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合同范本>混合运算教案(通用20篇)

混合运算教案(通用20篇)

作者:梦幻泡

教学工作计划应该具备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便教师能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混合运算教案

老师:同学们的口算果然厉害,看看小数混合运算。能否依然“百发百中”(放课件3,练习6),做四道练习,安排男生和女生各做2道,进行比赛,然后请4位同学上黑板板书。

男同学:女同学: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己运算,自己总结计算步骤,

还学习主动权给学生,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和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1、使学生联系已有的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对分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使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获得成功的乐趣的体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6课时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

:p75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5题。

1.让学生结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

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让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课件

1课时

一、复习

2.学生列式计算后教师小结。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板书,并问学生是怎样想的。

指出: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2.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想想该怎么算?让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计算后,问: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教师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地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何联系?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指出:这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指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3.做练习十二第5题

提出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学生独立做题,指名板演。

集体评讲。

4.做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直接写出得数,集体核对。

5.做练习十二第2题的第1竖排

指名板演,集体练习后评讲。

6.做练习十二第3题的第1竖排。

练习后评讲。

五、课堂总结

六、布置作业

做练习十二第2题第2竖排。第3题第2竖排,第4题学生自主完成

后全班交流。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

p76-77练习十二第6-11题。

:1.进一步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灵活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能运用所学规律和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小黑板

:1课时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6/76/111/9312/33/43/5

11/63/11 4/93/8245/6

二、完成练习十二第6-11题

1.完成第6题

指名学生板演,集体练习评讲。

2.完成第7题左边竖排。

让学生先划出运算顺序,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的要简便。

4/510/32/510/3 7/83/81/83/8 5/9(18/359/40)

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4.完成第8题

先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然后解答,集体评讲。

5.完成第9题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列式解答。

6.完成第11题

学生弄清题意,找出所需条件,列出算式,解答,师生共同评讲。

三、强化训练

1.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4/5( )-2/5=2 ( )6/25-2/77/8=19/4

学生先思考,尝试解答,教师适当点评。

四、本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完成第7题第2竖排,第10题。

六、教学思考题。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p78-79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1、2题。

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

2.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件

:1课时

一、谈话导入

谈话,并出示例题。

学生自由读题,了解题意。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2,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谈话:为了使已知条件之间、条件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更清楚,可以先画线段图。

教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画线段图的过程,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完善线段图。

2.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在图上指出来。

各自列式解答,指名板演,期于学生同时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探讨其他算法

设问:想一想还可以怎样算?

学生思考后交流。教师适当评讲。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再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2.完成练一练第2、3题

学生弄清题意后独立解答。(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

集体评讲。

四、总结回顾

五.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1、2题。

p79-80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三第3-5题。

思考方法,能正确解决类似问题。

2.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习惯,

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件

1课时

一、复习

王芳看一本120页的故事书,已经看了全书的1/3,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全校的三好学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占3/8,女生有多少人?

学生独立解答后,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

二、教学例3

出示题目,要求学生默读。

指名学生读题,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从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增加了1/6这句话中你看出是哪两个量在比较?比较的结果怎样?

问:今年的班级数比去年多谁的1/6呢?那么应该把什么时候的班级数看作单位1?

教师指导学生画线段图。

教师再根据线段图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求今年有多少班,可以先算什么?

请你试着把这道题做一下。

教师找出不同的解法进行板演,并让学生说说思路。

三、完成练一练

1、做第1题

(1)引导学生画线段图理解题意

(2)看线段图分析

(3)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做第2、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评讲。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四、巩固提高

1、完成练习十三第3题

学生直接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核对。

2、练习十三第4题

学生读题后,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进行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

五.本课总结。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5题

:p81练习十三第6-11题。

教学目:1.能正确、熟练、灵活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能正确熟练地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

过两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课前:小黑板

:1课时

一、计算

完成练习十三第6题。

二、先指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1.白兔的只数比黑兔多5/8。

( )5/8=( ) ( )(1+5/8)=( )

2.圆珠笔的价钱比钢笔便宜1/4。

( )1/4=( ) ( )(1-1/4)=()

三、完成练习十三第8-10题

1.完成练习十五第8题

(1)学生先读题,比较两题的异同,并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十三第9题

(1)学生先读题,并说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

3.完成练习十三第10题

读题,弄清题目的意思后,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要求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四、创新学习

