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作计划>会变的颜色教案小班(模板9篇)

会变的颜色教案小班(模板9篇)

作者:紫衣梦 会变的颜色教案小班(模板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会变的颜色教案小班篇一

1.理解故事的内容,体验四季不同的色彩美,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充分发挥想象,创编故事情节。

挂图—会变颜色的房子

1.出示未涂色的新房子,引起幼儿兴趣。

(1) 讲述故事:小猪盖了一座新房子,他想给新房子涂上颜色,可涂什么颜色好呢?他想请朋友们来帮忙。

(2) 提问:你想让房子变成什么颜色?

2.边操作图片边有表情地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提问:

(1)小猪的房子会变几种颜色?

(2)为什么会变颜色?

(3) 你最喜欢哪种颜色?哪个季节?为什么?

3.围绕情节,进行讨论,大胆想象,自由作画。

讨论并提问:

(1)如果你是小猪,你想让房子变几种颜色?怎么变呢?

(2)提供给幼儿不同造型的新房子,请幼儿选择喜爱的造型,涂上代表个性的色彩。

(3)幼儿大胆在集体中讲述自己的房子会变哪些颜色,是怎样变的。

会变的颜色教案小班篇二

整个活动下来,自我感觉幼儿对此活动非常得感兴趣,教师带动起幼儿,使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很浓厚,这是非常开心的,每个环节也初步达到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通过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等各种体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在操作探索中发现颜色变化的.神秘,感受颜色变化的乐趣,从而完成预设目标的要求。

会变的颜色教案小班篇三

1.物质准备:

a.一瓶黄颜色的水。

b.每组三个透明的小缸,分别装有红、黄、蓝色三种颜色、及棉签等

c.记录材料每组一份,涂色纸若干。

d.魔术师帽子。

2.情境准备:魔术天堂

3:经验准备:认识颜色、熟悉叶子、橘子、茄子的颜色和及气球的画法。

会变的颜色教案小班篇四

1、在听听、讲讲故事的过程中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能大胆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幼儿已有经验:认识各种动物,知道他们的共同点。教师经验准备:知道家禽家畜如何分类。

动物、食物图片、场景。

一、欣赏故事第一遍

1、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你听到哪里很有趣?

2、你们听到这么多有趣的地方,我们再来听听,为什么小狗变颜色了。

二、完整欣赏故事第二遍,分析理解故事有趣的地方

1、变成小白狗

(1)怎么会变成小白狗的?

(2)还有什么变了?

2、你们是谁啊?要找谁?

(为什么小猪会不认识他们,哪里变了?)

3、抖落了身上的雪变成了

(1)学学什么是"抖"

(2)除了可以抖一抖,还可以怎么办?

4、不会变颜色的小狗

小狗真的变颜色了吗?。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小猪是开玩笑的,原来小猪也是一只有趣的小猪。

小结:原来是雪下在了小狗的身上,让小狗变成了白色,小猪差一点不认识好朋友了。

三、完整欣赏故事第三遍,学说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1、三只小狗去小猪家玩的时候在,怎么说的?————————高兴地说。

2、小猪看见他们怎么说?———————奇怪地说。

3、三只小狗又怎么回答呢?————————着急地说。

4、小猪现在有说什么呢?————————开心地说。

根据幼儿学对话情况进行小结。

四、延伸:

将故事投放到个别化学习活动中,进行故事表演。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会变的颜色教案小班篇五

1、使幼儿了解黄色和蓝色混合到一起是绿色。

2、激发幼儿对颜色的'好奇心。

3、幼儿了解实验记录表的用法。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塑料杯、黄、蓝两色的皱纹纸、实验记录表、棉签、纸巾

一、开始部分

1、导入:欢迎来到天天向上实验室,今天尚博士给小朋友带来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2、介绍实验要使用的工具:塑料杯,里面有纯净透明的水、黄色和蓝色的小纸条。

