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心得体会>家校协同共育心得体会(优质18篇)

家校协同共育心得体会(优质18篇)

作者:念青松 家校协同共育心得体会(优质18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知识和经验的提炼和概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请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精彩心得体会范文,从中可以学习到很多写作的技巧和思路。

线上教学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线上教学这种新的教育方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认可。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更是成为了许多学校和机构的主要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如何利用线上教学协同共育,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已经成为了当务之急。

协同共育指的是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建立起一个良好的互动和共享学习资源的平台,以此达到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效果。在线上教学时代,协同共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通过不同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建立交流平台:建立合适的线上平台用于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4.设立在线辅导:辅导老师在线上为学生解答疑惑,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线上课堂上,学生体验到了更为自由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可以获得更多的兴趣点和灵感。

2.促进学生的交流:在线上课堂上,互动探讨更加灵活,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进步。

3.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线上课堂上,老师可以随时随地为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复习课程内容。

第五段:结语。

线上教学协同共育已经成为了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制定合适的方案,并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良性互动,才能更好地发挥线上教学协同共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全面素质。

心理健康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个层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合作协同,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协同共育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此,笔者从自身的亲身体验出发,结合文献资料,分享一些关于“心理健康协同共育”的心得体会,以期对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有所帮助。

一、“亲子关系贯穿始终”

对于心理健康协同共育,一个基本的前提是亲子关系。家长是孩子最重要的“蓝本”,家庭是孩子最关键的精神家园。孩子从小在家庭中接受教育和陪伴,在日常生活中不仅会受到道德规范的引导,也会接受到情感的滋润。因此,家长的关注和爱护、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是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基础。同时,综合考虑家长的教育水平、文化程度和特殊情况,学校应通过课程设置、家长会议、亲子活动等途径,积极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家长养成科学的育儿方式,建立科学的家庭教育体系,从而实现心理健康的共育。

二、“增强师生互动与合作”

在学校教育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师生关系,它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协同共育,建立良好而实质性的师生互动是必须的。学校应设置关于心理健康的科普与教育,对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估,特别是对可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早发现、早预防。在此,学校教师应从心理健康和情商教育等方面入手,积极引导学生正面情感的发展,相互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接纳,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此外,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机制,为师生提供必要而及时的心理支持。

三、“社会支持网络构建与完善”

社会支持网络不仅仅是在面对心理困扰时提供帮助,也是对于心理健康协同共育的重要建设方向。社会各界应加强意识和理解,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社会各领域的专业人员、志愿者机构等都可以发挥自身特长,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此外,专业的心理教育机构、在线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也应该成为社会支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心理志愿者力量也是非常可贵的重要资源,可以为学校、家庭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满足社会公众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提高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素养,共同实现心理健康协同共育。

四、“倡导心理健康教育成长的思维方式”

心理健康协同共育还需要倡导“内在驱动力”思维方式,在学生中培养自我调节、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估能力。对于自我评估,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自我评估活动,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和可发展方向。同时,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开展参与性强的课外活动,积累成功的经验,强化其自信心和内部动因,反过来也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协同共育。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心理健康协同共育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心理教育内容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学校应该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素养、专业知识水平。同时,学校应加强科学心理教育体系的建设,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所有教学活动中,注重基于学生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开展相关的心理教育培训和导向。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并注重课程与实践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

总而言之,“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心理健康协同共育的有效途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身以及各领域专业人才力量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因此,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和推广,促进心理健康协同共育是对于学生个体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

年度家校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大家好!我是学前2班来璟雯的家长,很荣幸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我一向觉得孩子就应在简单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她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能够学到各种知识,透过游戏还能够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

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我们平常关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让她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平时期望她能多参加集体活动,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儿,工作总结范文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激发她的社会交往潜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告诉老师自我的需求,在课间能大胆发言。我觉得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融入集体对她完整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帮忙的。

在家里,我们会有意识地给她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生活氛围,平常也把她当作朋友一样来沟通,不会拘束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来教育她,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其实我们就是她的参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她产生影响,因此在要求她的同时我们更严格地要求自我。

在家里,我们会给她一点独立的空间,让她学会自我管理。比如我们房间的一个角落是专门给她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我来整理。这个效果很好,这样让她体会到了妈妈平时整理家务的辛苦,还有物件需摆放整齐,从哪里取来就要放回哪里。平常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都会征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给她买衣服的时候,入党志愿书会征求一下她喜欢哪个颜色,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尊重他,那么以后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思考到别人的感受,多替别人着想。平常我们会尽可能抽出多的时光去与她沟通,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允许她发表不一样的意见,营造能让她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会鼓励,对于不妥当的想法,我们会跟她讲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们再适时地加以引导。

总之,我们就应放下家长的架子,多点朋友式的沟通,把她真正当作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感觉到自我的重要和职责,给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让她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全部内容,主要描述孩子、我们、家长、一个、老师、习惯、沟通、心得体会,觉得好就请(ctrl+d)收藏下。

家校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大家好!我是xx的家长,很荣幸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大家不吝指教。

我一向觉得孩子就应在简单的环境中成长,享受她无忧无虑的童年。玩,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也是我们认为的教育方式,在玩的过程中不仅仅能够让她们获得无尽的乐趣,还能够学到各种知识,透过游戏还能够让她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

我不看重她此刻能学多少文化知识,我们平常关注的是她的身心健康,让她懂得自尊、自强、自立,我期望我的孩子能做一个富有爱心、懂得宽容团结的孩子。平时期望她能多参加集体活动,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块儿,从平时的沟通和交往中来激发她的社会交往潜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能及时告诉老师自我的需求,在课间能大胆发言。我觉得这个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融入集体对她完整性格的形成是很有帮忙的。

