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报告>铁路运输现状调研报告(优秀14篇)

铁路运输现状调研报告(优秀14篇)

作者:笔舞

在调研报告中,需要对所调查的问题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解读。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铁路运输调研报告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客运和货物运输市场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竞争变得空前激烈,铁路短途运输量明显减少。xx县境内共有铁路运营里程80公里,原设有8个站,都办理客运业务,办理货运业务的有溆浦、低庄、江口等3个站,广铁集团公司为了应对这种竞争,依托铁路运输优势,着力优化路站结构,提升营运能力和效益,到20xx年,溆浦境内办理客运业务的只有溆浦、低庄2个站(江口站慢车可上客,车上补票),办理货运业务的仍保留了原来3个站。随着铁路运输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溆浦站货运业务面临被取消的境地。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于5月份以溆浦火车站货运情况为重点,对全县境内办理客货业务的溆浦站、低庄站、江口站20xx年—20xx年及2**年1—4月份客货运营情况进行了为期5天的调查,旨在引起各级各部门对溆浦站承办货运业务的高度重视,为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一、溆浦站运营基本情况。

溆浦火车站位于xx县的中心地带—县城,车站从老站成功搬迁后,升级为三类车站,各项硬件条件全面改善,运输能力显著提高,目前火车经过的营运线路24条。多年来,溆浦站在取得较好运营效益的同时,为溆浦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旅客运输发送量逐年上升。溆浦是一个人口大县,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人员达18万之多,并且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逐年增加,使得溆浦站旅客发送人数逐年上升(见下表)。,溆浦站20xx年旅客发送人数为50.31万人,20xx年达到77.17万人,年均增长11.3%,并且呈逐年增长之势,各年环比为:20xx年增长7.5%、20xx年增长9.2%、20xx年增长6.5%、20xx年增长22.64%,20xx年1—4月份发送旅客33.61万人,预计全年可达86万人,比上年增长12%。

2、货物发送量由升到降。调查显示,溆浦站货运发送量由20xx年7.11万吨上升到20xx年9.9万吨,年均增长18%,从20xx年开始下降到7.93万吨,比上年下降19.8%,20xx年再降到3.17万吨,又比上年下降60%。从20xx年到20xx年四年间,货物发送量年均下降18.3%,其中农产品年均下降32.3%,工业产品年均下降15.9%,木材年均下降11.3%。20xx年1—4月份货物发送量为1.41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20%,预计全年货物发送量在2.8万吨左右,比上年下降11.7%。

3、货物到达量呈逐年上升之势。县城是外来货物的集散地,每年大量外购化肥、水果、工业原料及日常生活用品在此到达。20xx年溆浦站货物到达量为10.15万吨,20xx年达到15.93万吨,年均增长11.9%,各年环比为:20xx年增长3.9%、20xx年增长34.5%、20xx年下降3.1%、20xx年增长9.5%。20xx年1—4月份货物到达量4.42万吨,比上年同期下降0.3%,预计全年达到16万吨左右,与上年基本持平。

4、旅客发送量强于低庄站,货物发送量弱于低庄、江口站。溆浦站旅客发送量远远强于低庄站。从总量看,20xx年,溆浦站旅客发送量为77.17万人,是低庄站9.59万人的7倍;从发展速度看,20xx年—20xx年溆浦站旅客发送量年均增长11.3%,而低庄站却年均下降8.2%。溆浦站货物发送量弱于低庄、江口站。从总量看,20xx年,溆浦站货物发送量仅3.17万吨,只有低庄站33.5万吨的9.5%,只有江口站11.17万吨的28.4%,从发展速度看,20xx年—20xx年溆浦站货物发送量年均下降18.3%,而低庄站年均下降2.2%,江口站年均增长8.6%。

二、溆浦站货物发送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溆浦站货物发送量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货源短缺,造成发送量减少。溆浦站主要发送的货物为柑橘、木材、工业产品等。近年来,柑橘受品种品质及20xx年四川广元柑橘长蛆事件的影响,基本丧失了北方市场,外运的车皮由每年100多个降到现在的几个;木材因前些年过量砍伐,可砍伐量逐年减少,并且为保障怀化泰格林纸公司用材,外销量明显下降;工业产品因部分高能耗企业停产和环保保护限制矿产资源开采,加之缺乏大企业做支撑,这些使得运输货源短缺,客观上形成货物发送量减少。

2、进出站环境差,货主望而止步。溆浦站货物进出站环境差,收费过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货物进出站短途运输市场混乱。多年来,溆浦站货物进出站都是由张家桥运输队包揽,其他运输业主无法插手,并且运费由他们说了算,汽车每车运费在1100元左右,客户普遍反映运价过高,虽然政府曾多次协调,但未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二是木材进站检查站过多。据调查反映,溆浦站木材进站外运共有4个检查站,其中站内1个,站门口1个,城边还有2个,货主每发一个车皮每个站要收取20xx元左右的费用,货主每发一个车皮要花费8000元,缩小了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与怀化其他县市仅1—2个检查站相比,这些经销商纷纷选择了“南三县”等经营,使得木材经销商由前些年的20多户,到现在只有5—6户。

3、铁路部门自身的问题,造成了发送量下降。铁路部门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竞争意识不强。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铁路运输企业也加快了改革步伐,但总体上仍延续着单纯生产服从型的计划经济下的三级管理机制,各运输部门的主要工作仍然是抓计划、保任务,上级决策下级执行,没有真正地变“坐商”为“行商”,积极主动地参与竞争。二是托运货物的手续繁琐。铁路托运货物多窗口、多层次的受理承运程序严重阻碍了铁路货运在市场经济下的发展。托运人要在铁路发走一车货物,必须在本单位、车站、铁路分局之间往返多次办理手续,不仅周期长,而且缺少一个环节都不行,尤其是在车皮紧张时,不能保障货主的时间需要,流失了一部分货源,也给货主形成了铁路运输不可靠的印象。而公路运输,一批货物从受理到承运可能只需要10多分钟。

4、公路硬件条件的改善,抢占了铁路运输量份额。铁路货物运输的优势在于远距离运输,随着我县道路条件的不断改善,各种类型的运输工具迅速增加,运输能力显著提升,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以及公路运输灵活便利的运输方式,深受广大货主的欢迎,我县大量的货物通过公路发送出去,使得铁路发送量直线下降,占有的份额越来越少,车皮显得过剩。

三、基本结论。

基于以上调查及分析,溆浦站发送和到达旅客多,货物到达多,旅客发送量、货物到达量呈逐年上升,货物发送量呈快速下降之势。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目前铁路部门的指导思想是做强溆浦站客运、低庄站货运,对年货物到发量达不到10万吨的站撤消办理货运业务,并在溆浦境内现有3个办理货运业务站中只保留2个。从20xx年、20xx年溆浦境内3个站货物到发量来看,溆浦站分别为22.47万吨和19.1万吨,低庄站分别为44.11万吨和36.72万吨,江口站分别为31.1万吨和37.36万吨,两年货物到发量低庄站均排第一,溆浦站均排第三,并且溆浦站、江口站均为货物到达型站,这种类型的站没有多少局部利益,虽然溆浦站年货物到发量远远超过10万吨的设置条件,但由于江口站货运有湘维公司做支撑,难以撤消,因此,如果溆浦境内只保留2个站办理货运业务,那么溆浦站货运业务面临被取消的境地。

四、对策建议。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先导产业,铁路运输业是溆浦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比较优势,溆浦站货物发送量虽然不大,但货物到达量20xx年、20xx年都在15万吨左右,20xx年达到了近16万吨,这些货物与溆浦人民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保留溆浦站继续办理货运业务,事关溆浦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县各级各部门必须协助铁路部门做大溆浦站货运业务,进一步提升货物到发量。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进一步加大进出站货运环境整治力度。首先是规范运输市场秩序。主要是引入竞争机制,保障货主有选择运输主体的权益,确定合理运价,消除欺价霸市行为,并在运价同等的情况下,优先照顾当地车辆承运。要给车主们讲清楚,如果溆浦站货运业务取消了,他们在这也没事可做,就连一分钱运费也拿不到。其次是减少木材进站检查单位数量。主要是县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按照职责分工,只能确定一家木材检查单位检查,杜绝其他单位为了本单位的利益多头检查,重复收费。

2、积极引导货主采用铁路运输,提升溆浦站货物到发量。提升溆浦站货物到发量,主要是提升货物发送量。铁路运输总体上来说,价格较低,安全系数大,基本能满足货主时间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有所作为,对于一些中、远距离的大宗货物,积极引导企业等货主采用铁路运输发送。同时,溆浦是一个农业大县,各级各部门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改善和提升如柑橘等农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农民增收和铁路货物到发量增加双赢。

3、铁路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市场调查和研究,了解货主的想法和需求,做到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二是简化托运手续,实行一站式服务,对于铁路内部各种报批手续可由货物托运站代办。三是取消不合理的收费,实行一次性一费制,降低收费水平。

铁路运输调研报告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我们是夹缝里求生存的中专生,可在这夹缝中却培养了我诸多能力。自入学来,我就时时告戒自己要不断努力,为此在学习上我不敢放松。在一年级时,通过我的努力竞选为校团委委员并获“工作积极分子”称号.二年级上学期我又被评为“铁路局优秀团员”和“柳州市优秀学生干部”。这些荣誉更加鼓舞了我读爱书的欲望。由于我为人大方有责任感,被选为班长。同时在此学期获得学校二等奖学金。

三年来论文网,我完成了学校规定的全部课程,具有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能力,对计算机常用软件有熟练运用,如visualfoxpro6.0、办公自动化软件、网页三剑客、c语言等。自学photoshop7.0.1、。熟练掌握了winxp操作系统和计算机应用与维护。

此外,我还注意个人的品质修养,在中专三年里,我刻意充实自己,锻炼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社会能力,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在校期间我一直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在工作中,我不怕吃苦,积极奋进,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我具备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能力,是老师称赞的好学生,是同学的好知己。真诚、热情是我的为人态度;塌实、严谨是我的工作态度;进取、奉承是我的人生信条。请给我一个机会,思想汇报不管工作多么艰辛,只要组织需要,我定会和同仁一道开拓进取。您得到的不只是一份简单的承诺,而是用智慧和青春写成的打卷!静候你的回音,再一次向您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自荐人:xxx。

xx年xx月xx日。

现状调研报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19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19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据2019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19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19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19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19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19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19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19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行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及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河南省《实施意见》),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新的模式和途径,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林政管理处组织开展了我省林权流转情况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省林权流转的基本情况。

林权流转既是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主要途径,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央《决定》和河南省《实施意见》发布以后,围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林权流转势头迅猛,取得的成效明显。通过林权的合理流转,使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源增量、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

《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加速“四荒”开发的决定》和《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的实施细则》。市政府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发治理“四荒”,拍卖、承包其使用权的意见或决定,*县、*县、*县等许多县(区)也出台了相关决定或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林权流转的发展过程。

我省的林权流转行为,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由农户承包自主经营,平原地区的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树木,实行树随地走,作价转让给农户经营,林木所有权发生了流转;山区大面积的集体林、果园由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接手承包,林木连同林地使用权一起发生流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四荒”的开发治理,农民投资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从开始承包几米的路段、河段,发展到承包经营一条路、渠或一条河段;从承包经营几亩、几十亩林地发展为买断几百亩、几千亩的荒山经营权;从小片荒山荒坡开发利用发展到以林为主的多种经营。随着林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方式的不断更新,林地使用权流转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拓宽。《森林法》的修订、《森林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中央《决定》的出台,使林权流转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局面和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林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1、拍卖。

拍卖是指依照有关规定对林地进行资产评估,确定底价后,举行拍卖会,由买方竞价,报价者中标,与卖方签订合同(协议),出资买断一定时期的林地使用权或林木所有权,并在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自主经营管理,收益全部归中标人的流转形式。在拍卖过程中,允许各类投资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竞标购买,同等条件下本地人员优先。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比较受群众的欢迎。且这种形式转让,一般成交价都要高于底价,有利于限度地实现国家或集体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

2、承包经营。

承包经营是指按照有关规定,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林地承包合同,由承包人按合同约定向发包人支付承包费用,取得林地使用权,自主进行植树造林、经营管理,收益完全归承包人所有的流转方式。承包经营中,承包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农户、法人单位或合伙组织。承包经营是起步最早的一种林权流转方式,也是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方式之一。

3、联合(合作)经营。

联合(合作)经营,是指由多个投资主体以土地使用权、林木经营权、资金、劳动力、技术等作为合作条件,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收益按比例分成的经营方式。联合(合作)经营主要是通过民主协商,以联办合作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如鲁山县赵村乡国贝石村布朗李园艺场,经营面积1000亩,*市房产局职工王保宪以30万元资金入股,国贝石村以土地、劳动力入股,林业技术员以技术入股,建立董事会,联合经营管理。

4、林木认领托管。

所谓“林木认领托管制”是指:托管公司首先通过承包等方式取得国有或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然后面向社会吸引自然人(主要是城市市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自愿认领一定面积的林木,获得其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再由认领者将其所认领的林木委托给托管公司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管理至采伐的一种林权流转形式。委托方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和付款方式向托管公司交纳托管费用,托管方按照专业化水平对所托管的林木进行集约化管理,并确保林木生长量达到约定的蓄积,此种林权流转形式20*年起在我省新兴。

二、林权合理流转产生的积极效应。

(一)拓宽了林业投资渠道,增加了林业投资主体。

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林权流转的加速,全社会投身林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亦随之高涨,非公有制林业形成并迅速发展,林业建设资金的来源打破了过去长期依靠政府的局面,林业建设主体实现了由过去单一行业建设项社会多元化参与的转变。以桐柏县为例,1999年以来,全县非公有制林面积达18。5万亩,占全县五年来造林总面积的67%,参与经营的企业、单位、个人2452家,累计吸引投资3800余万元,占同期全县林业总投资的70%。

