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报告>旅游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材料(专业19篇)

旅游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材料(专业19篇)

作者:紫衣梦

工作汇报是衡量工作效果的参考依据,写好汇报可以展示自己的价值和贡献。工作汇报是在工作过程中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梳理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在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工作汇报时,首先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汇报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

镇纪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后,我镇高度重视,把搞好这次活动作为当前一项中心任务来抓,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下大力气,抓好落实。经过近一年来的工作,基本完成了各个阶段的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周密部署。

为使活动扎实顺利开展,首先,我镇成立了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副书记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其次,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清机关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状况的基础上,认真制订《**镇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印发给镇属机关事业单位贯彻落实。该实施方案明确了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实施步骤和检查验收的有关事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指导性,使整个活动有章可循,循序渐进。同时,镇党政领导还分工积极指导分管部门开展工作,有效促进各单位机关活动的深入开展。再次,充分发动,提高认识。我镇及时召开党政班子成员扩大会议,组织学习县动员大会和有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好这次的活动。

二、组织学习,统一思想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党委坚持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学习分析研究机关纪律作风整顿和优化营商环境问题,同时下来自学有关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通过学习教育,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牢记宗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联系实际,查摆问题。

为确保这次活动不走过场,我们严格按照要求,把抓好查摆问题作为整个活动的关键。我们通过自查、发放征求意见表、悬挂征求意见箱等形式,认真查找本单位及工作人员在思想、工作、纪律、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查摆,重点是查找“窗口”部门是否存在吃、拿、卡、要,刁难群众,是否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或违规行为。通过查找差距和不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根源,认识危害,增强自纠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查找问题,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是服务意识差。有的对群众办事不热情,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二是办事水平低。有的方法简单粗暴,引起群众强烈不满,工作效果差。三是自律意识差。有的不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上班迟到、下班早退,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在查找问题完成后,大家都认真写出了剖析材料,明确了存在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并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召开了科级干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邀请了县领导参加。

四、边查边改,注重实效。

搞好整改是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我们坚持边查边改,边整边改,各党员干部特别是镇党政领导都有针对性地认真写出了整改措施,对照存在的问题进行边整边改,力求见到实效。各站室也都针对查摆出来的存在问题,紧紧结合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队伍的现状,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力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同时为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在制度建设上做文章,镇党委、政府专门研究,建立健全了27项规章制度,坚持从完善制度上巩固整改成果,建立改进机关作风的长效机制,有效地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五、创新工作,提高效率。

1、紧扣镇情,实行“全程便民代办服务制”,制定了实施办法、实施细则,并在镇、村服务点(站)进行了隆重挂牌。镇政府设立全程代办服务站,全镇各村设了31个便民服务点,镇包村干部为助理代办员,每村每个点设代办员2名,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性事宜实行全程代办,目前可代办包括报销农户合作医疗在内的7项事务,使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服务,极大地方便的村民群众;特别是偏远村民节省了大量办事成本和办事时间,群众普遍称赞。

2、紧扣政务,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镇把活动同确保社会稳定,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解决制约机关服务效能充分发挥的各种障碍,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努力实现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一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依靠项目引进发展镇域经济,今年已有3个大项目已引进或达成引进意向。二是构建“环境治理”网络,镇筹建环卫站,村建立环卫队,集中治理环境卫生,保持良好的镇容村貌。并在各项工作中,力戒办事拖拉,注重赶时间,提效率,出效益,在10月份的扶贫攻坚战中,仅用了2周时间就完成了县下的目标任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总之,通过这次活动,我镇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学习和竞争意识,强化了大局观念和宗旨意识,提高了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是:一是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强,自律性不够;二是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很多,如干线道路不畅问题,村民的思想素质低的问题等;三是创新的面还很小,如全程代办大多还停留在事务性上,经济性工作的推开还有待摸索。进一步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将存在的问题努力化解,把制约发展的因素逐渐排除,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创新,以创新促进工作,以创新优化环境,坚持不懈地把机关作风建设和环境优化引向深入,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发展。

政法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2017年以来,大元边境经济合作区从健全机制、夯实基础、优化流程、专项整顿等几个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动园区内审批服务等重点工作的开展,园区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具体情况如下:

截至2017年底,园区内含有福建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大元沙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福建大元兴荣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建大元汇隆食品有限公司等45家企业进驻,较去年同期增长137%,总投资额约18亿元人民币,总注册资本约135万元人民币,企业从业人员约5000人,用工满员达到90%以上。外资企业有两家,包括福建越香园乳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中越合资股份制企业)、香港祥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余均为内资企业的有限责任公司。为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抱团取暖,降低用地成本,有6家企业签订协议租用大元-福满贸易加工区东区标准厂房,2家企业租用西区标准厂房进行生产建设,4家企业租用园区内丰源肥业公司厂房进行生产建设,主要生产体育用品、纺织服装、门锁执手等产品。

(一)创新服务,推行“代办”制度。大元边合区不断加强园区企业服务,创新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在园区内大力实施企业、项目“代办制”,在企业备案、签约、注册、入园审批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推进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的公共服务事项,以优质的服务吸引企业入驻,例如,在引进兴荣食品加工项目和汇隆食品加工项目时,大元边合区落实专门人员前往工商部门办理相关入园审批备案手续,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总计为企业办理手续5项,节省50%的人力,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

(二)抢抓机遇,推动企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充分利用大元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结合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强烈心理,进一步深化就业扶贫协作,帮助更多当地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企业在招工用工方面优先录用当地符合用工条件的贫困户,招聘的岗位涵盖了普工、厨工、保安、保洁员等20多个工种,提供的就业岗位近20个,月薪均在2000-3000元左右,且多为包吃包住,大大减轻了应聘人员的生活负担。例如,福建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成功招聘3名贫困户普工,福建大元安派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招聘5名贫困户普工,八人均为中石户口。其他企业也在招录当地贫困户,预计有30名贫困户在园区内务工。

制品项目中,面临着产品销售淡季、产品积压的问题,大元边合区通过建立微信、qq群,拓宽网上销售渠道及朋友圈,传达销售信息,积极调动一切能调动的资源,推动了公司销量大幅增长。

(四)积极探索,协助缓解企业用工紧缺问题。充分用好用足跨境务工管理等相关办法,借助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设立的境外边民务工管理服务中心等平台优势,探索为园区内企业聘用境外边民务工提供入境务工业务“一站式”服务,边民出入境证、中国临时居住证、务工证等证件办理。截止2017年底,已累计为园区办理跨境务工手续300多人次,为园区口岸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缓解了当地用工紧缺问题。

(一)用地指标存在不足问题。

2017年以来,园区以实施项目建设落地年为号角,大打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一批重大项目已经陆续开工建设,但目前存在着建设用地和林地指标受到限制等问题。由于大元、福满建设用地存量少,城市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内可供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非常有限,严重制约项目推进。另外,有些项目建设用地还涉及基本农田问题以及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土地指标缺乏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制约园区扩大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园区产业优势不明显。

为红木加工园区,受市场因素影响大量红木加工厂房因无力继续开发而导致闲臵,目前闲臵的红木厂房23家,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此外,一些从事农副产品初加工的企业仅停留在仓储、分选、包装等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加工业效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无大型或支柱工业支撑,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仍需加快。

二是边贸加工业规模小。通道经济特点较为突出,本地加工制造发展明显滞后,进出口商品落地加工能力较弱,加工贸易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能力亟待提高。截止2017年底,我园区积极推进的边贸加工业项目共13家,其中仅4家已建成投产。受整个经济形势影响,园区现有的工业企业扩大生产的不多,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中,鹏源食品、金正食品、果然美项目在开工建设后迟迟不能竣工投产,大元-福满贸易加工区西区红木加工项目大部分已建好厂房闲臵多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新开业的福建越香园乳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因技术及设备调试问题,于9月初才正式投产。兴荣坚果加工、汇隆坚果加工、山东沙土坚果加工、恒标变性淀粉加工等项目投产时间推后,影响工业指标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

(三)发展环境不够优化。

向专注点存在差异,出现政策多却不适用的状况。

二是厂房竣工验收手续繁杂。厂房竣工验收所需资料和手续过于繁琐,厂区企业有时因不了解相关办证手续问题,重复工作,耽误太多时间,影响企业投入生产,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四、相关建议。

(一)对园区项目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

一是协调加快批复土规调整,增加用地指标,同步办理用地预审工作。协调国土、农业等相关部门,解决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调整臵换难题。

二是协调军事部门、供电部门、通信部门等大力支持军事设施、国防光缆、光纤线缆迁改的难题,进一步加快迁改速度、降低迁改费用,确保项目加快落地。

三是指导申报各类专项资金,以拓宽贸易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以支持贸易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建议国家对边境经济合作区企业在扩大企业投资、项目用地、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政策支持,尤其在跨境劳务需求等方面适当给予政策性放宽支持,通过更加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企业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建议省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环境。建议省鼓励企业在与校企合作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以发挥当地职校、院校资源,由针对性的培养技术人员,拓宽用工渠道。

镇纪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为不断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招商氛围,我公司根据黄政办发[2018]35号关于印发《黄陵县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方案》、黄办发[2018]15号关于印发《黄陵县2018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结合县纪委《全县优化营商环境督察情况通报》,现将我公司营商环境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公司成立了优化营商环境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副经理赵文胜同志担任,营销科长刘利峰、办公室魏峰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行政办公室,具体由刘利峰负责组织协调各入驻企业供水报装相关工作。

(二)注重活动实效。积极发挥供水企业对外服务职能,着重从简化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拓宽服务方式、加强水质检测、管网巡查、设备检修、供水安全、加强供水能力建设,创新服务模式、严格执行市、县物价部门批准的收费依据,杜绝任何违规收费或摊派、规范行政执法、规范城市公共供水服务共八个方面,为企业投资项目提供高标准高效率的用水保障,切实供水服务与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

(三)做出公开承诺。对外公开办理流程,优化简化办理程序,结合纪律作风建设年活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坚持在活动中当先锋做表率,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注重政策宣传。按照县经发局营商环境办公室要求,公司在4月26、5月22日、6月19日、6月28日先后四次由副经理赵文胜、营销科长刘利峰会同县统计局、经发局深入样本企业县信用联社、石油公司、黄帝文化园区、轩辕投资有限公司、黄陵县城市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回访,回访过程中,向企业联系人讲解了营商环境相关政策和营商环境企业调查表填写规范,并对相关企业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进行了确认。

(五)持续优化办理事项。一是最大限度压缩报装时限,将县城办理接水时限压缩至15个工作日以内。二是不得将项目本体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事项作为企业办理供水的前置事项,将供水工程的规划,施工手续纳入本体工程一并办理,对用户在进行供水施工过程中所需办理的道路开挖许可事项实行并联审批。三是整合供水办理流程,健全“一站式”办公、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服务机制创新“互联网+”服务手段,我公司目前再在开通微信支付平台,8月底有望实现客户缴费一次性网上办理,推行“最多跑一次”“我跑你不跑”“零跑腿”等服务模式,同时对入驻企业落实“不指定”原则,企业用户自由选择工程设计、施工、设备材料供应单位,自主组织施工,坚决杜绝收取“碰口费”等违规重复收费。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虽然我公司在优化营商环境供水环节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仍然需要在审批效率、报装服务企业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1、健全运行机制。我公司优化营商环境办公室将根据县上整体工作要求,全面梳理供水报装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窗口运行、工作考勤、责任追究等长效管理运行机制,科学规范管理,理顺和完善审批协调运行机制,做到工作有效衔接。

2、完善行政许可服务制度。按照便民、高效、规范、廉洁的总体要求,不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公开承诺制、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做好政务公开的巩固、完善和提高工作,全面公开服务内容、办事程序、申报材料、承诺期限、审批依据和收费标准,主动接受服务对象和社会的共同监督。

3、牢固树立企业服务宗旨意识。增强为企业服务观念,做到心里装着企业,行动走进企业,始终把企业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企业满意作为第一追求,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形象,一流的业绩办好各项相关工作。一切从企业的利益出发,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切实做到权力企业所用,利为企业所谋,情为企业所系。

2018年7月20日。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汇报材料范文

党员发展目标是指经过一年多的培训、教育、考察,基本达到党员条件的积极分子。在听取党组、培训联系人、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讨论批准,报上级党委备案后,可将支部委员会列为发展目标。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市政务中心是个“小联合国”,目前共进驻32个市直单位,窗口工作人员120多人,其中党员54人,建有3个窗口党支部,由3名窗口首席代表分别担任党支部书记。今年,机关党委提出了“党支部建在窗口,党员示范在窗口”的工作理念,开展“亮身份、亮标准、亮承诺;比技能、比作风、比业绩;自己评、党员评、群众评”等活动,全面提升中心党建工作水平。今年,中心涌现了一批党员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共表彰xx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1名,中心命名“党员服务示范岗”12名,评选季度“模范窗口”32个,卫生“红旗窗口”8个,季度“服务明星”32名。