学生练习,集体评讲时,教师提示:要注意单位1的变化。

五、本节课总结

六、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第7、11题。

p82练习十三第12-18题。

通过对比,能正确熟练地用分数乘法和加、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不超过两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小黑板

一、计算

完成练习十三第12题。

二、先指出单位1的量,再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1.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7。

( )2/7=( ) ( )(1+2/7)=( )

2.裤子的价钱比上衣便宜5/8。

( )5/8=() ( )(1-5/8)=( )

三、完成练习十三第13---18题

1.完成练习十三第13题

(1)学生先读题,比较两题的异同,并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指出:每个分率所对应的量不同,得出的结果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同。

2.完成练习十三第15题

(1)学生先读题,比较两题的异同,并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式。

(2)列式解答。

(3)集体评讲。指出:一字之差,但所表示的意思却不同,一个表示占计划的1/8,是一个分率;一个是1/8吨,是具体的数量。

3.完成练习十三第16、17题

读题,弄清题目的意思后,独立列式解答。

集体评讲:要求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

四、本节课总结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十三第14、18题

六、完成思考题。

读题,引导提问:没有人既不喜欢跳舞又不喜欢唱歌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交流解题方法,集体订正。

七、课后作业:动手做。

混合运算教案

1,通过观察,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应用计算法则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通过观察,类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定律在分数四则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运算定律及有关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4,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观察,类推的思维能力和灵活计算的能力.

确定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明确混合运算的顺序.

一,复习

1,复习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一个没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只有乘除法或加减法,应该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应该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一个有小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小括号外面的.

(3)在一个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后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2,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428+639―175 (2)1.8+1.54―30.4

(3)3.2[(1.6+0.7)2 .5] (4)[7+(5.783.12)](41.2―39)

3,口算.

3 + 6

4,小红用8米长的彩带做一些花,如果每朵花用米彩带,小红能做多少朵花

二,新授

在上面第三个问题的后面增加她把其中的4朵送给了同学,还剩多少朵花 (增加问题后就成为例4)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说一说,怎样求还剩多少朵花

3,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出两种思路:

a,可以从条件出发思考,根据彩带长8m ,每朵花用m 彩带,可以先算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b,从问题入手想:要求小红还剩几多花,根据题意,应先求小红一共做了几朵花.

4,学生独立列出综合算式后,让他们说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从以上分析请你推想: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适用于分数吗

通过分析例4的题意我们可以看出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同样适用于分数和计算.

三,巩固练习:p34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第一题,然后全班校对.引导学生比较计算分数连除或连乘除的两种算法,通过比较,使学生发现统一约分后再计算比分步计算简便.

(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提问:(1),老爷爷每天跑几圈

(2),半圈用哪个数来表示

(3),照这个速度,怎样理解

(4),要求老爷爷每天跑步要用多少时间,要先求出什么

(5),现在你能解答了吗,能解答的自己写出解答过程,不能解答的请教老师.

(6),指名口答解答过程,师生共同订正.

四,全课总结:

1,说一说,今天学习了什么新知识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有什么发现吗 有什么想要告诉老师和同学的吗 请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

《混合运算》教案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呈现“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材料,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尽量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混合运算”是“数与代数”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及两步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稍复杂问题的基础。教材通过游戏情景,提出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的问题,展开对简单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的学习。本节课的设计遵照以解决问题为框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利用现实的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体会运算的价值。

1.借助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先乘除后加减”的道理。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想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本节课的重点,

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1.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解混合运算的顺序。

2.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对知识和方法不是直接地揭示,而是靠学生在自己感知的基础上探索获得。教师要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道理,体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而不是把这个规定强行灌输给学生。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习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生动活泼的和有个性的过程。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习题,激发学生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并有目的地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一堂课要取得成功,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此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制作课件

一、复习铺垫,激发兴趣

课堂充分利用学生的好胜、爱表现的心理,对学生进行过关测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习了旧知,为新课的学习起到了搭桥铺路的作用。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知道老师今天要带你们去哪儿吗?学生激动地喊:想!随即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发现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带入探究的氛围。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三、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从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中筛选出“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这个问题怎样解答。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试着列算式,并提示: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2.反馈交流,总结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师指名学生汇报,并把算法板书在黑板上。(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的清晰条理性。)

在此基础上,向学生提问:这些同学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重点明确:这几道算式都是先求3个组的人数,再加边上等待的人数。也就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让学生观察,当算式里有加法和乘法时,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后再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这几组算式,你能发现有什么共同点吗?