在家里,我们会有意识地给她营造一个宽松自主的生活氛围,平常也把她当作朋友一样来沟通,不会拘束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来教育她,而是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进行,其实我们就是她的参照物,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她产生影响,因此在要求她的同时我们更严格地要求自我。

在家里,我们会给她一点独立的空间,让她学会自我管理。比如我们房间的一个角落是专门给她置放玩具的,那里的所有物件需要她自我来整理。这个效果很好,这样让她体会到了妈妈平时整理家务的辛苦,还有物件需摆放整齐,从哪里取来就要放回哪里。平常在处理问题时,我们都会征求她的想法,比如在给她买衣服的时候,会征求一下她喜欢哪个颜色,这样会让孩子觉得我们很尊重他,那么以后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思考到别人的感受,多替别人着想。平常我们会尽可能抽出多的时光去与她沟通,耐心倾听她的心声,允许她发表不一样的意见,营造能让她充分吐露心声的气氛,对于正确的观点,我们会鼓励,对于不妥当的想法,我们会跟她讲道理,她仍然不明白的,我们再适时地加以引导。

总之,我们就应放下家长的架子,多点朋友式的沟通,把她真正当作家庭的一份子,让孩子感觉到自我的重要和职责,给她一份平等,一份信任,让她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线上教学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线上教学已成为当前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泛的学习资源,也为教师创造了更多的教学机会。在线上教学的背景下,协同共育这一概念也逐渐受到了各方的关注。本文将探讨在线上教学中协同共育的体会和心得,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协同共育,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协作和共享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模式。与传统教学中单一教师的传授形式不同,协同共育更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和交流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合作性和实践性为目标,更贴近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线上教学环境下,协同共育更加突出其优势,因为它能够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促进师生之间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和合作。

1.共建教学平台。通过开设公共平台,学生和教师可以在其中分享教学资源、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

2.共同探究问题。通过在线上讨论或合作项目等形式,学生可以互相激励、交流,共同探究问题,获得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3.共同分享成果。通过展示成果、分享心得等形式,学生可以以更为丰富的形式表达自己,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创造性。

在线上教学中,协同共育的实践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体验,也带来了更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线上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加自主地探究问题,参与互动,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促进学生协作。在线上教学中,协同共育的实践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团队意识。

3.提高教学质量。在线上教学中,协同共育的实践可以促进资源共享、教学互评等,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更为优秀的学习体验。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本文针对在线上教学中协同共育的实践和效果进行了探讨,从定义到实践、从优势到效果,逐一分析了协同共育的重要性和价值。因此,在未来的线上教学环境中,协同共育模式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教育工作者也应充分认识到其价值,加强实践和体验,为学生提供更加优秀的学习体验。

线上教学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线上教学协同共育成为了突破口。从教师到学生,从家长到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都在通过视频教育、在线互动、网络测试等方式,积极探索线上教育的可行性和效果。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深入探讨和了解线上教学协同共育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教师的角色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线上教学相比传统教学,具有以下三点优势。首先,线上教学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时间,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种教育平台的智能推荐,更为广泛地开拓学生学习的空间和视野。其次,线上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无法准确测量学生学习状态和效果的不足,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最后,线上教学对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思维转化能力的要求更高,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段:线上教学的挑战。

线上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线上教学需要教师具备更多的技术能力和更高的责任感,不仅要求作文能够迅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更是要求教师能够认真设计和布置学生的作业和测试,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线上教学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网络素养和自我管理。最后,线上教学还需要机构和学校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以确保教育信息化设施的完善和教学资源的及时更新。

线上教学协同共育鼓励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协同共育需要教师与学生紧密配合,合作开展主题教学、课后作业等教学活动,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协同共育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加强对学生情绪、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关注和疏导。最后,协同共育需要教育机构在技术开发和敬职专业方面,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作用,加强教育设施资源的共享和开放。

五段:总结。

在疫情冲击下,线上教学协同共育正成为教育新发展的方向。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握线上教学的优势,同时,在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也应该密切合作,共同寻找解决方法,打造“教育+科技”的新生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线上教育模式将逐渐成为教育的常态,推动教育行业高质量发展。

心理健康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心理健康在当代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不仅需要关心自身的心理健康,还要协同共育他人的心理健康。在这个过程中,我从心理健康协同共育中获得了很多体会和经验,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内心的感悟。

第二段:关注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协同共育的第一要义是关注身心健康。我们可以通过健身、加强社交活动、练习心理调节等方式来关注身心健康。例如,在我工作中,生活中会特别忙碌,经常会感觉精神萎靡,身体疲惫。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加强身体锻炼,并参加一些业余爱好活动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同时也能保持身体健康。

第三段:分享体验。

除了关注自身身心健康,我们还可以通过与他人分享体验来促进心理健康。在我的工作中,我发现每个人的心理状态和情况都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促进协同共育,我经常与我的同事进行经验分享,借助分享来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教训。这种分享不仅可以帮助他人,也能帮助自己更深入地了解别人的心理状态、需求和经验。

第四段:尊重他人。

心理健康协同共育中,尊重他人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思想和想法,我们需要敬重和体谅他们的独立性和行为方式。在与他人交流或与别人合作时,我们不能够过于主观地看待别人的行为,而应该多了解他们的独特性和想法,以此来提升心理健康协同共育的效果。