机关党委将推进“党员服务示范岗”创建活动作为今年党建特色亮点工作来抓,印发了《关于开展“党员服务示范岗”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明确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创建范围、创建标准、创建步骤和创建管理”。确定蒋丽梅等12名同志所在窗口岗位为第一批创建“党员服务示范岗”,实行党员服务公开承诺,示范引领;机关党委结合窗口季度考核和组织生活会,抓好承诺兑现,评议结果作为评选窗口服务明星和优秀党员的重要依据;机关党委选送的《开展“党员服务示范岗”创建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征文,获得优胜奖,被收录到市直工委编印《机关党建精准发力,助推市委“六大战役”实践与探索》一书中。

一是大力推广“互联网+党建”、“我是党员”手机app等做法,让基层党建工作活起来。中心围绕打造“五型”党组织的目标,积极适应社会变革变化,在“互联网+党建”上进行有益探索,开发“我是党员”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qq交流群,定期上传党建理论、法律法规和行政服务先进经验做法,方便窗口党员干部学习,收集党员干部对党建工作的意见建议,打造“网上党建”;二是在市政务中心网站新增《党建专栏》栏目(网址设有“党建动态、党务公开、廉政建设、支部建在窗口、党员示范在窗口、两学一做、精准扶贫”等7个内容,及时上传中心有关党建工作信息百余条。

年初,机关党委选送的《城市美容师的大年初一》、《古桥上的大花轿》和《嫁日》等三幅摄影作品分获由市直工委组织的“践行价值观,共创文明城”随手拍活动的二等奖和三等奖,成为这次活动获得奖项最多的单位之一。中心开展以学雷锋为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一张纸、一件衣、献爱心”公益慈善募捐活动,参与人数达100余人,捐献旧衣服300余件,书籍100余本。中心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和家属儿童来到零陵烈士陵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坚定革命理想信念主题教育活动。今年7月,中心组织了抗洪救灾重建家园募捐活动,募集资金4250元。同时中心组队参加10月份由市直工委等单位举办xx年“城投杯”市直机关气排球比赛,喜获组织奖。5个党支部分别于10-11月组织到市境内红色基地开展“学十九大讲话,做合格党员”主题党日活动。

今年,机关党委共向市直工委上报工作材料和数据统计等邮件40余份,向市直工委投新闻报道稿20余篇,有2篇有关中心党建工作的新闻报道先后刊登在《永州日报》。积极配合市直工委做好《党旗猎猎映潇湘》机关党建工作巡礼的拍摄工作,宣传了中心通过“党支部建在窗口,党员示范在窗口”和开展“三亮三评三比”活动,有效提升了中心窗口形象。

以窗口作风纪律专项整治为抓手,不断完善指纹考勤、首席代表值周、中心干部轮流值守办事大厅巡查和窗口工作情况实时讲评通报等制度,严格做到“日考勤、周通报、月讲评、季公示、年考核”。xx年,共印发窗口月通报12期,季度通报4期,召开窗口讲评会10次,通报表扬128人次,点名批评159人次。同时,中心进一步完善服务质量投诉受理处置机制,对群众投诉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通过当场解释说明或转办、交办、协调代办方式解决,直到当事人满意为止。

2018年8月24日,省第三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市反馈督察意见以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汲取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典型案例教训,认真制定方案,狠抓整改落实,各项整改任务有效推进。现将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化思想认识,打牢整改基础。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省委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精心安排学习专题,认真开展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分别组织专题学习研讨2次,连续两年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举办全市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培训班,在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举办的培训班中设置生态环境保护课程。通过学习培训,全市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认识进一步深化,全面完成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增强。

(二)主动认领问题,认真即知即改。为推动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得到有效整改,进驻督察结束后,我市根据督察组初步反馈的问题,先后2次向相关县区和部门交办问题清单,在全市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推进会、市环委会全体会议、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对相关问题整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进一步明确了路线图和时间表。省第三环保督察组向我市正式反馈督察意见后,坚持问题导向,对督察反馈问题主动认领、照单全收、认真研究,制定了《天水市贯彻落实省级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梳理出3个方面42项问题,提出119项具体整改措施,并逐一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督导单位、整改目标和完成时限。各县区、市直相关部门也对照全市整改方案,结合各自实际,分别制定本县区、本部门整改方案,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推进。

(三)加强组织领导,定期部署推进。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坚持每季度至少研究一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或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5月28日,市委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全市生态环境重点问题整改“回头看”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委书记林铎、省长唐仁健对中央环保督察、“绿盾”行动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有关批示精神,听取全市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回头看”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安排部署相关问题整改工作。2018年10月份整改工作全面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8次召开全市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作出批示50余次,对涉及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的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河长制落实等工作进行了8次实地调研和明察暗访;市委、市政府分管联系领导先后10余次对各县区、各部门整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了督查;市委、市政府其他领导同志也多次对分管领域内的整改任务推进情况开展督查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先后5次组成检查组对河长制落实、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开展监督检查,现场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推动了整改工作的落实落地。市政府每年与各县区、各市直相关部门签订环保目标管理责任书,层层传导压力,进一步靠实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特别是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责任。同时,市政府安排5000万元资金,与兰州银行合作设立总额为3亿元的“环保基金”,专门用于支持污染治理项目实施,为推动全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强化督查调度,确保整改到位。按照省上整改工作清单化调度要求,市整改办坚持每月调度整改工作进展情况,协调推动工作落实。不断加大现场督办和明察暗访力度,2018年10月以来,先后组织开展市级层面督导检查5次,其中2018年10月份开展的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2019年5月份开展的整改“回头看”督导检查由市直重点任务整改单位负责同志带队,全市两区五县督察督导实现全覆盖。对调度和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县区和部门下发问题交办清单,对重点事项进行挂牌督办,有力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落地见效。

(五)严肃执纪问责,推动责任落实。省级环保督察进驻期间,对群众举报信访问题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给予党内警告2人,诫勉谈话10人,约谈44人。对省级环保督察移交的问题线索,市纪委监委认真调查,形成问责处理意见后与省督察办进行了衔接沟通,待进一步调查完善后进行问责。2018年10月份以来,市委、市政府分管联系领导先后召开约谈会2次,市大气办、水办、市生态环境局先后召开约谈会4次,就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对相关县区、部门和企业进行了约谈,提出了具体整改要求。

(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结合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力量。一方面,强化行政职能和执法职能。组建成立市生态环境局,各县区生态环境部门作为市生态环境局派出机构,实行垂直管理;组建市县两级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市本级和秦州区、麦积区实行一个执法层级,五县分局和执法队实行“局队合一”,进一步理顺了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另一方面,增加生态环境部门人员编制。克服行政编制紧缺困难,市生态环境局增加行政编制18名,增加科级领导职数16名,为市生态环境局下属事业单位安排急需紧缺引进人才1名,较好地解决了生态环境保护队伍力量不足的问题。此外,我市不断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业务培训和执法锻炼,2018年以来,先后选派18人参加国家和省上举办的环境执法干部岗位培训,选派60余人次参加国家和省上开展的各类执法检查活动,选派1人到生态环境部西北督察局挂职锻炼,进一步提升了生态环境系统干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七)坚持依法行政,严惩违法行为。结合“重拳出击遏制环境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环境权益”专项行动,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执法检查,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全年共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125件,其中四个配套办法案件37件,行政处罚案件88件,累计罚款291.85万元。今年以来,进一步加大环境违法行为打击查处力度,截至5月底,全市共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8件,其中四个配套办法案件4件,行政处罚案件24件,累计罚款144.66万元。同时,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省级环保督察以来,全市共办理公益诉讼诉前程序案件160件,提起公益诉讼11件,法院判决或调解结案10件,有效打击了环境违法问题,形成了强有力震慑。

(八)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共识。充分利用市级新闻媒体,在天水广播电视台和天水广电网开设“环境保护”和“环保督察立查立改”专栏;在天水日报开设《环保进行时·全域无垃圾我们在行动》《全域无垃圾曝光台》《争创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天水》《曝光台》等栏目;在天天天水网开设“环保进行时—打好防治攻坚战,建设山清水秀新天水”专栏,子栏目开设“环保进行时”“曝光台”“环保小知识”“环保公益广告”;在天水晚报定期投放专题报道,大容量、多视角、全方位宣传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曝光环境违法行为,营造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紧紧围绕“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天水绿色发展崛起”的主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活动。今年“六·五”环境日,市委、市政府联合秦州区委、区政府举办了大型主题宣传活动,设立环保法律法规、环保投诉等咨询台,并邀请12家环保企业现场开展环保产品推介活动,其他县区也分别开展了主题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紧盯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梳理出的3个方面42项问题,坚持举一反三、全面整改、不留死角的原则,结合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动真碰硬、狠抓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市政府印发《天水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作战方案(2018—2020年)》《天水市2019年度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方案》,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年度目标任务,提出了大气污染防治具体要求。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不定期深入现场进行调研督查,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1.全面推进燃煤锅炉淘汰治理。对各县区城市建成区内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开展淘汰或治理工作,对20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进行提标改造,确保稳定达标排放;秦州区热源厂5台116mw燃煤锅炉及配套供热管网建成投运并完成项目验收监测。对全市20蒸吨以上燃煤锅炉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

2.持续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为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印发《天水市能源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比重。2018年底重新启动清水县白驼镇60兆瓦风电场项目建设,并积极规划我市分散式风电项目建设布局,争取将其纳入全省分散式风电开发规划。积极向省发展改革委争取光伏扶贫指标,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光伏扶贫电站装机76.1兆瓦,其中清水县户用分布式光伏扶贫系统817户2.4兆瓦、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2座50兆瓦,武山县村级光伏电站48个23.7兆瓦。“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贫项目下达清水县光伏扶贫指标50兆瓦,目前正在有序建设中。

3.积极推进城乡冬季清洁供暖。印发《天水市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2018—2021年)》,积极实施县区城乡结合部及周边乡镇居民取暖土炕、土灶、小火炉煤改气、煤改电或洁净煤替代工程,2018年全市共完成“三改一补”改造任务5万户,2019年“三改一补”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4.进一步加强煤质管控。全市共建成投运煤炭一级配送市场8家,布设煤炭二级配送网点256处,初步形成了以一级市场为核心、二级销售网点为支撑的煤炭销售网络。持续加强煤炭经营场所运营管理,要求各煤炭经销商建立购销台账,做到销售可溯源;督促煤炭经营场所大力完善“三防”设施,实行封闭式管理,硬化储煤场地,设置车辆冲洗设施,有效减少了扬尘污染。同时,不断加强煤质检验能力和频次,市场监管部门筹资10万余元购置各类煤炭检验检测设备,2018年共抽查煤炭产品165批次;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共抽查煤炭产品140批次。对抽查发现的不合格煤炭,均按照《产品质量法》等有关规定进行了后处理。

5.不断强化扬尘污染治理。督促各建筑工地将施工扬尘污染防治费用列入工程造价,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防尘抑尘措施,在城区重点施工工地安装了pm10、pm2.5微型监控设备,并与主管部门联网调度管理。市政府委托北京环卫集团全面接管秦州、麦积两区城区环卫管理,新购置道路洗扫车7辆,强化城区主干道定期洒水和机械化清扫,城区机扫率达到80%以上。

6.全面关闭取缔“土小企业”。2017年,全市共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生产手续不全的黏土实心砖和小石灰企业306家,并督促各县区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对已关闭的“土小企业”逐步进行取缔或升级改造。截至2019年5月底,已完成升级改造44家,完成拆除和土地恢复194家,剩余68家正在按照计划逐步进行清理取缔。同时,积极扶持新型隧道窑、旋转窑砖瓦企业建设,要求新建和升级改造项目全部安装脱硫除尘设施,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7.认真开展大气面源污染治理。市大气污染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露天禁烧秸秆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县区各部门严格落实禁烧规定,严厉查处各类焚烧行为。组织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等部门全面规范和整治露天烧烤,坚决取缔市区道路、车站、广场等公共场所从事露天烧烤、店外设炉灶、流动经营等餐饮摊点。强化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对元旦、春节、元宵节及庆典开业、婚丧嫁娶日等重点时段加强监管,对城市烟花爆竹禁燃区严防严控,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为。同时,进一步加大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秦州、麦积两区餐饮门店清洁能源使用率和油烟处理设施安装使用率均超过95%,五县超过80%。