学生观察后自由发言:算式里都含有两级运算,在加减法和乘除法同时出现时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并用课件出示。

(这样设计的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这个环节中,加法在前和减法在前是计算的一个难点,最容易出错,我在这儿做了重点指导。比如: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7+),再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结果(12),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19)。

四、巩固运用,自我提升

1.基础题:首先是说运算顺序,并进行计算。这些题都是对学生计算方法的进一步巩固。

2.综合应用题:判断并改错。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3.拔高题:练习十一第六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增强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

五、总结评价,知识梳理

一节课的总结,对整节课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也是对整节课的梳理。让学生谈收获,说感受,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

板书设计:

含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

分步算式:4×3=12 12+7=19

7+4×3

=7+12

=19

混合运算教案

理解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会进行两级混合运算。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并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不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过程。

在自主解决问题、改写算式等活动中,初步感受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减”这一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会计算加减混合运算的式题。

一、解决问题,自主探究交流。

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喝饮料,那么你们了解一箱饮料有多少瓶吗?

师:现在老师提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算一算。

教师要注意巡视,以便了解学生的解题方法。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方法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教师要注意巡视,了解学生的改写情况,并根据学生试着改写的情况,决定下一个环节采取以交流为主,还是以讲解为主。

总结运算顺序。观察写出的算式,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的表达语言可能不一样,只要意思正确,就给予肯定。

二、巩固提高。

1、牛刀小试。

教师要注意巡视,以便掌握学生的解题方法,特别关注是否出现综合算式。

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学生没有写成综合算式可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再让其他学生把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理解运算顺序,完成脱式计算。使学生了解在一个算式里,有除法有减法,先算除法。理解有减有除算式的运算顺序。

2、大显身手。

1)师:我们一起来观察刚才的两个综合算式。

24×3+863-36÷4。

说一说,有什么运算,运算顺序是什么?

指名回答。

师:刚才结合解决具体问题,我们知道了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有加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有减法,要先算除法。在一般数学运算中,也有同样的规定。

2)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要注意巡视,发现错误及时个别辅导,可指名学生到黑板板书。

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解答,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生多样化的解题方法。鼓励学生列成一个算式计算。

三、全课总结。

打开数学书第56页,课前布置大家预习,找出你认为重要的话,谁来说一说。齐读。

学到这儿还有什么疑问?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和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教学有乘有加、有除有减不带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这节课充分利用信息窗所展示的情景图,并加以铺垫,把计算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本节课还利用了同位合作、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使学生讨论、讲解、自评、互评,充分发挥了小课堂的作用。同时,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以及自主设计、相互交流,进一步体会到运算顺序的合理性,通过一节课的教学,充分理解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算。最后充分利用两道自主练习,巧妙的设计恰到好处地强调了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并且很好地检验了学生学的情况。

课上完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抓住生成的信息,强化新知,解决问题要到位。

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让动脑优于动笔。

今天在课堂上学习试一试时,虽然提醒学生先看有哪些运算符号,但没能提醒学生“看题后先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再动手计算。并介绍给学生这是计算时的一种好方法与好习惯,可避免好多学生拿到题目就盲目动笔,不思考,凭感觉,不能静心深入研究问题,从而导致错误率提高,实际上这也是新课程以来人们发现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行动先于动脑。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学会思考,思考后再行动的稳中求胜的先进的学习理念,这也是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做成大事的成功秘诀之一。

混合运算教案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审题、仔细验算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掌握混合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计算。

帮助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一、口算引入。

1、计算:140×3+280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使学生明确:当只有加减或乘除法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混和运算。

板书:不带括号的混和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题。

学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2)学生分小组讨论上述问题并汇报。

(3)师:在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中应该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学生在书上完成。

2、试一试:150+120÷6×5。

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指明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通过刚才两道混合运算的解答,你能总结一下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吗?使学生明确: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混合式题里,应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乘除连在一起,或加减连在一起,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个别学生作业。