第五段:总结。

通过经验分享、关注身心健康、尊重他人等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推进心理健康协同共育的过程。我们应该时刻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并用心去关心他人的心理健康。只有在一起努力,共同保持身心健康,才能更好地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家校社企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家校社企协同共育是指家庭、学校、社会和企业之间共同合作,为孩子提供更全面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和全面发展。我有幸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体味到了无限的乐趣,同时也认识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家庭乐于付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不可忽视。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充满爱和耐心,引导孩子成长,同时也需要学会如何与孩子沟通和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父母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参与活动,比如早期的阅读、让孩子在户外活动、参与家务、教孩子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等等。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要学会与学校、社会和企业合作,这样孩子就能够真正体验到多元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

二、学校营造氛围。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另外一个重要场所。在学校中,老师扮演着引导和教育孩子的角色。他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让孩子不仅仅是从课本中获取知识,还能从实践中学到更多。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也要积极与家庭、社会和企业合作,打破学校教育的固有藩篱,创造更多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学校的氛围要营造得更加积极向上,给孩子更多的创造和交流的机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

三、社会提供资源。

社会是一个充满机会和资源的地方。在社会中,孩子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物,感受到现实的世界。社会企业必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实践经验。

四、培养合作意识。

在协同共育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合作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为它可以让我们让共同实现目标,达到更好的结果。而对孩子来说,合作不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会如何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意见。这种尊重可以促进和谐,帮助孩子建立长远的人际关系。

五、营造快乐的体验。

最重要的是在让孩子全面发展的同时,营造一种开心、快乐的学习体验。这样孩子就可以从心底感受到教育的意义,并因此对学习充满热情和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跟进孩子的兴趣,提供更多的支持和鼓励,这样孩子的内驱力会越来越强,自然而然地就能正向发展。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协同共育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也是一种必要。家庭、学校、社会和企业,各个方面都能为孩子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财富和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孩子的发展,引导他们走向一个更加充满希望和理想的未来。

家校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转眼间,孩子已经7岁,步入朝凤路小学就读已满一个学期了。在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这一课题前,初为父母的我们其实也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日常和孩子的相处中慢慢体会总结,感觉哪些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我们就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多多运用,哪些做法适得其反就果断摒弃。慢慢就总结出了一些所谓的经验,今天就将这些想法和做法跟大家做交流分享,不足之处还敬请批评指正。

“生命要用生命来陪伴,灵魂要用灵魂来激发,思想要用思想来影响,智慧要用智慧来启迪,意志要用意志来砥砺,人格要用人格来塑造。”这是我和孩子父亲非常认同的一句话。作为父母,尽可能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孩子品德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形成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的底色,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孙汀若属于典型的妈妈生、姥姥养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都是上班族,工作时间很少在家,孩子的日常衣食起居基本上都是姥姥照顾的;但孩子并没有因此与父母疏远,因为我们一旦能有时间在家,就会尽可能的多陪伴孩子。汀若爸爸比我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一些,父亲的陪伴对于女孩很重要,这让汀若从小很有安全感。他很关注两件事情,一是陪孩子玩耍,没大没小的疯玩,所以汀若很阳光、活波;二是在玩乐中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并且结合孩子的特长优点进一步培养,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具体做法在第二条中再做交流)。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平常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沟通疏导,做到这些其实不难,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让孩子觉得你一直拿她当小孩儿,我们要多倾听、多问孩子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多与孩子分享一些可爱的小秘密,这种朋友式的互动会增强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力和判断力。汀若经常说,我是她的朋友,我想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对孩子的陪伴。

父母对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很多期许,但是要深知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我们对孩子的长远规划就是希望她首先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简单善良、自食其力、热爱生活的人,在这个必须完成的目标之上,孩子可以自由发展。小学阶段,在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外,我们不会给她太大的学习压力,希望她能拥有一个快乐开心的童年。但在生活习惯养成方面,一定要遵守严格的规矩,比如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每早7:00前必须起床、每晚9:00前必须上床睡觉、放学第一件事一定是写作业;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洗手、每晚睡前洗漱干净、自己整理书包书桌;要有良好的礼貌,见长辈问好、受到帮助说谢谢、影响了别人说对不起。这些看似是很小的事情,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事情彰显大文明,孩子自己是一个讲文明的人才能体会到文明带来的人性美好,才会拥有更好的感知幸福的能力。

我们都说兴趣是孩子的老师,那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呢?让孩子多尝试。阿甘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拿到什么”,我想到的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多多品尝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口味是什么”,所以当孩子有尝试做一件事情的想法时,只要鼓励他/她就够了。同时,要分清“兴趣”与“新鲜感”的区别,比如很多孩子在5、6岁都对钢琴很好奇,第一次试课会弹“两只老虎”的旋律了,就很兴奋。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孩子一开始兴奋这就是他/她的兴趣了,也许那只是他/她暂时感到新鲜罢了,可能过不了两天就想放弃,更不要在这种时候说“看看你,做事没一点毅力,不懂得坚持才会成功”,否则孩子只能违心的坚持,带着负担练琴,最终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撂挑子不干了,关键是还会产生挫败感。其实这些跟“毅力”“坚持”无关,只是我们会错了意而已。兴趣不是“要求做就做”,兴趣是“不要求做也坚持做”,孩子一旦发现了令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所展现出的学习力、关注力会让我们吃惊。汀若成长过程中感到新鲜的事情很多,基本上都和学习无关,但只要对成长有益,我们都支持她去尝试,她尝试过手工制作一个月放弃了,尝试过钢琴两次课放弃了,尝试过游泳两周放弃了,尝试过轮滑一次课放弃了,尝试过养兔子两个月放弃了。但也有因为爱好坚持下来的,比如绘画,兴趣班假期里停课了她也会要求大人给买水粉,自己在家涂抹“水粉大作”;比如舞蹈,为了赶上高一个级别班级的进度,她竟然能承受一周四次基本功练习课程的辛苦。

