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2023年脱贫心得体会征文800字(优质7篇)

2023年脱贫心得体会征文800字(优质7篇)

作者:雁落霞 2023年脱贫心得体会征文800字(优质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脱贫心得体会征文800字篇一

脱贫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关键步骤。我曾经身处贫困的家庭,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脱贫,并且思考了很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心得体会。在这篇文章里,我将分享我在脱贫过程中的心得以及对其他同样处于贫困中的人们的建议。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给那些仍然困在贫困陷阱中的人们带来一些启示和鼓励。

第二段:明确目标与努力

在脱贫的道路上,明确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当我意识到自己深陷贫困的时候,我立即设定了脱贫的目标。我承认这个目标对我来说并不容易实现,但是我每天都告诉自己只要我努力工作,持之以恒,我终将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第一步就是下定决心,设定明确的目标,并且为之努力不懈。

第三段:积极与乐观的心态

在脱贫的过程中,积极而乐观的心态是十分关键的。很多贫困家庭中的人们常常对未来感到绝望,觉得自己注定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但是,这样的心态只会让他们更加坚固地停留在现状中。我深知乐观的心态能够激发人们不断向前的勇气和动力。因此,在脱贫的过程中,我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态度,用乐观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挑战。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让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终实现了脱贫。

第四段:教育的重要性

在贫困中长大的人们往往面临教育资源的匮乏。我亲身体会到教育在脱贫过程中的重要性。我相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真正改变命运。因此,在脱贫的道路上,我一直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并且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我理解到只有通过学习,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自己的努力,我成功考入了一所优秀的大学,为更好地改变自己的命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强烈呼吁社会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为那些缺乏教育机会的人们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第五段:脱贫后的责任与奉献

成功脱贫并不意味着我可以安于现状。相反,脱贫使我更加有责任感,更加希望能够回馈社会。回忆起自己曾经身处困境的经历,我深知曾经在贫困中挣扎的感受。因此,我决定不仅要保持自己的成功,还要努力帮助其他人摆脱贫困。我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尤其是关注那些贫困地区的群体,通过捐赠物资、赞助教育、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方式,为改善他们的生活做出贡献。通过这种方式,我希望能够传递出一个信息,即只要肯努力,每个人都能够摆脱贫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结论:

通过脱贫的个人经历,我深知在贫困中改变命运并非易事,但只要树立正确的目标、保持乐观的心态、重视教育并帮助他人,就能够迈向脱贫之路。希望通过我的经验和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们勇敢地面对贫困,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相信只要我们积极努力,终将能够迎来一个更加繁荣和美好的未来。

脱贫心得体会征文800字篇二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标志。

“十三五”时期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彻底解决全国目前尚未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必须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党员干部要发挥带头的作用,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要沉得下心,负起职责,不断学习,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以百倍的精神投入到扶贫工作中,为贫困户发现致贫原因,找到脱贫之路,坚决带动贫困户实现“十三五”期间的脱贫目标。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动贫困群众脱贫主体作用,贫困群众终究要依靠自我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脱贫致富。要坚决改变贫困群众‘坐、等、要’的思想,带动支持贫困群众探索创新脱贫致富的路子。要让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的心热起来,要发扬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内生动力,用勤劳的双手改变自我的命运、改变家乡的面貌。

要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不畏艰难,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得民心者得天下。执政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仅有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做到为人民造福,执政基础才能坚不可摧。仅有全体人民过上了好日子,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必须坚持把扶贫脱贫作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工作。

贫困现象的存在,贫富差距的扩大,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脱贫攻坚能够有力地缓解区域差距和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政治稳定、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继续缓解农村贫困,促进贫困地区发展,控制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趋势,解决收入和机会不平等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并且关系到全体人民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仰,对改革开放政策的支持。脱贫开发对社会和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事业大踏步发展,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对促进社会提高、民族团结和谐、国家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扶贫开发的标准在提高,更加注重发展型的民生改善。“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不仅仅要在改善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上着力,更要注重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使他们跟上全面小康的步伐。仅有让全体人民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脱贫心得体会征文800字篇三