8.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印发《天水市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方案》和《天水市实施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方案》。省级环保督察以来,全市共报废各类老旧机动车2191辆,其中小型车1575辆、大型车616辆。严格设定限行区域,督促县区结合实际,合理设置农用三轮车、尾气排放超标车辆和大型车辆穿越城区限行禁行区域,并向社会发布通告公布限行道路和绕行路线。对确需入城行驶的大型货车和重点工程建设渣土运输车实行通行证管理制度,由生态环境、建设、交警等部门联审联批后方可在规定时段上路行驶。秦州区在重点路段安装了3处渣土车抓拍系统,对违法禁令标志和限时规定的渣土车实行24小时全天候抓拍。同时,不断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监管,将机动车环保检验列入车辆年检前置条件,对未通过机动车检测机构环保检验的车辆,一律不予通过年检;对外省市转入的车辆,一律先进行尾气检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注册登记,确保全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符合政策标准。

9.积极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切实加强天水中材水泥、甘谷祁连山水泥、天水天祥水泥等水泥生产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监管,强化在线监控设施运行管理,确保达标排放。加快涉气企业污染治理,严格按照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相关要求,完成了和谐建材、长城新科等单位废气排放治理。

10.持续加强“冬防”工作。印发《天水市2018—2019年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和《天水市2018年大气污染“冬防”攻坚行动督查方案》,市委、市政府分管联系领导召开专题会议对“冬防”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市大气办在全市抽调70名环境执法人员,不间断对各县区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冬防”强化督查,市生态环境局县级干部每天带队开展夜间联合执法检查,严格落实“冬防”各项防控措施,有效减轻了冬季大气污染物排放。

通过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所改善。2019年1至5月份,剔除沙尘天气后,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均值为74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13%;细颗粒物(pm2.5)浓度均值为40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5%;二氧化硫(so2)浓度均值为1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6.3%;二氧化氮(no2)浓度均值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一氧化碳(co)浓度均值为1.6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9%;臭氧(o3)浓度均值为12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7%。全市优良天气139天,同比增加13天,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为4.37,同比下降8%。

(二)深入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

印发《天水市2019年度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及时向县区和部门分解交办年度具体任务,确保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推进。

1.认真开展流域水质达标治理。2017年,编制完成了《渭河流域天水段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共有总投资20.48亿元的17个项目列入了水污染防治中央储备库,并于2018年相继实施了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今年以来,积极组织各县区、各相关部门申报水污染防治项目,编制完成了《2019年度渭河流域天水段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共包括28个项目,总投资40亿元,准备申请进入中央水污染防治项目库,目前正在和省上积极对接。截至目前,我市葫芦河水质保障及生态修复工程现已完成各类土方开挖42万方,完成资金额达4000万元。藉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实体已完成总量的80%,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三期即将启动实施。颖川河马跑泉段防洪及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现已完成污水管道铺设500米,实现河道疏浚清淤泥12万立方米、清理垃圾4.2万立方米。通过流域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将有效改善我市流域生态环境,确保渭河各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

2.全面落实“河长制”。市水务局联合9个河长制成员单位印发《天水市河长制工作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的实施意见》,明确各部门在水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制定联席会议、问题及线索处理、信息报送、案件移送和工作考核等5项工作制度,畅通了沟通渠道,充分调动了各部门的监管力量,形成了工作合力。市生态环境局在现有监测断面基础上新增设25个河长制监测断面,实现跨市和跨县区所有流域断面水质全监测,为地表水水质分析和治理措施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撑。

3.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日处理能力8万立方米的成纪净水厂及配套的12公里污水收集管网已全面建成投运,剩余6公里尾水排放管网正在结合藉河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二期)进行建设。成纪净水厂的稳定运行,有效缓解了天水市污水处理厂秦州分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压力。麦积、秦安、甘谷、清水、张家川5县区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处置设施已建成投运。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秦安县污水处理厂工程主体已完工,设备安装已完成60%;张家川县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基础开挖,正在进行池体垫层浇筑;天水市污水处理厂秦州分厂、麦积分厂、甘谷县污水处理厂、清水县污水处理厂正在开展前期工作。设计处理标准为一级a的武山县污水处理厂异地新建工程正在进行设备安装,污泥干化设施将与该工程一并建设,预计年底建成投运。积极推进重点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秦安县莲花镇、甘谷县磐安镇、张家川县龙山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已完成,武山县鸳鸯镇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同时,持续提高全市中水回用率,市污水处理厂麦积分厂、清水县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项目已建成运行,其余县区也加大了中水绿化回用率,目前全市中水回用率达到20%。

4.加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2018年,全市城区建设完成污水收集管网58.76公里,先后完成了对市区藉河沿线主城区、五县新城区等区域的污水收集处理。今年以来,持续深入推进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工程,重点实施藉河七里墩段至麦积峡口段、麦积区颖川新城等污水管网敷设,提高了全市污水收集能力。截至目前,两区城区污水收集率达到95%,五县城区平均污水收集率达到85%以上。

5.全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印发《天水市2018—2020年黑臭水体整治专项行动方案》,在2017年完成列入建设部黑臭水体整治项目的豹子沟、麦积区东排洪渠出口治理工作及11条沟渠治理工作基础上,2018年实施了秦州区南沟河、麦积区罗家沟等21条沟渠截污治理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

6.认真实施加油站双层罐改造。根据全省“十三五”加油站防渗漏改造任务,我市需改造的正常运营加油站共85座,目前已完成66座。剩余19座中,17座预计年底完成双层罐改造,2座计划进行迁建。

7.积极整改水源地道路穿越问题。秦州大道穿越西部水源保护区整改方案已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导流槽已建成,计划建设的9个应急池建设工作预计6月底完成。针对麦甘公路穿越甘谷县东北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问题,组织编制《麦甘公路穿越甘谷县东北部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方案》并通过专家评审,目前正在进行整改施工。针对天定高速穿越秦州区、甘谷县水源保护区问题,我市多次与省公路航空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进行协调对接,督促落实整改,目前整改方案已编制完成,待专家评审通过后将立即开工建设。

8.加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全面完成清水县、张家川县千人以上乡镇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清水县城区水源地调整报告已上报省政府等待批复调整。张家川县委托资质单位编制完成东峡、石峡水库环境影响评价报告。2019年5月28日,市委主要领导深入一线,对市区东部、西部两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整治工作进行了现场督办。各县区全面开展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问题清理整治工作,有效消除了环境隐患。

截止5月底,渭河桦林、葡萄园2个国考断面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全部达到地表水iii类考核目标要求;渭河北道桥国考断面主要污染物氨氮均值为1.34mg/l,较去年同期下降13%。5个省考断面中,牛头河倪徐家水质综合评价结果为iii类,虞关、毛坝水质综合评价结果全部为ii类,均达到考核目标要求;渭河伯阳桥、葫芦河1号省考断面主要污染物氨氮均值分别1.002mg/l和1.29mg/l,较去年同期有所好转。市级西十里、慕滩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三)有序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市政府印发《天水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十三五”规划》和《天水市2019年度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具体措施,确保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有序开展。

1.认真组织实施土壤污染修复治理项目。天水鑫烨化工公司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于2019年3月10日正式开工,截至目前已完成场地整理和整体实验室搭建,建成围挡,临建厂房地基已处理完毕,预计年底完工。秦州区娘娘坝镇柳林村——河口村污染农田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已完成前期招标手续,前期工程合同已签订,正在开展场地风险评估,编制实施方案。

2.加快垃圾填埋场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垃圾填埋场建设标准,完成秦安县、清水县、张家川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整体验收工作。秦州区、武山县、张家川县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已建成投运;秦安县已完成招投标,正在施工;甘谷县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预计2020年全部建成运行。

3.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聚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重点工作,坚持标本兼治,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尾菜处理利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业绿色循环发展,2018年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604万亩,化肥利用率达到38.1%;回收废旧农膜7042吨,回收率83.1%;蔬菜主产区处理尾菜59.28万吨,治理尾菜污染面积54.06万亩,尾菜处理率达42.2%;无公害农药使用面积305.3万亩,农药利用率达38.3%;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五料化”利用,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3.52%。为进一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2019年印发《2019年切实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天水市2019年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工作落实。截至5月底,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60多万亩;回收农膜(含废旧棚膜)7052吨,回收率达45.16%;处理尾菜12.66万吨,尾菜处理率达35.4%。

(四)不断加大自然生态保护。

1.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印发《天水市2019年国土绿化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一线、两山、六园、六河、八带、三十九片、七镇二十四村”国土绿化布局,全年计划完成国土绿化49.1万亩,总投资5.3亿元。2019年,全市完成春季营造林28.48万亩,占年度计划的58%;全民义务植树762万株,占计划的93%;完成道路水系绿化960.5公里,四旁植树296万亩,育苗10830亩,为全面完成年度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2.不断加强自然保护区监管。进一步明确管理权属,将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域及两侧外延52米范围内地上附着物管理权属全部划归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结合异地扶贫搬迁工程,持续开展保护区移民搬迁工作。按照保护区河道两侧各52米的保护范围,对保护区流域内7村617户2846人、426.9公顷耕地进行重新核定。截至目前,保护区52米范围内352户中有193户930人已订购安置房,该项工作计划于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

3.认真开展自然保护区矿权退出工作。市政府印发《天水市保护地内矿业权分类退出处置办法》,指导全市矿业权依法有序退出。截至目前,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8个矿业权(7个探矿权,1个采矿权)已全部退出,其中以注销式退出的4个,以扣除式退出的4个。6个矿权手续已办结,剩余2个正在联系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办理中。

4.积极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印发《天水市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摸清全市河道采砂管理现状和非法采砂情况,查清非法采砂重点河段、敏感水域,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清理整治非法砂场,确保全市河道采砂管理秩序依法、有序、可控,切实保障了河势稳定、防洪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其中,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指出的麦积区九峪沟、新阳镇赵家村、甘谷县大像山镇黄家村兴隆石料厂、杰泰石料厂、秦安县伏二林砂场均已按照整改要求完成整治或取缔。

5.建立健全地下水资源保护机制。印发《天水市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明确地下水超采区分年度治理计划。完成《天水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十三五”规划》《天水市地下水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天水市地下水取水总量和水位双控制指标报告》等技术报告,指导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保护和监督工作。

6.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对地下水超采区范围内的灌区实施高效节水改造工程,采取滴灌和高标准低压管道灌溉等方式减轻地下水用水量,2018年实施高效节水农业1.37万亩。稳步推进地下水开采井封填工作,对公共供水能力能够满足用水需求的逐步关停自备井;对年久失修、成井条件差或因混合开采导致越流污染的进行永久填埋;对成井条件好、出水量大、配套设施完好的封存备用。2018年,全市共封填地下水开采井27眼,压减地下水开采量32.8万立方米。同时,加快实施水源置换工程,年最大供水量5548万立方米的天水市城区引洮供水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9月底通水,建成后地下水开采将得到有效控制,届时将有效解决我市地下水超采问题。

7.有序推进地下水监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地下水用水户计量设施安装,截至目前,完成超采区范围机井计量设施安装86眼,计划到2020年全面完成超采区内规模以上灌溉机井计量设施安装工作。

8.持续开展水电站生态流量监测。2018年,组织完成全市水电站水资源论证审查与复核、复评工作,完成全市6座水电站最小下泄流量,已由省水利厅核定批复。印发《关于配合做好全市水电站引泄水流量监控系统建设工作的通知》,截至目前,全市6座水电站泄水监测设施安装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实现与省级平台的数据联网上传。

(五)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坚持实事求是、抓实见效、善作善成的原则,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1+9”实施意见和方案,明确了今明两年9个方面的整治目标任务,深入谋划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是扎实推进“厕所革命”。结合经济条件和管理能力,推广简单实用、成本适中、群众接受的改厕模式。截至5月底,全市共建成户用厕所3215户,正在建设6525户。二是全域推进“垃圾革命”。新配备垃圾箱(桶)5.7万个,新建垃圾填埋场5处、垃圾屋73座、垃圾收集点3170个、垃圾临时处置点84个。清理粪堆、土堆、柴堆2900吨。三是以“三清一改”为重点,持续推进“春节战役”“春季战役”。5月底启动了“夏季战役”,目前开展环境集中整治150余次,出动清运车辆4610余辆次,清理生活垃圾2.66万吨,拆除残垣断壁23611米,清理河道134公里、畜禽粪污738吨、农业生产废弃物2210吨,整治村内乱搭乱建14300余处,拆除空心院落9890个,整理沟渠534公里。四是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制定《天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将麦积区、清水县确定为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试点县区,各选择5—10个不同类型的村庄开展试点,其他县区各选择1—2个条件较好的村庄开展试点,今年共向省生态环境厅上报51个基础条件好、项目实施积极性高的试点村,待省生态环境厅批复后启动实施,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村级污水处理站12个,在建2个。

