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秘知识>清明节文明祭扫(专业19篇)

清明节文明祭扫(专业19篇)

作者:薇儿

优秀作文需要经过反复的修改和润色,才能使文章更加出色和精彩。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感受其中的深意和美丽。

清明节文明祭扫活动方案策划清明节文明祭扫广播稿

活动时间:

20__年4月2日。

活动地点:

青田烈士墓。

活动目的:

1.让幼儿理解扫墓的意义,培养幼儿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儿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1.参加班级:

2.各班教师4月1日到叶日翠老师处领取面巾纸、皮筋。

3.各班按班级人数制作白花。

4.服装要求:

(1)幼儿统一穿园服。

(2)教师统一穿枚红色上衣、黑色牛仔裤。

活动过程:

1.出发前班主任讲解扫墓注意的事项(要严肃,不乱讲话,表示对烈士尊重)。

2.车次安排:大班一趟。中班一趟车。

出发路线:天客隆对面——烈士墓。

回来路线:新建岭——华侨饭店。

3.班主任讲解清明节是我国传统的扫墓日子。

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又是传统的扫墓日子,为了纪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亲人,人们往往在这一天扫墓。

4.集体默哀一分钟以表达我们对烈士们的尊敬。

5.小朋友送上亲手做的花表示尊敬之情。

清明节文明祭扫标语

民政部日前召开20清明节祭扫工作视频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清明节祭扫安全管理和服务保障工作。

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黄树贤说,清明祭扫活动,牵动社会各界,涉及千家万户。希望各级民政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做好组织工作,认真落实岗位责任,积极提供良好服务,不断强化安全管理,努力营造清明祭扫平安、便利、文明、和谐的氛围。

民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高晓兵说,要抓紧组织殡葬服务单位全面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定完善祭扫安全保障方案预案,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强祭扫高峰期殡葬服务场所人流监测预警分流、交通疏导和火源管控,配合开展野外祭扫用火检查,积极引导文明、低碳、错峰祭扫,严防踩踏、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祭扫安全。

祭扫。

清明节文明祭扫标语

市民朋友们:

“清明寒食好,春来百花开”。20**年的清明节即将到来,在这慎终追远、缅怀故人、寄托哀思的时节,为推进殡葬改革,树立文明新风,确保清明祭扫安全有序,我们特做如下倡议:

一、倡导殡葬改革新风。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9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树立殡葬新风,文明治丧,简办丧事,不借丧葬之机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推进党风政风建设,维护党和政府良好形象。

二、倡导祭祀革命先烈。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缅怀革命先烈、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网上祭英烈”等活动。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广大学生把对革命先烈的悼念和对亲人的思念,化为爱祖国、爱家乡的浓厚情感,化作岗位做贡献、本职创佳绩的实际行动。

三、倡导科学文明祭祀。人人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崇尚科学文明,摒弃封建陋习的祭奠方式。提倡鲜花祭奠、网上祭奠、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等现代祭扫活动,用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表达祭拜逝者的哀悼之情。四、倡导安全环保祭祀。清明节期间,要避免因群众集中祭扫而导致各公墓区短时间内人流、车流高度聚集的情况发生。广大市民应科学合理安排祭祀时间,避开高峰日,错开时段,保证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要遵守市政府对清明祭扫的规定,自觉做到不在交通要道两侧、墓区及水源地等处建坟立碑和焚烧纸钱。在公墓祭扫要听从民政、公安、工商、执法、环保等部门安排,确保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

五、倡导厚养薄葬美德。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世后,坚持从俭治丧,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壁葬、骨灰寄存等生态葬法,严格遵守殡葬法律法规,不乱埋乱葬,不修大墓、豪华坟,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营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xx市公墓管理处。

20**年3月20日。

清明节文明祭扫标语

广大市民朋友: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xx周年。为推进我市殡葬改革,树立文明新风,确保清明祭扫各项工作安全有序,特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如下倡议:

一、文明祭祀。积极开展鲜花祭祀、网上祭祀、植树祭祀、家庭追思会等祭奠方式,通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以及清扫墓碑、颂读祭文等文明方式寄托哀思。更新传统殡葬观念,进一步移风易俗,树立殡葬文明新风尚,不在城区公共场所设灵堂、燃放鞭炮、抛撒纸钱。