二、基本部分

1、进行实验:将黄蓝两色的皱纹纸先后放入水杯中搅动,请幼儿观察水杯中水的颜色变化。

2、介绍实验记录表:记录你使用的两种颜色的小纸条,变出了什么颜色,然后用棉签蘸着点在纸巾上。

3、请幼儿动手操作:老师观察幼儿的工具的正确使用以及记录表的正确记录。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拿着自己的实验记录表介绍自己的实验过程。

1、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

2、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

3、鼓励幼儿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会变的颜色教案小班篇六

刚升中班幼儿可能会对调色活动本身感兴趣,他们的兴趣只是停留在操作上。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的.机会,让幼儿在主动活动中使用颜色,同时充分感受颜色的丰富性。

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科学现象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因此我选择了科学活动:《会变的颜色》这节课。

1、通过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发现颜色的奇妙变化,激发幼儿对调色的兴趣。

2、 在示范的基础上, 教幼儿学念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并引导幼儿进行一定的创编。

三个装了不同颜料的瓶子、碗、画笔、纸。

1、采用教具与故事相结合导入主题。

2、老师示范表演魔术。

3、幼儿操作活动。

4、幼儿作画。

1、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

2、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

3、鼓励幼儿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会变的颜色教案小班篇七

1、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做实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2、能仔细观察比较,初步了解出现变色深浅的原因。

3、尝试大胆记录,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性。

1、两瓶黄颜色的水,杯盖上有蓝颜料。

2、每组两个颜色小盘。

3、一次性纸杯、棉签人手一份。

(一)导入:以看魔术表演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

1)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神奇的魔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看,这瓶里的水是什么颜色的?(黄色)一会儿我就能把它变成别的颜色。小朋友仔细看清楚了,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咯!千万不要眨眼睛哟!

3)教师摇晃瓶子,变变变,请幼儿观察。师:我们一起来喊一二三、变变变,好不好?一,二,三,变变变,变成什么颜色拉?(绿色)

(二)、揭示谜底,了解黄加蓝会变绿色。

1、你知道我是怎样变魔术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师揭开另一个瓶子瓶盖,里面有蓝颜料)

2、现在你知道为什么黄色的水会变成绿色的了吗?

3、到底是不是因为黄色加上蓝色就是绿色呢?我们再来做一次实验。

1)出示颜料盘,从里面舀出黄颜料和蓝颜料混合变成绿色。

2)老师这里还有一张记录表,要把这个结果记录下来。(师示范记录,用棉签涂到表格内)

(三)、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颜色的变化。

1、师:你们想成为魔术师嘛?你们想不想也去变一变呢?

2、提出要求:

1)请你选择一张桌子上的颜色做实验。

2)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两种颜色,请你们看看,红和蓝两种颜色合在一起会变成什么颜色呢?黄和蓝两种颜色又会变成什么颜色呢?然后把你的操作结果用棉签记录下来。

3)小心不要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记录操作结果。

4、把幼儿的操作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师:你们用红和黄变出了什么颜色?那红和蓝呢?蓝和黄呢?

师小结:原来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四)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变色深浅的原因。

1、引出变色深浅。

师:那你认为变出的颜色怎么会不一样的呢?幼儿讨论。

2、按记录表操作了解变色原因

1)师:我这里有另外一种记录表,要请你们按照表格上面的要求做实验。(师带领幼儿观察表格)

2)这张记录表和刚刚那张有什么不一样吗?

师小结:这张记录表要做两次实验,一次是黄颜料加的多,一次是蓝颜料加的多。请你们自己去试试,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3)幼儿操作,师提醒加颜色的量。

3、发现实验结果(把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师:现在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这个橘色比较深、这个却比较浅呢?

师总结:原来,如果两种颜色加在一起,其中有一种颜色多一些或少一些,那么变出来的颜色就会有时深有时浅。

(五)、结束活动

幼儿说一种,教师就出示一张调色卡。

2.师:红和黄变什么?黄和蓝变什么?蓝和红变什么?

