、18。

+81你能象左边那样写出两个数相加,得数是99的竖式吗?

99。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评课稿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内容。

学生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口算方法来解决计算问题,但本节课重点是学习笔算加法的算理。反思这一节课,新课前对一年级的口算进行复习,强调算理很有必要,为本节课笔算奠定了基础,但是如果把后面例题计算拆开摆在口算复习中,对后面笔算起到更好的作用。

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不进位加),教材创设情境如下:小学二年级四个班去游乐园,人数分别是36、30、35、34人,如果一辆大客车限坐70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本节课只需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竖式,但当我提出:“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这一问题,经过学生的补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对于进位加的我把他们都写在了一个角落,作为课堂最后的拓展题让学生思考。在讲解例题一的时候,我巧妙的利用了小棒图,把小棒图竖起来摆,使得竖式形象化,接着把形象的小棒图再抽象成数字。

这一环节突破了本节课的重点---竖式的算理。再通过练习判断,使得学生对笔算时出现的种种情况有所警惕,从而都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处理本课的时候,有以下几点做得不够好:

1.没有深入的解释“合成一辆车”和“准乘一辆车”,导致在提出问题“哪两个班学生可以合乘一辆车?”后,还有学生提出后不确定是否可以合乘一辆车。

2.由于上一环节没有处理好,所以导致时间不够,后期练习中的判断改正题没做,拓展题也没做。这是本节课最值得检讨的地方。以后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备好学生,备好教材的每一句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评课稿

这部分内容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的笔算。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口算方法,明确了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减的道理,在用竖式计算时只是形式不同,但算理相同,计算难度不是很大。

教学时,由于是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出示算式之后,大部分学生能说出计算过程,只是速度比较慢。这节课虽然算理相同,计算的难度不大,但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竖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着重强调两方面的教学内容:

1、竖式的书写格式与规范;

2、竖式的计算过程。引导学生写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规范学生的书写是很重要的,小到竖式从哪个位置开始写起,画横线用直尺比着画,我都要严格要求。利用“个”、“十”的字样指导学生区分个位和十位,得数也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新授结束之后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总结:“用竖式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要注意: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一节课下来,练习过程中学生的竖式写法基本规范、整洁,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在计算时很多学生受口算方法的影响,从十位算起数位对不齐,还有一些问题是学生还没有适应竖式的写法,练习不够引起的,如,横式上的得数不写。当然这些问题预先都有想到,学生不可能一学就会,在后面的练习中,我会注意,多加强调,尽量减少错误的发生。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教案

1、培养学生细心计算。

2、解决竖式写法问题。

出示题目:27+34、34+36、61+9、83+7、32+48、23+67(同桌分做3题,同时请学生板演)。

同学们喜欢去公园吗?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都需要我们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它们,今天就让我们去人民公园检验计算能力。

谁能根据买门票和事编一道应用题?

3、你想买哪只汽球?算对上面的`得数,这只汽球就是你的。

课本13页第4题。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学习目标:

2、使学生能熟练得进行进位加竖式计算;

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习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主题图、投影片。

学具准备:小棒。

学习过程:

一、 复习: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

72+5=         34+20=。

请学生用竖式计算,集体订正。

请学生说说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二、解决情景中的问题。

1、教师出示主题图。

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意见。

教师:到底能不能呢?请同学们想办法算一算。

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怎样计算36+35,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用小棒、竖式或口算的方法。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1)请摆小棒的学生说。

提问:6根和5根合起来超过10根怎么办?

(2)再请列竖式的学生说。

提问:6加5得11,怎么写?

你认为应从哪一位算起?为什么?

(3)请口算的学生说。

提问: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口算时应注意什么?

3、比较小结:和我们以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比,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三、做一做:

教师用投影片出示题目,指名做在投影片上,其他学生做在书上,边做边思考书上提出的问题。

订正时指名说“个位上6加7得,怎样写?”

“个位上6加4得,怎样写?”

四、练习:

练习二 第3题。

请学生先用小棒摆一摆36+47怎样算,再列竖式计算。

第4题:笔算下面各题。

学生将竖式写在课堂练习本上,得数写在书上。

组内互查、互评。

五、总结:

笔算进位加时应注意什么?

板书:

进位加        36。

+  35。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