还有一点要注意,孩子小时候就要发掘他/她的特长,并且要多培养,如果孩子大了,他/她的特长恰恰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会是一件令人无比开心的事情;就算不是,多培养他/她的特长,让他们习惯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也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自信心。汀若1岁半时,我们发现她的表达能力和对色彩、图形的识别能力较强,爸爸就在日常以做游戏的方式让她记忆世界各国国名、国旗和首都,孙汀若4岁时能识别150多个国家的国旗,能记住它们的首都名称,并且能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中大部分国家的位置;中班时,我们发现她跟大人一起看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时,能记住简单的诗句并运用的恰如其分,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剩饭她会说“粒粒皆辛苦”、看到公园的柳树会说“万条垂下绿丝绦”,从那时起爸爸就开始教她背诵唐诗和宋词,每天背诵10分钟左右,短诗一天一首,长诗两到三天一首,到现在她已经能背诵200多首唐诗和近100首宋词。背诵诗词她也会有厌烦的时候,这时爸爸就会用“飞花令”或者表演诗词的游戏方式来调动她的积极性,养成了习惯,就很容易坚持了。我们也没想过,她背诵诗词要达到什么目的,但我们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并且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让她对自己非常自信。

每个孩子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用好奇的眼神对这个世界不断的探索,这就是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的求知欲就逐渐丧失了,这里肯定有家长的原因,当孩子向家长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有些家长回答不上来时就会不耐烦,要孩子闭嘴。这个时候孩子潜意识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错的,慢慢的问题少了,其实是求知欲减弱了。被孩子的问题问到回答不出时,正确的做法是千万不要觉得尴尬,而是和孩子一起从书籍中寻找答案。这样才能保护孩子乐于求知的天性,并且会让他/她知道书是好东西,要多认识字才能读更多的书。如果孩子的大脑被书籍占领了,我们还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所以,送礼物挑带拼音适合他们读的书;聊天时,自然地引出问题并告诉他们哪本书里会有答案;当着孩子的面,我们自己多读书多看报也是好的引导方式。一旦孩子爱上了安静阅读,你就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的可爱!汀若就是经常因为恐龙的问题把爸爸妈妈问倒,然后我们再一起阅读《儿童恐龙百科全书》才激发起她学习古生物知识的兴趣,这个学期初选定杂志时,她自己一股脑挑选了《海洋探秘》《自然探秘》《动物奇迹》《探索地理》并能认真阅读,现在还立志长大要做古生物学家。读书习惯的养成,真的是我们能送给孩子的礼物!

以上是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也许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家庭教育方式,适合孩子的就是的。其实还有一点感触也很深,那就是一定要培养孩子具有社会责任感。很幸运,作为家长我非常赞同朝凤路小学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立己达人,向善向美”。这句话是多么有温度、有情怀啊!我们的孩子归根结底是属于社会的,是属于世界的。所以,孩子们一定要具有远大胸襟,具有社会责任,具有仁爱之心。将来我们和学校共同培养的孩子不仅能使个人向善向美,也要使身边的人向善向美,使这个世界向善向美。用复旦大学陈果教授的话讲,这就是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能使人活成一束光。

非常欣慰孩子能在拥有如此教育理念的学校就读,非常感谢学校老师给与的关爱和公正,给了孩子认识自己,挑战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希望今后能和更多的老师、家长探讨家庭教育的种种,让所有家长都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引导方式,让我们的孩子共同快乐成长!

家校社企协同共育心得体会

“家校社企协同共育”,顾名思义,就是家庭、学校、社会、企业之间的合作,共同培养未来的人才。这种合作的模式是建立在家长、教师、社会各界人士和企业界人士之间的信任、理解和合作的基础上。在这种模式下,孩子的培养不再只是学校教育的责任,而是成为家庭、教育、社会以及企业的共同事业。因此,“家校社企协同共育”模式的出现,意味着一个新的共育理念的兴起。

“家校社企协同共育”在我国已经得到广泛的实践,如孩子幼儿园入园前的家长培训、小学家长会、学校社会实践、中小学生课外活动、职业教育和企业实习、就业等。从孩子小学到成年,这个模式渗透在教育系统中的每一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系统也引导学生与社会接触,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共同推动培养人才的工作。

家庭是一个人一生的第一个教育场所,也是一个人性格养成的重要基础。因为家庭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贴近和最重要的关系。在“家校社企协同共育”的模式下,家庭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并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是培育下一代的重要机构。学校应该传递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应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家校社企协同共育”的模式下,学校应该与家庭和社会紧密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且丰富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学校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创造更好的学习氛围,以帮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实现全面的发展。

社会和企业在培养下一代中,同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校社企协同共育”的模式就是为了让社会和企业共同参与培养未来人才。企业参与学生的实习和就业,为学生提供职业发展的机会,让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社会中的各种资源应该被共同利用,以实现更好的共育成果。社会和企业的参与,让培养人才的责任变得更加广泛和深刻。

总结:

“家校社企协同共育”模式是一个更加综合和系统的培养人才的模式,家庭、学校、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优势互补,以最大效力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更好的发展保障,更适合现代社会的素质,最终成为对社会更有价值的人。这种新的共育方式,必须得到各方的支持和重视。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我女儿今年11岁,即将上小学六年级了。正处于青春期的她,让我们感觉到她的一些与以往的不同之处,这时期的孩子敏感、情绪化,同时越来越有主见,有责任心。真的是让我们家长爱恨交织着,有幸观看了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让我们感觉受益匪浅。我来谈谈通过学习我的一些体会吧!