注意强调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要明确:在没有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式题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法。

2、说出运算顺序,并口算出计算结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

学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汇报思考过程和解题方法。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

《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课本第9页例4,练习三1~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乘混合在一起的算法。提高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2.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3.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及其计算方法。

5.计算。

5×6+7×315×(34-29)

二、新授。

问:最后两题的运算顺序怎样。

(第一题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第二题先算括号,再算乘法)

说明:如果我们将那两道题的整数改为分数,它们的运算顺序也是不变的。按照同样的方法算一算下面的题目。

出示例6。

问: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学生回答后独立完成。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

板书:

三、巩固练习。

1.课本12页做一做。

2.练习三1~5题。

板书设计分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教学反馈:

混合运算教案

1、使学生正确掌握100以内加减混和运算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估算水平。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能正确熟练的`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主题图、投影片。

一、学前准备:

1、口算:8+9+1=2+4-3=9+6-5=。

18-4+2=20-7-9=14-7+5=。

16+3-9=7+6-4=15+3-8=。

2、计算下面各题。

5597302658100。

————————————————————————。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车上原有56人。到站后上车的有19人,又下车27人。

想一想:现在车上的人比56多还是少?

小组讨论,指名列式计算:

5629567556-8=48(人)。

-27+19+19–27。

————————————。

29487548。

2、练一练: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一、课堂作业:

1、计算下面各题。

2、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二、课堂: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三、板书设计:

5629567556-8=48(人)。

-27+19+19–27。

————————————。

29487548。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小组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一、创设情境 激情引趣

(一) 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刚刚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计算,你们已经知道怎样准确计算万以内的两个数的加减法,说一说怎样笔算万以内两个数的加减法。

同学们,你们通过回家问爸爸、妈妈,知道农历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吗?(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老人节那天你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

小红一家又是怎么做的?请看屏幕。

点击课件,出示情境图,放《常回家看看》的歌曲。

(二)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答:小红去了姥姥家。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姥姥的一身衣服需要多少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双鞋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3、买一条裤子和一双鞋子一共需要多少钱?

4、姥姥的上衣比姥姥的鞋子便宜多少钱?

5、姥姥的裤子比姥爷的鞋子贵多少钱?

6、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

7、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小组讨论,班内集体订正。.

二、合作学习 探究新知

(一) 活动一:买三件衣服用了多少元钱?

师:把前5个问题放进问题口袋,先解决第6个问题。

1、你会解答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用什么方法解决?

2、小组内交流。

3、谁愿意展示你们的算法? (学生板前展示)

班内交流。

4、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 估算:112+103+88≈300(元)

(2)列综合算式计算:

112+103+88=303(元)

(3)用竖式计算

112

+ 103

215

215

+ 88

303

5、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独立思考说出理由。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二)活动二: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1、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三:总结归纳运算顺序并验证。

1、小结:观察算式的特点: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怎么算? ( 从左往右挨着算:先算前两个数,用这个得数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 )

结论:没有括号的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谁愿意展示你们的算法? (学生板前展示)

班内交流。

3、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 估算:112+103+88≈300(元)

(2)列综合算式计算:

112+103+88=303(元)

(3)用竖式计算

112

+ 103

215

215

+ 88

303

5、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独立思考说出理由。 重点指导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四)活动四:给姥姥买的衣服比姥爷的贵多少钱?

1、先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算法。

2、全班交流,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五)活动五:总结归纳运算顺序并验证。

1、小结:观察算式的特点: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怎么算? ( 从左往右挨着算:先算前两个数,用这个得数再加上或减去第三个数 )

结论:没有括号的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猜一猜:连减应该怎样计算呢?