3.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的这三种颜色叫三原色,许多颜色都是这三种颜色按一定的量变出来的,老师会把它们放在区域活动里,你们可以再去试试。

会变的颜色教案小班篇八

在平时的`美术活动时,老师都要求幼儿在使用水粉颜料时,水粉笔不要从这个颜料盒拿到另一个颜料盒,以免将颜色混杂。在一次美术活动中,班上有小朋友大叫:老师,潘峻把水粉笔乱放。我走过去,正想制止这个调皮的小家伙,小家伙却抬头对我说:老师,颜料会变的。小家伙一说完,周围的小朋友都吸引过来了,大家都看着一瓶黄色颜料因为放进了红色笔,上面都变成了橙色。孩子们都很惊奇地叫着:“老师,颜色会变!”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我设计了这个活动,以此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大胆创造。

1、让幼儿通过实验知道两种颜色加到一起会变成别的颜色。

2、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3、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喜悦。

红、黄、蓝颜料若干,小桶(每组一个),每位幼儿一个大的调色盘,人手一支调色笔。

1、老师出示红色,黄色,蓝色颜料。请幼儿观察,说出颜色的名称。

2、告诉幼儿:“我们今天都是小小魔法师,要变魔术。

3、老师操作实验,引起幼儿兴趣,并请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

——将红色颜料(部分)到入一个干净的杯子里,然后再到入黄色颜料。用搅拌棒搅拌,请幼儿仔细观察颜料发生的变化,并与原来的红色和黄色的颜料做比较。

4、请幼儿和老师一起回忆实验过程,说出实验发生的变化。

5、给幼儿提供颜料,鼓励幼儿自己变色,比比谁的颜色变得多。

6、给幼儿提供大幅白纸,让幼儿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

7、和幼儿一起将作品进行展示。

1、这次活动的安排,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所以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在幼儿观察老师实验的过程中,幼儿一直很安静很认真地看着实验过程。

2、给幼儿提供感性经验,幼儿在直观的感受中,能很清晰地讲述实验的过程。

3、鼓励幼儿多配色,并用自己配出的颜色进行绘画,增强幼儿的成就感。

会变的颜色教案小班篇九

1、产生对颜色的兴趣。

2、通过颜色的变化,能仔细地观察实验。

3、通过探索懂得颜色的混合可以变成另外一种颜色。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1、桔子、茄子、白菜头饰各8个。

2、红、黄、蓝颜料,透明口杯,红、黄、蓝、橙、紫、绿色卡片若干。

3、棉签若干,调色盘,分别装有桔子、茄子、白菜图片篮子3个。

4、儿童音乐一首。

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介绍今天来参加活动的成员,引出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并让幼儿说出它们的颜色。

2、以小熊敲门送礼物引出红、黄、蓝、三种颜料,并让幼儿说出颜色。

二、教师边操作实验边讲解,让幼儿观察颜色变化。

今天,老师要当个魔术师,变个魔术给你们看看,请你们仔细观察好吗?

1、将红色颜料和黄色颜料倒入一个空口杯中,轻轻摇一摇,变成了什么颜色?(桔黄)

2、用同样的办法变出绿色、紫色。

并记录如下:黄+蓝=绿色红+蓝=紫色

三、交代实验要求,请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刚才老师变了魔术,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魔术师,自己来变魔术好不好?

1、分别请一个桔子宝宝,白菜宝宝、茄子宝宝来变魔术,逐个变出桔黄色、绿色和紫色。

2、让每组幼儿颜色卡片在桌上操作实验结果。

3、教师小结,简评。

刚才老师和小朋友都当了魔术师,小熊也想当魔术师,我们来看看小熊要变什么呢?

1、小熊逐个变出一篮子桔子、白菜和茄子,其中一部分没涂颜色,需要小朋友来帮忙。

2、让小朋友们用自己变出的.颜色,边听音乐边用棉签给没上颜色的桔子、白菜和茄子,涂上漂亮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