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读后感>党史名著读后感 万物简史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

党史名著读后感 万物简史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

作者:XY字客 党史名著读后感 万物简史名著读后感(精选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党史名著读后感篇一

读完厚厚的一本《万物简史》,我还意犹未尽,沉浸在作者比尔・布莱森笔下一个个风趣幽默的科学故事中,他的笔法不仅清晰明了而且亲切,风趣。他写的一个个原本深奥难懂的科学知识、概念,在我看来,就像是爷爷和我唠家常一样。

这本书引言的第一段话就把我牢牢的吸引住了。“欢迎,欢迎。恭喜,恭喜。我很高兴,你居然成功了。我知道,来到这个世界很不容易。事实上,我认为比你知道的还要难一些。”第一章节写的是宇宙中分子、质子、原子的大小概念。这些概念在我原来都看过的科普书中我连翻都不想翻,只有一串串枯燥的数字,而在这本书中,一切的数字都与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做了对比。举个例子吧,质子小到什么程度?书中这样描述:像字母“i”上的点这样大小的一滴墨水,就可以拥有约莫5000亿个质子,说的更确切一点,要比组成1。5万年的秒数还多。怎么样,有感觉了吧。

我觉得印象最深的是第十六章,题目是生命本身,我之所以喜欢这一章,是因为我被这章所讲的一切内容震撼了,我们的地球上出现了生命,可谓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作者将其归纳成最主要的四大条件:

1、优越的位置;

2、合适的行星;

3、我们是个双字行星;

4、合适的时间。

这四条缺一不可,在这四条中,一个好的位置是最重要的,也是要求最高的,我们的地球离太阳刚刚好,不远也不近,再远一点或在近一点,温度就会变得极端,我们就不可能出现了。

现在想想,我们可以生活在这暖融融、蓝盈盈、水灵灵的地球家园中,享受着春天和煦的微风,夏日清凉的海水,秋天累累的硕果,冬天皑皑的白雪,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觉得这第十六章就像是一个半命题的作文题目,要让我填的话,我会写,生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读完这章,不仅使我的知识得到了一个质的飞跃,还使我认识到了生命的一个更深层的意义。

当然,这本厚厚,沉沉的书,绝不只有这么一点,吸引我的的还有那些科学家千奇百怪的故事:达尔文居然为蚯蚓弹起了钢琴;牛顿将一根大针眼缝针插进了眼窝,为的只是看看会有什么事发生;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在大雷雨中放风筝……还有那些伟大而奇妙的科学发现。

我觉得我们对这世界的万物了解的还只是皮毛,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去探索。

党史名著读后感篇二

绝对静止的不存在意味着不能像亚里士多德相信的那样,给事件指定一个绝对的空间的位置,《万物简史》读后感。

所以,没有理由以为一个人的处境比他人更优越。――时间简史?霍金

昨晚深夜,小涛很兴奋的给我推荐了一本好书,那就是比尔?布莱森著作的《万物简史》。一看名字我就喜欢,好的科普读物完全可以当作哲学书来读。就像霍金著名的《时间简史》,在这方面的造诣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

父亲说,读过《万物简史》之后,他对死亡不再感到恐惧……作者认为,这是一本书所能获得的最高评价,读后感《万物简史》读后感》。”

评价如此之高,实在是让我心痒难搔。下了订单,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送到,经验告诉我最快也要两天时间,那么周末我就可以仔细阅读了。求知,一直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失去了求知欲,失去了对世界的好奇心,简直是难以想象的损失。

曾经反覆阅读霍金的《时间简史》,他睿智的思想,平易的语言,让人一看着迷,他所展现的世界,充满思考与未知,发人深省。我是一个喜欢幻想的人,科幻一向是我的最爱,期待着有生之年,能通过虫洞做时间旅行,无疑是今生最刺激的事情。后来又看他的《果壳中的宇宙》,里面有许多玄妙高深的思想,超弦理论,膜世界等等,充满了奇妙的幻彩,不过说实话,物理不是很好的人确实很难理解,虽然霍金已经尽量写的平易并图文并茂了。

