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实用5篇)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实用5篇)

作者:曼珠 2023年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实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一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笔者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画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副单杆、3条凳子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有几副单杆?几条凳子?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比如,在教学7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5只蝴蝶,右边有2只蝴蝶,合在一起共有几只蝴蝶?或者5只蝴蝶在玩耍,又飞来2只,一共有几只蝴蝶?在教学6的减法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解决“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3=6(个)的典型错误。所以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尤为重要。在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说解题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练好语言基本功。

四、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1?郾读单一的主题图。主题图中有很多非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学习兴趣。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比多”、“比少”问题,以小兔要盖一间房子,朋友们都来帮忙为故事背景,小猪抬木头,小兔抱砖头,其中蕴含了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木头比小猪多,苹果比胡萝卜少等数学信息。在孩子们眼里,画面更多的是故事情节而不是数学信息,所以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小兔家盖房子,有几只兔朋友来帮忙?(2)4只小兔抱了几块砖头?(3)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块数一样多吗?通过引导学生对比图中小兔和砖一一对应,使学生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小兔的只数和砖头的个数“同样多”;进而再设计问题:(1)有几只小猪来帮忙?(2)抬了几根木头?(3)是小猪的只数多还是木头的根数多?再引导学生找出图中小猪和木头一一对应的部分,则剩余部分是“多”或“少”的部分,认识了“多”和“少”的含义;学生通过说“木头比小猪多,小猪比木头少”等充分认识“比多”“比少”的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郾读图文结合的主题图。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比如,一年级上册第121页第11题,图上描述的是左边有9个小朋友在堆雪人,右边大树旁边跑来了一群小朋友,文字叙述“又来了9人”,很多小朋友不去看文字,仍然像左边那样数人数,数到5人(还有4人被遮住),于是就列式为9+5=14,脱离了图、文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3?郾读蕴含大量信息的主题图。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图意。比如,图上画了3只蜻蜓,6只蝴蝶,10只蜜蜂,要求补充问题并解答。这样的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弄清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当学生从图中知道“公园里有3只蜻蜓,6只蝴蝶”后,再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蜻蜓和蝴蝶一共有几只?”“蜻蜓比蝴蝶少几只?”让学生再模仿提出其他问题,如:“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比蝴蝶多几只?”

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图的能力,打好读图的基础,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也可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画线段图打下基础。当学生解题遇到困难时,会想到用画图来帮助分析,使画图、析图的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解题的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二

[摘要]为培养软件工程实用人才,提高软件工程课程授课效果,可以将传统理论讲授方式和情景seminar教学方式相结合的形式用于软件工程课程教学中。其中,情景seminar教学方式是结合软件工程课程特点提出的,包括分组研讨、主题报告、答辩评审三个内容。情景seminar教学方法的应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关键词]软件工程;seminar教学法;情景教学

一、引言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内容涉及面广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理论性强、内容抽象、晦涩难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掌握。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软件产品开发的理论、方法、过程、工具及一些实践积累的原则、经验等,不仅涉及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知识,还融合数学、管理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具有内容丰富、关系复杂、理论性和实践性强的特点。[1]传统教学模式根据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五个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知识、巩固知识、布置作业。如采用传统讲授的教学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很难体会到软件工程的工程化理念。同时,软件开发过程中,在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制约下,软件开发活动需要团队协作完成。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体会到团队沟通协调的重要性,难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本文将传统教学方法与seminar教学法相结合,根据软件工程课程特点,提出了情景seminar教学法,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seminar教学法

三、seminar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

将软件工程课程中的教学方法总体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传统的教师讲授部分,一是seminar研讨式教学。前者针对软件工程课程的授课内容,包含软件工程基础知识、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维等理论知识。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学习的方式,通过传统教学模式将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seminar研讨式教学模式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任务下发给学生们,让学生自己选择认领任务,课外通过上网、借阅查看各种任务相关阅读文献,探索问题解决方案,分析汇总形成课题报告,课堂上通过报告的讲解,开展与教师、学生间的深入讨论,从而内化传统课堂的授课知识,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知识的内涵,学会知识的灵活运用。

(一)情景seminar教学法

软件工程课程中情景seminar教学法的组织形式如图1所示,根据课程需求将授课内容分为五个模块(软件工程基础知识模块、需求分析模块、软件概要设计模块、软件详细设计模块、编码和测试模块),每个模块都由传统授课方式+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组成,其中传统授课方式教授该模块理论知识,知识主要是单向流动的,由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知识;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实现知识的双向流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学生与教师之间是平等的研讨地位,更能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包含三个环节:基于模块理论知识以及本模块需完成的阶段报告进行分组研讨,模块报告负责人撰写并讲解报告,答辩评审报告。图1中每个模块都是独立应用传统教学法+情景seminar教学法的个体,五个模块之间同时又具有前后依赖,相互衔接的关系。