三、实践运用 发展能力

(一)以自主练习题为题材设计闯关活动。

1、第一关:变魔术。

小红来到姥姥家,跟哥哥小强玩起了变魔术的游戏。看, 我有三张魔术图片,每张图片上有两道题。 分组做,每组两道。姥爷说,这些题,哪个小组做对了,就奖励那个组每人一个优胜小星。赶紧做吧。

2、第二关:助人为乐。

一位邮递员叔叔也想请我们帮忙。走哪条路近?请帮他算一算。

(二)对闯关活动进行小结,教师以评为主。

四、归纳总结 巩固新知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0的内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已经比较熟悉了,本册教学分数加、减法和分数乘、除法时,已出现过一些两步的混合运算式题。本课时是在此基础上,教学计算三、四步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因此教材在讲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没有再详细说明运算顺序,而是直接说明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然后结合例1,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并让学生自己计算出结果。掌握好这部分的内容将对今后学习分数与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其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1、知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一看、二想、三算、四查”四步骤能正确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检查等良好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计算联系向学生渗透运算的逻辑性,相互影响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创造性地进行学习。

识与技能: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其中含带分数的乘、除法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探究—研讨”法为主,形成一种多向交流的课堂氛围。以“讲、扶放”的形式进行教学,其中又将算理的讲解与学生自主练习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

学生通过计算练习,独立思考和开展小组合作互评活动,完善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寻求解题的多种有效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我分四大程序进行教学

(一)、复习准备、导入新课

1、出示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让学生回忆说说运算顺序。强调积、商可以同时脱式计算。

2、计算,计算后引导学生观察,写成一个综合算式。与准备题比较有何不同,从而揭示课题并板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所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以旧知唤新知,促进知识迁移。有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深化理解,形成一定的技能。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3、习中除要求学生按以上四步骤解题外还鼓励学生互相检查。整个过程中注重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在计算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交流,学生积极性很高。我们知道数学知识丰富多彩,有时又错综复杂。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计算中做到细心检查是至关重要的。按这四个步骤解题就可以大大降低学生的出错率。学生互相检查这一活动环节的设计是为了给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高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

(三)、练习反馈、巩固升华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地正确计算,所以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了以下不同层次的练习。

4、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根据以上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2、提问:这两道式题的计算结果相等吗?运算顺序呢?第

5一道算式先算什么?第二道算式呢?

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交流、订正。

三、教学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通过交流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2、做“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直接写出得数,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选择一两题要求说说运算顺序。

3、做练习十第3题。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每道题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4、做练习十第4、5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今天教学了新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这一课时的教学,我想说三点:

其一:教学例题的处理——这一例题与以前的教材不太一样,以前的教材这一例题的内容是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的,一是讲运算顺序,一是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而本教材是利用一个例题同时进行了这两个内容的教学。但是例题设计得比较巧妙,利用两种解法,先回顾出运算顺序方面的知识——先乘除再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这一运算顺序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再用两种解法之间的联系及简便性的比较,让学生一步明白乘法的分配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其二:要做好“整数乘法的运算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的前奏——要让学生通过对分数连乘的回忆,让学生感受到以前的计算已经应用了乘法的另两条运算律。如连乘时的交叉约分就应用了乘法结合律(比如先后两个乘数上进行约分),还有交换律的应用(比如连乘时的第一个数与第三个数的约分),还有连乘时列式的多样性等,都体现了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在上面的补充基础上才能总结出“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光靠一个例题是很难看出来的。

其三:要注意灵活计算——比如“练一练”第1题的第1小题——式中的乘除混合部分应该先化除法为乘法再同时约分计算。要提示学生为了简便,不能忙于约分,要常先或前或后的化一化,再看一看,考虑好计算方法再计算。利用简便方法是为了减少错误率。

要想上好计算课,一定要深入钻研教材,贴近学生用真实、扎实、丰实、厚实的教学感染学生,这样的计算课堂一定会告别枯燥,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主要采用“尝试教学法”,以旧拓新,激发兴趣,启迪思维,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

混合运算教案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或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

1.口算。

让学生做复习第7题.时间4分钟。

集体校对得数。

提问:你能说说小数加减法怎样计算吗?关键是什么?

2.引入课题。

我们在学习了小数加、减计算的基础上.还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这节课,我们复习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定律或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力。

1.整理运算顺序。

做复习第8题前两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检查各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提问:谁来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指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也是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在有括号的算式,先算括号里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2.复习简便算法。

做复习第9题。

让学生分析、讨论每一小题怎样算比较简便。

组织学生交流每一题的简便算法,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或规律。

1.做复习第ll题。

让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答要怎样想。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列方程所依据的等量关系。

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里的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2.做复习第12题:

让学生说一说题意。

学生解答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提问:解答这道题是怎样想的?