(六)积极开展工业园区整治改造提升。

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印发《天水市工业园区(集聚区)整治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进一步提升工业园区内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实现污水、固体废物全收集全处理,从源头上杜绝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引进。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绿色崛起的决定和省政府绿色生态产业体系规划,围绕全市重点发展的十大绿色生态产业链(集群)建设及相关配套服务,以促进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为重点,根据生态环保要求、产业政策和园区发展定位,督促园区进一步完善产业准入、环境准入和项目准入制度,依法淘汰落后产能,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严控高耗水、高污染行业发展。要求园区在新建、改造、升级时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已经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并通过相关生态环境部门审查、园区规划又发生重大调整变化或者规划实施5年以上的园区,重新或者补充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和跟踪评价。对工业园区产业政策、环境准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园区内企业污染物排放、环保处理设施建设及运行等情况进行逐个摸排,为全面整治工业园区环境问题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虽然近两年我市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对标国家和省上要求,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环境质量还不稳定。虽然今年1至5月份,全市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总体还不稳定。大气方面,pm2.5整体下降幅度较小,日常监管稍有松懈即可能导致无法完成年度考核任务。水方面,渭河北道桥国控断面仍存在季节性超标问题,还需进一步强化治理措施,加大监管力度。

(二)污染防治资金缺口较大。由于我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大,且投资回报较小,无法有效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单靠政府财政资金又难以持续有效推进。为解决环保资金短缺问题,虽然市政府与兰州银行共同设立了“环保基金”,用于支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但与高额的资金需求相比缺口还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改项目的实施。

(三)部分问题整改进展缓慢。虽然去年以来陆续实施了一大批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项目,但受工程项目资金短缺、建设周期较长等因素制约,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油站双层罐改造、水源地道路穿越问题整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设施建设、部分煤炭市场“三防”措施落实等整改任务进展较为缓慢。此外,我市受“两山夹一沟”地理环境所限,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时无法回避村镇,导致水源保护区内存在原住居民,历史遗留问题较多,且整治工作量大面宽,还需分年度逐步推进;个别小吨位供暖燃煤锅炉位置特殊,无法并入大型热源厂,为保障民生供暖,提标改造后仍在使用。

(四)环保能力建设依然薄弱。近几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务日益繁重,虽然我市通过机构改革增加了人员编制,但生态环境系统队伍力量和能力不足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面对量大面宽的工作,工作人员疲于奔命的现象依然严重。同时,生态环境综合执法队伍建设还未得到实质性加强,执法力量依然薄弱,执法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加之现有执法仪器设备和手段不足,没有专门执法车辆,执法服装配备不齐,影响执法效率,导致餐饮油烟、建筑扬尘等已完成整改的任务出现反弹趋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成效的巩固。

下一步工作中,我市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持续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扎实推进全市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着力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职责,集中力量统筹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省级环保督察等历次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改善全市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二)加大资金投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抢抓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快补上经济社会发展重要领域短板,省上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以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等重大政策利好,结合我市实际,科学谋划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同时,积极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转让—运营—移交(tot)、改建—运营—移交(rot)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投入到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项目中,补齐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短板。

(三)认真查漏补缺,突出抓好整改落实。进一步巩固提升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整改成效,对已经完成的整改任务强化督促检查,重点加强对“土小企业”、河道采砂、餐饮油烟等易反弹问题的日常监管,防止死灰复燃;对正在推进的整改任务,进一步明确年度工作任务,倒排工期,加快推进,确保各项整改任务见底见效、清仓清零。

(四)加大督查问责,推动整改责任落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和交办群众信访案件“清单管理、挂牌销号、随机抽验、定期通报”制度,定期不定期对各级各部门生态环保工作和生态环境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对督查调度中发现的整改工作推进不力、监管工作失职失责的人员,及时收集问题线索,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移交纪委监委进行问责,通过有力地执法执纪问责,推动各方面认真落实整改工作责任。

(五)健全完善机制,形成良好工作格局。根据机构改革情况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能调整情况,尽快修订完善天水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建立联动执法、监督考核、执纪问责等方面的制度机制,进一步靠实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完善全市“大环保”工作格局。

(六)加强队伍建设,切实强化日常监管。持续深入推进环保机构改革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结合全市人员编制实际,逐步合理增加市、县两级生态环境系统人员编制,积极组织开展生态环境监测执法培训,提升队伍整体素质,着力打造环保铁军。同时,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日常监管力度,定期组织开展交叉执法,严厉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对屡教不改、暴力抗法的企业和个人,结合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时排查问题线索并移送司法机关严肃依法打击处理,形成强有力震慑,确保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作为一名党员参与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够帮助我正视问题,提高自身素质和理论水平,更好的指导自己今后的工作。下面我就今年以来个人的主要工作情况和思想情况汇报如下,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

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注重加强业务学习与理论学习,全面提高个人思想与业务水平。我按照要求,积极参加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完成规定的学习要求,抄录学习材料36页近2万字。通过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思想与党员宗旨教育,做到能够认真贯彻拥护执行党的基本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在思想与行动上都与党组织保持一致。在平时工作中,我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并努力创新,将学习到的东西应用于工作中。

2、认真工作,务实尽责。

我有较强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注意总结查找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积极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情况。

3、存在的不足。

一是理论学习还不能持之以恒,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后要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进一步探索学习方法,在理论深度上下工夫。

二是思想解放不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往往用传统做法和直线思维。对分管的部分政企业务工作拓展不力,存在畏难情绪。

三是业务学习不够,营销业务拓展经验不足,待人接物不够细致、缺乏方式方法,客户关系维系不够深入。

四是参与和深入业务发展一线不够,对一线具体情况掌握不够,工作效率不高。

学习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虽然在工作中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并有所发挥,但是在实际业务中,思维不够开阔,层次不够高,对于分管工作的整体把握较差。

争一流的标准上去把握。

在无私奉献上做得还不够好,有时在思想深处还掺杂着私心杂念,有一些患得患失的情绪等等。

1、加强理论学习。

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静下心来,挤出时间,在“真学、真懂”上下功夫,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

2、努力工作,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积极参加学习党员宗旨意识教育,在工作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积极进取扎实工作,树立强烈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注意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找准差距;工作上牢固树立争一流的思想,对个人要求上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以上就是本人的剖析汇报。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虚心接受领导和同事的意见和建议,做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xx县xx镇:以“党史”赋能,助推文化街区发展。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xx县xx镇党委认真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问题、推动地区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党建工作新思路,助推光华创意产业街区发展,丰富党史学习内涵,不断提升党建引领力、带动力、服务力,切实把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区域发展的生动实践。

突出“学”,以“党史”凝心,让最大变量为最大增量。

强化引领力,健全机制点燃“红色动能”

精细布局,健全组织体系。xx镇党委整合区域单位、园区企业、两新组织等,不仅成立光华路文创街区党委,还成立光华创意街区妇联,展现街区红色资源,推进党群一体化,推行“组织覆盖+工作覆盖”的互助共建、协调共商的工作机制,形成街区联动、资源共享、开放互动的基层党建格局。

精心谋划,奏响党史学习曲。积极搭建党建联建平台,推动光华街区党史学习向纵深发展,让“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创意,努力打造“1+10+x”立体式学习圈。“1”为镇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学习阵地核心圈,“10”为光华路的10家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组成学习结构基础圈,“x”指全镇“两新”组织、4000多家企业等组成的辐射圈。通过“xx党建”微信公众号、专题党课、宣讲送服务等,共推“颛”学“党史”行,以“云上学、地下学”的多维度模式,形成党建引领、共建联学的氛围,奏响党史学习教育共进曲。

强化内生力,提升“党建热度”增强学习效能。

同时以上门送“学习温暖”(主动送学习资料、学习场地、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打出“组合拳”系列服务,深受街区两新党组织、企业好评。

联合街区企业高诚公司、袁野紫砂、看见传媒等,开辟党史学习“现场活学”红色教育路线,看xx十大文化。联合街区党建成员单位巴斯夫xx涂料有限公司开展“党史”专题教育党课等。不断培植互联动补互动之“根”,共谱党史学习教育党建共建新篇章。

突出“实”,以“党史”聚能,让组织优势变发展优势。

聚焦创新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精准施策,xx“美丽街区”。制定并实施了《xx镇关于开展“美丽街区”创建、加强街面环境秩序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方案》,建立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街面巡管队伍,实施分类分级管控。推进道路景观提升,优化交通,加快道路修整,修建地下停车场,推动非机动车停放示范道路创建试点。将光华路以“红色”为基调,有机地将传统艺术与现代文明整合在一起,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打造xx特色“美丽街区”。

便民服务,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开设“一网通办”服务平台。光华街区内大小企业400余家,交通出行不便,出门办事耗时长,有时还得“多头跑”“反复跑”。对此,xx镇携手区证照中心、光华公司,在光华苑开设“一网通办”服务平台,让企业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业务,落实“最多跑一次”服务。开通免费便民班车。为解决光华创意街区内企业员工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xx镇党委、政府将银春免费便民班车延长到光华路,在光华路335号越界·丝腾光华酷新增站点(光华路繁安路站),为企业员工出行提供便利。

聚焦活动“提力”,激活发展动能。

“双融合”打造光华·星部落党建品牌。探索“党建+”兴产业模式,使产业链到哪里,党组织就要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推进党的xx和经济发展、组织生活和市场活动“两个深度融合”,xx光华·星部落党建品牌,搭建亮·星网络、红·星课堂、匠·星服务、创·星活力、爱·星公益等五大活动平台,通过让党员聚起“组织力量”、给支部找来“带教老师”、把服务送到“党群身边”等几个“创新动作”,架起街区产业党建链,更好地推动党建的政治引领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建桥梁”打造光华活动品牌。持续推进光华论坛系列活动,重点聚焦于拓展xx镇及光华创意街区的发展机遇和投资机会,通过项目合作推介会实现信息交流、加强合作、实现共赢。2020年光华论坛会上,一批富有经验的创业导师与xx光华园签约合作、多家产业资源合作单位也欣然签约入园,18家企业共同参与成立2020光华文创服务联盟。开展光华创意街区涂鸦节活动,发动街区内的高诚公司等文创企业参与涂鸦,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以“逆向而行、乘风破浪、高光时刻”为主题,讲述抗疫故事,记录20年来xx在党建引领下取得的发展与蜕变,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长期以来,第四支部在院党委、机关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同志勇担当、真作为,为学院的创新、发展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党建工作在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呈现出新的亮点。

第四支部是一个既有院办工作特色,又有国合处开拓创新气质的党支部,我们坚持“两抓”,注重“双向培养”,把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统筹起来,做到既抓党员队伍建设不松手,又抓业务工作落实不掉队。一是抓组织建设。党员发展是我们党的一项基础性、日常性的工作,支部既注重将业务骨干、工作能手培养成为党员、又注重将党员培养成为业务骨干、工作能手。我们积极培养积极分子,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积极组织召开支部大会进行讨论。二是抓素质提升。党支部把周的支部学习会都策划组织成为一次支部党员思想碰撞、观念交流、业务研讨、工作协调的会议,既推动了支部组织建设,又提升了各自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在xx年的校区搬迁工作中,我们采取党员定岗服务,支部全体党员主动担责,敢于在困难面前亮身份、敢于在工作中肩重担,顺利完成全院校区搬迁的组织协调工作。国合处的党员通过不断提升能力素质,克服了人少事多的困难,有效保障了学院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抓制度执行。始终坚持组织生活会制度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支部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引导党员对照“三严三实”、“八项规定”、“十项规定”等政策要求,党支部认真抓好督促整改落实工作。我们坚持每年组织一次民主评议工作,党员组织队伍得到不断优化。

作风好坏关系工作成败、关系我们事业的兴衰。第四党支部始终将作风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关键来抓,高度重视支部的氛围营造,注重支部政治生态的建设。一是主动服务。我们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型组织建设,始终坚持“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师生”理念,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树立良好形象。在去年的“迎新”期间,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当好“迎新”志愿者,积极对接各二级学院“迎新”工作组,主动帮助新生解决刚来学校情况不熟悉、环境不适应的问题。二是强化教育。通过开展法规教育、观看警示教育片、重温入党誓词等廉政活动,进一步筑牢党员拒腐防变的心理防线。xx年支部共集中开展党风廉政教育7次,重点学习了《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选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选编》《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重要论述选编》等内容。三是注重监督。充分发挥制度约束和群众监督作用,主动公布联系方式,积极听取群众意见,切实加强对党员的监督管理。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xx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实施办法》,院办进一步优化了公务接待流程。党支部采取纪律委员定期报告制度,重点报告对党员遵章守纪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强化对党员的监督,迅速形成“利刃”高悬的态势。

总的来说,第四支部xx年在院党委、机关党总支的领导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这和领导们的要求、学院发展的需要以及师生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转变职能,结合50周年院庆工作,围绕加快实现“申大”“申博”的工作目标,多谋事、善创新、重落实,发挥更大作用。

谢谢大家!