二、节俭祭祀。厚养薄葬,崇尚科学,提倡长辈在时多孝敬,丧葬祭祀少花费。坚决反对奢靡之风,简办丧事,不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互相攀比。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

三、安全祭祀。在我市殡仪馆、墓园等人员集中祭扫场所,请遵守场所内有关管理规定,减少鞭炮燃放和火灾隐患,确保人员和财产安全。有选择地错开祭扫高峰期,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人员出行安全。在我市林区祭扫的人员,请自觉遵守《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做到不在林区点香烛、烧纸钱、燃放鞭炮。不在交通要道两侧、景区及水源地等处建坟立碑和焚烧冥纸。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情,请立即向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报警电话:xx。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成为告别陋习的先行者,文明祭祀的带头人,为建设美丽xx做出贡献。

xx市林业局。

20xx年xx月xx日。

清明节文明祭扫通知

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全面深化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赣办发〔2014〕1号),树立文明祭扫新风,保障清明节祭扫活动安全、文明、和谐、有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经省政府同意,特发布本通告:

一、倡导文明安全有序祭扫。提倡以鲜花祭扫、踏青遥祭、网络祭祀、社区公祭和家庭追思会等形式缅怀先人、先烈、先贤。倡导开展树葬、深埋、骨灰撒散等节地生态安葬活动。严禁携带火种、火源进山,禁止在墓区焚烧祭品、燃放鞭炮。严禁在街道、广场、社区等公共场所抛撒纸钱、焚烧祭品,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和低俗祭祀用品。对拒不听从劝阻的,由公安、民政、城管等部门依法依规从严处理。

二、加强祭扫活动安全保障。市、县(区)落实属地管理原则,建立民政、公安、交通、林业、工商(或市场和质量监管)、市容管理等部门密切配合的应急处置机制,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做到处置及时妥当。及时发布祭扫人流、车流信息,提醒公众合理选择祭扫日期、时段、路线,错峰祭扫。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重点路段依法实行交通管制,做好交通疏导工作,保障祭扫场所道路畅通。民政部门切实履行殡葬管理工作职责,提供优质、文明、高效的祭扫服务。严格落实治安、消防等安全措施,控制祭扫群众聚集规模,避免发生踩踏、火灾等安全事故。坚决制止违反规定的活动,严厉处置阻碍执行公务、聚众闹事和妨碍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三、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移风易俗。全省党员、干部要带头落实中央和省里有关殡葬改革要求,带头文明低碳祭扫,带头简化祭祀活动,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引领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至以精神传承为主,树立文明祭扫新风气。

特此通告。

江西省民政厅。

2016年3月18日。

清明节文明祭扫标语

清明时节正逢初春,天干物燥,市民在祭扫时所烧焚的花圈、香蜡、纸钱等极易引起火灾,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此外,过去摆放大量食品祭奠的方式,粮食浪费惊人。因此,现在不少市民都选择了低碳环保的文明祭扫方式来祭奠先人:

音乐祭祀:在殡仪场馆设置有歌曲和配乐诗,通过为逝者点播生前喜爱的乐曲、歌曲、诗歌等,倾诉哀思。

社区公祭:在指定礼堂,大家把鲜花摆放在已故亲人的遗像旁,伴着舒缓的`音乐,由专人念祭文集体悼念。

鲜花祭祀:为已逝故人献束鲜花、鞠躬敬礼,追忆哀思。

植树祭祀:通过植树寄托哀思,既祭奠亲人又保护环境。

签名祭祀:在祭祀条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以及真情寄语。

网上祭祀:人们通过登录祭祀网站为逝去的亲人建立一个祭祀馆,然后通过网络进行追悼。

放飞祭祀:将自己要表达的思念之情写在小卡片上,用气球带上天空,表达对已逝亲人的缅怀之情。

往生回忆:将已故亲人生前留存的影像资料,编辑制作成多媒体进行播放,重温已故亲人的成就。

文化祭祀:通过写文章或设立清明寄思专栏来表达缅怀、追思之情。

公墓祭祀:到墓园通过鲜花、音乐等方式拜祭革命先烈,表达哀思。

庭院祭祀:以小区、居民楼为单位,居民集体公祭。

心语祭祀:通过笔祭、烛光祭祀等形式,表达对逝者的思念。

清明节文明祭扫标语

2.祭而丰不如养之厚。

3.禁止乱建坟墓,保护秀美山川。

4.推行文明殡葬,构建和-谐社会。

6.清明时节寄哀思,花香袅袅故人知,烧纸旧习莫仿效,文明上坟好风气。

7.告别丧葬陋习,崇尚文明治丧。

9.清明时节雨纷纷,一束鲜花祭故人。

10.清明上坟莫烧纸,栽花种树祭先人。

11.禁止将骨灰埋在非公墓区。

12.提倡文明祭奠保护生态环境。

13.关心生者,关爱逝者,关怀人生。

14.骨灰应存放在合法的公墓(骨灰楼)。

15.破祭奠陋习,树文明新风。

16.禁止骨灰"二重葬"。

17.清明扫墓不小心,烧了林木害六亲。

18.逝人鲜花祭,美好你我他。

19.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文明节俭办丧事。

20.倡导绿色殡葬,推行文明祭祀。

21.祭祖毋忘文明,扫墓注意防火。

22.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23.推行殡葬改革,落实科学发展观。

25.鲜花献故人,植树绿祖玟。

26.倡导文明祭祀保护生活环境。

27.文明祭祖保护环境自带火盆随手清理。

28.破除千年封建丧葬陋习,树立当代文明丧葬新风。

29.倡导文明祭祀,反对封建迷信。

30.禁止在"三沿五区"修建坟墓。

31.严禁在城区组织鼓乐队送葬,乱撒冥纸。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清明节即将来临,为维护当前疫情防控持续向好的局面,营造安全有序、文明祥和的祭扫环境,倡议如下:

一、慎终追远,传承传统精髓。理性选择防疫期间的纪念先人和情感表达方式,传承中华民族孝亲感恩、家风传续、关爱生命为主要内涵的优秀文化。

二、居家缅怀,延后现场祭扫。通过家庭悼念、异地追思、网络祭扫、委托祭扫等方式祭奠先人,尽量延后现场祭扫。可依托“闽政通”信息服务平台开设的“清明节云上祭”专题服务,进行网络祭扫等纪念活动。

三、预约祭扫,避免人群聚集。在开放现场祭扫的地区通过“闽政通”或当地清明节祭扫预约平台及陵园电话进行预约,严格遵照预约时间到达,最大限度减少出行人数,避免人群聚集,注意出行安全和病毒防范。

四、委托代祭,注重文明简约。不组织聚集性集中祭扫、骨灰撒散,不举行联宗祭祖、家族聚餐。基层组织和受委托单位实施统一祭扫或代祭,须注意选择人员和控制数量,采取文明、简约的方式进行。

五、移风易俗,保护生态环境。勤孝敬、厚赡养,从简治丧、节地生态安葬。遵规守纪,现场祭扫不焚烧纸钱、燃放鞭炮,不损毁树草、破坏生态,倡导公序良俗。

清明节文明祭扫简报

一年一度春草绿,又到一年清明时。受疫情影响,今年清明节期间,网络祭扫、鲜花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成为主流,更多的人开始用新的方式缅怀逝者,不断丰富清明节内涵。

“云祭扫”成祭扫新风尚。

“你们用鲜血染红了旗帜,换来了我们今天的新生活,感谢你们的付出,向革命烈士敬礼!”4月5日一早,7岁的赵默涵在莱芜战役纪念馆开通的网上祭英烈活动主页上向革命先烈敬献鲜花并签名写下寄语。

今年的清明节由于受疫情影响,许多人不能到现场进行祭扫,网上“云祭扫”便成为更多人的选择。相较于传统的现场祭扫,网络祭扫不但便捷,更能避免因人群聚集引发的交叉感染风险。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云祭扫”不失为缅怀革命先烈和亲人的'新风尚。

鉴于当前疫情防控严峻复杂的形势,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避免人员扎堆聚集,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清明节期间,莱芜战役纪念馆推出代祭扫活动。

清明节前,莱芜战役纪念馆办公室就接到了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兵的电话。老人在电话里说,自己有11位莱芜籍战友牺牲,以往每年清明节,他们在各地的战友都会齐聚在这里一起祭扫,受疫情影响,今年无法去现场,希望工作人员能代为祭扫。

