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屈原的心得体会(汇总8篇)

屈原的心得体会(汇总8篇)

作者:XY字客 屈原的心得体会(汇总8篇)

心得体会是对一段经历、学习或思考的总结和感悟。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屈原的心得体会篇一

拂去历史的粒粒尘埃,走进那漫漫历史长河。拾取这历史沙滩中的粒粒贝壳。诶,这一颗竟是如此的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原来这是一颗闪光的珍珠。楚人的珍珠,亦是世人的珍珠,这就是为世人所敬仰的屈子,灵均。

曾几何时,你也是性格之奇特,品性之高雅。你以芰荷为衣,以芙蓉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曾几何时,你也是学富五车,才华横溢,你"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曾几何时,你也是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无奈地发出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声声哀叹。曾几何时,你也是忠君爱国,视君为美人。

你博闻强志,娴于辞令,也曾声明显赫,贵为左徒。你推崇改革,实施美政。可终究还是触及到封建贵族的根本利益,他们只顾及自己的利益,置百姓民族的利益于身后。他们嫉贤妒能,视你为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把你粉身碎骨。这就是你所说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吧!而此时你所朝思暮想的"美人"确还不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不分善恶,不辨忠奸,察纳雅言。对你是避之唯恐不及。

面对如此打击你并没有气馁,因为你还有"举长矢兮射天狼"壮志未酬,又怎能说放弃就放弃呢?于是在秦国正准备打击楚国之时,你便力求合纵抗秦,然而,怒张仪之狡诈,哀楚王之愚笨。便为张仪的商於六百地所欺骗,从而使齐楚两国从此断交。致使楚国遭受偷袭,而无一国援救,楚国亦是屡战屡败,合纵抗秦之术也早已名存实亡了。最后楚王也死于秦国,你也被不知觉醒的顷襄王所放逐。

面对山河的支离破碎,面对百姓的流离失所,虽然你已清楚的明白楚国已经病入膏肓,已经烂到骨子里了,但是这泱泱楚国的命运岂是以你一人之力可以改变的。于是你沉沦了,你绝望了。那天,你面容憔悴,形容枯槁,独自一人失魂落魄地走在这汩罗江畔,你深深地感慨道:"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有人问:那你为什么不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呢?但你任然以"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俗之漫蠖乎?"来维护自己的高洁志向。

你如出水芙蓉,出淤泥而不染,绽放在我心田里;亦如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盛开在世人的思想里。你就是楚国的泪,亦是楚国的魂,你的诗也随汩汩江水流入我的心里,在我的心里荡起阵阵涟漪。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屈原的心得体会篇二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的重要民俗文化节日之一。而屈原,则是与端午节息息相关的人物,他给了我们许多值得思考和感悟的东西。在屈原的故事中,我看到了力量与坚持,也理解了传统文化背后的智慧与美丽。在我看来,屈原端午将永远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教会了我许多的道理和学问。

首先,屈原的故事给了我力量和勇气。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为国家民族付出了很多。然而,因为他的忠诚和正直,反而被人羡慕嫉妒恨。最后被楚王贬谪到湘江。面对床弟泪两行,辞章如湘君,屈原写下了《离骚》,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痛惜和对人民的思念之情。他没有因为困境而退缩,反而变得更加坚强,这让我深受震撼。屈原的故事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勇敢面对,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想,永不言败。

其次,屈原让我明白了真正的价值和取舍。在屈原被流放湘江之时,有个原本深爱他的百姓打算跟随他一起投江,以示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为了避免无辜百姓的死亡,屈原做出了自己最艰难的选择,写下了竹简并丢入江中。屈原为了不让自己的爱民之心成为一场悲剧,牺牲了自己,这让我深感他的伟大和高尚。他告诉我,成全他人的快乐和利益远比个人的得失更为重要,对社会和他人的奉献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再者,屈原给了我对传统文化的新的理解和感悟。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而屈原的故事正是端午节的起源之一。据说,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划龙舟、包粽子,还会挂上艾草和挂包,以驱逐邪气和瘟疫的祛除。这些习俗和文化传承了上千年,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民间,展现出我国独特而内涵丰富的文化。通过屈原这个形象性的符号,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也感受到了这些文化所包含的智慧和美丽。