18年以来,我局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各项规定,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这条主线,以健全干部管理制度为核心,着力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干部管理素质,为推动全局中心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根据?通知要求,现将我局组织人事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人员编制及领导职数配置情况。根据“三定方案”,我局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正科级,市教育局机关行政编制为9名,局长1名,副局长2名;股级干部9名(含兼职)。内设机构9个股室:办公室、人事股、计划与财务股、思政与安全股、普通中等教育股、初等教育股、学前教育股、社会办学与审批股、市招生委员会办公室。目前配置局长1名,副局长3名,主任科员1名;9名股级股室负责人。

目前局机关人员共84人(含劳务派遣2人),外借9人。2018年以来共退休15人,调出4人,跟岗8人,主要用于补充临近退休和疫情防控的股室人员。

(二)干部选拔任用情况。2018年以来,提拔任用局机关股室正股级干部1名,任职岗位调整交流10人;提拔任用各级各类学校正股级干部24名,任职岗位调整交流61人次,提拔任命副股级干部78名。

(一)落实“四项权力”,做到选拔任用工作透明公开。在选人用人工作中,我局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学习有关政策文件,落实各项监督机制,力求做到选拔任用干部的政策让大家熟悉,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每项程序让大家明白,干部上岗的具体条件和要求让大家掌握,干部的基本情况让大家了解,切实把评价干部的标准和衡量干部工作的尺度交给广大干部教职工。一是落实了“知情权”。坚持把选拔职位及条件公开,让干部教职工先知情,再推荐。二是落实了“参与权”。在推荐工作中,要求全体干部教职工参加。三是落实了“选择权”。充分尊重干部教职工意愿,把在民主测评中得票数相对较高的同志确定为重点考察对象。四是落实了“监督权”。在考察阶段,能够认真听取干部教职工的意见。

(二)把好“四个关口”,做到选拔任用工作公平、公正。2018年以来,教育局党组按修订后的《中共福安市教育局党组关于股级干部选拔聘任工作管理办法》,选拔任用工作采取了“动议、民主推荐、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确定考察对象、组织考察、讨论决定、任职”等程序,以公开见公平,以监督保公正。在具体工作中,我们严把“四个关口”。一是严把推荐关。把民主推荐作为干部考察的必经程序。提拔的所有股级干部,都是在民主推荐中得票多、在干部教职工中威信比较高、业绩突出的干部。二是严把考察关。在考察过程中对干部的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做到“三查、三谈、五审”:“三查”,即查意识形态、工作业绩、人事档案;“三谈”,即与单位领导班子、与分管同志、与教职工谈;“五审”,主动请纪检部门、计生部门、综治部门、金防部门、学校支部党费收缴补缴情况等进行会审。三是严把讨论决定关。在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时,坚决执行党委(党组)讨论决定干部任免事项的各项要求,做到没有经过组织考察的不上会,未通过部门会审案的不研究。四是严把公示关。严格执行干部任前公示制,同时把任前公示与任职谈话制度相结合,主要领导和分管纪检工作领导都分别逐一对任职干部进行了任前廉政谈话,要求其本人就廉洁自律和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作出承诺,还对任职干部组织开展廉政知识测试。同时,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做到了记录完整,考察公示、任免呈报等过程性资料齐全、规范,归档及时。

在选拔任用干部。

优化营商环境汇报材料

根据《州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9-2020年)的通知》,号文件要求,心认真贯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坚持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以便民利企为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放管服”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我县以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暨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为契机,把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作为政务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将政务服务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考核,为开展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暨政务服务平台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以扎实的工作推进规范、高效运转,着力强化“四个观念”的教育。强化党的宗旨观念,使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意识,时刻牢记肩上的重任和使命,把思想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事上,兢兢业业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努力践行“高效、优质、廉洁、便民”的服务。

通过严格的考勤、考核管理,要求进驻人员对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加强自我约束。同时,把考勤、考核情况及时反馈给进驻部门,与进驻部门齐抓共管,共同监督,让进驻人员认真履职,完成相关工作内容,前期已将任务分解到局和中心。相关工作推进一是:安排专人专岗,对办理事项、办理流程、办理环节、办事窗口、办事材料提交等进行辅导和解答。同时,通过设置引导指示牌、工作人员主动提供导引服务等方式,全方位提供事前服务。针对业务量集中、办理时间较长或因健康、年龄等原因导致办理业务较为困难的办事群众,可向服务台提出领办申请,由工作人员为办事群众进行全程跟踪指导,协助其办理业务。助力政务服务便民化,邮政一直在行动。从“办事跑断腿”到“最多跑一次”,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办事人可以留下邮寄地址回去等待,在规定的工作日内由窗口免费寄送到办事人手上,通过免费邮寄的方式实现“最多跑一次”。二是:我县把优化政务服务体系当做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便民利企目标,积极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以群众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实现服务更便民审批更高效,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中心从新整合各办事窗口,现政务大厅除税务四个窗口外,将原有的窗口整合为两个股室分别为投资立项股和社会事务股。投资立项股主要负责项目审批和招投标事项;社会事务股主要负责承办民间组织的登记、审批、更名、注销等工作。实行“前台+后台”模式,前台窗口统一受理、后台科室分类处置。在三定还未确定的情况下,100%完成入驻政务大厅事项,分类综合窗口改造。三是:贯彻落实12345圣洁政务服务热线。今年以来,我中心共接到州12345呼叫中心派发电子工单29个,在领导的重视和指导下,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均按规定时间进行了答复,并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强化考核机制,加大督办力度,努力抓热点、解疑点、破难点,真心实意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做好了群众服务工作。综合办结率88.70%,综合满意率89.08%四是:打造在线政务服务总枢纽,全面推进“一网通办”。目前已完成事项认领180项,并梳理出了“一网通办”办事指南。要求各单位窗口,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减少不必要的材料,已完成“一网通办”事项公布。实现企业和群众只要在网上就能办成不同领域的事项,解决“办不完的手续、盖不完的章、跑不完的路”等麻烦。下一步中心将加强对“一网通办”的宣传培训力度,提高群众知晓率。

优化营商环境汇报材料

一是推行多种举措,实现降本增效。通过52项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再造,平均每项为企业节约成本近200元。部分需要抽取专家的事项,专家聘请费用全部实行了政府购买服务,不让企业出一分钱。申请人有“一照多证”的办理需求时,为降低申请人前期准备成本和行政成本,提高踏勘工作效率,将多次踏勘任务合并为一次,实行“多勘合一”。

二是推动“一业一证”,**发展难题。为**企业准入不准营、办多证等问题,进一步降低政府干扰,推动企业自主发展,按照《省加快流程再造推进“一业一证”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以“证照同办”“证证同办”等改革成果为基础,积极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将一个行业“以部门为中心”的单个事项审批,变为如今“以企业为中心”的一张许可证,实现准入后“一证准营”“拿证即开业”。例如,药店行业的行政许可法定时限为65个工作日、承诺时限为17个工作日,通过“一业一证”改革,只用3天时间即可拿证,比法定时间提高97%,比承诺时间提高82%。

三是坚持特事特办,助企复工复产。为**疫情期间企业发展难题,我们确立了凡是涉及疫情防控相关产品的审批事项,一律开通绿色通道;凡是能网上申请办理的事项,一律免费邮寄材料,线下不再办理;凡是能容缺受理的事项,一律容缺受理;凡是能压缩审批流程的事项,一律对审批人员充分授权,加快内部流转的“四个一律”保障举措,最大限度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便利。例如,受疫情影响,湖北格林凯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满足1000多吨订单的生产,跨省落户,实现异地重生,为满足企业快速落地需要,我局加急办理审批手续,保障企业仅用十三天时间就完成从注册到生产,被新闻联播赞为“火神山”速度。

(二)以质为果,托举营商环境向上发展。

一是职权下放,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为更好促进乡镇驻地的企业发展,提高乡镇服务企业的主动性和权威性,使企业办事实现“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的工作目标,我局结合重点镇建设,按照“依法下放、权责一致、能放即放、按需下放”的原则,拉出了项目立项、用地、规划、公司设立等首批30个大项80个子项的行政许可事项一次性下放重点镇,开辟重点镇“绿色审批通道”,让驻乡镇企业切切实实感受到改革所带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是精准对接,打通企业“优质发展通道”。为全面加快企业建设进程,缩短企业落地周期,先后三次召开涉及15家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点工业项目企业座谈会,了解企业诉求,与企业精准对接行政审批服务11项;先后5次召开主管部门协调会,集中开展业务研讨会20余次,解决企业开办、服务链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5个。

三是局长陪跑,建立完善“政企交流通道”。为准确掌握行政审批流程,检验改革成效,从群众视角着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行局长陪跑制度,以现场体验、陪同企业办理、跟踪企业问效的方式,及时发现堵点、难点、痛点问题,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

(三)依法为本,推动营商环境健康发展。

一是加强自身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行政。着力建立程序意识、规矩意识,严格按照省一网通办和政务服务通用平台,实现线上无缝隙对接和帮办代办,做到线下无审批,全面建立我县依法审批环境。2019年我局组织40余人参加执法证考试,2020年将做到全员覆盖,所有在职、在编人员全部具备行政执法资格,并逐步推行持证上岗。

二是指导企业法治化建设,推进依法发展。我们不仅为企业送去便企惠企的好政策、好措施,同时也送去助力企业优质发展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利用召开企业座谈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注册企业培训会等时机,多次集中开展法律法规知识普及活动,让企业发展始终保持在法治化轨道,确保企业发展行稳致远。

三是推行企业发展负面清单,推进快速发展。凡是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市场,放宽准入门槛,保证企业快速落地,切切实实让企业感到发展有希望、落地可作为。

(四)以商为重,促进营商环境协调发展。

一是实行“大受理模式”,让企业到一窗办所有事。专门建设行政审批大厅,建立形成40个大项、191个小项“受理标准一元化”,推行综合受理,建设形成“一个窗口、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次踏勘、一同出件”的快速审批通道,实现“进一门、到一窗、办所有事”。

二是实行“不见面审批”,让企业不出门办成事。按照“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具体要求,推进“一网通办”智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将214个行政许可事项主项、382个实施子项纳入网上平台运行,形成全程电子化链条,“一网通办”率达到100%,让企业不出家门就能办成事。

三是实行“投诉受理机制”,让企业做推进改革的“主人翁”。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建立政企沟通平台,定期听取企业对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在行政审批大厅设置专门吐槽找茬和投诉受理窗口,公开投诉受理电话,方便办事企业反馈意见建议,让企业参与改革,多提诉求,确立企业在改革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建立起与企业发展沟通的桥梁,着力为企业发展松绑解绊。

我局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个别问题,需要在工作中继续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政务服务还存在短板。目前,政务服务“一链式”办理链条还没有完全形成;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事项分领域内还难以实现“综合受理”,造成办事效率低,服务质量难以提升,群众和企业的体验感不强,整个政务服务事项中还存在个别服务环节超时现象。

二是降本增效不彻底,服务企业还不全面。企业在开办过程中,还不能做到“只进一扇门,开办全完成”,仍需要跑多个地方、多个部门。虽然企业登记已经实现了全程免费,但企业刻章、税控盘仍需要企业交费。

三是行业规划不足,审管不畅。由于缺少行业、部门规划,导致我们在审批过程中缺少审批依据,审管互动还不够顺畅,业务协同不够的情况依然存在,制约了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效率,也给群众办事带来极大不便。

四是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存在问题。线上审批链条还未建成,落实线上大项目工改系统还不到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过程中个别部门职能未划转到位,政务服务链条上的“三集中三到位”进驻工作未完全落实,无法真正开展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工作,给企业带来推诿办、拖着办等困惑。

我们将紧盯问题短板,重点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补齐政务短板。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从政府层面加强调度,推动“一链式”办理模式,将服务链条上涉及的公安、社保、医保、公积金、银行、民政等关系到群众和企业切实利益的民生事项应进尽进,切实让企业和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二是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为新开办企业免费赠送包含营业执照、印章、税控设备、发票等在内的“服务礼包”;同时,全面梳理业务流程,转变帮办服务模式,以化繁为简、一目了然为目标,制作流程化、清单化、模块化服务指南,便于企业快办快结。

三是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尽快完善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多渠道听取各方面意见及建议,通过企业评、第三方评、申请人当面评、背对背评等评价机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倒逼工作人员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树牢服务为民、真情为民意识,让企业和群众不仅把事办成,还要办的暖心、舒心,最终实现让群众满意。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狠抓落实、担当作为,为激发市场活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优化营商环境汇报材料

根据省、市、县有关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文件精神及工作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严格执行,全力打造闻喜住建最优营商环境。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为加强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由局长任组长、主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相关业务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研究制定了《**县**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根据方案里具体工作措施,积极推进推进**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