提问: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复习第8题后两题,第9题,第10题。

无锡市胡埭中心小学 周晓刚

混合运算教案

1、知识与技能: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熟练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并能扎实有效地进行应用,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用类推迁移的方法进行学习。

3、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自我发现、自我梳理,培养学习能力,感受自我发现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混合运算》教学教案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经历探究、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按顺序正确计算。

情境图、课件。

一、情境引入。

从图画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练习,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探究学习。

1、出示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下面的问题。

(1)小丽一家已经走了多少米?

(2)小强一家已经走了多少米?

(3)现在小强比小丽多走了多少米?

(4)老爷爷还要走多少米才能走完10000米?

2、解决问题。

(1)教师:上面哪个问题可以一步算出来?哪个问题不能一步解决?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独立解决前两个问题。

板书算式。

52×47=2444(米)。

50×47=2350(米)。

设计意图:一步计算的问题是学生能够独立进行解决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既进一步感知有关路程的数量关系,又为下面解决复合型题目做好准备,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

(2)现在小强比小丽多走了多少米?

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尝试列出算式。

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

根据题目,看算式说说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观察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根据题目的'数量关系理解:混合式题中有减有乘,要先算乘再算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像上面的算式:52×47-50×47减号两边的乘法可以同时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由一步计算问题到复合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量关系,在具体问题中明确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3)解决“老爷爷还要走多少米才能走完10000米?”的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尝试解决,出示不同的算式。

70×30=2100(米)。

60×30=1800(米)。

=6100(米)。

10000-(70×30+60×30)。

10000-(70+60)×30。

=10000-(2100+1800)。

=6100(米)=6100(米)。

观察上面的算式,说说每一步计算的含义?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同桌间相互说一说。小结运算顺序,明确:在括号中如果有加有乘,也要先算乘再算加,括号里的运算计算完之后再把括号去掉。

设计意图: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要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理解,这里借助具体问题,让情境中理解多步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特别是括号中有两三步运算的该怎么计算,进一步掌握运算顺序。

三、自主练习。

1、自主练习第1题。

分组完成:学生分为两组,先说说运算顺序,然后独立进行计算,指名板书订正。

2、自主练习第2题。

比赛练习,订正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3、自主练习第3题。

独立思考解题,订正交流时说说每步计算的含义,然后说说还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自主练习较好的检测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计算能力,同时,通过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发展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学生互相说一说。

混合运算教案

1、先判断下列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能够化成有限小数的请化成小数。

1又1/252又2/73/817/20。

1又5/124又3/43又7/9。

2、口算。

4.2+1又3/101又3/4-0.10.7+1/43又3/5-3.6。

1又1/2-1.52.5-7/100.5+1/31/3-0.2。

(1)指名口答。

(2)师生共同回顾分数、小数混合运算时的一般考虑方法。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本单元主要学习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它是今后进一步学习三步乃至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内容具体涉及加减、乘除、乘加、乘减、除加、除减混合及带小括号的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上节课已经学习了其中加减、乘除这一部分,这节课在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教学,以解决问题为线索来学习计算。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今后更为复杂的计算学习奠定知道和思维基础。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基础上来进行的。学习乘法(除法)与加法(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教学的重点和关键,教学中应注意突出重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功体验。

1.结合具体练习,使学生掌握含有不同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会进行脱式计算

2.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掌握既有乘除,又有加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看—说—算—查

一、激趣导入(约3分钟)

1.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0+4+30= 2×4×7=

15+5-10= 6÷3×2=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运算或只有乘除法运算时,我们要按( )顺序进行计算。

二、自主学习(约7分钟)

1.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2中的情境图。

2.请大家仔细观察,说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3.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回答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吗?同桌讨论,然后说一说。

4.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怎样列式计算呢?

5.尝试列综合算式:4×3+7

三、合作交流(约10分钟)

1.4×3+7这道题你会用脱式进行计算吗?

2.指名板演,全班齐练,评价。

3.7+4×3这道题你会用脱式进行计算吗?请大家试着算一算。

4.算完后,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自已计算的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5.小组内交流。

7.比较7+4×3的运算顺序和4×3+7的运算顺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8.师生共同归纳小结。

一个算式中,含有除加、除减计算时和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一样,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法。

四、精讲点拨(约8分钟)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五、测评总结(约12分钟)

1.达标练习

(1)下面各题第一步先算什么?把他圈出来。

20-8÷2 7×5-3 4+4×6 81÷9+2

(2)完成第50页第5题。

2.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混合运算?运算顺序有什么特点?