(二)盘活了林业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

在林权流转前,宜林荒地、四旁隙地等长期闲置不用,或分配给无力经营者,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土地作为生产力要素,其使用价值难以实现,形成死滞资产。同时,社会上一些闲散资金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因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林业上一些技术人员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没有施展的空间。通过林权流转,实现了林地资源、资金、劳力、技术等各种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活了资产,富了群众,稳定了社会,发展了林业。

(三)扩大了有林地面积,增加了森林资源的总量。

投入的增加、资源的优化组合必然地带来了资源量的增加。仅就桐柏县而言,1999年的有林地面积为118万亩,目前,已增加146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从116万立方米增加到1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7.8%提高到42.1%。

(四)提高了造林质量,有效保护了资源。

显减少,资源得到了较好保护。

林权的合理流转,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紧密结合。经营者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与林业科研单位建立协作依托关系,大力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了林业科技进步,加快了林业科技建设步伐。如桐柏县,近五年来,共引进优良树种15个,良种接穗(芽)100万节,推广优良品种58个,应用新技术、新成果36项,造林成活率、良种率均在9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以上。

(六)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非公有制林业,使经营者将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围绕市场盔行生产和经营,根据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树种结构。在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对桐柏县的调查,全县依靠发展非公有林业经济脱贫致富的农户达2019余户,占全县脱贫农户总数的30%。

(七)开辟了一条就业途径,减轻了政府压力。

亩,发展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并在林间套种中药材及牧草,每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依靠林果业摆脱了困境;义马市煤业集团下岗工人王小锋,承包荒山1000亩栽植经济林,实现再就业,被评为非公有制林业的好典型。

(八)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次金了区域经济进步。

通过林权流转,森林资源的增加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木材加工、林产品加工、花卉经营等,陆续形成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灵宝市农民罗眼科,从1993年起承包荒山4万亩,自筹资金1000万元,建成了目前全省的连片杜仲基地。他依托西北农大等院校,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实行综合开发。罗眼科的兄长罗来科承包荒山6000亩,投资150万余元,嫁接梨枣、雪枣等15万株,成立了来科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种植、贮藏、销售一体化,现每年产干鲜枣10万余斤,产值达50多万元。

三、林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关法规政策相对滞后。

这里所说的相关法规政策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以建立具体完善的林权流转制度,规范、引导林权流转行为为内容的法规政策,二是以森林资源合理保护利用管理为内容的法规制度。

第一个方面,1985年,国家体改委、林业部颁发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中提出要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规定“遵照林木所有权与林地使用权一致的原则,进行林木所有权及林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提出了林权流转的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要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实行家庭或联户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使用权等多种方式治理开发“四荒”,规定了对宜林“四荒”使用权的有偿流转。

1998年4月29日修改后的森林法,增加了第十五条,规定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权、采伐迹地使用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同时指出“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不得转让”。以法律的形式,对林权流转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20*年,中央《决定》中也提出:“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应该说林权流转已是于法有据了。但相关的配套法规政策滞后,缺乏规范具体操作的行政法规,致使林权流转中还存在着操作普遍不规范等问题。

第二个方面,由于在林权流转中,大多数投资者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我国的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刚刚起步,现行的资源保护管理法律法规还不是建立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之上的,各项管理制度如采伐制度等还停留在旧有的框架内,造成林木经营者经营上的约束性,客观上对林权流转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不健全。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执行统一的评估标准、方法,二是没有法定的评估机构,同时,国家关于评估机构、人员资质的现行规定也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在已经开展的林权流转中实施的资产评估,多为有各方代表参加的合议性的评估,虽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合理性,但缺乏法定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还有相当一部分流转没有进行资产评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流失。如某国有林场,通过不很公开的协商,将本林场3500余亩林地全部承包出去,承包期20年。协议中将现有林木资源无偿交给承包方经营,待承包期满,承包方也无偿将林木资源交给林场。字面上好似等资源交接,但实际操作起来远非如此,林场现有林木资源,多为中、近熟林,其价甚巨。若采伐后转租别人耕作、木材收入和地租收入两得,快到期满时再造林,还场以幼林,则国有资产流失的结局不可挽回。

(三)操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在林权流转过程中,有的没有依法实行公开;有的发包时没有依法召开群众大会或代表大会;有的合同条款不完备甚至是没有书面合同。不规范不仅表现在程序上,有些在实体内容上,也有不妥当甚至是违法的情况,如超出法律规定的流转范围实行流转、超出法律规定的权限约定双方的权利等。除了部分流转合同依法进行了公证以外,林权流转普遍缺乏监督机制。如在我省新兴的“林木认领托管”公司,在经营和宣传中,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实之词和误导之嫌,他们假借有关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的名义,夸大宣传其经济效益,错误宣传《林权证》的性质和效力而分散委托人对托管协议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签定的合同中,有关条款不严谨、不完善,投资人一次性投资后,对公司执行合同情况缺乏约束与监督,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应对该公司可能出现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将可能酿成经济纠纷甚至社会事件。

(四)政府干预多,服务不到位。

目前,全省的林权流转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推动。有的地方对流转方式实行“一刀切”,强令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所有宜林荒地的拍卖,重数量不重质量;有的地方甚至对经营者种什么树种、林种作出规定、强行实施,侵犯林农经营自主权;有的地方随意撕毁原来的承包合同,强行将已经承包的林地收回,再进行“拍卖”。竞标者主要是本地农民。虽然也有跨区域投资者,但在流转规则、成交价格等方面,以县域为单位,各地存在较大差异,全省尚未建立信息丰富的交易平台从而培育流转价格具有参考意义的市场。

据了解,目前仅“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年9月1日成立)的经营范围中有代理林权交易的内容,尽管自行制定了《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林权交易实施细则(暂行)》和《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活立木托管暂行办法》、《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林权证明托管办法(暂行)》、《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林权交易信息披露规则(试行)》,但仍处于萌芽的状态。从长远来看,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进一步推进林权流转工作的需要。

四、促进林权合理流转的途径。

(一)在较高层次上完善相关立法。

如前所述,法律法规的滞后已成为林权流转中的主要问题,对投资者来讲,需要一个具备较强操作性的具体规定,进一步规范流转的原则、范围、方式、程序、监督、管理,进一步地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政府职能部门来讲,需要明确其法定职责,确定其管理和服务的方式和内容。而这些内容,从我国现行的有关立法规定和行政管理要求来看,不是哪个部门或地方政府文件所能够规定的,有些内容甚至是地方性法规也不能作出规定的,如前所述的流转范围问题、资源评估机构及人员资质问题、采伐管理问题等,必须通过修改《森林法》或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才可得以实现。

(二)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

各种形式的流转,都应当建立在科学规范的评估基础上,合理确定底价,才能保证流转依法有序进行,实现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促进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一是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合理的参数表和各主要临终的评估细则,规范和完善评估技术、评估方法;二是要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资质认证办法,解决目前有关资质规定与实际工作要求相脱节问题;三是要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队伍建设,满足工作需要。

(三)搭建林权流转平台,培育和完善森林资源交易市场。

要真正将林权流转推向深入,就应该在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发展的前提下,限度地引入市场机制。要按照市场经济运营的要求,结合森林资源资产的固有特点,培育和完善森林资源市场,一是要有大量能够在价格上进行量化的待转林权;二是要有畅通的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三是要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林权流转中介机构的建设等;四是要有完善的市场距督保障机制。

奎年来,我县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与兴林富民相结合,成果巩固与产业培育同步,林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发展现状。

1、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100.65万亩,其中有林地68.43万亩、疏林地3.6万亩、灌木林地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0.02万亩、宜林地17.6万亩。按森林类别分商品林43.43万亩,公益林57.22万亩。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10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8.49%。干杂果产业基地建设顺利,现有干杂果总面积17.5万亩,其中柿子13万亩,核桃2.6万亩,红枣1.9万亩;干杂果总产量7万吨,产值7000万元。

2、第二产业基础薄弱。

在干杂果深加工方面,建成年产柿饼500吨的加工企业1户、小型加工厂3户,建成柿子醋生产线一条,加上农户采用简易手工自发加工部分,据统计,全县每年共加工鲜柿13000吨,市场销售鲜柿45000吨,还滞销12019吨;随着柿树产量逐年增加,柿子滞销现象将越来越明显。木材加工业底子单薄,全县木材加工业仅有49户,主要有带锯解板15户,寿木加工25户,原木经营4户,农具配料加工5户;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精加工产品主要是梨枣木工艺制品,如擀面杖、捣蒜窝、拐杖、碗、酒杯、麻食板、茶叶筒、调料盒等生活用品和神仙葫芦、木猴等旅游工艺品,但设备简陋,技术和工艺落后,各类产品档次低,不具备规模生产,年经济效益不足500万元。原木材年销售200余万元。全县第二产业年产值700余万元。

3、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良好。

近年来我县以“发展大旅游、建设大产业、开发大市场”为理念,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激活市场、强化两翼”的发展思路,以历史文化、休闲养生、自然观光、乡村旅游为重点,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森林旅游产业开发焕发出勃勃生机。五年来,我县相继投资5.53亿元,实施了大佛寺景区改扩建和周边环境治理、紫薇山公园、泾河防洪景观带、公刘教稼苑景区、泾河龟蛇山大峡谷漂流、程家川古民居、侍郎湖生态休闲景区、拜家河观光农业长廊等十项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景区已成为我县林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目前我县林业产业发展步伐虽然较快,但经济效益依然偏低,仅为8000余万元,人均272.1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

二、存在问题。

1、森林改善环境能力低下。

目前我县森林林木多为近十年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保存的中幼林,虽然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变,地表径流量逐年减少,但森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能力还不能充分发挥,水土流失治理进度仍然缓慢,人居饮水严重不足。

不齐,未能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3、林业资源开发层次较低。

森林旅游业开发水平较低,正处在起步阶段,综合服务设施还不健全,难以吸纳外地游客来彬观光旅游。木制旅游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现有的均是一些小型加工企业,没有先进、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粗糙单一,难以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

三、几点建议。

1、狠抓森林抚育工作。

对于目前建成的中幼林积极开展抚育工作,应通过对森林合理抚育,优化森林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抗逆能力,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进一步提高森林生产效能和生态服务功能,控固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狠抓依法治林工作。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制度,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树立执法,提升执法效果。全面监督重点区域的森林资源管理,加强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核查,准确把握森林资源信息动态变化和工程进展情况,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有效遏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引导、扶持产业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一是成立专门的柿子产业机构,采取招聘考试、竞争上岗的办法吸收一批有专业知识、有工作能力的大学生或抽调现有技术人员,组成彬县柿子办。选派专业人员出外学习有关柿子深加工的先进经验,为柿子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针对我县柿子园的经营现状,积极实行流转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地处山沟里的原属一家一户所有的柿子树及集体所有的柿子园承包给善于经营、有能力作务者,走集约化的路子,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建立专业合作组织。

在群众生产方便、热情较高的村,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果民,进行户间联合,组建专门经济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规模生产,进一步培育优势产品,寻找和开发市场,以经济组织形式应对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市场。

一、全县非公有制林业基本情况和基本经验。

***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是个平原农业县,辖13个乡。

镇,耕地面积84.2万亩。土层肥沃深厚,气候温暖湿润,境内河流众多,适宜多种林木生长,林地构成主要是果桑园、林场、苗圃地和农田防护林,没有自然林和原始林。近年来,经过县委、县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努力,我县的林业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近两年随着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非公有制林业得到迅猛发展,个体造林人数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增大,造林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好。截止底,全县非公有制造林总面积达到8.89万亩,其中用材林2.11万亩,经济林2.7万亩,公益林面积3.6万亩,其他0.46万亩;全县造林大户100亩以下的12个,面积0.25万亩,其中用材林0.03万亩,经济林0.13万亩,公益林面积0.09万亩。非公有制林业占全县林业的98%,在我县林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投入方式主要是个体经营者自筹资金,共投资2717万元,就业人数32人。总结所取得的成绩,我县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经验是:

(一)全面落实林权制度改革,提高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非公有制林业不仅在我县林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大户承包方式有所增加,但主要还是各家各户平均到户的责任制形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为促进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形成全民都来发展林业的大好局面,我县按照“明晰所有权、搞活使用权、放开经营权”的思路,对全县宜林沟、路、渠、堤滩采取拍卖承包等形式落实产权,实行“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经营、谁投入、谁受益”的政策,逐步建立起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林业特点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开发经营林业,实现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对承包后的林地颁发林权证,明确权属,同时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在简化转让承包手续、扶持信贷资金、减免部分税费等方面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并保持林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把利益限度地让给承包者。目前,卜集乡、胡集镇、肖云镇、司马镇等乡镇100以上承包大户12个,共承包河堤、林地2500亩,收回承包费200多万元。林权改革的落实,充分调动了群众投资投劳、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促进了非公有制快速发展。

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对我县的林业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发展思路和目标,明确了工作措施,制订下发了《-林业发展规划》、《林业生产意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意见》以及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实行了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重点项目,乡镇领导包村队,乡镇干部、村级干部包路段、地块。层层落实责任,各级领导干部都在自己的责任工程里挂牌立标,示范带动。各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出本乡镇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工作措施,为全县林业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活动。一是各级领导带头宣传,切实转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观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乡镇领导逢会必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宣传林业,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新时期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大势所趋,是加速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由林业部门组织每个乡镇扎制宣传彩车,组成宣传车队统一在全县进行巡回宣传。同时,利用过路横幅、墙体标语、印发宣传材料和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各乡镇采取召开动员会、乡村干部会、群众代表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植树造林是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植树造林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