4月5日一早,莱芜战役纪念馆将11位烈士的照片呈现在大屏幕上,工作人员手捧鲜花,缓步放在照片前,并细心擦拭每一个刻在碑文上的名字。

随后,工作人员将祭扫时拍摄的视频发给了老人,看到视频,老人激动地表示感谢。对这样有温度、有情怀的代祭扫非常认可。

据悉,清明节期间,莱芜战役纪念馆全体职工代替因疫情不能到场的社会各界群众开展祭扫活动,向革命烈士纪念塔、抗日烈士纪念碑、民兵烈士纪念碑和烈士碑群敬献鲜花。同时,清明节当天,开展“六个一”代祭扫活动,替预约的烈士亲友进行代祭扫,即擦拭一次墓碑(骨灰格位)、敬献一束鲜花、代行一次鞠躬礼、拍一组照片、录一段视频、进行一次视频连线,以此充分满足他们的祭奠需求。

清明节文明祭扫建议书

市民朋友们:

你们好!

清明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既是祭奠逝者、缅怀英烈、寄托哀思的重要日子,又是承传家风、对子女进行孝道教育、激发干事创业激情的有利时机。为切实落实好中央、国家部委、省和市一系列文件精神,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新风尚,在20xx年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们特发出如下倡议:

突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题,积极参与为革命先烈扫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爱国诗词朗诵会、"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党员干部争做殡葬改革的践行者、生态文明的推动者、文明风尚的引导者,把对革命先烈的悼念和对亲人的思念,化为爱祖国、爱家乡的浓厚情感,化作岗位做贡献、社会做奉献的实际行动,积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群众。

人人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崇尚科学,摒弃鄙俗陋习的祭奠方式。提倡采用不占地或少占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安葬方式,提倡鲜花祭奠、网上祭奠、公祭悼念、家庭追思及放飞思念等多样式、现代式祭扫活动,用更加健康文明的方式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殡葬文化。认真履行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共同营造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

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积极弘扬厚养薄葬新风,坚持从俭办丧,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骨灰寄存等节地生态葬法,自觉抵制迷信低俗、奢侈浪费等不良丧葬风气,不乱埋乱葬,不搞铺张浪费,不修大墓、豪华墓。党员干部带头文明治丧,简办丧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在殡仪馆或指定的地点集中办理丧事活动,不在城区乱搭灵棚、焚香烧纸、燃放鞭炮、播放哀乐、沿街抛洒纸钱。

清明期间,人流、车流量大,群众祭扫集中。广大干部群众应科学合理安排祭祀时间,避开高峰日,错开时段,保证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自觉维护祭祀场所公共秩序,听从民政、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工作人员安排,共度平安清明。

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大力弘扬"至孝至诚、图强图新"的精神,用节地生态安葬、文明低碳祭扫的实际行动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文明新风,为xx大力推进"五个跨越"、加快建设"五个城市"和第三次创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建议人:

日期:

清明节文明祭扫小报

亲爱的同学们:

清明节即将来临,清明节是缅怀先烈和亲人、寄托哀思、慎终追远、敦亲睦族的传统节日。为深入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化新时期“四有”新人主题活动。倡导同学们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珍惜今天幸福生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学习、成长成才。过一个文明、健康、环保、安全、节俭的清明节假期,学校向全校同学发出如下倡议:

一、过一个文明的清明节。积极弘扬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倡导“鲜花祭祀”、“种植纪念树”、“鞠躬”“敬酒”“作文章”等健康时尚的祭扫形式。

二、过一个健康的清明节。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在缅怀与追思中,增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倡导郊游、踏青和放风筝等民俗活动,走进自然,关爱自然,陶冶情操,培育科学健康的节日生活方式。

三、过一个绿色的清明节。积极树立生态环保的理念,倡导通过献花、吟咏诗赋、祭文、植树、种草等文明环保的祭扫形式来寄托哀思,共同保绿色生态的自然环境,还清洁明净于清明节。

四、过一个平安的清明节。积极树立安全和谐的意识,倡导平安出行、不乘坐“三无”车辆,不在水塘、湖泊边游玩,不单独出行,走访亲友时必须告知家长,文明祭扫,遵守有关管理规定,不违规用火,做到人走火灭,在大人的监视下燃放爆竹,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共同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节日环境,平安度过清明假期。