一、在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中注重爱的能力与表达。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一定要使用爱的力量,父母和孩子的爱是相互的,而且要让双方都能感受得到,只有在双方感受到对方的爱时,才说明爱的表达方式是正确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总必须具备给予爱和感受爱的能力,他的人生才会完整。同时父母之间的爱的相处,与长辈家人之间的尊重关爱,对于孩子的情商初步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很容易忽略一些,错误的表达爱的方式带来的效果往往是父母的努力换回的却是孩子的抱怨。我们想给孩子爱诚然没错,但是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那是我们在传递爱,同时也要给孩子爱我们的机会,所以在对孩子的教育引导中一定要注重表达方式。

二、尊重孩子,健全孩子的良好人格。

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要把孩子看做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尊重孩子,不能一切包办,更不能溺爱。尤其现在家长工作忙,多数时间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顾孩子较多,老人往往会依从孩子,我们如何协调其中的关系也至关重要。在日常的家庭管理中给予孩子话语权,不要因为孩子小,就认为他的意见可以不重视。人的心理健康的核心是自尊、自信。只要得到了自尊、自信,很少会出现心理问题。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自尊。要帮助孩子处理好人际关系。在现阶段,孩子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伙伴关系,良好的伙伴关系,可以使孩子获得归属感,对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至关重要。同时要培养孩子谦虚的品格,把自己放低,学会宽容。

三、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当父母不容易,当好父母更不容易”。身教重于言教,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为家长,我认为我们应该首先“学会关心”。关心家人、关心朋友、关爱社会、国家等等,这样无形当中让孩子懂得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宏大度。其次要加强自身修养。经常学习,不要沉迷于打牌、玩手机等,要在孩子心中树立一个健康向上的形象。再次要建立和谐的家庭。家庭的生活气氛和大人的品行道德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孩子在表扬和鼓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尊和自信;在羞辱中生活,他将学会自卑;在平等中生活,他将学会公道。

教育不单单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也不代表学习文化知识便是教育的全部。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父母的行为习惯就是孩子学习的一本教材,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另外对待孩子,我们要做到疼爱但不溺爱,正确对待孩子提出的要求,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要其明白失败是正常的一件事,对待事情做到努力但不强求。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学校教育无法在孩子行为习惯方面超越家庭教育的效果。我们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修养,注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追求一种表面化的统一标准,还要通过各种鲜活的形式,直达孩子们理智和心灵的深处,激起他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深思。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事物有更清晰的认知,相信我们的孩子定会乘风起航越来越好。

协同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协同是指个体们根据共同目标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形成合作关系,达成特定任务的一种工作方式。在现代社会,协同几乎无处不在,无论是在工作场所还是在社会活动中,我们都会遇到需要协同合作的情况。通过与他人协同合作,我们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实现更高效的工作成果。本文将分享我在协同中的体会和心得。

第二段:协同的重要性(250字)。

协同合作对于一个团队或组织来说至关重要。首先,协同合作可以减轻个人的工作压力。在团队中,每个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来承担不同的任务,相互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得工作过程更加顺畅。其次,协同合作可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团队中的成员可以相互学习和交流,提供反馈和建议,从而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和流程。最重要的是,协同合作可以激发团队成员之间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和融合,团队可以产生更多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第三段:协同中的挑战(300字)。

协同合作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沟通和协调是协同合作中最基本且最重要的一环。不同成员之间的沟通可能存在误解、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需要各方不断进行沟通和理解。其次,团队合作往往需要统一目标和目标意识。如果团队成员之间对于目标存在分歧或者缺乏共识,就很难形成协同合作的氛围。最后,协同合作需要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和奉献,而这需要个人有一定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第四段:我在协同中的体会(300字)。

通过参与协同合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协同的重要性和挑战。首先,在团队中,我意识到不同人有不同的生活背景、职业经历和思维方式,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并且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其次,我发现协同合作中的目标共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团队成员对于目标统一认知,并且感受到彼此的努力和奉献,才能互相支持,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最后,我也认识到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的重要性。只有做到有计划、有目标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任务,才能更好地为团队做出贡献。

第五段:总结(200字)。

协同合作是一个团队或组织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协同中,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沟通能力,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和配合。同时,我们也需要树立共同的目标,并且时刻保持目标的共识。最后,个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也是协同合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能更好地为团队做出贡献。通过协同合作,我们不仅能够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还能够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单靠学校教育的教学改革是不够的,要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共同参与,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并共同发挥作用的开放的、立体的大教育环境。

家长和学生有着亲子血缘关系,其天然的亲子之情是无可比拟的。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互相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感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染性越弱,感化作用越小。因此,虽然常有家长述说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只听老师的话,但家长的一句话抵教师的十句话的情况也同样存在。在现实的教育中,我们也深深感觉到,我们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苦口婆心的教育,刚使学生在思想行为上有了一点进步,但经过周六、周日两天或暑假、寒假的休息,就削弱或抵消了教师几天或几个月的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可见家庭参与教育对学校教育的效果具有极大的影响。家校合作教育有利于做到优势互补,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各项有关决策、措施的制定请家长参与,既增强家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由于家长最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要、兴趣、爱好,家长参与制定的决策才更具有针对性。