伐,大力发展民营林业,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在唐王村对外承包700亩农田发展速生丰产林,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发展林业的新路子。大力发展林业第二、三产业,以鸡黍镇的张寨、刘楼等村为重点,发展锯材加工46家,家具制造厂50家,竹材及制品销售点12个,年产1.35万立方米的纤维板生产厂2个,年产0.27万立方米的胶合板生产厂1个。注册资金达到了700余万元,解决就业人数达500余人,年上交利税13.2万元,对非公有制林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对林业的认识不足。

由于林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有些群众只看到眼前利益,对林业具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缺乏发展林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规模小,投入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我县非公有制林业大多是个体分户经营的小生产和分散化的经营方式,一般规模较小,投入少,加上当前贷款难,贷款期短,从而使一些造林户还未得到林业开发的回报时,就疲于还贷,生产持续投入难以为继,使林业得不到有效的发展,难以形成集约化经营,与现代林业规模经营不相适应。

3、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

有些经营者采取自然放任的粗放经营方式,“靠天长树,自然成材”的作法较为普遍,树木生产缓慢,低产林比重大,有的形成了残次林,降低了林地的直接经济效益。

4、技术网络不健全,先进科技成果应用率低。

林业主管部门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健全技术网络,技术指导和服务滞后,一些林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得不到及时全面的推广和应用,使造林成效受到一定影响。

5、缺少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低。

境内缺少大型的木材加工、果品加工企业,缺乏林业发展的拉动力。

三、林业部门需要做的工作。

在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过程中,林业主管部门在引导、规划、服务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一是搞好规划设计。在林地落实产权过程中,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对承包的宜林地进行逐一丈量、确权发证,并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规模效益。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搞好树种引进工作。要根据社会对良种的需求,进行名、特、优、稀经济林树种和用材绿化树种的引进、繁育、示范和推广,做好金太阳杏、油桃、日本甜柿、丰水梨、雪枣、杨树107、108、、三倍体毛白杨等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增加我县优质树木品种,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搞好科技服务。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实行果树保护地栽培,进行高密度定植优质早期丰产技术研究,逐步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林牧、林菜、林菌等多种形式间作,以短养长,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电视讲座、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指导,提高果农的管理水平。

四、今后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为使非公有制林业部能够得以稳步健康发展,必须遵循。

1、突出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地位,营造发展氛围。

要广泛宣传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整个林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非公有制林业在造林绿化、发展经济、促进改革、保持稳定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使全社会形成共识,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2、落实林业政策,为非公有制林业拓展空间。

制定优惠政策是非公有制林业巩固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认真落实林业政策是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推动林业产业化的动力源泉。要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坚持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利用竞标拍卖、承包、租赁、返租倒包等形式,公开转让林地使用权,并制定保护林农权益的相关优惠政策,使林地使用权和活立木可依法流转、继承,确保经营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效益,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铁路运输调研报告

上个世纪60年代初,随着娄邵铁路正式通车,我市建成了第一条铁路专用线邵阳石油站铁路专用线。后历经50多年发展建设,全市共建成了20余条铁路专用线(含专用铁路)。20xx年后因企业改制,个别专用线合并或停用,现我市共有合法审批手续的铁路专用线19条,其中在我市双清区16条,邵东县2条,大祥区1条。目前在双清区经营这16条铁路专用线的企业(单位)有19家,总占地面积约2376余亩;铁路轨道31条,总长度17.13公里,有效长度8.27公里,占地面积在300亩左右;拥有大小货场48个,仓库面积27.27万平方米,职工4202余名,装卸人员约800人。铁路专用线距离车站最远的为三七五专用线,距离为7.97公路;最近的是六三三专用线,距离为605米。轨道最长的铁路专用线是中央储备粮邵阳直属库专用线(共用),其轨道数为2条,有效长度为1.13公里,专用线末端距离车站3.47公里。

二、经营现状。

我市铁路专用线承载着全市工、农业生产基本资料的运输重任,对经济发展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铁路专用线经营运输的货物种类繁多,送出的货物有非矿、矿建、金矿、粮食、化肥、鲜活、食品、纺织品、纸浆、木材、工业机械、农副产品、文教器材、日用百货等十余个品种近百种产品;运进的货物有成品油、润滑油、沥青、钢材、矿建、水泥、木材、棉花、化工、工机、文教、非食用植物油、粮食、食品、皮棉、鲜活、饮食品、纸及纸制品等二十余个品种上百种产品。据不完全统计,铁路专用线承载着全市95%以上尿素、钾肥、成品油、润滑油等基本生产资料和60%以上的饲料、钢材、棉花、纸浆等原材料的运输任务。我市大型企业湘窖酒业的酒精原料、酿酒的粮食等全部是通过铁路专用线运输的。据统计,20xx年市区货物运输总量经估算大约为1500万吨,铁路专用线运输总量近140万吨,铁路货物运输仅占比重只有约10%,铁路运输总营业额7000余万元,税收近230万元,铁路运输业在我市运输业乃至经济建设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存在问题。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公路远比铁路发展快。受公路运输的冲击,我市铁路运输业发展的市场逐渐缩小,铁路专用线在经营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也日渐突显。

(一)企业缺乏集聚力。各铁路专用线产权单位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少,配套差;装卸独家经营,手段落后;与外界连接的公路建设滞后,大部分属于乡村道路,路面质量差,且断头路多;环卫设施及消防设施不足;站场建设发展缓慢,聚集和辐射能力不强,吸纳剩余劳动力、集聚运输业务的能力低,与其它运输行业发展不平衡还很严重;运输业务办理程序繁杂、中间环节多、中转时间长;运输发展特色不明显,应有的凝聚力、感染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产业缺乏拉动力。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市是全省重工业基地之一,有一大批企业因产业的发展带动着邵阳工业的发展,拉动了铁路专用线运输的繁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这些企业因产业结构调整不及时,企业本身创新能力低、产业链条短、没有全国或全省知名品牌产品,结构性矛盾明显,市场经济发展空间受到制约,无法形成特色工业主导产业,产品销售不出去、源材料运不进来,加之落后的区位条件,糟糕的投资环境,使得我市工业经济日益边缘化。铁路专用线运输寄生于产业,企业停产难以为继,形成铁路专用线面临冷落的尴尬局面,严重制约了铁路专用线运输业的发展。

(三)规划缺乏制约力。铁路专用线运输在规划与管理上投入精力少,具体运输业务规划不细,科学性不强,没有把整体规划与局部规划、产业规划、运输发展规划有机结合起来。规划建设只是对“自发无序”建设的改进,缺乏协调统一的规划指导和调控机制,专用线企业间、铁路部门间、其他运输行业间在运输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行业趋同、相互打压、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运输业发展的整体效应。一些铁路专用线经营户规划约束力弱,经营随意性大,为争取货源,不计成本降低价格。铁路部门俗称“铁老大”,办理运输手续繁杂,费用高,服务难到位,货物停靠存在随意性;专用线维护独家经营,成本高,专用线企业负担重。

(四)政策缺乏推动力。

一些制约铁路专用线运输发展的政策措施没有及时加以调整,对与发展要求不相应的政策规定没有适时完善,有些已经出台的措施没有认真落实到位。当前有三大问题制约了铁路专用线运输业的发展。一是专用线属性不同制约了政策的统一规划。18户经营铁路专用线的企业属性不同,有属国有(或国有控股),有属集体所有,还有民营的,无法出台合理的政策实施有效的指导与帮扶。二是体制问题捆住企业手脚。国有性质的专用线企业吃大锅钣的思想严重,难以拿出有效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无法自主灵活应对市场,致使运输业务日益萧条。三是经营理念落后制约了铁路物流的发展。各铁路专用线企业座吃山空的思想严重,一些专用线企业从事单一的运输业务,不能积极主动地开拓新市场,运输业务无法实现多元化发展。

四、利弊分析。

根据统计数据,我市城区内的铁路专用线年运输量一般在200万吨左右,近年来有下降趋势,仅占市区物流运输总量的百分之十几,但铁路专用线所发挥的作用却不可忽视,而且影响到我市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现阶段来说,拆除城区铁路专用线利远小于弊。

(一)拆除赔偿成本高。城区铁路专用线轨道总长度为17.13公里,仅以每公里赔偿金额3000万元计算,光铁路专用线线路的赔偿费用就超过5亿元,加之货场、仓库等各类设施的赔偿和职工安置等各类费用,总赔偿金额将达12亿元左右,这对我市的财力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另外,与企业进行谈判也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届时将消耗不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二)对工、农业生产影响大。我市铁路专用线承担了如宝兴科肥、海纳化工、东信棉业、华力棉纺、立得皮革等一大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材料及产品的运输任务。如宝兴科肥每年通过铁路专用线向外地发送销酸氨、碳酸氨等产品3万吨左右,占到了全厂生产总量的30%,到20xx年宝兴科肥二期投产后年生产量将达到30万吨,铁路发送量将达到20余万吨,占到其生产总量的70%。同时,铁路专用线还承担了我市农资化肥和成品油的运输重任,每年要通过铁路运进尿素、钾肥等各类农资化肥16万吨左右,占全市农资化肥总量的85%;中石化、中石油两公司每年通过铁路运进成品油近60万吨,关系到全市九县三区所有机动车辆和内燃机的正常运转。

(三)不利于我市“两型社会”的建设。我市是个典型的内陆类城市,即没有便利通畅的水运、也没有快捷高效的航空,如果不发展铁路运输,那么剩下的就只有高价格、高污染的公路运输了,这与建设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要求及不协调。因此,保留铁路专用线,重新整合铁路专用线企业经营资源,是促进我市物流多元化,服务我市社会经济建设,加快“四化两型”建设的重要内容。

(四)短期内不能实现城市新的发展规划目标。我市铁路专用线集中在市区东北方向,这一区域也是我市的老化工区,不同程度制约着城市向东北沿河区域发展。如果要在这一区域进行商住开发,就必须把整个老化工区进行搬迁,而这在短期内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单独拆除铁路专用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向东北沿河发展的目标。拆除铁路专用线必须与搬迁我市老化工区同步进行才能实现城市新的发展规划目标。

运营现状调研报告

目录。

引言1。

1广东同家科技孵化有限公司简介2。

2同家科技线上客户服务分析2。

2.1线上客户服务的基本特点与意义3。

2.1.1线上客户服务的基本特点3。

2.1.2线上客户服务的意义3。

3同家科技发展现状4。

3.1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5。

3.1.1现当代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5。

3.1.2电子商务企业从业人员现状5。

3.1.3电子企业行业分布情况5。

3.2.1同家科技面临的优势5。

3.2.2同家科技面临的劣势6。

3.2.3同家科技面临的机会7。

3.2.4同家科技面临的威胁7。

4同家科技运营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8。

4.1现阶段存在的问题8。

4.1.1取缺乏服务意识,不注重服务细节8。

4.1.2人才匮乏,流动幅度大8。

4.1.3相应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8。

4.1.4还没形成科学的电子商务观8。

4.2相应的对策9。

4.2.1客户满意度提升10。

4.2.2改进问题,保留电商人才10。

4.2.3完善健全的相对应法规10。

4.2.4形成科学的电子商务观10。

5调研。

总结。

11。

参考文献12。

引言。

随着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网上购物越来越多地进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消费能力强的佛山人,在发展电子商贸的同时,也为佛山的生产企业开拓了一个新的市场。佛山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工业重镇,发展电子商贸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许多现代企业纷纷启动电子商务产业,融入电子商务产业,开创了新的发展前景,并跟进了时代的发展。

电子商务:禅南顺拥有将近90%的股份。从南海、顺德两个区域来判断,顺德区的电子商贸发展较为迅速,去年全年完成了2009亿元左右的交易,比上年同期增长25.48%;南海区的电子交易总额为1883亿元,增长26.38%;禅城区(禅城区)的成交价为1744亿元,比上年增加19.29%;三水区的电商市场(电商)有2448亿元,比上年增加21.78%;禅城等区,以21.78%的增速,吸纳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它们在佛山地区的发展中占据了89%的市场份额,是“领头羊”。

通过对同家公司目前所面对的各种压力进行细致的剖析,寻找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和发展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然后根据整个行业的特征,对同家科技进行全面的总结,不断的改进,制定计划,争取最快的利润。

1.调研目的:了解和分析电子商务现状,并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提出解决方法。

2.调研内容:本人在实习期间对同家科技日常运营进行了全面调查和了解。

3.调研对象:广东顺德同家科技孵化产业有限公司。

4.调研方法:资料收集、文献调研法。

5.调研时间: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

1广东顺德同家科技孵化产业有限公司简介。

广东顺德同家科技产业孵化有限公司,2018年03月06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工业产品研发、设计、销售;科技成果孵化服务;电器产品、电子数码产品、体育用品、教育装备、户外用品、家居日用品、美容护理用品、母婴用品(不含食品)、口腔护理用品、农产品、环保产品的销售及以上产品的技术开发、咨询、转让;经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商品信息与技术信息咨询服务;市场营销品牌策划推广服务;创新艺术文化交流活动;会议及展览展示活动;企业品牌管理及咨询服务;商业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电子商务运营策划及推广;除以上项目外的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除外。