脱贫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它需要贫困地区的政府、社会组织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多年来,我在致力于脱贫事业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的心得和体会。在我看来,脱贫的关键在于政策的落地执行、社会的关爱和个人的积极奋斗。以下是我关于脱贫的心得体会。

首先,政策的落地执行是确保脱贫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政府对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贫困地区的政府应积极响应中央政府的号召,将扶贫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政策的发布要及时、明确,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方便人民群众理解和应用。此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对扶贫政策的宣传和教育,让全体人民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同时,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确保公正、透明,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只有政策的落地执行得当,才能为贫困地区带来真正的改变。

其次,社会的关爱是帮助贫困地区走出困境的重要动力。社会组织、企业单位以及个人都可以积极参与到脱贫工作中来。一个团结的社会是一个强大的力量。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捐赠,如物质捐赠、技术支持和志愿服务,帮助到贫困地区的人民。此外,社会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弘扬正能量、传播爱心,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的积极性和希望。在我参与的脱贫项目中,我看到社会的关爱给予了贫困地区居民莫大的鼓舞和帮助,让他们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努力改变现状。

最后,个人的积极奋斗是脱贫的关键要素。政府和社会的努力只是为了给予贫困人口更好的机会和条件,而真正要走出贫困的还是个体。我见过许多贫困地区的人民,他们深受贫困的困扰,但是他们没有放弃,依然积极向上,坚定不移地努力工作、学习,争取改变自己的命运。我深受他们的感动和鼓舞。在我的脱贫实践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只有个人的积极奋斗,才能真正脱离贫困,实现自我价值。

在实践中,我认识到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但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脱贫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相关方的共同努力。政府的政策、社会的关爱和个人的奋斗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政府、社会和个人形成合力,才能够真正消除贫困,实现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因此,在脱贫工作中,我们要不断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增强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宣传力度;要激发贫困地区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共同努力,赢得脱贫这场艰难而又充满希望的战斗。

脱贫心得体会征文800字篇四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20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职责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职责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职责,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活力、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进取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进取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进取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经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忙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期望,充满正能量去应对此刻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仅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脱贫心得体会征文800字篇五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面对短期内大规模脱贫的任务,我国不仅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也大力发动了各个社会力量的参与。作为一名年轻人,我也积极参与到脱贫工作中,亲身感受到了脱贫带来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我对脱贫攻坚有了深刻的认识,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重视教育,提升能力

教育是脱贫攻坚的基石。在我的亲身经历中,我见证了许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同时,我们也要注重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从而获得更好的收入。

第三段:发展产业,增加收入

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在贫困地区,我们应该注重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提供就业机会。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等条件,提高农产品的流通能力。通过发展产业,增加贫困地区人民的收入,可以有效地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第四段:强化组织,形成共治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组织和领导,加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协调合作。同时,我们也要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合力,通过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和项目,解决贫困地区人民的实际问题。

第五段:提升意识,增强自信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坚持正确的政策导向,增强贫困地区人民的发展信心。同时,我们也要加强贫困地区人民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发展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结尾段

脱贫攻坚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付出。我相信,在各级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作为一名年轻人,我将继续加强自己的学习和培训,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努力奋斗!

脱贫心得体会征文800字篇六

脱贫工作如何“精准滴灌”、攻坚拔寨,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

培育产业“强支撑”

全省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回头看”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河北省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三大片区。一是国家确定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共有22个贫困县、125.7万贫困人口。二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黑龙港流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共有27个贫困县、97.2万贫困人口。三是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共有10个贫困县、60.7万贫困人口。从有无劳动能力看,河北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约为164万人,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约为146万人。

“发展富民产业,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对有劳动能力的164万贫困人口,通过培育特色产业项目和就业创业服务增强内生动力,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列席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省扶贫办主任魏存计建议,贫困地区应扶持建设一批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集中连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园区,重点发展高效林果业、特色养殖业、设施农业、乡村旅游业。