家校合作中家长通过家长委员会行使监督权,最大限度的保障儿童的权利。

家校合作使教师把与教育对象的成长密切关联的各方面因素联合起来,达成一致,形成合力,共同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在家校合作中,学校与教师理所当然起到主导作用。一方面,社会担负起对家长的教育责任;另一方面,教师有责任面对不同的学生家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方法指导,并与家长在教育学生上达成一致。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要求家长主动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参与学校的管理。班主任在家校合作活动中成为一名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在教育问题上,与家长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家校合作中家长主动参与是关键,有了家长的参与才可能称得上合作。作为班主任积极主动地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从实际中让家长真正介入到班级的事务活动中。在班级里,选择那些文化层次高,热心于教育的家长,成立班级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委员协助班主任做一些班级事务,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把学校以及班级的目标和活动通过家长委员告知所有的家长。同时收集家长对学校及教师的意见。通过家长委员与其他家长沟通,营造一种良好的合作气氛。另外,我们要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家校之间坦率而又真诚的交流是良好家教合作关系的基础。班主任与家庭之间通过各种媒介和人际交流来传递信息。例如:

1、传送喜报。班主任把传送喜报作为交流的手段,把学生在校的情况,如有趣的发言、比赛的结果、好人好事、学习成绩等点滴进步,都以喜报的形式向家长汇报。这种形式的交流密切了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建立班级通讯网络。目前电话已经普及家家户户,在班级中,把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联络员负责把教师的要求传达给家长,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电话向同学或老师了解情况,形成一种互动交流。

3、建立班级微信群。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根据本班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针对一些家庭教育问题开展讨论。这中形式的交流可以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4、利用校讯通这个平台,实现家校的沟通和互动。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和家庭作为并肩工作的两个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一个方向行动,要知道,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互对立的立场是极为重要的。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无论是我们教师还是家长,都是要牢记的。

协同心得体会

在现代社会里,人们普遍面临各种各样的困扰和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协同合作的重要性。本文将分享我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协同心得体会。

首先,协同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工作方式。在过去,我常常习惯于独自承担任务。然而,随着工作任务的增加和复杂性的提高,我渐渐发现单打独斗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通过和同事们合作,我发现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技能和经验结合起来,以提高工作效率。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互相补充和支持。这样,我们不仅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而且还可以达到更好的结果。

其次,协同合作可以促进团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当我们在团队中共同努力时,我们更容易建立起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关系。每个人都希望获得其他成员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一个人单独摸索。通过合作,我们可以互相倾听和理解彼此的观点,然后达成共识。这种互相理解和尊重的氛围可以在团队中培养出更好的沟通和合作习惯,进而提高整个团队的绩效。

第三,协同合作可以激发创造力和创新。当我们与不同背景和经验的人合作时,我们会被新的思维方式和观点所启发。他人可能会提出我们没有考虑过的问题或者给出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我们的视野会得到拓展,从而激发创造力和创新的火花。团队合作有助于推动创新,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问题和挑战。

第四,协同合作可以提高个人能力和技能。在合作中,我们可以从他人的经验和知识中学到很多东西,从而补充自己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合作来不断发展自己的技能,并且有机会挑战和发展新的技能。此外,当我们与其他人共事时,我们还可以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提高我们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从长远来看,这种学习和提高个人能力的过程将使我们在职业生涯中更加有竞争力。

最后,协同合作可以带来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当团队共同努力并取得成功时,每个人都会感到自豪和满足。我们会意识到,通过合作我们可以实现更大的目标,并且比独自努力时获得更多的成就感。此外,与他人分享成功的喜悦也会使我们更加快乐和满足。

总之,通过分享我在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协同心得体会,我相信协同合作是一种非常重要和有效的工作方式。无论是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团队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激发创造力和创新,还是提高个人能力和技能,协同合作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和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与他人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和满足感。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转眼间,xx已经7岁,步入朝凤路小学就读已满一个学期了。在如何做好家庭教育这一课题前,初为父母的我们其实也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日常和孩子的相处中慢慢体会总结,感觉哪些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有帮助,我们就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多多运用,哪些做法适得其反就果断摒弃。慢慢就总结出了一些所谓的经验,今天就将这些想法和做法跟大家做交流分享,不足之处还敬请批评指正。

“生命要用生命来陪伴,灵魂要用灵魂来激发,思想要用思想来影响,智慧要用智慧来启迪,意志要用意志来砥砺,人格要用人格来塑造。”这是我和孩子父亲非常认同的一句话。作为父母,尽可能多花时间陪伴孩子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因为孩子品德的陶冶、良好习惯的养成和性格的形成都是首先在家庭中获得熏陶与启迪的。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孩子的底色,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孙汀若属于典型的妈妈生、姥姥养的孩子,因为爸爸妈妈都是上班族,工作时间很少在家,孩子的日常衣食起居基本上都是姥姥照顾的;但孩子并没有因此与父母疏远,因为我们一旦能有时间在家,就会尽可能的多陪伴孩子。汀若爸爸比我陪伴孩子的时间更多一些,父亲的陪伴对于女孩很重要,这让汀若从小很有安全感。他很关注两件事情,一是陪孩子玩耍,没大没小的疯玩,所以汀若很阳光、活波;二是在玩乐中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并且结合孩子的特长优点进一步培养,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具体做法在第二条中再做交流)。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平常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进行必要的沟通疏导,做到这些其实不难,最关键的就是不要让孩子觉得你一直拿她当小孩儿,我们要多倾听、多问孩子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多与孩子分享一些可爱的小秘密,这种朋友式的互动会增强孩子对事物的感受力和判断力。汀若经常说,我是她的朋友,我想这种良好的亲子关系离不开对孩子的陪伴。