刚成立初期主要是在阿里和抖音平台去维护客户需求,满足客户要求,最后达成成交,由于同家科技服务质量比较高,客户的需求量和成交数逐渐上涨。

与多个供货商一起,获取供货和渠道,进行线上营销。同时同家的“萌鲤美目仪”产品是有着自家工厂、源头直供、售后有保障。这也是同家最火的产品,至今年依旧火爆。往后会发展其他平台去推广,这款“萌鲤美目仪”在2019年首届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年会暨中国急诊技术大会推广,备受好评,由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急诊医学学会与品牌方联合开发,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获得由国家卫健委牵头成立的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及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疗分会“战略合作伙伴”称号。

同家公司在2022年三月进行了一轮调查,协商后又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在拼多多上增加了一个新的平台,这对于同家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在此项赛道中,我们将会继续探索与发展。

2同家科技线上客户服务分析。

2.1线上客户服务的基本特点与意义。

2.1.1线上客户服务的基本特点。

无形性。与实物商品相比,服务基本上是看不见的、抽象的。

2、区别性。差别是指不同于实物商品的品质,不同于实物商品,差别很大。

3、无法分割性。这种特性是指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方面都是同步进行的。顾客必须参与到产品制造中,才能真正地使用。

4、可贮存性。因为服务是无形的、无法分开的,因此,无法像实物商品那样储存,以便在未来出售。

提升顾客的感知能力,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隔阂,提升顾客的主动追求,提升顾客的满意度,使得服务效益提高。因此,在市场竞争中,为了以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顾客是上帝”已成为企业营销行动必须遵循的准则,小批量、多品种将成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在网上销售的情况下,用户的访问量越高,消费者的购买也就越多。

2.1.2线上客户服务的意义。

打造一个店铺的外观。而网上购物,消费者会看见一幅又一幅的照片。因为他们对店铺的能力一无所知,所以他们常常会有一种疏远和猜忌。这时,通过网上客户的咨询,可以使商家的客户从客户的角度,有效地感知到他们的服务和态度,从而让他们放松戒备,从而建立起他们的品牌。

提高交易率,顾客不必怀疑自己的产品,他们只要确定一件物品和实物一样,就可以通过网上的服务来解决顾客的许多疑虑,从而促成买卖。

客户回头率,是指顾客在做一笔生意后,在顾客想要再买一件东西的情况下,他们会更愿意去找自己认识的人,这样可以增加顾客下次再来的机会。

顾客和行销一向是一脉相承的,把顾客服务的终极目的放在为整个公司的运作上,这样才能使服务工作有了出发点和落脚点,而非在市场中徘徊。

顾客的服务不但可以为顾客在售后的购物行为中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同时也会让顾客在销售期间买东西,以保证整个购物流程的顺畅。所以,顾客的服务就显得尤为关键。

在有互联网的今天,我们的服务变得越来越普遍,更应该充分发挥顾客的闲暇时光,为顾客的服务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从移动商务的崛起到了线上与线下的全面整合,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发生了许多的质变和数量的改变。在我国政府不断推出的各种优惠措施下,网络购物已经成了我国网络产业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各大网络企业纷纷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激烈的竞争中,服务和品质变得更加突出,甚至已经成为了发展的王者。在电商行业中,质量与服务的竞争关系到其经营的成功与失败。在更深层的层面上,优质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是电子商务的一项重要的竞争优势。而在这当中,电商的品牌质量也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质量标准。一个重视服务、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优质服务的公司,必将赢得客户的认同与满意度,并将客户变成忠实客户和长期客户。

3同家科技发展现状。

3.1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

3.1.1现当今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随着我国电商产业的不断壮大,其迅速发展也大大激发了企业界和个体在网上开展业务和就业的热情,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动机,其人数也在不断增长。截止2017年,佛山市电子商贸交易额已达63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5.35%;据统计,截至去年年末,佛山市有116,000多名员工,较去年同期增加19.6%,而通过网络贸易的间接带动的就业人口达到了三十万。

电子商贸的交易量和增长速度呈逐年递增趋势,是新兴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些增长的数据更是值得去了解到当今2022年的电商行业发展现状的数据达到什么新高度。同家公司创立于2018年,至2022年公司发展的状况到何地步,当中肯定会存在问题,既然有问题既要去解决。

3.1.2电子商务企业从业人员情况。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对电商人才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不仅网店运营、在线客服、艺术设计等岗位需求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相关行业如网络技术、仓储物流、网络模特、软件开发等岗位人才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

随着佛山的发展,网络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资本市场更加重视并大力扶持电子商务,促进了广大的中小企业和个体在网上开展新的创业活动。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电子商务企业越来越多。员工数量逐年增加。

同家科技在阿里的平台个组员的分工还是比较有明确性的。在抖音的平台仍在不断提升和摸索,需要跟上阿里脚步,同时我觉得体系仍然是不太完整化。需要进一步去规划,去完善在工作中的分工和未来的走向。

3.1.3电商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根据我们调查的1100多家电商企业的销售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佛山电商交易市场的行业分布主要是:家电业13.5%,家电制造业10.3%,纺织服装业10.1%,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业9.4%,电子信息业9.2%,电子信息业9.2%,陶瓷卫生及其他建材行业占8.7%,机械设备行业占7.5%,塑料制造业占6.7%。

对此,据报告指出,在电务行业分布中,家用电器、家居用品、纺织服装等大众化、需求较大的行业聚集的电商网站较多,应用的行业所占比重较大,此外,由于这些行业的消费者群体广泛,更多的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直接进入,其次是电子信息等适合电子商务的行业。

3.2.1同家科技面临的优势。

1、公司具有较强的基础设施,并与多个企业品牌建立了合作的关系。

2、公司于今年3月份加入了拼多多平台,增加了一条新的轨道,方便了客户喜欢在拼多多下单的心理,该平台内部管理正在不断加强培训。

3、公司拥有一批具有现代电商认知和有一定的电商网店运营的知识的专业人事,为今后更多的团队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有良好的互动性:企业可以在因特网上进行交流、协商、签订合约,并将意见反馈至公司或商家的网址,而公司或商户则要根据顾客的意见,对商品种类、服务品质进行调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3.2.2同家科技面临的劣势。

1、公司的企业文化氛围欠缺了点些,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不高。

2、搜索功能不完善,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遇到的一个大问题是,在大量的网页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商品,并且以低价进行采购。这很大程度上与技术无关,更多的是网络商人想要维护其产品的隐私。所以,在网购的时候,他们必须一家又一家地搜索,直至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

3、交易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仍然是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在处理开放网络上的交易时,如何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已成为电子商务普及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调查公司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前景进行过在线调查,当被问到为什么不愿意在线购物时,绝大多数的人的问题是担心遭到黑客的侵袭而导致信用卡信息丢失。因此,一些人或企业不愿意使用电子商务,因为他们担心安全。安全已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

4、实际上,网络交易中的安全问题同样涉及到人们的信用问题。要真正理解商业,就必须要有双方的通力合作和付出。未来的电子商业要求广大网民共同努力。

5、电子商务的管理还不够规范。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企业经营模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企业经营模式日趋规范化。管理思想要涵盖企业管理、技术管理、服务管理等各个层面。所以,无法在上述领域中同时达到更加满意的规范化水平。另外,在电子商业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络环境。前台的网上交易平台是以客户为中心的,是网上交易的窗口。企业的后台运行与经营系统是企业成功开展网上交易所必需的,它直接影响着企业所担负的各项工作是否能够成功地达成。一个完整的后端体系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一个企业的整体能力,其最终将会影响到消费者的选择、运营的效率和最后的利润。

3.2.3同家科技面临的机会。

1、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目前市面上的交易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而它的出现与发展打破了时空的局限,使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进行购物。只要网络还在,人们的消费就会持续下去。

2、在社会中的机会,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国家要富强,不能落后于世界的步伐,那电子商务的发展就是一种必然趋势。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发展如此迅速的年代,消费者可以通过电脑在互联网上消费。

3、在政治发展中的机会,从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积极创造条件,推进财税信息化,加快电子商务的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2.4同家科技面临的威胁。

1、信誉。

每个人都在问如何解决声誉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国家还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并创建了一些政府行业,如商业icp备案、在线交易担保中心、可信网站查询等。

2、物流。

随着我国的网络经济逐步走向完善,物流行业迅速发展。可以细数一下中国最近几年出现的几家大型的物流企业。有些大企业也开始进行自身的物流业,比如京东京东、当当的当当快递等等,其实,从我国推行“互联网”这个理念的时候,就能看到,今后的发展方向,就是将“电视+网络”与“互联网”融合,但两者并不能完全替代。要成为具有竞争性的新行业。

3、安全,促进电子商务的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必须是安全的。当没有任何密码手段或密码不够强大时,黑客可以通过网络、公共电话网、搭线、在电池波的波段中设置拦截设备来拦截,从而获得秘密情报。同时,对数据流、方向、通信频率、通信长度等进行数据的综合处理,还可以推断出所需的信息,如银行账号、密码和企业机密。没有安全可靠的环境,电子商务就无法发展。

4同家科技运营现状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对策。

4.1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4.1.1取缺乏服务意识,不注重服务细节。

同一家科技公司的管理理念和组织结构不合适,对服务在电子商务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网上服务中,服务意识缺失,产品中的问题实际上没有给客户一个好的回复。

4.1.2人才匮乏,流动幅度大。

最近这几月来,从面试到正式入职的概率太低,面试结束后,很少有人能真正留下来为公司的发展做出贡献。归根结底,行业竞争仍然是人才竞争。

4.1.3相应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电子商务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牵扯到参与的各方,也包括工商、海关、保险、税务、银行等不同的地区和国家。在规章方面,为防止无谓的烦恼,必须更加清楚地遵循规章。

4.1.4还没形成科学的电子商务观。

主要体现在公司没有真正认识到b2b电子商务的意义,对电子商务的作用还不是很清楚,或者理解过于简单。这导致缺乏企业电子商务的规划。一个公司更是需要长期的规划才能经营下去。

4.2相应的对策。

4.2.1客户满意度提升。

1、当你还是一个什么都做不了的新手时,你可以用微笑和温柔的声音打动别人。

2、客服他们在网上接待的客户的时候就得保持着十分的热情。

3、无论客户问什么问题,你都需要非常谦虚。尤其是措辞要恰当,不要强硬,因为顾客只能从措辞中感受到你的态度。这与作为朋友与客户交谈是一样的。

4、聊天时,不要把自己放在一个特别低的位置,因为你是一个客户服务。与顾客建立平等的态度,然后表现出你的自信。只有这样,客户才会觉得你的建议和介绍是在你考虑之后才推荐给他的。这样,你就能赢得客户的信任。

4.2.2改进问题,保留电商人才。

2、建议与部分电商配套机构合作,寻求人才输送的人才招聘模式。

3、可以使用激励政策,目前,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采用基本工资加佣金的模式。对于有利可图的团队和个人,给予多少百分比的利润作为奖励。

4.2.3完善健全相应的政策法规。

在电子支付安全,隐私保护,电子签名,商业合同认证,纠纷调解,网上防伪等方面,均能提供相应的游戏规则及系统参照座标。为此,亟待健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及税务制度。

4.2.4形成科学的电子商务观。

电子商务是以资讯网路技术为基础,以货物交易为核心的商业行为;还可以被解读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附加值网中进行电子商务的业务和业务的电子化、网络化和信息化;在网上开展的一切业务都是以它为基础的。

调研总结。

在佛山经济发展进入“消费升级”的新时期后,全市的网上交易市场持续催生了新的消费需要,掀起了一波新的投资热,为新的劳动力增加提供了新的途径。b2b模式将加速传统的制造业快速发展,而其在行业内的应用则更加突出。这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在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方面,网络交易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特别是在佛山这样一个传统的大工业大城市,面临着资源成本高,进出口贸易增速下降,经济增长乏力的关键时刻,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与创新,将网上贸易应用于实体经济,不仅可以激发广大的市场主体的热情,还可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推动佛山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电子商务在农村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农村市场的广泛应用,使得众多的传统企业都加入到了网络营销的行列之中,使得企业的网络营销人员数量快速增加。另外,伴随着网络商业的快速发展,新的行业也在不断地出现。如网络模特,店铺装修,淘宝文案,电商主播,买手,试探等。这种新的职业越来越多地与常规的工作方式相结合。调查显示,现在女性中最受欢迎的工作就是网络商业。

参考文献。

[1]王媛媛.电子商务对企业发展战略的影响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21(05):16-17.[2]贺宏宇,赵翰臣,金鑫泽,梁芸僮.浅析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21(06):200-202.[3]陈湘青,郑佩琼.对佛山电商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商论,2015(06)::10.13395/.1009-0061.2015.06.004.[4]陈湘青.佛山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j].商业经济,2014(13):90-92.[5]陈湘青.促进佛山电子商务发展之宏观策略[j].电子商务,2015(03):16-17+:10.14011/.2015.03.009.[6]余萍,江佩怡.广东省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8(04):8-10.