五、过一个节俭的清明节。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弘扬节约粮食、尊重劳动、珍惜幸福的传统美德,倡导在清明节期间从餐桌文明开始,做到文明消费,节约惜福的良好风气。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争做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以文明缅怀、倡树新风的实际行动,携手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妙隘乡完小。

20xx年3月31日。

1.2016年文明祭扫绿色清明倡议书。

2.2017精选有关于文明出行倡议书。

4.2017精选有关于文明交通倡议书。

文档为doc格式。

清明节文明祭扫简报

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3月29日,安顺市镇宁自治县丁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辖区各村联合开展清明节“文明祭扫我先行”主题宣传活动,旨在弘扬文明新风尚,引导辖区群众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的.文明祭祀方式,营造文明祭祀氛围。

此次活动主要采取微信公众号推送、进村入户宣传、led显示屏显示播放宣传标语、小喇叭广播、微信群转发等多种方式宣传镇宁自治县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并组织志愿者参与到户外宣传活动当中,志愿者耐心向过往群众讲解文明祭祀倡议书,解释现在国内外多地疫情严重,倡导省外人员不返乡祭祀,可采取在家亲人代为祭扫,在祭扫时不带火种进山,拒绝燃放烟花爆竹,提倡通过敬献鲜花方式代替传统祭扫。

宣传活动中,群众表示,将践行新时代文明祭祀方式,保护绿水青山,对不文明祭祀方式也将积极制止,守护好绿色家园。通过此次宣传活动,增强了群众厚养薄葬、绿色环保的意识,让群众自觉成为文明行为的倡导者和宣传者,让“文明祭扫·我先行”主题宣传活动深入人心。

清明节文明祭扫简报

祭扫在心不在形,文明祭祀让清明更“清明”。清明节期间,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文明实践所(站)为抓手,精心谋划组织了一系列“我们的节日—清明节”乡村文明祭祀活动,让清明祭扫因时而变,顺势而为,全县社会各界通过一个个形式多样的“亲民”活动,使群众在移风易俗中,感受到了“文明祭扫让清明节更‘清明’”的时代新风尚。

4月3日,高家村镇巡检司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邀请该村巧手媳妇刘桂琴、郭改珍举办“清明捏面人”专题培训活动。

志愿者们穿上红马甲你支锅烧水、我捡柴添火,大家心照不宣、无缝对接协助师傅们展示技艺,面团是提前起好(发酵)的,两位师傅将面盘摆好,三下五除二就将面团醒好,揉捻、切剂、造型、修剪、点缀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个个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面人”摆上蒸笼,有展翅欲飞的燕子、有憨态可掬的'爬孩子、有浑身鳞片的蛇馒头,大家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津津乐道地品味着、评论着这些“面塑”形态,交口称赞两位师傅精彩绝伦的手工技艺。

看着大家兴高采烈的样子,刘桂琴向大家讲述了清明捏面人的目的和由来,以及捏面人的诀窍,让年轻的人们增长了见识、丰富了知识,加深了对节日文化的印象。

在高家村镇碧村,固贤乡固贤村、奥家湾乡奥家湾村、罗峪口镇罗峪口村,镇村两级干部和志愿者们组织了“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签名活动,通过悬挂标语、发放资料、签名体验等形式倡导人们摒弃陋习、文明祭祀。把婚事缓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的思想宣传到每个人的心目中。

在东会乡,乡村两级干部在林区组织开展鲜花代纸钱移风易俗活动,倡导人们“文明祭祀从我做起”,同时警示大家谨慎用火、远离火灾。

清明奠先人、深情寄哀思,面对天干物燥奥家湾乡为上坟祭祖的人们免费发放鲜花花篮代替纸质祭品,以此倡导人们文明祭祀杜绝火灾。

据统计,整个清明节期间,在兴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的精心组织下,全县15个乡镇围绕“文明祭祀移风易俗”开展了文明实践活动,举办清明捏面人活动10次,“文明祭扫我承诺”签名15次,发放祭祀鲜花10万支,护林防火宣传资料8万份余份。

近年来,随着该县文明创建工作的持续开展,群众的文明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摒弃陋习、文明祭祀的新风尚已在全县蔚然成风。

清明节文明祭扫简报

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3月29日,安顺市镇宁自治县丁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辖区各村联合开展清明节“文明祭扫我先行”主题宣传活动,旨在弘扬文明新风尚,引导辖区群众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的文明祭祀方式,营造文明祭祀氛围。

