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2023年物质的量教案新教材(通用8篇)

2023年物质的量教案新教材(通用8篇)

作者:碧墨 2023年物质的量教案新教材(通用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质的量教案新教材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联网和物联网的基本特征。

(2)了解物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在对物联网应用案例的剖析过程中,了解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方法。

(2)通过实践体验,了解传感器的作用,并设计相关的物联网应用创意。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学习活动中感受物联网的作用,体验物联网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提高学习的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对创意设计的交流与展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特征。

2、物联网的应用。

【教学难点】

物联网的设计创意。

【教学时间】

40分钟。

【教学环境】

教学ppt课件、视频资料、小米智能家庭等实验相关器材等。

【教学过程】:

把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设立一名组长。

暖场视频:

师:同学们,在课前老师想跟大家一起来分享一段奇妙的视频。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师:同学们,上课。

一、魔法激趣、情境导入(5分钟)

生:声音、遥控……

师:遥控?嗯,有点接近答案了。

师:声音?你来试试。

师:那么到底是什么呢?秘密就在这台手机里。

师:你们再来猜一猜,老师用了什么魔法?

生:(短信、网络、微信……)

小结:刚才利用手机通过网络控制了灯的开关。

教师从学生相对熟悉的'因特网入手,通过对比和分析,揭示了物联网的本质是互联网络,只是其连接的设备不仅是因特网中的计算机,而是可以发展为世间万物,并强调需要传感设备才能实现真正的物物相连。

想想现实中物联网有怎样的应用?

经验交流:把自己获得的物联网知识与大家分享。

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物联网技术,了解了物联网技术的概念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课后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观察、调查等相关的途径,更加客观清楚的认识物联网,了解物联网的技术应用,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到物联网带给我们的方便和巨大作用。

物质的量教案新教材篇二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摩尔是物质的基本单位,了解物质的量的概念,懂得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涵义。

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通过物质的量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世界。

初步培养学生推理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概念的透彻理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体会定量研究方法对研究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质量的概念和有关摩尔质量的计算

教学难点: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

教学过程

【板书】一、物质的量

单位: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思考与交流】摩尔衡量的是微粒,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灰尘算不算微粒呢?灰尘虽然很小,但我们还是能够通过肉眼看见,微粒是指微观层面,所以摩尔不能用来衡量灰尘一类的物质。

【提问】那么我们所说的1mol到底为多少呢?

【讲解】同学们阅读书上的内容可以发现1mol约为6.02×10的23次方。

【思考】那么这个数据是怎么得来的呢?由于碳12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所以国际上规定,把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的碳12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就约为6.02×10的23次方。我们就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a,通常用6.02×10的23次方每摩。

【板书】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na,通常用6.02×10的23次方每摩表示。

【总结】他们三者存在以下的关系n=n/na

【板书】n=n/na

物质的量教案新教材篇三

知识目标

1.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

2.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1)会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2)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使用前要先调零.

(3)会正确读数并记录测量结果.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学习和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材分析

教材首先通过项羽与文弱书生力的作用效果的不同,引出“我们就是利用力产生的效果的大小来测量力的.”

有关“弹簧测力计”的教学建议

最后向学生简单介绍其他的测力计,指出弹簧测力计只是测力计的一种.

有关“力的单位”教学建议

有关课堂实验的教学建议

本节后面的“想想议议”问题,可在学生开始实验前讨论,来回拉动几次挂钩,可以避免弹簧破壳子卡住.如果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指针不指在零位置,应进行校正.对程度好的学生可以提出:除调零外,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提示:可以作零点误差的调整.)