最后,屈原教会了我懂得感恩和珍惜。屈原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大臣,他心系百姓,放弃自己的幸福和利益,无私地为国家和民族奉献。他的精神和境遇告诉我,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珍惜身边的一切。每当我想到他抒发忧愁之情的《离骚》,勾画出的是他对国家的深情厚谊,我都倍感温暖和感动。屈原传递给我的信息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身边的人和事都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我们要用一颗感恩的心来珍惜和对待。

总之,屈原端午给了我很多的启迪和思考。他的故事里有力量和坚持,有价值和取舍,有传统文化的美丽和智慧,更有感恩和珍惜的品质。屈原将永远是我们追逐的目标和学习的榜样,他的故事也将永远激励我们展现出最真实的自己,去追逐一个更美好的世界。愿我们以屈原为引领,端午这一天,悟出更丰富、更深刻的心得与体会。

屈原的心得体会篇三

1、进一步学习屈原爱国、正直的高尚品德,并从文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2、解本文写作特点: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的紧密结合,即人物评传的特点,明确本文不同与其它人物传记的地方。

3、将本文屈原的诗歌结合起来阅读,从中感受屈原的正直集中表现在他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上。

4、重点的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词义的运用等等。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难点:

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阅读全文,理清全文记叙的线索。

教学步骤:

政治理想诗人形象

美政民本忧国忧民,热爱祖国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奇服……高驰……食玉英

(唯美情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世溷浊——高驰不顾、苟余心……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路曼曼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任——疏——黜——迁——投

活动的时间为序,第一部分(1——3自然段)任——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黜——迁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投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身后影响

四、布置作业:熟读翻译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3、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明确:作者从解题、成因、内容、风格四方面介绍了《离骚》。“其文约……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段话,是结合屈原的作品和人格说的,说明屈原的秀美文辞与高洁志行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二、重点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几件大事:第一,受骗绝齐,第二兵败丹淅,第三复释张仪,第四诸侯击楚,第五赴秦身死,第六为秦所灭。屈原个人的遭遇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明确: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四、熟读课文,体味:司马迁有着与屈原相似的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着屈原那样正道直行的品格,有着屈原那样深厚而又执著的感情。他景仰屈原,同情屈原,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哀怨之情。

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六、《信陵君窃符救赵》本篇重在引导学生自学,列出结构提纲,举出集中表现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论和行动,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本篇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略)

七、学生自读《语文读本》中:《孔子世家》、《伯夷列传》、《毛遂自荐》、《鲁仲义不帝连秦》《贾生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货殖传序》。

屈原的心得体会篇四

《屈原》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它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描绘了历史上的一段真实而又传奇的故事,也反映了古时候人民的思想感情。读完《屈原》,我深深地被它所包含的深邃意义所感染,也体会到了其蕴含的哲理和美学意味。

二、主体

《屈原》是一部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古代诗篇,它通过叙述屈原的真实经历,展现了其对于国家民族的忠贞。作为一名贤士,他的心中始终装满了对于祖国的深深眷恋。即使在离乡背井的流浪时期,他也始终在构思如何如何回到故土,如何如何助国家度过难关。这种家国情怀深深地打动了我。

除此之外,我在阅读《屈原》过程中,还深深地体会到了它所展现的独特美学意蕴。整篇文学作品的笔挺简洁明了,宋代张栻曾评价它“书法虽藏而不实,可谓完籍之篇”。作品中表现出的舞蹈、歌颂、扮演和神话等艺术形式,与其中对于人生价值之探索相辅相成。在《天问》一卷中,屈原陈述了对于世界生命的感慨和思考,通过对大道、道德、生命的理解,展现出了一种思想美学。全篇构思完整,灵感泉涌,让人感受到汉学思想中的远古魅力。

三、感受

《屈原》的深厚内涵给了我巨大的启示。作为一名现代人,我们应该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了解文化的源头和底蕴,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修养,在人生的道路上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价值观。