此次活动主要采取微信公众号推送、进村入户宣传、led显示屏显示播放宣传标语、小喇叭广播、微信群转发等多种方式宣传镇宁自治县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书,并组织志愿者参与到户外宣传活动当中,志愿者耐心向过往群众讲解文明祭祀倡议书,解释现在国内外多地疫情严重,倡导省外人员不返乡祭祀,可采取在家亲人代为祭扫,在祭扫时不带火种进山,拒绝燃放烟花爆竹,提倡通过敬献鲜花方式代替传统祭扫。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全市广大职工:

清明节将至,在这缅怀先祖、寄托哀思的时节,为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提倡文明、节俭、低碳、安全的现代殡葬祭祖新风,确保清明祭祀活动有序进行,特向社会各界及广大职工发出如下倡议:

一、转变观念,文明祭祀。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从俭祭奠,摒弃扫墓祭祖焚烧纸钱香烛、燃放烟花爆竹等陈规陋习,抵制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拜祭活动,提倡以鲜花祭奠、植树祭奠、网上祭祀、踏青遥祭、家庭追思等文明、安全、低碳、健康的现代方式,寄托对逝者的哀思。

二、传承美德,厚养薄葬。提倡长辈在世时子女多尽孝道,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过世时不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做到丧事从俭、文明办事,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禁用明火,安全祭祀。严禁携带火种、火源进入森林区,禁止在林区燃放烟花爆竹、焚香烧纸,严防发生森林火灾;在公墓、烈士陵园等场所祭扫时要自觉遵守秩序,听从管理人员安排,到指定地点祭祀。

四、错峰祭扫,确保有序。清明节是上坟扫墓的高峰期,人员和车辆尤为集中,最好避开高峰,错开时段,防止车辆拥堵,严防交通事故,同时提倡骑车、步行或乘坐公交出行祭扫,确保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

五、树好形象,倡新风尚。要移风易俗,文明祭奠,不在街道、公园、广场、十字路口等公共场所焚烧纸钱、摆放祭品、燃放鞭炮,不影响他人正常生产生活,不破坏社会公共秩序。

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市工会系统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要身先士卒,做好表率,做“告别陋习,崇尚文明”的先行者和带头人,影响和带动身边职工群众自觉以文明安全形式进行祭扫、祭奠。

让我们行动起来,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讲文明、树新风,用文明祭祀的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打造富裕美丽幸福xx“xx样板”作出贡献。

xx市总工会

20xx年3月21日

清明节文明祭扫简报

为营造平安、便利、文明、和谐的清明祭扫氛围,践行绿色低碳祭扫新风尚,清明节期间,凤山街道新华街社区开展“文明祭祀绿色清明”宣传教育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和网格员分工协作,为居民发放“文明祭扫绿色清明”倡议书,并号召居民自觉摒弃不文明祭扫行为,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摒弃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拜祭活动,采取鲜花、祭祀等方式文明祭扫。随后,社区“两委”班子全体成员来到烈士陵园,大家默哀三分钟、向烈士行三鞠躬、朵朵白花寄托着大家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用这些最传统的方式向烈士表达自己的`无限敬意和哀思。

通过文明祭祀宣传活动,培养居民树立自觉维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主动成为文明之风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尊敬的家长朋友:

为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引导市民树立科学文明的殡葬理念, 保障清明祭祀安全,我们学校少大队部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形式向广大家长朋友发出以下倡议:

一、增强孝道文明,营造健康和谐氛围。

树立厚养薄葬观念,倡导老人在世时多尽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过世时不搞大操大办,祭祀活动文明节俭。积极参与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社区公祭等文明祭祀活动,通过心语寄深情、鲜花表情思、音乐抒心意,摒弃在公共场所烧纸、烧香,燃放鞭炮的祭祀陋习。

二、错时错峰祭扫,维护公共安全秩序。

希望家长们科学合理安排祭扫时间,避开周末、节假日等高峰日,错开上午祭扫高峰时段,尽量减少私家车出行,改乘公交车辆祭扫,确保祭扫活动安全、顺畅、 有序的进行。在祭扫中要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秩序,严防火灾和伤亡事故发生。

三、崇尚绿色殡葬、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倡导市民改变传统的骨灰安葬观念,树立绿色殡葬新风尚,积极采用国家推行的树葬、 花葬、 生态景观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新型骨灰安葬方式,节约土地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不私埋乱葬,不使用封建迷信用品,不搞封建迷信活动。

家长朋友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文明祭祀做起,以移风易俗,低碳减排,倡导新风的实际行动,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家园。 家长签字: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各位同志:

大家好!