3.作业布置:课本50页4、6题

数学教案-混合运算

探究过程十分重视形象思维教学和推理思维教学。如我在教《连加、连减》时,在学生看图(左边3只小鸡,中间2只小鸡,右边1只小鸡)讲图意并列式计算后,我让学生观察3+2+1这个式子里有几个运算符号,3、2、1各表示什么?整个式子表示什么?从而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我们用加法计算,而这种加法式子我们叫连加;接着让他们小组讨论3+2+1这个算式应该怎样算,最后让他们思考这个算式还可以怎样列式?在探究教学中,我用思考题启发学生说话,了解学生的思维情况,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给予肯定、纠正或补讲,从而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在教连减时,我让学生观察比较:前面的式子(3+2+1)我们把它叫做连加,那这个式子(8-3-1)叫做什么呢?此时,我紧扣“旧”知识,捕捉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训练点,给学生探究时间,让他们观察、比较、思考、讨论,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进而形成初步的探究氛围。

教学设计综述: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第一册中的“6到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中的一节计算教学课。它是学好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关键。计算是一切数学活动的基础。因此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项最基础性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有3点:一、懂得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二、理解并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三、会正确口算加减两步计算式题。由于计算教学本身具有的抽象性,学生学习起来显得十分枯燥,以往学生对这类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知识掌握不扎实。基于以上情况,教师从以下三方面展开教学:1)情境激趣,引发思维2)网上探究,协作交流3)强化练习,拓展运用4)全班交流,总结评价。信息技术提供的网络资源以其它媒体和手段无法替代的情境再现、超时空交流等功能与优势,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提供了理想的学习环境和操作性平台,为学生呈现了仿真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习兴趣,并为他们提供了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氛围,引导他们积极体验,在特定的环境中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学习经验。在多媒体网络环境支撑下的数学基础性课程教学,可以有效地缩短学生认知的过程,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有力的手段,促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得以牢固地掌握,并达到灵活运用。

教学策略分步阐述(教案模板):

课   题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学科   年级  。

教学目标 。

二、理解并知道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

三、会正确口算加减两步计算式题。

重、难点  。

信息环境及媒体  。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分 步 策 略。

谈话引入:“小朋友,都乘过公共汽车吗?”

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设置了内容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和学会应用。

选择学生三个板块的练习题上传至教师机进行展示教师帮助引导学生作总结评价。

有人上车,有人下车。

用鼠标移动电脑图像中的人物上车与下车”。

把车上的几个人“拉”下来,再把马路边上的若干人“拉”上了车。

小组同学的合作讨论下,列出了各自的算式,

学生自主地选择点击相应的板块。

由学生自己介绍进行全班交流。

多媒体技术把生活场景搬进课堂,通过形象、具体的移动变化、动态的图像与音频构成了仿真的学习情景,激发了兴趣,帮助学生展开想象引发思维。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把学生思维的过程形象地再现出来,使学生在新颖的操作活动中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

发挥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的。

运用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经验的重组建构。

概念的掌握和巩固,关键在于应用。

在生动、丰富的情境中进行强化新知识的练习巩固和应用。

学生在信息技术呈现的图像、声音的激励下,不断体验成功。在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

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

数学混合运算教案

使学生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掌握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

备注

一、 复习旧知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三、课堂小结

五、作业

1、口算练习九第1题

问:分数除法要怎样算?

2、引入新课

这节课,就用学过的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学习分数的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

1、教学例5

出示例5

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出:按照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分数连除,要转化成分数连乘来计算。改写成连乘后,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相乘。

2、教学例6

问: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小结

根据例5、例6的学习,你能说一说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要怎样计算吗?

指出:在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里,凡是遇到除以一个数,都可以改写成乘这个数的倒数。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转化成分数连乘来计算。

1、做练一练第1题

2、做练一练第2题

3、做练一练第3题第一行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要怎样计算?