机关电子屏上传5条标语、微信公众号发布1条信息,微信工作群发布多条有关政策。全局紧紧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组织开展灵活多样的政策法规宣传和解读,提高政策知晓度和应用度,形成了全社会“人人代表政府形象,事事体现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各股室和下属单位对标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先进地区,按照市委“五抓一优一促”工作部署,采取清单式管理,台账式推进,执行“一报告、一台账、三清单”制度。根据清单指出的问题,逐条分析、逐个研判,针对每项问题制定各自的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和完成时限。

获得用水用气方面我局不断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限。获得用水可通过热线电话、现场等多种方式申请用水,实现1个工作日内约定踏勘现场时间和收取申请材料。用气办理时限压缩至13个工作日(不含设计、施工、施工手续办理等),其中,客户提出用气需求至与供气企业商议用气方案不超过4个工作日,竣工验收不超过5个工作日,验收通过后通气不超过4个工作日。用热申报时限压缩至4个工作日,施工、验收、办理相关行政审批时限原则上不超过2个月。房屋交易备案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完毕。

积极推进各项公共服务事项全面进驻政务大厅,不断提升群众办事效率;强化部门信息集成共享,大力推广不动产登记与水、气等关联业务联动办理。

年人社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人社局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部署,重点聚焦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及法治环境等方面,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措施落实,努力打造诚实守信、公正法治、服务高效的社会环境,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及主要做法。

(一)提高审批办理服务效能,打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一是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我局将残疾人证有关*项行政许可事项下放镇(街道),打通助残服务“最后一米”。二是推行“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对企业群众关心的*个“一件事”进行打包办,实现一站告知办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事流程。积极促进政务服务实现线下窗口“同城办理、就近办理”,组织对事项目录进行梳理确认,目前已有*个事项实现“跨省通办”,*个事项实现全区通办,*个事项纳入“全市通办”,*个事项实现“跨域通办”。选取*个高频事项推出周六民生事项延时服务,解决了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的难题。三是优化各项行政审批。要求各审批事项严格按法定流程和时效履行审批程序,对劳务派遣、人力资源服务和民办职业培训学校三项许可事项审批流程进行再梳理,组织多个业务科室参与材料审查和现场踏勘工作,全方位提高审批质量。

(二)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激发市场主体健康活力。一是规范涉企收费管理。拟定《开展“我为企业减负担”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规范行业协会商会收费,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全区*家行业协会商会已全面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建立一个省级社区社会组织示范点,积极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激发基层活力。二是整治劳务市场乱象。全面排查劳务派遣机构*次,发出询问通知书*份、限期整改通知书*份,作出行政处罚*宗,处罚*万元。开展“三非”专项治理行动,与*家人力资源机构和*家劳务派遣单位签订“承诺书”合计*份。三是落实根治欠薪工作。完善欠薪工作机制,严厉打击恶意欠薪行为,处理劳资纠纷案件数*宗,涉及*人、*亿元,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移送公安部门案件*宗。开展为期三个月的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专项行动,共派出检查人员*人次,共检查企业*家,涉及职工约*万人。

(三)强化企业稳岗扩岗政策支持,多措并举解决企业“用工难”。一是持续深化就业服务。积极做好*家区内企业用工监测工作,已完成组织*家企业开展薪酬调查工作。落实政策扶持就业,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万元惠及*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万元。二是大力实施技能培训。大力实施“南粤家政”“农村电商”技能提升培训工程,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有效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南粤家政”完成培训*人,“农村电商”完成培训*人,“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完成备案*人。三是强化企业用工保障。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分别到贵州、云南等地开展省际劳务工作,已筹备引入*名农民工,完成2个异地用工储备基地建设。

考核合格率达100%。按规范标准办理《行政执法证》确保在执法过程中均持有《劳动保障监察证》和《行政执法证》。把行政执法责任制作为日常工作目标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年终岗位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二是依法维权化解法律纠纷。立案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数*宗涉及劳动者*人涉案金额*万元;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持续开展劳动人事争议“强调解优服务”工作全年申请案前调解*宗已调解成功*宗。三是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全年累计向企业及员工发放了约*本劳动法律法规宣传手册张贴宣传海报*份有效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和规范企业用工行为。面向企业举办“劳资关系大讲堂”共有*余家企业*多人参加了培训;举办全区企业工伤预防专员培训班全区共*余家企业*名工伤预防专员参加了培训为我区工伤预防工作的全面科学化、规范化推开注入强劲活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和纸质证照实现“少走快办”。全面开展线上线下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工作,倾听。

企业。

群众对服务体验的心声和呼声。及时发现痛点堵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服务措施,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有温度的政务服务。

(二)就业服务质量再提高。继续强化企业用工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用工动态,强化用工储备基地搭建,以企业用工需求为导向,积极对接省内外职业院校,拓展技术工人招聘渠道,为企业输送紧缺人才。致力打造双创人力资源服务大生态,推动搭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职业学校与用工企业“三向”沟通桥梁。

促进人力资源市场健康发展。强化企业用工保障推动用工管理规范化、合法化确保劳动者安心找工、企业安心招工。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

2021年是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为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关于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各项工作任务,确保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目标,把营商环境打造成我市疫后重振、浴火重生的金字招牌,日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市优化办印发《鄂州市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共有六个方面的工作任务:一是高标准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着力打造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升级版。各区各部门对标国内省内一流标准制定本地本部门年度工作方案。二是组织开展全市营商环境评价和测评,对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解交办并督促限期整改,为参加全省评价做好充分准备。三是全力准备迎接全省营商环境评价和督查,各指标部门总结参评经验,认真研究评价规则,扎实做好日常工作。四是强力推进问题整改督办,建立营商环境问题投诉联动处理机制,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暗访暗查,督促问题整改。五是完善优化营商环境考核办法和长效机制,强化年度考核和奖惩兑现,建立长效机制。六是勇于改革创新,打造我市特色亮点,形成经典案例,成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落实情况汇报

区内106家规模工业企业。

二、走访内容。

1、进行涉企惠企政策宣传、辅导。

2、了解企业存在的资金、人才、用工、市场等问题,以及制约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瓶颈问题。

3、要求填报xxx规模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调查表和xx经济开发区20xx年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汇总企业需帮扶的有关事项。

4、结合做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保检查,并指导企业做好安全生产、食品安全、环保等工作事项。

三、任务分解。

1、成立帮扶小组。经济开发区成立2个工作组,由xxx具体承担走访安排、问题汇总和材料报送等工作事项。

2、人员分组情况。共25人,分成2大组,具体为:

第一组:

第二组:

3、任务分解情况。每组53家规模工业企业。

四、时间安排。

1、20xx年4月10前制定活动方案,完成动员部署工作。

2、20xx年4月11日至5月10日,对全区106家规模工业企业,通过走访了解、发放调查表等方式,掌握企业发展动态,摸清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帮扶的关键问题,建立表格式问题清单。

3、20xx年5月10日至6月5日,根据摸底情况进行梳理汇总,认真研究解决困难的对策措施,按照“一企一策”的要求,制定精准帮扶计划,细化分解企业困难帮扶的解决时间表、路线图、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边,务求企业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4、20xx年6月5日至8月25日,各帮扶小组要对开展精准帮扶企业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及时将工作总结报送区活动办。

五、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各帮扶小组要切实增强帮扶企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组织了;领导,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举措,确保行动取得时效。

2、力求真实有效,掌握好第一手调研资料,为开发区的工作部署和决策提供有利的参考。

3、遵守工作纪律,做到团结协作,轻车简从,切实深入企业进行走访调研。

4、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做到工作具体、到位,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5、加大对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帮扶企业”活动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帮扶企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为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精准帮扶企业”活动顺利开展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镇纪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首先,非常欢迎和感市考核组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为方便各位领导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现在我把区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今年以来,为全面营造快捷、高效、规、透明的营商环境和政务服务体系,推动经济加快发展,我区从健全机制、夯实基础、优化流程、专项整顿等几个方面入手,全力推动审批服务、涉企收费和检查、中介组织清理等重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年初经济工作会后,区政府主要领导专门组织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制定方案,明确责任,切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二是进一步完善组织,健全机制。我区充实调整了由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并分别明确区编办、政务服务中心、物价局、党风政风监察室为牵头部门,分别牵头做好优化审批服务、规涉企收费和检查、清理中介组织三项重点工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三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提高工作实效。先后开展了行政审批事项集中清理、入..企联合会审检查、涉企收费专项检查、为企业服务专项治理、权力清单公开制度等集中整治活动,全区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三项重点工作具体开展情况如下:

一是完成政府部门行政权力清单编制工作。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去年9月份,由区编委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政府权力清单编制工作。区政府57个部门共保留行政权力事项3997省市下放权力事项),其中行政审批322项,行政处罚2876行政强制197项,行政征收44项,行政给付40项,行政裁决10项,行政确认48项,行政奖励34项,行政监督240他权力186项。今年3月10日,以区政府文件(**发〔2015〕3号)进行公布,并在区政府进行公开。二是完成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编制工作。根据全省统一部署,今年**月份,由区编委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开展了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编制工作。全区40个部门共梳理主要职责330条、厘清部门职责边界144条、制定事中事后监管制度330条、明确公共服务事项147条。今年7月23日,以区政府文件(**发〔2015〕16号)进行公布,并在区政府进行公开。三是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开展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编制工作。8月22日区编办下发了《关于做好编制和的通知》(**编办发〔2015〕11号),明确编制容和围、原则要求和时间安排。为确保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编制的规性、有效性,组织召开了全区推..进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编制工作业务培训会,向各部门、各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和具体负责编制工作的人员详细讲解了《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编写规》和《行政审批事项服务指南编写规》。截至目前,全区所有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已编制完成,并在上进行公示。为健全目录管理制度,搞好上级取消下放行政审批项目衔接落实工作,建立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动态管理制度,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调整或变更的,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单位)搞好衔接落实,实时更新目录信息。截止目前,共承接上级下放至区级部门审批事项34项,对应上级部门取消事项31项,各部门(单位)都已落实到位。四是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为切实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政府管理由重视事前审批转为严格事中事后监管上来。我区印发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意见》(**政办字〔2015〕34号),明确了监管容、监管措施、监管程序等容,特别是对涉及多个部门的审批事项、取消的审批事项、承接下放的事项,督促部门(单位)积极出台相应监管制度,逐项编制具体的监管方案,搞好后续监管工作。同时,将监督举报在网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截至目前我区各部门、单位都已制定了符合本部门实际情况的行政审批事中事后监管方案。五是是积极实施“两集中两到位”。区政务中心已进驻部门(单位)21个,窗口35个。已进驻的审批服务项目全部在大厅办理,各窗口均有审批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审批流程,凡进入中心的收费项目全..部在中心收取。为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办事效率提速50%以上,全年办理审批服务事项10692多件,现已全部办结,群众满意率100%。

二、规涉企收费和检查工作。

按照国家和省市改善营商环境的要求,今年以来,由物价部门牵头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价格进行了全面清理规。一是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凡国家、省市明令取消和暂停的,予以取消和暂停;凡国家、省市有上下限幅度的收费标准一律执行下限标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开展了“价格服务面对面活动”,主动送价格政策到企业、基层。组成专门工作组,宣传涉企收费政策,征求企业对涉企收费单位意见建议,受理企业咨询举报。二是严格涉企社会团体会费收取标准。由主管部门严格把关,涉企社会团体只准收取合理会费,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须经会员大会半数以上表决通过。三是密切配合抓好监管。严格实行涉企违规收费责任追究制度,由物价、财政、监察、纠风、审计等部门联合执法,切实加大对涉企执收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从9月份开始,组成两个检查组,开展了全区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对项目不公开、政策不透明、标准不落实,擅自多收费、乱收费的违规行为,公开曝光并严肃处理。同时,畅通涉企收费投诉举报渠道,更新完善了两级价格举报中心,接入国家价格举报网络,配齐配强了价格举报机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登录价格举报平台或直接..拨打“12358”价格举报服务进行投诉举报。并及时受理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同时,为打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我区进一步完善了入企检查联合会审制度,严格入企检查审批,坚决取消可查可不查、无检查依据的入企检查。今年以来批准的入企检查单位减少到只有区国税局、区住建局2税局按照省市局关于对重点税源企业检查的通知要求,结合区实际,拟选47家企业进行检查,并报送了检查计划,实际检14家,如期报送了检查情况汇报。区住建局下属单位xx区污水处理费征收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报送了入企征收污水处理费的申请,申请检查9家,实际检查9家,按时间要求如期报送了入企收费情况回复。经过严格落实涉企检查备案制度,控制涉企检查次数,杜绝重复检查、多头检查,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三、

清理中介组织工作。

根据市纪委、市监察局《关于加强中介机构防治腐败工作的意见》要求,为促进中介机构规化、法制化发展,我区按照“清理、整顿、规、发展”的工作原则,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四个到位”,从9月15日开始,在全区围开展中介机构专项清理整顿,全面规中介机构经营行为,切实解决中介机构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问题,有效维护健康、公平、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一是开展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项目清理摸底工作。由区编办、监察局、物价局、财政局、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项目清理摸底工作。凡是区直部门、单位开展行政审批时,要求申请人委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开展的作为行政审批受理条件的有偿服务,全部纳入清理围,包括各类技术审查、论证、评估、评价、检验、检测、鉴定、证明、审查报告、培训、设施设计、咨询等。二是部门联动,严格审核。由区编办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审核组,联合办公、集中审核,依据《行政许可法》有关要求,对部门上报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逐项逐条审核与反馈。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xx省市区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有关事宜的通知》(x政办字〔2015〕x号)公布的区级行政许可通用目录,凡未列入通用目录相对应的中介服务收费项目,一律不列入清单;凡不属于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部门规章规定的中介服务收费项目,一律不列入清单。9月份编制完成《区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共清理出15直部门的38项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项目,43个部门(单位)零报告。三是全面公开公示。印发了《xx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的通知》(x政发〔2015〕x号),同时,在区政府和区机构编制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四、积极引进中介组织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引进涉及企业“六评一审”的中介组织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对入驻的中介组织设置了窗口,并在窗口显要位置摆放了桌牌,公布了联系人、联系和业务围。

今年以来,我区虽然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在此,恳请考核组各位领导为我们留下宝贵指导意见,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机制,抓好贯彻落实,努力营造快捷、高效、公平、开放的一流营商环境。.