《万物简史》又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精彩呢?作者比尔是个著名的旅游家,相信他独特的视角会给我们带来别样的惊喜。

党史名著读后感篇三

《万物简史》是一部有关于人类科学发展史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普名著,作者比尔布莱森用清晰明了,风趣幽默的笔法,讲述了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故事。全书分为六大部分:浩瀚的宇宙,地球的大小,一个新时代的黎明,危险的行星,生命本身,通向我们的道路。

就像《出版商周刊》说的,阅读布莱森的作品,就像是在聆听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它的故事像磁铁一样的吸引着我,让我去了解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的科学家,说实话,我从没有读过这么科学,这么生动,这么令人叹为观止,真正能学到科普知识的书。

布莱森把枯燥的科学趣味化,把一个个科学家的逸闻趣事,巧妙的“缝合”在知识板块里。这样一来,不仅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居里夫人,门捷列夫,哈雷等科学巨匠都变得那么鲜活可爱,平易可亲,而且通过一连串的故事会明白许多深奥的科学道理。比如:门捷列夫“从北美洲的单人纸牌游戏中获得灵感。在那种牌里,纸牌按花色排成横行,按点球排成纵列”,这个故事使我们悟出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真谛。又如:“贝克勒尔不慎把一包铀盐忘在抽屉里的一块被包着的感光板上。过了一段时间当他取出感光板,吃惊地发现铀盐在上面烧出了印子,就好像感光板曝了光,原来铀盐释放了某种射线”,这个故事不仅说明了放射性元素的发现经过,而且生动地说明了放射性放射线的特点――不可见却有着很强的穿透力。

党史名著读后感篇四

万物简史,是一本特殊的游记,也是一本关于现代科学发展的书,这本书一共分为宇宙,地球,新时代,行星,生命和发展,作者比尔布莱森勇幽默风趣,通俗易懂,清晰明了的笔法,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与地球发展,翻看任何一页都像在走入一个个妙趣横生的场景,你可以穿越时空,和爱因斯坦,达尔文一起遨游知识与科学的海洋,或是跨越时代,去到冰川期和地球诞生之时,这本书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奇特惊人的世界,宇宙起源于一个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奇点,宇宙是在制作一块三明治的时间中完成的,书中那些沉迷于科学的科学家们也千奇百怪,比如达尔文为蚯蚓弹琴等等。

这本书中的彩绘图简单易懂,令人很快了解那时的画面与情况,其中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宇宙,最初的一点,经过大爆炸,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宇宙直径已超过1600多万亿公里,还在继续扩大,三分钟后,宇宙产生了,这是一个奇妙的过程。微生物的世界也非常有趣,同时也会令人害怕,比如,就算你很卫生健康,也有大约一万亿的细菌在啃你的肉,又或是还有几万个细菌在你的眼睛表面游泳,还有的在你的牙龈打洞。科学家还说地球最初像个橄榄球,而不是足球。我们真好生存在红巨星时代,而到最后灭亡,一共要100亿年,红巨星不像新星那样充满活力,但也不老,正好维持地球上多由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书中还解释了鱼为什么不上岸,看到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是啊,在水中维持了海洋的生物链,在陆地上确实没有帮助。而我们,还是早起爬行动物第四支进化成的,让我不禁感慨万物演变的神奇。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虽不能记下很多,可一篇篇都令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奥妙,激发了我们的想象力与好奇心。令人大开眼界的知识引出了我们对科学更强的兴趣。在这个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也应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发现创造更多奇妙事物。

党史名著读后感篇五


“人是从地球上第一批动物演化而来的吗?一个人的dna有多少个亿的密码字母?一个普通身材的成年人,躯体怎么可能包含着30颗氢弹爆炸的能量?”带着一连串疑问,我翻开了这本厚厚的《万物简史》。

科学从未如此引人入胜,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也从未如此充满惊奇和美妙。

《万物简史》大大的拓展了我的视野,它引领我去探索宇宙,地球,生命和人类的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进程。使我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神奇,让我对人类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充满敬意。唤起了我对生命的崇敬之情。

“一个星球,一次试验”。我想对待对待生命的最好方式是珍惜她的美好,并要为她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