练习九第2题第一、二行,第3题第二行。

这节课的例题对学生而言很简单,但是练习九的第3题解方程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大部分的时间花在解方程上比较合理。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计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运算能力,能灵活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选择简便合理的运算方法;培养观察、比较和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科学性,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验、有错即改的良好学习习惯。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运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一、引入新课

1、口算练习。

直接写出得数。集体交流,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2、出示例1

引导:同学们,这两个物品你认识吗?(中国结)你从主题图中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说说是怎么列式的,并且是怎样想的。

板书算式:2/5×18+3/5×18(2/5+3/5)×18

3、揭示:这两个含有分数的算式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尝试计算,认识运算顺序

引导:这两道算式各是先求的什么?你能计算出得数吗?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2/5×18+3/5×18,你先算的什么运算?乘法算出的结果表示什么?

说明:先算小中国结和大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米,也就是先算这个算式中的乘法,这两步乘法可以同时计算脱式。

提问:(2/5+3/5)×18先算什么呢?先算的是哪个数量?

说明:先算两种中国结各做一个要用彩绳多少米,也就是先算括号里的

2、小结运算顺序。

提问:通过这两题的计算,你认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可以怎么算呢?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以前学过的整数运算顺序相同这里有乘法和加法,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3、明确运算律。

提问:比较解决例1的两种不同解法,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如果让你选择算法,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通过讨论让学生发现:整数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的运算。根据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提问:这两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同桌相互说一说。

提问: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你认为要注意些什么?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集体交流,说说哪里用了简便算法,分别是怎样想的。小结:简便运算主要应观察算式的特点,看能不能运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使计算简便。有些题目不能直接进行简便计算,要先算一步或几步才能应用运算律或规律简便计算,因此在计算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算式的特点,思考能不能用简便计算。

3、做练习十二第3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指名四人板演。

交流:每道题是哪里用了简便计算,依据是什么?

四、全课总结

五、布置作业。

混合运算教案

老师:同学们做了不少题了,有点累了吧,为了奖励同学们的优秀表现。老师讲个故事给你们听,好不好?展示课件10、11。这是前苏联“联盟一号”飞船因工作疏忽,遗漏了一个小数点导致飞船和科学家一起坠毁的悲剧。

分数混合运算教案

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备注。

一、复习铺垫。

1、计算。

2、投影片反馈、评讲。

二、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1、改变复习题(2)的运算符号后出示:

7又7/8-4又5/12+2又1/6。

审题:与复习题比较有什么区别?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今天我们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出示课题。

三、教学新知。

教师提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要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括号里面的。)。

(1)尝试计算。

(2)投影反馈:

解法1:7又7/8-4又5/12+2又1/6。

=7又21/24-4又10/24+2又4/24。

=5又15/24=5又5/8。

解法2:7又7/8-4又5/12+2又1/6。

=7又21/24-4又10/24+2又1/6。

=3又11/24+2又1/6。

=3又11/24+2又4/24。

=5又15/24=5又5/8。

(3)小结:

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性质同样适用于分数加减法,做题时要注意观察题中各数字特点,运用合理方法进行计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家家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可以从左往右依次演算,也可一次通分,同步计算。要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是假分数的要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

(4)试一试:

7又7/8+4又5/12-2又1/66又5/6+4又3/5-11又2/15。

(1)把例添上小括号为:

7又7/8-(4又5/12+2又1/6)。

(2)尝试练习。

(3)反馈:

说说运算顺序及运算方法。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先算括号里面的)。

(4)再尝试例2。

计算:2又1/5-(1又3/4-5/12)。

(5)投影反馈。

(6)讲评。

计算过程中,可约分时要及时约分,可使计算简便。

(7)小结:

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计算过程中,可约分时要及时约分,可使计算简便。

四、巩固练习:

1、对照练习:

7又1/2-2又5/9+3又1/6...............7又1/2-(2又5/9+3又1/6)。

2/15+3又3/10-2又1/3...............2/15+(3又3/10-2又1/3)。

在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计算题时,也必须认真审题,弄清运算顺序。

2、改错:

5又1/2-1又5/8+1又3/88-3又6/11+1又5/11。

=5又1/2-3=5又5/11+1又5/11。

=2又1/2=6又10/11。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1、p.139(1-3左8题)。

2、《作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