同时,在看待社会问题时,我们也应该深思《屈原》中所反映的人性弱点。屈原的智慧并非凭空自生,其中有着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见和忧虑。正如他所说:“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通过对于人性本质的研究和反思,我们或许可以摆脱社会中种种不良现象的束缚,走出精神迷茫的困境。

四、启示

屈原先生被誉为“固守王法,强调仁义礼智的祖国思想和文化的最高代表之一。”他不仅是典型的中华贤君之一,也是一个具有现代化思维的人物。他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也应该像屈原一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将其发扬光大,并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其与之恰好相适应的价值。

五、结尾

总之,读完《屈原》之后,我深深被它的境界所震撼。穿透文本的文化气息和思想内涵是我不断探究的方向,也是我不断追求的目标。愿我们都能在日常的生活中赞叹生命的美好和追寻真理的旅途上,得到类似屈原所示的启示。

屈原的心得体会篇五

空气凝固,风欲起而未能。屈原,你最终还是来到了边。你脸色憔悴,形容枯槁。面对无理的诽谤、不公的流放、坎坷的人生,你最终选择了纵身投进的这条大江。 用尽了力气,拂不去悲伤的回忆。你——屈原,楚怀王的左徒,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相当年,你是多么的精明能干,你是多么的擅长言辞,又是多么的明于治乱。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你主张抗秦,却遭受到楚国佞臣们的迫害。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们以小人之语谤君子之为,他们以小人之技蔽君子之才。

于是,你渐渐被君王疏远了,被流放了,直至看到你心爱的祖国灭亡了! 在寂寞的风中,你在行走,伴随着夜的精灵,你赋《离骚》。没想到当年大名鼎鼎的楚国大夫,却遭到受尽诽谤的后果! 你竭忠尽智,但终日被谤,你的心里又怎能无怨无恨呢?理智是冰冷的慰藉。你最终选择了汨罗江为长眠之地。这一天,你出现在汨罗江边。憔悴枯槁的身心,就连渔夫都能看得出你那沉重的心。 你宁愿赴江流而葬身鱼腹,也不愿蒙受尘世之污浊。 这就是你,华夏大地上坚挺而自豪的脊梁。你,就在这一年的这一天,纵身一跃,以转瞬即逝的生命,表达了对楚王的憎;以高尚的情操,表达了对楚国的爱。即使成为鱼腹中的佳肴,你也要与楚国永在一起,永不分离! 这时,在那一段沉沦历史的长夜中,熠熠生辉的只有这汨罗江中的一颗不屈的心! 啊,屈原!

屈原的心得体会篇六

屈原公园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屈原路上,是岳阳市的一个历史名胜区。近日我有幸到此旅游,对屈原公园产生了深厚的感受。在这个焕然一新的公园中,我感受到了岳阳人民对屈原的深深敬仰之情,也感受到了岳阳市的城市形象的全新展示。以下是我对这次旅游的个人心得和体会。

首先,屈原公园给我留下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公园的入口处,我看到了一座巍峨的屈原塑像,雄姿英发,神态矫健,展现出一位伟大文化名人的气派。公园内有一座屈子堂,里面摆放着用来纪念屈原的文物和史料,让人对屈原的生平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此外,还有一座仿古建筑的楚楼,整个楼内墙壁上都镶刻着屈原的名言佳句,曲径通幽,景色宜人。在这个文化浸润的环境中,我感受到了岳阳市对于屈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

其次,屈原公园让我体验到了湖南园林的独特魅力。公园内的建筑和景观都是以湖南传统建筑的特色为主,精致而雅致。游览公园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个个精心打造的景点,比如“丹心铁骨”雕塑,给人以力量和勇气的感觉;还有湖边的石桥,以及湖面上的亭台楼阁,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体验。从林中小径到湖边曲桥,从红墙碧瓦到参天古树,湖南的园林景物展示出了千姿百态的风采,令人陶醉其中。

再次,屈原公园的环境整洁、清新。一进入公园,我就被它的整洁和美丽所吸引,到处都是碧绿的草坪和鲜花盛开的花坛。公园内有专业的园林工作人员细心打理,让整个公园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以舒心愉悦的感觉。由于公园内禁止吸烟和随地扔垃圾,所以公园的环境一直保持着干净整洁。这样的环境不仅让游客感受到舒适,也彰显了屈原公园作为一个公共场所的高品质管理。