(二)软件工程教学中情景seminar教学法的应用

在课程的首次授课中,讲授软件工程课程的地位及意义,同时让学生明确本课程将要采取的完整的授课形式:传统讲授形式+情景seminar研讨式。情景seminar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实施步骤如下。

1.确定分组

根据软件工程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将学生分组,每组学生由5人组成(1名组长,4名组员)。每组学生在软件工程课程整个课程的学习中,可以从教师给出的课题库中选取课题题目,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定课题题目,由于每组课题要模拟软件在生命周期中的各阶段(省略编码阶段,测试阶段只进行基于需求的测试),故课题可称为模拟项目。

2.课题认领,任务分工

每组组内学生都有选择课题的权利,最终的课题需通过组内学生商议、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共同确定课题题目。组长有协同分工、平衡组员工作的责任。课题经小组成员一致认领后,组长要将课题的子任务分配给组员。每个模拟项目有5个子任务,分别需撰写项目策划方案、需求分析报告、软件概要设计报告、软件详细设计报告和软件测试计划。组长必须认领课题的项目策划方案,剩余的四个报告可由组员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分别认领,报告的最终分配由组长协调完成。上交选定课题题目及各阶段报告撰写人名单,如无特殊情况,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分配给各组员的任务不得改变。

3.穿插授课

虽然课程中采用两种教学模式,但这两种教学模式不是孤立进行的。根据软件工程具体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实施计划,传统讲授形式和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是结合进行的,是相互影响、互为依赖的关系。软件工程知识按内容划分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都以传统讲授形式和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独立进行。通过传递讲授形式将理论知识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下查阅资料,将知识逐渐内化吸收,通过课堂的情景semi-nar研讨方式使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能更公平、轻松地沟通交流,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4.小组研讨

小组成员选择课题题目时,需要组员共同讨论、研究确定最终模拟项目的内容。并且,在组长的协调下,组员认领选定模拟项目下的任务报告。小组内每个组员的任务报告,都需要小组分工合作,查阅资料,研讨、质疑、确定方案,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协同合作的能力,在研讨中主动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撰写报告

组内成员根据自己认领的任务,经过组内研讨确定最终方案,独立撰写个人的任务报告。这个过程锻炼了学生阅读文献能力、文字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也为其以后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6.走上讲台

为了增强学生表达能力,应该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大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方案设计,每个组的组员都有机会把自己负责的任务报告通过讲授的形式,让其他学生与教师对自己的报告有一定的了解。

7.答辩环节

答辩环节是评审报告的关键环节,学生登台讲解自己的报告时,其他组成员和教师为评审组成员,可针对学生的报告,提出自己的质疑,不合理、不正确、有歧义的地方都应该被指出。答辩环节不仅是对主讲报告的学生表达能力的锻炼,对报告内容的审查,更能激发其他组员学习的兴趣,使其主动找出主讲学生的报告中的问题,深入对问题的理解及相关知识的内化。

四、结束语

情景seminar教学法是一种结合软件工程课程特色的seminar教学法,将seminar教学法有效地融入软件工程课程的不同模块中,与传统讲授方式相结合,同时又不限于研讨,增加了软件工程的阶段情景特色,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真正做到师生的互动交流,通过良好的双向沟通以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三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阶梯式教学的意义

(一)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阶梯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是因材施教教学原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能力是数学素养的核心。而阶梯式教学方法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践活动,在激发每一位小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分析能力,指导小学生利用数学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展现数学教学的全面性、实效性。

(二)促进学生水平的全面提升

阶梯式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通过针对性地教学模式指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发现数学的魅力,在不断的课堂练习中,获得成就感。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全面提升每一位小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解决“学困生”存在的问题,培养出更多的.“学优生”,提升班级学生的整体数学能力和数学成绩。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阶梯式教学的应用

(一)学生水平分阶梯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每一位小学生的日常数学学习表现、学习态度、数学考试成就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阶梯划分。教师可以将学习能力较强、数学成绩较好的一些小学生划分为a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指导他们学习一些能够充分挖掘学生数学学习潜力,展现丰富数学思维的“开放式”数学内容和练习题目。一些数学基础较好、数学成绩一般的学生可以划分为b组,主要是指导他们在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计算和解答数学问题,提升学生数学能力。而一些数学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划分为c组,主要是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和深入掌握,学会计算一些简单的数学习题。