有关新课引入的教学建议

教学设计示例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组织学生练习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会正确读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弹簧秤、木块、长木板、一根头发、拉力器

[初二物理下学期教案]

物质的量教案新教材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密度概念及公式、单位、物理意义

2.熟悉常见的固体、液体的密度,

3.掌握密度概念的基础上,能利用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4.通过对密度知识的了解,能了解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应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建立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公式及其变形

2.能利用公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3.熟悉单位换算(1×103kg/m=1g/cm)

三、实验器材

天平(砝码)、质量不同的两个铜块、质量不同的两个铝块、橡皮、木块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讲台桌上放着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一杯酒精.

师:1.这里有铜块、铝块、木块、一杯水和一杯酒精,你能把它们分辨出来吗?

2.说明你是怎么分辨的?教师指出:要分辨物质,就要知道并且利用物质所具有的一些特性.如颜色、气味、软硬,就是物质的不同的特性。根据这几种特性,利用我们的眼、鼻、手等感觉器官,就能将上面五种物质分辨出来。

a、讨论与交流:(提出猜想)

生甲:可以用比较质量大小的方法来区分,质量大的一定是铜

师: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提出猜想“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它们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能是相同的”

b、设计实验:

分别选取3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的.铜块和木块(铜块和木块的体积分别对应相等),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各自的体积;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然后加以比较。

c、进行实验和收集证据:

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铜的质量与体积;测出2个体积不同的木头的质量与体积;

分别算出每个铜块和木块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教师演示实验.并将得到的数据填入书中的表格中.

d、实验结论:

同种物质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同/不相同)的;

不同物质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是(相同/不相同)的。

建立概念:

质量有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所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

[板书1]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同种物质密度一般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相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物理属性

[板书2]密度的公式:r=m/v其中r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板书3]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符号为kg/m3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密度的单位有时用克/厘米3,符号为g/cm3(1×103kg/m=1g/cm)

6、介绍密度表中各类物体的密度数据,并进行比较,看看结果有什么特点。

[板书3]密度的应用

师:密度公式有什么用处呢?生甲:可以测量密度,从而用来鉴别物质

生乙:可以用来计算不便于直接测量物体的质量或体积的v=m/r;m=rv

巩固练习:

1.教材上的例题

2.请你想想,怎样鉴定金戒指的真假?需要测哪些量?用什么仪器?

物质的量教案新教材篇五

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物质世界的尺度、质量和密度

教材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长度和体积的测量、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密度的测量、新材料及其应用,其中密度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也是贯穿本章的一个核心概念。

密度是的重点内容,对今后压强、浮力等其他概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过程中采用科学探究的,让溶入到学习过程中,充分体会学习的乐趣,调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同时强调了应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

为了帮助学生积累感性认识,教材还安排了新材料及其应用的内容,介绍了许多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现代高科技领域中的广泛应用的事例,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探究和实验基本贯穿本章的各节。每节的编写也都采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思路。本章在科学探究方面要求学生经历用分析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1、要求学生掌握长度和体积的测量工具,能够利用这些工具测量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长度和体积。

2、知道质量的概念,认识质量是物质的属性,不随形状、位置和状态而改变,同时掌握利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密度的性质,并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定义密度的概念,认识用比值下定义是定义物理概念的一种基本方法。

4、简单介绍一些新材料及其应用,认识新材料的研究,是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和应用向更深层次的进军。

教学目标

1、掌握刻度尺和量筒、量杯的使用,能测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2、认识质量的概念,并能够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的概念,并能应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初步了解纳米材料和“绿色”能源。

5、结合密度概念实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6、结合本章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利用刻度尺和量筒、量杯测定物体的长度和体积的方法。

2、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是物质的属性。

3、探究密度的概念实验,密度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1、量杯的刻度特点。

2、探究密度概念的实验。

3、应用密度知识解答简单的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

课时安排

第一节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1课时

第二节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1课时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2课时

第四节新材料及其应用1课时

物质的量教案新教材篇六

1、一只苹果的质量大约为0.15,一个人的重量约为500.

答案:kg;n

2、填上合适的单位:某中学生的质量为50﹣60.一个鸡蛋的质量为50.