最后,屈原公园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公园内设有晨练区、跑步道、健身器材等,让人们既可以享受自然的美景,又可以锻炼身体。此外,公园内还有游船码头,游客可以在湖上乘船欣赏美景,尤其适合一家人或者情侣一同享受浪漫的时光。在屈原公园的旅游中,我发现人们的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使所有游客都能够在其中找到乐趣。

总的来说,屈原公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对于屈原这位伟大文化名人的一种纪念和致敬,也是对湖南传统文化和园林建设的一种传承和创新。我相信,屈原公园将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此游玩,感受岳阳市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魅力。

屈原的心得体会篇七

第一篇: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重五、端五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但今天端午节的众多活动都与纪念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战国时代,楚秦争夺霸权,诗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张遭到上官大夫靳尚为首的守旧派的反对,不断在楚怀王的面前诋毁屈原,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有着远大抱负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怀着难以抑制的忧郁悲愤,写出了《离骚》、《天向》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29年,秦国攻占了楚国八座城池,接着又派使臣请楚怀王去秦国议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冒死进宫陈述利害,楚怀王不但不听,反而将屈原逐出郢都。楚怀王如期赴会,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来,楚怀王悔恨交加,忧郁成疾,三年后客死于秦国。楚顷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国,顷衰王仓惶撤离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连听到楚怀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后,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的汩罗江。

江上的.渔夫和岸上的百姓,听说屈原大夫投江自尽,都纷纷来到江上,奋力打捞屈原的尸体,(此风俗日后演变成赛龙舟)人们纷纷拿出家中的粽子、鸡蛋投入江中,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还有郎中把雄黄酒倒入江中,以便药昏蛟龙水兽,使屈原大夫尸体免遭伤害。过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条昏晕的蛟龙,龙须上还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们就把这恶龙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黄酒抹七窍,有的还在小孩子额头上写上一个“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虫都不敢来伤害他们。从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难日,楚国人民都到江上划龙舟,投粽子,喝雄黄酒,以此来纪念诗人,端午节的风俗就这样流传下来。

第二篇:

屈原的心得体会篇八

屈原,一个千古传世的文学巨匠,被后人尊称为“中国文化的先知”。他的文学才华和政治见解对中国文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近日,我有幸在学校的课程中学习了屈原的作品,深受启发。在学习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屈原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情感表达的魅力。

屈原的作品以《离骚》为代表,这是一篇极富感情的辞章。通过阅读《离骚》,我沉浸在屈原的诗情画意中,仿佛融入其中。屈原以其深沉的思想、雄伟的卓越的才华创造了这样一篇博大精深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高官厚禄之下的深深苦难。这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学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和启示。我们不能仅仅追求功名利禄,而是要关注内在的成长和精神的追求。

屈原的作品流淌着丰富的诗性和哲理意味。从屈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思考和追求的力量。我想,这是屈原思想的魅力所在。他通过韵律和节奏的运用,表达了自己受逼迫的心理,以及对人生的独立看法。在学习屈原的作品时,我也深感到自己在诗歌创作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关注情感的表达和思考的深度。

屈原的才华是凌驾于时代之上的。他是一个重视个性与独立思考的作家,通过他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聪明才智和对人性的洞察。他以超乎寻常的才智引发了对外界社会问题的关注,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见解,也呈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触及。我深深地被屈原洞察人性的能力所折服,将这种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屈原对于政治的批判让人深思。他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自由的追求。屈原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世俗权力和腐败政治的批判和讽刺,从而表达了他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屈原并非只是一个官场的悲情主义者,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让我觉得,即便生活在现实的入世之中,我们也应该努力追求真善美的理想。

屈原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他的才华和思想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通过学习屈原,我认识到真正的文学之美不仅仅是字句的优美和优雅,更重要的是联系到生活、批判社会以及呈现真实的自我。学习屈原使我受益匪浅,也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殿堂的大门,我期待着更深入地了解和品味屈原的作品,并且运用他的才华和思想启发自己的创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