(二)教学模式分阶梯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具体数学能力进行合理的教学模式阶梯划分。在一节数学课堂中,既要有“面向全体”的环节,又要有“培优辅差”的环节。对a组学生主要是通过“自学—疑问—探究—答疑—总结”为主的教学模式。b组为“习题练习—反馈教学—完成教学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c组主要为“基础知识讲解—循环指导—尝试成功—激发兴趣”的教学模式。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学习,要求c组学生能够掌握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性,并会画平行四边形的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进行回忆,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要求b组的学生在掌握c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能够快速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在完成数学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更多的习题练习,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a组学生分析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并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鼓励学生发现更多的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和生活中的主要用途,为学生布置更多的“开放性”练习问题,提升小学生数学能力,并使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知识框架结构。

(三)教学评价分阶梯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加深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的考查,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考查之后,教师要给予不同的学生适当的评价方式。例如,在对a组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可以采用竞争式的评价方式,严格要求他们,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问题。b组的学生采用激励式的评价方式,指出他们在学习中的问题,引导他们努力赶超优秀学生。c组学生主要要采用鼓励式的评价方式,要对他们的进步和成功表示赞扬,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信和学习的动力。

三、总结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将现代教育观念运用到教学的每一个细节当中,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促进每一位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适应个体差异,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四

当今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政治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家间的交流与沟通越来越紧密,这就对我国当前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英语教学的最终意义在于人际间的沟通与交流.但是,怎样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对于语言方面的教学,应当给学生创造一种语言情景,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到相关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组织语言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因此,笔者就我国当前的情景教学法在英语中的应用问题展开论述,文章首先对情景教学方法进行了概括论述,继而分析了情景教学法的积极作用,最后提出了英语情景教学的几种方法,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广大的英语教育工作者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作者:李娜作者单位:湛江师范学院基础教育学院英语系刊名:商情英文刊名:shangqing年,卷(期):2009“”(32)分类号:h3关键词:情景教学法英语教学积极作用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篇五

一、改善教学方法,开展游戏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强调,小学数学课堂应当充满趣味性,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一般地,趣味性教学往往与游戏教学关联,因此在构建小学情景化教学课堂时,教师应当积极尝试游戏教学法,将数学课堂与游戏结合,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能玩游戏。比如在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报数”时,笔者让学生从1开始报数到99,在报数过程中,规定遇到“5”及“5”的倍数时,要跳过该数字,如果学生报错数时,就惩罚他们为其他学生表演节目。这样一轮下来,自然有学生存在报错现象,于是他们又表演起唱歌、跳舞、绕口令等节目,整个数学课堂仿佛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学生唱跳玩乐,既达到了本节数学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而且助于学生集中精力和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游戏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教师还可以针对不同学科知识,设计出各种趣味性十足且形式各异的数学课堂游戏,参与游戏的形式可以是以学生个人为主,也可以小组形式进行。在学生进行游戏过程中,教师切不可完全放任不管,听之任之,这样不仅不利于推进游戏的进程,而且不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教师要从旁指导和监督,对学生游戏过程中偏离课堂教学主题的现象要及时纠正,让游戏环节与数学知识内容紧密结合,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二、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情境创设是情景化教学的核心,也是学科教学的有利“武器”,好的.情境创设能活跃课堂气氛,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环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提问题时要充分抓住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如何进行有效、恰当的提问,如果所提出的问题方式不对或者受其他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学生对提问丝毫不感兴趣,那么提问就沦为形式,徒劳无功。对此,教师在提问时,可以通过学生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将问题寓于童话故事中,创设出童话式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融入童话情景中,与童话主人公一起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时常采用童话故事导入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问题情境创设。比如在学习除法相关知识时,笔者就跟学生讲道:“在一个山谷里面住着一群小精灵,一天,精灵族长带着一大堆的苹果准备分给精灵们,精灵族长对小精灵说:‘我给你们每人分两个苹果’。爱吃苹果的精灵们想要多点,于是要求族长多给,族长无奈地说道:‘那给你们20个苹果分给你们10个精灵’。精灵们想了想觉得还是不够,于是又要求更多,最后族长生气地大声吼道:‘给你们200个苹果分100个精灵’。这回精灵们终于满意了,得意洋洋地以为自己占了个大便宜,可谁想到……”到这里,笔者故意卖了个关子,让学生思考结果是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与讨论之后,笔者与学生一道探索得出:精灵其实没有占到便宜,每个精灵最终得到的苹果只有两个,因为被除数的除数增加相同的倍数,它们的商不变。

三、结语

综上所述,情景化教学方法作为小学数学创新教法中较突出的一种,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等,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当有效地将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