答案:kg;g

3、小明用天平测了一鸡蛋的质量,当天平平衡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鸡蛋的质量是g.

答案:62.4

4、(1)天平在称量时,待测物体应放在天平的盘;天平平衡时,所加砝码与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g.

(2)如图乙所示,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

答案:左;71.2;右

5、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质量.

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1所示,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所示,则矿石块的质量m为g.

答案:用手拿砝码47.4

物质的量教案新教材篇七

学习目标:

1.认识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鉴别二氧化碳。

2.学会通过观察实验,从中归纳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

3.使学生理解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4.了解二氧化碳的循环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特点。

教学难点:对两种反应的理解和区别。

教学用具:烧杯,试管,导管,酒精灯,集气瓶等

教学过程:

一、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教师活动:讲解二氧化碳的循环图,讲述温室效应。

学生活动:说说你已经知道的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消耗的途径。

二、二氧化碳的奇妙变化

1.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

实验:将二氧化碳倒入平衡杆上的右边袋子中,观察是否还保持平衡。

现象:不平衡,右边向下倾斜。

说明:右边比左边重。

结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2.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

二氧化碳有三态变化。二氧化碳灭火器中装的是液态二氧化碳,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固态二氧化碳。固态二氧化碳就是人们常说的“干冰”,雪花状的。二氧化碳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

3.实验:利用一瓶汽水讲解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性。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

探究活动: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灌适量的水,盖紧瓶盖后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塑料瓶瘪了。

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了。

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2、演示实验:

现象: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后红色又变成紫色

提示:酸性物质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说明: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时生成了酸性物质--碳酸,碳酸不稳定,受

热易分解,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反应式:

二氧化碳+水碳酸

co2h2oh2co3

碳酸二氧化碳+水

h2co3co2h2o

3、学生实验:

向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吹气,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变浑浊

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常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反应式: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ca(oh)2co2caco3h2o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2)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

(3)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判断下列反应是化合反应还是分解反应:

镁+氧气氧化镁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三、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会产生有害的影响。所以,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应注意通风换气。在进入一些可能会含有二氧化碳气体的地方之前,应该检验那里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看是否会威胁到人的健康。

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对人体的影响

1感到气闷、头晕、心悸

4~5感到气闷、头痛、眩晕

6使人神志不清、呼吸停止,以致死亡。

第四节自然界中的水

学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能从水的分解和水的合成两种变化过程分析水的`组成;

2、知道天然水、自来水、饮用水、矿泉水和蒸馏水的区别;

4、了解水污染的因素和水净化的基本方法;

5、知道过滤操作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一、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情景导入:p47“我们知道水既普通又宝贵。那么,水究竟是由什么组成的?”

实验:1、电解水2、氢气的燃烧

水氢气+氧气氢气+氧气水

(h2o)(h2)(o2)(适当讲解)(h2)(o2)(h2o)

交流讨论:

1、上述实验说明水的组成是怎样的?

2、水的沸腾过程与水的分解过程有什么不同?

3、有人说水可以开发成能源,你是怎样想的?

4、天然水、矿泉水、自来水、海水等在成分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水的净化

教学目标:1、知道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能述说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

2、懂得纯净水和自来水的区别,学会用肥皂水鉴别硬水与软水,知道硬水的危害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3、通过对水净化方法的学习,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4、通过过滤操作的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观察、协作等能力。

5、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要从卫生、健康的角度,正确选择饮用水,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努力学习建设家乡的美好愿望。

重点、难点:

1、水净化的方法。

2、过滤的操作方法。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实验法、启发式教学法等。

实验探究:

探究1、怎样区别纯净水、含有可溶性固体杂质的水和含有固体小颗粒的水?

探究2:怎样除去水中不溶性固体杂志?

归纳小结:

饮用水净化的方法(沉淀、过滤和消毒)

硬水、海水、矿泉水、自来水、蒸馏水的选择使用。

阅读、调查和讨论:

水的利用、地球上水资源的现状和我们的对策。

拓展视野:阅读p51“自来水是怎样生产工具出来的?”