镇纪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首先,非常欢迎和感谢市考核组各位领导莅临检查指导工作。为方便各位领导了解情况,指导工作,现在我把区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步优化。三项重点工作具体开展情况如下:

审批服务事项10692多件,现已全部办结,群众满意率100%。

二、规范涉企收费和检查工作。

按照国家和省市改善营商环境的要求,今年以来,由物价部门牵头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价格进行了全面清理规范。一是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政策。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凡国家、省市明令取消和暂停的,予以取消和暂停;凡国家、省市有上下限幅度的收费标准一律执行下限标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开展了“价格服务面对面活动”,主动送价格政策到企业、基层。组成专门工作组,宣传涉企收费政策,征求企业对涉企收费单位意见建议,受理企业咨询举报。二是严格涉企社会团体会费收取标准。由主管部门严格把关,涉企社会团体只准收取合理会费,制定或修改会费标准须经会员大会半数以上表决通过。三是密切配合抓好监管。严格实行涉企违规收费责任追究制度,由物价、财政、监察、纠风、审计等部门联合执法,切实加大对涉企执收单位的监督检查力度,从9月份开始,组成两个检查组,开展了全区涉企收费专项检查。对项目不公开、政策不透明、标准不落实,擅自多收费、乱收费的违规行为,公开曝光并严肃处理。同时,畅通涉企收费投诉举报渠道,更新完善了两级价格举报中心,接入国家价格举报网络,配齐配强了价格举报机构工作人员。可以直接登录价格举报平台或直接拨打“12358”价格举报服务电话进行投诉举报。并及时受理反映的情况和问题,确保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同时,为打造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维护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秩序,我区进一步完善了入企检查联合会审制度,严格入企检查审批,坚决取消可查可不查、无检查依据的入企检查。今年以来批准的入企检查单位减少到只有区国税局、区住建局2税局按照省市局关于对重点税源企业检查的通知要求,结合区实际,拟选47家企业进行检查,并报送了检查计划,实际检14家,如期报送了检查情况汇报。区住建局下属单位xx区污水处理费征收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报送了入企征收污水处理费的申请,申请检查9家,实际检查9家,按时间要求如期报送了入企收费情况回复。经过严格落实涉企检查备案制度,控制涉企检查次数,杜绝重复检查、多头检查,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三、清理中介组织工作。

根据市纪委、市监察局《关于加强中介机构防治腐败工作的意见》要求,为促进中介机构规范化、法制化发展,我区按照“清理、整顿、规范、发展”的工作原则,结合工作实际,突出“四个到位”,从9月15日开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中介机构专项清理整顿,全面规范中介机构经营行为,切实解决中介机构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问题,有效维护健康、公平、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一是开展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项目清理摸底工作。由区编办、监察局、物价局、财政局、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项目清理摸底工作。凡是区直部门、单位开展行政审批时,要求申请人委托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机构开展的作为行政审批受理条件的有偿服务,全部纳入清理范围,包括各类技术审查、论证、评估、评价、检验、检测、鉴定、证明、审查报告、培训、设施设计、咨询等。二是部门联动,严格审核。由区编办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成审核组,联合办公、集中审核,依据《行政许可法》有关要求,对部门上报的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逐项逐条审核与反馈。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xx省市区行政许可事项通用目录有关事宜的通知》(x政办字„2015‟x号)公布的区级行政许可通用目录,凡未列入通用目录相对应的中介服务收费项目,一律不列入清单;凡不属于法律法规、国务院决定和部门规章规定的中介服务收费项目,一律不列入清单。9月份编制完成《区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共清理出15直部门的38项行政审批前置服务收费项目,43个部门(单位)零报告。三是全面公开公示。印发了《xx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区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项目清单的通知》(x政发„2015‟x号),同时,在区政府网站和区机构编制网站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方便群众办事。

四、积极引进中介组织入驻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引进涉及企业“六评一审”的中介组织入驻政务服务中心,对入驻的中介组织设置了窗口,并在窗口显要位置摆放了桌牌,公布了联系人、联系电话和业务范围。

距。在此,恳请考核组各位领导为我们留下宝贵指导意见,我们将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强化措施,完善机制,抓好贯彻落实,努力营造快捷、高效、公平、开放的一流营商环境。

乡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市营商办:

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任务、新要求,陈仓区区委、区政府坚持优化提升投资发展环境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的理念,工作紧扣"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这一主线,以降成本、优服务为方向,努力做强促进投资发展的"硬环境",同时着力做优保障投资的"软环境",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举措。

工作任务,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五项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区上下形成合力,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议,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夯实责任,切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制定印发了《陈仓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3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措施和责任。成立了8个专项办公室和4个工作组,把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干部集中在工作一线,对具体行动方案再次进行细化分解,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效。

3.优化企业开办审批流程,压缩办结时限。

复制等获取相关信用信息的权利,设置档案查询"三个一"时限,即书式档案查询1个小时内办结,电子档案查询1刻钟内办结,机读档案查询1分钟内办结。

4.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聚焦行政审批体制创新,着力推动相对集中许可试点改革,一是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按照省市统一规范县(区)行政许可项目的要求,印发《区审改办关于调整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汇总目录和权责清单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宝陈审改办发〔xx〕1号)文件,组织18个区级部门,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对照《陕西省市县(区)行政许可通用目录》,对所承担的许可权开展修订,为集中许可打好坚实基础。二是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实行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清单管理,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设定,清理规范中介服务环节,印发《宝鸡市陈仓区区级部门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确定中介服务事项27项,并清理中介服务事项5项。三是探索行政审批体制创新。主动承担省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任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深入结合我区区情实际,研究制定《宝鸡市陈仓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建机构、充实人员,统筹推进改革试点相关事宜,着力构建审管分离的新机制,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的集中审批。

5.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和事项入手,着力突破一批难点、打通一批堵点、去除一批痛点,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健全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区、镇(街)政务服务大厅和村(社区)便民综合服务站,构建"横向整合、纵向到底、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集中办理政府所有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探索全程代办、易地办理等新模式,最终实现"办千件事、进一扇门"。三是拓展服务方式。在"五证合一"改革中,开通电话热线,提供全程指导服务,减少企业因程序不明而来回跑路的负担;在健康证办理中,充分调研、审慎论证,推出"谁体检谁发证",既落实责任,又让群众少跑路,极大缩短了发证时间。

一是跑一次就解决问题。继续梳理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第一批公开区级117项、镇街23项"最多跑一次"清单,目前正在梳理第二批"最多跑一次"事项,通过代办、网络、邮递、上门等方式,持续改进群众企业办事体验,服务对象表示满意。

政、市场监管、农业、林业、水利、住建、环保、国土、卫计),承担办理许可事项152项。同时,按照《陕西省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方案》要求,在全市率先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印章刻制窗口,减少了中间环节,压缩了刻制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是干部登门服务解决难题。积极动员全区联企干部主动作为,切实做好项目陪跑、手续陪办等工作,先后为企业办理实事、难事70多件,协助66个重点项目、18户涉农企业对接融资需求,将30户企业列入规模企业培育行列。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加强对收费清单的动态管理,调整公布《陈仓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清单》,确定保留项目34项,严格执行"照单"收费,切实规范收费行为,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企业很满意。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区将按照大方案及"10+3"行动方案,全面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手段,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目的,以缩短时间、简化手续、提高服务质量为抓手,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简化各项审批流程,竭力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是抓好常规政务服务。按照时间表、线路图稳步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10+3"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建立健全计划报告、督查考评、座谈走访、定期通报、信息报送、工作联络等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点评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着力构建营商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实际困难,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三是精简审批程序和时间。抓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探索决策、审批、监管分离又协调的改革新路径,协调指导审批职能移交、审批标准规范、审批流程优化等工作。扩大"最多跑一次"覆盖面,在群众、企业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寻求新突破,分批次梳理并公布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清单,最终实现覆盖全部权力和服务事项90%目标,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四是推动行政审批公开透明。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完成行政审批服务局挂牌,加强与市政务服务中心沟通,加快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以"五公开"为重点,全力推进政务公开试点,以公开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为持续抓好营商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工作不断深入,我镇高度重视,认真研究部署,深入查找问题,积极抓好整改落实。现将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严格落实整改工作。

为了确保整改落实工作有序开展、执行到位、取得实效,我镇及时召开党委会传达县上会议精神,专题研究此项工作,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安排专人制定整改工作方案,并将整改任务层层落实到人,明确整改要求和目标,进一步抓实问题整改落实工作。

二、对照问题,切实推动工作进展。

深入推进群众"最多跑一次"简政便民服务工作,不断加强对村级业务经办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坚持坐班制度,针对查找出来的两个问题,切实抓好整改工作,为镇机关政务服务大厅新添置饮水机、休闲椅等设备,针对窗口人员因业务下乡导致群众多次跑的问题,设置了工作人员去向牌,建立委托代办登记制度、首问负责制度,安排专人进行代办,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三、强化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下一步,我镇将进一步增强整改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全面强化责任担当,细化工作措施,堵塞工作漏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切实抓好窗口服务质量,完善监督举报投诉机制,彻底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营造良好的干部服务形象。

镇纪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为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助力追赶超越发展,根据《××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方案》和《××县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方案》文件要求,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省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部署,对我镇营商环境开放程度、市场秩序、政务效率、竞争要素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标国际国内一流营商环境,对照2017年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11项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改革优化创业就业、投资建设、企业经营融资和政务服务环境,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打造廉洁规范法治营商环境,为实现××镇经济追赶超越、绿色创新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二、实施步骤。

(一)启动阶段(2018年1月20日-3月15日)成立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张文兵同志担任,副组长由组织委员黄炳喜同志担任,各站所长、驻镇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党政办办,党政办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全镇营商环境建设统筹谋划、协调指导、督查评估和综合考评等工作。

(二)实施阶段(2018年3月16日-12月15日)全面启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十大行动,根据县十大行动具体方案,全面组织落实、全方位跟踪问效,全景展示工作成果。建立健全企业负担调查评价、政策宣传和工作成效通报交流、投诉举报问题查处曝光等维护良好营商环境的长效工作机制,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专项会议研究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推进工作存在的问题;每季度开展一次满意度网络检查测评,将检查测评结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同时在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测评结果。做好县对镇的半年检查、专项督查及年终验收工作。

(三)。

总结。

阶段(2018年12月16日-2019年1月15日)。

收集、梳理、总结十大行动专项工作推进情况,召开全镇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成效点评大会,肯定成绩、查找问题、落实整改、固化成果、持续创新,进一步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全面推动“放管服”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镇党委、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加快追赶超越发展的重要工作部署,要充分认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亲自研究部署,亲自组织推动,要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夯实责任主体、强化组织领导,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力有序推进。

(二)强化督导检查。要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政府重点工作督查范围,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督查重点,创新督查方式,实施全程督查、长效督查和节点督查。要结合改革任务,制订专项督查方案,定期对各项决策部署、出台的改革措施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重点区域、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开展日常督查,确保改革任务全面落实。

(三)加大宣传推介。要全面加强我镇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宣传、十大行动过程宣传、工作成果宣传、先进典型宣传和媒体监督,构建全社会共同缔造营商环境的工作机制,深入发动群众参与战略谋划、项目建设、效果评价,实现共谋共建、共管共享。要进一步拓宽企业和社会意见反映渠道,形成全社会共同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