小学现状调研报告

书籍是传承文明的桥梁,是延续文化的中介。教育家朱永新曾多次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而学生读书的兴趣与水平又直接受老师的读书兴趣和水平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读书,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的读书,不仅是学生读书的前提,而且是整个教育的前提。

读书,能改变人的精神、气质和品性。读书,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升专业品质,促进专业发展乃至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为了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促进其专业发展,推动小学生课外阅读和构建书香校园建设,推进包河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拟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工程”。为此,我们进行了全区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现状调研活动。

广泛深入地了解全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阅读现状,了解老师们的阅读心理和阅读需求,为制定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工程方案提供必要的现实依据,为构建书香校园,推动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工程奠定基础。

全区小学语文教师

问卷法

本次调研涉及小学语文教师的阅读情况、工作量、健康状况等,重点调研教师的阅读现状。

1、设计问卷。依据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工程的规划,设计了《包河区小学语文教师现状调查表》(重点调查教师阅读状况),并通过语文教研组长将调查表发给了每所学校的每位语文教师。2、问卷回收。各校由语文教研组长负责,通过电子邮件,陆续提交问卷。共收回问卷848份,其中有13份问卷无效,835份是有效问卷。3、统计分析。对提交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和综合分析。

本次问卷分别从读书兴趣、读书时间、读书类别、影响读书的原因等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读书兴趣方面:全区酷爱读书的小学语文教师有186人,占总人数的22。27%;喜欢读书的354人,占总人数的42。39%;一般的284人,占总人数的34。01%;不喜欢的11人,占总人数的1。3%。

2、读书时间方面:全区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时间平均为0。96小时。喜欢读书,经常读书,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等,且读书时间达到或超过2小时的有175人,占总人数的20。95%。比较喜欢阅读,也经常读书,但不经常做笔记、写心得,读书时间在1。5—2小时的372人,占总人数的44。56%;偶尔读一读的176人,占总人数的21。08%;愿意读书,但忙于教学和班级管理事务,基本不读书的103人,占总人数的12。33%;对读书没有兴趣,基本不读书的9人,占总人数的1。07%。

3、读书类型方面:基本以阅读教学参考书、教育杂志的小学语文教师有272人,占总人数的32。57%;阅读文学、小说等人文著作有76人,占总人数的9。10%;阅读专业教学杂志如《小学语文教师》等77人,占总人数的9。02%,浏览《新安晚报》等89人,占总人数的10。66%;阅读《合肥晚报》的185人,占总人数的22。16%,读教育专著的79人,占总人数的9。46%;读其他报纸杂志等读物57人,占总人数的6。82%。

4、影响读书的原因方面:

(1)、工作负担较重。调查统计显示58。03%的教师反映由于社会、家长对学校的期待越来越高,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种评估验收、检查,导致他(她)们平时起早摸黑地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频繁地开会、评比、总结、接受检查……教师的业余生活被繁重的教学工作和检查验收占用了,辛劳疲惫长期积压,身心多数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一旦放假,不少教师整个身心松弛下来,对书本也会产生一种厌倦感,不想读书,更不愿动笔。

(2)、业余生活丰富。随着电视、电脑的普及,老师也同其他人一样,即使偶尔有点时间,也没有去读书,而是打开电视、电脑,尽情享受快餐文化,或在网上冲浪、聊天、玩游戏。

(3)、心情浮躁不安。现在社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实际,老师也深受影响。许多老师感觉心很浮躁,静不下心来读书,即使读,也无非是一些报纸、杂志,最关注的多半是娱乐、体育、证劵、饮食、健康等知识消息,或者是被动完成学校和上级部门布置的读书任务,自觉主动地去读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不多,更别说读哲学、史学、中外经典等方面的书籍。

(4)、适合的书不多。许多学校重视硬件投入、设备更换,但学校的图书投入不足,书籍更换更少,学校适合老师看的书不多。另外,语文教师给学生和自己孩子推荐和购买书籍较多,但给自己购买适合的书籍较少。

从问卷结果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区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的基本情况尚可。全区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时间平均为0。76小时。有20。95%的教师,酷爱读书,经常读书,并坚持写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等。54。96%的小学语文教师选择非常喜欢或喜欢读书,超过一半的小学语文教师能比较经常地阅读,读书已经成为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的生活,大家普遍具有较强的读书愿望,有着明确的读书目的。但问卷中也明显地暴露了很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缺陷。如在“影响读书的原因”中,超过半数的老师认为影响读书的原因是“教师工作负担重,没时间读书”,这一方面反应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忙于教学、班级管理、迎接各级评估检查等事务,学习时间较少的事实,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小学语文教师对自己要求不高,个别老师认为自己的知识水平应对小学生已经绰绰有余了,没有必要再去读书,对读书的重要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对终身学习的认识不深,落实不够,终身读书的观念比较淡薄。

二是读书范围不广。多数教师阅读的是教学参考书、教育教学杂志和报纸,对中外经典作品、人文著作以及孩子爱看的书籍阅读较少。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不及时读书无疑是无法胜任小学语文教学这一基础工程的。另外,不喜欢阅读人文书籍,这种现象也令人忧虑,因为人文阅读是阅读金字塔的底座,是阅读的基础,人文阅读的质量决定着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高低,它制约着语文教师整体素质的层次和水平,所以人文阅读喜爱程度的偏低,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不高。其次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承担着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师对适合孩子阅读或孩子喜欢的书籍应首先了解熟悉或与学生共读,只有这样对学生的指导才具有针对性。

三是阅读取向略显功利。阅读教学参考书和教育教学杂志在老师的阅读中占居首位,这表明一方面教学参考和教学杂志对教学工作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说明有些老师,过分依赖教参,教学工作缺乏创造力。另外,调查表明,广大小学语文老师对文史著作的阅读,较多的选择四大名著,当代的佳作和外国经典作品选择较少,阅读取向还略显陈旧。此外,为了完成各级布置的读书任务或为了做课题而读书的老师较多,读书取向略显功利。

1、远离浮躁,静心读书

老子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读书可以使我们驶入一个很宁静的心灵港湾,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会当凌绝顶”的境地。综观全国很多老师,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的老师,其中所有的成名者,如窦桂梅、于永正、魏书生、朱永新等无一不是疏离浮躁者。

以上名师尚且如此,我们一线老师更应该摈弃浮躁,远离浮躁,静下心来好好读书。首先要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文化规划,设计自己要陆续读什么书;其次要设法使自己那种浮躁之心平静下来,把认为可以不干的事情放到一边,腾出一片心灵空间来安放文化,思考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走进书籍。

2、读书万卷,教学有神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山东教育社总编辑陶继新先生,在《读书与教师生命成长》报告中多次强调“读书破万卷,教学如有神”,认为“读教相长”。因为教学实际是一个人内在文化素养的外化,如果腹中空空,教学就只能是个空架子。我们不少老师比较注重读课本、看教案、学教参,不知道功在其外;如果老师们能真正广泛涉猎各种书籍的话,我们任何教学都能达到从容轻松、出神入化的境界。因为,对老师来说,文化积淀的过程就是备课的过程。如教育专家于漪执教《孔乙己》一课,他导入新课后就这样提问:“有人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人的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看到悲剧使人泪下。《孔乙己》这篇小说写了孔乙己悲剧的一生,可是我读了以后,眼泪不会夺眶而出,而是感觉内心一阵痛楚,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孔乙己的悲剧是在笑声中进行的,那么孔乙己的悲剧到底是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还是社会的悲剧呢?”由此我们可以见一斑而窥全豹,于漪老师读了多少书,又背了多少书,我们无人能比。可见于漪老师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就了于漪的独具特色的语文教学。

3、科学选择,广泛阅读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当今世界,行万里路容易,读万卷书太难。因为现在的书籍浩如烟海,所以我们应该有选择、有针对性地读书,以便我们的知识内涵、素质修养、见识思想、人文底蕴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创新的需要和发展的需要。

那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读哪些类型的书呢?

一要直面经典。高层次的文化阅读,能达到一以当十的效应,所以读书的原则要取法乎上。如果我们一味地好奇,读没有太大文化含量的图书,或者整天读一般的小报的话,即便读一辈子,我们也只是在这个层次上徘徊。但如果我们直奔上层的话,就能够以一当十。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高效率的阅读,可以拉长我们的精神生命和文化生命。另外读书不仅要精而深,而且要广而博,教育类以外的文学、美学、经济等方面的书都要读。因为教育只是整个文化的一个分支,我们如果不从整个文化来研读教育,就有可能误入“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状态,所以语文教师要读各种高层次的经典书籍。

经典书籍应该包括中外经典,中国经典包括以老庄、孔孟等为代表的重要思想经典;以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代表的文化经典;以陶行知、叶圣陶等教育家著作为代表的教育经典。外国经典包括以苏格拉底、黑格尔、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布卢姆等等为代表的重要思想经典;以《爱弥儿》《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民主与教育》等为代表的教育经典;还有许许多多人文经典名著。这些书籍都是教师涵养自己、提高自己不可或缺的典籍。

三要注重人文。人文书籍是一个人提升品格和修养的主渠道,读这类书是读书人的真正享受。人们说,匠人和大师的区别在于匠人的学识单一,大师的学识综合。一个人要成为某一方面的大师,关键要具备与之相关的各方面综合素养,特别是人格修养,而这种修养多来自于人文书籍。教师要把自己的书教好,体现特色,彰显个性,只是学习教学专业和教育理论书籍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多读人文书籍,使之成为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语文教师要经常阅读《读者》、《意林》、《读书》、《青年文摘》、《特别关注》、《演讲与口才》、《辽宁青年》等刊物;要注重阅读季羡林、余秋雨、易中天、于丹、余光中等名家作品,要研读《时文选萃》、《智慧背囊》等好书以及中外名著。

四要重视专业。人常说,古典让人厚重,前沿让人激越。专业是一个人工作谋生的最前沿阵地,要想取得理想的专业成绩,提升专业素养,就非得认真读专业书不可,另外熟悉了解儿童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熟读儿童经典图书和现在流行的绘本图书等,不仅能有效指导学生阅读,更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加大师生互动交流,增进师生友谊和情感。

4、厚薄激发,读写结合,

众所周之读是写的基础,没有大量的阅读,所谓的写,特别是所谓的写好,绝不会成为现实。但同时,只读不写也不行,大量的写,对读又是一个促进,而且多写会使写作熟能生巧。我们应该既重视阅读,又注重写作,读写结合。

书海无涯勤涵泳,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展它的宽度;我们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可以好好掌握自己;我们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可以做到事事尽心。让我们自己打开书本,打开自己的成长之门,走向人生发展的最高境界吧!

人才现状调研报告

人才,是当今世界各国、各地区综合发展实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抓住机遇,创新机制、改进服务,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集聚能力,事关我县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大局,尤其是了解我县紧缺人才现状,并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意义更为重大。根据县委组织部的安排,由县发改局牵头,科技局、教育局、经济局共同配合,于5月8日至12日,通过走访座谈的形式,先后深入发改局、科技局、经济局、教育局、卫生局、畜牧局、农业局、林业局、规划建设局、环保局等部门,对我县紧缺人才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简要。

总结。

如下: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紧缺人才的引进、培养,紧缺人才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为:一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数量不断增多,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县进一步澄清底数,对空缺的岗位进行了有计划的招考,这些录用人员大多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县补充了许多优秀的紧缺人才,人才紧缺的状况得到有效解决;二是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原来中专、高中甚至初中毕业的干部职工,通过党校、函授、自学考试等绝大多数职工都取得了大专、本科甚至研究生学历,文凭普遍偏低的现象得到根本扭转;三是克服了领导干部绝大多数从公务员队伍提拔的单一途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工作积极性日益高涨。虽然我县的紧缺人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紧缺人才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照年报,结合各单位座谈情况,综合此次调查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我县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一是总量不足。许多行业部门,特别是乡镇人才资源总量不足,存在有编制无人员的现象,许多单位每年申请招考公务员或事业人员,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终仍然没有招考到人,造成现有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加重,部门之间工作任务分配不均。二是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不合理,普遍存在工作人员原始文凭偏低,大多是通过继续教育取得现有文凭,还存在专业不对口的情况,过去由于用人机制等原因,许多非专业技术人员被用到了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岗位上,半路出家,到新的工作岗位上从头来学,特别是有一两年的时间几乎所有应届毕业的中专生全部被分配到教育岗位上,这一部分人的特长没有发挥出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的时间较长,甚至有部分存在闹情绪的现象,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

教学。

水平的提高。三是分布不均衡。教育、卫生、畜牧等部门的工作人员绝大多数是专业院校毕业的,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但是许多部门,如:农业、林业等部门存在安排进去的人专业不对口,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质量的提高。四是人员编制少。许多单位存在编制限制过死,许多岗位需要设置专门的人员,但由于编制已满,增加编制又非常困难,所以出现了增加机构但没有增加编制,一人兼任几职的现象,工作任务繁重,不利于职工身心健康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2、人才外流严重,引进困难。目前,我们的专业技术人才“留不住,引不进”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是由于发达地区高薪聘请,能提供优越的工作、生活环境等吸引人才的优惠条件,使我县的一些年纪轻、层次高、潜力大的专业技术人才流向发达地区,其中教育、卫生系统流失尤为突出;二是我们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虽然近几年县委、政府和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招聘引进大学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县毕业的高校毕业生大多都不愿意回来工作,也不愿意参加我县的招考,不能有效的引进紧缺人才。三是许多技术骨干被提拔任用到领导岗位,而其他新招考人员进入角色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人才的衔接跟不上,导致科技队伍的力量有所削弱。

3、经费投入不足,保障措施不力。在这次调查中,座谈对象普遍反映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经费不足。许多科技人员接受过的专业技术培训次数少、时间短,成效不明显。许多单位想组织科技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但由于缺乏经费,使工作仅停留在想法上而已,没有得到最终落实。二是学习资料较少。许多单位学习资料很少,而科技人员所需的专业用书几乎没有,许多新的科技知识不能够及时学习补充。

4、重视程度不一,知识更新滞后。部门之间对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的重视程度不一,有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通过积极向上争取,多方筹措资金,精心组织专业技术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快,能够适应社会市场经济提出的新的要求。但是许多部门由于经费困难,思路不清、点子不多,导致应该进行的培训被取消或推迟,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应有的培训,知识得不到及时更新。同时,对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没有完备的培训制度和长远规划,大多数专业技术人员得不到及时的培训提高,知识逐步趋于老化。

主要原因。

存在以上问题,主要原因是:

1、思想认识不足。一是少数部门单位领导对人才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作为远任务或软任务,存在着“写在纸上,讲在嘴上”的现象。二是科技人员的功利倾向不断增强。存在“官本位”意识,择业观落后。愿意到机关、事业单位,不愿到企业,愿意到国有企业,不愿到私营企业的思想比较普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明显增强,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把经济待遇作为确定自己职业的重要依据。三是机关干部思想作风没有转变。有的机关干部摆着“老爷”架子,存在“吃、拿、卡、要”现象,对专业技术人员不尊重,挫伤了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由于以上因素,致使相当部分专业技术人员思想不稳定,“跳槽”到经济发达、政策宽松、经济收入高的地区。

2、经济相对落后。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规模小,科技硬件和软件方面投入不足,影响了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人员待遇偏低。据了解,我县的科技人员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收入偏低,与县内公务员相比同等条件下工资待遇也相差很大。特别是紧缺人才,在发达地区的各种待遇都十分好,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专业技术特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也有利于个人全面发展。二是吸纳人才能力不强。由于工作条件艰苦,发展空间小,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个人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导致对紧缺人才的吸引力小,人才引进和留住困难。

3、工作机制不够活。从调查情况看,基层反映对人才管理管得过死,对编制限制过于死板,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人才流动市场,没有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也不利于人才的引进。同样,本地有些部门某专业技术人员很缺,而该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其他单位却学非所用,不利于工作人员能力的发挥,不能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

措施与对策。

扩大总量,改善结构,进一步加大招才引智工作力度。

1、大力引进各类人才。有关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积极澄清底数,从本单位当前和长远发展需要出发,超前谋划,采取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引进所需人才,要注重引进高学历人才和目前紧缺的人才,改善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2、积极吸引本地籍大学生回乡工作。一是发挥大学生家长的作用,由家长做好劝说工作,希望子女回本籍工作,能在生活上予以照顾;二是有目的地到有关大专院校去看望本籍大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在春节期间,召开有关座谈会,希望他们回乡工作,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三是在引进应届大学生工作中,对本地籍大学生优先,因为本地籍大学生回本地工作,相对比较安心,且在住房等生活设施安排上比较方便。

3、在招商引资中,做好招才引智工作。把到本地创办企业的老板、管理人员和高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进客商、引进人才、引进资金的同时,政府或有关部门要尽量帮助他们解决子女就学、本人评定职称等实际问题,营造良好的环境。使招商引资工作既促进经济发展,又能扩大人才总量,得到双赢效果。

4、与科技单位联姻,共享人才资源。积极鼓励有关部门单位,加强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联系、沟通、交流、合作,多向他们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必要时请上级科技人才到我县进行有目的的培训,使培训取得实效,不断提高我县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素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标。

盘活存量,大胆探索,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

1、进一步充实完善人才库。在原有人才库的基础上,每年要对学历提高、职称晋升、人事流动等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充实完善人才库。同时,要发挥人才库的作用,将有关人才信息定期不定期地进行通报,使现有科技人员能人尽其才。

2、充分挖掘现有人才资源潜力。通过教育培训、自学等途径不断挖掘现有人才的潜力,使现有人才通过继续升造来解决人才紧缺的现状。

3、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专业对口、人尽其才的原则,打破部门、乡镇和企事业单位及技术职称的界限,允许各类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条件。

4、深化职称改革。进一步淡化论资历、学历评聘职称的老办法,建立凭实力、凭业绩评定职称的激励机制。逐步实行“评聘分离”,按照个人申报、社会评价、单位自主聘任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办法评聘职称。对已退休的事业单位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确因工作需要,且身体能坚持正常工作的,本人愿意、单位同意,经有关部门批准同意,可以重新聘请回原单位继续工作,充分发挥其科技骨干的优势。

分类管理,加强教育,强化各类人才的培养。

1、加速培养专业技术人才骨干队伍。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的选拔方式和考核管理办法,实行动态管理。

2、加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要拓宽视野,不拘一格,公开选拔一批具有潜质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要重视培养年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他们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努力拼搏。正确处理好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的关系,创造各类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平等竞争、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机制。

3、增加人才开发投入,强化人才管理。要安排人才资源开发专项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由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主要用于县“紧缺人才工程”人选的项目资助和补贴、人才培养、引进人才智力等开支。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逐步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投入回报机制。进一步完善人事争议仲裁制度,妥善解决人才流动争议,维护个人与单位的合法权益。对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各项政策,定期进行检查督促,狠抓落实。

4、切实加强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与有关院校合作联合举办各类学历的成人教育,鼓励中青年科技人才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对引进的各类专业人才和现有专业技术人才,要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类短期培训班,不断提高其专业技能,更新知识。

物质保障,精神鼓励,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

1、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要不断改善人才的工作环境,以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和能力的充分发挥。

2、完善科研成果评奖制度。要坚持每年评审一次,对取得重大成果的,要予以重奖。并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介,大力宣传专业技术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作用、重要贡献,大力宣传优秀科技人才的先进事迹,及时表彰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3、重视紧缺人才参政议政。一是要通过召开紧缺人才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畅通紧缺人才反映意见建议的渠道,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倾听他们对党委、政府工作意见、建议。二是建立专家咨询团,选择部分学科带头人或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作为党委、政府的“智囊”和顾问,参加决策前的论证会、协商会,为宏观决策提供咨询,既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又可增强党委、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三是适当提高比例,推荐更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真正树立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把专业技术人才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定期讨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联系科技人才制度,党政主要领导要带头学习科技知识,关注科技进步,密切联系科技人才,与科技人才交朋友。要进一步建立、完善领导干部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并作为考核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知识分子工作领导小组要经常开展活动,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沟通,研究重大事项的部署、落实。组织部门要认真履行好宏观管理、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责,宣传、统战、人事、科技、发改、经济、财政、教育、卫生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关工作制度,并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政策和制度落实到位。要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部门自身建设,充实工作力量,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证工作经费,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服务意识和工作水平。

完善人才工作机制,缓解人才紧缺现状。

1、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党政机关进人应坚持“凡进必考”原则,提出用人要求,及时上报录用计划,对于人才十分紧缺的单位,每年可合理安排适量选调生予以补充。适时出台《事业单位人员管理办法》,坚持计划管理、考试聘用,加强对事业单位引进人才管理,给予用人单位适当的自主权。对人员紧缺的岗位,特别是卫生、教育等系统要加大招考力度,增添新的力量,不断促进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2、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淡化凭学历、论资历来评聘职称、评价人才的意识,严格职数管理,试行高职低聘、低职高聘,真正实现“评聘分开”,逐渐缓解我县多年来高、初级专业技术人才少,中级人才多的问题。

3、完善人才流动机制。逐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区域、部门、行业、身份、学历、所有制成份等限制,加快完善“户口不转、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柔性人才流动机制。

4、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允许企业和经营性事业单位人才与用人单位协商工资,鼓励人才以知识、技术、管理、资金等要素参与分配、重奖有突出贡献科技人才。

小学现状调研报告

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对制约我国农村教育工作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作出相关重要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农村教育作为作为教育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对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促使我们对当前农村教育现状作出认真的思考,努力研究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探索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子,尽快提高农村人口素质。调研坚持的原则是实事求是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统筹兼顾,重点突出的原则。

这次调研的内容是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是农村中小学的校舍、设施等基本情况;经费来源及支出情况;中小学教职工状况。调研采用点面结合、自下而上的方法,按办学条件选取有代表性的中学、***小学、**小学三处,先由被调查学校按照调研内容填好表、写出调研报告,再由乡教办进行复调,认真分析本乡教育现状,对本乡中小学教育作出客观公评价,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乡地处县城南部,是典型的农村山区乡镇,面积***平方千米,人口*万,交通不便利,信息闭塞,经济欠发达,全乡现有中小学*处,其中初中*处,小学*处,在校生****人,其中中学****人,小学***人,教师***人,实现“两基”后,我们立足本乡实际,大力发展教育,,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有了较大程度的发展。

1、校舍、设施等基本情况,(1)校舍情况。全乡现有校舍***间,学校布局调整后,大多数学校是**年校舍改造和**年两基验收是建设的,校舍状况良好,无危房存在,需修缮的有*间,其中办公室**间,上课教室***间,功能教室**间,其它用房***间,从校舍来看,除了**小学为联办小学由原来的*处合为1处,校舍不足需新建;**小学属薄弱学校需改扩建外,其他基本能维持现状,但功能教室明显不足,除了中学、***小学、**小学有部分功能教室外,其余学校空白,需新建校舍**间,配备功能教室**间,投资大约15万元。(2)设施及仪器配备情况。投入明显不足,教育设施比较落后,阻碍了我乡教育的发展。学生课桌凳由于来源不一(70%为学生自带、25%学校配备、5%联谊单位赞助),造成标准不统一,有的达不到卫生标准,有的比较破旧,难以再继续使用;操场及设施,**处学校只有***处操场面积达标,5处小学无必要的活动场地,体育设施、仪器更是缺额较大,中学、石家河小学有部分体育器材能保证正常教学之需,其余学校只有几件,甚至没有,仅此一项,全乡尚需资金近20万元。教学仪器方面,仪器件数偏少,且分布不均,中学、***小学、**小学、***小学达标学校仪器配备较全,占全乡仪器总数的85%,其他学校只有部分教具箱,专用仪器较少;全乡图书不足5万册,中学、***小学、***小学属市规范学校,图书达标,其余学校均不达标,缺额1万6千册,所需资金10万元。全乡校舍、设施配备达到标准尚需投资75万元。

2、经费来源及支出情况。办公经费不足是农村中小学校的最大困难,经费来源单一,学校资金唯一来源就是杂费,****年---****年全乡共收取杂费379124元,实行“一费制”后收入更少,其他如上级拨付公用经费、办学单位投入、社会捐助、勤工俭学均为零。从支出情况看,出现了入不敷出,寅吃卯粮的现象,全乡用于年房屋修缮、日常支出合计*****元,超支近1万元,学生少的学校连日常开支都保证不了,只好勒紧腰带过日子,该买的买不起,该办的事办不了,由于资金短缺致使正常的教学用具短缺,教学条件改善不了,学校发展停滞不前,也导致教师培训常常延迟或者干脆不去,教师整体水平难以提高,教学质量不理想,办学条件和经费短缺,最终导致学校升学率低,成为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的原因之一。

3、教职工状况。全乡有中小学教师***人,其中,近几年来尽管乡教办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从全乡情况看,仍存在发展不平衡,结构欠合理的现状,(1)年龄结构:近几年来,由于党委政府压缩经费开支,接收大中专毕业生越来越少,加之部分毕业生不愿到山区工作,纷纷留城或跳槽,致使教师年龄结构偏大,老、中、青比例失调,特别是小学中老年教师更多,从全乡看35岁以下教师67人,36---40岁28人,41---45岁40人,46---50岁65人,51岁以上教师21人,40---50岁年龄段教师占了近一半,教师高龄化致使观念难以更新,接受慢新事物,教学手段比较落后,教育质量不好提高。(2)学历结构:全乡本科学历教师20人,占教师总数的9%,大专118人,占52%,中专或高中87人,占39%,从学历结构看,基本达到上级标准,但70%的教师是通过函授、“三沟通”取得相应学历,真正大中专毕业生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整体水平。(3)职称结构:全乡副高教师7人,中级(中一、小高)72人,助级112人,未定级31人。(4)能力结构:乡教办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要求,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千方百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全方位加强教师队伍动态管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建立竞争激励机制,实行了培、管、树、推的管理方法,管训结合,以训代管,广泛开展了教师基本功训练和学科基本功训练,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函授学习,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近5年来全乡参加县以上培训500人次,培训面达97%;到县外参观学习300人次;在镇外县内参加教研活动的人数400人次,教学成果比较显著,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在县级以上发表、交流论文200人次,县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110人次,其中国家级公开课5人次,省级2人次,市级3人次。

造成教师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1、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认识水平,职业观念是主要的主观因素之一,在调研中发现,有些教师思想不解放,观念不更新,敬业精神不强,教学手段老一套,平时又不注重加强政治业务学习,经验主义,教条主义严重;2、经费短缺,使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教师参加必要的业务培训学习;3、拖欠教师工资挫伤了部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4、个别领导干部不重视,扼杀了教师的学习机会;5、信息相对闭塞,资源共享获取率低,许多学校缺乏相应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信息教育和远程教育与城市学校有天壤之别。

分析现状是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许多农村乡镇一样,我乡教育的现状留给我们的思考是沉重的。突出表现在:办学条件差,教育投入少,设施不齐全;教育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且来源单一,随着在校生人数的减少,“一费制”的实施,经费的唯一来源-----杂费也越来越少,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队伍发展不平衡,素质不高;城乡教育差别较大,造成了农村教育整体水平的滑坡。从我乡实际来看,全乡9处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办学水平相对较高的有中学、***小学,其次是春蕾小学;能够维持现状的有**小学、***小学、***小学、***小学;其他学校校舍相对较差,生源少,投入少,师资弱。

几点建议:农村教育整体水平的下降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严肃的话题,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又对我们新的明确的要求,把农村教育问题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办好农村教育,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1、要制定得力措施重点推进农村教学改革,办学体制改革。2、建立“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综合改革体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经济实力,为教育发展提高物质基础;积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发展农村教育,为经济振兴提供人才保证。3、要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完善设施,改善办学条件,增加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搞好政策倾斜。要确保农村中小学校公用经费,杂费收入保证全部用于学校公用经费开支,上级要按标准拨付公用经费,要坚决制止乱收费现象,确保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按时足额发放,否则,发展农村教育就是一句空话。4、加强教职工队伍管理,提高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党中央已明确提出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本科化、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一体化和创新教师教育培养模式,适应这种形势,作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管理培训工作任务更艰巨,要切实转变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方法落后的现状,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差别大的情况,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要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行好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增强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压力感、危机感。5、加强学校自身建设,提高学校品位,加大农村中小学校的的竞争力、吸引力和发展空间,积极创造条件缩小城乡教育差别。