绿岭多味烤核桃、熊蜂授粉西红柿……1月8日,在政协委员驻地国源朗怡酒店,临城县副县长刘贞哲委员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微信朋友圈,里面有多张临城特色农产品照片。

“临城现在不只有绿宝石(核桃),还有红玛瑙(西红柿),这两种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都非常好,特色农业产业扶贫今年将惠及贫困人口万余人。”刘贞哲委员表示,产业扶贫须找准路子、选准产业,一方面要让贫困群众感到易学好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找准产业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作为燕山—太行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阜平在发展富民强县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推进山区综合开发经营机制和金融扶贫机制。阜平县委书记郝国赤代表告诉记者,发展产业扶贫,要通过机制创新,确保把贫困户吸纳进来,让产业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贫困群众。比如,通过转让荒山经营权,实现资源变资本、农民变股民,让贫困群众享受底金、股份分红、林下经济和务工等多种收入。通过建立“三户联保”无抵押扶贫信贷机制,让贫困户能够及时获得贷款支持。

兜底保障“有政策”

日前,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扶贫办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行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的实施方案》。《方案》规定,在2020__年底前全省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2800元/年的基础上,至20__年,农村低保标准与扶贫标准同步提高。确保到20__年全省146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得知这个消息,青龙满族自治县八道河镇崔丈子村党支部书记崔健代表欣喜地说:“我们村有20多个低保户,大多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有了政策兜底,我们干工作就更有底气了。”崔健代表建议:“‘两线合一’落实到位,一要确保资金足额到位,二要考核机制落实到位。”

对此,省财政厅厅长高志立代表表示,河北省将充分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各地落实“两线合一”工作所需资金,除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外,不足部分由省、设区市财政分级负担,以省为主。自起,每年9月30日前,各设区市以及定州、辛集要将下一年度所需低保资金数额上报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级民政、财政部门将加强沟通协调,认真测算资金需求,足额纳入年度预算。

“自起,省社会救助工作联席会议每年组成督导组分赴各地开展一次督导检查,督查结果报省委、省政府,并通报全省。”魏存计透露,对没有落实“两线合一”工作的地方,将取消其评先资格,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社会合力“扶一把”

在郁郁葱葱的板栗林中,几棵光秃秃的板栗树格外扎眼。眼瞅着处于盛果期的板栗树枯死,贫困群众满面愁云……20__年夏天村里发生的这一幕,牢牢印在了崔健代表心里。

“我们村的板栗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由于水利建设跟不上,板栗树得不到有效灌溉,大大影响了产量。”崔健代表呼吁,加强与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破除贫困地区发展瓶颈。

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有哪些?一直关注扶贫开发工作的省贸促会副会长徐阔廷委员分析,对于河北省大部分贫困地区来说,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基础设施落后,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推进路、水、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处于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贫困地区来说,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保护,要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组织开发碳汇造林项目、发展森林康养产业。还有一部分贫困地区不具备“就地扶贫”条件,要对居住在这些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易地搬迁安置。

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政同抓、全社会共同参与。一些代表、委员建议,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各级各部门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密切配合,在政策、资金、项目、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脱贫攻坚的政策合力正在形成。河北省还将陆续出台贫困退出、教育脱贫、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等配套政策专件,形成脱贫攻坚的政策体系。”魏存计透露,行业部门将在政策制定、项目安排、资金投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倾斜和支持力度。

脱贫心得体会征文800字篇七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__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用“心”扶贫

对贫困的群众,我们心里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很多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和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更加增强我们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在一家一户的走访过程中,太多的卧榻病床的老人、太多患有绝症的病人、太多渴望走出困境的村里人,这些更加的驱使我们用心去帮扶他们。

扶贫攻坚对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还要纳入最终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这些被动的扶贫、被动的工作,没有一丝的责任感,如何能够用“心”。在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从内心深处怀着对弱势群里的关爱、对困难群众的同情,坚持行善向善的信念,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用“新”扶贫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