(一)优化营商环境职能,确保职能交接平稳过渡。2015年区市场监管局实现三局合并,承接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相关职能,营商环境方面主要承担全区商事登记制度改革、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许可,事中事后监管,质量标准与认证、商标品牌等政策扶持工作,同时指导区民营经济协会开展工作。2019年转隶组建后,整合区知识产权局、区物价局等相关职能,公司注册登记职能划转至区行政审批局,保留个体户登记注册、食品药品许可职能。职能划转后我局对公司注册等职能进行代管,共划转行政编制干部7名、窗口辅岗人员15名;划转9类164条行政审批事项,2020年1月1日完成正式交接,并建立协调机制,确保两局业务衔接平稳。

(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持续为个体注册提供优质服务。职能划转后,我局重点抓好个体户注册登记服务。一是实现服务窗口全覆盖。在雨花、西善桥、赛虹桥、板桥4个街道设有个体工商户登记窗口的基础上,新设4个登记窗口,确保8个街道(园区)实现个体登记服务窗口全覆盖。二是施行“不见面”审批服务。推行网上登记、个体工商户手机app登记,手机注册审核通过申领下发个体工商户电子营业执照,同时试点营业执照自助打印一体机线下自助打印。今年以来,我区个体户手机app登记办件量达到4627件,登记率达到90%以上,稳居全市第一。三是推行“证照联办”改革。在食品经营许可证、药品医疗器械许可证办理过程中,我局与区行政审批局密切配合,开展网上集中政务服务方式,为开办企业打通全流程服务各环节,实现“一窗通办”。

(三)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我局对惠企政策资金进行梳理,加大对企业扶持力度。2019年,我区获得质量强市优秀区,十四所获得江苏省质量奖(全市两家,省政府每家奖励100万元),玻纤院获得市长质量奖(全市三家,市政府每家奖励50万元);完成有效发明专利2247件(每家奖励2000元),pct57件(市政府每家奖励3万元,区政府每家奖励1万元),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104%和248%。2019年,我局还促成了雨花台区民营经济协会的成立,并带领民营企业到青海大通开展扶贫工作,苏宁易购集团为其提供电商精准扶贫服务,机关三支部与苏宁南京连锁平台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今年以来我局积极打造“党建315”品牌,组织开展“进企业、送政策、送服务”主题党日活动,为企业送去急需的政策和法律服务,扫清发展障碍。

(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推进企业年报工作,首创“机器人+年报”模式,全区企业年报率以92.1%居全市第二名。强化企业信用监管工作,加大“僵尸”企业清理吊销力度,国家总局信用监管司前来调研。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2019年共开展26类不定向抽查和4个定向抽查任务。今年,我局还将牵头全区21个部门开展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通过“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尽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做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者“无事不扰”。

(五)转变监管执法理念,建立企业容错纠错机制。实行依法监管和包容审慎监管相统一,针对辖区内创业创新企业的一些广告违法行为,采取行政约谈、行政指导的方式帮助企业整改。2019年,我局共办理减轻处罚案件66件,不予处罚案件42件。对已被处罚的企业主动纠正违法行为,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满一年后,可以实施信用修复,不再对外公示行政处罚信息。

(六)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全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疫情初始,全局上下深入一线督促药店、农贸市场、商场、超市等,做好防控工作。疫情进入第二阶段,企业开始复工复产,公众号逍遥文稿整理,我局先后牵头制定了雨冠防办〔2020〕7号和雨防指〔2020〕20号文件,牵头做好餐饮复工,上线餐饮复工微信小程序,实现“一小时”的“指上复工”,截至目前全区餐饮服务单位已复工2232家,恢复堂食927家,央视多频道报道我区餐饮复工做法。开通“备案直通车”,助力防疫物资、药品生产企业复工。开设“知识产权微课堂”,强化线上动产抵押融资服务,抵押登记额5500万元。协调辖区企业为省中医院援鄂医疗队火速捐赠防护面罩,携手江苏金创开展疫情防控物资捐赠。联合区财政局对存在困难的农贸市场补贴3万-5万元。

区市场监管局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开展了大量工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惠企政策精准投放难。市场监管局由多部门合并,服务职能相对较分散,虽然我局开展大量培训走访,但政策精准投放度仍需增强。二是信息不能有效共享。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多部门信息共享程度较低,难以建设全方位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难以构建联合惩戒机制。三是市场监管与行政审批存在脱节。区行政审批改革并不彻底,选择性的职能划转导致设立登记“碎片化”,“谁审批谁监管”变成了部门之间的体外循环,在虚假注册等方面仍然存在争议。

目前全区营商环境相对较好,“双创”示范基地被国务院通报表扬。下一步工作中,我局将综合运用市场监管政策和手段,结合当前机构改革,精准发力、精准施策、主动服务。一是积极适应市场监管新角色。当前企业注册登记职能已全部划转,我局将主动沟通协调,配合开展虚假注册调查等工作。同时随着街道集成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局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服从全区统一安排。二是高位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充分发挥区质量发展委员会作用,积极组织各级质量奖申报评定工作,培育树立质量标杆。推进标准化建设,支持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三是深入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加强政策引导,修订《雨花台区知识产权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提高奖励额度,确保全年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600件,pct专利申请量45件。四是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区民营经济协会桥梁纽带作用,上线民营经济协会微信小程序,强化扶企政策、非公党建等服务。依托局“党建315”品牌,加大企业走访力度,整合各条线力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全面加强信用监管。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依托“机器人+年报”模式,不断提高企业年报率,对长期停业不经营的企业开展清理吊销。

各位领导,《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务院722令)已正式实施。我局将以此为契机,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意识,积极履职尽责,为全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希望区人大各位领导多莅临指导,人大代表多建言献策,共同营造全区优质可靠、便捷高效的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

按照《**县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教育局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强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责任意识,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积极、主动开展工作,确保行动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成立以教育局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股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指导推进、督促检查等工作。

(一)主动作为,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

一是加大学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通过在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组织机关干部职工集体学习等形式,学习了《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相关文件精神,强化对优化营商环境的认识。

培训会、开展“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教育,进一步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强化教师队伍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转变行风教风,提升群众满意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二)完善政策,全面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一是落实民办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责任。根据民办教育发展规模,及时下拨民办教育公用经费。通过安排生均教育经费等形式对民办学校进行公共财政扶持。

二是落实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享有同等待遇。协调争取供电、供水等部门落实民办学校雨公办学校同等待遇,截至目前,部分民办幼儿园水电暖均为商业用途,教育局正积极协调为民用水电暖。

三是做好民办教育机构申办审批和服务工作。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是民办教育机构审批事项进驻政务大厅,防止审批事项“体外循环”。二是进一步优化行政许可工作流程。根据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高教育审批的效率,规范申请材料清单,确保行政许可申请人所需办理事项“只减不增”。

(三)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力度。

一是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供给,完善学前教育网络,截至目前,我县有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1所。

二是稳步实施校网布局整合优化工程,推进公立幼儿园建设,2020年,撤销了乡镇9个附设幼儿园,成立了12所公立幼儿园。建强配齐班子成员,选拔了5名幼儿园班子成员,乡镇幼儿园园长由乡镇小学校长兼任。加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8月份,严格按照程序公开招聘了143名幼儿园教师。截至9月份,12所幼儿园已经开园招生,领导班子及新招聘教师已经到岗。第四幼儿园、空港幼儿园项目已完成立项、设计招标工作,正在办理土地手续。

建设。

(四)切实解决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

积极做好外来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外来务工随迁子女与当地学生同等入学政策,按照“相对就近入学”统筹安排在指定公办学校就读。进一步做好外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将在校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纳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同等享受各项资助。

(五)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

一是做好权责清单梳理和动态调整工作。做好权责清单梳理基工作。已报县司法部门进行合法性审查,审查完成后将在政府网站进行公布;编制完成了2020年县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政府网站公布后,权责事项将常态化动态管理。

二是持续推进权力瘦身,“三减一增”工作。认真推进“三减一增”工作。截至目前,依申请六类事项,由法定时限239个工作日,压缩到承诺时限34个工作日,压缩时限比例为85.77%;环节数原为42个,现压缩为28个,压缩比为33.3%;材料数原为36个,现材料为21个,压缩比例为41.66。

三是持续推进“一网、一门、一窗、一次”改革。认真落实“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推动教育局人员进驻政务大厅,授权到位。成立了审批办。在“一网”方面,事项纳入政务一体化平台,基本实现“应接尽接”。二是完成了“一体化”平台事项认领工作。基本实现“应领尽领”、“应上尽上”。梳理“最多跑一次”事项3项。“网上办”事项1项。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情况汇报

交通运输是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关键一环,2021年,县交通运输局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优化服务,努力提升企业满意度,争做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排头兵。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公开发布政策信息,并充分利用“智库”线上平台,及时向企业精准推送交通运输行业惠企政策,平均每周推送2-3条政策信息,并及时为企业答疑解惑,做好政策解读和意见征求。

加强与交通运输业及其他行业企业的面对面沟通交流,积极宣讲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交通行业有利政策,指导帮助企业充分享受各项政策福利。比如说“四好农村路”奖励政策,交通运输局将继续通过“四好农村路”+特色产业、+旅游等模式,主动对接我县企业,根据企业需求修建一批“四好路”,为企业发展助力。

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和企业满意度,引导行业稳定健康发展。交通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交通运输局仅保留两项便民服务事项。我们坚持“便民”的“一站式”服务理念,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打造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体系。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更好服务企业和实体经济。目前,“两路一桥”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正在加快推进,大桥及接线工程6月份全面开工建设,确保年内累计完成投资5亿元,总工期提前一年、两年内完工;高铁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铁路专线控制性工程施工单位已进场。年底前开通多条城区公交线路,满足城区范围内企业职工和广大群众交通需求。

乡镇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20xx上半年是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节点,宝山镇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为了打赢营商环境集中整治这场硬仗,宝山镇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担任组长,其他领导为成员的营商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题会议,主要领导亲自动员,将任务分解到村。同时,强化监察力度,对各村集中整治行动进行督导检查。加大问责力度,对问题查找不深入、问题解决不到位、群众满意度低的村,启动调查、通报、问责程序。在此基础上,多形式广泛宣传,利用政府微信群广泛宣传落实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学习动员,逐步形成"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的舆论氛围。

公布举报电话,为群众的监督提供了保障,切实改变了我镇机关干部的工作作风。镇政府将后院空余场地进行整合划分出近20个停车位,全部供外来办事群众免费使用,在醒目位置告知群众并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使办事群众更加方便。企管办、安监站等相关站办深入企业内部,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进行现场指导,并将相关的政策告知企业,在宝山境内打造出一流的营商环境,促进全镇的和谐发展。

在营商发展中,我镇还存在一些问题,成为制约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一是营商环境要素缺乏竞争力。创业意识淡薄、与先进乡镇在思想、观念上的差距较大,"走出去"意识不强,忽略科技、依赖资源等观念阻碍改革创新、解放思想。二是政府支持企业力度还缺乏实打实举措,一些文件规定的支持政策落实不够到位。三是招商引资缺乏一盘棋思想观念,各级各部门推动签约项目的后劲不足,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成为地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边治,对征集到清单上的问题,逐一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像化解信访积案攻坚一样,采取领导分包、限时办结等方式千方百计加以解决,做到一项一项整治、一件一件销号、一个一个突破。四是坚持标本兼治,用制度固化整治效果。

 

年交通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汇报

交通运输是优化营商环境中的关键一环,2021年,县交通运输局将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创造条件、优化服务,努力提升企业满意度,争做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排头兵。

一、加强线上政策宣传。

通过政府门户网站、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公开发布政策信息,并充分利用“智库”线上平台,及时向企业精准推送交通运输行业惠企政策,平均每周推送2-3条政策信息,并及时为企业答疑解惑,做好政策解读和意见征求。

二、促进线下政策落实。

加强与交通运输业及其他行业企业的面对面沟通交流,积极宣讲与企业密切相关的交通行业有利政策,指导帮助企业充分享受各项政策福利。比如说“四好农村路”奖励政策,交通运输局将继续通过“四好农村路”+特色产业、+旅游等模式,主动对接我县企业,根据企业需求修建一批“四好路”,为企业发展助力。

三、

持续深化“放管服”。

进一步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和企业满意度,引导行业稳定健康发展。交通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交通运输局仅保留两项便民服务事项。我们坚持“便民”的“一站式”服务理念,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办理、统一窗口出件”的服务模式,打造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体系。

四、提升交通保障能力。

高铁今年年底前开工建设;

铁路专线控制性工程施工单位已进场。年底前开通多条城区公交线路,满足城区范围内企业职工和广大群众交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