总之,要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充分认识农村义务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农村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村人口的素质,有利于缩小社会差别和实现社会公平,有助于积累国民经济增长的后劲。把农村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对于乡镇客运站,我们__人并不陌生。早在五、六十年代,在我市的一些乡镇就建立了农村客运站。但到了八十年代后期,由于农村客运的参与对象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由交通专业运输企业管理的农村客运站也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相继被转让、变卖和改变用途。到20xx年,__全市还在使用的乡镇客运站农村客运站只剩下4个。

建设农村客运站,对推动农村客运网络建设,促进路、站、车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由于__地处山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区域经济相对落后,乡(镇)村之间位置相距较远,各种限制因素较多。随着__市乡村康庄公路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客运站的建设问题已经显得十分突出。我们要在全省交通规划的框架内,探索出一条适合__实际的农村客运站建设路子。

近年来,随着省、市对农业、农村建设的进一步重视,作为对乡村康庄工程的配套设施,__市的农村客运站建设也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一部分农村客运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改善农村群众乘车条件,构建乡村客运网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土地、资金、客流等因素的限制,客运站的建设步伐在__推进较慢。截止20xx年底,__全市建成乡镇级三级客运站1个,乡镇级准四级站5个,简易站8个,农村回头站10个,农村港湾式停靠站35个。20xx年在建和改建的乡镇准四级站有:莲都1个、缙云1个、松阳县4个、遂昌县4个、云和县2个、龙泉市1个、庆元县1个,共计14个;在建的农村回头站和港湾式停靠站或招呼站共有89个。目前我市在建和建成的乡镇客运站(简易站)共28个,仅占全市乡镇的14.9;建成和在建的行政村回头站和港湾式停靠站或招呼站共134个,仅占全市行政村的3.85和已通等级公路行政村的4.88。农村客运站的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公路建设步伐,大多数农村群众仍然在风雨烈日下等候乘车,这种状况已经不能适应__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是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一些乡镇和行政村领导对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不够重视,认识不足,建站的积极性不高。在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客运站的建设两者之间,往往偏重于前者而忽略后者。一些乡镇领导认为公路建成了,大功已成就,客车开通了,群众出行有车乘,客运站建与不建问题不大。

二是农村客流实载率低。由于大量农村人员从事劳务输出,使农村常住人口数量明显减少,除逢年过节期间外,平常在农村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残人员,流动性较小。据调查,我市三级农村客运网通乡镇线路班车年均实载率为58.5,通行政村线路班车实载率为48.6。为此,经营农村客运的运输业户基本上处于保本或微利状况,很难支付再次进站的费用,失去了以车养站的费源支持。由于无利可图,依靠社会力量建设客运站也就成了一个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

三是农村土地问题的制约。在__全市,重要集镇的客运站仅有4个,占全市重要集镇的20。如莲都的碧湖镇、大港头镇、龙泉的安仁镇等均因土地价格的问题,客运站的建设难以落实,三年来经过反复的协商,但至今没有进展。建造一个等级客运站,需要土地约20xx平方米,征地费用就要50万元。

四是农村规划的不配套。由于__各地的乡镇规划在几年前已经基本完成,有的乡镇基本布局已形成,近年提出的农村客运站建设没能列入小城镇发展规划。

五是建站资金明显不足。按目前__农村房屋的建设成本,建成一个准四级站需60-70万元,交通部和省交通厅共补助30万元,缺口约30万元。__多数县级财政为“吃饭财政”,为了建设康庄工程已经“勒紧裤带”,难以再顾及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乡镇财力更是无从谈起。

农村客运站是农村客运的枢纽,是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安全管理和运输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联系人、车、路的结合点,是实现农村道路运输市场各要素间有机结合重要设施。根据__的实际,农村客运站的建设应立足于规划先行、路站同建、简易为主的原则。除少数人口密集,客运枢纽作用比较明显又具有建站条件的乡镇,建设四级或以上客运站外,一般乡镇以简易车站或回头站为主,通过与各行政村的港湾式车站和沿途的招呼站相连接,形成广泛覆盖的农村客运站站点网络,实现客车进站,旅客归点。在农村客运站的运行费用上,原则上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维持客运站的正常运转,尽可能地减小进站经营业户的经济负担。

将农村客运站规划与各地的乡镇、村规划相衔接,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此同时,要争取各级出台支持农村客运站建设的政策,为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提供政策保障。

2、要路站同建,统筹实施。在农村公路的设计、审查、施工、资金拨付、竣工验收各个环节,要将客运站的建设用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把关,确保客运站的用地并留有余地,努力做到路站同建,同时投入使用。

3、要因地制宜,加快建设。乡镇客运站的建设必须考虑到有利于群众的乘车,不宜远离中心地带。在保证满足停车和旅客候车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与运管站相结合,与各类市场相结合、与行政村办公用房相结合等。土地征用应根据土地所有者的意愿,采取土地置换、带地入股、租赁等多种形式,既要保证客运站科学选址,又不能损害老百姓的利益,以此突破土地制约瓶颈,加快客运站的建设。

4、要统一标识,各具特色。在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中要根据__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建造一些具有当地特色并能反映民风民俗的客运站,为美化__农村增添风景。条件许可的,可以在沿线港湾式车站建造简易用房,以出租的方式提供给相关经营人员,实行站店结合,为乘车群众提供一些简便的服务。要规范客运站标识,农村客运站的标识必须统一规范,便于群众和外来旅游人员的识别。

5、要强化管理,发挥作用。运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农村客运站的管理,要向运输业户和群众宣传有关交通法律法规,积极做好引导,确保客车进站停靠,旅客进站上下车,使之成为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要监督站务人员的经营行为,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使其提高服务质量,让农民真正享受到进站候车的方便与舒适。同时,加大对站外经营的打击力度,维护进站经营业户的利益。根据各乡镇的不同情况,完善客运站配套设施,拓宽客运站服务领域,增加客运站的服务功能,以提高经济效益,将农村客运站建成集停车、住宿、餐饮、配客、组货、配载、车辆维修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型道路运输综合服务站,减少向进站车辆收取费用,实现以站养站。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当前“三农”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也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农村的实际现状进行分析,明显的感到,农民在教育、公共设施、医疗卫生等诸多方面享受着不公平的待遇。由此认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提高他们取得较高收入的能力,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是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农村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分析了形成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全面深入的了解农村的基本状况,包括农业生产情况、农民工进城务工问题、农村医疗、农村贫富差距等诸多方面的情况了解,有助于更好的理解提高农民教育水平的重要性,农村各种问题的存在及恶化,这些都与农民的受教育程度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影响着农民下一代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论述:

(一)关于农业问题。

现在不少农村专门从事农业的农民依旧占了较大的一部分。不少农民离不开土地的原因一般为:

1,家庭劳动力较少,而承包土地较多;

2,家中有病人或自己有疾病,不方便外出;

3,年龄较大,村中又没有外出的习惯;

4,文化程度较低,缺乏技能,不敢外出;

5,自己在家做小生意或者为村干部、教师、乡村医生、或是在附近村庄搞建筑等,能取得非农收入,不愿外出等。

致使农业上仍是一家一户几亩地的小生产方式的小农经济。不同村庄,不同小组亦有很大的不同,很难形成农业规模生产,无法产生现代农业的规模效益,而且使一批农民束缚在土地上,只能维持最基本的温饱。他们从选种、育苗、耕作、施肥、灌溉、植保、收割、运输、储存、出售完全是自主的全能操作,没有分工协作,技艺不可能精益求精,也不可能产生系统效益,没有联合,力量分散,使得农民在农产品的销售上处于劣势,不能左右农产品的价格,无法扭转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局面。而且小农经济承受现代科学技术的容量较小,无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农业的生产力很难有效得到提高,再加上农业效益较低,很多农民已不愿意对土地进行较大的投资,而是维持自己家庭的基本生活即可。现在随着农业机械的大量应用,农民的压力有所减轻,但是由于土地面积较小等原因农业机械并不能普遍应用。由于农作物的季节性,在农闲时一部分农民就无事可做,而在农忙时则从早忙到晚,有时吃饭都在地里。在气候不顺的时候,干旱是要灌溉,涝淹时又要排水,增大了农业的投入成本。

其次,农业的效益较低,仅靠农业是农民是很难富裕的。由于土地边际收益递减,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并不能明显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又会是农产品的价格降低,因此靠农业增产也很难大幅度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农民工进城务工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逐渐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农民大量涌进城市,务工收入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进城务工的农民呈现以下特征:

一是所从事的工作较为低级,大部分为又苦有累的低层次工作。进城务工的农民所从事的工作一般集中在建筑,力工,服务业等行业,其次为文教卫生,零售业,机械制造,餐饮业等行业,比例极少。而在公司销售部门、人事行政管理、文秘、通信工程、财会等工作的农民更是极少,特别是在计算机、金融保险、人事行政管理等行业部门工作的农民基本为0。由此可以看出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大多数是城市人所不愿从事的又脏又累又苦的最底层次工作;从农民工工作的单位类型来看,以自由职业者为最多,其次是私营企业和国营企业,再者是个体户,事业单位,集体企业,比例较少。从工作层次来看,从事操作层(一般职员或工人等)占74.6%,为绝大多数,从事技术工作的只占到18.3%,而从事中层以下管理工作的仅占7%,从事高层管理的则为0。

二是农民寻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较难,又很不稳定。

三是农民的工作环境较差,而且工作时间较长,但收入却很低。总体的评价在城市的工作环境不是令人满意的。不少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时间较长,而他们的收入却很低,除去花销开支已所剩无几。

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农民公所从事的工作也相对较苦,选择余地也较小,心理压力也较大,很难适应城市。

根据我们的实地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农村的医疗问题主要有:一是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绝大多数乡只有一个卫生所,只能满足农民看头疼发热感冒等小病,对于较大的疾病没有力量解决;二是医生短缺,并且医生整体素质不高,有相当量的医生并未接受正规的医学教育;三是医疗费用较高,药价居高不下。有病或家庭中有病人的农民因医疗问题而主要有以下表现:一是农民面对重大疾病束手无策,农民渴望治病又害怕治病,主要医疗费用太高,农民住不起大医院,而小医院对大一点的病又无能为力;二是农民因病致穷现象严重,医疗支出费用曾逐年增加趋势,并成为农民的主要支出之一。巨额的医疗费用已对子女的教育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三是农民的“小病拖,大病忍”现象严重,因病死亡人数不断增加,并且大病的增加对家庭的幸福和谐有极大的影响。不但加重了病人的身心的痛苦,也使得与病人关联的亲朋好友心理压力加大。特别是跟病人利益密切相关的人员与病人(如生病老人与其子女)的关系面临考验。

虽然受教育水平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并不明显,但身体健康程度却对自身或子女受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解决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对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也有很大帮助。

(四)农村的贫富差距问题。

现如今,农村的贫富差距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不但在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就是在同一地区同一村庄差别也是非常的明显,并且这种差别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

间的增长而不具有可持续性。如有的家庭子女较多,在未完成九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情况下,都外出务工,从而能取得比其他农户较高的收入,但是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他们的发展潜力有限,收入增长缓慢,一旦他们成婚成家,积累起来的财富就会迅速消耗,原有的富裕景况难再。对于此类则要予以引导,下力气提高农民的素质,提高他们持续挣取较高收入的能力。

根据贫困原因的不同可以将贫困农民也分为三类,一类是投资性贫困,这主要是指为了提高自身的或子女的素质能力而进行投资导致的贫穷。一般受教育子女较多的家庭,属于投资性贫困,但是由于他们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提高了劳动力的素质,因而在可期望的未来取得较高收入的能力提高,在经历贫困后会很快的富裕起来。对于这样的贫困家庭,政府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使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对自身几子女的投资;一类是技能性贫困,主要是指由于受教育水平低,知识贫乏,技能缺失等造成的贫困。对于这样的贫困,需要政府制定积极政策,广开途径,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三类是衰竭性贫困,主要是指由于年龄、健康等原因而使得收入水平很难保持或持续下降,以致不能取得能维持基本生活的收入,如老年人家庭,有重病人的家庭,大多属于这一类。对于此类贫困,需要政府建立社会保障体制,以保障每一个公民生存的基本权利。

农村的贫富差距持续拉大可能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农民的心理感受上会觉得不公平,从而有可能造成矛盾的不断积累,对社会和谐产生严重冲击,特别是农村的一些怀旧之人,目睹当前的贫富悬殊状况,不断的发出了今不如昔的感慨,这种现象值得给予关注,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农民对改革开放以来,财富分配不公的不满。防止农村贫富差距两极分化,其治本之策是以城乡统筹的方法破解“三农问题”,进一步壮大农村经济,在发展中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农户之间的收入差距。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对自身致富的能力有直接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论述,认为农村从总体上来说还很贫穷,问题依然很多,并有继续严重的趋势。农村的发展仍很缓慢,农民的生活仍很困难,农业的前景人令人担忧。农村的落后与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农民的低教育水平,才使得农村的各项事业进展缓慢,这又反过来使农村的教育大大落后于城市的教育,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使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越拉越大了。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保证农民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农民的困难不单是地少人多,而更重要的是知识不足,没有任何资产能比知识资产来得稳定可靠,而不像土地,只要愿意付出代价,知识资产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农村的教育投入,提高教师的素质,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同时建立激励民间资金投入机制,扩大教育经费来源,鼓励支持民间兴办职业技术教育等以提高农民的致富能力。制定政策,保证农民与城市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反对歧视农民的行为。对于因家庭困难等原因而不能上学的学生给予适当补助,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不能因为贫困而让他们丧失了学习的机会,让他们还未成年就饱尝人间的不公平不平等,让他们失去于别人公平竞争的机会。