介绍目前全球水资源的状况。

教学意旨: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在实验中培养观察、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训练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细致的作风和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二、水的利用

地球上的水虽然储存量很大,但是真正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并不充裕。有很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处于缺水状态。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大约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一些地区严重缺水。水体的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物质的量教案新教材篇八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物质》选自教科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第一课,本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三部分,主要是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一类是只改变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另一类是产生了心的物质。

物体变形、水的三态变化、燃烧、生锈这些常见的现象,背后有哪些科学道理?这是我们希望学生进行探索的,因此本课的引入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关。因此,本课具有前瞻性质和铺垫性质。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观念是科学的概念,也是哲学的概念。因此,本单元的概念具有观念层面上的意义。而这些概念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的教学能够达到的,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渗透这些观念,为学生的发展成长奠定基础。本课也并不要求让孩子们通过一节课的学习马上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是要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描述所看到的物质的变化和思考这些变化的异同点上。

学情分析:

学生对物质的变化比较熟悉,看到的现象也比较多,许多变化发生于学生的生活实际,这为他们的学习提供了经验上的准备。

学生对身边的一些物体是由物质构成的很容易理解,但对不能直接触摸到、观察到的东西确定为物质接受起来会有一些难度。很难分清物质的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类,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确立难点的依据:物质是指直接或者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但是把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东西确定为物质学生接受起来会有难度,物质都在变化,而且变化存在着相同和不同,学生很难分清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的物质,即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介绍物质以及物质变化的影像资料。(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以及物质的变化,解决难点。)、易拉罐一个、火柴一盒、生锈和未生锈的铁钉各一枚、铁丝一根、小纸片一张、蜡烛一支、澄清的石灰水一杯、烧杯一个。

每组:火柴一盒、生锈和未生锈的铁钉各一枚(研究物质的变化产生新物质,借助实物,亲身体验帮助解决难点。)

一根铁丝、一张纸、一支蜡烛、烧杯一个。(进一步体验物质的不同变化。)记录单。(整理、记录实验现象、发现)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两包物质,想知道是什么吗?打开看

2、学生观察、比较、汇报。

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入物质的变化单元,从我们身边的物质开始研究。(板书课题)

二、世界由物质构成

1、什么是物质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2、师生交流得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都是物质。(板书:直接观察、实际存在。)

4、学生讨论、交流。(强调它们也实际存在)

5、师生交流得出:物质是指直接或者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物体。(板书:间接观察。)

6、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资料。(出示课件)

7、小结: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三、物质在变化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物质,它们会发生变化吗?

学生举例说明。

小结:物质在变化。

1、有些物质变化后还是原来的物质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种物质

(2)、观察水结冰和冰融化成水的'图片,回忆水的这种变化是否变成了其他物质?

(3)、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4)、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2、有些物质变化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2)、思考一下:这两种变化我们在这节课上都能做到吗?为什么?

(3)、讨论得出:火柴燃烧变化比较快,而铁钉生锈比较慢。

(4)、出示实验要求:

点燃火柴,观察火柴的燃烧,它发生了什么变化?思考火柴燃

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观察生锈的铁钉,思考铁与铁锈是否相同?

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

(5)、比较前后两组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6)、现在我们再来看课前观察的那两包里的物质,它们发生的变化属于哪一类呢?

(7)过渡引申:我们研究的都是现有的物质,那么像岩石、房屋、马路都在变化吗?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说出你的依据。

(8)、出示课件:生活中的物质变化。

四、让物质发生变化。

2、出示课件:(实验要求)

3、交流探究结果。

4、补充内容:实验探究“蜡烛燃烧是否产生新的物质、产生什么新物质了呢”?

5、学生实验、讨论、交流。

6、有些新产生的物质还能通过实验证明其存在。(实验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五、总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