清明节是祭祀祖先、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国家法定的节假日。为让文明祭扫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发追求和自觉行动,营造文明祭祀的良好风尚,值此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们向全体职工发出如下倡议:

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习俗,可以慎终追远,敦亲睦族,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祭祀的本意是为了纪念已故的亲人和朋友,借以表达追思之情。我们要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建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提倡老人在世时家庭多孝敬,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逝去时从俭办丧事、文明祭祀,不借清明节祭祀之机摆阔气、讲排场,摒弃带有落后封建迷信色彩的拜祭活动。

目前正值风高物燥时节,焚烧纸钱香烛、燃放鞭炮,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我们要自觉做到:在扫墓祭祖时不要燃烧冥币、纸钱以及充满浓厚封建迷信色彩的纸扎丧葬用品;要遵守森林防火的法规和墓区的禁烟火规定;大力倡导鲜花祭祀、植树祭祀、家庭祭祀、网上祭祀等文明祭祀活动,通过召开家庭追思会,用宣读祭文、献一束花,敬一杯酒、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体现新时代特点的方式寄托哀思,并用回忆先人抚育之恩的方式,向后人讲述先人生平事迹,把祭拜先人的传统习俗和善良愿望用更加环保、自然的方式进行表达。

我们干部职工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告别陋习、文明祭祀”的先行者,积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居民群众进行文明祭祀。争做讲文明、树新风的带头人。引导人们正确把握节日的文化内涵。民政、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部门和有关社会团体要结合当地民俗,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节庆活动,剔除封建糟粕,引领文明风尚,促进广大群众在寄情缅怀、亲近自然中陶冶情操,增进和谐。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告别陋习,把文明祭祀作为破除迷信,移风易俗,爱护环境,倡导新风,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为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美丽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

群众朋友们:

为进一步革除丧葬陋习,弘扬先进文化,推进社会文明新风,促进社会和谐,在清明节来临之际,我们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 希望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文明低碳祭扫活动,以实际行动,用文明、低碳、节俭的方式进行祭扫,争做文明市民,共建美好家园。

一、改变祭奠方式,崇尚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要爱护优美整洁的市容环境,不在路边、广场、小区等公共场所焚香烧纸、燃放鞭炮,减少火灾隐患和环境污染。要树立文明低碳祭扫意识,采取鲜花、植树、音乐、时空邮箱、家庭追思会等文明时尚的祭扫方式,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自觉摒弃愚昧落后的祭扫方式,营造文明低碳祭扫的社会氛围。

二、倡导厚养薄葬,树立绿色低碳的丧葬新风尚。要尊老敬老,提倡长辈在世时多孝敬,过世后不搞大操大办,在祭扫时要环保节俭。要更新传统的骨灰安葬观念,树立文明低碳殡葬新风,倡导实行树葬、花葬等不占土地或少占土地的生态葬法,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乱埋滥葬,不违规修大坟建大墓,不使用封建迷信用品,不搞封建迷信活动。

三、实行错峰祭祀,自觉维护祭奠场所公共秩序。清明节群众集中祭扫可能会导致各墓区人流、车流高度聚集,拥堵现象会成倍增加。广大市民应合理安排祭祀时间,避开高峰日,错开时段,提倡步行或乘坐公交车辆出行祭扫,尽量不要乘坐私家车,以减少车辆拥挤现象,确保祭扫活动安全、顺畅、有序进行。在殡仪馆、公墓、烈士陵园、鸿龙寨陵园等较为集中的祭祀场所,祭扫时要听从管理部门安排,自觉遵守秩序,增强安全意识,严防不安全事故发生。

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积极推行文明低碳祭扫。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好文明低碳祭扫,主动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经典诵读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不得在林区、景区等禁火区域焚香烧纸、燃放鞭炮,积极参与社区公祭、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现代追思活动,以实际行动,带领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

市民朋友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革除鄙俗陋习,倡导移风易俗,自觉文明低碳祭扫,携手共建文明和谐的美好安康!