2、给予从事工商业服务业的农民以优惠政策待遇,政府部门应积极拓展渠道,提供便利,共享信息,成立专门的创业指导机构帮助农民选择项目,帮助农民创业提高农民独立创业的积极性。对农民创业贷款提供便利和优惠,给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维护良好的社会治安,保障农村有一个稳定的安全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要给予农业以积极有效的扶持,除取消农业税及粮食直补外,还要对农业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机械等积极调控,控制价格不断的攀升,必要时应给与农民农业生产资料补贴。

3、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适应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放活政策,简化手续,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逐步取消现行以农业和非农业性质划分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推行以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的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享有自由进城和自由迁徙的权力。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农村人口在城镇落户,落户后在一定时期内计划生育政策不变。为使这项改革稳步推进,建议先将城市和像烟竹村一样的“城中村”居民,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逐步向农村推进。建议由公安局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力争用五年时间,完成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的工作。

4、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积极适应建立新型城市管理体制的要求,以强化街道管理、发展社区服务为主题,进一步创新机制,完善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满足社区居民生活需要,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对纳入城镇规划区内的村组,逐步“撤村建居”,促其向社区管理模式转变。继续深化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着眼于集中资源、组团开发、形成发展“拳头”,积极稳妥地推进撤乡并镇、合村并组,逐步实现由行政区划向经济区划的转变。

5、统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进一步调整教育布局,优化资源结构,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全面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大力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整合城乡卫生资源,健全以乡镇卫生院为主的乡村卫生服务网络。深化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医疗卫生保障措施,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兼顾基本医疗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创新体制、机制,配套完善设施,巩固文化阵地,发展文化产业,促进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扩散。通过统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6、统筹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重点是突破体制界限,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劳动力市场。积极探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逐步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城市向农村延伸,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促进农民由土地实物保障向社会统筹保障转变,力争到20xx年建起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形成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同步提高的新机制。

7、统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水利、能源、交通、通讯设施和康居工程建设。逐年实施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完善供水、防洪和水生态环境保障体系,搞好水资源的综合开发和保护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完善农村道路、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增强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着力推进农村康居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完成农村客货运“村村通”工程,实现区乡道路等级化,农户住宅全面达到小康标准。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在目前__市城镇居民消费基本饱和、消费市场缺乏新热点的情况下,如何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使其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是当前消费领域必需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__市农村消费市场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20__年,__市的农业人口为64.5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82.9%,是__市当前最大的消费群体。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显著增强。“十五”时期__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1.4,根据农村住户百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十五”期间的消费支出增副分别是:食品消费支出7.7;衣着支出为5.54;居住支出为9.0;家庭设备支出为1.36;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为9.10;医疗保健支出为21.12;交通和通讯支出为34.33;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为3.34。总的来看虽说是程上升区势,但消费起点还是比较低,20__年,__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493.7万元,其中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4369.9万元,人均消费仅为1985元,与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5153元相差3168元,市场有效需求明显不足。

1、农村收入增长减缓。自改革开放以来,__市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也逐年增加,特别是20__---20__年这段时间里,农产品的价格普遍看好,农民收入比较稳定,对家电、建材等大件消费品的需求较强烈,农村市场稳步发展。但从20__年开始,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20__年以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农民收入大受影响。收入增幅连续几年回落,直接影响了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减弱。

2、消费观念比较落后。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在逐渐改变。但在农村,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量入为出”的传统生活方式,“攒钱养老”、“积累为后”的消费心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态度普遍存在,电风扇、电视机仍是农户家中主要耐用物品,对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购置持谨慎态度。而农村婚丧喜庆舍得铺张浪费等旧习惯还相当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消费环境仍然较差。据调查,目前__市农村居民家庭已购的大件物品中不少处于闲置状态,原因是农村的基础设施不配套。主要表现在:一是电力供应跟不上,电压不稳定,二是大部分农村没有自来水,用水不方便,洗衣机的使用受到限制,三是广播电视信号比较弱,收听、收视效果差,四是交通、道路建设滞后,商业网点乡村设置不方便,五是服务网点少,维修不方便等。

4、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表现在农村市场秩序不好,农民对购买商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心有余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也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5、缺乏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据调查,不少企业拿城市需要的商品来供应农村市场,有些生产企业和流通组织将库存滞销积压、长期卖不出去的商品向农村推销,致使商品的生产和供应与农村需求结构严重错位,已成为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开拓的一个障碍性因素。

1、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农村市场销售滞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民的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不提高,整个市场就像无源之河、缺水之海,流动不起来。当前,一要解决农产品收购问题,抑制农产品价格下降,农资价格过快增长,保证农民增产也能增收。二要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农民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三要鼓励农民发展非农产业。发挥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富余劳力就业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消费自然就会活跃起来。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除政府增加对农村的水利、电力、公路、通讯等投资外,可鼓励农民投资办企业,搞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产出效益。

3、市场建设和基础设施要配套。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市场和批发市场,要以本地资源为依托,集中本地农产品,形成以城镇为中心,以专业批发,以农村集贸市场为依托的辐射网络。另一方面加速培养土地、人才、金融、劳务、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提高农业市场的应变能力。

4、组织好农村市场商品流通,鼓励和扩大消费。目前__市农村商业流通组织仍以农贸市场为主,虽有一些电器、建材、五金等个体店,但大多规模小,零散经营。农民要买大件商品,仍然谨慎。商家应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消费意识和购买欲望。农村大件物品也应送货上门,做好售后服务。增设农机、家电维修服务网点,以解决农民购买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大打假力度,在农村增设消费者投诉网点,切实维护农民的消费权益,为农村市场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

5、企业要面向农村,研究农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要针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偏好,为农民生产更多符合其消费需求的产品。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在农村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为占人口八成的农村居民服务。抢占农村市场,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靠一轮宣传即可打开局面。企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打持久战,开展农村市场调查,广泛征询农民对其产品的爱好程度和意见,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

现状调研报告提纲

(前言)当前国内侨乡留守孩教育情况。

一我县留守孩教育现状。

二我县留守孩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成绩处下游。

(二)性格心绪易波动。

(三)行为自控较薄弱。

(四)道德思想缺教育。

(五)社会适应极欠缺。

三我县对留守孩教育主要做法。

(一)立足学校教育,多种方式帮助留守孩。

1、建好“一个家”。

2、巩固“两个阵地”。

3、落实“三类帮扶”。

4、做好“四项工作”。

5、完善“五个结对”。

6、做到“六个结合”。

(二)强化“监护人”培训,积极发挥“第一任老师”作用。

(三)加强社会教育,全面营造适宜学习环境。

1、广泛宣传。

2、建立机构。

(四)完善沟通机制,合力取得新突破。

1、实施结对帮扶。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3、构建新型家校关系。

四下一步对留守孩教育的工作意见和建议。

(一)整合社会资源,进一步推进留守孩教育。

(二)加强基础建设,显著改善硬件设施。

1、做好资金预算,推进“留守孩之家建设”

2、完善配套设施,建立“留守孩活动中心”

3、深化科学教育,建设社会实践基地。

农村现状调研报告

对于乡镇客运站,我们xx人并不陌生。早在五、六十年代,在我市的一些乡镇就建立了农村客运站。但到了八十年代后期,由于农村客运的参与对象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由交通专业运输企业管理的农村客运站也逐渐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相继被转让、变卖和改变用途。到20xx年,xx全市还在使用的乡镇客运站农村客运站只剩下4个。

建设农村客运站,对推动农村客运网络建设,促进路、站、车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由于xx地处山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区域经济相对落后,乡(镇)村之间位置相距较远,各种限制因素较多。随着xx市乡村康庄公路工程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客运站的建设问题已经显得十分突出。我们要在全省交通规划的框架内,探索出一条适合xx实际的农村客运站建设路子。

近年来,随着省、市政府对农业、农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重视,作为对乡村康庄工程的配套设施,xx市的农村客运站建设也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一部分农村客运站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改善农村群众乘车条件,构建乡村客运网络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土地、资金、客流等因素的限制,客运站的建设步伐在xx推进较慢。截止20xx年底,xx全市建成乡镇级三级客运站1个,乡镇级准四级站5个,简易站8个,农村回头站10个,农村港湾式停靠站35个。20xx年在建和改建的乡镇准四级站有:莲都1个、缙云1个、松阳县4个、遂昌县4个、云和县2个、龙泉市1个、庆元县1个,共计14个;在建的农村回头站和港湾式停靠站或招呼站共有89个。目前我市在建和建成的乡镇客运站(简易站)共28个,仅占全市乡镇的14.9;建成和在建的行政村回头站和港湾式停靠站或招呼站共134个,仅占全市行政村的3.85和已通等级公路行政村的4.88。农村客运站的建设已经远远落后于公路建设步伐,大多数农村群众仍然在风雨烈日下等候乘车,这种状况已经不能适应xx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一是没有在思想上引起重视。一些乡镇政府和行政村领导对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不够重视,认识不足,建站的积极性不高。在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客运站的建设两者之间,往往偏重于前者而忽略后者。一些乡镇领导认为公路建成了,大功已成就,客车开通了,群众出行有车乘,客运站建与不建问题不大。

二是农村客流实载率低。由于大量农村人员从事劳务输出,使农村常住人口数量明显减少,除逢年过节期间外,平常在农村留守的大多是老弱病残人员,流动性较小。据调查,我市三级农村客运网通乡镇线路班车年均实载率为58.5,通行政村线路班车实载率为48.6。为此,经营农村客运的运输业户基本上处于保本或微利状况,很难支付再次进站的费用,失去了以车养站的费源支持。由于无利可图,依靠社会力量建设客运站也就成了一个难以实现的美好愿望。

三是农村土地问题的制约。在xx全市,重要集镇的客运站仅有4个,占全市重要集镇的20。如莲都的碧湖镇、大港头镇、龙泉的安仁镇等均因土地价格的问题,客运站的建设难以落实,三年来经过反复的协商,但至今没有进展。建造一个等级客运站,需要土地约20xx平方米,征地费用就要50万元。

四是农村规划的不配套。由于xx各地的乡镇规划在几年前已经基本完成,有的乡镇基本布局已形成,近年提出的农村客运站建设没能列入小城镇发展规划。

五是建站资金明显不足。按目前xx农村房屋的建设成本,建成一个准四级站需60-70万元,交通部和省交通厅共补助30万元,缺口约30万元。xx多数县级财政为“吃饭财政”,为了建设康庄工程已经“勒紧裤带”,难以再顾及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乡镇财力更是无从谈起。

农村客运站是农村客运的枢纽,是农村客运市场管理、安全管理和运输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联系人、车、路的结合点,是实现农村道路运输市场各要素间有机结合重要设施。根据xx的实际,农村客运站的建设应立足于规划先行、路站同建、简易为主的原则。除少数人口密集,客运枢纽作用比较明显又具有建站条件的乡镇,建设四级或以上客运站外,一般乡镇以简易车站或回头站为主,通过与各行政村的港湾式车站和沿途的招呼站相连接,形成广泛覆盖的农村客运站站点网络,实现客车进站,旅客归点。在农村客运站的运行费用上,原则上要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维持客运站的正常运转,尽可能地减小进站经营业户的经济负担。

1、要编制规划,注重实效。组织人员深入实地进行调查,并结合各地的实际编制xx市农村客运站建设规划。同时要将农村客运站规划与各地的乡镇、村规划相衔接,使规划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此同时,要争取各级政府出台支持农村客运站建设的政策,为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使用和管理提供政策保障。

2、要路站同建,统筹实施。在农村公路的设计、审查、施工、资金拨付、竣工验收各个环节,要将客运站的建设用地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把关,确保客运站的用地并留有余地,努力做到路站同建,同时投入使用。

3、要因地制宜,加快建设。乡镇客运站的建设必须考虑到有利于群众的乘车,不宜远离中心地带。在保证满足停车和旅客候车的前提下,可以考虑与运管站相结合,与各类市场相结合、与行政村办公用房相结合等。土地征用应根据土地所有者的意愿,采取土地置换、带地入股、租赁等多种形式,既要保证客运站科学选址,又不能损害老百姓的利益,以此突破土地制约瓶颈,加快客运站的建设。

4、要统一标识,各具特色。在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中要根据xx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建造一些具有当地特色并能反映民风民俗的客运站,为美化xx农村增添风景。条件许可的,可以在沿线港湾式车站建造简易用房,以出租的方式提供给相关经营人员,实行站店结合,为乘车群众提供一些简便的服务。要规范客运站标识,农村客运站的标识必须统一规范,便于群众和外来旅游人员的识别。

宣传有关交通法律法规,积极做好引导工作,确保客车进站停靠,旅客进站上下车,使之成为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要监督站务人员的经营行为,加强业务指导和督促,使其提高服务质量,让农民真正享受到进站候车的方便与舒适。同时,加大对站外经营的打击力度,维护进站经营业户的利益。根据各乡镇的不同情况,完善客运站配套设施,拓宽客运站服务领域,增加客运站的服务功能,以提高经济效益,将农村客运站建成集停车、住宿、餐饮、配客、组货、配载、车辆维修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型道路运输综合服务站,减少向进站车辆收取费用,实现以站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