父母对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很多期许,但是要深知作为父母最重要的任务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人。我们对孩子的长远规划就是希望她首先能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简单善良、自食其力、热爱生活的人,在这个必须完成的目标之上,孩子可以自由发展。小学阶段,在完成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外,我们不会给她太大的学习压力,希望她能拥有一个快乐开心的童年。但在生活习惯养成方面,一定要遵守严格的规矩,比如要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每早7:00前必须起床、每晚9:00前必须上床睡觉、放学第一件事一定是写作业;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餐前便后洗手、每晚睡前洗漱干净、自己整理书包书桌;要有良好的礼貌,见长辈问好、受到帮助说谢谢、影响了别人说对不起。这些看似是很小的事情,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事情彰显大文明,孩子自己是一个讲文明的人才能体会到文明带来的人性美好,才会拥有更好的感知幸福的能力。

我们都说兴趣是孩子的老师,那如何发现孩子的兴趣呢?让孩子多尝试。阿甘妈妈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会知道你将拿到什么”,我想到的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多多品尝就永远不知道自己喜欢的口味是什么”,所以当孩子有尝试做一件事情的想法时,只要鼓励他/她就够了。同时,要分清“兴趣”与“新鲜感”的区别,比如很多孩子在5、6岁都对钢琴很好奇,第一次试课会弹“两只老虎”的旋律了,就很兴奋。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觉得孩子一开始兴奋这就是他/她的兴趣了,也许那只是他/她暂时感到新鲜罢了,可能过不了两天就想放弃,更不要在这种时候说“看看你,做事没一点毅力,不懂得坚持才会成功”,否则孩子只能违心的坚持,带着负担练琴,最终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撂挑子不干了,关键是还会产生挫败感。其实这些跟“毅力”“坚持”无关,只是我们会错了意而已。兴趣不是“要求做就做”,兴趣是“不要求做也坚持做”,孩子一旦发现了令他们感兴趣的事情,所展现出的学习力、关注力会让我们吃惊。汀若成长过程中感到新鲜的事情很多,基本上都和学习无关,但只要对成长有益,我们都支持她去尝试,她尝试过手工制作一个月放弃了,尝试过钢琴两次课放弃了,尝试过游泳两周放弃了,尝试过轮滑一次课放弃了,尝试过养兔子两个月放弃了。但也有因为爱好坚持下来的,比如绘画,兴趣班假期里停课了她也会要求大人给买水粉,自己在家涂抹“水粉大作”;比如舞蹈,为了赶上高一个级别班级的进度,她竟然能承受一周四次基本功练习课程的辛苦。

还有一点要注意,孩子小时候就要发掘他/她的特长,并且要多培养,如果孩子大了,他/她的特长恰恰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会是一件令人无比开心的事情;就算不是,多培养他/她的特长,让他们习惯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也能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自信心。汀若1岁半时,我们发现她的表达能力和对色彩、图形的识别能力较强,爸爸就在日常以做游戏的方式让她记忆世界各国国名、国旗和首都,孙汀若4岁时能识别150多个国家的国旗,能记住它们的首都名称,并且能在地球仪上指出其中大部分国家的位置;中班时,我们发现她跟大人一起看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时,能记住简单的诗句并运用的恰如其分,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剩饭她会说“粒粒皆辛苦”、看到公园的柳树会说“万条垂下绿丝绦”,从那时起爸爸就开始教她背诵唐诗和宋词,每天背诵10分钟左右,短诗一天一首,长诗两到三天一首,到现在她已经能背诵200多首唐诗和近100首宋词。背诵诗词她也会有厌烦的时候,这时爸爸就会用“飞花令”或者表演诗词的游戏方式来调动她的积极性,养成了习惯,就很容易坚持了。我们也没想过,她背诵诗词要达到什么目的,但我们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并且一直坚持做一件事情让她对自己非常自信。

每个孩子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用好奇的眼神对这个世界不断的探索,这就是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孩子的求知欲就逐渐丧失了,这里肯定有家长的原因,当孩子向家长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时候,有些家长回答不上来时就会不耐烦,要孩子闭嘴。这个时候孩子潜意识会觉得自己的行为是错的,慢慢的问题少了,其实是求知欲减弱了。被孩子的问题问到回答不出时,正确的做法是千万不要觉得尴尬,而是和孩子一起从书籍中寻找答案。这样才能保护孩子乐于求知的天性,并且会让他/她知道书是好东西,要多认识字才能读更多的书。如果孩子的大脑被书籍占领了,我们还有什么值得担心的呢?所以,送礼物挑带拼音适合他们读的书;聊天时,自然地引出问题并告诉他们哪本书里会有答案;当着孩子的面,我们自己多读书多看报也是好的引导方式。一旦孩子爱上了安静阅读,你就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的可爱!汀若就是经常因为恐龙的问题把爸爸妈妈问倒,然后我们再一起阅读《儿童恐龙百科全书》才激发起她学习古生物知识的兴趣,这个学期初选定杂志时,她自己一股脑挑选了《海洋探秘》《自然探秘》《动物奇迹》《探索地理》并能认真阅读,现在还立志长大要做古生物学家。读书习惯的养成,真的是我们能送给孩子的礼物!

以上是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家庭教育心得体会,也许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家庭教育方式,适合孩子的就是的。其实还有一点感触也很深,那就是一定要培养孩子具有社会责任感。很幸运,作为家长我非常赞同朝凤路小学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立己达人,向善向美”。这句话是多么有温度、有情怀啊!我们的孩子归根结底是属于社会的,是属于世界的。所以,孩子们一定要具有远大胸襟,具有社会责任,具有仁爱之心。将来我们和学校共同培养的孩子不仅能使个人向善向美,也要使身边的人向善向美,使这个世界向善向美。用复旦大学陈果教授的`话讲,这就是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能使人活成一束光。

非常欣慰孩子能在拥有如此教育理念的学校就读,非常感谢学校老师给与的关爱和公正,给了孩子认识自己,挑战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希望今后能和更多的老师、家长探讨家庭教育的种种,让所有家长都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家庭教育引导方式,让我们的孩子共同快乐成长!

共育心得体会

共育是指父母与教育者共同参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育人方式。共育强调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的互补和相互支持,旨在培养孩子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养。共育的实施需要父母和教育者之间的紧密合作和沟通,以实现孩子的优质教育。共育的意义在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增强孩子的综合能力,同时也促进了父母与教育者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段落二:共育的方法和步骤。

共育需要父母和教育者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计划,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落实。首先,父母和教育者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长状况。其次,双方需要共同参与孩子的学习活动,如家长会、课余辅导等。还可以建立学习小组或亲子读书会,促进家校互动。最重要的是,父母和教育者要相信并尊重对方的专业能力,相互支持和鼓励,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段落三:共育的优势和利益。

共育的最大优势在于充分发挥了家庭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成长机会。父母和教育者的共同努力能够更好地照顾孩子的全面需求,帮助孩子发展多元智能和社会技能。共育还能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业成绩,促进孩子的综合素质提升。此外,共育还可以减少家庭教育的压力和负担,增强家庭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因此,共育对于孩子、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利益和价值。

段落四:共育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共育面临着各种挑战,如双方意见不合、角色定位不清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共育的关键。首先,双方需要加强沟通和理解,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形成共识。其次,可以通过定期举行家长会和教师会议等形式,加强双方交流和协调。另外,家庭和学校也可以加强合作,共同开展家校联动的活动,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合作。只有共同努力解决挑战,才能实现优质共育的目标。

段落五:共育的展望和建议。

共育是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未来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推广。为了实现共育的理想,我们需要加强教育部门和家庭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教育者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发挥教育专家的作用,为家长提供准确的教育指导。家长则要加强对自身教育责任和义务的认识,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教育,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幸福。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共育的最终目标。

总结:

共育是一种全面发展孩子的育人方式,强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互助。共育的实施需要父母和教育者的共同努力和理解,通过沟通、参与和信任的方式,实现孩子的优质教育。共育的优势在于提高学习效果、促进综合能力的培养,并减少家庭教育的压力。共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意见不合和角色冲突等,但通过加强沟通和合作可以解决。未来,共育将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需要教育部门、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英国作家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道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思想家陶行知曾说“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性格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揭示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应及早抓起的必要性。

此刻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家人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给孩子吃的穿的,帮孩子做一切需要做的事情,限度的满足孩子的要求,从不在孩子面前说一声:“不”。祖辈父母过分的溺爱娇惯,造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适应潜力较差,任性,怕苦等问题。从开学初教师的上门家访及调查问卷中发明,小班大都幼儿在家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少家长很重视对幼儿的认知教育智力开发,把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则以“孩子还小”为理由而包办代替或不予以纠正,在幼儿发展中存在着认知潜力和行为潜力不和谐性不一样步性。不少幼儿在表演节目时还很自信,但一旦让他们去独立完成一件简单任务时,就显得不知所措。有的幼儿尚未构成用餐入厕倾听玩玩具等方面的基本行为习惯,假如任由这一状况发展下去,幼儿行为方面的问题将越来越多,幼儿的不良发展将不可避开,对今后的一生都将产生不良的影响。

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要害时期,家庭教育和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构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构成的事,要培养一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务必从小抓起。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能够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养的重要方面。小班是幼儿从成人呵护中逐步走向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小班幼儿的许多行为尚未建立或定型,可塑性很大,因此,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有更重要好处。

家校共育心得体会

今天有幸聆听了杨老师关于家校共育的讲座,听后如醍醐灌顶,自觉受益匪浅。

杨老师在讲座中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制作一份档案、组织一次活动、拍摄一张照片、认识一位忙人和写好一封书信,五个方面为我们道出班主任家校沟通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小窍门、小绝招。

制作一份档案,班主任要充分理解每一个孩子,以及孩子背后的每一个家庭,所以要为每一个孩子制作一份真实的档案。同时让家长觉得老师愿意去关注了解他的孩子,为营造良好家校关系迈出第一步。

组织一次活动,作为班主任要时常关注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况,及时组织一些温暖的亲子活动,促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也使家校沟通变得轻松而充满温情。

拍摄一张照片,时常把孩子最美的照片拍下来发给家长,让家长能够感受到孩子在校时的幸福与快乐,也会给家长带来愉悦的感受。一张照片能见证孩子在校时最感人或最真实的一面,这些美好的瞬间,记录下的是孩子们最为灿烂的片刻,也会让家长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孩子,为家校沟通铺设好坚实的桥梁。

写好一封书信,书信不在于有完美的文笔,而在于情真意切,在于那种默默而温暖的理解与沟通。我们可以动员孩子常和父母写写信,让家长与孩子之间更好地沟通,从而让孩子也能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

听过杨老师的讲座后,使我对班主任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家校建立和谐关系方面收获不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路上,去和家长们一起努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